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件内容_第1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内容_第2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内容_第3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内容_第4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第一讲货币、信用与利率一、货币与货币制度二、信用三、利息与利率一、货币与货币制度五个要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层次货币制度(一)货币的起源1、古代货币起源说先王造币说:《管子.国蓄》“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玉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三币握之……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众人协议说:司马迁“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史记.平淮书》2、马克思货币起源说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二)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三)货币的职能1、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西方货币银行学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交换媒介——记帐单位——价值的贮藏——延期支付的标准两者的区别何在?首要职能、理论基础(四)货币的层次根据流动性大小,可以把货币分为几个层次。IMF口径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为什么划分货币层次?(五)货币制度概念内容(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类型人民币制度二、信用重点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信用的概念和作用(二)信用形式(三)信用工具(一)信用及其作用信用的概念信用的特征信用的作用信用与泡沫经济(二)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三)信用工具传统信用工具:——股票——债券——商业票据衍生信用工具:——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三、利息与利率(一)利率的种类(二)利率理论(三)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四)利率的功能(五)利率管理体制与利率市场化(一)利率的种类单利、复利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长期利率、短期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二)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储蓄投资理论)凯恩斯货币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三)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国家经济政策银行成本物价水平国际利率水平(四)利率的功能利率与储蓄、利率与投资、利率与经济核算、利率与通货膨胀、利率与经济调节(五)利率管理体制与利率市场化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二讲金融机构体系本讲主要介绍金融活动的主体,要求大家掌握三个大问题:一、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二、商业银行及其业务三、中央银行及其业务一、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一)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1、中央银行2、存款货币银行3、专业银行4、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建国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制——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二、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从铸币兑换业到现代金融企业(一)商业银行的类型及发展趋势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全能型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综合性、多功能发展趋势(二)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化各阶层收入为资本、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三)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从产生到20世纪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三、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概念中央银行类型——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的特点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具有相对独立性、只对金融机构或政府办理业务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第三讲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一、货币需求二、货币供给三、货币均衡四、货币非均衡一、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1、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方程式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的动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3、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平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托宾模型、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受三类因素影响:——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5、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供给西方货币银行学关于货币供给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货币供给到底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1、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2、新古典综合派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3、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4、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三、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含义简单货币均衡总供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通货膨胀(二)通货紧缩(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以从多个方面或角度去定义通货膨胀的度量通货膨胀程度的划分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供给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与所得和财富的再分配、通货膨胀与资源分配、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秩序、通货膨胀与社会秩序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需求管理政策、所得政策、滞胀的抑制对策、指数连动政策(二)通货紧缩1、通货紧缩的定义:——”单要素“定义——“双要素”定义——“三要素”定义通货紧缩的度量通货紧缩的成因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二)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需求扩大信用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适度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和消费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各阶层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主动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第四讲国际金融一、外汇与汇率二、国际金融市场三、国际货币体系其间,还要对当前一些热点问题、实际问题,比如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等问题进行介绍和探讨。一、外汇与汇率(一)外汇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静态外汇动态外汇IMF的定义——一种不完整的静态外汇概念巴林银行倒闭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爆炒日经指数,巴林银行最后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而其自有资产只有几亿美元,亏损巨额难以抵补,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这样倒塌了。

中航油事件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因从事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石油衍生品交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现了超过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该事件是我国相关企业参与国际衍生品市场交易近年来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

2004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上涨,突破30美元/桶后,“中航油”预期未来原油价格将要下跌,于是在OTC市场进行原油期权交易,从每桶38美元的价位开始卖出大量“看涨期权”,向交易对手收取权利金。其交易对手主要为一些长期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上交易的老牌金融机构,比如高盛、巴克莱、标准银行等。按照期权交易规则,“看涨期权”的卖方在收取权利金之后,负有必须执行期权合约的义务,而买方支付权利金之后,拥有期权合约赋予的买进的权利,而没有必须执行的义务,买方仅仅以其交付的权利金作为最高损失。“中航油”卖出看涨期权的收益有限,仅为权利金,但风险巨大,一旦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上涨,超过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和权利金之和,“中航油”就将面临亏损的风险,并且,价格上涨幅度越大,亏损越厉害。与“中航油”的判断相左,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不仅没有下跌,反而一路攀升,并创出每桶55.9美元的历史新高。2004年10月下旬,国际石油价格已远远超过“中航油”所卖出的”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据报道,“中航油”当时的持仓最高时达5200万桶,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美元,“中航油”必须向外国银行支付5000多万美元,由于原油价格的连续暴涨导致该公司现金流量枯竭,被迫平仓了结期权合约。2004年12月1日,“中航油”发布消息: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元。新加坡初级法庭对当事人作出了处罚:原中航油集团副总经理、原中航油总经理陈久霖被判4年3个月监禁及33.5万新元罚款;原中航油前财务总监林中山被判罚15万新元及两年监禁;中航油前董事顾炎飞、董事主席荚长斌及非执行董事李永吉分别被罚款15万、40万、15万新元。国资委在北京宣布了关于中航油巨亏事件的处理决定:荚长斌被责令辞职,陈久霖被“双开”。

美国次贷危机简介次级贷款对抵押物有第二追索权的贷款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融资工具最初用于企业杠杆收购,风险可控当银行将其用于穷人的住房上时,天下大乱杠杆交易投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信用违约掉期(CDS)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B如果做100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保险金500亿,如果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地炒,美国CDS的市场总值被炒到了62万亿美元。房屋抵押债券(CDO)投资银行将手中的房屋贷款按照不同的级别分类,将其证券化(债务抵押债券),并打包出售,卖给遍布国内外的投资者。2004年,全球CDO发行量为1570亿美元,到2006年,这一规模达到了5520亿美元。次级贷款利息一般利率较高,凭贷款者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都在赚钱。次贷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地付,走投无路之后,次贷人士把房子甩给了银行,违约发生。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哪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美元危机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6万亿是300亿的200倍。如果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几乎是一夜之间,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变成了哀鸿遍野的屠宰场。在美国,贝尔斯登、房地美、房利美、雷曼兄弟、美林、美国国际集团,金融巨头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曾经笑傲全球资本市场的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变身为商业银行。美国投行神话终结2008年9月15日,在美国纽约,一名雷曼兄弟公司的雇员拿着装有私人物品的纸箱离开公司。当日,美国第四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意味着这家在华尔街生存了158年的老牌投资银行将寿终正寝。新华社/路透金融危机的启示衍生品发展如果脱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目前,全球GDP约58万亿,金融衍生品总值超过600万亿美元,最高达到680万亿。)制度是金融衍生品发展的关键政府监管非常重要(三)中国应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第一,为企业提供对冲平台,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衍生品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转移风险的功能,是现代商业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结合我国国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市场基础。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经济交往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对于大宗商品、汇率与利率的套保产生需求,需要控制与管理相应的风险。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衍生品工具,以上交易的风险难以通过对冲转移,需求也无法满足。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虽然可以通过国外投行进行境外期货与衍生品交易,但由于不了解定价与交易规则造成巨亏的情况时有发生。中国应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第二,争夺资源定价权,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我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以NYMEX(纽约商业交易所)能源、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和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有色金属为主的几大商品定价中心。据巴克莱资本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10%,中国购买了国际铜产量的30%和全球大豆产量的53%。2005年时,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全球石油贸易量的7%,但影响定价的权重却不到0.1%,甚至不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欧美等国家金融资本通过操纵期货价格对大宗商品价格进行控制,我国“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的怪现象时有发生,这极度不利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通过引进重要战略资源(如能源)的期货品种,并大力发展我国期货市场,有利于重要资源“中国价格”的形成。第三,增强金融市场活性,理顺金融资产价格机制(缺乏做空工具,单边暴涨暴跌)我国证券市场由于缺乏股指期货、期权等做空工具,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盈利模式单一,市场参与者“羊群心理”严重,而部分具有清晰思维与敏锐判断力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反向交易获利。而从市场整体来看,反向交易者的缺位容易使得资产价格出现单边暴涨暴跌,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我国应如何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1、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次序商品期货市场股指期货以及股票期货债券期货及期权互换等场外衍生品2、监管和人才储备要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二、人民币汇率问题(一)汇率制度简介(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三)人民币汇率之争(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一)汇率制度简介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即以铸币平价为轴心,以“黄金输送点”为其波幅的最大范围,因而其波动幅度受到限制。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货币的购买力对比是汇率决定的基础。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1)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差异;(2)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3)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差异;(4)经济增长情况;(5)各国的汇率政策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6)外汇市场上的投机力量;(7)人们的心理预期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长期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清洁浮动和肮脏浮动国际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汇率投机的三个经典案例——“风暴理论”——“野狼行动”——“香港金融保卫战”(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改革开放前1979年至1984年:单一汇率——复汇率——单一汇率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94年:汇率并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2005年汇改: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一次性小幅升值2%。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从2005年汇改至2009年末,人民币已对美元和欧元分别累计升值21.21%和2.21%。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外部需求的骤降和美元指数的大幅波动打乱了中国汇改与外贸结构调整的既定节奏,出于保持经济与出口稳定的迫切需求,中国从2008年7月起被迫重新盯住美元。(三)人民币汇率之争近期,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暗示要求人民币升值;——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公开撰文批评人民币汇率机制;——3月15日,美国130名国会议员又联名上书美商务部和财政部,要求对中国施压以迫使人民币升值,甚至要求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接着,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事隔3年之后对人民币汇率举行听证会;——参议员舒默引入杀伤力超强的惩罚人民币汇率法案,14位参议员提议人民币升值;——索罗斯呼吁人民币升值到位。为什么那多人“关心”人民币汇率?美国为什么密集施压人民币汇率?经济原因: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扩大出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效果一般,经济增速放缓,财政赤字严重,金融状况糟糕。美国目前的失业率超过10%,赤字率超过10%,国际收支逆差超过4%,这些都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在其财政、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出口刺激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国情咨文中提出,要在未来5年内实现出口量增长1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3月,奥巴马又签署一项政令,成立了一个由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出口内阁”,全力扩大美国出口。美国一直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并且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全球经济再平衡论”G20匹兹堡会议前夕,美国提出名为“可持续及均衡增长的框架协议”,试图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全球经济失衡:在美国的视野中,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中国、日本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庞大贸易顺差及与此对应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庞大贸易赤字,这部分贸易顺差(表现为庞大的外汇储备)又回流到了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所以,全球经济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新的全球经济增长机制”:要解决经济失衡,就必须改革中国、美国和欧洲等经济政策。这包括美国要增加储蓄和减少预算赤字,中国要降低对出口的依赖,以及欧洲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利于企业投资等。“经济再平衡论”的战略意图意图之一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的敏感时期,作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策源地的美国要改变目前自己所处的被动地位,通过此项矫正全球失衡的提议,来巩固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意图之二,新的框架协议试图确立美国的主导地位,即以美国为主来设计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一揽子政策框架,借此限制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操作空间。意图之三,美国通过这一框架协议可制造理由来“敲打”包括中国在内的那些拥有庞大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国家。其中,中国最易成为这样一个靶子。美国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罪魁祸首”凭借着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可以采用发行美元等方式向全世界借债,美国人只要输出美元,就可以维持其“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运行。这一过程中,东亚国家、中东石油出口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及庞大外汇储备重返美国,支撑了美国人的消费。正是美国人设计的这套运作机制,支撑了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这一机制直到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才陷入困境。人民币汇率并未低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期间,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也就是世界经济极为困难的时期,人民币并没有贬值,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在此期间,2009年,中国的外贸出口下降了16%,但是进口只降低了11%,顺差减少了1020亿美元。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没有关系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这些产业最终落到了中国大陆,中国向周边经济体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国家。中国“两头在外”的模式,利用的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牺牲的是中国的环境,赚钱的是外资企业(中国的贸易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比例超过50%),享受的是国外消费者,受指责和制裁的是中国企业。中国加工贸易最大的收益者是谁?是拥有品牌、专利或市场控制权的外资企业。美国对华逆差程度被严重高估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被美国官方机构严重高估了。今年的3月4号中美双方发表了两个商务部共同签署的《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报告》,在这个报告里面,我们以2006年为基数对中美贸易产生的顺差进行了分析,最后发现中国对贸易顺差低估了2%,美国对贸易顺差高估了26%,所以美国就要把2006年高估的贸易顺差数字降低1/4以上。中国外贸顺差在逐年下降2008年,中国外贸顺差2900亿美元;2009年下降了34%;2010年1—2月份又下降了50%;2010年3月份我们贸易可能是逆差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加剧了贸易不平衡从1949年到1994年,美国发起组织了“巴统协议”,对中国出口实行限制;“巴统协议”之后,又制定了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的新限制;从2007年开始,美国把中国单列出来,增加了几十个品种的对华出口限制,包括计算机、航空航天的民用技术、数控机床,还有很多零部件,“我们想买却买不到”。2003年前后,中国进口的高技术产品18%来自美国,但目前却只有7%左右。两个值得深思的现象1、中国与其他国家会不会也出现上述关系,中国相对日本大量顺差,中国为何不购买日本国债,为日本政府融资?2、世界上还能不能找到第二个国家像美国那样,长期维持贸易赤字和国际收支赤字,而其他国家还甘愿为美国融资?戴高乐将军曾尖锐指出,这是“不流眼泪的赤字”,是美元全球霸权的具体体现!美元本位制要求美国必须是逆差国,而且是美国主导并获得巨大利益的逆差!政治原因:这场政治闹剧背后存在短期与长期的原因从短期看,这是美国政治格局变化带来的。美国的政治从来没像今天这样两党分歧这么大,刚刚通过的美国医疗改革投票过程中,没有一个共和党人投赞成票,美国的政界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和谐。面对压力,汇率问题成为美国政府唯一可以凝聚共识的话题。美国在艰难复苏中面临重重困难,其高达10%的失业率令美国政客必须找到转移矛盾的新焦点。从更深层的原因看,过去十年是中国崛起的十年,也是美国失去的十年。美国人认为,中国等新兴的经济体是对美国的挑战。在这个大的思维影响下,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的问题上向左转搞干预主义;在国际问题上向右转,仅仅维护美国包括西方国家自身的利益,基本上放弃了自由贸易的大旗。遏制中国是美国的国家战略美国就人民币升值向中国施压,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汇率不过是美国找到一个借口,以此来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引起中国的金融动荡,削弱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上追基辛格,下到小布什,美国国务院、顶级高管、主流媒体多次宣称:今日遏制中国崛起之主要战场只有两个,一个是全球能源战场,一个是金融战场。白纸黑字,清楚异样。美国不允许出现一个强劲的对手,不允许其他国家凌驾于美国之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和增长必须纳入美元本位体制,要受美国掌控。前车之鉴:美国设计“日元陷阱”“广场协议”与日本的经济衰退广场协议→日元升值→热钱大量涌入→日元低利率(卢浮宫协议)→流动性泛滥→泡沫经济(1985-1989年底,日本六大城市的房价上升了3倍以上,日经指数从13000点猛涨207%,达到39900点)→连续加息→刺破泡沫(仅1990年房价就狂跌了46%,日经指数也下跌了40%,在此之后更是一路下滑,到2003年3月已经从1989年底的39000点下跌至8000多点)→企业债台高筑→贱卖资产→损失惨重→经济衰退美国才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地位的有利条件操纵汇率已经成为掠夺世界各国财富的常用手段:——通过操控美元供求操纵汇率;——通过对冲基金沽空其他国家货币;——耍弄政治、外交和贸易手段,压迫其它国家货币按其要求和标准升值;——在金融危机中,先是通过平准基金大量抛售欧元,导致欧元狂跌、美元上涨,然后大肆印制美元,填平坏账。美国通过操纵美元汇率,使许多国家的美元储备资产大幅缩水,以化解自己庞大的外债压力,同时利用“估值效应”提升自己的对外资产价值。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6年,美国对外总负债虽然增加了3.856万亿美元,净负债却减少1990亿美元,即净赚资本收益4.055万亿美元,其中,操纵美元贬值贡献8920亿美元,压迫别国货币升值、制造资产价格变动净赚3.163万亿美元。人民币贸然升值的后果目前如果人民币骤然升值,将对中国出口带来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大量中小外贸企业倒闭,带来严重的失业问题。如果接受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判断,就会产生“升值预期—国际投机性资本流入—外汇积累进一步攀升—升值预期强化”这样的循环,导致国内金融投机泛滥,制造通货膨胀的货币环境,最后严重损害中国经济。中国经济两个违反经济学常识的悖论悖论一:作为经济在落后的基础上迅速起飞的国家,理应大量吸收国外资本来发展经济,但是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2008年中国输出的资本占了世界资本输出总额的20%;悖论二:中国一方面以持有外汇储备方式大规模输出资本,另一方面又以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大规模输入资本,而持有储备的年收益率不高于2%,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即跨国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平均约为12%,等于以高利率借钱而同时以低利率拆出。根源在于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中国金融制度两个根本性缺陷:一是金融体系依然比较落后,还不完善,无法将有限的资金善加利用;二是效率低下的国企垄断和政府权力寻租的行业管制,极大的限制了中国产业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长远看,这是阻碍中国真正强大的一个重要障碍。应该允许国内民营资本参与各个行业的公平竞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相对稳定,并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换。三、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国金融战略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国际货币体系当代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如何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全球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体系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这个霸权货币体系的本质是让全世界为美国的错误买单。纵观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都是货币体系、货币政策出了问题。从金本位体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金本位的黄金时期(1870-1914)——“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体系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终止美元与黄金或其他储备资产的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标志着纯粹美元霸权的正式形成,开启了不受约束的美元本位制度,美元的发行再也不受任何约束,美国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实力,来保证美元在全球的“价值”。牙买加体系核心是浮动汇率制但真正对美元浮动的只是少数货币请高度重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71年,全球没有出现过什么金融危机,只有几次小规模的汇率危机,欧洲、美国、日本的真实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然而,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全球范围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平均每三年就要爆发一次。许多学者做过统计分析,自1971年至今,全球出现过110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相应地,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真实经济增长却远远低于1944-1971年代。几个未获有说服力解释的现象——为什么国际储备货币增加量或增长速度远远超越真实GDP的增长速度?——为什么衍生金融交易特别是外汇市场的衍生金融交易迅猛发展,交易量成庞大的天文数字?——为什么金融危机如此频繁发生?根源在于现行货币体系的弊端美元中心的浮动汇率体系是一个国际货币供应量无限增加的内在机制——外汇买卖使全球美元需求急剧增加——汇率越动荡,全世界需要的美元就越多不受约束的美元体制+浮动汇率制成了整个人类的枷锁!浮动汇率制给美国带来无尽好处第一,可以使铸币税急剧增长。近日全球接近6.2万亿的储备资产,美元资产占近70%。美国由此获得巨额的铸币税(事实上的铸币税收入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很多)。第二,美元储备资产以天文数字剧增,极大地拓展了美国资本的规模、广度和深度。今日美国资本市场绝对主导全球。相应地,美国投资银行基本垄断了全球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行、商业银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风险基金等数之不尽的金融工具和中介机构,构成了最强大的金融势力,很大程度上垄断了全球的金融业,占据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最高端。第三,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具有更加强大的影响力。浮动汇率体系加上巨量投机资本,汇率成为各国货币政策之主导变量,而各国汇率之波动,相当程度上操纵于美联储和财政部之手(还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1)将美元直接转化为世界货币,将美联储转变为世界中央银行,可以比照欧洲中央银行的模式,让各国共同参与管理美元,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2)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改造成为世界中央银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货币,按照人口和GDP等规模确立各国在世界中央银行的股份和投票权,这种可能性也几乎为零。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3)世界主要大国(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印度、巴西等)签署国际货币协议,创立世界货币单位,世界货币单位背后的基础是上述大国的一篮子货币再加上黄金。各国货币和世界货币单位挂钩,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造成为管理世界货币单位和世界储备的机构(准世界中央银行),重建固定汇率体系。这可能是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佳方案,这种可能性也只有10%。(4)维持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变,这种可能性为50%。现在看美国能接受的方案,最多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人事安排和股份比例上有所调整,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5)多个货币区共存和竞争,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战国时代”。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为100%。多个货币区共存,将是相当长时间内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基本态势和基本格局。中国金融如何突围?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该加速和周边国家的金融货币合作,特别是大中华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