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全解_第1页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全解_第2页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全解_第3页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全解_第4页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全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含解析)一、(全国新课标卷I)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临洮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为天宝十三年(754年)作者赴是作者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还是第一次,所以凭传闻写二、(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注]①韩堡(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翻译】【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闽地时而作,当时唐朝已亡,旨在行发对的情怀。然而,几番的思考终未写成。诗人只起,三、四句承“残春”,五、六句承“旅舍”,七、八句收束来三、(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下列各题。(5分)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疑!”(《归去来兮辞》)(2分)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越圆转。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四、(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四、【答案】(1)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2)①对仗,如“花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是由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六、(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②筝。落红,天气暖犹处,语溪③乍雨初晴。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分)①□□□□□□□②□□□□□□□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六、21.(2分)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22.(5分)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一生交游甚广,从政七、(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风软一江水,云清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析2分)(2)过即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之意。(解释1分,赏析各联1分)【参考译文】【参考赏析】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作诗,游览所至,辄有吟咏,名闻禁中。康熙三十二年,举乡试族子升以谕德直内廷,宫监呼慎行为老查以别之。帝幸南苑,捕鱼赐查慎行青年曾从军黔、滇,中年又遍游冀、鲁、豫、皖十一年(1692),作者四十三岁时,离江西、往北京、途经安徽时写的。大通驿,在今铜陵市这首诗写晓雾、初日中的江南秀色,红绿辉映,山水明丽,醒”吧?不说旭日未“升”而用“吐”字,使读者感受到朝阳于转瞬之间喷薄而出的气势。颔联描写大通驿周围的景色:遥望青烟袅袅,市镇依稀可辨;变成了“红”色,鲜明地突现出来,好像一下子“移”植到河湾来颈联作者拓展视野,进一步发挥想象:清风吹皱江水,泛起重感描摹观感,均巧妙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水波云海写近景实景,下写远景虚景。九子山,现名九华山,大名山。在青阳县西南,面积一百余平方公里,有九十九峰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据《太平御览》记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尾联则由眼前的自然美联想到艺术美:即便是擅长山水画的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查慎行善用白描手法来摹画山光水色。这首五律,由时(李达均)八、(福建卷)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八、6.(6分)(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①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九、(四川卷)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1.①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②运用听觉歌语言的能力。赏析的角度包括:修辞角度、描写角度、遣词造2.①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②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表达了热爱自然之情, [2]返照:夕阳。层岑:重叠的山峰。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入重叠的山峰之中,我摆脱一天的公务的烦嚣,来到山探胜,晚霞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这美丽的景色顿时排【赏析】十、(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劳停驿欧阳修(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答案】(1)(4分)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4分)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首诗作于景祐四年(1037),系《夷陵九咏》之四。全诗写的孤静寂寥,忧然恻然,充十一、(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2分)(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十一、10.(1)春江花月夜(2)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但是,他仕途坎坷,曾被流放一次,两次遭贬谪。这首诗就是公元713年(开元元年)被贬张说(667-730)唐代文学家。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公元689年(永昌元年),举贤良方正,授太子校书郎。因不肯依附张易之兄弟,忤旨,被流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兵部侍郎。公元711年(景云二年)任宰相,监修国史。玄宗时封燕国公,任中书令。因与姚崇不和,贬为相州刺史,再贬岳州刺史。公元721年(开元九年),复为宰相。翌年出任朔方军节度大使,官至右主义思想。古代迷信思想认为人的遭遇、地位都由天帝赐予,而曹操不信天命,偏偏要奋起以诗歌的形式努力表现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表达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情林生产的发达。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战乱中能辟诗的后六句为第二层,主要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墓,它象一面镜子一样,真实地折射出历史变迁的轨迹,流露出了诗睛之笔,深沉而强烈地表现出诗人悲壮的凭吊可见魏武确实高人一筹,后世多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结尾写铜风;用韵活泼,全诗十二句,四次换韵,跌宕有致,富于流动多十二、(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8.这首诗签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十二、8.(1)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2)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3)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月圆》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流寓夔州时所作。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边写到万里之外。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十三、(重庆卷)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解析】前两句勾勒出出作者“高卧”船头而“仰看”映入江中(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4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由前句“仔细乱篙撑处【点评】此题考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D。黄之隽(1668-1748年)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青村乡陶宅村)人,原籍安徽休宁。十四、(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参考答案:14.(1分)津亭15.(3分)D【A、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也不好说16.(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