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奉新第二中学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奉新第二中学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奉新第二中学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奉新第二中学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奉新第二中学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奉新第二中学高二数学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在处取最大值,以下各式正确的序号为(

)①

⑤A.①④

B.②⑤

C.②④

D.③⑤参考答案:B略2.观察=2x,=4x3,=-sinx,由此可得,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记为的导函数,则=(

)A.

B.-

C.

D.-参考答案:D略3.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则可行域的面积为

(

)

A.20

B.25

C.40

D.50参考答案:B4.二项式的展开式的常数项为第(

)项A.

17

B.18

C.19

D.20参考答案:C5.不等式的解集为,那么

)A.

B.

C.

D.参考答案:A6.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1.23,样本点的中心为(4,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A.y=1.23x+4

B.y=1.23x+5

C.y=1.23x+0.08

D.y=0.08x+1.23参考答案:C7.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将他们的模块测试成绩分成6组:[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00名,据此估计,该模块测试成绩不少于60分的学生人数为(

)A.588 B.480 C.450 D.120参考答案:B【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图表型.【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成绩不低于60分的频率,然后根据频数=频率×总数可求出所求.【解答】解: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成绩不低于60(分)的频率为1﹣10×(0.005+0.015)=0.8.

由于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00人,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可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模块测试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为600×0.8=480人.故选B.【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频率、频数、统计和概率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8.已知集合,则集合A.

B.

C.

D.参考答案:B略9.设x、y、z>0,a=x+,b=y+,c=z+,则a、b、c三数()A.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B.都小于2

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D.都大于2参考答案:C假设a、b、c都小于2,则a+b+c<6.而事实上a+b+c=x++y++z+≥2+2+2=6与假设矛盾,∴a、b、c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10.用火柴棒摆“金鱼”,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个“金鱼”图需要火柴棒的根数为A. B. C. D.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一个回归直线方程为(xi∈{1,5,7,13,19}),则=________.参考答案:58.512.若是一组基底,向量,则称为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现已知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则在另一组基底下的坐标为

。参考答案:113.抛物线上两点、关于直线对称,且,则等于______.参考答案:略14.函数f(x)=的最大值为.参考答案:【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分析】当x≠0时,f(x)==,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函数的最大值.【解答】解:当x=0时,f(0)=0,当x≠0时,f(x)==≤=,故函数f(x)=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15.若,则的最小值为

.参考答案:16.已知F1、F2为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过F2作双曲线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PF1|2﹣|PF2|2=c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值为

.参考答案:2【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求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PF2|=b,运用余弦函数的定义和余弦定理,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解答】解:设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F2(c,0)到渐近线的距离为d=|PF2|==b,cos∠POF2==,在△POF1中,|PF1|2=|PO|2+|OF1|2﹣2|PO|?|OF1|?cos∠POF1=a2+c2﹣2ac?(﹣)=3a2+c2,则|PF1|2﹣|PF2|2=3a2+c2﹣b2=4a2,∵|PF1|2﹣|PF2|2=c2,∴4a2=c2,∴e=2.故答案为2.17.参考答案:7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以下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数,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X表示.甲组乙组(1)(文科作)求甲组同学植树棵数的平均数和方差;(理科作)如果X=8,求乙组同学植树棵数的平均数和方差;(2)如果X=9,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求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注:方差s2=[(x1-)2+(x2-)2+…+(xn-)2],其中为x1,x2,…,xn的平均数)参考答案:(1)当X=8时,由茎叶图可知,乙组同学的植树棵数是:8,8,9,10,所以平均数为==;方差为s2==.(2)记甲组四名同学分别为A1,A2,A3,A4,他们植树的棵数依次为9,9,11,11;乙组四名同学分别为B1,B2,B3,B4,他们植树的棵数依次为9,8,9,10.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所有可能的结果有16个,它们是:(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A3,B1),(A3,B2),(A3,B3),(A3,B4),(A4,B1),(A4,B2),(A4,B3),(A4,B4).用C表示:“选出的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这一事件,则C中的结果有4个,它们是:(A1,B4),(A2,B4),(A3,B2),(A4,B2),故所求概率为P(C)==.

19.已知a>0,命题p:|a﹣m|<,命题q:椭圆+y2=1的离心率e满足e∈(,).(1)若q是真命题,求实数a取值范围;(2)若p是q的充分条件,且p不是q的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值.参考答案:【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分析】(1)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需要分类讨论,即可求出a的范围,(2)根据p是q的充分条件,且p不是q的必要条件.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解得即可.【解答】解:(1)当a>1时,∵﹣,∴,∴2<a<3,当0<a<1时,∵e2=1﹣a2,∴<e2<,∴<1﹣a2<,∴<a2<,∴,综上所述(2)∵,∴,则题意可知或,解得m∈?或,经检验,满足题意,综上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F(2,0),为椭圆的上顶点,为坐标原点,且△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分别作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设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且,证明:直线过定点().参考答案:(1)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c2=2=4,a2=8

故椭圆方程为

……5分

(2)①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方程为,依题意.设,,由得.

……6分则.

……7分

21.已知数列前项和,数列为等比数列,首项,公比为,且满足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参考答案:解(Ⅰ)当n=1时,.当n≥2时,,验证时也成立.∴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成等差数列,所以,即,因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Ⅱ)∵∴……①…②由①-②得:∴略22.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BD,点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面ACD;(2)平面EFC⊥面BCD.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线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在面ACD内找一条直线和直线EF平行即可,根据中位线可知EF∥AD,EF?面ACD,AD?面ACD,满足定理条件;(2)需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一条直线和另一个面垂直,由线面垂直推出面面垂直,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BD⊥面EFC,而BD?面BCD,满足定理所需条件.解答:证明:(1)∵E,F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