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_第1页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_第2页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_第3页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_第4页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言从这次救灾中出现一些问题说起为何他不能再“坚持”一会儿?(医学:挤压综合征)为何有些人向前冲,有些人向后跑?(稳态说:“战”或“逃”)为何有些人躁动,有些人麻木?(神经类型说:“兴奋”与“超限抑制”)为何有些人呼天抢地,有些人不认可?(心理防御说:“退行”与“否定”)为何会有“哭”“笑”不得说法?(或许都能够)她为何“怕”心理援助者?(或许她碰到都是“不对口”心理教授)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页一、坎农(CannonWB)稳态与应急说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2页人体每一部分功效活动(细胞、器官、系统)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经过各种自我调整(self-regulation)机制,与内、外环境中保持着动态平衡。20世纪生理学家坎农(CannonWB)将其称为稳态(homeostasis)。这种稳态在碰到严重干扰性刺激时会出现应急(emergency)即“战或逃”(fightorflight)反应。评论:坎农工作包括到内外环境刺激与机体功效反应稳定问题。在灾难打击下,不一样个体不论“战”或“逃”,都是为了保持“稳态”。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3页二、巴甫洛夫“超限抑制”说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4页非条件性抑制(被动抑制)外抑制条件性抑制(主动抑制、内抑制,学习而来)超限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抑制兴奋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5页当刺激作用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发兴奋,反而使抑制发展,称为超限抑制。这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或进入抑制状态,借以保护脑细胞,使其免受损坏,所以超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分疲劳时睡眠,病儿沉睡,动物“假死”,突然得到亲人死亡消息,有时会“发呆”,甚至昏倒等都是超限抑制表现。评论:灾难打击所致超限抑制,是一个自我保护机制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6页三、弗洛伊德心理防御说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7页心理防御机制(mentaldefensemechanism):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心理防御机制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8页心理防御机制(mentaldefensemechanism)是潜意识防卫,包含压抑、否定、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赔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形式。这些防御方式,假如利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预防精神瓦解;而利用过分则能够表现出病态心理症状。评论:各种文件尤其强调,“否定”机制在特定条件下有自我保护作用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9页四、本人压力系统论模型参阅姜乾金主编:心身医学。人们卫生出版社,第三章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0页应激反应认知评价应对方式(躯体反应)(心理反应)人格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行为反应)动态平衡压力系统论模型: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1页多原因系统(人生活于多原因压力系统之中)原因互动(多原因之间互为因果,且易成良性或恶性循环)动态平衡(系统动态平衡即是适应和健康)认知作用(认知原因在系统失衡中关键作用)人格作用(人格原因在系统失衡中关键作用)

压力系统模型基本法则: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2页焦虑(心理反应)生活事件心理危机应对方式(躯体反应)社会支持人格特征认知评价应激反应(行为反应)愤恨恐惧悲伤绝望攻击自杀回避失助退化心理危机系统论模型(多原因影响)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3页评论:个体灾难危机表现,受压力多原因影响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4页危机干预策略能够从各种压力原因入手:(详见另一课件)

处理与回避生活事件;认知策略;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应激反应症状控制人格原因则成为策略设计和实施基础原因

这里以应对策略为例图示: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5页附:相关参考资料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6页资料一、伤残与心理危机见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第二十四章二、伤残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突发伤残,因为心理上防卫机制,不少患者会产生“否定”心理。否定心理对情绪危机有一定好处。三、(一)心理危机处理对突然致残心理危机,FordyceWE(1971)提议:1.分散注意力,争取时间等候其主动心境出现。可勉励患者进行一些对康复计划有意义简单操作训练。2.将患者注意力吸引到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7页资料二、外伤病人心理反应摘自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科技出版社1993,十五章1.外伤早期“情绪休克”急性外伤者,若神智清楚,常能够表现为出人意料镇静和冷漠,被称为“情绪休克”。这是一个心理防卫反应,实际上也是一个超限抑制。这种心理反应有时能够连续数天,直至转变为其它心理反应。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8页资料三、否定机制与心肌梗塞病人摘自王守谦、姜乾金:否定机制在心肌梗塞疾病中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2;6:287所谓否定(denial),是指否定、漠视、淡化和回避应激事件存在或其严重性一个心理应对方式

在MI临床上:否定机制在入院前易造成就诊延误否定机制在急性期有利于心身适应否定机制在康复期又产生不利影响。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19页资料四、美国人谈灾难后引自年06月09日09:38东方网-文汇报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马克·西里等人在6月号《咨询和临床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汇报认为,治疗心理创伤一定需要倾诉观点可能并不全方面。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可能不倾诉是更加好选择,心理治疗关键是依据各人特点制订不一样治疗方案。

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20页资料五、日本人谈灾难后引自:年06月09日05:16新京报

前很快,日本心理援助支援队队长发来邮件,提出了三条灾后心理援助中基本标准:第二,不能促进恐怖情绪表现。比如说,让孩子绘画或写作文描绘地震时情景,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第三,仅仅实施心理创伤评定,易给灾民造成二次心理创伤。所以,一定要是能连续援助人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21页谢谢!与灾难心理救助有关的若干心身医学原理专家讲座第22页主题:压力系统论与心理干预策略主讲:姜乾金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心理学》8、7、5年制规划教材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家级精品课程、浙江省教学结果一等奖、浙江省教学名师奖浙江大学医学院心理卫生与行为治疗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心理压力理论与应用心理门诊预约电话:(0571)81938393电子邮箱:jqj@个人网站:与灾难心理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