《名作细读》读书笔记_第1页
《名作细读》读书笔记_第2页
《名作细读》读书笔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作细读》读书笔记1.正确的方法还是从文本出发进行分析为上。在文本外强加任何东西,都是对自己的误导。从理论上来说,不管读者主题多么强势,还是要尊重文本主体。2.千古名句,经历了千年的考验,在不同的语境中,召唤、同化了不同读者的心理内涵,甚至脱离文本语境,成为独立的谚语、格言。3.在中国古典诗歌里,独立的叙事是没有地位的。叙事往往为抒情所同化,所消解。同化和消解的特点,就是以抒情诗的想象和跳跃,瓦解叙事的连续性。4.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错位,错位幅度越大,审美价值越高。5.诗人带上感情,感觉就可能产生变异,在语言上就有夸张的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能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6.诗人调动读者的现象来参与,却并提供信息的全部,他只提供最有特点的细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诗歌的语言越能调动想象,越有质量。诗歌是朦胧的,简约的,它不能坐实,一旦坐实就会挤压读者的想象空间,读者就没有办法调动自己的感情经验,读者就不能参与其中,就不能一起参与创造,这样诗歌的审美价值就大大降低。7.诗人表现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情感是无限丰富的,人类的语言不可能全部表现出来。诗人只能选取其中最有特征的部分。特征不是整体,但它可以刺激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把它们的经验和记忆激活。被诗人排斥的部分就由读者的想象去填充。所有诗人的语言,从正面来说,要抓住有特点的局部,从反面来说,就要大幅度省略,在特征以外留下空白。文本细读,还原语文本味——初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泰兴市实验初中邱莹莹孙绍振老师在《名作细读》封面这样写道:“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孙老师的话不禁让我反思自己:我讲的是否是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讲的东西学生是否真的“有所知”了?翻开孙老师的书,我开始细读。文本细读,就是在细读文本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细读”的根本是立足于文本,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孙老师以独特的视角、丰厚的文化底蕴解读了一批文学作品。他的分析解读,既能牢牢地把握住作品的灵魂,又能品赏到每一个词语的奇妙,其解读方法既有可操作性,又能引发读者思维的震荡,给人以美的享受。孙老师认为,不管在中学课堂还是大学课堂,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也是弱点。在当下文本解读大行其道之际,在我们浮躁于课程改革之余,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细读”中去品味“经典”,真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文本细读的基本特征有:第一,以文本为中心。文本细读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它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孙老师认为,文本细读固然需要“知人论世”,但更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具体分析,以及在看来平淡的地方分析出人文内涵来。要从作品中、从文本中分析出来,才是活生生的。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文本语义是字典语义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变化形态。每个具体的上下文都会影响字典语义,使字典语义发生微妙的变化。孙老师认为,语词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而语境,其实就是人境,人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本语义因为有了语境的暗示引申,自然就比有声语言更加丰富,更加微妙,更加精致。有时,还超越字典语义,产生一种超越规范的语境语义。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本细读还将文本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上。韦勒克认为,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孙老师在其《渺小的人物和崇高的主题——从心理结构看<最后一课>》中巧妙地抓住“横断面”的结构方法,分析作者如何把小弗郎士从日常的、常规心理惯性中冲击出来,使之进入例外的、反常的环境,然后表现其心理结构的变幻,很好地解读了《最后一课》成为经典的理由。很叹服孙教授的名作细读功夫:他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牧的《江南春》等诗为例,概括春天的九种不同情怀,以杜甫的《登高》、杜牧的《山行》、刘禹锡的《秋词》等为例,概括秋天的六种不同情怀,这种细读对中学师生教学古代诗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的解读别具一格,令人信服。他用还原法分析《再别康桥》,材料之丰富,见解之高妙,的确非同寻常。他的条分缕析口语化语言,生动幽默,的确做到了细读。文本细读,揣摩教材是一种细功夫,慢功夫,苦功夫。它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