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技术规程_第1页
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技术规程_第2页
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技术规程_第3页
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技术规程_第4页
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规程对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安全风险评估、监测等级划分、监测设计、监测方法、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管理、数据分析与预警等进行了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前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营阶段的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针对山区路堤及高边坡工程特点,其在建筑、市政、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国土地质灾害、露天矿等相关行业均存在此类工程,借鉴相关行业监测工作经验,结合公路设计相关规范和相关文件要求,开展了本规程的编制工作。参考和引用的规范主要有: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CH/T6006-2018时间序列InSAR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处理规范GB/T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JTG/T3334-2018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GJ8-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DZ/T0221-2006滑坡、崩塌、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154-1995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0283-2015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YS/T5229-2019岩土工程监测规范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公路高边坡Slope沿着公路路线两侧人工开挖而成高度大于10米的边坡。3.2公路路堤Embankment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3.3滑坡Landslide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软弱结构面(带)整体(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的水平位移一般大于竖向位移。3.42岩质滑坡Rocklandslide滑坡体沿岩层层面、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带以及强度较低、塑性变形较强的基岩软弱夹层发生滑动的滑坡。特征是滑面(带)处于原基岩中。3.5土质滑坡Soillandslide滑坡体沿岩土界面或第四系松散土层内的相对软弱带发生滑动的滑坡。特征是滑面(带)处于土层3.6崩塌Collapse陡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的竖向位移一般大于水平位移。3.7顺向坡Dipslope斜坡层状岩体的层理倾向与斜坡坡向夹角小于30°的斜坡组合。3.8切向坡Tangentialslope斜坡层状岩体的层理倾向与斜坡坡向夹角为30~150°的斜坡组合。3.9逆向坡Slopeinthecounterdirection斜坡层状岩体的层理倾向与斜坡坡向夹角大于150°的斜坡组合。3.10二元结构边坡Dualstructureslope边坡主体地层由上覆土层(包括残积层、全风化层和砂土状强风化层)与下伏基岩(包括碎块状强风化层、弱风化层等基岩)共同组成,其具有明显的差异风化界面,体现为上下二元接触特征的边坡。3.11监测点Monitoringpoint布置在路基或高边坡表面、内部及周边区域,能反映出变形、应力状态、地下水或环境要素等变化特征的周期性观测点。3.12监测基点Monitoringbasepoint布置于监测对象以外,不受监测对象影响的稳定的基准点。3.13监测频率Monitoringfrequency单位时间内的观测次数。33.14专业监测Monitoring采用专业的监测仪器采集各项变形指标和影响因素数据,由地质岩土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预警预报或工程措施建议的过程。3.15裂缝相对位移Relativedisplacementofcrack裂缝两侧岩土体的相对位置变化量及方向,包括张开或闭合,水平错动,垂直下沉等。3.16地表位移Surfaceabsolutedisplacement监测点相对于其外部的某一固定基准点三维坐标的变化,可通过监测点三维变形位移量、位移方位等来反映。3.17深部位移Deepdisplacement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的水平方向位移量及方向。3.18变形监测Deformationmonitoring对岩土体的位移变化量采用相应方法进行观测的过程。3.19GNSS监测GNSSmonitoring在地表变形区域布设卫星定位系统监测网,应用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对地表形变实施的定期测量。3.20日常监测Routinemonitoring对根据风险评估确定为监测对象的边坡,采用专业监测手段进行的监测。3.21应急监测Emergencymonitoring对处于变形或应急抢险中的高边坡或路堤进行的实时监测。3.22阈值Threshold在变形允许范围内,根据高边坡或路堤的变形阶段,以允许值一定比例的或直接分析给定的起警示作用的值。44基本规定4.1一般规定4.1.1公路路基与高边坡工程监测应根据工程特点、技术要求,确定监测对象、内容、范围和监测等级,并应编制监测方案4.1.2监测工作应建立通畅的汇报、沟通协调、突发情况快速反应和预警预报机制。4.1.3监测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监测精度的标准,应以二倍中误差作为限差。4.1.4监测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宜采用独立系统,并宜与工程项目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联测。4.1.5监测方案的编制宜收集下列资料:a)水文气象资料;b)周边环境资料、危险源;c)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设计文件;e)施工方案。4.1.6监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a)工程概况;b)监测依据、监测等级、监测范围、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c)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的布设及保护;d)监测方法及监测周期、频率;e)监测设备及人员;f)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g)监测预警及变形异常情况处置措施。4.1.7监测宜按下列步骤进行:a)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现场踏勘;b)编制监测方案;c)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埋设;d)校验仪器设备,标定元器件;e)现场监测;f)数据处理分析;g)编写监测报告。4.1.8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人工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4.1.9边坡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与监测精度要求相适应,耐久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相关要求,且使用维修方便。监测系统中更换困难或更换成本高的设备应适当提高质量标准。4.1.10监测设备应该有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各监测点的保护。4.1.11变形监测数据的正负号,应遵守下列规定:水平位移与边坡临空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垂直位移下降为正,上升为负;裂缝张开为正,闭合为负。4.1.12隐患点未发生变形或处于变形初始阶段,可进行日常监测;监测指标进入加速变形阶段或超过阈值的工点,进行应急处治的工点,应进行应急监测。4.1.13当工点变形趋缓或应急处置结束,经评估后可转为日常监测。4.1.14日常监测工作应以人工巡查和仪器定时监测相结合。监测内容以变形监测为主,可根据情况辅以应力、地下水位监测。应急监测工作应以仪器实时监测和人工巡检结合进行监测。54.2安全风险评估4.2.1公路路堤与高边坡安全风险是指路堤与高边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即路堤与高边坡灾害风险是由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规模性与承灾体(公路构造物及行驶车辆)受损性构成,其中,前者反映了灾害的自然属性,后者反映了灾害的社会属性。4.2.2开展监测工作之前,应对监测对象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其分为初评、详评两个阶段(表4.2.2)。表4.2.2筛查评估方法安全风险评估阶段手段方法初评收集资料,遥感解译(高分影像、InSAR解译、机载LiDAR、无人机航拍现场排查详评专业调查评估4.2.3初评阶段主要为充分利用前期勘察设计及施工阶段资料,并辅以遥感解译(高分影像、InSAR解译、机载LiDAR或无人机航拍)等手段,确定存在隐患的工点,并对工点进行初步分析评估。遥感解译每年宜进行一次,时间可选在7-9月。4.2.4初步风险评估应由专业岩土地质或地质解译人员负责。初评应根据附录A表A.1-A.3确定路堤与边坡(致灾体)危险性,根据表4.2.7-4.2.9确定路堤与边坡(致灾体)危害程度,依据表4.2.10划分安全风险等级。初评根据对象填写表B.1公路边坡评估调查表。表B.2公路路堤评估调查表。4.2.5根据初评结果,对安全风险等级为小的边坡可以人工巡查为主;对安全风险等级中等~大的,应进行专业调查评估,进一步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初评为安全风险等级大,并处于加速变形阶段或出现险情的边坡,应直接定为应急监测,立即开展相关的工作。4.2.6详评阶段的专业调查评估一般应委托具有甲级评估资质的单位完成。详评宜根据附录D表D.1-D.2确定工程(致灾体)安全风险等级。专业调查评估需完成专业评估报告,并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审查。4.2.7路基边坡的危害程度应根据类型和高度按表4.2.7确定。表4.2.7路堤与边坡危害程度表边坡特征危害程度类型高度(m)土质边坡二元结构边坡岩质边坡边坡H>20H>25H>30●20≧H>1025≧H>1530≧H>15

H≦10H≦15H≦15○路堤H>60●60≧H>30

H≦30○注:1.危害程度分级符号意义:○—轻、

—中等、●—严重,下同。2.路堤与边坡影响的公路区域内有高压输电塔、油气管道等重要设施,以及村庄和学校时,危害程度可定为严重。4.2.8滑坡危害程度应根据滑坡规模和公路通过滑坡的部位及其工程结构类型按表4.2.8确定。表4.2.8公路滑坡危害程度表危害对象滑坡规模(m3)V≤4×1044×104<V≤30×10430×104<V≤100×104V>100×104公路通过滑坡前部路堤○

●●路堑

●●●6或前缘桥梁●●●●公路通过滑坡中部路堤

●●路堑●●●●桥梁●●●●公路通过滑坡后部或后缘路堤

●●路堑○○

●桥梁●●●●滑坡位于隧道洞口●●●●注:库岸边坡可参考上表划分危害程度。4.2.9崩塌危害程度应根据可能造成断道的时间按表4.2.9确定。表4.2.9公路崩塌危害程度表可能断道时间1h≤V≤12h12h<V≤24hV>24h○

●4.2.10路堤与边坡安全风险应根据致灾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按照表4.2.10进行评估。表4.2.10路堤与边坡安全风险分级表危险性危害程度轻严重低小小小大高大大注:1.路堤与边坡安全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中等、小。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路堤与边坡可提高一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见附录C。4.3监测等级4.3.1监测等级应根据安全风险确定。根据专业评估结果,对于安全风险小的,可不进行专业监测,以人工巡查为主;安全风险达到中等以上的,应制定监测方案,进行专业监测。对于安全风险大的,已经超过变形阈值或处于加速变形、出现险情的,应确定为应急监测。表4.3.1监测等级表安全风险等级监测等级二级大一级应急4.3.2应急监测应针对反映高边坡或路堤变形最敏感和最直接的指标进行监测,并满足安装快速、采样及时、分析及时和汇报及时的要求。4.3.3对于大型边坡,因其各部分变形特征不一致,在选择监测等级时应有所区别。对于变形速率大、危害严重和对整体边坡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部位或块体适当提高监测等级。4.3.4监测等级应根据变形发展阶段和状态定期进行复核调整,满足监测的目的和任务要求。5路堤与高边坡监测设计5.1一般规定5.1.1监测设计应包括: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和系统总体构架设计。5.1.2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包括科学选取安全监测内容、合理布置监测点及合理的监测频率。5.1.3监测内容包括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和环境监测等。5.1.4应根据不同监测对象,按监测等级选择相应的监测内容,并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5.2路堤监测设计5.2.1监测内容:路堤监测应按监测等级选择相应的监测内容,并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详见表5.2.1。表5.2.1公路路堤监测内容监测等级地表变形深部位移裂缝开合雨量地下水温湿度气压结构物应力视频应急√○√√××○√一级√√√√√√√√二级√√√√○○○√5.2.2各监测内容对应的监测方法按表5.2.2选择,鼓励采用先进的监测方法,但需要对其可靠性和精度进行验证。表5.2.2边坡监测内容及方法监测内容监测部位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地表绝对变形近地表或构造物表面水平位移量水平位移可采用大地测量法和GNSS法(GPS、北斗等)进行监测垂向位移量垂向位移可采用水准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或GPS法进行垂向位移测量倾斜量采用倾斜仪、倾斜盘进行倾斜测量深部位移钻孔内深部水平位移量深部位移监测可采用钻孔倾斜仪或钻孔位移计进行监测地表相对位移地表裂缝动量裂缝监测可采用简易观测或裂缝计进行监测影响因素地表降雨量雨量监测可采用雨量计进行监测压采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进行监测,温度监测可同时进行地表和钻孔内检测地下孔隙水压力采用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进行监测视频地表实时视频利用已有的高清摄像头或新建高清摄像装置,做到视频直观定性监测和仪器定量监测相结合。5.2.3监测点网布设:a)监测网应是由监测线(即监测断面)、监测点组成的立体应力应变监测体系。应根据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及其范围大小、形状、地形地貌特征和监测目的、施测要求布设。b)监测点的布设应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监测网的布设应能达到系统监测路堤的应力应变变化及发8展趋势,满足预测预报精度等要求。c)基准点的布设应符合:点位应布设在路堤之外的稳定位置;d)点位布设应满足观测要求,基准点不能满足监测要求时,可在变形体周边布设工作基点。应力应变监测点应布设在能控制路堤变形的关键部位。5.2.4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等级、危险性、监测方法等因素需要确定。监测频率应能满足对致灾体变形发展变化趋势的及时充分掌握,应避免因数据采集频率不够影响灾害预测和预警。对于手动监测的路堤监测频率要求宜按表5.2.4.1确定。表5.2.4.1路堤监测频率(手动监测)监测等级危险性强应急/一级1d—3d12h—24h二级3d—7d/对于自动监测的监测频率要求宜按表5.2.4.2确定。表5.2.4.2路堤监测频率(自动监测)监测等级危险性强应急/<10min一级1h—3h10—60min二级3h—6h/下列特殊情况下应相应提高监测频率:a)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变形速率加快,或致灾体出现险情征兆时。b)连续降雨或暴雨,或水文环境突变时。c)坡体周边地区发生地震后。d)相邻工程施工可能对路堤产生扰动时。e)应急处置过程中,宜采取实时监测。5.2.5监测周期a)路堤监测一般不少于2个完整水文年,监测对象最后100天的变形速率小于0.001~0.004mm/d时,可停止监测。b)路堤位于特殊岩土地区时,湿陷性黄土地区监测时间不应少于3年,膨胀土地区、冻土地区监测时间不应少于5年。5.3高边坡监测设计5.3.1监测内容:高边坡监测应按监测等级选择相应的监测内容,并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详见表5.3.1。表5.3.1公路高边坡监测内容监测对象监测等级地表变形深部位移裂缝开合雨量地下水地声温湿度气压结构物应力视频高边坡滑坡应急√○√√×××○√一级√√√√√○√√√二级√√√√○×○○√崩塌应急√×√√○○××√一级√○√√○√○√√二级○×√√×○×○√5.3.2各监测内容对应的监测方法按表5.3.2选择,鼓励采用先进的监测方法,但需要对其可靠性和精度进行验证。表5.3.2边坡监测内容及方法监测内容监测部位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地表位移近地表或构造物表面水平位移量水平位移可采用大地测量法和GNSS法(GPS、北斗等)进行监测垂向位移量垂向位移可采用水准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或GPS法进行垂向位移测量倾斜量采用倾斜仪、倾斜盘进行倾斜测量地表裂缝动量裂缝监测可采用简易观测或裂缝计进行监测深部位移钻孔内深部水平位移量深部位移监测可采用钻孔倾斜仪或钻孔位移计进行监测结构物锚杆桩应力、应变应力可通过锚索计、钢筋计、轴力计进行监测,应变可通过应变计进行监测影响因素地表降雨量雨量监测可采用雨量计进行监测压采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进行监测,温度监测可同时进行地表和钻孔内检测地下地声采用声发射监测仪进行监测孔隙水压力采用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进行监测视频地表实时视频利用已有的高清摄像头或新建高清摄像装置,做到视频直观定性监测和仪器定量监测相结合。5.3.3人工巡查对于边坡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人工巡查应包含如下内容:a)边坡周边影响范围的施工情况、荷载变化等。b)裂缝变化、地表变形,地表水、泉点变化情况等。c)支护结构变形情况和监测点保护措施完好情况等。5.3.4大地测量法地表位移监测应在对象边坡上设置固定的监测点,并在其外围稳定地段设置测站点。监测点和测站点均应用混凝土制成,中部采用钢筋打入地下0.5-1.0m,顶部采用专用监测标志与下部钢筋连接。5.3.5地表大地测量法监测点与测站点间应满足通视要求。5.3.6地表GNSS法适用于堆积体滑坡、土质边坡等变形时间较长,适应变形量大、精度要求不高的边坡地表位移监测,对崩塌等突发性强、适应变形小、精度要求高的边坡适用性差。5.3.7地表倾斜测量适用于崩塌体、桩类构造物监测,较适用于堆积体滑坡、墙类支挡结构物监测,不适用与顺层基岩滑坡或滑面近直线的土质滑坡监测。5.3.8钻孔深部测斜适用于滑坡类边坡监测。5.3.9裂缝简易观测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表现直观,在应急监测初期可有效监测边坡变形。主要包括以下两种:a)在裂缝两侧或滑面上下采用钢筋打桩、浇筑混凝土墩,水平和竖向安装正交钢尺监测其变形情况。b)在已有开裂的结构物或刚性物体上粘贴玻璃片、涂抹砂浆等刚性易碎物体,监测其变形情况。5.3.10地声监测适用于崩塌类或岩质滑坡类边坡监测,根据监测岩体变形微破裂时释放的应力波强度和频率进行分析、判断,获取边坡变形情况。5.3.11所有监测点应分类进行编号,在平面图上标注其位置,编号不能重复,且应有一定的意义,便于识别。5.3.12雨量监测适用于公路边坡所有监测对象。5.3.13边坡监测内容和方法应根据边坡变形发展阶段和状态进行动态调整,满足监测的目的和任务要5.3.14监测点网布置5.3.14.1监测点网的布置应能满足监测目的和监测任务的要求。5.3.14.2监测点网的布置应能反映致灾体变化趋势的关键和代表性部位,并应考虑多种监测方法对照施测方案。5.3.14.3高边坡、滑坡、崩塌监测网点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a)监测网应根据监测点地形地貌、范围、通视条件、安装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及监测等级,合理布设。监测网应由监测剖面(以下简称测线)、监测点(以下简称测点)组成,应能形成点、线、面的三维立体监测体系,以全面监测高边坡、滑坡、崩塌的变形量、变形方向及其时、空动态和发展趋势。b)高边坡、滑坡、崩塌变形测线,应穿过其不同的变形地段、块体或支挡结构物,并尽可能照顾崩滑体的群体性和次生复活特征,还应兼顾外围小型崩滑体和次生复活崩滑体。测线两端应进入稳定的岩体中。纵向测线应与变形方向一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形方向时,应布设相应的纵向测线;当滑坡呈旋转变形时,纵向测线可呈扇形或放射状布设。横向测线一般与纵向测线垂直,滑坡至少纵横向各布置1条测线,横线测线宜布置于支挡结构物上。在以上原则下,测线宜充分利用勘探剖面和稳定性计算剖面,测点布置宜尽量利用已有的钻孔、平硐、竖井等勘探工程。c)高边坡、滑坡应急监测、一级监测应布置多条测线(不少于3条二级监测测线不宜少于2条。d)测点应根据测线建立的变形地段、块体及其组合特征,布设在测线上,或测线两侧5m范围内。以绝对位移监测点为主体,在测线所遇裂缝、滑带、软弱带上布设相对位移监测点。e)崩滑体后缘之外的稳定地段、后缘牵引段、主滑段、前缘抗滑段、支挡结构物、路基或桥隧构造物等均应布置测点,其中滑坡主滑段测点位不应少于2个。5.3.14.4监测点不要求平均布设,对以下部位应增加测点和监测项目:a)变形速率较大的地段或块体。b)对高边坡、滑坡、崩塌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地段或块体。c)控制变形的裂缝或软弱带等5.3.14.5高边坡、滑坡监测点数量布置要求可按表5.3.14.5-1确定,崩塌测点数量布置要求可按表5.3.14.5-2确定。表5.3.14.5-1高边坡、滑坡监测点数量布置要求监测等级监测方法应急一级二级地表位移深部位移/裂缝开合雨量地下水//支护结构应力//备注:支护结构受力监测点指监测的锚索、抗滑桩的数量,而不是传感器数量(下同)。表5.3.14.5-2崩塌监测点数量布置要求监测等级监测方法应急一级二级地表位移/裂缝开合雨量地声//支护结构应力//5.3.14.6监测网型可采用“十”字型、“丰”字型、“卄”字型或“井”字型、网格型等多种方式布置。5.3.14.7地表绝对位移监测监点宜尽量选择能反映致灾体整体位移特点的重要块体或滑体表面。监点数量可根据致灾体变形特征具体确定,一般不宜少于3个。基准点应布置在远离致灾体影响范围的稳定岩土体上。5.3.14.8深部位移监测孔深度应达滑动面以下,且不应小于5m。深部位移监测应布置在滑动带、软弱岩层或软弱夹层、采空区等部位,并应注意存在多层滑面时对多层滑动带的监测。5.3.14.9裂缝监测宜选择能反映边坡变形趋势的控制性裂缝中部量测。裂缝监测应注意避免松动岩土体局部变形的影响。5.3.14.10雨量监测点应布置在能反映坡体变形区域及影响区域范围内的降雨情况,不宜离被监测边坡距离太远。5.3.14.11当需要设置专门水文观测孔监测地下水、渗水和降雨对滑坡稳定的影响时,每条监测线上观测孔的设置不应少于2个。5.3.14.12锚索、锚杆、抗滑桩等受力监测应结合工程防护机理与受力状况确定,监测数量应不低于总量的5%,并不少于3处。5.3.14.13视频监测点应布置于高边坡、滑坡、崩塌周边稳定的坡体或结构物上,应能监测坡体及其威胁的结构物变形破坏情况。5.3.15监测频率5.3.15.1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等级、危险性、监测方法等因素需要确定。监测频率应能满足对致灾体变形发展变化趋势的及时充分掌握,应避免因数据采集频率不够影响灾害预测和预警。5.3.15.2对于手动监测的高边坡、滑坡、崩塌监测频率要求宜按表5.3.15.2确定。表5.3.15.2高边坡、滑坡、崩塌监测频率(手动监测)监测等级危险性强应急/一级1d—3d12h—24h二级3d—7d/5.3.15.3对于自动监测的高边坡、滑坡、崩塌监测频率要求宜按表5.3.15.3确定。表5.3.15.3高边坡、滑坡、崩塌监测频率(自动监测)监测等级危险性强应急/<10min一级1h—3h10—60min二级3h—6h/5.3.15.4下列特殊情况下应相应提高监测频率:a)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变形速率加快,或致灾体出现险情征兆时。b)连续降雨或暴雨,或水文环境突变时。c)坡体周边地区发生地震后。d)相邻工程施工可能对边坡产生扰动时。e)应急处置过程中,宜采取实时监测。5.3.15.5公路边坡监测不少于2个完整水文年,监测对象最后100天的变形速率小于0.001~0.004mm/d时,可停止监测。5.3.15.5高边坡与滑坡位于特殊岩土地区时,湿陷性黄土地区监测时间不应少于3年,膨胀土地区、冻土地区监测时间不应少于5年。5.3.15.6对于高风险高边坡、滑坡、崩塌,公路使用期内应进行全过程监测。5.3.16对于公路红线以外的地质灾害体,如远程滑坡、高位崩塌等,应采用遥感(如高分影像、InSAR解译、机载LiDAR)等手段进行灾害体的综合监测,以系统评估对公路的安全影响。6.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6.1一般规定:6.1.1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对象要求达到的目标选取。6.2地表位移监测:6.2.1地表位移监测对象包括水平位移量、垂向位移量、倾斜量以及裂缝的开合、错动量6.2.2水平位移监测应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设置测站,可采用交会法、极坐标法、视准线法、GNSS测量、全站仪自动化测量、激光测量法和摄影测量法进行监测。6.2.3交会法、极坐标法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角交会法宜采用三点交会,交会角应为60°~120°;边交会法的交会角应为30°~150°;b)交会法、极坐标法应独立观测2次,2次成果较差不应大于监测点中误差的倍;c)测站宜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监测点可埋设安置反光镜或觇牌的强制对中装置或其它固定照准标志。6.2.4视准线法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视准线法监测,宜采用活动觇牌法或小角度法;b)采用活动觇牌法监测时,应在监测前对觇牌的零位差进行测定,监测点偏离视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cm;c)采用小角度法监测时,角度不应大于30″。6.2.5GNSS测量监测应采用双频接收机,并应按静态进行观测,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监测点高度角15°以上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监测点50m范围内不应有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干扰源,且100m范围内不应有反射GNSS卫星信号的物体;b)每次监测时,同一基准点和监测点应使用同一台GNSS接收机和天线;c)GNSS接收机天线的水准器应居中,天线相位中心高度应量取2次,2次较差不应大于1mm;d)监测前,应做好星历预报,监测时间应选取最佳监测时段;6.2.6全站仪自动化测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测站应设立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并应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台或观测墩;测站视野应开阔无遮挡,周围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应配置防水、防尘设施;b)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4.2.4和表4.2.5的规定,距离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4.2.6的规定;c)监测点上宜安装观测棱镜或反射片;d)数据通讯电缆宜采用光纤或专用数据电缆,连接处应采取绝缘和防水措施;e)测站和数据终端设备应备有不间断电源;f)数据处理软件应具有观测数据自动检核、超限数据自动处理、不合格数据自动重测功能,观测目标被遮挡时可自动延时观测。6.2.7激光测量法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激光器应安置在监测对象外,并应采取防尘、防水措施;b)安置激光器后,应在激光光路上设立固定光路检核标志;c)整个光路上应无障碍物,光路周围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d)目标板感应器应设立在监测点上,感应器应与光路垂直;目标板的刻划应均匀,观测时,应将接收到的激光光斑调至最小6.2.8摄影测量法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根据监测体的变形特点、监测规模和精度要求选择作业方法,可采用时间基线视差法、立体摄影测量方法或实时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等;b)监测点的标志可采用十字形或同心圆形,标志的颜色应使影像与标志背景色有反差,可采用黑、白、黄颜色或两色相间;c)像控点应布设在监测体的四周,监测体的景深大于100m时,应在景深范围内均匀布设;d)摄影站应设置固定观测墩,对于长方形的监测体,摄影站应布设在与物体长轴平行的一条直线上,并应使摄影主光轴垂直于被摄物体的主立面;对于圆柱形外表的监测体,摄影站可均匀布设在与物体中轴线等距的周围;e)多像对摄影时,应布设像对间起连接作用的标志点;f)摄影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7的有关规定。6.2.9垂直位移监测点的监测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6.2.10边坡与路堤垂直位移监测点位与水平位移监测点位宜共用;不能共用的,应与水平位移监测点对应布设。6.2.11倾斜监测可使用投点法、测夹角法、切线测角法、激光测量法、交会法、极坐标法、吊垂球法、多点位移计、倾斜仪和差异沉降推算法。6.2.12裂缝监测内容应包括裂缝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及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条裂缝的两端、拐弯处、中部部位和最宽处的两侧,应布设成对观测标志,并应进行编号;b)裂缝监测周期宜每月1次,当裂缝出现变化时,应加密监测次数;c)裂缝监测点应埋设监测墩,监测墩应具有可供量测的端点或中心;d)裂缝监测应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e)裂缝长度和宽度可采用钢尺或裂缝观测仪直接量测,也可采用GNSS方法或全站仪对边测量;f)裂缝深度的监测可采用超声波法。6.2.13遥感主要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激光雷达(liDAR)6.2.14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可对地表面积大于1km2的滑坡进行变形监测,使用前应进行设备测量精度验证。相关技术要求详见《时间序列InSAR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处理规范》(CH/T6006-2018)6.2.14图像与视频监测设备可为视频图像采集传输一体化设备,也可为摄像头、采集传输分离式监测设备,设备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辨率应大于或等于1280×720;b)最低照度要求应满足:彩色模式小于或等于0.1lx,黑白模式小于或等于0.01lx;c)宽动态能力应大于100dB。6.3深部位移监测6.3.1深层位移监测点应布设在边坡与滑坡应力最大地段,并宜选择断面布设。6.3.2深层位移监测宜符合下列规定:a)深层位移监测宜埋设与安装测斜管、使用测斜仪采集数据;b)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0.25mm/m,分辨率不应低于0.02mm/500mm;c)测斜管底部稳定时,宜以测斜管底部为起算点;测斜管底部不稳定时,宜以测斜管顶部为起算点;每次监测时,宜测量顶部坐标的变化,并应进行修正;d)测斜管的一对导槽连线方向宜与位移方向一致,测斜仪应沿测斜管导槽下放至测斜管底部,宜间隔0.5m~1.0m测量1个数据;e)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宜将测斜仪反转180°进行第二次测量,两次测量的各监测点位置宜一致,两次测量应作为一测回,每次监测宜测量二测回,监测成果宜取平均值。f)监测可采用人工数据采集方式或自动数据采集方式。6.4应力监测6.4.1锚索应力的监测宜采用锚索测力计,锚杆和支护桩应力的监测宜采用钢筋计;测力计和钢筋计量程宜为对应设计值的2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6.4.2应根据支护设计方案,在受力最大的锚杆、锚索、支护桩主筋、挡墙上布设监测点;6.4.3钢筋计应进行预安装,应与支护桩的钢筋或锚杆焊接,并应采取保护措施;6.4.4应使用读数仪进行2次读数,应取平均值作为监测数据。6.4.5监测可采用人工数据采集方式或自动数据采集方式。6.5地下水监测6.5.1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应根据含水层赋存、排泄条件、流向、流速及含水层层数确定;6.5.2粘土饱和度低于95%时,宜选用带有细孔陶瓷滤水石的高进气压力孔隙水压力计;6.5.3埋设前,孔隙水压力计应浸水饱和24h,并应以提至水面测量零压状态下的读数作为基准值;6.5.4地下水位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监测点应布设在地下水对滑坡、边坡产生影响的位置;b)多层地下水应分层监测;c)水位监测宜采用水位井或水位孔,水位井或水位孔的深度应低于最低水位线2m;d)监测可采用人工数据采集方式或自动数据采集方式。6.6环境监测6.6.1环境监测项目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重要性等级、施工现场等情况进行综合确定。6.6.2环境监测项目主要包括降水量和土壤温湿度,监测成果可作为公路路基边坡变形监测、应力应变监测等的数据支撑。6.6.3环境监测具有区域性,应根据监测对象地形地貌条件充分考虑监测方法。7.监测设备安装与运维7.1一般规定7.1.1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校正、标定和测试,正常时方可安装使用。7.1.2仪器设备安装应按照仪器设备说明书的流程和要求执行;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测试,正常方能投入监测使用。7.1.3仪器设备安装、测试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7.2设备安装及运行维护7.2.1地表位移选用北斗(或GPS等)、全站仪监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7.2.1.1选用北斗(或GPS等)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时应采用静态测量模式,应符合下列要求:a)新购置的接收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后方可使用,检验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常规检查、通电检验和实测检验;b)作业参数要求,有效观测卫星数≥4,卫星截止高度角≥15°,观测时段长度≥20min,数据采样间隔10min~30min,PDOP≤6;c)应采用零相位天线,削弱多路径误差,对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d)观测期间,应防止接收设备震动,并应防止人员和其它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e)观测期间,不应在天线附近使用电台、对讲机等无线通信设备;f)观测过程中,不应关闭重启、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数据采样间隔、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操作。7.2.1.2当选用全站仪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时应采用直接坐标法,如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各种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a)极坐标法进行位移观测规定:1)测站点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300m;2)边长和角度观测测回数不小于1测回。b)前方交会法进行位移观测规定:1)应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使各监测点与其之间形成的交会角在60°~120°之间。测站点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300m;2)水平角、距离观测测回数不小于1测回;3)当采用边角交会时,应在2个测站上测定各监测点的水平角和水平距离;4)当采用测角或测边交会时,应至少在3个测站上测定各监测点的水平角和水平距离。c)自由设站法进行位移观测规定:1)设站点应与3个基准点或工作基点通视,且该部分基准点或工作基点的平面分布范围应大于90°,且交会角应在30°~120°之间,设站点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300m;2)所观测的监测点中,至少有2个点应在其它测站同期观测;3)宜边角同测,水平角和距离观测测回数不小于1测回。7.2.2裂缝开合监测运行、维护原则如下:7.2.2.1应掌握地表主裂缝宽度、张开、闭合、位错等变化情况,可采用伸缩仪、位错计或简易观测桩等人工或自动观测方法,观测精度0.1mm~1.0mm。7.2.2.2单向机械测缝标点和三向弯板式测缝标点的观测,通常直接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卡尺量测。单向机械测缝点也可用固定百分表或千分表量测。平面三点式测缝标点宜用专用游标卡尺量测。机械测缝标点每测次均应进行两次量测,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应大于0.2mm。7.2.2.3裂缝观测应符合工程精度要求。当直接量测标志间宽度时,可采用比例尺、楔形尺和游标卡尺等进行量测,读数应读至0.2mm,两次读数误差不应于0.5mm。7.2.3深部位移监测安装、运行、维护原则如下:7.2.3.1测斜管安装要求如下:a)测斜管宜采用PVC、ABS工程塑料管或铝合金管,直径宜为40mm~90mm,内壁开有双向互成90°的导槽。测斜管内壁应平整圆滑,导槽不得有裂纹结瘤;b)钻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20mm,钻孔直径不小于150mm(或110mm),钻孔深度超过稳定地层不小于5m,倾斜度小于1°,应做好钻进情况的记录及地质柱状图,钻到预定位置后,并用清水清孔,直至泥浆水变成清水为止;c)测斜管管内有2组相互垂直的纵向导槽,安装时应及时检查测斜管内导槽方向,其指向应与欲测量的位移方向一致;d)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且及时检查测斜管内导槽方向,其指向应与欲测量的位移方向一致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接头处应密封处理,并注意保证管口的封盖;e)孔壁回填,回填料应与孔周介质相符,且满足反虑及密实要求。钻孔回填料通常采用细沙回填。当地下水位较高,回填受阻时,可采用水泥浆液灌注回填;f)测斜管埋设钻孔回填密实到孔口后,采用混凝土浇筑保护孔口,待回填砂密实后(一般5d~7d才可测读初始数据;g)钻孔机械应考虑钻孔通过的岩层类型、成孔条件、施工现场环境、地形条件、经济性和施工速度等因素进行选择。在不稳定地层中或地层受扰动导致水土流失会危及邻近建筑物或公用设施的稳定时,应采用套管护壁钻孔或干钻。7.2.3.2深部位移仪器运行、维护要求如下:a)测斜管底部稳定时,宜以测斜管底部为起算点;测斜管底部不稳定时,宜以测斜管顶部为起算点;每次监测时,宜测量顶部坐标的变化,并应进行修正。b)测斜管的一对导槽连线方向宜与位移方向一致,测斜仪应沿测斜管导槽下放至测斜管底部,宜间隔0.5m~1.0m测量1个数据。c)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宜将测斜仪反转180°进行第二次测量,两次测量的各监测点位置宜一致,两次测量应作为一测回,每次监测宜测量二测回,监测成果宜取平均值。7.2.3.3边坡深部位移监测测斜仪精度要求:系统总体误差不超过±5mm/15m。对于岩质边坡分辨率不应低于0.50mm,对于土质边坡分辨率不应低于1.00mm。7.2.4锚索测力计安装要求如下:a)测力计与垫板之间应光滑平整;b)测力计与锚索垫板面应与锚索孔轴线垂直。7.2.5锚索测力计和钢筋计的量程宜为对应设计值的2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7.2.6钢筋计应进行预安装,应与支护桩的钢筋或锚杆焊接或螺栓连接,并应采取保护措施。7.2.7孔隙水压力计安装方法要求如下:a)钻孔方法:将场地大致平整以便钻机安装和移位,开钻前先检验钻头直径,钻孔过程中不应采用泥浆固壁。b)孔隙水压力计安装:最底部孔隙水压力计埋设高程应高于孔底50cm,埋设时先向孔内注入约30cm深的中粗砂,用尼龙绳或铅丝等将孔隙水压力计测头徐徐放入孔内,至测点预定高程,向孔内注入约40cm中粗砂。向孔内注入泥球封孔,并用测绳不断测量孔内泥球表面深度。当泥球封孔至第二支仪器埋设高程以下50cm时,按上述方法埋设第二支孔隙水压力计。按相同方法依次埋设第三支以上孔隙水压力计。7.2.8地下水观测方法与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地下水位观测可采用测绳、万能表和水位自动记录仪,观测精度要求误差不应超过±3mm;b)孔隙水压观测可采用测压管、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压阻式孔隙水压力计等,测压管观测的分辨率宜为1mm,观测精度应为10mm;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的灵敏度宜为0.1%FS,观测精度应为0.25%FS;压阻式孔隙水压力计的灵敏度宜为0.01%~0.03%FS,观测精度应为0.5%FS;c)必要时应定期采集地下水样,进行水质分析。7.2.9现场视频设备安装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云台转动角度应满足监控范围要求,转动应平稳、刹车应无回程;b)云台安装高度,室内距地面不宜低于2.5m,室外距地面不宜低于3.5m;室外宜采用立杆安装,立杆强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要求;c)摄像机应稳固安装在云台上,所留尾线长度不应影响云台转动,应对尾线采取保护措施;d)摄像机镜头不应正对太阳光直射,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控范围,摄像机转动过程不应逆光摄像;e)室外视频设备应安装防雷击设施;f)现场视频设备宜采用光纤通信和220V交流供电,视频信号应接入尾矿库监控管理站或监控中g)摄像机清晰度和灰度的测试应采用测试卡测试;h)应检查和测试视频监控装置的联动性能;i)视频记录机的录像质量不应低于4级,并应具备图像自动存储功能。7.2.10雨量监测宜采用雨量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雨量监测点宜布设在场地平坦、四周空旷的位置,场地周围应设置保护仪器设备的栅栏;b)雨量计的结构和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的有关规定;c)雨量计的安装高度应为0.7m,杆式雨量计的安装高度不应超过4m;d)雨量计应固定安置于埋入土中的圆形木柱或混凝土基柱上,基柱埋入深度应为地面以下1.0m,基柱顶部平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承雨器口应水平,应使用带圆环的铁架套住雨量计,铁架应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基柱上;e)宜在雨量计口安装防风圈。f)雨量计安装后,承水器口应水平;7.2.11应对监测自动化系统保护,具体要求如下:a)系统应采用专用电源供电,不应直接用现场照明电源。系统电源应有稳压及电压保护措施,以避免受当地电源波动过大的影响;b)系统应有可靠的防雷电感应措施,系统的接地应可靠,接地电阻应满足电器设备接地要求;c)电缆应加以保护;d)设备应采取防雷措施,并予以封闭,以利防盗。e)监测仪器应采取防水、防尘措施。8数据采集与组织8.1一般规定8.1.1数据采集主要针对自动监测方法及设备。8.2数据采集基本要求8.2.1监测设备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能够连续工作并自动采集各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8.2.2监测设备应支持人工干预采集数据,可接收远程平台发出的命令设定和监测参数。8.2.3监测设备应支持实时同步数据采集,需具备数据本地自动保存功能和网络恢复重新回传功能,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8.2.4监测设备应具有电源管理、电池供电和掉电保护功能,野外供电需满足阴雨天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7天。8.2.5监测设备应具有自诊断和定时重启功能,防止死机等偶然故障影响设备运行。8.2.6监测数据传输形式可采用GPRS数据流量、北斗/卫星信号、LoRa无线局域网等,具体技术要求需满足表8.2.6。表8.2.6传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传输类型特点适应环境代表性设备技术指标要求GPRS数据流量费用低、传输及时准确,在GPRS终端资源不足时无法回传数据。单帧数据量EC20模组支持2G/3G/4G,单帧数据140Mbps,支持SMS。LORA无线局域网在同样的功耗条件下比其他无线方式传播的距离更远,实现了低功耗和较远距离的统一。单帧数据量小,无网络,传输距离短。LORA模组低功耗,电流小于3uA,传输距离大于10KM,传输速率不小于10Kbps。北斗/卫星信号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单帧数据量建筑物或冰号北斗通信设备频率范围为1616MHz±比不大于1.5,增益为3.5dbic,定位精度小于北斗系统误差。8.2.7监测设备采集数据时宜自动进行误差处理,可根据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初步筛选,校正明显的错误,剔除外力因素干扰产生的不合理数据。8.2.8仪器设备更换后,需保证数据前后期的正确衔接。8.3数据传输格式8.3.1GPRS数据传输格式宜为1200-28800bps可选,数据传输应为透明传输,并能自动转换TCP/IP协议。数据传输模块可采用与无线传输一体化设计,并与组态软件无缝连接,具备多中心同步传输和大容量本地存储的功能。8.3.2北斗/卫星信号传输应满足发送设备使用的波特率与接收设备相一致,并能按照接收设备的能力进行调整。8.3.3LoRa网关传输应兼容三大营运商的蜂窝网络、LoRa网络和WiFi网络,并可实现LoRa转串口、LoRa转网口、LoRa转WiFi、LoRa转2G/3G/4G网络和TCP/IP协议。8.4系统集成及管理8.4.1系统集成应根据监测系统整体要求,确保各子系统或模块之间的兼容性、数据传输可靠性、系统整体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可扩展性和技术先进性。8.4.2监测系统应保证前端调理电路的设计要与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接口相匹配。8.4.3系统数据采集应满足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据量以便于数据处理,其微控制器能满足采集终端高速稳定长期运行。8.4.4传感器与监测系统之间的通讯线路宜采用抗干扰措施,包括串模干扰抑制、共模干扰抑制、以及接地和屏蔽技术,以提高信噪比,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8.4.5针对光照条件差的地区,监测终端布设时应适量增加蓄电池数量和太阳能板功率,确保监测终端长期运行。8.4.6监测数据本地存储单元宜为TF卡,容量不小于16G,采集的数据保存到TF卡中自建的Excel文件。8.4.7监测系统应能对每个设备进行相应的编号,便于后期设备查询及数据处理显示。8.5数据展示与分析8.5.1监测数据整理应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及其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监测工点的稳定性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其变形破坏和活动做出正确的预警。8.5.2应根据监测数据类别分别建立相应的监测数据库,如利用不同传感器建立对应的解析关系库,同时能自动利用中值滤波、移动平均等算法进行粗差剔除,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处理。8.5.3应建立资料分析处理平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应包含传感数据采集、管理、解析、分析、查询、相关数据输入输出等功能,对于终端设备应具备传感器位置信息管理、电量信息管理、在线情况统计、后台指令发送等功能。监测数据展示应以时程曲线、波形曲线、柱状图、散点图等为主,可支持不同监测数据的叠加以便于进行相关性分析。8.5.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可以通过客户端和手机APP查看数据,人机交互界面应具备历史和实时数据图表显示、数据下载功能、预警信息显示查询及短信推送、远程升级和控制等功能。8.6系统维护8.6.1监测设备应进行系统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故障维护、专项维护共四类。a)日常维护:对监测系统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与维护b)定期维护:定期对监测系统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排除潜在隐患,确保系统能长期正常稳定运行。c)故障维护:处理日常或定期维护中发现的异常状况或故障,包括硬件设备的修理或更换、软件的恢复升级或重新部署等。d)专项维护: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保障或恢复系统正常运行而开展的针对性系统排查和维护工作。8.6.2监测设备应具备远程升级维护功能。远程升级维护应满足可定期更新系统程序、通过服务器平台将程序发送到各个终端设备、由各个终端设备自动识别程序文件并更新程序等功能。8.6.3监测设备应满足人工维护要求。人工维护需在故障发生或定期巡检时,维修人员能及时到故障发生地实地检修故障设备,也可将人工维护和远程升级维护结合,降低维修成本。9.数据分析与预警9.1一般规定9.1.1数据智能优化应能剔除异常数据,保证数据质量。9.1.2数据管理应具备标准化读写接口,考虑数据结构化、安全性、可扩展性、便捷性等方面。9.1.3数据分析应符合11.4的相关规定,形成基于智能监测数据的路基边坡安全状态分析报告,每年不少于一次,分析结果可用于辅助安全预警及评估。9.1.4智能监测预警值可根据不同监测内容进行设置。9.1.5当路基边坡遭受地震、滑坡、泥石流、周边工程扰动事件后,应加密采集频率,并形成专项评估报告。9.2数据分析9.2.1监测数据时程曲线可基于移动平均法或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进行平滑预处理,便于获取数据的整体变化趋势。9.2.2监测数据的分析可采用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建立监测数据的发展趋势关系。9.2.3高边坡、滑坡的变形预测分析应以位移监测数据为核心,根据累计位移、变形速率、加速度的变化情况,结合其它监测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预测方法耦合方式并选取合适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9.3安全预警9.3.1高边坡、滑坡的变形预测预警可采用深部位移速率、地表位移速率、坡体控制性裂缝的发展速率及临界降雨强度等作为主要预警指标,并根据坡体类型、变形特征、发展趋势及威胁对象等,综合确定高边坡、滑坡的各级预警值。9.3.2高边坡、滑坡预警级别分为注意级、警示级、警戒级、警报级,其警报形式及与变形阶段对应关系见表9.3.2。表9.3.2滑坡预警级别与变形阶段对应关系表变形阶段等速变形阶段初加速阶段中加速阶段加加速(临滑)阶段预警级别注意级警示级警戒级警报级警报形式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条文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结合地质灾害四级预警机制,将加速变形阶段进一步细分为初加速、中加速、加加速(临滑)等三个亚阶段,并建立边坡预警级别与斜坡变形阶段的对应关系。9.3.3崩塌预测应综合裂缝宽度、倾倒角度、位移变化、临界降雨强度以及地声变化情况等,并根据崩塌类型、变形特征、发展趋势及威胁对象等,综合确定其各级预警值。9.3.4灾害点管理单位或监测单位负责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监测单位接收监测任务时,应与委托方商定不同级别险情预警信息的报送人、报送途径和方式、接收人、预警信息发布途径,以及抄送的单位和个人。9.3.5灾害点管理单位应针对不同的预警级别提前制定相应的响应措施。9.3.6公路地质灾害险情信息的蓝色及黄色预警信息可公开发布;橙色及红色预警应经相关程序后向社会公开发布。9.3.7线上预警信号宜通过语音电话、短信、监测平台、APP等方式向管理人员发布;线下预警信号可采用标志标牌、闪烁光、报警器、信号灯、信号弹、锣鼓和哨音等。预警信号的设置宜与预警等级对应。9.3.8经管理单位组织授权后,可通过交通台、可变情报板、12122服务电话、微博、微信、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安全,减速慢行或绕道行驶。附录A(资料性)滑坡、高边坡、崩塌危险性分级表滑坡的危险性分级表按表A.1确定。高边坡的危险性分级表按表A.2确定。崩塌的危险性分级表按表A.3确定。表A.1滑坡危险性分级表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坡体变形特征坡面上无裂缝发展,其上构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后缘璧上无擦痕和明显位移迹象,原有裂缝己被充填,无继续变形迹象;前缘无剪出坡面上局部有小裂缝,其上构筑物、植被无新的变形迹象;后缘璧上有不明显变形迹象,后缘有断续的小裂缝发育,前缘无明显剪出口(15-20)坡面上有多条新发展的滑坡裂缝,其上构筑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后缘壁上可见擦痕或有明显位移迹象,后缘有裂缝发育,前缘可见剪出口,滑面已经贯通(30)支挡结构工程支挡措施可靠,支挡结构无变形工程支挡措施可靠性降低,支挡结构局部已经发生变小的变形(10-15)工程支挡措施可靠性低,支挡结构明显发生变形位移(20)水文及水文地质前缘无地表径流流经,岩土体干燥,坡上无落水洞,坡脚无地下水出露。(5)前缘有间断季节性地表径流流经,岩土体较湿,坡上存在个别落水洞,坡脚偶有地下水出露。(10-15)前缘常处于地表迳流的冲刷之下,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坡上存在落水洞(20)地层岩性滑坡上土体以碎石土为主,密实度好,力学参数高;岩体完整性好,为逆向坡或切向坡,无外倾结构面滑坡上土体以碎石为主,结构松散,力学参数较低;岩体较完整,为切向坡,且坡向与岩层倾向夹构面(8-10)滑坡上土体以黏性土为主,结构松软,厚度大,力学参数低;岩体较破碎~较完整,软硬相间,为顺向坡或存在长大外倾结构面(15)地形地貌滑坡前缘斜坡较缓,临空高差小,坡度小滑坡前缘存在临空现象,坡度为30~45°(8-10)坡前缘临空,坡度较陡,平均坡度大于40°(15)危险性评分总分=(1)+(2)+(3)+(4)+(5)危险性40~70中>70高注:1、总分为各项评分相加。2、当滑坡处于变形阶段,支挡结构物正处于变形时可直接判断为“高”表A.2高边坡危险性分级表评价指标评分标准高边坡变形特征高边坡坡顶以上地面无裂缝发展,其上构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坡体上无剪出口或坡脚及路面无鼓胀现象(5)高边坡坡顶以上地面局部有小裂缝,其上构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坡体上无明显剪出口或坡脚及路面鼓胀现象不明显(15)高边坡坡顶以上地面有多条其上构筑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坡体上存在明显剪出口或坡脚及路面出现鼓胀现象(20)支挡结构边坡上工程支挡措施可靠,支挡结构无变形(5)工边坡上程支挡措施可靠性降低,支挡结构局部已经发生变小的变形(15)边坡上工程支挡措施可靠性低,支挡结构明显发生变形位移(20)水文及水文地质边坡上岩土体干燥,坡面及坡脚无地下水出露。(5)边坡上岩土体较湿,坡面及坡脚偶有地下水出露(15)边坡上岩土潮湿、饱水,坡面及坡脚有季节性泉水出露(20)地层岩性边坡上土体以碎石土为主,密实度好,力学参数高;岩体完整性好,为逆向坡或切向坡,无外倾结构面(5)边坡上土体以碎石为主,结构松散,力学参数较低;岩体较完整,为切向坡,且坡向与岩存在外倾结构面(8-10)边坡上土体以黏性土为主,结构松软,厚度大,力学参数低;岩体较破碎~较完整,软硬相间,为顺向坡或存在长大外倾结构面(15)地形地貌高边坡坡顶以上原始斜坡坡度较缓,坡度小于25°(5)高边坡坡顶以上原始斜坡坡度为30~45°(8-10)高边坡坡顶以上原始斜坡,坡度较陡,平均坡度大于40°(15)危险性评分总分=(1)+(2)+(3)+(4)+(5)危险性40~70中>70高注:1、总分为各项评分相加。2、当高边坡处于变形阶段,支挡结构物正处于变形时可直接判断为“高”表A.3崩塌危险性分级表标志危险性变形特征周边同类崩塌(危岩)分布但均无发生,危岩体破裂面直立,上部充填杂土,灌木年久茂盛,下部无凹腔,或凹腔较小,多年来裂面内无掉块现象(5)周边同类崩塌(危岩)分布较少,有个别发生。危岩体主控破裂面呈直立上宽下窄,上部充填杂土生长灌木杂草,下部存在凹腔,裂面内近期有掉块现象(15-20)周边同类崩塌(危岩)分布多,大多已发生。崩塌(危岩)体上方发育多条平行沟谷的张性裂隙,主控裂隙面上宽下窄,且下部向外倾,裂隙内近期有碎石土流出或掉块,下部存在较大凹腔或底部岩土体有压碎或压裂状(30)支挡结构主动防护结构无变形位移;被动防护结构未被危岩砸坏(5)主动防护结构局部变形位移;被动防护结构局部被危岩砸变形(15)主动防护结构出现明显变形或破坏;被动防护结构明显被危岩砸坏(20)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发育,危岩下部坡面上出露松散堆积物(5)地形坡度45°育,危岩下部坡面上部分出露松散堆积物(15)植被不发育,危岩下部坡面上出露基岩(20)地层岩性岩体呈薄层状或中厚层状或厚层状,以较软、较硬或硬岩为主,岩体完整性好,无外倾结构面(5)岩体呈薄~厚层状互层结构,以硬质或软质岩为主,岩体完整性较好,发育外倾不利结构面,但结合相对较好(8-10)岩体呈薄~厚层状互层结构,岩质软硬相间,岩体完整性差,发育长大外倾不利结构面,结合差(15)水文及水文地质降雨时危岩体上方坡面基本无地表汇流,危岩体上及下部无地下水渗出(5)降雨时危岩体上方坡面存在地表汇流,危岩体上及下部偶有地下水渗出(8-10)降雨时危岩体上方坡面有地表汇流,危岩体上及下部有地下水渗出(15)危险性评分总分=(1)+(2)+(3)+(4)+(5)危险性40~70中>70高注:1、总分为各项评分相加。2、当危岩处于变形阶段,防护挡结构物正处于变形时可直接判断为“高”(资料性)高速公路边坡评估调查表附录B.1高速公路边坡评估调查表编号边坡名称里程桩号变形特征支挡结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及水文地质危险性危害程度安全风险等级平面和剖面图(或建议备注危险性根据附录A.1~A.3填写,危害程度根据表5.1.6~5.1.8填写,安全风险等级根据表5.1.9填写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资料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表C.1划分。表C.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条件类别复杂简单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建设场地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地震基本烈度大于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0.2g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较复杂,建设场地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地震基本烈度大于6度~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0.2g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较简单,建设场地无全新世活动断裂,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g地形地貌差大于200m,地面坡度以大于25°为主,地貌类型多样差50~200m,地面坡度以8~25°为主,地貌类型较单一地形简单,相对高差小于50m,地面坡度以小地层岩性和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岩性岩相复杂多样,岩土体结构复杂工程地质性质差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岩土体结构较复杂,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岩性岩相变化小,岩土体结构较简单一,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复杂,褶皱地质构造较复杂,有褶皱、断裂分布,岩休较破碎地质构造较简单,无褶被、断裂,裂隙发育水文地质条件位年际变化大于20m,水文地质条件差有二至三层含水层,水位年际变化5~20m,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差单层含水层,水位年际变化小于5m,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现象大发育中等,危害中等发育弱或不发育,危害小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址的影响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较严重人类活动一般,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小注:1、每类条件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有一条符合条件者即为该类复杂类型。2、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危害性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资料性)详评阶段边坡(滑坡)、崩塌安全风险分级D.1边坡(滑坡)的安全风险分级表按表D.1确定。崩塌的安全风险分级表按表D.2确定。D.2评分表主要包括评分指标、指标权重、总分计算方式、风险分级标准4大要素:D.2.1对于评分指标,各阶段、各类型均采用两级指标体系。这样做的好处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与应用。D.2.2对于指标权重,参照《在役边坡风险规程》的做法,采用排序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只需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就能确定权重大小,避免了过多的人为干预。2n式中:为权重系数,n为评估指标项数,m为重要性排序号,m≤nD.2.3对于总分计算公式,主要思路为“修正系数”乘以“可能性得分”乘以“防护程度得分”乘以“后果得分”。nm](l)(k)j=1)(j=1)R=C.H.P.V=C.|Σri(nm](l)(k)j=1)(j=1)式中:R为风险总分;α为修正系数,根据变形迹象等决定性因素对总分进行修正,取1.0~1.5之间;H、P、V分别为可能性得分、防护水平得分、后果得分(易损性ri为可能性的指标类Xi的权重,rij为隶属于指标类Xi的评价指标Xij的权重,xij为该指标的得分。R4j为隶属于防护水平指标类的评价指标X4j的权重,x4j为该指标的得分。r5j为隶属于后果指标的评价指标X5j的权重,x5j为该指标的得分。D.2.4关于风险分级标准,主要参照的是《路堑高边坡风险指南》,并根据四川历史灾害数据评分统计结果对其作出一定的调整。评分采用三级风险。表D.1边坡(滑坡)安全风险分级表指标类x1及权重ri评价指标xij及权重rij评分标准评分说明地质条件x11.岩质边坡岩质边坡采取以下打分破坏迹有贯通滑动面,后缘有裂缝10无贯通滑动面,后缘有裂缝7无贯通滑动面,后缘有裂缝5岩体完整程度x12(1)结构面组数:2~36按(12)(3)分别三项分值的平均值为此项打准参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2)结构面平均间距0.2~0.4m80.4~1m6>1m5(3)主要结构面结合程度一般7好5结构面倾向与坡面倾向间的夹角x1320~1030~20>30752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结构面倾角与坡面倾角之差x140~-107>100标准参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反岩体软硬程度x15极软岩、软岩、较软岩10软硬相间7较坚硬岩、坚硬岩2地质条件x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