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文化_第1页
对外汉语文化_第2页
对外汉语文化_第3页
对外汉语文化_第4页
对外汉语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对外汉语文化

关于如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沟通的几点感受拎着重重的行李登机的那一刻,我还是忍不住回头再望了望这个我生活了十个月的地方。2022年的9月,我带着几多奇怪   几多忐忑,怀着满腔的热忱和盼望来到这里,以一名汉语助教的身份开头为期十个月的中外文化沟通。而今日已经是2022年7月1日,我坐上飞机,把手表调成北京时间,想到国内的同仁们估量此刻也要作学期结束总结了。作为一个中国老师,我本能的也想对自己这十个月与众不同的教学经受作个总结。

在这一年不到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从一开头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从一开头仅仅是摸索尝试,到后来渐渐有所积累和提高,回想起来,这段经受想必会成为我人生中难能珍贵的一页。这次到英国,主要是要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因此如何进行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也是我始终以来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结合自己十个月的教学实际,我主要想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第一,以生活为载体,重在有用。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习俗、饮食、

音乐、建筑??光列举题纲我都觉得有点数不过来了。要让一群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的英国孩子在十个月里对中华文化有面面俱到的了解,那是不行能的。与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倒不如选择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再选择几个重点,让同学学过并要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生活,任何经典均来自生活。考虑一再,我给自己十个月的文化沟通课定了一个标准——以生活为载体,重在有用。无论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每天都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穿梭劳碌,所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在生活中能找到典型的,应当就是同学们最感爱好也是最简单理解接受的。至于有用,我就是盼望在将来的某一天,不管是求学还是旅游,当他们来到东方这个漂亮古老的国度,遇到类似的状况时,他们能记起我所讲的点点滴滴,或者说我所告知过他们的点滴能够派到用场,那么我就会很有成就感了。在信息如此发达交通这般便利的地球村,我的这个盼望应当不是奢望吧。根据这个标准,我在预备教学内容的时候主要在中国概况、中国书法、中国传统节日、中国饮食、中国功夫等几个方面多支配了一些内容。

第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我们在国内上课也强调不要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从

头讲到尾,要有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那么,给外国同学讲课就更是如此。

许多内容,靠我嘴巴讲,他们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或者无法想象,就算听懂了

估量印象也不深刻。但是假如有直接的实物、道具、图片或者多媒体音像资

料,那么就可以给他们特别直观的视觉听觉感受,教学效果就会提高许多,

课堂气氛也会特别好。所以,在动身飞往英伦之前,我在国内花了比较多的

时间预备我到英国来上课可能会用到的一切东西。实物道具有中国地图拼

图、中国国旗、中国多个版本的钱币、文房四宝、筷子、灯笼、春联、中国

结、传统服装小样等;音像资料有特地介绍苏州园林的《苏园六纪》,介绍

56个民族服饰舞蹈的DVD,简化太极拳课程DVD,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介绍片

等等。为了带这满满的一箱子东西我在机场不惜扔掉了自己许多生活用品来

避开超重,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特别值得。事实证明,这些实物在我的教学

过程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也关心我在英国同学中积累了特别火的人

气。举个小小的例子,在给同学叙述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时候,提到家长在

年初一都有给小孩子发红包的习俗。我给班级里每个英国孩子也预备了一个

中国的红包,里面包了一个硬币。当我把红包发给同学的时候,同学们的高

兴劲真的就像过年一样,拿到红包迫不及待的打开,尽管只是一枚小小的硬

币,但是它来自异国他乡,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老师亲自赠送的。对

于这些英国孩子来说,这是一份天大的惊喜。在兴奋之余,他们对中国春节

中国红包的概念也就根深蒂固了。

第三,动手实践,寓教于乐。在国内时总听说国外教学风格和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

课堂气氛活跃同学参加性特殊强。到英国的第一个礼拜我主要以听课为主,

感觉下来果真如此,每个班级的同学人数都比较少,同学在每节课上都有足

够的时间和机会提问、沟通、活动。和中国同学相比,英国同学显得更加积

极活跃,也更好动些。所以,我在给英国同学上课的时候,尽可能的每次都

给他们一个可以亲自动手实践的的机会,或者支配一个活动或竞赛。既能够

激发同学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爱好,充分调动他们的听课乐观性,也使他们在

活动嬉戏中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运用,从而加深印象。当然,在这十个月中,

我本身就要担当烹饪、太极拳等需要手把手教授一对一训练的课程,此外文

化课内容中的活动设计我也是动足了脑筋。比如我给同学上的第一课是中国

概况,在对中国国旗国徽国歌等进行了最基本的介绍后,我给他们露了一手

绝活,就是只用一刀就剪出一个五角星。同学们见了大为赞叹,并且都跃跃

欲试。于是我就手把手把这一绝活教给了他们。尽管有的同学最终剪出的根

本不是五角星而更像一朵花,有的则像一颗是超级肥胖型五角星,但大家都

特别兴奋,觉得很新奇也很有挑战性。而我也深信,通过这个学习“一刀剪

五角星”的活动,英国孩子们确定也都记住了中国的国旗上是有五颗五角星

的。再比如,在给同学们介绍中国饮食的时候,不得不提到中国人吃饭的工

具——筷子。这是一件全部英国孩子都知道(因为英文单词里有筷子

chopsticks这个单词)但是可能都不会使用的东西。因此,我在这节课上

大大满意了同学的奇怪   心,进行了一个“筷子夹弹珠”的竞赛。这是一个所

有中国同学都特别熟识的游艺活动,但是对于英国孩子来说这可能是有史以

来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竞赛了。当然,获胜者的奖品也是特别有吸引力的,

一把精致的中国礼品筷。看着这群金发碧眼的孩子们拿着筷子困难的夹起一

粒粒七彩的玻璃弹珠,真有点忍俊不禁。过后,竟然有好几个同学都告知我

他们回家还特地找了两根细竹棍练习使用筷子,希望着能再进行一次这样的

竞赛呢。还有一次我介绍中国的地理概况,风景名胜,正值英国同学们在对

中国的地大物博赞叹不已的时候,我拿出了又一样法宝——中国地图拼图。

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合作,在同等时间里比完成的拼图片数,或者同等拼图

片数看哪个小组使用的时间最少,而这特殊的地图拼图本身就是最好的奖

品。孩子们又动手又动脑,课堂气氛既活跃又有序,我的教学目标也在不知

不觉中完善达到了。而且同学们还给了我一个“魔术师”的美名,因为我总

会在不经意间变出各种他们意想不到的神奇礼物。他们不知道,我可都是有

备而来的呢。

第四,化繁为简,重在传播。五千年的文化要浓缩在十个月的课程里让英国同学有

所知晓,这就意味着在深度和广度上不行能又太高的要求。所以在预备教学

内容时,我时刻提示一点,这些英国同学在我这门课上是毫无基础可言的,

所以我没有必要靠教他们一些高深繁琐的学问来显示中国文化的深厚神奇,

因为假如他们听不懂无法接受的话,那么一切等于零。因此,我尽可能的将

高深的内容浅显化,将繁琐的学问简洁化,因为我们此次英国之行的目的重

在传播。我将课堂内容化成一个个简洁可行的学习任务让同学来完成接受,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多让同学享受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这样的教学

或许和国内所推崇的“有效性教学”思路是吻合的吧。这里最典型的可谓是

中国书法和太极拳这两部分内容的教授了。其中中国书法是文化课程中的一

部分。同学中大部分从来都没有握过毛笔,所以我一开头根本就没有让他们

拿着毛笔写中国字。我给同学们发了纸墨笔砚,教会他们磨墨握笔,然后就

让他们拿着毛笔自己任凭写任凭画,先熟识握着毛笔写字的感觉和所使用的

力度。孩子们拿着全新的书写工具随便涂鸦,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但是也有

必需遵守的规章,就是肯定要使用正确的握毛笔姿态。一段时间之后,不去

管他们写得怎样画的怎样,光看他们那像模像样的姿态我作为老师还真有

“孺子可教也”的欣慰感呢。接下来就要正儿八经学写中国字了,脱手写,

可能吗?那是脱离实际的。我给同学们预备了初级书法的描红本,让他们从

横竖撇捺点钩开头,熟识中国文字的简洁笔画。再往后就是方方正正的中国

字书写了,当然也是描红。看着同学们从一开头拿着毛笔字不写字手都会抖,

到后来可以顺顺当利的完成一页描红,我的感觉就犹如在国内完完整整的送

了一届毕业班一样。太极拳是我所在的英国学校特地要我开设的一门独立课

程,吸引了众多同学甚至老师前来“报名学艺”。看来我们中国功夫在国外

的地位真是无与伦比。不过要想在十个月里把这么多英国同学教成太极好

手,真有难度。首先我本人不是太极宗师,只会基本招数而已,更主要得是

同学毫无基础,连站马步都站不标准,再加上太极拳术在基本功柔韧度方面

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我选择的是最简洁的内容——简化二十四式太极

拳,定的标准也是最低的,动作基本能到位就可以了,哪怕只是花拳绣腿。

因为对中国功夫有着无比的崇拜和爱好,所以同学们还是特别情愿学的,从

最简洁的推掌云手,到经典招数白鹤晾翅、野马分鬃,始终到最终可以不需

要我提示连续完成四五个式,这一过程是很困难但也是很让人兴奋的。不管

是我还是同学自己,都为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而欣喜。而我也从不吝啬

鼓舞和表扬,我没有奢望自己能教出一个书法能人或者太极高手,我只是希

望有更多的人能知道并喜爱中国书法和中国功夫,这样我就不虚此行了。

第五,热忱急躁,宽容理解。作为一个中国老师,我自认为有着无限的热忱和急躁。

但是到了英国来教英国同学,我就发觉必需要将这份热忱和急躁发挥到极

致。因为我所教的内容目前他们许多是走出我的教室就用不上的,而学了不

用很快就会遗忘,比如我教了“你好”、“感谢”、“再见”、“对不起”等最简

单的日常用语,明明课堂上都会说了,但是到下个礼拜过来或许一个班级就

没有几个人能记得全了。再比如太极拳课上,任何一个小小的动作姿态我都

要一个个手把手订正摆位,而且往往一个人要重复许多次。遇到这种状况,

我能表示出的除了急躁还是急躁,再教再练再巩固。当然还要有一份理解和

宽容之心。不能因为我教下去的东西英国同学学不会就觉得他们很差很笨,

究竟他们是没有基础的,也是没有这个语言环境的。想想我们中国的孩子有

多少人在学英语,而英国的孩子又有多少人在学中文呢?所以,我能做的不

是埋怨泄气,而是要更多的思索如何将这个文化沟通课上好,让我们的中国

文化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喜爱,让更多的外国人情愿来学字正腔圆的中国话

和横平竖直的中国字。

其实,如何进行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这是一个很具有专业理路和学术价值的讨论课题。我并非这方面专家,也自认为没有特别深厚的理论素养,所以只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受和所获所感来总结一下自己在这十个月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过程中所采纳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在与英国同学面对面沟通过程中所闪耀出的教学灵感。当然,在这十个月的对外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受了许多的困难和艰辛,不过,更多的是收获。所谓教学相长,在教的过程中我觉得其实自己也有很大的提高,不管是在把握课堂力量方面,还是支配课堂内容设计课堂活动方面,甚至是自己的语言方面。同时,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作为一个中国老师,我赢得了我所教过的全部英国同学的宠爱和认可。回国前夕,有个同学给我写了一张贺卡,称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