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_第1页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_第2页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_第3页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_第4页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2017版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第二课内容,本课主要目标是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学生玩过各种各样的玩具小车,他们知道用推或拉的方法可以让玩具小车前进或者后退,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我们对小车施加的两种作用力,可以用科学词汇“推力”和“拉力”等来描述。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发现磁铁对铁一类物体有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的力,磁铁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本课使用“磁力”一词,学生将在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中,逐步领会到它的含义是指磁铁和铁、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分为3个环节:第1个实验环节是直接接触小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2个实验环节是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3个实验环节是在磁铁和小车之间人为设置一些障碍或一些物体时,观察一下用磁铁能否让小车运动起来。在第一个实验环节中用线拉动小车前进,用手指推动小车前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推力和拉力,需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说力的名称。当然,仅凭这个“推”“拉”小车的活动,学生还不足以建立起对“推力”和“拉力”的科学认识,教学中可以再增加其他推力和拉力的体验活动,例如可以借助可以推拉的音箱,深入的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对于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嘴吹,并把它直观的理解为“吹力”,其实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好比大自然中风的力量,可看作从“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的思维过渡,这个地方需要科学老师的引导。另一种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就是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小车,先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多次测试了磁铁能让小车动起来后,需要画一画这种力量,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才能感受到磁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在研讨环节,磁铁隔着薄木片、纸片、木片、布片、塑料片都能吸小车,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铁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展交流与研讨,说说各自的理由。最后教师要小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我们只是测试了几个物体,没有测试更多的物体。磁铁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磁场,磁场可以穿透一些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片会改变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另外,磁铁隔着较厚的物体就很难吸引铁了,在这个地方,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薄木片和厚的木快进行一个对比试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加深对这方面的理解。所以,磁场可以穿透的物休是指非铁、较薄的物体。拓展环节,玩“蝴蝶飞”的游戏,教师要鼓励学生耐心地做这个活动,特别是精确地控制好磁铁和回形针之间的距离,在失败了几次后,会有更多的学生成功。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铁的磁力作用,也将会引发学生去思考有关磁铁更多的玩法。【学情分析】学生在没学这课之前,已经玩过电动的、手动的各种各样的玩具小车,他们知道可以用手推或拉小车使小车前进或后退,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用实验方式具体研究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人与物体之间发生了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来描述。学生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了磁铁对铁一类物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就能起作用的力,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教科书设计的活动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科学态度目标•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能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体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磁铁的磁力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学生观察、感受和描述磁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小车、滑板车。学生: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篇片、薄木片、厚木块、纸、铁片、回形针、纸蝴蝶、学生活动手册。【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聚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预设2分钟)[教师材料准备:课件(PP教师)播放一张各种汽车的照片]教师(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这张图片中这些都有什么呀?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呢?学生(预设):是汽车,他们。教师:大家说的很对,是各种各样的汽车,这些是我们常见的交通工具,他们靠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来运动。(设计意图:先放一张各种各样汽车的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汽车是如何运动起来的,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同学们探索归纳使玩具小车动起来的各种方法)二、探索:让小车动起来[教师材料准备:玩具小车、短绳、拉杆音箱、课堂记录单]探索活动(一):认识拉力和推力(预设8分钟)教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辆玩具小车。教师(提问):怎么样可以让这辆玩具车动起来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吗?谁来给我们说一说?学生(预设回答):我可以用手来推它,可以用绳子来拉它,用风扇吹它……教师:大家给出了很多的方法,都能让小车动起来。那大家现在尝试一下用手推一下,看小车能否动起来?教师(提问):我们的实验应该做几次才会准确?学生(预设回答):我们不管做什么实验,都是做三次或者以上,这样做实验准确性才有保障。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老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教师:小车动起来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动起来的呢?学生小组1(预设回答):我们小组刚才用手推了小车一下,小车就动起来了。学生小组2(预设回答):我们小组刚才用嘴巴吹了一下小车,小车也动了起来,向前走了。教师:刚才大家用手推和嘴巴吹,小车都动了起来,现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小车和一根绳子,大家想一想办法,如何利用小绳让小车动起来。学生(预设回答):我可以利用绳子一头系在小车上拉它,让小车动起来。教师:那你们现在可以进行实验,两分钟时间倒计时,你们一边实验一边思考,拉动的这是什么力?让小车动起来的。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老师进行巡查指导学生实验。教师:时间到,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如何让小车动起来的?学生(预设回答):我们是用绳子拉动小车,小车就动起来了。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管是拉动还是推动小车,都是有一种力量使小车动起来的。那么,同学们能给这种力取个名字吗?学生(预设回答):可以叫动力、拉力、推力……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对,拉力和推力着两种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会用到着两种力。(教师板书:拉力、推力)(设计意图:让用手拉动使小车动起来,用手指推使小车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拉力和推力。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出力的名称)。教师:今天我还准备了一个音箱,哪位同学可以用刚才我们学到的两种力让音箱动起来呢?学生上讲台来用两种力让音箱动起来。教师:你来告诉大家,你刚才是用的什么力使音箱动起来的?学生1(预设回答):我用的是推力、我用的拉力使音箱动起来的。学生2(预设回答):我用的是拉力、我拉动小车,小车就动起来了。(设计意图:通过再增加拉杆音箱的推力和拉力的体验活动,深入的让学生感受“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两种常见的力)。探索活动(二):不接触小车,让小车动起来(预设8分钟)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同学们不管是用推力还是拉力,小车动起来了,但我们发现,两种方法我们都需要接触小车,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不接触小车情况下,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学生(预设回答):学生回答,用风吹动,用磁铁去吸引它。教师:大家给出了方法,那接下来大家试一试不接触小车,看看小车能不能动起来时间。学生开始分组实验,老师巡回进行指导。教师:时间到,我们请同学来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式,不接触小车,让小车动起来的?学生:我是用的嘴巴吹小车的,然后小车就动起来了。教师(提问):老师有个问题,怎么用磁铁不接触小车,使他动起来呢?你们会怎么去做呢?教师板书:磁铁怎样吸引物体。学生(预设回答):让磁铁和小车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磁铁不接触小车,然后控制磁铁,慢慢的去靠近小车。教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磁铁,接下来,大家实验一下磁铁不接触小车,小车能不能动起来。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老师进行指导。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学生(预设回答):我们小组通过磁铁使接触小车,隔着一段的距离,小车也可以让小车动起来。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小车动起来的呢?请大家完成我们的实验任务活动单(一)(见附件1),并在上面一画这种力量,写出这种力的名称。教师:大家是怎么画的,谁来黑板上给我们展示一下。学生把自己画的力,利用“学乐云”软件在黑板上画出。(设计意图:)教师:你们把刚才的这个“力”称为什么力?我们来给他起个名字。学生:叫做“磁力”。教师:板书书写“磁力”。教师:大家说的非常对,叫做磁力。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磁力能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小车呢?学生(预设回答):我们第一课学习过,磁铁能吸引铁,小车的车架是铁做的,所以磁铁可以隔着一些距离使小车可以动起来。教师板书:“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铁”。(设计意图:不直接接触就让小车动起来,学生会想到用嘴吹、用扇子扇,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也会有学生很快会想到磁铁。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就能吸引小车。学生通过试一试、画一画,感受磁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目标)。探索活动(三):磁铁能隔物体吸引小车吗?(预设8分钟)教师:刚才我们实验了磁铁能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小车,那么在磁铁和小车中间隔着一些物体还可以使小车动起来吗?学生1(预设回答):磁铁隔着一些物体可以使小车动起来。学生2(预设回答):磁铁隔着物体不能使小车动起来。教师:刚才这些同学的回答只是我们大家的猜测。那么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使小车动起来呢?今天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材料,我们需要用实验去验证我们的预测。教师:同学们先拿出我们的课堂实验单(二),见附件2,同学们先根据要求进行预测填表,预测完成后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老师进行巡查指导(播放背景音乐,音乐听,实验结束)教师(提问):刚才我们进行了实验,你们组的预设是怎样的,实验结果又是怎样的呢?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学生(预设回答):根据我们组的预设情况,我们组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隔着薄的物体,比如说纸、塑料、薄木片、布片等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学生(预设回答):但隔着比较厚的物体,磁铁就不能吸引小车了。教师板书: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设计意图:通过逐步引导,把学生可能形成的“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更正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铁”)三、研讨:总结归纳(预设8分钟)教师(提问):磁铁为什么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和一些物体吸引小车,让小车动起来呢?有没有同学可以为我们解释一下?学生(预设回答):磁铁具有磁力,小车的车身是铁做的,磁铁会吸引铁,磁力还会穿过薄的物体,所以小车会被吸引。教师:只要在磁力的范围内,隔着一定的距离或者隔着薄的物体,都可以吸引小车,能使小车动起来。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可以下结论说磁铁隔着什么物体都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学生(预设回答):不能。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写结论呢?学生(预设回答):我们组进行了薄木片和厚木块的对比试验,我们组发现磁铁隔着厚木块,就不能使小车动起来,所以我们不能下结论说磁铁隔着什么样的物体都能使小车动起来。教师(提问):说的非常好,物体的厚薄对磁力是有影响的,那么磁铁是怎样吸引物体的呢?学生(预设回答):利用磁力,隔着一些薄的,具有一定的距离来吸引小车。(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通过做一个薄木片和厚木块的对比试验,让学生知道磁铁的磁力作用磁性物质是由一定的范围的,在一定的距离和范围内,才会吸引铁、镍、钴等物质)。四、拓展:“蝴蝶飞”游戏(预设4分钟)[教师准备的材料:纸蝴蝶、条形磁铁]教师(提问):老师今天还为大家带来了纸蝴蝶,大家来实验一下,让纸蝴蝶飞起来,实验之前,睡现来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学生(预设回答),我们那磁铁去满满的靠近“纸蝴蝶”的,党不要让磁铁碰到它,然后让纸蝴蝶飞起来。教师:说的非常好,我在这有个让纸蝴蝶飞的微课,来给大家看看,观看完视频大家就开始进行游戏。学生分小组进行让纸蝴蝶飞起来的游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教师(提问):刚才大家进行了游戏,那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纸蝴蝶为什么可以飞起来?学生(预设回答):磁铁有磁力,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铁,纸蝴蝶上有回形针,磁铁吸引回形针,所以让纸蝴蝶飞了起来。(设计意图:磁铁能够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回形针,回形针带着纸片就悬在空中,就像“飞”起来了。指导学生尝试有效的方法,游戏成功的小组给其他小组分享技巧)。五、总结回顾(预设2分钟)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预设回答):我们认识推力,拉力;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一定的距离吸引铁,但是隔着较厚的物体就很难吸引铁了。六、板书设计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拉力 推力磁力: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铁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附件1:磁铁怎么吸引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