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第页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全面反映我区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反映区属工业产业结构及行业分布,尤其是更好的为区委、区政府指导全区工业发展,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制定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按照全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总体要求,根据马区长批示,近日,区中小企业局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组织专门人员对10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沙河工业园及部分企业进行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调研,现就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困难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8月23-30日,我局走访了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沙河工业园等10个单位,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进行了数据取得途径、台帐建立情况和统计力量等方面的了解。

1、数据的取得途径。通过此次调查,目前中小企业月报、年报的数据中包括乡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数据,但不包括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数据。乡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据的取得主要是通过企业自已报送和乡镇统计人员实地考察后做估算。由于大多数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不愿真实、准确的上报出相关数据,加上企业配合差、存有顾虑,统计人员只有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不报、瞒报、漏报的企业进行数据估算后汇总。

2、台帐的建立情况。2021年,统计局曾进行过一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普查,普查后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村委会、居委会及沙河工业园逐级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台帐并统一购置帐本,要求定期上报统计局。但由于机构、人员、经费等实际问题难以落实下去。

3、统计人员的配备情况。经过调查,各镇、街道办事处、沙河工业园统计人员基本由企业办人员兼任,他们不仅要做乡镇企业、农业、商贸等专项统计,还要包村、完成招商引资、社保扩面和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工作量特别大,遇到几项工作同时进行时,难免有应付的倾向;有的单位频繁更换统计员,一两个月更换一个统计员,工作衔接不上。加上最了解当地情况的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没有专(兼)职统计员,不能从最基层掌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因此工作量大,力量单薄,任务与力量的矛盾非常突出。

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此次走访调查,了解到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许多总是困难和问题。

(一)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的数据难以把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企业变化快。从目前情况看,个体工业生产很不稳定,并且变动频率(如改行、转产、消亡)较快,产生一批,消亡一批。这些企业尤以个体私营企业居多,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意识和发展眼光,追求短期利益行为的欲望较为强烈,忽视企业生产安全,职工利益保障较差,企业整体素质低下。大多数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左右。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小企业“船小好调头”,每年不仅有一些企业诞生,也有不少小企业停产、转产、搬迁或倒闭,使从事该项工作的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二是企业配合差。由于一些企业规范性不够,难以建立、健全统计台帐,或者是虽建立台帐,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帐目不全,从帐册上不可能得到真实材料。户主口头申报也心存顾虑,难以达到如实申报的要求。无证个体户就根本没有帐目可言,难度可见一斑。数据缺乏上报依据,导致统计数据时误差较大。三是数据质量难把关。目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上报的统计数据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所记录和所反映的只是企业的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即企业出具发票的部分。而不出具发票的部分,即企业现金交易部分就没有统计在内。尤其目前,一些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争取利润,不索取发票,现金交易部分就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大,这部分统计成为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最大的漏网之鱼。调查中发现,由于个人精力有限,统计员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工业数据又无法取得的情况下,没有认真上门确定,就人为地将企业填报为关闭或停产,而实际企业还在生产。下季度联系到该企业时,再继续上报。导致数据缺乏连贯性,产生逻辑审核问题。此外,一些长期停产或季节性停产的企业虽已开工,但基层没有获悉并及时上报生产数据,仍以停产处理。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无疑对数据推算产生影响。

(二)统计力量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中显得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人员配备方面。由于辖区范围大,企业变动快,加之规模以下统计员基本为兼职,统计人员工作岗位变动快等因素,使得统计工作量大,力量单薄,衔接不上,,任务与力量的矛盾非常突出。一些统计人员除分管统计工作外,还分管武装和驻村工作,统计工作本身又有农业、投资、商贸等报表统计,及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任务一项接一项,要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完成催收工作,其工作量非常大。遇到几个专业同时上报时,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难免有被动应付的倾向。二是企业法制意识淡。经走访调查,部分企业对规模以下工业统计不够重视,主要表现

在。一是存在企业统计人员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现象;二是部分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淡薄,执行统计制度不严格,填报的统计报表随意性大;三是企业重会计、轻统计。基本上都是会计兼统计,因此不知道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是对统计法所规定的义务不够理解。三是缺少经费。由于工作量大,又无任何专项补贴,统计人员缺乏积极性,村委会和居委会对该

项统计基本不予理会,不会逐级上报。

三、加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它是我区经济总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台帐,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对成长性好的企业给予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提供依据,对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工业经济总量,摆脱目前我区工业经济增幅在全市排名相对落后的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提高认识。事实证明,规模以下工业是全部工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提高对规模以下工业统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加强分析。要在季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规模以下工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下工业的数据使用频率,提升知名度。

(二)加强监督。要求统计局加强监督,在保证源头数据准确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数据监督,减少工作误差,使推算结果更趋于实际。一是实施质量抽查。在每季报表上报过程中,每次抽查不少于10%的样本单位,抽查内容为抽样调查表中的主要指标。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要求重新调查,并作为下一季度重点监测的对象。二是定期开展数据稽查工作。规模以下工业应作为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重点之一,也要有自查、重点抽查和工作总结三个阶段。三是进行复查。可确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样本总数的20%和部分村的个体工业单位进行复查和评估。具体抽取一个小样本群,通过再次访问,取得复查数据,再进行评估。

(三)抓好基层数据管理。基层是统计事业发展的根基,是提升统计质量的保证。基层提供的数据,支撑着整个政府统计工作的庞大体系。建议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由统计局直接管理,由统计局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层统计数据进行监督及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基层建立好台帐。目前,原则上要求采用派员入户调查的方法,因此对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而言,基层的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源头数据质量过关了,整条链才不会脱节。基层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据乃至整体宏观数据的质量。

(四)加强统计培训。一是业务培训。由统计局组织,确保对具体统计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要是经常性的,使统计人员能弄清和熟悉调查指标的口径、范围和对容易出错指标的把握。如期末从业人数是时点数、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的区别等等。同时,严格执行统计方案,按要求填报各项报表。对个体工业户的调查,要坚持原则,深入现场,登门入户调查取数。此外,要加强统计员的技能技巧培训,全面掌握统计技术要领,通过“看”、“问”、“算”等各种形式,采用现场估算、成本倒推、利润倒挤等多种方法客观评估被调查者提供的数据,以降低现场调查的失真程度。二是道德培训。培训重点既要使统计员增强责任感,又要做到依法统计,要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实事求是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依法统计观念,坚决反对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培训工作需要常抓不懈。

(五)加强查补工作。未入台帐的企业也是源头数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台帐的必要补充。要使基层充分认识未入台帐企业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力量,确保村(居)委会有专职统计人员排摸未入企业个数,彻底了解本辖区内未入台帐企业存在的真实情况,并及时布置报表,始终做到不重不漏。

(六)加大执法力度。统计法是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力保障。日常工作中,通过统计执法,推动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效果较为明显。如通过下发《统计检查查询书》和《统计报表催报书》等法律文书,可以有效遏制统计违法行为,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因此,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要充分依靠法制保障,在《统计法》的保驾护航下,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使统计资料更加准确、及时和全面。

(七)确保人员配备齐全。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直至辖区内村(居)委会、沙河工业园都配备专职统计人员,且工作调动不能太频繁,确保统计队伍的完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统计员队伍。

(八)建立奖励机制。一是建议上级统计部门将此项工作经费列入统计事业经费预算中,逐级下拨到具体经办人员手中,定额给予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员一定工作补助。否则,要求再严,抓得再紧,也只能应付了事,很难提高工作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建立考核制度,对各级统计人员进行考核,并给予奖励,来提高统计人员的积极性。

**区中小企业局

**区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反映我区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反映区属工业产业结构及行业分布,尤其是更好的为区委、区政府指导全区工业发展,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制定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按照全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总体要求,根据马区长批示,近日,区中小企业局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组织专门人员对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沙河工业园及部分企业进行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调研,现就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困难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8月23-30日,我局走访了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沙河工业园等10个单位,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进行了数据取得途径、台帐建立情况和统计力量等方面的了解。

1、数据的取得途径。通过此次调查,目前中小企业月报、年报的数据中包括乡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数据,但不包括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数据。乡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据的取得主要是通过企业自已报送和乡镇统计人员实地考察后做估算。由于大多数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不愿真实、准确的上报出相关数据,加上企业配合差、存有顾虑,统计人员只有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不报、瞒报、漏报的企业进行数据估算后汇总。

2、台帐的建立情况。2021年,统计局曾进行过一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普查,普查后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村委会、居委会及沙河工业园逐级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台帐并统一购置帐本,

要求定期上报统计局。但由于机构、人员、经费等实际问题难以落实下去。

3、统计人员的配备情况。经过调查,各镇、街道办事处、沙河工业园统计人员基本由企业办人员兼任,他们不仅要做乡镇企业、农业、商贸等专项统计,还要包村、完成招商引资、社保扩面和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工作量特别大,遇到几项工作同时进行时,难免有应付的倾向;有的单位频繁更换统计员,一两个月更换一个统计员,工作衔接不上。加上最了解当地情况的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没有专(兼)职统计员,不能从最基层掌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因此工作量大,力量单薄,任务与力量的矛盾非常突出。

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此次走访调查,了解到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许多总是困难和问题。

(一)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的数据

难以把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企业变化快。从目前情况看,个体工业生产很不稳定,并且变动频率(如改行、转产、消亡)较快,产生一批,消亡一批。这些企业尤以个体私营企业居多,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意识和发展眼光,追求短期利益行为的欲望较为强烈,忽视企业生产安全,职工利益保障较差,企业整体素质低下。大多数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左右。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小企业“船小好调头”,每年不仅有一些企业诞生,也有不少小企业停产、转产、搬迁或倒闭,使从事该项工作的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二是企业配合差。由于一些企业规范性不够,难以建立、健全统计台帐,或者是虽建立台帐,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帐目不全,从帐册上不可能得到真实材料。户主口头申报也心存顾虑,难以达到如实申报的要求。无证个体户就根本没有帐目可言,难度可见一斑。数据缺乏上报依据,导致统计数据时误差较大。三是

数据质量难把关。目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上报的统计数据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所记录和所反映的只是企业的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即企业出具发票的部分。而不出具发票的部分,即企业现金交易部分就没有统计在内。尤其目前,一些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争取利润,不索取发票,现金交易部分就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大,这部分统计成为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最大的漏网之鱼。调查中发现,由于个人精力有限,统计员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工业数据又无法取得的情况下,没有认真上门确定,就人为地将企业填报为关闭或停产,而实际企业还在生产。下季度联系到该企业时,再继续上报。导致数据缺乏连贯性,产生逻辑审核问题。此外,一些长期停产或季节性停产的企业虽已开工,但基层没有获悉并及时上报生产数据,仍以停产处理。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无疑对数据推算产生影响。

(二)统计力量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

计中显得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人员配备方面。由于辖区范围大,企业变动快,加之规模以下统计员基本为兼职,统计人员工作岗位变动快等因素,使得统计工作量大,力量单薄,衔接不上,,任务与力量的矛盾非常突出。一些统计人员除分管统计工作外,还分管武装和驻村工作,统计工作本身又有农业、投资、商贸等报表统计,及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任务一项接一项,要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完成催收工作,其工作量非常大。遇到几个专业同时上报时,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难免有被动应付的倾向。二是企业法制意识淡。经走访调查,部分企业对规模以下工业统计不够重视,主要表现

第三篇:规模以下工业运行情况调研报告规模以下工业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坚持以发展为主题,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经济增长,规模以下工业在受自然灾害及矿业整顿和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1—9月规模以下工业运行情况

(一)规模以下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总量增加。1-9月,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156.32亿元,同比增加9.05亿元,增长12.93%,其中:法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51亿元,同比增长14.00%,法人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为54.70%,同比高2.48个百分点。个体工业实现产值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8%。

2、产业项目增多。今年以来,郴州以矿产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受到一定的制约,为促进经济发展,各级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面向市场,发展了一些新的产业项目。宜章县抓住沿海地区禁产鞭炮的机遇,规范鞭炮生产,发展了一批新的生产企业,并带动了鞭炮纸筒、再生纸、引线及纸箱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苏仙区趁国家修建武广客运专线之机,沿线乡镇针对专线修建筑材料需求量大的特点,开发河卵石、碎片石和河沙等石材石料的生产,仅荷叶坪乡就建了5个碎石场,已全部投入生产,企业产销两旺。

3、经济效益提高。1-9月,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54.73亿元,同比增长12.47%,产销率为98.98%;实现利税11.13亿元,同比增长11.3%,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实现率为7.2%,比上年的6.8%提高0.4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技术含量低。我市的规模以下工业相当一部分是“十五小”的生产企业,资源型产品和初级加工的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的产品少,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增值率不高。

2、企业生存能力弱。一是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大部分是农民经营,素质低,经营管理老套、生产工艺落后,叫响的品牌产品少,市场的竞争力弱,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二是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才少。加之小企业不重视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企业流动资金紧。一是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较为普遍。产品售出货款无法及时收回,企业生产流动资金得不到保障。二是企业融资难。规模以下工业都是一些小本生意,企业的资信程度普遍较低,在自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银行融资很难。资金短缺依然是制约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2021年规模以下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第四季度我市规模以下工业生产不会出现大的起伏变化,预计全年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增长12%左右,增幅将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二、2021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展望

(一)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因素分析

其有利条件。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郴州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打实发展基础工作思路,使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环境会更好。二是地理位置优越。郴州毗邻广东等沿海城市,有粤港奥后花园之称,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有利于承接沿海城市工业发展的梯度转移,将为郴州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提供很多商机。三是国际市场黄金、白银等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企业赢利机会多,将对规模以下工业发展产生很大的拉力。

不利因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成为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政府对采矿与冶炼等行业进行整顿、改革的力度还将加大,会给采矿、冶炼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往往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综合以上方面的因素分析,2021年我市规模以下工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预计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增幅将保持在10%以上。

(二)促进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的发展。发展规模以下工业,要从郴州的实际出发,以传统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促进发展。要重视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辐射作用强的产业,产生“发展一个,带动一片,促进相关产业”的联动作用。

2、进一步加快园区经济的发展。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要把促进园区经济的一些政策措施同时用到促进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上,降低准入门槛,把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吸引到工业园区投资兴业。

3、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企业的经营者要重视加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要用高素质的人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规范、科学、现代的管理手段管理运作,摒弃传统的家庭式管理方式,通过管理层面构筑企业发展新平台,促使企业做强做大。

4、加强企业之间“三角债”的整治。“三角债”现象能使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更会让本来就缺乏资金的小企业走入绝境。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企业要树立“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出台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规范销售市场,严厉打击恶意拖欠行为,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加大融资力度。一是银行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放贷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满足企业生产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二是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前景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三是建立民间信贷,发挥民间资金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规模工业统计人员培训材料第一讲:现行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一、工业统计定期报表的口径、范围、内容

工业定期统计包括十张表。各表的统计口径、范围、调查内容、报送日期如下:

(一)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表号:b201表)

本表为月报,调查范围为辖区内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产品产量根据(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目录)中列出的产品填报,重点产品可适当扩大统计范围。调查内容为当年价格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企业用电量和数百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并在月度产品产量的基础上编制工业生产指数。上报时间为月后1日16时前。

(二)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号:b202表)

本表为月报,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指标也括:应收帐款净额、产成品、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资产合计、负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上报时间为月后10日前。

(三)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表号:b203表)

本表为季报,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也括:138种主要产品的年初库存量、累计销智量、企业累计自用及其他、期末库存量。上报时间为季后4日前。

(四)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表号:p201表)

本表为季报,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包括主要能源品种的年初库存量、购进量、累计消费量、期末库存量。上报时间为季后4日前。

(五)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及附表(表号:p201表、p201-1表)

本表的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包括主要能源品种的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年末库存量及能源转换情况。上报时间为季后4日前。

(六)工业企业水消耗(表号:p206表)

本表为半年报,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包括各种水的消耗量及金额。上报时间为7月4日前、下年1月4日前。

(七)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表号:p207表)

本表为季报,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情况。上报时间为季后4日前。

(八)工业品出厂价格月报表(表号:v201表)

本表为月报,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包括主要产品的出厂价格。上报时间为当月18日前。

(九)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月报表(表号:v202表)

本表为月报,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包括原材料主要品种、动力、燃料的购进价格。上报时间为当月18日前。

(十)劳动情况(表号:i202表)

本表为季报,调查范围为辖区内全部县直工业企业。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工资情况。上报时间为3月15日前、6月15日前、9月15日前、12月15日前。

二、工业统计年度报表

(一)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及附表(表号:10-1表、101-2表)

本表的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为企业基本情况。

(二)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表号:b102表)

本表的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包括。当年价格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全都从业人员半平均人数。

(三)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号:b103表)

本表的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为调查内容包括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生产收入、利润分配及各项税费的指标。通过本表与”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的企业基层资料就可加工汇总出各种综合数据以反映工业经济的全貌。

(四)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表号:b106表)

本表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也括。30种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

(五)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及附表(表号:p201表、p201-1表)

本表的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包括主要能源品种的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年末库存量及能源转换情况。

(六)工业产品营业收入调查表和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调查表

本表的调查范围与“b201表”相同。调查内容包括主要产品分类销售收入和原材料、动力、能源分类购进支出。

(七)劳动情况(表号:i202表)

(八)主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

(九)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三、其他周期性任务和临时性任务

第二讲:主要指标解释

一、工业产品计量

工业产品按其物质形态可以分为实物产品和工业性作业。

实物产品是物质产品形态的工业产品,它是指工业生产活动的结果,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或物理化学性能,生产出和劳动对象不同的使用价值。如钢材加工制造成机械产品,棉花纺成纱,织成布和粮食酿成洒等,机械产品、棉纱、棉布、白酒等都是实物产品。

工业性作业是以生产性劳务形式表现的工业产品,它是指工业生产活动的结果,只是恢复和增加原有使用价值,而不是生产新的使用价值。所谓恢复原有的使用价值,是指对工业产品的修理作业而言,例如机器设备的修理,所谓增加原有的使用价值,是指企业对工业产品的部分加工作业而方方正正言,如油漆、电镀、热处理等个别工序的加工。

由此可见,实物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区分的主要标志是生产活动的结果是否生产出一种与劳动对象不同的新的使用价值·

(一)生产量。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包括商品量和自用量两部分。

1、产品生产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才可统计生产量。工业产品质量标准一律按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产品,应按企业主管机关的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标准或降低标准,不合格的产品不能计算生产量。

(2)统计时间。生产量反映的是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凡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都应计算在内,即截止报告期最后一天检验合格并办理了人库手续的产品,其中规定要求包装的产品必须包装好才能计算其生产量。至于报告期最后一天以哪一个班次作为截止计算产量的班次则由企业主管机关规定,并应与会计核算的结算时间一致。结算时间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提前或移后。

(3)准确度量。准确度量是计算产品产量的重要一环,企业应配备必要的计量设备,对产量进行实际度量,不得随意估算,对确有困难不得不推算的某些产品,一定要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推算方法计算,使之尽量接近实际。

2、工业产品生产量包括的内容

(1)企业各车间(主要车间、辅助车间、附属品车间及副产品车间)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全部产品产量,不论是要销售的商品量还是本企业的自用量,均应统计生产量。

有些产品,除统计其生产量外,还要统计商品产量或运出量。商品量指工业企业产品产量中己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给企业以外和本企业非工业生产部门产品数量(如经营管理部门、附属农场、基建部门及生活福利部门等使用的数量)。运出量指实际运离本企业矿仓、贮矿场或车站、码头交货地点(包括陆、水运交货地点),已经发往用户的商品矿量。

(2)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如果订货者是境内非工业企业和境外企业,其产品生产量由加工企业统计;如果订货者是境内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量由委托企业(即发包企业)统计,加工企业(即承包企业)不统计。

(3)经正式鉴定合格的新产品、自产自用的生产设备、未正式投人生产以前试生产的合格品以及基本建设附产的合格品,都应包括在产品生产量中。

(4)用进口原材料或关键零件生产的产品,或用进口整套散装零件及用进口组装件加工、装配的产品,不论是在国内销售还是外商经销,生产量均统计在国内同种产品生产量中。

(5)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其生产量全部统计在国内同种产品生产量中。

3、工业产品生产量不应包括的内容

(1)在生产工业产品的同时,产生的下脚余料或废料,如冶金工业的氧化铁、汤道、中心注管、钢材切头、切尾,机械工业的切屑,木材工业的锯末,粮食加工工业的糠、麸,酿酒工业的酒糟等,一般做下脚料出售,不应统计为产品生产量。

(2)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没有完全消耗掉,而加以回收、提浓,再供本企业自用的,如机械工业回收的润滑油,合成洗涤剂厂回收的盐酸、硫酸等都不计算产品生产量。

(3)企业从外购进的工业品,未经本企业任何加工的,不得作为本企业的产品生产量统计。

(4)某些产品在检验产品质量时,需做破坏性试验(如试验灯泡的使用寿命,干电池的间歇放电时间等),这些用作试验的产品,不计算在产品生产量中。

4、工业产品实物产量统计指标

反映工业产品实物量的指标有两种,即混合产量利标准产量。

(1)工业产品混合产量,是把产品名称相同、用途相同,但规格型号或成分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按其实物单位进行相加所污的产品产量。例如把各种型号、规格、品种不同的钢材产量相加的钢材总量,把各种方法生产的、不同标号的水泥产量相加的水泥总量,和把各种含热值不同的原煤产量相加的煤炭总量等,都是混合实物产量。

混合产量是反映客观存在着的自然量,是产品销售、计算运量和仓储量的依据。混合产量指标应用比较广泛,工业统计报表中的产品产量,除了有明确规定的应计算标准产量的部分产品外,一般都是指混合产量。但混合产量指标只能大体反映某些同类产品实物量的多少和生产规模的大小。因为不同规格或不同化学成分含量的产品,在生产中花费的劳动量不同,各自的使用价值不同。因此,要更确切地反映生产规模和使用价值量,需要采用标准产量指标。

(2)工业产品标准产量,是指把各种名称相同、用途相同的同类产品,将其不同规格、不同化学成分或不同功效的产品产量,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折合为某一标准规格、标准含量或标准功效的产品产量。例如将各种不同热值的原煤,统一折合为每公斤发热量为7000大卡的标准煤;将各种厚度不同、重量不同的平板玻璃,统一折合为面积10平方米、厚度为2毫米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将有效成分不同的各种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折合为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100%有效成分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计算标准实物产量指标,首先要确定标准产品,然后确定各品种与标准产品间的折算系数。折算系数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一般产品的一个单位折算为标准产品多少单位。汁算公式是:

标准实物产量=∑(实物产量x折算系数)

产品的实际规格或含量折算系数=———————————

标准规格或含量

如将不同化学含量的化肥折合为100%的纯度、某氮肥厂生产含氮率21%的硫酸铵20210吨,生产含氮率为46.2%的尿素5000吨,则标准实物产量为,

20210吨x21%+5000吨x46.2勿=2730吨

折算系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一般产品的多少单位,拆算为标准产品的一个单位。其计算公式是:

标准实物产量=∑(实物产量÷折算系数)

标准规格或含量

折算系数=———————————

产品的实际规格或含量

例如将各种皮革折合为牛皮张数,猪皮2张折合为1张牛皮,羊皮6张折合为1张牛皮。某皮革厂生产1000张牛皮,2021张猪皮,3000张羊皮,则标准实物产量为:

1000张+2021张十2+3000张十6=2500张

标准实物产量能确切地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量和生产工作量,为反映企业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进行企业间对比,以及科学地利用生产能力,安排生产任务提供依据。有些工业产品实物产量也周商品量反映,有的则用运出量计算。商品量是指本企业生产供对外销售的产品产量,运出量是指实际运离本企业矿仓、贮矿场或车站、码头等交货地点,已经发往用户的产品数量。

5、工业产品产量统计目录

企业填报产量报表时应按产品目录规定的产品分类、产品名称、排列顺序、包括范围、计量单位填报。

(1)凡是列入目录内的产品,不管是本企业的主要产品,还是次要产品;成批生产,还是少量生产;本系统归口产品,还是非归口产品,均应填报。

(2)凡目录中列示按行业分组的产品,在报表中应分列出产品产量总数和品种细类,不能只填总数,漏填细数;也不能只填细数而不填总数。如果企业没有所列目录中品种细数,而有未列入目录中的其他品种细类,虽不需要另列,但在行业小类、中类及大类产品总数中应包括其产品数量。

(3)凡是产品产量目录中未注明是商品量的,一律统计生产量;凡只要求填列产品商品量的,目录中都有明确规定。

(4)凡是目录中规定某些产品需要折标或折纯计量产量的,必须按规定的折算标准和折算方法进行折算(如硫酸、电石、化肥等)。折算时,必须以报告期实际折算系数为依据。

(5)凡是目录规定的产品计量单位与本企业惯用计量单位不一致的,要按规定的计量单位折算后填报。

6、工业产品产量调整统计数字的规定

(1)本年月度、季度己上报的产品产量,如发现数字不实(多报或漏报等),应于发现当月在“本年本月止累计”数中调整,并加以说明。

(2)企业出厂的产品如因本企业的责任而发生退货,应分情况处理。凡可修复的产品,修复后不得重复计算产量;凡不能修复的产品,应在报告期本年本月止累计数中扣除,并加以说明。

(3)由于自然灾害、自然损耗等属于非企业原因而造成的产品损失,均不必调整已报的统计数字,但应加以说明。

(二)报告期销售量。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实际销售的由本企业生产(包括上期生产和本期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或定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的工业产品的实物数量。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如果订货者是境内非工业企业和境外企业,其产品销售量由加工企业(即承包企业)统计;如果订货者是境内工业企业,产品销售量由委托企业(即发包企业)统计,加工企业不统计。

1、产品销售量的核算原则:产品销售量以产品销售实现为核算原则,即在产品已发出,货款己经收到或者得到了收取货款的凭据时作为销售实现,统计产品销售量。按照企业销售方式的不同,产品销售量统计遵从以下几种规定:

(1)采用送货制销售的,产品如由本企业运输部门发运,以产品出库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如委托专业运输部门发运,则以运输部门的承运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

(2)采用提货制销售的,以给用户开具的发票和提货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

(3)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产品,以企业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为准。

(4)采用预收货款销售的,在发出产品时作为销售。产品尚未生产出来,己预收货款或预开提货单的,不应算作销售。

(5)企业出口销售的产品,陆运以取得承运货物收据或铁路运单,海运以取得出口装船提单,空运以取得空运运单,并向银行办理出口交单的数量、日期为准。企业自营出口的产品,在委托外贸部门代理出口(实行代理制)的情况下,以收到外贸部门代办的运单和银行交单凭证的数量、日期为准。

2、统计产品销售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只有企业销售的合格产品才能统计其销售量,销售的次品不能计入产品销售量。

(2)企业直接从外购进产成品,只是更换了标签或包装的,不能作为销售量统计。

(3)分清产品销售和预售的界限。预售指产品还没有生产出来以前,用户为了购买这种产品事先向工厂支付货款。预售不能算作销售。相反,有些产品采用了分期付款的形式,只要是用户拿到了这个商品,不管货款是否已付清,作为企业已经取得了收取货款的凭证就应作为销售。

3、售出产品退货的处理遵从以下规定

(1)退回本年内销售的合格品,应从本年销售量中扣除,同时计入库存量;退回本年内销售的不合格品,要在本年销售量中扣除,还要同时扣除本年生产量。

(2)退回本年以前售出的合格品,本年销售量不变,计人产品库存量中;退回本年以前售出的不合格品,本年销售量和本年生产量均不变。

(3)退回修理的产品,修理后仍交原用户的,不作为退货处理,在统计报表上不做反映。

(三)期初、期末库存量。指工业企业在期初、期末时点上,尚存在企业产成品仓库中而暂末售出的产品的实物数量。

1、产品库存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产品库存必须是处于“实际库存”状态的产品,即产品生产出来经过检验合格并办了入库手续的产品。有的产品虽己结束了生产过程,但还没有验收合格,还没有办理入库手续,不能作为产品库存统计。有的产品已经售出,但按提货制要求还没有办妥货款结算手续的,或按送货制要求末办理承运手续的,仍应作为本企业的产品库存量统计,而不能作为产品销售量统计。

(2)计人产品库存量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有权销售的产品,对于己经销售并已办妥各项手续,但尚未提货的产品,本企业无权支配,这种产品虽然仍存在本企业仓库中,但不应统计为库存量。凡企业有权销售的产品,不论存放在什么地方,均应统计。

(3)产品库存量不能出现负数。如果产品还没有人库就已售出,应将售出的这部分产品补填人库和出库凭证,并相应计人产品产量中。

2、产品库存量包括的内容

(1)本企业生产的,报告期内经检验合格入库的产品。

(2)库存产品虽有销售对象,但尚未发货的。

(3)非工业企业和境外订货者来料加工产品尚未拨出的。

(4)盘点中的帐外产品。

(5)产品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的产品。

3、产品库存量不应包括的内容

(1)属于提货制销售的产品,已办理货款结算和开出提货单,但用户尚未提走的产品。

(2)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

(3)已结束生产过程但尚未办理人库存手续的产品。

(四)累计订货量:是指本企业报告期末止尚未兑现的订货数量,即企业现存的订货数量。订货的确认应根据企业正式签订的订、供货合同为依据,对于下面三种类型的企业在填报订货指标时,具体处理如下:

(1)自建销售网点的企业,订货量要包括各销售网点向企业生产总部申请的要货量。但累计订货量只包括到本期末止还没有发货的合同供货的数量,企业已经发送的要货量不作为累计订货量填报。

(2)由代销商负责销售产品的企业,以双方商订的供货量作为订货量。但累计订货量只包括到本期末止还没有发货的合同供货的数量,企业已经发送的供货量不作为累计订货量填报。

(3)采取来料加工或提出技术要求进行定制产品生产的企业,以最初签订加工合同的时间核定订货量。但累计订货量只包括到本期末止还没有实现的订货数量,企业已经实现的订货量不作为累计订货量填报。

本期累计订货量=上期累计订货量+本期新增订货量

(五)累计订货额。是指本企业报告期末止尚未兑现的订货金额。与订货量的口径是一致的,凡是计算了累计订货量的产品,都应该计算其累计订货额。如果企业收到的订单上只有订货量而没有订货额,则要按照该批产品的预期销售价格(或以前的订货单价)计算出订货额来填报。

本期累计订货额=上期累计订货额+本期新增订货额

二、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指工业企业在本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本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本期内销售,只要是本期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人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本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生产的成果相加。

如棉纺织印染联合厂,既生产棉纱、棉布,又生产印染布,这个厂的总产值只能计算纱的商品量、棉布商品量和印染厂生产量的价值,三厂自用纱和自用布的价值,均不计算工业总产值。

2、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人、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期内生产,并在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人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期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人。指企业在本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人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人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人”科目的有关资料取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人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人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人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人。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申间投人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为零处理。

3、工业总产值计算价格

现行价格。即当年价格,是指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的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报告期的产品销售价格前后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接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如生产完成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工业总产值中有些项目,如自制设备、提供本企业基本建设和生活福利部门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等,没有出厂价格,可以它们的实际成本作为现行价格。

4、工业总产值不包括

(1)非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价值,如购自厂外而在本企业内未经任何加工又转售的产品价值;按照合同规定不需要本企业加工和安装的协作件(如机组、仪表)的价值。

(2)本企业非工业活动单位的非工业产品价值和收入,如农牧场的农、畜产品的价值,基本建设部门的建筑安装价值,运输部门的运输收入,住宅、公用事业及福利事业单位(洗衣房、澡堂、理发室等)的收入等。

(3)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锯未、切屑、矸石等)的出售价值。

5、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

(1)凡自备原材料,不论其加工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即包括自备原材料的价值,计算工业总产值。

(2)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一律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即不包括定货者来料的价值。

一般分两种情况。a、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即承包单位)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委托加工的企业(即发包单位)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b、工业企业与非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当工业企业作为加工企业时一律按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原则上应计人工业总产值,但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不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不计人工业总产值;如夥十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则计人工业总产值。

(4)一次使用的包装器材,加水泥纸袋、火柴盒等,其价值已包括在被包装的产品价值中,不单独计算总产值。多次使用的包装器材,如啤酒瓶等,应与被包装的产品分别计算总产值;如果是自制的,于完成生产当期计算总产值,以后不再计算;如果是购入的包装器材,一律不计算总产值。

(5)凡用已成材的有色金属材料(指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材料)进行再加工和改制(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由厚到薄、由长到短、由宽到窄、„)、修复,一律只计算加工价值,不再计算原材料价值。但用金、银等加工制造的金、银首饰及其他饰物,则按全价计算总产值。

三、新产品产值

指报告期本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的价值,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包括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研制,生产的国家级新产品和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范围内第一次研制、生产的地区级新产品。

新产品统计的时间。自新产品批量生产3日起,民用消费类产品一般为1至3年,生产资料类新产品为2至4年。

四、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

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本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工业销售产值包括的内容为:

(1)销售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销售(包括本期生产和非本期生产)的全部成品、半成品的总价值,即按报告期产品的实际销售数量乘以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销售成品价值包括为本企业在建工程,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成品和自制设备价值,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半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人。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人;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可收取的加工费收人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人。对外加工费收人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五、出口交货值

指工业企业交给外贸部门或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用外汇价格结算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在计算出口交货值时,要把外汇价格按交易时的汇率折成人民币计算。

六、工业中间投入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重要基础指标。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对企业来讲,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对企业内部会计明细表的有关科目进行归类整理计算。因此,准确掌握中间投入的计算原则和资料取材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投人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等的转移价值。

(3)工业中间投人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即计人了工业中间投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计人了工业总产值的部分。

为了使工业中间投人的计算更加准确,将工业中间投入进一步细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人、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人和财务费用五个指标,企业应首先计算出这五个指标,再加总计算出工业中间投人合计。其中直接材料、财务费用根据有关会计明细科目填报。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人、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人、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可采用倒扣法,即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分别扣除下列项目:(1)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用的摊销;(2)直接或间接支付给个人的部分,如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差旅费中个人所得部分等;(3)支付给不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指除工业,农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外的部分)收入的各种税金、规费及其他费用,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山资源补偿费、排污费„„。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会计科目按其属性,即属于申间消耗,或属于增加值项目进行了归类,列示了归类表(见附表1)。

这张表是根据财政部统一规定的通用会计科目列示的。各企业实际执行中的会计科目如与表中所列科目有出入,可根据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定义,比照本表列示方法进行归类列示。

通过这张归类表,我们可看出,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二种方式:

一是采用正算法:

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表的上半部分)分别相加,(申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二是采用倒算法:

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表的下半部分),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申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同样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在实际操作过程申,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

七、工业品价格调查指标解释与问题解答

1、调查日没有销售产品,价格资料如何填报。答。调查日没有销售产品,可以用最相邻日期销售的产品价格替代。如某产品2号或8号没有销售,而1号、9号均有销售,那么就可以用

1、9号的销售价格上报。

2、来料加工产品价格如何填报。答。由于在工业行业分类中,无法区分生产性作业、非生产性作业,而一些地区的一些产品(玩具、服装)非生产性作业的比重又很大,这些地区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无疑需要非生产性作业的价格变动资料。建议这些地区可以调查单件产品的加工费,如填报一套男式套装的加工费、一个绒布娃娃的加工费。

3、一次采购长期使用的产品购进价格如何填报。答。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一些原材料是一次采购长期使用的。在填报原材料购进价格时,应在该种原材料使用期内填报购进时的价格。

4、调查日当天企业发生多批次销售,填报的单价是如何确定的。答:调查日当天企业发生多批次销售时,填报的单价不是当日产品全部销售的混合价,而是某批具有代表性的销售价格。

5、调查日当天企业发生多批次销售,填报的那一笔单价。答:调查日当天企业发生多批次销售时,应选择一笔具有代表性销售价格。衡量具有代表性销售价格的标准是:销售量大,产品没有按客户要求特殊加工过,销售条件、结算条件正常,价格不含有人情因素,产品包装正常等等。

6、调查的工业品价格为什么不包含增值税。答。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而且sna核算体系在增值税的处理万法上是在全部过程完结时统一考虑的,因此调查的工业品价格也就不包含增值税。

7、什么是非价格变动因素。答。非价格变动因素是指不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动导致的价格变化,而是由于产品的质量、外观、生产、供应等因素变动导致的价格变化,这些影响价格变动因素既是非价格变动因素。

8、为什么上报的价格资料要剔除非价格变动因素。方法是什么。答:出于非价格变动因素不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动导致的价格变化,所以在计算价格指数时会导致价格指数失真,故上报的价格资料要剔除非价格变动因素。剔除非价格变动因素应由企业统计人员操作,当然工业品价格统计工作人员参照上报产品的技术描述、销售条件描述也可以操作。操作方法是:在发现产品价格出现有悖于当前市场状况的情况,就需要询问产品销售人员,调查产品是否有非价格变动因素,当价格包含非价格变动因素时,要寻查成本资料并剔除其非对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

9、企业如何对上报的规格品的特征进行技术描述。答:企业对上报的规格品的特征进行技术描述,是为了剔除非价格变动因素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便连续对可比的规格品价格进行观察。规格品的技术描述只在规格品价格上报之初一次性上报,如果企业改报新规格品或报告期上报的产品价格含有非价格变动因素,则需上报规格品的技术描述。规格品的技术特征应从以下万面描述:

产品类型/商标,样式/规格、型号,附属件,功率/容量/尺寸,质量/等级,纯净度/热量/沸点/混合度/其他特征,使用范围/使用目的,处理/加工程度/结算方式等等。

10、为什么调查企业要对上报规格品进行销售条件描述。

由于规格品销售条件的不同,将导致销售价格的变动,所以耍对报告期上报的规格品价格进行销售条件描述。销售条件描述涉及以下方面:

(1)运输方式。购买者自己运输/销售者负责运输等。

(2)折扣/加价。数量、季节折扣/加价等。

(3)包装方式。袋子、木箱、纸箱、桶、罐、集装箱、其他容器、其他特殊包装等。

(4)结算万式。现金、转帐、预付、分批付款、货到付款等。

11、工业品价格的采集、上报。

规格品价格采集日为报告月的2日和报告月的12日。调查规格品销售(购进)价格为调查当日价格。如果调查日当日没发生交易,价格则为距调查日最近发生交易日的价格。国外工业品价格调查一般是每个月选择一天,但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换时期,价格变动较频繁,所以综合考虑价格变动因素、调查成本因素,决定我国工业品价格调查每月有两个调查日。月平均价格为两个调查日价格的简单平均,之所以采用简单平均方法是要限定企业在报告期内上报的规格品价格同质可比。

12、价格调查报表中的企业代码如何填写。答。日前国家统计局的全面调查表中的代码全部采用法人码。由于工业品价格调查是非全面调查,而且又是超级汇总,所以自编了一套代码,今后在条件成熟后要采用法人码。现价格调查月报表中的企业代码采用八位制,前两位为省(区、市)代码,第

三、四位为城市代码,最后四位为企业代码(由各地区自定),企业要按规定的代码填写。

13、调查规格品计量单位的确定与使用。答。大部分调查规格品的计量单位制定比较容易确定,一般有国标或约定俗成的叫法,但有些调查规格品的计量单位按不同的标准有几个,且不同企业用法不一。当企业上报规格品单价时,而应以调查目录中所规定的计量单位为准,不一致的要进行调整。

14、企业应如何选择填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产品品种。答:企业应如何选择填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调查表时,只需填报主导原材料,而不应填报大量辅助性的原材料。例如某纺织厂只填报购进的棉花、棉纱及主要消耗的能源产品就可以了,而不应上报非主导原材料等。当然,在确定企业填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产品品种时,还要听取当地统计部门的意见。

15、原上报的规格品因型号发生变化或其它原因停产,基期单价如何制定。答:原上报的规格品因型号发生变化或其它原因停产,以相同的新规格品代替,而基期缺价时,如果新、旧产品(规格品)的质量性能和价格变动不大,就可用原规格品基期与报告期的价格比例。计算新规格品的基期价格。这种情况下,新旧规格品的价格指数相同。

计算公式为:

原规格品基期单价

新规格品基期单价=新规格品报告期单价Ⅹ————————

原规格品报告期单价

16、如果新规格品的质量性能比原规格品有较大改变,基期单价如何制定。答:如果新规格品的质量性能比原规格品有较大改变,同时企业此时也调整了产品价格,而质量性能变化与价格变化不同步时,则可用新旧规格品成本的比例计算新规格品的基期价格。这种情况下新旧规格品的价格指数是不同的,计算公式为:

新规格品单位成本

新规格品基期单价=原规格品基期单价质Ⅹ————————

原规格品单位成本

17、为什么要建立工业品价格台帐。

答。各级统计部门、调查企业都需要建立工业品价格台帐。建立工业品价格台帐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连续观察工业品价格走势,发现调查价格是否有误,

以及现实经济生活中产品价格上出现的问题。

18、为什么要写报表说明。答。报表说明是产品(规格品)的变动、产品(规格品)市场价格出现了异常情况等方面的说明,不要求太多,应在报表上报同时写出说明。

19、价格月报基层表中基期单价中的上月平均价应为报告期前一月的平均价格。

20、凡出厂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同比、环比在90%-110%范围以外的,请在报表下半部分写出价格变动简要说明。

第三讲:工业统计报表填报、审核要点

1、企业在填报工业统计报表时,应按规定的填报说明、目录、办法、代码、计算单位填报,不允许自行其是。如果认为规定有错误,也不要擅作变更,可向企业主管都门或上级统计部门反映,经批准后方可变动。

2、填报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字,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填报,不得虚报、瞒报,做到帐实(物)相符、帐卡相符、帐表相符。

3、对每张统计报表和各项指标要做到逐一严格审查、核对。若报表、指标存在相互对应、平衡关系的,还应进行逻辑、平衡及一致性审查。

除规定保留小数的指标外一律取整填报。规定保留小数的指标,必须保留到规定的位数,有效数字不足时,用“0”补齐(一般单位不要小数,带有“万„”的单位保留两位小数,特殊要求有说明)。

5、凡报表中标有“计算机检验平衡项”的空格,务必填写计算数字。其数值是该项目以上各项指标相加之和,这项数值是供计算机审查报表用的,不考虑各项指标的经济含义。

6、各种统计报表中的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