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_第1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_第2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_第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_第4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12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护概述化学烧伤的应急与救护群体性化学灼伤的应急与救护化学中毒的应急与救护第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护概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器材与装备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原则现场急救的实施程序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医疗运送与救护第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第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

危险化学品主要危害活性与危险性、燃烧性、爆炸性、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危险化学品大量排放或泄漏后,可能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可污染空气、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同时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群体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发生第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激变性、群体性,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可导致严重事故后果,因此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再加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配合协调,致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工作尤其重要第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危害中毒烧伤窒息死亡第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烧伤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常发生爆炸和燃烧,因此伤员往往出现烧伤情况,并且常伴有复合伤第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9化学烧伤内容化学烧伤的特点及致伤机理一般处理原则常见化学烧伤酸烧伤碱烧伤磷烧伤第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0化学烧伤的特点化学烧伤的部位多发生在头部、面部、双手和身体的暴露部位。

多因工作失误或他人故意伤害致伤,受伤人群主要为青壮年,烧伤面积一般不大,但烧伤严重,多为Ⅲ度烧伤。治愈后多留有瘢痕。第1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1化学烧伤的特点化学烧伤局部组织呈进行性损伤。

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化学物质可在皮肤、深层组织和水疱内继续发挥作用所致。创面可因致伤的化学物质不同或其深浅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创面的痂皮可呈现软痂或皮革样,这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对化学烧伤深度的判断不能单凭肉眼观察。第1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2化学烧伤的特点有些化学物质不仅局部损伤严重,还可从正常皮肤、创面、呼吸道吸收,引起内脏中毒和损害,甚至死亡。

较常见的是化学蒸汽或大爆炸时,化学药物从创面和呼吸道黏膜同时吸收,呼吸道烧伤较多见,眼部烧伤更为多见。有的化学物质在经肝、肾排出时对肝、肾损害较重,又由于对其性质了解不够,更增加了救治的困难,所以,虽然化学烧伤不严重,但病人往往由于合并中毒而导致死亡。第1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3烧伤脱离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一是稀释,二是机械冲洗,将化学物质从创面和粘膜上冲洗干净,冲洗时可能产生一定的热量,但由于持续冲洗,可使热量逐步消散。冲洗持续时间一般要求在2小时以上。第1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4烧伤强酸(硫酸、盐酸、硝酸)机理:组织蛋白凝固坏死,组织脱水;创面:无水疱,皮革样成痂,不向深部侵蚀,脱痂时间延缓(1月以上);急救:大量清水冲洗后按一般烧伤处理。第1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5烧伤创面处理同一般烧伤,痂皮完整,宜采用暴露疗法,如确定为Ⅲ度,应争取早期切痂植皮。第1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6烧伤口服腐蚀性酸可引起消化道烧伤,喉部水肿及呼吸困难,可口服氢氧化铝凝胶,鸡蛋清和牛奶等中和剂。忌用碳酸氢钠,以免胃胀气,引起穿孔。禁用胃管洗胃或用催吐剂。可口服强的松,以减少局部纤维化,预防消化道瘢痕狭窄。第1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7烧伤氢氟酸是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无机酸。广泛应用于高级辛烷燃料、制冷剂,半导体制造以及玻璃磨砂和石刻等工业领域,家庭所用的除锈剂也以氢氟酸为主要原料。第1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8烧伤损伤机理:首先与其他无机酸一样作为一种腐蚀剂作用于局部表面组织,烧伤区皮肤局部红斑伴中心坏死其次,由于氟离子有强大的渗透力,可引起组织液化坏死,骨质脱钙和深部组织迟发性剧痛第1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烧伤特点:疼痛呈迟发性、顽固性,有时用麻醉药也无法缓解,一般在伤后1-8小时,但若浓度高于50%,疼痛即刻发生。氢氟酸烧伤对组织的损伤是进行性的,面积和深度可以不断发展。指趾甲部没有角化层,氢氟酸迅速向深部组织穿透。严重烧伤可引起全身中毒和发生致命的低钙血症-形成氟化钙,7ml无水氢氟酸可结合正常人体内所有的游离钙离子。第1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烧伤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

第2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1烧伤早期处理:大量清水冲洗(>1小时),效果不甚满意,若指(趾)甲下有浸润,必须拔除指趾甲。第2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烧伤用钙剂中和氟离子,可采用:用碳酸氢钙10g,20ml水,配制成溶液润滑剂涂于创面。用氯化钙60g、硫酸镁35g、5%碳酸氢钠250ml、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u、1%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5ml,配制成湿敷液,湿敷3天。用10%葡萄糖酸钙局部注射,注射的有效指标时疼痛缓解。第2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烧伤手术治疗是氢氟酸烧伤的根本治疗措施,对有水疱、深部组织坏死应彻底扩创。第2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4烧伤合并症的处理:伴有眼部烧伤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后用1%葡萄糖酸钙及可的松眼液点眼,必要时进行眼科专科治疗。合并吸入性损伤者立即吸氧,并吸入2.5%-3%的葡萄糖酸钙雾化液,根据呼吸情况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等治疗。第2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5烧伤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机理:细胞脱水;皂化脂肪组织,碱离子能向深处穿透。创面:创面呈粘滑或肥皂样变化,痂皮较软,有进行性加深的趋势,深度常在深Ⅱ度以上;疼痛较剧,创面扩大加深,愈合慢,感染易并发创面脓毒症。处理:冲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可用酸中和后冲洗,最好采用暴露疗法,深度者早期切痂与植皮。第2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6烧伤生石灰烧伤:引起碱烧伤和热烧伤,相互加重。创面较干燥,呈褐色,有痛感。处理:先将创面上的生石灰刷除干净,用大量水长时间冲洗,后续治疗同一般烧伤。第2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7腐蚀试验(视频)氢氧化钠对鸡爪的腐蚀实验(流畅)_320x240_2.00M_h.264浓硫酸对木材纸张的腐蚀(流畅)_320x240_2.00M_h.264第2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8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1994年,原化工部制定并颁布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1996年,原化工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组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通知》,成立了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按区域组建的8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1998年,“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更名为“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由国家经贸委领导,该系统由“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和8个“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抢救中心”组成第2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91997年,公安部消防部队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成立了消防特勤队伍,配备了比较先进的装备和器材,建立了一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抢救的重要力量。人民解放军中的防化兵也配有比较完善的装备和器材,是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专业部队第2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0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控制危险源。为防止事故恶化,应尽早、最大程度地控制危险源;2.抢救受害人员;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5.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媒介提供翔实情报;6.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第3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1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原则

(一)迅速评估(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应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毒物的种类和毒性,有无燃烧、爆炸、窒息、坠落、撞击等现场情况,分析可能致伤的原因。(2)根据伤员的临床表现。迅速准确地对伤员进行检查与询问,根据伤员临床症状和体症来分析判断。(3)根据现场可能的检查、化验和监测资料。有条件时可通过如流动的x线检查及常规化验服务车进行检查、化验;通过空测仪器设备对空气毒物浓度及氧含量进行监测分析,为现场评估提供依据。第3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2(二)自救与互救自救与互救(他救),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不能截然分开的重要的基本的形式。救援人员——企业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自救与互救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事故状态下的紧急逃生、撤离、烧伤或触电的现场紧急处置,外伤急救四大技术等第3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3(三)现场急救的一般救治原则(1)立即解除致伤原因,脱离事故现场。(2)置神志不清的伤员于侧卧位,防止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挤压。(3)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或已消毒的纱布保护好创面,酸、碱及其他化学物质烧伤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足够时间(一般20min)进行冲洗后再进一步处置,禁止在创面上涂敷消炎粉、油膏类,眼睛灼伤后要优先彻底冲洗。第3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4(4)如是严重中毒要立即在现场实施病因治疗及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一般中毒伤员要平坐或平卧休息,密切观察监护,随时注意病情的变化。(5)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外应尽量少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6)勿随意给伤员饮食,以免呕吐物误人气管内。(7)置患者于空气新鲜、安全清静的环境中。(8)防止休克,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心、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第3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5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

第3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6报警(1)报告人姓名和单位、部门、联系电话。(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危险化学品、事故性质(毒物外溢、爆炸、燃烧)、危害范围和程度。(3)向单位领导汇报接警情况,请示派出救援队伍。(4)通知本单位有关部门做好抢救准备工作。(5)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反映要求和建议。第3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7救援集结

为救援单位领导或救援总值班根据接报情况和单位救援力量,下令集结医疗救护队伍。救护人员应根据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在指定地点集结,并携带好各自负责的器材与装备第3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8清点出发清点人员、装备后立即出发。途中通过电话或移动电话(或对讲机)与救援单位及事故现场保持联系,随时报告行动状况。第3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9报到救护队伍到达救援现场后,向事故现场指挥部报到。其目的是了解现场情况,接受救援任务,提出救援建议。第3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0适宜选点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急救医疗点。选点工作关系到能否顺利开展现场急救和保护自身的安全,必须慎重。(1)应选上风向的非污染区域,但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以便于就近抢救伤员。(2)位置: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以便于保持联系。(3)路段: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以利于伤病员转运车辆的通行和急救医疗点的应急转移。(4)条件:急救医疗点可设在室外或室内,面积尽量要大,便于对众多人员的同时救护,同时尽可能保证有水和电的来源。(5)标志: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以便于救护人员和伤员的识别。最好是悬挂轻质面料的红十字白旗,可方便急救人员随时掌握现场风向的变化。第4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1隔离、疏散1.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3)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第4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22.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第4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3防护根据事故物质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并根据防护等级按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第4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4询情和侦检1.询问遇险人员情况,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2.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3.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第4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5泄漏处理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1.泄漏源控制

可能时,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

在厂调度室的指令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

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第4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62.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主要有4种方法:(1)围堤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2)稀释与覆盖。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3)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

第4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73.泄漏处理注意事项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化学品泄漏时,除受过特别训练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得试图清除泄漏物。第4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8火灾控制1.灭火对策(1)扑救初期火灾。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移动式灭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2)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必要时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3)火灾扑救。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

第4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92.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扑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