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2024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2024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2024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2024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中数学“124”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经过五年的实践与理论的相互支撑与验证,在全校教师的全力合作与探究中,我校积极响应省教育政策,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校领导分工明确,措施得力,教务处合理安排,科学统筹。教研组长刻苦钻研,认真解读,细化目标,分阶段,分课题,分环节,精细化,明确化,使课程改革工作在岁月的洗礼下茁壮成长,已出落成一位健壮的小伙儿,活力四射,青春洋溢。我们数学学科组的课改工作也在这一历史洪流中顺利地进展着,对于课堂的研究和教学实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在各项政策和制度的摸索和探讨上,也有了更为成熟的方法与策略。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上,教师们都能够从细节入手,按照人性化的成长理论,为孩子们的全面成长出谋划策尽职尽责,妙招迭出,从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如同花儿沐浴在阳光下一样,温暖而美丽地舒展。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二、核心概念界定及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对“124课堂”的界定“124课堂”是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无序性、低效性来设计的。课堂教学有序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摸底与调查,结合课堂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内容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有序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学习活动方式的多元化,让自主,探究,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三个主线,让学生在自由地获得学业上的成就,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2、对“教学模式”的界定“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3、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学习行为的主体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认知、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三、我们进行“124”数学课堂实验模式研究的优势我们学科组在人员构成上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年轻教师多,平均年龄在35岁。2、高级教师的比例大,我们学科组45名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2名。3、我们学校的科研力量雄厚,有五年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生长经验,形成了以校教研处为核心,学科教研组为主干的教研队伍。四、高中数学“124”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内容(1)、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中数学课堂的建设目标是什么,学生的学习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和流程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角色并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2)、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广泛地搜集相关素材,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作出最大的努力与贮备。研究对学生把握、课堂环节处理的度和学生课堂参与形式。(3)、“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设计的方向。“一案两课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设计为基础,教师诱导为前提,学生自学为根本,互动探究为促进,三维目标为主线,达成会学为目的,运用“问题+方法+训练+评价=问题解决”的策略,强化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质疑,形成个性发展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创造能力,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4)、“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教师工作流程:1、课前准备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搜集材料、整合资源设置问题、编制学案设计教学、写好教案2、课中施教指导自学、督查自学、汇总问题创设情境、呈示问题、引导探究点拨释疑、精讲拓展、训练达标激励评价、布置作业3、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反思教学补救教学五、高中数学“124”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2、行动研究。3、调查研究。4、实验研究。5、比较研究。6、访谈等。六、高中数学“124”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年3月——20**年12月,共分为三个实验研究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年3月—**年4月)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3、教学骨干分赴**二中学习“271”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现场观摩学习“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4、组织赴昌乐二中中学学习的教师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5、组织赴杜郎口中学学习的教师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6、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年4月—20**年4月)1、成立《高中数学“124”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组并开题。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3、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评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4、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5、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教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6、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7、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杜郎口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8、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第三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年4月—2***年12月)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2、针对课题的相关理论和课堂生长经验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各个环节的效果进行一个进一步的计量与比较。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实验方案。2、2**年4月----20**年4月,实施“124”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比较、记录,搜集整理资料,使之更合乎现在的社会环境与学生心理成长规律。3、20**年5月----20**年12月,这个时间主要用于总结研究经验,讨论,撰写结题报告。七、高中数学“124”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成果(一)、关于“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的说明1.“一案两课四步”的含义“一案”:一份导学案“两课”:两节课或两个教学时段,第一节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节互动探究。“四步”:第二节课中的四个教学环节。2.关于“导学案”(1)导学案作用的定位两个关键词:桥梁、媒介“导学案”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媒介。(2)导学案应具备的突出功能两个关键词:导、练“导学案”设计要遵循“导疑——导学——导思——导练——导创”的指导思想,通过引导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会,通过拓展使学生能够创新。(3)导学案的主要环节①学习目标②重点难点③知识链接④基础达标⑤学法指导⑥问题探究⑦归纳总结⑧训练拓展(4)导学案主要环节设计要求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必须是对课标进行分解细化、对教材进行剖析、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学情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学习目标的叙写必须规范,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学习目标必须清晰、具体、可测量。②重点难点根据课标确定,清晰、准确。③知识链接相关知识的再现或提示,用以帮助学生自学。④基础达标基础知识以填空、选择、简答、练习等形式出现,基本概念、规律要求学生熟记。⑤学法指导对重点知识分析解读,对重要思想方法进行揭示,通过问题导学拓展思维空间。⑥问题探究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⑦归纳总结知识归类,方法总结,思想升华。留下空白,由学生自己完成。⑧训练拓展问题设计要具有自学检测性质,既要注意知识、方法的应用训练,又要注意将知识、方法联系学生生活、现实生活、高新科技等,还要注意学生层次,一般分A、B、C三级。(5)导学案与教材的关系导学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撑握教材而产生的辅助工具,导学案绝不能替代教材。学案的设计要根植于教材,在学习中,学生要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利用导学案的辅助功能,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最终学习达标。(6)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①必须有导学部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②必须有训练达标部分:基础达标、问题探究、训练拓展、归纳总结。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具有不同的要求,导学案环节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动。④控制好导学案的容量和难度,保证学生一节课时间能够完成。3.关于“两课四步”第一节课: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学生以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读书自学,积极探究,要求熟记所有的定义、概念、规律等内容,能够脱离课本完成基础达标部分,能够通过学法指导、查阅资料完成问题探究、训练拓展部分,能够独立进行归纳总结。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找准疑点、困惑、做出标记。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自学过程,要对学生自学提出具体要求,督促学生自学,指导学生自学,必要时对难点、疑点问题给予指导。最后检查学生对导学案完成情况,掌握学生通过自学,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仍然疑惑不懂,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节课:分四步。第一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上课后,教师重审学习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探究。学生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并交流收获,学生将自己在讨论中获得的正确信息及时记录;讨论将要展示的内容,即板书要点、讲解事项等。教师巡视学生讨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收集信息。第二步:展示互动、点拨释疑。教师分配任务,任务重点是探究题的处理,各小组学生代表将展示内容要点板书在黑板上,板书的目的是辅助讲解,同时也是小组探究成果供全体学生分享。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小组学生代表对所板书的问题进行讲解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讲,并可以在讲解过程中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全程监控,并适时给予学生提示、点评、讲解,同时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激励和评价。第三步:总结概括,拓展延伸。展示点评完毕,学生总结自己对重点、难点、易混点的理解,归纳规律、方法、小窍门及知识框架结构,写出学习感悟。然后自由讲解自己归纳总结的结果,供其他同学质疑、点评。教师最后给出完整的正确的结论,并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归纳总结”框架图。第四步:当堂检测,学以致用。发当堂检测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可用多种形式检测学生达标情况,如小组内检查、全班提问、小组间相互批阅、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答卷批阅等。当堂检测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当堂检测评价,激励学生争先创优、奋发学习。最后布置课下作业。4.课堂教学流程①导入新课——0~2分钟②小组讨论——5~8分钟③板书展示——3~5分钟④点拨释疑——10~20分钟⑤归纳总结——3~5分钟⑥当堂检测、布置作业——8~10分钟(二)、对“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的解读(1)“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构建的背景长期以来,源于前苏联凯洛夫的“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界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种模式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得不到培养,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几乎被扼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达到新的教育目标,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构建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兴趣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①“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立足于新课程的教材观。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它只是一种主要材料。在课标的指引下,教学内容顺序可变、时间可调、案例可换、内容可选。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编制导学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激发创新意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②“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立足于新课程的学习观。坚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是现代学习观的核心,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走向新的学习观呢?教学过程论指出,学生学习过程应该始终坚持:自学创情境,始终含情意;体验为主线,思维为主攻;探索得事实,研究获本质;三维促发展,反馈终达标。“一案两课四步”模式正是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的。自学为主、先学后教,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引导探索、互动体验,发展思维、训练达标贯穿于“一案两课四步”模式的始终。③“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立足于新课程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基于以下三个基本理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学思想论也指出,学生为主体的四个特征是: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基础性。学生是发展的人,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中去认知、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品质。④“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立足于新课程的教师观。新课程的教师观主要内涵有: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信息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反思者和研究者;学生成长的发现者。教学思想论指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特征有情感性、启发性、促进性、反馈性。核心特征是启发性,教师引导作用的精华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循循善诱。“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的确立,目的是要突出强调教师的诱导作用,将教师的“诱”和学生的“思”这种主要的教和学的关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⑤“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立足于新课程的课堂观。新课程的课堂观认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教师应做到六个带进:一是把尊重带进课堂;二是把方法带进课堂;三是把激励带进课堂;四是把民主带进课堂;五是把合作带进课堂;六是把创新带进课堂。同时,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准确,教师诱导机智、学生思维积极,教师组织有序、学生活动有效。这正是“一案两课四步”教学模式设计的方向。总之,“一案两课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设计为基础,教师诱导为前提,学生自学为根本,互动探究为促进,三维目标为主线,达成会学为目的,运用“问题+方法+训练+评价=问题解决”的策略,强化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质疑,形成个性发展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创造能力,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让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获得快乐的课堂,自由成长的平台,展现美丽青春的舞台。八、课题研究的结论1、通过实验与探讨,我们全体数学学科组的教师们都认为:“124”数学课堂教学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可操作性很强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2、“124”教学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来学习,来探讨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各种问题,并运用自己的思维来梳理,加工,然后表达出自己以为最合理的解释。教师们可以大胆放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成长的见证者。3、指出了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1)“1案”的设计要合乎学生的成长实际,成长发展趋势,更要可操作,可评价,可持续性改进。(2)“2课时”里面指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精准运用与掌握,也就是要加强指导,疏导,和引导。(3)“4环节”中学生的展示要务实,求实效,发现生长点。(4)思维量,与参与度要兼顾到位。九、参考文献:课题结一、课题的提出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响应,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教师提问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有的教师提问时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有的课堂提问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有的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数学教师的重视。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针对以上现状,我们把《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申报,一方面通过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思考如何增强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如何改进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是时下炙热的话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体现在一节课各个环节、细节的有效性上。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不仅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为过去和现在的教师所推崇,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苏格拉底研究教学法的基础(谈话法),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提问能力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新课标课堂教学论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基于此,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学习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避免“假提问”给提高教学质量带来的阻碍作用。(三)“问题”的心理学分析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重点、难点(1)使我校的数学教师全面认识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价值及应遵循的原则,更新教育观念。(2)通过对教学课例的分析研究,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策略与技巧。(3)在教学反思中,优化课堂提问,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4)在实践研究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5)提升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五)本课题在省内外该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教学问题逐渐聚焦于真实的课堂,课堂有效提问受到很大的关注。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课堂提问艺术展开了大量丰富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系统。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们课题组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2、数学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3、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模式以及策略的研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模式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五、课题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研究。(二)课例研究法----即在学校中开展对教师常态堂课教学进行全息分析,形成课例研究报告。该方法包含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三)经验总结法----在数学教学中反思和总结经验。六、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建立课题组,以参研教师为基础力量,加强对课堂提问模式教学实验的理论的学习,包括学法指导的学习、讲座、材料发放、论文的撰写等;注重学校教育行政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作用,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课题组、教研组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激励措施,通过细致、规范的考核,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加以引导、激励、改进、鉴定,从而强化群体科研力量。力争在计划内按质按量认真完成研究任务。该课题的负责人长期战斗教学一线,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实践研究能力,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组织能力强,能够确保研究时间充足。课题参加者们各自都拥有着丰富的数学教学理论知识,时间充足,精力充沛,强大的师资力量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课题研究中所需的资料可来源于教材、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以及购买相关资料和研究所用的辅助教具;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如: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软件包和教具、学校电教室、仪器室、校园广播站等)进行专题研究。经费主要来源学校科研专项资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长一人**、副组长一人(李***)具体负责。课题组所有成员将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校教科室的直接指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按计划完成专题研究工作。邀请校内外一批专家做指导,保证本课题顺利实施,组织本课题成员参加有关课改的教研活动,每个学期不少于一次,每个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学校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七、计划步骤1.准备阶段(20**年5月—20**年8月),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2.前期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年12月),分解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3.中期实施阶段(20**年1月—20**年5月),展开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4.后期实施阶段(20**5年6月—20*8年9月),后期实施阶段及总结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5.总结鉴定阶段(2*8年10月—**年11月),召开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或其它成果。八、研究成果通过对一年来课题研究总结,我们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得到了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广泛认可,在2015年的高考中,我校的数学成绩喜人,被评为襄阳市优秀备课组。一年来,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具体的工作:(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探索通过这一年来利用网络资源和自己同事之间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我国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