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庭创建指南 编制说明_第1页
健康家庭创建指南 编制说明_第2页
健康家庭创建指南 编制说明_第3页
健康家庭创建指南 编制说明_第4页
健康家庭创建指南 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健康家庭创建指南》是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立项,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为承担单位负责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二)简要起草过程1、任务立项后,起草工作组针对该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工作方案。组建了来自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有关单位的起草组人员。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了健康家庭创建相关的国内外政策文件、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资料,在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践中案例总结资料等,形成了标准草案。之后,起草工作组邀请了来自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北京市及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健康教育、疾病控制、人口社会等领域相关专家进行标准草案的修改讨论。最后,起草组邀请来自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计划生育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层计生协工作人员、以及城乡居民等可能使用标准的各方代表对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各方专家和工作人员经过讨论后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1)指标呈现顺序按重要性先后的顺序排序2)指标的表述需再准确、通俗3)指标的部分内容需再补充、整合、调整。经过专家讨论会及使用者代表们的书面建议和打分反馈,标准整体做了如下调整1)完善了专家意见。(2)将“评价指南”修改为“创建指南”。标准中暂不涉及评分、等级划分。(3)采用推荐的方式,列出了创建健康家庭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内容。(4)对家庭生命周期和城乡差异暂没有单列,只是个别地方强调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人”的居住环境安全。另外,主要考虑到(1)本标准是目前第一个有关健康家庭的团体标准,以普适为原则。前期专家反馈的意见也多次提出宜粗不宜细的原则。(2)鉴于已有的国家政策文件对健康家庭的评价简单实用但覆盖面受限,现有学术研究对健康家庭评估指标的全面但相对复杂难以操作,本指南拟先从对健康家庭的维度纳入尽量全面出发,设定三级目录,但暂不量化分值,三级目录下采用优先推荐内容的方式,以适应国内各地区、城乡、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适用性,在使用时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内容选择。经对反馈意见建议充分研究后,完成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征求意见稿。(三)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纪颖,常春,曹娟,段佳丽,张炎,陈佳鹏,宋宏云。标准制定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由纪颖、常春负责;资料收集、编辑由曹娟、纪颖、张炎负责;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和撰写由常春、曹娟、段佳丽、张炎负责;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由曹娟、纪颖负责;标准文本的修订和完善由纪颖、曹娟、陈佳鹏、宋宏云负责。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健康家庭创建指南”将推荐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在个体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完好发展中需要关注的维度和因素。因此,在构建指南的维度时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健康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复合体,涉及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个人等多个层面与要素。为了保证从不同角度全面准确地评价健康家庭,全面性原则要求评估体系也应是全方位、多层次和完整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具体体现为:①健康的多维度,从身体、心理和社会完好性多维度考虑健康的全面性;②个体和家庭两个层面,“健康家庭”的评估不限于个体,更重要的是整个家庭系统,要完整地考虑与健康相关的家庭环境、家庭文化、家庭功能、家庭成员情况。(二)价值导向原则健康家庭能反映新时代下国际健康领域的先进理念,反映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下的我国健康家庭建设目标要求,在长时期内对我国健康家庭建设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健康家庭”的维度对开展相关创建和评价工作,具有价值导向作用。(三)适用性原则健康家庭建设是在健康理念引导下呈阶段性发展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目前很难达到用同一标准进行衡量。在固有维度下,推荐衡量指标可以供各地根据自身环境进行优先选择,可以选择部分或全部维度,及每个维度下选择更适宜的具体指标。以此为基础,还可以根据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进行维度选择。三、确定各项内容的依据(一)本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的文献依据有关健康家庭的国家政策文件、有关健康家庭建设标准的文献是本研究构建评估健康家庭指标体系时的重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健康中《健康家庭建设规范》(试行)、国卫办人口发(2024)1号《关于全面开展健康家庭建设的(二)标准中主要章条、确定原则和依据1、健康家庭环境家庭的物质环境与成员健康密不可分。基于《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涉及的居住空间、空气环境质量、热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光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指标项,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中也提到居民住宅要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基本要求。同时参考《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强调饮用水安全和病媒生物防制也是建立环境的重要要求。本指南根据全面性与适用性原则,进行适当选择和修改,剔除或简化需要专业仪器测量、不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最终确定健康家庭环境包含3个二级指标(卫生、安全、舒适)和9个三级指标(空气、饮水、设施、电器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出行安全、特殊人群的安全防护、采光、整洁)。2、健康家庭文化本指南对家庭文化的理解主要聚焦于精神层面,良好的家庭健康文化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参考《“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项目手册》中家庭美德(如尊老爱幼)、家庭成员自身素质、邻里关系角度对家庭文化塑造的建议,结合价值导向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本指南最终确定健康家庭文化包含2个二级指标(道德价值观、健康观)和5个三级指标(价值观、文化观、环保观、身体健康观、心理健康观)。3、健康家庭功能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员在完成家庭任务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完好的家庭功能也是健康家庭的重要表现。通过对已有的家庭功能定义进行分析,以及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起草组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同时家庭作为一个系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来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如满足个体的物质需要,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应对和处理家庭突发事件等。目前关于家庭功能的理论以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为代表,主要通过评估家庭社会适应性、亲密度与沟通三方面来评价家庭功能。家庭社会适应性则体现为以家庭为单位实现的内部与外部平衡关系,即可以表现为一种能力(如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内部能力也可以表现为一种状态结果(如参与外部环境的程度以及一个过程(如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据此,最终确定健康家庭功能包含2个二级指标(内部功能、外部功能)和6个三级指标(问题解决能力、亲密度、积极沟通、社会关系和谐、社会参与、维护社会/社区卫生健康环境)。4、健康家庭成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因此,指南中纳入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维度,而社会完好状态在家庭功能维度中已经涉及,在此维度中不再重复列入。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结合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将健康素养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三个方面,设计了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其中,在健康行为中,除了考虑《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中的常规内容,还参考了《健康家庭建设规范(试行)》,将屏幕使用时间纳入本指南的健康行为范畴中。同时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平衡膳食准则,饮食均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以及少盐少油少糖也纳入本指南的健康行为范畴中。家庭的健康管理是家庭及其成员调动家庭内外资源,帮助其成员维护健康的状况,或者从不健康、亚健康状态寻求恢复健康的过程。良好的家庭健康管理,能够在疾病预防、救治、提出项目具体目标之一是提高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和日常保健、照护等能力,可见健康管理等方面内容宜成为创建健康家庭的重要指标之一。参考《健康家庭建设规范(试行)》中有关家庭健康监测等内容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有关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等内容,结合全面性与适用性原则,进行适当选择、修改和补充,本指南将家庭健康管理纳入健康家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本标准中无涉及专利。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本标准批准发布后,经宣贯、实施,预期可以在健康家庭创建方面发挥引领的作用,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的采纳其中部分或全部维度来促进家庭各维度的健康发展。这将有利于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家庭环境及人际互动的优势,由家庭惠及个人,进而促进人群的整体健康发展。六、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经文献资料搜索,有关健康家庭创建指南尚未有标准,但有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发布。已有的政策文件中提出的健康家庭建设,虽然包含了各个维度的考虑,但还尚未形成体系;各地实践中应用的健康家庭评价标准,更加关注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两个优先领域,并主要以宽泛、可行作为核心原则,内容尚不够丰富。国际上仍缺乏多维度的健康家庭创建的指南标准。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属于指南标准,非强制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