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在时间之下》中的生存困境与人性挣扎_第1页
论《水在时间之下》中的生存困境与人性挣扎_第2页
论《水在时间之下》中的生存困境与人性挣扎_第3页
论《水在时间之下》中的生存困境与人性挣扎_第4页
论《水在时间之下》中的生存困境与人性挣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方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作为中国8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方方对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与刻画、对人性幽微复杂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命运和生命书写的深层意蕴,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解读。以《水在时间之下》为例,方方为不同人物性格设置不同的人生困境,然后将人性放进极端的环境里进行拷问,最后运用激烈的戏剧冲突,展示人在剥离罪恶后所展示的本真的善。作品中,对人物生存困境以及生存发展的思考,对新时代人们的自我独立意识和精神自由意识的培养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关键词:《水在时间之下》生存困境人性挣扎现代启示

AbstractFangFangisanexcellentwriter.Astherepresentativewriterofchina's"newrealism"novelsinthe1980s,fang'sattentionandportrayalofthesurvivalplightoftheunderlyingcharacters,deepreflectiononthesubtlecomplexityofhumannature,andthedeepimplicationofwritingaboutfateandlifeareallworthyoffurtherinterpretation.Taking"waterundertime"asanexample,fangfangsetsupdifferentlifedifficultiesfordifferentcharacters,thenputshumannatureintotheextremeenvironmentfortorture,andfinallyusesthefiercedramaconflicttoshowthetruegoodthatmanshowsafterstrippingoffevil.Intheworks,thereflectiononthecharacters'survivaldilemmaandsurvivaldevelopmenthasaveryimportantenlightenmenttothecultivationanddevelopmentofpeople'sself-independenceconsciousnessandspiritualfreedomconsciousnessinthenewera.

Keywords:“WaterunderTime's”;SurvivalDilemma;Humanstruggle;Modernrevelation

目录TOC\o"1-2"\h\z\u一、引言 1二、内外作用下人物的生存困境 1(一)内部困境——生命本体的缺陷与偏执 1(二)外部困境——生存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3三、人物的挣扎与反抗 5(一)本能层面的挣扎 5(二)非本能层面的反抗 7四、生存困境的现代启示 9(一)生存困境与理想指引 9(二)物欲枷锁与价值评判 10(三)自我意识与精神自由 10五、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

论《水在时间之下》中的生存困境与人性挣扎一、引言关注社会小人物的生存环境与其幽微复杂的人性是方方小说作品里多次涉及的主题因素。方方很擅长刻画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作品中,她对小说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刻剖析,对小说人物悲剧命运背后原因的揭示,都体现了她对世情、人性有着非凡的洞察力。方方作为当代文坛有着独特价值取向的著名女作家,在贯穿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些年,创作了多部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如《风景》、《乌泥湖年谱》、《桃花灿烂》等。方方写尽底层人民的无奈与挣扎,写不同人物用不同方式去反抗去抵抗这种命运,在时局动荡的年代,竭力活出自我意义。21世纪的社会环境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依然存在,方方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以及对人物生存发展的思考,对新时代人们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二、内外作用下人物的生存困境方方很擅长摹写社会底层的生存困境来碾压人性,在《风景》中“生命如同树叶,来去匆匆。所有的生长都是为了死亡。”方方用她的笔冷静地织一张没有出路的名为“宿命”的大网,把她小说里的人物全抛进去,看他们为生存而拼死挣扎也无力反抗命运。方方在她的作品里尖锐地为我们呈现了从古至今乃至未来的永恒的问题——人的生存困境。任何事物其产生与发展都具有双面性,方方笔下的人物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也是如此,既有内部环境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一)内部困境——生命本体的缺陷与偏执1.个性消灭与内在缺陷方方《水在时间之下》作品里的女性,都终究难逃命运的捉弄,被囚禁在现实的困境中,成为她们所处时代和社会下的牺牲品。但她们结局不同的原因在于不同人物有不同程度的觉悟和抗争意识。珍珠干爹干娘只是在江湖奔波流浪的花鼓戏班子,孩童少年时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欺凌与侮辱,底层生活的辛酸苦辣都尝过,所以她拼命努力想要挣脱贫苦的困境。在《水在时间之下》中,便有描述珍珠生来带着的一股狠劲。当李翠被水家逼迫在孩子和荣华富贵的安稳中做出选择时,珍珠说“姐,如果我是你,我一定要留在这里。死也要死在这里。你看这花床,多精的做工;看这满床的绫罗,多松软的铺盖;看桌上姐的早餐,简直像皇后一样,还有这满屋的摆设。这样的地方,我梦都梦不到。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如果将来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过好日子,我就宁可不要他到这个世上来。”玫瑰红在她还是珍珠时就能说出此番话语,小小年纪就有目标有野心有狠劲,所以珍珠能成长成为玫瑰红也是意料之中。后来成名的同时也遇上爱,只是在权势的欺压下知难而退,便放弃了纯真爱情,选择了权贵与虚荣。在嫁给肖锦富之后失去了自由,逐渐消磨了个性,迷失了自我,开始吸食鸦片堕落并最终沦为寡妇。再后来受水上灯的刺激失心疯入院医治时被敌军飞机炸死。珍珠她的狠劲是在见识了李翠在水家的生活而产生的向往,女人的虚荣以及底层的困苦让她对上层社会荣华富贵的优渥生活产生一个坚定的明确的目标。但珍珠的缺陷也显而易见,以触不到顶,寄托在他人他物身上不能确定的荣华富贵作为人生理想,这浅薄的理想,必定终有一日毁灭崩塌。玫瑰红最后的结局也证实了这点。2.内心仇恨与个性偏执水滴和珍珠的人生经历极其相似,但是结局却各有不同。水滴生性带着一股狠劲儿,她喧嚣地降临人间,用清亮的啼哭声刺穿了那个压抑的午后,父亲因意外去世,为了保全自己,生母无奈将她遗弃,幸有保姆菊妈保护,让她获名杨水滴,并在杨二堂的呵护下度过了贫穷但无虑的童年;少年时,养母出轨,她独自在寒夜中跟踪养母,只为挽回她对养父的心,一场大雨冲毁了她的家,养母生死未卜,养父遭水家人毒打去世,她带着一腔愤恨以水上灯为艺名辗转于各个戏班,受尽欺辱,幸得名角余天啸相助,使她不用在江湖漂泊半生。青年时她一炮而红,成为汉剧名伶,爱情不期而至,但最终她只能看着他们被埋葬在那个烽火硝烟的时代。最后的最后,她守在已经痴呆的哥哥身边,将自己掩藏在时间之下,在汉口的里巷走过了平淡如水的余生。水滴的出生伴随着太多的繁杂与喧嚣,本是大户人家之女,却被断定为煞星赶出家门。从小被抛弃被伤害,让水滴心怀仇恨个性偏执,把自己囚禁在对水家的仇恨中,“每一次痛的背后都有无限的恨在支撑着她”,“那份仇恨甚至以更加强大的力量压迫了心头的痛。”但当她了解到水文惨死,水武彻底疯了,当她看到水家家破人亡后,内心并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却只有痛,没有恨。这是真痛,是一种几乎承受不起的痛苦”。内心的仇恨带她一路突破贫苦一路朝着舞台前进,但也带着她走进更深的困境,那是有无尽痛苦与孤独寂寞的深渊。仇恨与偏执支撑着她的生命熬过世间险恶并蜕变成璀璨一时的水上灯,但最终并没有让水上灯无忧无虑安享晚年,命运甚至让她失去一切,一无所有回到原点。(二)外部困境——生存环境的影响与制约1.物欲带来的失衡和空虚纵观历史和现实,物欲化的实质就是完全的自私、自我,追求功利和实用。人性的弱点都是显而易见的。在物欲贪念面前,几乎没有人能够不为所动。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心平气和淡定如山,那只能说明诱惑暂时还不够大,贪欲还没有被撩拨起来。当然也有极少的例外,但究竟只是极少的个例,并无基本的普遍性。所以价值和意义也就非常有限。耐得住寂寞,淡看繁华,需要很大的灵性智慧,一般人很难能拥有这种特别的因缘。社会的发展,物欲至上的世界所带来的——只有简单意识而没有深刻的灵魂,空有华丽外壳而没有充实的精神世界,只有世俗化的表象而没有脱俗化的真相。方方在《水在时间之下》中,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个现象。那年还是十七岁的年轻貌美的李翠,相中她的男人个个英俊年轻强似年过半百已有老婆的水成旺,然而为了能一辈子吃香喝辣锦衣玉食,李翠甘愿不要爱情,给大自己几十岁的男人当小老婆,只为了能让自己从一个跑江湖的穷女子跳跃成为五福茶园大当家得姨太太。后来又为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抛弃自己的亲生女儿,再后来为了苟且与汉奸陈一大通奸。抛弃女儿与汉奸通奸成为她的人生的两根刺,插在李翠的命,她在做了这两件事后一辈子无法安稳心精,收获的只是被女儿记恨,被世人唾弃。水家破灭,陈一发自杀,女儿不肯收留,最后还是流浪街头。到头来,带着空虚、无助,孑然一身回到原点。玫瑰红也是如此选择,她抛弃万江亭出嫁肖锦富那天,“戴在手指的金戒指和戴在手腕上的金链子,都在阳光下一闪一耀;而当她轻轻地抬起脚时,脚下的高跟鞋和套在脚脖子上的金圈亦在万众瞩目中熠熠生光。”后来,她和水滴哭诉肖锦富婚后不让她出门,把她当玩物囚禁在屋子里,不让演戏甚至连看戏的权利也没有。她说“就像人生走到了尽头一样。成天除了吃饭,又有什么可做?像我这样,活着跟死了又有什么差别呢?”出嫁那天套的那些闪耀的金戒指、金链子和金圈,就像是个预言,套上它们就像套上了禁锢玫瑰红自由的枷锁。水上灯也如此,当她的仇都报了,同时拥有舞台、鲜花、掌声和荣耀,却没有想象中的快乐,“惟有水上灯自己知道自己有多么痛苦。这个几乎无望的等待,内里有着比杨贵妃更凄凉和心酸的孤单”。物欲原本没有这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放任物欲化的纵情泛滥。我们要在层层迷雾中擦亮双眼,我们要在诱惑前始终不渝地坚守,我们要在重重压力下也挺直自己的脊梁。精神和情感,永远都是人类生活最为美好之所在,更是个体生命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存在。忽略必致远离,轻视只能空虚,漠视只能沦落,无视唯有悲情,深陷难免末路。2.战争带来的摧残与创伤在历史的激流中,人们从来都是身不由己地“随波漂流”,渺小的人类在时代背景下都突破不了历史条件的限制。身处乱世的人,注定逃避不了生活的苦难和突变,注定成为政治与革命的附属品、牺牲品。历史中,战争是拥有摧毁一切力量的存在,是影响和制约人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方方在《水在时间之下》通过描绘战争中人的生命欲求与生存状态,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痛经历与艰难的生存境况。小说中日本在卢沟桥发动战争,汉剧界大师余天啸积极参与抗日宣传,即便疾病缠身,也登台连唱三天,分文不收。在最后一天一场戏中,耗尽全身气力,还剩最后一个字都没能吐出来便倒在舞台上,三天后在医院病逝。一个汉剧泰斗,虽没有扛枪上前线,但也尽自己的能耐积极抗战,为家国而亡。余天啸是一个英雄,他的逝去是汉剧界的损失,是战争带来的悲剧。水家仆人菊妈为了救李翠惨遭凌辱,被三个醉酒的日本人轮奸,然后还被服务了大半辈子的水家嫌弃抛弃,最后上吊自杀。这令人难以忍受的肉体折磨和精神折磨,使人们体会到在战争的暴虐与残酷基调下,在深重的生存苦难的痛楚体验以及在强大政治侵略者面前,生活在底层的民间群众作为弱势群体是多么的渺小。即便战火连天,依然有很多戏迷在夜幕下垂后,涌进剧院看戏。不是醉生梦死,而是好像只能这样了。当没有人能左右局势的时候,便会转移注意力,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般听天由命。大多普通的市民,渺小又无奈,不知如何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最后剩下的便只是这份无奈可供玩味。战争导致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病死的饿死的或是被炸而死的人们不计其数。小说里,日本投降后,当初撤离汉口的汉剧演员许多名角都死在离流浪途中,“沟死沟葬,路死路埋,全都成孤魂野鬼”,而没死的人也因为战争备受挣扎折磨。因为战争,陈仁厚无法给予水上灯平静和安宁,让她留在汉口留在她喜爱的舞台上,而无奈地把心爱的她交给情敌照顾。因为战争,陈一大为了保全乐园,让乐园里几十上百的人能在日本人管制下好好活名而被迫做了汉奸,受人唾弃。因为战争,水上灯为了保全所爱之人而撒谎,导致自己的亲哥哥进大牢受尽牢狱折磨而惨死。甚至在战争结束后,死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却还要继续承担这个恶果带来的磨难,水上灯的好友林上花双腿被炸断,从此无法再登台表演。汉剧演员徐江莲老师因为汉口的家在战争中被毁,家人们尸骨无存,而视汉口为伤心之地,不愿再回来。魏典之因为身为抗日英雄的儿子死了后,白发人送黑发人,再无心生意,典当布店,连曾经痴迷的汉剧也不看了,悲进骨头的命最后便混日子等死了。战争似乎是个任性调皮的上帝,它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轻易摧毁一个人,一个家,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在小说里,看似各方面线索准备可以淹会贯通的时候,战争就会突然“插一脚”,打乱还没完全明朗的可能性走向,然后矛盾激化,将他们强行拉回各自最真实的初衷,从而完全改变人物的命运。战争爆发给人们身体和心灵带来的摧残与创伤是永久性的。三、人物的挣扎与反抗小心翼翼的活着却还是会遭受欺凌被侮辱,自尊与人格被扔在地上碾压摩擦的底层生活,让人看不见阳光的美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残酷的战争也在摧毁着芸芸众生,让犹如蚍蜉般渺小脆弱的普通民众处在更卑微、艰难、荒诞、残忍的困境之中。在残酷的灰暗的社会现实下,所有一切光明美好的人事物因此开始极度扭曲。人们在困境中生存受到威胁,便会寻求出路与解决办法。人们拼命扬起脸,在充满苦难的大地上,发出挣扎与反抗的吼声。(一)本能层面的挣扎1.从“食”中获得满足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则以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就是对生存的需求……一个缺乏食物、自尊和爱的人,首先会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满足,他就无视或把所有其他的需求都推到后面去。”巴赫金也指出:“吃食形象同肉体形象、生产力形象(肥沃的土地、生长、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饮食与生存、生命力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方方将“食”作为小说人物在困境中挣扎的表现方式之一。小说中,有多处描写位于法租界最豪华的酒店——德民饭店。“在汉口,去‘德民饭店’,就意味着身份的华贵。”戏班琴师吉宝勾引水滴养母慧如的时候带她去过。张晋生第一次约水上灯的时候也是载着她来这个酒店请她吃法国大餐。水上灯第一次见德民酒店是跟踪养母慧如与吉宝来的,那时她为母亲背叛父亲,为吉宝勾引自己母亲来德民酒店而仇恨这里,如今水上灯身着华丽的衣裳,与张晋生并肩说笑,坦然地走到餐厅的水晶灯下。一顿饭下来,水上灯不知道自己吃了些什么,但满足感却超过任何时候,在这里,大家赞美她的容貌衣裳,赞美她台上的表演。在水上灯星光璀璨时,总会有戏迷在她表演结束后专门接送她去吃宵夜。方方在描写“食”的情景,描述人物从“食”中获得满足,这是一种被人贴心照顾和关怀的满足,也是一种被人看重和尊敬的满足。小说里还有一段描写关于“食”的情景:肖锦富追求玫瑰红时给她送了各种金银珠宝还有好吃的,她“为自己泡了一杯茶,慢慢地吃起了汪玉霞的酥饼。吃时想,难怪汪玉霞的酥饼这么有名,的确是很好吃呀。”吃完酥饼后,玫瑰红便忘却了与爱人万江亭的约定了。这里的“食”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也是一种温饱与物质的满足,代表了安稳与荣华富贵。2.从“欲”中得到释放古语云“食色性也”,一直都是人的本性。人们在爱情的世界里谋得心理与肉体上的生存,在爱情的世界得到慰藉,获得释放。方方为她笔下处于生存困境的男男女女,建立爱情的亲密关系,让她们通过性欲的释放,重燃对生活的激情或消减内心仇恨,从而实现自我的从肉体到灵魂的救赎。水滴的养母慧貌美如花,然而被外婆逼迫嫁给懦弱窝囊“臭下河”的男人杨二堂,她不快乐,也不甘心。昔日的姐妹珍珠如今一跃成为汉口炙手可热的汉剧名角玫瑰红并且得到一表人才的万江亭的追求,而自己仅是茶园帮佣和“臭下河“的妻子,相比之下内心产生巨大反差。在玫瑰红的刺激与引导下,慧如认识了很会花言巧语的琴师吉宝,在吉宝的勾引下,往日的麻木绝望与烦躁都离她而去,而沉寂如死的身体却越来越躁动不安。方方在小说里多次描述慧如与吉宝的偷情,“慧如记不得自己怎么被吉宝褪下衣衫,她只记得那种激烈的欢愉她这辈子都没经历过。”“心里回味适才的激情,她想,原来偷人竟有这么快活,难怪爸爸离开家就不再回来。”在为良家妇女的身份挣扎几下后,最终慧如上了吉宝的床,她的心开始摇荡,走路的身姿和步法都变了。慧如遗传她爸爸一般不安分的心,她不满意贫困清淡的生活,嫌弃窝囊懦弱的丈夫,吉宝给予她的性爱,让她重获对生活的期待。日本发动侵略,汉口快要沦陷时,水上灯与陈仁厚置身在战场之中,“但是两个年轻的身体却完全不顾及了。他们一直做爱,不知疲倦,彷佛唯有如此,心里才觉安全。这是他们自己为自己制造的一份安宁。”在战火连天,危机四伏的困境中释放性欲,让他们缓解了压力,暂时不去思考明天是什么样子的,还能不能活着,他们什么也不想,只有彼此,只有性爱,只有忙碌的身体能够阻止他们对未来的恐惧。水上灯躺在爱人陈仁厚的怀里得到他的爱抚,她也暂时忘记了对水家的仇恨,消减了她内心的痛与恨。爱情,是赤裸的不带任何矫饰的自然天性的流露。处在爱情关系的男女的生命力往往是最强烈的,它用最感性的形式体现人的自身价值,他们的灵魂碰撞在一起,摩擦燃起了茂盛的生命之火。(二)非本能层面的反抗“从史诗的角度看,生存是一片海洋。再没有比海洋更像史诗的了。当然,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面对海洋——比如,躺在沙滩上,听浪花拍岸,或者收集被海水冲上来的贝壳……也可以泛舟海中。”在面对浩瀚无垠的生存之海洋时,方方为笔下人物设置了另一种冲破困境的方式——非本能层面上的反抗。1.在弱者地位与伦理道德之间追寻平衡方方说:“有时候我觉得一个女人倘出生在贫穷的乡下就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她要么无声无息生死劳作都在那里,过着简单而艰辛的生活,对外部生机勃勃的世界一无所知,要么她就要为自己想要过的新的生活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这代价有时候比她的生命更加沉重。”慧如不甘于简单艰辛的生活不甘于无声无息一无所知的活着,她不是如此性格的人,所以她在遇见玫瑰红与吉宝之前是愤怒的,是哀怨的,是无味的,在遇见他们之后她被刺激得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要挣扎出新的生活,一个生机勃勃的有趣的生活。她以为这个生活吉宝能给予她,然而,她错了。吉宝只是江湖多情浪子,他只要慧如的身体,慧如却把他们的“性”看成是“爱”,紧紧抓住这颗名为“吉宝”的救命稻草,使她逃离沉寂如死的生活。后来她意识到他并不是她的“救命稻草”,反而是推她掉进更大的深渊困境的恶魔。慧如怀了吉宝的孩子,乞求他能带自己远走高飞,然而在水滴的揭示下发现他是个虚伪的多情浪子,从未为她考虑。在杨二堂的窝囊与吉宝的玩弄双重困境夹击下,她选择自杀。为了逃离杨二堂的窝囊生活困境,出于性本能,她挣扎到吉宝的怀里。在发现吉宝的怀抱是更大的困境时,她选择自杀,这是对生存困境的非本能的反抗。2.自我内省寻觅灵魂救赎从水滴到水上灯的过程,她一直心怀仇恨,水武打死了水滴养父杨二堂,她对水家是杀父之仇,生母李翠为了安稳富足的生活抛弃了水滴,她对李翠是弃养之仇,养母慧如出轨琴师吉宝,她对养母是背叛家庭之仇,玫瑰红间接引导了养母的出轨,又在杨二堂生病时拒绝帮助,还间接害死了水滴最爱的人之一万江亭和她的丈夫张晋生,她对玫瑰红的恨是特别的。陈一大仗日本人的势霸占李翠,还间接害水文坐牢,他的徒弟还杀害了水滴的亲生父亲,她对陈一大也是恨的。这些人都给水上灯带来了不可置否的伤害,但同时,水上灯又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才存活下来,可以说没有这些人就没有后来的水上灯。然而水滴的仇恨从出生后就一直越演越烈,各种遭遇都在不断地促长她的复仇信念,她甚至都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复仇的意义与目的。当水上灯仇恨的一切她想要报复的一切,都不需要她亲自动手,就已物是人非完全改变的时候,迎接她的却不是得偿所愿的释然或满足,而是难以接受的悔恨和痛苦。从仇恨的困境转接到悔恨的困境,水上灯每晚噩梦连连。为了挣脱出这个困境,水上灯活出杨水娣,她放下一生的仇恨和以此养成的尖锐,放下汉剧给她带来的荣誉与富贵,带着痛苦、悔恨与责任,她照顾好友林上花,照顾曾经的仇人也是亲哥哥水武。杨水娣的“放下”,就是对生存困境的非本能反抗。3.在生死之间找寻生命意义陈仁厚看到了自己亲表哥的死,看到了水家的亡,清楚这是因心爱的女人为了保全自己而撒谎造成的悲剧,然而却无力帮忙,自知自己罪孽深重,所以选择削发出家。后来,知道了水滴的身世,明白她对水家的恨,明白她的的苦与痛,他深爱水滴,心无法安定在山间,所以最后只能还俗。但是他却也没有勇气面对水滴,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放不下那些因他而死的亲人。陈仁厚认为自己的命是别人的命换来的,他无法苟活于世,这是他的困境。最后陈仁厚选择奔赴前线,为祖国贡献自己,战死疆场是他所期望自己的最好的归宿。“生活是一个陷阱,对此人们始终都明白,人生下来,自己并没有去要求,就被关闭在不是自己选择的注定要死亡的肉体里。然而世界的空间提供着一个永远的逃避的可能。”当为了生存为了挣脱出困境,反复挣扎反抗却还是无法解脱觉得生存无望时,他们便会选择死亡,以死亡换取新生,在另一种状态下变成另一种存在。陈仁厚最终选择逃避面对过去,献身祖国战死疆场,在生死交替中完成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在生、死与再生的反复中展现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这又是一个面对生存困境而作出的非本能的反抗。四、生存困境的现代启示(一)生存困境与理想指引生存困境是方方在《水在时间之下》这部作品中反复提及强调的一个主题,作品中的人物一方面拥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由此构成了她们对生命、对生活的爱与期待。但另一方面基于现实,这些理想又总不能实现,这些又构成了她们对生命、对生活的痛与无奈。她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爱与痛之间来回徘徊,为自己的生存做选择。在困苦中挣扎的时候,她们都勇于顶着嘲讽与不解傲然前行,但当她们接触到柔软温暖的大床、绚目华丽的舞台后以及众人的奉承与追捧,便再也没有勇气回到以前,以往的思想觉醒并不足以掩盖她们主观意志上的脆弱与无助。在生存困境与时代环境面前她们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将痛苦埋藏于心底。方方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当身处左右为难的困境的人们的自我精神意志在与强劲的社会势力对比之下,显露出的力量是微薄脆弱的,是不堪一击的。最终她们胆怯、会妥协,不再尝试反抗与挑战现实了。作品中的她们陷入困境,除了自我精神意志微薄脆弱外,她们的人生理想太过浅薄或者并没有明确的坚定的人生理想,只是错把目标当理想。慧如没有将自我人格意识与热烈的爱情区分开;玫瑰红追求物质胜于真爱;水上灯把报仇当作人生目标。目标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源自内心的最原始的驱动力。我们对于生活的激情全部来自于目标的追求。只要目标存在就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撑我们前行,而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的树立又是为了实现最终的人生理想。理想是管长远,管根本,管一辈子的。理想不是梦想,不能朝三暮四,也不该半途而弃。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从不认真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手里攥满了钞票,满足于吃喝玩乐,或者玩点小权术,耍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昏昏噩噩,等到生命结束了也不明白自己为何活过这一生。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又重新处在历史的“风陵渡口”,唯有坚持理想,方能有不被急难险滩摧毁的力量,也才能找到一直往前走的航向。(二)物欲枷锁与价值评判现如今人们大多没有吃大战的苦,没有为战争恶劣的生存环境挣扎。但现代社会中,由于消费刺激和经济的必然推进,人们在内心和精神理解上变得唯利是图,充满欲望。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物欲化反而更严重,人们普遍为物质焦虑。现代人被房子、车子、社会地位、孩子教育等等束缚自己,这些可怜人他们通常被称为需求的一种命运的表象所支配。是谁为我们戴上了物质的枷锁?正是我们自己。面对物质化带来的现代生存困境,我们需要意识觉醒、精神独立。由于自我的奴役和物质的绑架,人们会整天奔忙于物质满足,如此是很难到达意识觉醒的精神彼岸。而人们被物质绑架的原因,很大程度缘于公众的舆论与世俗的价值评价标准。一般来说要解决这种物质依赖,会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通过财富积累,以经济独立来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另一种途径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物质需求来摆脱物质依赖。在极低的物质需求状态中,达到精神独立,实现精神自由的追求。但如果人们选择通过外在的、不断的物质满足和自我安慰来摆脱物质依赖,其实是饮鸩止渴、徒劳无益和背道而驰的。因此,意识觉醒首先要摆脱世俗价值的评价标准,才能准确定位物质的重要性,从而才可能真正地摆脱物质依赖。(三)自我意识与精神自由没有理想又物欲化的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生存困境,需要自我意识觉醒去抵抗,才能实现精神自由,逐渐摆脱困境。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拥有自我独立意志和精神自由意识,从而达到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人在意识没有觉醒之前,很难克服对未来的恐惧和欲望的膨胀。所以踏上意识觉醒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活出自我,做一个拥有自我独立意识的人。“自我意识”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在现代经济社会和生活中,我们不能迷失在对金钱、权力、科技等现代化产物的依附与满足之中。人作为自然生命和社会道德的一个主体,必然有其独立的个人价值追求和社会道德使命。如果我们能够坚定自我的独立意志,通过不断的自我道德修养,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拯救,那么我们就能更好的,更充分的应对现代生活以及我们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够在不丧失自我尊严和道德意志的基础上,将现代化的成果转化为我们个人价值的世界。这样一来,我们的人生将更加完整,我们的生命将更具价值意义。精神自由能够让我们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和禁锢,摆脱尘世与俗务,让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到达一个自由的理想境界,从而获得一种心灵深处的愉悦、满足和解脱,它可以使我们的生命体验更加丰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幸福。拥有自我独立意识,实现精神自由,这就是我们应对生存困境的现代启示。五、结语“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切都被时间掩埋,不能自主的人生,飘零如秋雨中飒飒落叶,神形俱灭。《水在时间之下》以客观的第三方视角讲述故事,以悲悯的情怀,一层一层剥开悲剧的人生。小说着重描写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刻画五味杂陈的人生,以冷峻的眼光剖析人性的弱点,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方方不过分渲染人物的内心,只是不断地推进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把故事推向不可知的转折和突变,然后看着人物在宿命中挣扎起伏,每一个小人物在命运巨大的齿轮碾压下,只能无力地抗争。在作品简洁明快、舒畅淋漓的叙述中,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存境遇的哲学性思考,也透露出一种生命本体论的感伤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01]方方.风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02]方方.水在时间之下[M].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