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02899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8年10月自考02899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8年10月自考02899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8年10月自考02899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8年10月自考02899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年月真题

02899201810

1、【单选题】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组织液

血浆

A:

淋巴

B:

脑脊液

C:

答D:案:B

解析:血浆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虽仅占细胞外液的1/5,但却是沟通机体细胞内、外环

境的桥梁。血浆理化性质可反映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状态,是观察内环境理化特性是否正常

的最好途径。

2、【单选题】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正反馈的是

排尿反射

血液凝固

A:

分娩过程

B:

牵张反射

C:

答D:案:D

解析: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

调节放射叫做反馈调节。而正反馈调节就是反馈的信息对原来信息由促进作用。如:排

便、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

3、【单选题】细胞静息时,膜两侧电位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

去极化

复极化

A:

极化

B:

反极化

C:

答D:案:C

解析: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

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如果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

的去极化或除极,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

极化。

4、【单选题】回收骨胳肌胞质中Ca2+的钙泵主要分布在

肌膜

肌质网膜

A:

横管膜

B:

线粒体膜

C:

答D:案:B

解析:回收骨胳肌胞质中Ca2+的钙泵主要分布在肌质网膜。

5、【单选题】细胞内外液K+浓度差减小后,静息电位的变化是

增大

减小

A:

不变

B:

先增大后减小

C:

答D:案:B

解析:安静状态下的膜只对K有通透性,因此静息电位就相当于K平衡电位;当细胞外液

K浓度增加时,膜内外K浓度差减小,跨膜电位差减小,故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6、【单选题】葡萄糖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腔膜的过程属于

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A:

原发性主动转运

B:

继发性主动转运

C:

答D:案:D

解析:小肠腔葡萄糖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吸收,是同向转运机制吸收。这是因为Na+在细

胞的分布具有细胞外浓度高而细胞内浓度低的特点,因此,肠腔的Na+顺着浓度差扩散进

入细胞;肠绒毛上皮基底部有Na+泵,通过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机制将细胞内Na+泵入细

胞间液,维持细胞内外Na+浓度差。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存在着Na+-葡萄糖同向

转运载体,它们有特定的与糖和钠结合的位点,形成Na+-载体-葡萄糖复合体,通过转运

载体的变构转位,使复合体上的结合位点从肠腔面转向细胞浆面,释放出糖分子和钠离

子。载体蛋白重新回到细胞膜的外表面,重新转运。细胞内的钠离子在钠泵的作用下转运

至细胞间隙进入血液,细胞内的葡萄糖通过扩散进入细胞间液而转入血液中。此过程反复

进行,把肠腔中的葡萄糖转运入血液,完成葡萄糖的吸收过程。

7、【单选题】血浆与组织液各种成分浓度的主要区别在

Na+

K+

A:

有机酸

B:

蛋白质

C:

答D:案:D

解析: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不能自由流动,因此不会因重力作用流到

身体的低垂部位;将注射针头插入组织间隙,也不能抽出组织液。但凝胶中的水及溶解于

水和各种溶质分子的弥散运动并不受凝胶的阻碍,仍可与血液和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

凝胶的基质主要是透明质酸。邻近毛细血管的小部分组织液呈溶胶状态,可自由流动。组

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

吸收回血液。除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均可滤过毛细血管壁

以完成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8、【单选题】血液凝固的本质是

纤维蛋白的溶解

纤维蛋白的激活

A:

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B:

血小板的聚集

C:

答D:案:C

解析:血液凝固的本质是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9、【单选题】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

A:

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

B: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

C:

答D:案:B

解析: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当低于心房内压时便产生了“抽吸”作用,血液顺着房一

室压力差由静脉通过心房迅速向心室内流入,其充盈量约占总充盈量的2/3以上,心室舒

张后期,心房收缩将心房内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进一步充盈,但其血量不多,约使心室

的充盈量再增加10%~30%。

10、【单选题】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心室开始收缩,动脉瓣突然开放引起的振动

A:

心室开始收缩,房室瓣迅速关闭引起的振动

心室开始舒张,房室瓣突然开放引起的振动

B:

心室开始舒张,动脉瓣迅速关闭引起的振动

C:

答D:案:D

解析:“产生的原因是半月瓣关闭,瓣膜互相撞击以及大动脉中血液减速和室内压迅速下

降引起的振动。第二心音的最佳听诊部位在第二肋间隙左侧的肺动脉瓣区和右侧的主动脉

瓣区。”

11、【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

Na+内流,K+外流

Na+内流,Cl-内流

A:

Ca2+外流,K+内流

B:

Ca2+内流,K+外流

C:

答D:案:D

解析:动作电位分为5个时期。2期呈平台状,故又称平台期或缓慢复极期。平台期的形

成是由于Ca+内流,K+外流同时存在的结果。

12、【单选题】正常心脏的自律性起步于

窦房结

房室交界

A:

房室束

B:

心室肌细胞

C:

答D:案:A

解析:心肌的自律性起源于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不同自律细胞的自律性高低不

一。其中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13、【单选题】丝虫病引起局部水肿的原因是

局部炎症反应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A:

淋巴回流受阻

B: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

答D:案:C

解析:丝虫病引起局部水肿的原因是淋巴回流受阻。因毛细血管动脉端生成的组织液不能

在静脉端被全部回收,部分组织液须转到淋巴管而回流,如果淋巴管回流受阻,组织液的

生成和回流将失去平衡。

14、【单选题】在肺通气过程中,驱动气体出入肺的作用力是

大气压与血液间压力差

大气压与肺内压压力差

A:

大气与血液气体分压差

B:

肺内与血液气体分压差

C:

答D:案:B

解析: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由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所造

成的胸腔扩大和缩小,即呼吸运动,则为肺通气的原动力。

15、【单选题】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

潮气量/肺总量x100%

潮气量/肺活量x100%

A:

用力呼气量/余气量x100%

B:

用力第1秒呼气量/用力肺活量x100%

C:

答D:案:D

解析:用力呼气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

量,通常以它所占用力肺活量来表示。其中第一秒内呼出的气体量意义最大。用力肺活量

与用力呼气量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能反映呼气所遇阻力的变化,因而是评价肺通

气量的较好指标。

16、【单选题】肺换气过程中,决定O2和CO2扩散方向的因素是

大气和血液气体的气压差

大气和肺泡气体的分压差

A:

肺泡和血液气体的气压差

B:

肺泡和血液气体的分压差

C:

答D:案:D

解析:经肺通气进人肺泡的新鲜空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从肺泡顺着分压差扩散到

静脉血,而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则向肺泡扩散。这样,静脉血中的氧分压逐渐升高,二

氧化碳分压逐渐降低,最后接近于肺泡气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扩散速度极快,仅需约0.3s即完成肺部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在流经肺部之后变成了动

脉血。一般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约0.7s,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全长约1/3时

肺换气过程基本上已完成。如此,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决定气体的扩散方向。

肺换气依赖于肺泡气与血液之间气体分压差。

17、【单选题】下列因素中,能促进胃液分泌的是

盐酸

脂肪

A:

高渗溶液

B:

组胺

C:

答D:案:D

解析:促进胃液分泌的内源调节物有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抑制胃液分泌的内源性

调节物有生长抑素、促胰液素、前列腺素、表皮因子。

18、【单选题】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胃液

胰液

A:

胆汁

B:

小肠液

C:

答D:案:B

解析:胰液由于含有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因而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19、【单选题】下列胃肠道运动形式中,仅发生于小肠的是

紧张性收缩

容受性舒张

A:

蠕动

B:

分节运动

C:

答D:案:D

解析:小肠的运动形式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紧张性收缩和蠕动胃同样存在。

分节运动仅发生于小肠。

20、【单选题】人体中能被各种功能活动直接利用的供能物质是

葡萄糖

三鱗酸腺苷

A:

脂肪酸

B:

氨基酸

C:

答D:案:B

解析:人体中能被各种功能活动直接利用的供能物质是三磷酸腺苷。是通过直接取自三磷

酸腺苷中的高能磷酸键。

21、【单选题】下列参与人体能量代谢调节的激素中,最重要的是

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答D:案:D

解析:参与人体能量代谢调节的激素中,最重要的是甲状腺激素。

22、【单选题】在非寒战产热中,作用最大的组织或器官是

中枢神经组织

肝脏

A:

褐色脂肪组织

B:

骨骼肌

C:

答D:案:C

解析:在非寒战产热中,作用最大的组织或器官是褐色脂肪组织。褐色脂肪组织细胞线粒

体中存在解耗联蛋白,作用是使线粒体呼吸链合成ATP受阻,结果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

放出来。

23、【单选题】下列激素中,可直接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影响Na+-K+交换作用的是

肾素

血管紧张素II

A:

醛固酮

B:

血管升压素

C:

答D:案:C

解析:醛固酮可直接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影响Na+-K+交换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

24、【单选题】噻嗪类利尿药的作用机制是

在肾单位的髓袢升支粗段抑制Na+-2C1--K+同向转运体的作用

在远曲小管始段抑制Na+-Cl-同向转运体的作用

A:

在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抑制Na+通道

B:

C:

在近端小管始段抑制Na+主动重吸收

答D:案:B

解析:噻嗪类利尿药的作用机制是在远曲小管始段抑制Na+-C1-同向转运体的作用。

25、【单选题】视网膜中缺乏某种视锥细胞就可导致

夜盲症

色盲

A:

色弱

B:

近视

C:

答D:案:B

解析:人眼视网膜中含有3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含有3种不同的感光色素,分别对

红、绿、蓝3种光最为敏感。视网膜中缺乏某种视锥细胞就不能辨别某种或某些颜色,这

种色觉障碍称为色盲。

26、【单选题】需要用凹透镜矫正的非正视眼是

近视眼

远视眼

A:

C,散光眼

B:

老光眼

C:

答D:案:A

解析: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可佩带凸透镜矫正;散光可佩带合适的柱面镜矫

正。

27、【单选题】听觉的感受器是

耳蜗螺旋器

内、外淋巴液

A:

鼓膜

B:

听骨链

C:

答D:案:A

解析:听觉的感受器是耳蜗螺旋器。

28、【单选题】半规管内感受细胞所接受的剌激是

直线加速度

A:

恒速度旋转

旋转变速运动

B:

直线匀速运动

C:

答D:案:C

解析:半规管内感受细胞所接受的刺激是旋转变速运动。

29、【单选题】下列关于中枢兴奋传播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双向传播

中枢延搁

A:

兴奋节律不变

B:

不易疲劳

C:

答D:案:B

解析:中枢兴奋传播特征:(1)单向传播:突触前N元→突触后N元。(2)中枢延搁:需

时0.3~0.5ms/个突触。(3)兴奋的总和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4)兴奋节律的改变在同

一反射弧中的突触前N元与突触后N元上记录的放电频率不同。(5)后发放:发生于环式

联系。这些反馈信息用于纠正和维持原先的反射活动(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与

递质的耗竭有关。

30、【单选题】下列关于传入侧支性抑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神经元传入侧支与自身形成负反馈回路

传入纤维的主干与侧支释放不同的递质

A:

通过交互性突触而产生交互抑制的作用

B:

作用意义在于使不同中枢的活动协调起来

C:

答D:案:D

解析: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越过突触联系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另外,通过侧支兴奋一

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由后者抑制另一个中枢神经元。这种抑制称为传入侧支性抑制,

也称交互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作用意义在于使不同中枢的活动协调起来。

31、【单选题】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将会出现

脊休克

去大脑僵直

A:

站立不稳

B:

运动共济失调

C:

答D:案:B

解析:在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及红核的下方水平面上将麻醉动物脑干切断,称为去大脑动

物手术后动物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加强、四肢强直、脊柱反张后挺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强直)

32、【单选题】发生防御反应时,骨骼肌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乙酰胆碱

肾上激素

A:

多巴胺

B:

去甲肾上腺素

C:

答D:案:A

解析:乙酰胆碱是胆碱的乙酰酯。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引起温

热性发汗和发生防御反应时引起骨骼肌血管舒张的纤维,都属于胆碱能纤维。

33、【单选题】脊髓灰质炎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病毒对患肢肌肉的直接侵害

失去支配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A:

失去高位中枢对脊髓的控制

B:

运动神经元受损而患肢长期废用

C:

答D:案:B

解析:脊髓灰质炎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失去支配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34、【单选题】下列关于腱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感受器是腱器官

反射中枢位于延髓

A:

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B:

高位中枢病变时反射亢进

C:

答D:案:D

解析:腱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中枢在脊髓前角,效应器主要是肌肉收缩较快的快肌纤

维。若腱反射减弱或者消失,提示反射弧受损,而腱反射亢进,提示高位中枢病变。临床

上常通过健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35、【单选题】通过与核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功能的激素是

胰岛素

降钙素

A:

B: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C:

答D:案:D

解析:甲状腺激素通过与核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功能调节基因转录而发挥作用

36、【单选题】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降钙素

甲状腺素

A:

生长抑素

B:

甲状旁腺激素

C:

答D:案:A

解析: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也称C细胞)所分泌的32肽。

37、【单选题】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褪黑素

催乳素

A:

催产素

B:

血升压素

C:

答D:案:B

解析:腺垂体主要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催乳素、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

38、【单选题】睾丸中合成与分泌雄激素的细胞是

精原细胞

间质细胞

A:

支持细胞

B:

颗粒细胞

C:

答D:案:B

解析:雄激素由间质细胞合成,其中主要是睾酮,且其活性最强;此外,还有少量脱氢表

雄酮、雄烯二酮和雄酮等。

39、【单选题】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是

促进子宫平滑肌增生

A:

促进输卵管运动

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

B:

降低体温

C:

答D:案:C

解析:孕激素通常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效应的。生理作用包括:1降低子言平滑肌

兴奋性及其对缩素的敏感性,抑制子言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言内生长发育。2使增生

期内膜转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3使言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

稠。4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5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6促使乳腺腺泡发育。7

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和垂体

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8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

高0.3℃~0.5℃9促进水钠排泄

40、【单选题】卵巢排卵后,雌激素分泌水平再度升高的直接原因是

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A:

乱跑雌激素的促进作用

B:

黄体生成素的促进作用

C:

答D:案:D

解析:卵巢排卵后,雌激素分泌水平再度升高的直接原因是黄体生成素的促进作用。

41、【问答题】稳态

答案: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正常情况下能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状态称为稳态。

42、【问答题】血压

答案: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亦即压强。

43、【问答题】Hb氧容量

答案: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最大〇2量。

44、【问答题】餐后碱潮

答案: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餐后碱潮是指进餐后因胃酸大量分泌(1分),导致血液和尿

液pH升高(1分)的现象。

45、【问答题】中枢热敏神经元

答案:中枢热敏神经元是指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和大脑皮质等中枢内对温度敏

感(1分)、且在局部温度升高时放电增加(或兴奋)(1分)的神经元。

46、【问答题】听阈

答案:对于每一种频率的声波来说,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47、【问答题】自发脑电活动

答案:在无明显刺激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能经常地和自发地产生节律性的电位变化,这种

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

48、【问答题】简述动作电位的定义及其特点。

答案: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刺激而兴奋时产生的可传播的快速

电位波动。(2分)特点:1)“全或无”性;(1分)2)不衰减传导;(1分)3)不发生总

和。(1分)

49、【问答题】血小板有哪些生理特性?

答案:血小板黏附(1分);释放(1分);血小板聚集(1分);收缩(1分);吸附多

种凝血因子(1分)。

50、【问答题】机体缺氧时都会出现发绀现象吗?试举一例说明为什么。

答案:机体缺氧不一定都会出现发绀现象。(2分)例如,CO中毒患者机体可严重缺氧,

但不出现发绀现象(1分)。血红蛋白易与CO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因而

使血液呈樱红色,而体表则不出现发绀现象(2分)。(分值说明:举例1分,说明原因2

分)

51、【问答题】简述胰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

答案:主要成分与作用:①HCO3-,中和胃酸(1分);②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将蛋白质

分解为多肽、氨基酸(2分);③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脂肪为甘油、脂肪酸(1分);

④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精糊、麦芽糖(1分)

52、【问答题】突触后电位有哪两种形式?分别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突触后电位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的产生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使后膜主要对Na+的通透性增高,

结果发生去极化。(2分)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