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第十二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第十二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第十二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第十二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第十二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第十二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等于

) A.2 B.-2 C. D.参考答案:D略2.如图,正△ABC的中线AF与中位线DE相交于G,已知△A′ED是△AED绕DE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1)动点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在线段AF上 (2)恒有平面A′GF⊥平面BCED(3)三棱锥A′—FED的体积有最大值 (4)异面直线A′E与BD不可能垂直A.(1)(2)(3)

B.(1)(2)(4)

C.(2)(3)(4)

D.(1)(3)(4)参考答案:A3.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C+ccosB=asinA,则△ABC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参考答案:B【考点】正弦定理. 【专题】解三角形. 【分析】由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BcosC+sinCcosB=sinAsinA,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求得sinA=1,可得A=,由此可得△ABC的形状. 【解答】解:△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bcosC+ccosB=asinA,则由正弦定理可得sinBcosC+sinCcosB=sinAsinA, 即sin(B+C)=sinAsinA,可得sinA=1,故A=,故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以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的应用,根据三角函数的值求角,属于中档题. 4.某单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按照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进行分层抽样.已知在青年人中抽了18人,那么该单位抽取的样本容量为()A.27 B.36 C.54 D.81参考答案:B考点: 分层抽样方法.

专题: 计算题.分析: 把三组数据相加得到这个单位的总数,看出青年占所有的一半,根据青年中要抽取的人数,乘以2得到整个单位要抽取的人数.解答: 解:由题意知共有27+54+81=162,∴青年占总体的,∵在青年人中抽了18人,∴该单位抽取的样本容量是18×2=36故选B.点评: 本题是一个分层抽样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利用的是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这是解题的依据.5.已知抛物线()A.

B.

C.

D.参考答案:D6.已知集合M={x︱0≤x<2

},N={x︱<0},则集合M∩N=(

)A{x︱0≤x<1}

B{x︱0≤x≤1}

C{x︱0≤x<2}

D{x︱0≤x≤2}参考答案:C7.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6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A.

B.

C.

D.参考答案:D8.设复数,若的概率为(

)A. B. C. D.参考答案:D9.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参考答案:C10.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参考答案:C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实数x,y满足,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13【分析】根据约束条件得到可行域,根据的几何意义可知当过时,取最大值,代入求得结果.【详解】实数满足的可行域,如图所示:其中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到坐标原点距离的平方由图形可知仅在点取得最大值

本题正确结果:13【点睛】本题考查线性规划求解最值的问题,关键是明确平方和型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几何意义求得最值.12.已知函数f(x)=ax3+bx+1,若f(a)=8,则f(﹣a)=.参考答案:﹣6【考点】3T:函数的值.【分析】由已知得f(a)=a4+ab+1=8,从而a4+ab=7,由此能求出f(﹣a).【解答】解:∵函数f(x)=ax3+bx+1,f(a)=8,∴f(a)=a4+ab+1=8,∴a4+ab=7,∴f(﹣a)=﹣a4﹣ab+1=﹣7+1=﹣6故答案为:﹣6.13.数列1,2,2,3,3,3,4,4,4,4,...的第15项是

.参考答案:5略14.过点(2,3)且在x轴上的截距为3的直线方程是.参考答案:3x+y﹣9=0【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专题】计算题;规律型;直线与圆.【分析】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求解直线方程.【解答】解:过点(2,3)且在x轴上的截距为3的直线的斜率为:=﹣3.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3=﹣3(x﹣2),即:3x+y﹣9=0.故答案为:3x+y﹣9=0.【点评】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基本知识的考查.15.在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

参考答案:-20略16.已知双曲线:的焦距是10,点P(3,4)在的渐近线上,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参考答案:

17.在复平面上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应的复数是6+8i,对应的复数是-4+6i.则对应的复数是

.2

4

1

2

a

b

c参考答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已知,用反证法证明方程没有负数根.参考答案:证明:假设是的负数根,则且且,由,解得,这与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方程没有负数根.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几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上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Ⅰ)设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Ⅱ)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参考答案:略20.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θ﹣cosθ=0,点.以极点O为原点,以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斜率为﹣1的直线l过点M,且与曲线C交于A,B两点.(Ⅰ)求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的参数方程;(Ⅱ)求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参考答案:【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分析】(Ⅰ)利用x=ρcosθ,y=ρsinθ,即可得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直线l的倾斜角为,故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0.(Ⅱ)把直线l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代入曲线C的方程可得,可得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MA|?|MB|=|t1||t2|=|t1?t2|.【解答】解:(Ⅰ)x=ρcosθ,y=ρsinθ,由ρsin2θ﹣cosθ=0得ρ2sin2θ=ρcosθ.∴y2=x即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点M的直角坐标为(0,1),直线l的倾斜角为,故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即(t为参数).(Ⅱ)把直线l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代入曲线C的方程得,即,,设A、B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则,又直线l经过点M,故由t的几何意义得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MA|?|MB|=|t1||t2|=|t1?t2|=2.21.(本题12分)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以为中心的菱形,底面,,,为上一点,且,.(1)求的长;(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参考答案:(Ⅰ)连接AC,BD,∵底面是以O为中心的菱形,PO⊥底面ABCD,故AC∩BD=O,且AC⊥BD,以O为坐标原点,OA,OB,OP方向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坐标系O﹣xyz,∵AB=2,∠BAD=,∴OA=AB?cos(∠BAD)=,OB=AB?sin(∠BAD)=1,∴O(0,0,0),A(,0,0),B(0,1,0),C(﹣,0,0),=(0,1,0),=(﹣,﹣1,0),又∵BM=,∴=(﹣,﹣,0),则=+=(﹣,,0),设P(0,0,a),则=(﹣,0,a),=(,﹣,a),∵MP⊥AP,∴?=﹣a2=0,解得a=,即PO的长为.(Ⅱ)由(Ⅰ)知=(﹣,0,),=(,﹣,),=(,0,),设平面APM的法向量=(x,y,z),平面PMC的法向量为=(a,b,c),由,得,令x=1,则=(1,,2),由,得,令a=1,则=(1,﹣,﹣2),∵平面APM的法向量和平面PMC的法向量夹角θ满足:cosθ===﹣故sinθ==

22.(本题12分)某人上午7:00乘汽车以千米/小时匀速从A地出发到距300公里的B地,在B地不作停留,然后骑摩托车以千米/小时匀速从B地出发到距50公里的C地,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