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码页码页/总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页课时检测(二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55年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解析:选A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反对殖民主义,与“人权自主权”“附属国问题”相符,故A项正确;政治中立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经济独立在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万隆会议虽然推动经济合作,但是尚未形成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2.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解析:选B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3.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B.“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解析:选C新中国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反映出外交活动没有受到“一边倒”政策束缚,具有灵活性,故C项正确。4.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泽东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泽东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A.实现中苏建交B.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C.共同抗美援朝D.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解析:选B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国政府“一边倒”,就是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故B项正确。5.(2016·岳阳二模)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解析:选A二战后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英国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处于自身国家利益和美国的威慑力,与中国出现“半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6.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解析:选A周恩来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区别不同国家的“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说明他这一思想突破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界限,故A项正确;建国初期我国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1953年提出,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外交思想尚未成为外交指导原则,故D项错误。7.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解析:选C从材料“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可知,美国不再因中美意识形态不同而否定中国合法地位,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B项错误;从“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可知美国意图改变中美关系紧张的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遏制中国的内容,故D项错误。8.(2016·海口一模)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解析:选C材料主旨是“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表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亚非国家的支持,故C项正确。9.(2017·汕头二模)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主要涉及政治领域,但进入80年代,双方签订经贸协定,互办贸易展览会,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这主要取决于我国()A.经济体制的改革B.外交政策的调整C.全面进行拨乱反正D.工作重心的转移解析:选D工作重心的转移是指十一三中全会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必然会导致国家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故D项正确。10.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一年之内,中美外交从不可调和的冲突状态进入了总统使节去北京为总统访华筹备的阶段,其间双方避开了20年来的敌对宣传,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这里“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具体是指()A.维护亚太地区平衡B.遏制日本和西欧崛起C.共同应对苏联威胁D.联合推进多极化趋势解析:选C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70年代两极格局特征是苏攻美守,中美外交离不开两极格局,材料中中美“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表明是应对苏联威胁,故C项正确。11.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回忆中美建交谈判时说:“如果我们不在这一问题(向台湾出售武器)上明确表示我们的观点,总统及其国内政策顾问和我都强烈地感觉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这表明()A.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B.是否对台军售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C.美国国内对于中美建交存在着严重分歧D.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中美关系要想实现正常化,必须表明在台湾军售问题上的观点,否则总统等“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体现了总统等与其他政治势力的妥协,故A项正确。12.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A.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解析:选A材料中“中俄”“中美”以及中国与欧盟分别建立“伙伴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关系的突出特点,其目的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故A项正确。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主要是指上合组织等活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C项错误。美国、欧盟不属于周边国家,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郑和在海外从未仰仗“天威”,欺负小国弱国。……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摘编自《中国历史》材料二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三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摘编自和讯网(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郑和下西洋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外交活动的认识。(3分)解析:第(1)问,从不同时期外交目的、外交原则、外交方式等方面比较异同点;从两个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目的上去分析原因。第(2)问,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分析概括相通之处;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上概括其现实意义。第(3)问,对当前中国外交的认识,可从当前中国对外政策、外交方式、外交的目的、外交的国际责任感等方面论述。答案:(1)同:和平友好;互相尊重;敦睦邻邦;以政治目的为主;反对霸权。异:明朝时倡导“王道”(居高临下,以德服人),怀柔远人,厚往薄来;新中国初期倡导平等、互惠互利。原因:明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传统的朝贡体制、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恢复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安定的周边国际环境;打破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消除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恐惧。(2)相通: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意义: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中国外交理念创新,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要共识,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各国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及在合作共赢基础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并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3)认识: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国家贸易状况1955年8月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埃及从中国进口钢材,中国购买埃及棉花。次年,中埃正式建交。之后,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中国政府向埃及提供了2000万瑞士法郎的无偿援助。1955年9月12日缅甸中国售往缅甸的物资到达仰光:计13480吨钢材、266吨生丝、8000件棉纱、3000箱玻璃、5000条毛毯以及油漆、瓷砖、花布等。1955年12月29日缅甸中缅签订缅甸大米与中国商品换货议定书。1956年4月柬埔寨经济代表团访华,两国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双方各出口500万英镑的货物。1956年5月日本日本政府同意与中国互派民间贸易代表。1956年5月巴基斯坦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了中国供应巴基斯坦30万吨煤的合同。1956年6月柬埔寨中柬两国在北京签订了议定书,规定中国1956年至1957年间无偿给予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援助。1956年6月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10月印尼贸易代表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