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一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一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一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一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一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0510152025公里1:5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3、经纬网定向法2、指向标定向法1、一般定向法:NN(最准确的定向法)(最常用的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从0º开始向东西各分作180º;纬线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作90º。

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a:两点都是东经,数值大的位于东方。b:两点都是西经,数值小的位于东方。课外拓展:c:两点中一个是东经,一个是西经:假设其经度之和小于180°,那么为东经的点位于东方;假设其经度和大于180°,那么为西经的点位于东方;假设经度和等于180°,二者皆可居东。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地图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地图内容越简略。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海拔:相对高度:0米垂直距离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的判读判断等高线图上的根本部位类型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丘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鞍部

两组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或陡崖盆地洼池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各大洲的大小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布在

。东半球西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布在

。北半球南半球地形类型海拔高度主要特征山脉500米以上高大、排列有序、脉络分明平原200米以下宽广低平、分布在河流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方,是主要的生活地高原1000米以上边缘陡峭、地表起伏不大盆地不做要求四周被群山所环绕的低地丘陵多500米以下坡度和缓,连绵起伏五种地形比较表A

B

C

DE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一览无余山脉亚洲: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海拔最高大〕欧洲:阿尔卑斯山脉〔欧洲最高大〕南美: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山脉〕北美:落基山脉〔最雄伟〕平原亚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欧洲:东欧平原、波德平原北美:大平原南美: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冲积平原〕高原亚洲: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南洲: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盆地中国: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中国海拔最高〕、四川盆地非洲:刚果盆地丘陵中国: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地形地形:地表各种上下起伏的形态。地势:地表上下起伏的总趋势。比方,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势

天气:是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例如“今天阳光明媚”,“明天大风降温”。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例如“昆明四季如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气象:是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统称。你们知道天气、气候、气象的区别吗?

2、气候的两个方面特点热、冷温暖、寒冷凉爽、不冷高温炎热降水、下雨枯燥、潮湿积雪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属于哪个气候呢?温带气候带

气象万千

气候类型名称特点

分布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季和湿季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南北两侧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终年炎热枯燥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枯燥夏季炎热枯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温降水均匀冬季严寒,夏季温和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东南部等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地区中纬度大陆内部中纬度大陆西岸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

温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枯燥中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和美国东南部等

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名称特点分布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长冬无夏终年严寒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南极大陆、北冰洋和一些岛屿上高山气候终年低温高山高原地区

寒带气候经线北极南极1、经线的形状2、经线是否等长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半圆形等长南北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地轴60度东经60度0度经线地心0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 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又称本初子午 线。北极南极经度东西半球划分赤道和纬线1、纬线的形状2、纬线是否等长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圆形不等长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度〕40度北纬40度北极南极纬度〔北纬90度〕〔南纬90度〕地心40度南纬40度北半球南半球AB第二种学习方法

——学会综合联系比较归纳经线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圆弧状况半圆,两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0度经线)东西方向经度纬度度数起点线本初子午线赤道(0度纬线)度数划分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向南向北各分作90度代号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半球划分西经20度,东经160度的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zk5u中考资源网第二单元复习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2、地球中面积广阔的陆地是大陆,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是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3、说出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体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跨经度最广。亚洲、欧洲、北美洲主体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主体在南半球。非洲那么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zk5u中考资源网4、世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要求在纸上能画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5、请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黑海海峡。6、请掌握世界上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洋与洋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分界线。zk5u中考资源网7、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山,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是河尼罗河〔非洲〕。zk5u中考资源网8、请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区。9、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图中的气候类型及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中国和非洲、欧洲的气候类型。10、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地形和气候两个要素构成,组成了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11、气候的主要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植物和动物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是植物。zk5u中考资源网12、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南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请掌握三大人种的特点〕13、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世界上人口最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