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指南》_第1页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指南》_第2页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指南》_第3页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指南》_第4页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CPCIF□□-20□□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污染状况调查、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

修复、效果评估以及后期环境监管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的污染状况调查、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风险管控

与修复、效果评估以及后期环境监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918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34330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5050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8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HJ1019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

HJ2050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石油化工行业Petrochemicalindustry

1

T/CPCIF□□-20□□

石油化工行业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

和乙烯、丙烯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石油化工产品的行业。

3.2

石油炼制工业Petroleumrefiningindustry

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

沥青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工业。

3.3

石油化学工业Petroleumchemistryindustry

以石油馏分、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的

工业。

3.4

非水相液体non-aqueousphaseliquid,NAPL

不能与水互相混溶的液态物质,通常是几种不同化学物质(溶剂)的混合物,又称非

水溶相液体。

3.5

低密度非水相液体lightnon-aqueousphaseliquid,LNAPL

比重小于1.0的非水相液体,如汽油、柴油等烃类油品物质。

3.6

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non-aqueousphaseliquid,DNAPL

比重大于1.0的非水相液体,如三氯乙烯(TCE)、三氯乙烷(TCA)、四氯乙烯(PCE)

等。

4地块产污环节和特征污染物分析

4.1石油化工行业典型工艺流程

4.1.1石油炼制典型生产工艺

石油炼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

第一次加工:为原油的初加工,即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其

加工装置为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

第二次加工:为原油的深加工,即将第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其加工

装置为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等。

第三次加工:以二次加工产物为原料的化工过程。

由于我国国产原油大部分为重质原油,为了提高原油的产品率,石油炼制企业大部分

采用了焦化、催化裂化等加工工艺使重质馏分轻质化。

一般石油炼制工艺和相关操作包括以下5个种类。

(1)分离工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轻烃回收(气体加工);

(2)石油转化工艺:裂化(热裂化和催化裂化)、重整、烷基化、聚合、异构化、焦

化、减粘裂化;

(3)石油精制工艺:加氢脱硫、加氢精制、化学脱硫、酸气脱除、脱沥青;

(4)原料和产品储运:储存、调和、装载、卸载;

(5)辅助设施:锅炉、废水处理、制氢、硫回收厂、凉水塔、泄放系统、固废暂存。

典型的石油炼制生产工艺包括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

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等过程,工艺过程如下:

2

T/CPCIF□□-20□□

常减压蒸馏

工艺: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在习惯上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常减压

蒸馏是原油经过预处理工艺后,在常压和减压条件下,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将原油

中低于500℃的组分分离出来的工艺过程,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

厂,另外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常减压蒸馏是石油炼化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a.原油的脱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装

置通常由电脱盐系统、换热网络系统、常压系统、减压系统、轻烃回收系统、液化气及减

顶气的脱硫化氢系统等组成。

图1常减压蒸馏工艺示意图

原料:原油。

产品:石脑油、加氢航煤原料、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润滑油基础油、沥青

及渣油等。

催化裂化

工艺:催化裂化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重质油(例如渣油)加工成轻质油

(汽油、煤油、柴油)的主要工艺,是炼油过程主要的二次加工手段,属于化学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工艺由三部分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产物分离,主要化学反应有:

裂化反应、异构化反应、氢转移反应、芳构化反应。催化裂化装置一般由反应-再生系统、

分馏系统和吸收稳定系统组成,在有些装置中还有再生烟气能量回收系统。

图2催化裂化工艺示意图

原料:以常减压蜡油、渣油为主要生产原料。

产品:丙烯、液化气、汽油、轻柴油、重柴油和油浆。

延迟焦化

工艺:延迟焦化以减压渣油为主要原料,在较长反应时间下,使原料在高温

(400~500℃)下进行深度热裂化反应,以生产固体石油焦炭为主要目的,同时获得气体和

液体产物。改变原料和操作条件可以调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生成比例。装

置主要由原料预混及混合、加热炉、焦炭塔、分馏、吹汽放空、冷切焦水处理、水力除焦、

富气压缩和吸收及焦化干气脱硫等部分组成。延迟焦化装置的生产工艺分为焦化和除焦两

部分,焦化为连续操作,除焦为间隙操作。由于工业装置一般设有两个或四个焦炭塔,所

以整个生产过程仍为连续操作。

3

T/CPCIF□□-20□□

图3延迟焦化工艺示意图

原料:以渣油为主要生产原料,以催化油浆、抽出油、脱油沥青为辅助原料,以缓蚀

剂、阻焦剂、消泡剂、破乳剂为化工助剂。

产品:蜡油、柴油、焦碳、粗汽油和部分气体。

加氢裂化

工艺:加氢裂化属于石油加工过程的加氢路线,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从外界补入氢气以

提高油品的氢碳比。加氢裂化实质上是加氢和催化裂化过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能使重质

油品通过裂化反应转化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品,另一方面又可防止像催化裂化那

样生成大量焦炭,而且还可将原料中的硫、氮、氧等杂质通过加氢除去,使烯烃饱和。在

临氢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可抑制催化裂化时发生的脱氢缩合反应,避免焦炭的生成,氢

气经催化剂作用使重质油发生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反应,转化为轻质油(汽油、煤油、柴

油或催化裂化、裂解制烯烃的原料)。操作条件为压力6.5~13.5MPa,温度340~420℃,可

以得到不含烯烃的高品位产品,液体收率可高达100%以上(因有氢加入油料分子中)。

图4两段加氢裂化工艺示意图

原料:以重质油品为主要生产原料。

产品: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或催化裂化、裂解制烯烃的原料)。

溶剂脱沥青

工艺:溶剂脱沥青是一个劣质渣油的预处理过程,是指用萃取的方法从原油蒸馏所得

的减压渣油或常压渣油中除去胶质和沥青,在制取脱沥青油的同时生产石油沥青的一种石

油产品精制过程。在减压蒸馏的条件下,石蜡基或中间基原油中一些高粘度润滑油组分,

由于沸点很高不能气化而残留在减渣油中,利用它们与胶质和沥青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

而进行分离。常用的溶剂为丙烷、丁烷、戊烷、己烷或丙烷与丁烷的混合物。萃取物即脱

沥青油可做重质润滑油原料或裂化原料,萃余物脱油沥青可做道路沥青或其他用途。

4

T/CPCIF□□-20□□

图5溶剂脱沥青工艺示意图

原料:以减压渣油或常压渣油等重质油为主要生产原料。

产品:丙烷、脱沥青油(DAO)和脱油沥青(DOA)。

加氢精制

工艺:加氢精制工艺是各种油品在氢压力下进行催化改质的统称,是指在一定的温度

和压力、有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使油品中的各类非烃化合物发生氢解反应,将硫、

氧、氮等有害杂质转变为相应的硫化氢、水、氨而除去,并使烯烃和二烯烃加氢饱和、芳

烃部分加氢饱和,以达到精制油品的目的。有时,加氢精制指轻质油品的精制改质,而加

氢处理指重质油品的精制脱硫。主要目的是对油品进行改质,提高产品的安定性及延长发

动机等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工艺的反应条件一般为:压力4~8MPa,温

度320~400℃。加氢精制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反应系统、生成油换热-冷却-分离系统和循环

氢系统三部分。

图6加氢精制工艺示意图

原料:含硫、氧、氮等有害杂质较多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油蜡等。

产品:精制改质后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油蜡等产品。

催化重整

工艺:重整是烃类分子重新排列成新的分子结构。催化重整是以石脑油为原料,在催

化剂(铂或多金属)的作用下,烃类分子重新排列成新分子结构的工艺过程。其主要目的:

一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二是为化纤、橡胶、塑料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苯、甲苯、

二甲苯,简称BTX等芳烃)。除此之外,催化重整过程还生产化工过程所需的溶剂、油品

加氢所需高纯度廉价氢气(75%~95%)和民用燃料液化气等副产品。根据催化重整的基本

原理,一套完整的重整工业装置大都包括原料预处理和催化重整两部分。以生产芳烃为目

的的重整装置还包括芳烃抽提和芳烃精馏两部分。

5

T/CPCIF□□-20□□

图7催化重整工艺示意图

原料:石脑油(轻汽油、化工轻油、稳定轻油)为主要生产原料。

产品:高辛烷值车用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副产品为氢气。

4.1.2石油化学典型生产工艺

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多种多样,按工艺过程分类有原料、中间品、产品的储存;反

应过程,包括裂解、聚合、氧化、氨氧化、氧氯化、水解、醇解、羰基反应、酯化反应等

等;产品精制过程,包括精馏、萃取、重力或离心分离等。

烃类热裂解

工艺:将烃类原料经高温(750℃以上)、低压(无催化剂)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

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裂解工艺流程包括原料供给和预热系统、裂解和高压水蒸汽系统、急冷油和燃料油系统、

急冷水和稀释水蒸汽系统。在此过程中还伴随许多其他反应,生成一些副产物。各族烃的

裂解性能有很大差别。正构烷烃裂解最利于生成乙烯、丙烯;异构烷烃裂解烯烃总收率低

于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大分子烯烃裂解为乙烯和丙烯,也能脱氢生成炔烃、二烯烃,

进而生成芳烃。环烷烃裂解生成较多的丁二烯,芳烃收率较高,而乙烯收率较低。不带烷

基的芳烃不易裂解,带烷基的芳烃裂解主要是烷基发生断键和脱氢反应。各族烃裂解的易

难程度大致顺序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烃类热裂解是制取石油化工基本

原料最重要的工艺过程。不同烃的裂解条件有较大差别。

6

T/CPCIF□□-20□□

图8烃类裂解工艺示意图

原料: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低分子烷烃(乙烷、

丙烷)。

产品: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

芳烃转化

工艺:芳烃转化反应主要有异构化、歧化与烷基转移、烷基化和脱烷基化等几类反应。

芳烃的转化反应(脱烷基反应除外)都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具有相同的离子反

应机理(特殊条件下,如自由基引发或高温条件下也可发生自由基反应),其反应历程包括

正烃离子的生成及正烃离子的进一步反应。不同转化反应之间的竞争,主要决定于离子的

寿命和它在有关反应中的活性。

图9二甲苯异构化工艺示意图

原料:甲苯、C8芳烃、C9芳烃。

产品: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乙烯

工艺:原料经过预热处理后,在高温、低烃分压、短停留时间的裂解条件下发生裂解

反应,反应生成含乙烯、丙烯等产品的烃类混合物裂解气。经精馏分离得到合格的乙烯、

丙烯、氢气、甲烷氢、裂解碳。乙烯装置主要由原料预处理系统、裂解系统、急冷系统、

7

T/CPCIF□□-20□□

压缩系统、分离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组成。

图10乙烯生产工艺示意图

原料:石脑油、轻烃、拔头油、丙烷。

产品:乙烯、丙烯、氢气、甲烷氢、裂解碳。

丙烯腈

工艺:丙烯氨氧化法(Sohio工艺)生产丙烯腈。主要以丙烯、氨和空气为原料,按其

一定量配比进入沸腾床或固定床反应器,在以硅胶作载体的磷钼铋系或锑铁系催化剂作用

下,在400~500℃温度和常压下,生成丙烯腈。然后经中和塔用稀硫酸除去未反应的氨,

再经吸收塔用水吸收丙烯腈等气体,形成水溶液,使该水溶液经萃取塔分离乙腈,在脱氢

氰酸塔除去氢氰酸,经脱水、精馏而得丙烯腈产品,其单程收率可达75%,副产品有乙腈、

氢氰酸和硫酸铵。此法是最有工业生产价值的生产方法。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工艺

流程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反应工段、水洗工段以及分离精制工段。

图11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工艺示意图

原料:丙烯、氨和空气。

产品:丙烯腈,副产品氢氰酸、粗乙腈和稀硫铵。

环氧乙烷和乙二醇

工艺:环氧乙烷(EO)与乙二醇(EG)通常安排在一个装置生产。环氧乙烷的生产

8

T/CPCIF□□-20□□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在银催化剂存在下,用氧气直接氧化乙烯,反应温度为250~290℃,反

应压力为2MPa。乙二醇的生产方法都是采用环氧乙烷与大量水在150~200℃,2~2.5MPa

的条件下直接水合。环氧乙烷、乙二醇的生产装置可分为两个单元,分别是:氧化单元和

精制单元。

图12环氧乙烷与乙二醇生产工艺示意图

原料:乙烯、氧气。

产品:环氧乙烷、乙二醇,副产品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产品及多乙二醇。

苯酚和丙酮

工艺:以苯和丙烯为原料,装置由异丙苯单元和苯酚单元两个单元组成,苯酚单元又

可分为氧化分解、苯酚丙酮精制和回收三个部分。异丙苯单元的功能是以苯和丙烯为原料,

经烃化、反烃化反应生成粗异丙苯,沉降、水洗、中和后,再经多级精馏,分离出高纯度

的异丙苯。在氧化分解部分,异丙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CHP),

提浓后进入分解釜,在硫酸催化剂的作用下,CHP分解为含苯酚和丙酮的分解液。在苯酚

丙酮精制部分,分解液经精馏得到产品苯酚和丙酮。回收部分主要是对苯酚丙酮精制部分

切出的含有用成分的馏分进行萃取、精馏、加氢等操作,回收苯酚、丙酮、异丙苯等有用

组分,同时进行废水的预处理。

图13丙酮苯酚生产工艺示意图

原料:苯、丙烯。

产品:苯酚、丙酮,副产品异丙苯。

9

T/CPCIF□□-20□□

聚氯乙烯

工艺:聚氯乙烯的聚合方法一般分为悬浮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和乳液聚合等,

其中悬浮聚合是主要的聚合方法。悬浮聚合法间歇生产工艺,由化学品配制单元、聚合单

元、氯乙烯回收单元、干燥单元、产品处理单元和公用工程单元组成。氯乙烯和热脱盐水

以及相应的配制好的化学品助剂由泵加入聚合釜中,单程聚合率为80%~90%,未反应的单

体从聚合釜顶部排出,经氯乙烯回收单元回收再用于聚合生产。干燥单元是将从聚合釜底

部排出的浆料经汽提,由卧式、沉降式离心机除去水分,再进入带内加热器和冷却器的卧

式沸腾干燥器。干燥后的成品经气流输送至产品处理单元。

图14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示意图

原料:氯乙烯、热脱盐水。

产品:聚氯乙烯。

聚丙烯

工艺:液相本体法制聚丙烯工艺是在反应体系中不加任何其他溶剂,将催化剂直接分

散在液相丙烯中,进行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聚合物从液相丙烯中析出,以细颗粒状悬

浮在液相丙烯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聚合物在液相丙烯中的浓度增高,当丙烯转化率

达到一定程度时,经闪蒸回收来聚合的丙烯单体,即得到粉料聚丙烯产品,这是一种比较

简单和先进的聚丙烯工业生产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由精制系统、聚合系统、闪蒸

系统、丙烯回收系统、循环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图15液相本体法制聚丙烯工艺示意图

原料:丙烯、乙烯、丁烯-1。

产品:聚丙烯。

丁腈橡胶

工艺:以丁二烯(BD)和丙烯腈(AN)二种单体为原料,采用多反应器串联、低温

乳液聚合的连续生产方式,由单体贮存与配制单元、化学品配制单元、聚合单元、单体回

10

T/CPCIF□□-20□□

收单元、胶乳贮存及掺混单元、凝聚、干燥单元、计量压块包装单元、氨冷冻单元、硬胶

单元组成。

图16冷法乳液聚合法制丁腈橡胶工艺示意图

原料:丁二烯(BD)和丙烯腈(AN)。

产品:丁腈橡胶,丁腈酸乳。

4.2主要产污环节及特征污染物

石油化工行业各生产企业产生的污染物的种类与企业生产所用原料、生产工艺过程以

及产品直接相关。即使使用相同的主要原料生产相同的产品,但工艺过程不同,生产单位

产品产生污染物的数量、种类和浓度也可能相差很大。

石油化工行业主要特征污染物包括石油烃、苯系物、卤代烃、多环芳烃类、苯酚类、

邻苯二甲酸酯类、硝基苯类等。其中重点关注的特征污染物为石油烃、苯系物和氯代烃。

石油化工行业主要产污环节及特征污染物见表1。

表1主要产污环节及特征污染物

生产单元产污环节土壤特征污染物地下水特征污染物

电脱盐

初馏塔

氰化物,硫化物,氯化物,

氰化物,砷,石油烃,挥发性有

常减压蒸馏闪蒸塔砷,石油烃,挥发性有机

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常压塔

减压塔

反应再生

分馏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硫化物,石油烃,挥发性有

催化裂化

吸收稳定性有机物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能量回收

焦化

硫化物,硫酸盐,氨氮,石

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

延迟焦化分馏油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

性有机物

发性有机物

吸收脱硫

加氢裂化反应

11

T/CPCIF□□-20□□

生产单元产污环节土壤特征污染物地下水特征污染物

钼,镍,钴,镉,硫化物,

分馏镍,钴,镉,石油烃,挥发性有

氨氮,石油烃,挥发性有机

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催化剂预硫化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萃取石油烃,己烷等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己烷等挥发性有机

溶剂脱沥青

溶剂回收半挥发性有机物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分离

硫化物,氨氮,钼,钴,

钴,镍,石油烃,苯系物等挥发

加氢精制反应镍,石油烃,苯系物等挥发

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稳定

预处理

氯化物,硫化物,氨氮,石

重整反应石油烃,苯、甲苯、二甲苯等苯

催化重整油烃,苯、甲苯、二甲苯等

系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芳烃抽提苯系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精馏

预热石油烃,环烷烃,烷基芳

石油烃,环烷烃,烷基芳烃,环

烃,环烷基芳烃,联苯,多

烃类热裂解裂解烷基芳烃,联苯,多环芳烃,

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

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

急冷等苯系物

异构化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甲苯,二甲苯,乙苯,

歧化苯,十二烷基苯,环己烷,氯异丙苯,十二烷基苯,环己

苯,四氢呋喃,硝基苯,硝基甲烷,氯苯,四氢呋喃,硝基

芳烃转化烷基转移

苯,苯甲酸,甲苯二异氰酸酯,苯,硝基甲苯,苯甲酸,甲

烷基化对苯二甲酸,间苯二腈,邻苯二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

甲酸酐,甲基萘,萘酸,间苯二腈,邻苯二甲酸

脱烷基化

酐,甲基萘,萘

预热

石油烃,异戊二烯,间戊二

石油烃,异戊二烯,间戊二烯,

乙烯裂解烯,环戊二烯,苯,甲苯,

环戊二烯,苯,甲苯,二甲苯

二甲苯

精馏

反应氨氮,硫酸盐,氰化物,

氰化物,钼,锑,丙烯腈,丙烯

钼,锑,丙烯腈,丙烯酸,

丙烯腈回收酸,丙酮,丙腈,乙腈,丙烯

丙酮,丙腈,乙腈,丙烯

醛,噁唑

精制醛,噁唑

银,环氧乙烷,乙二醇,二

环氧乙烷和乙二氧化环氧乙烷,乙二醇,二乙二醇,

乙二醇,三乙二醇及多乙二

醇三乙二醇及多乙二醇

精制醇

烃化硫化物,硫酸盐,苯,甲

苯,甲苯,乙苯,丁苯,异丙

苯,乙苯,丁苯,异丙苯,

反烃化苯,二异丙苯,过氧化氢异丙

二异丙苯,过氧化氢异丙

苯,苯乙酮,二甲基苯基甲醇,

苯酚和丙酮精馏苯,苯乙酮,二甲基苯基甲

苯酚,丙酮,2-苯基-2-丙醇,α-

醇,苯酚,丙酮,2-苯基-2-

氧化分解甲基苯乙烯,苯乙酮,4-甲基-3-

丙醇,α-甲基苯乙烯,苯乙

戊烯-2-酮

精制酮,4-甲基-3-戊烯-2-酮

氯化物,氯乙烯,三氯甲

配制氯乙烯,三氯甲烷,1,2-二氯乙

烷,1,2-二氯乙烷,1,1,1-三

烷,1,1,1-三氯乙烷,四氯化

聚合氯乙烷,四氯化碳,1,1,2-三

聚氯乙烯碳,1,1,2-三氯乙烷,1,1,1,2-四

氯乙烷,1,1,1,2-四氯乙烷,

氯乙烷,聚乙烯醇,甲基纤维

回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十

素,十二烷基硫醇

二烷基硫醇

丙烯精制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

聚丙烯

液体聚合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

12

T/CPCIF□□-20□□

生产单元产污环节土壤特征污染物地下水特征污染物

闪蒸分离氯化物,三乙基铝,二异丁

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

回收二甲氧基硅烷

丁二烯,乙醛,氰化物,乙

配制丁二烯,乙醛,氰化物,乙腈,

腈,丙烯腈,三乙醇胺,过

丙烯腈,三乙醇胺,过氧异丙基

聚合氧异丙基环己基苯,2-芳基

环己基苯,2-芳基二氢茚酮,二

二氢茚酮,二丁基萘磺酸

丁腈橡胶丁基萘磺酸盐,歧化松香皂,脂

盐,歧化松香皂,脂肪酸

肪酸皂,三乙酸丙酮,长链烷基

回收皂,三乙酸丙酮,长链烷基

硫酸,氢醌类,二甲基二硫代氨

硫酸,氢醌类,二甲基二硫

基甲酸盐类

代氨基甲酸盐类

氯化物,氰化物,硫化物,

氰化物,镉,砷,镍,钴,锑,硫酸盐,氨氮,镉,砷,

含油污水处理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钼,镍,钴,锑,银,石油

性有机物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

污水处理性有机物

氯化物,硫化物,硫酸盐,

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氨氮,硝酸盐,石油烃,挥

生活污水处理

性有机物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

5工作程序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的调查评估与修复按照地块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

控与修复、效果评估以及后期环境监管的流程实施,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7所示。

石油化工企业退役后的建(构)筑物和设施拆除过程中,可能导致石油及产品泄漏,

产生新的污染;如未拆除完全,在调查、治理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石

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宜在地块内建(构)筑物和设施拆除后开展。

13

T/CPCIF□□-20□□

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员访谈现场踏勘

污染

识别否

是否存在潜在污染?结束

初步调查

•污染状况调查分区

•采样方案制定

•现场采样

•样品分析方案制定

初步

调查是否超过筛选值?结束

与详

细调

查是

详细调查

•评估初步采样分析结果

•采样方案制定

•样品分析方案制定

•详细调查结论

水文地

质和环

境特征水文地质调查环境特征参数调查

参数调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风险风险是否不可接受?结束

评估

•确定风险管控与修复目标值

•确定风险管控与修复范围

选择风险管控与修复模式

风险

管控

与修筛选与评估风险管控制定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设计与实施及过

复及与修复技术技术方案程环境管理

效果

评估

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

是否开展后期环境监管?结束

后期

环境

监管是

•长期环境监测

•制度控制

图17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程序

14

T/CPCIF□□-20□□

6地块污染状况调查

6.1污染识别

6.1.1一般规定

污染识别阶段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等,原则上以

案头工作为主,可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6.1.2资料收集与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地面生产装置,储存装置及地下建(构)筑

物平面布置图,新/改/扩建时间,地上及地下储罐清单,设施设备清单,地面及地下管线

分布图,雨污收集处理措施,池体防渗防漏措施,地面防渗设计建设情况等二次保护措施,

环评文件,化学品储存及使用清单,废物管理记录,自行监测报告,环境调查报告,VOCs

污染源排查报告,泄漏检测与修复报告,违反环保要求相关记录,化学品泄漏或其他环境

污染事故情况,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等。具体资料收集清单、应用及来源详见附录B。

应收集地块退役后建(构)筑物和设施拆除、物料撤场等过程资料,分析可能存在的

污染泄漏。

石油化工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生产活动可能导致生产装置、管线储罐等发生泄漏;

应通过分析监测记录、安全事故等资料,识别出潜在污染风险。

调查人员应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所收集资料中错误、自相矛盾和不合理的信息,

筛选不确定的或缺失的关键信息,在后续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中进行复核和确认,并将各

项信息最终来源在报告中说明。

6.1.3人员访谈

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应为地块现状或历史的知情人,应包括政府单位工作人员(生态环境行政主

管部门人员等)、地块负责人员(包括现在的企业负责人、地块历史利用过程各阶段使用者

等)、企业员工(安环部员工及各生产装置维保人员等)以及地块所在地或熟悉地块的第三

方(如厂区内分包劳务人员、相邻地块的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

访谈内容

应针对不同访谈对象提出不同的访谈内容。

政府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地块负责人历史变更情况,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环境执

法情况,周边居民对企业的投诉情况,地块周边敏感目标情况等相关内容。

地块负责人员及企业员工: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采用的生产设施备、

原辅材料情况,地埋式储罐、管线分布情况,污水管网、污油管网及处置设施情况,防渗

措施情况,生产装置的跑冒滴漏等情况,地块内清挖土壤、清挖原因及土壤去向,暗沟深

坑等情况,化学品泄漏或其他环境污染事故情况,生产安全事故情况,“三废”的产生及处

理情况,环保措施运行情况。

地块所在地或熟悉地块的第三方:企业是否存在违规排放、倾倒、开挖、填埋废物的

情况,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周边区域的事故情况。

访谈方法

应采取当面交流、电话交流、电子或书面调查表等方式进行。

6.1.4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人员应遵守安全法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调查工作。当现场存在遗

留的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时,须进行安全培训,掌握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知识,装备必要

的防护用品,并在企业有关工作人员带领下进行地块环境现场踏勘。

石油化工企业大多沿江沿河沿海分布,现场踏勘应以地块内生产区为主,以地块周边、

临近地表水体方向和地下水流向下游方向为辅。

15

T/CPCIF□□-20□□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污染物以有机物为主,且地下水中可能存在NAPL,地块污

染调查人员应采用光离子检测仪(PID)、油水界面仪等野外便携式筛查仪器进行现场快速

测量,辅助识别和判断地块污染状况。

6.1.5污染识别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应结合主要产污环节,重点识别生产工艺中涉及到的原

辅材料、产品和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污染识别结论应明确地块及周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说明污染类型、污染状况和来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应提出第二阶段土壤和地下水污

染环境调查的建议。另外,应将判断地块污染与否的关键佐证材料作为报告附件。

6.2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需要根据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结论,有针对性

地制定地块初步调查工作方案。考虑到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地下设施及管线的隐蔽性和施工

安全性,重点增加调查点位确认环节,尽可能降低破坏地下设施和管线的可能性,减少安

全风险和污染扩散风险。

初步调查工作方案应包括核查已有信息、污染状况调查分区、制定采样方案、调查点

位确认、现场采样、制定样品分析方案、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和数据评估与分析等任务。

6.2.1已有信息核查

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往往生产年限较久,地下储罐、管线等可能存在腐蚀漏点,由于位

于地下,生产运行过程不易排查,可能造成持续泄漏,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在信息核

查过程中应重点核查地下设施及管线分布情况,核查污染物排放及渗泄漏信息和环境事故

情况,为调查布点的专业判断提供依据,准确摸清地块污染状况。

应对地块已有信息进行核查,如土壤类型、地下水埋深等。应查阅地块内罐槽的位置、

数量、埋深和历史工艺使用情况等信息,以及污染物排放和渗泄漏信息,初步判断污染物

在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或地块周边可能的分布和迁移情况。

应核查上述相关信息的来源,以确保其真实性和适用性。

6.2.2污染状况调查分区

石油化工行业地块布局明确,生产区与其他区域有明确界限,涉及到生产功能的均设

置在生产区,办公、生活等不涉及生产活动位于非生产区。生产区潜在污染风险较大,其

中生产装置区、地下储罐区、原辅料储罐、固废/危废仓库、废油/废水及原辅料输送管线、

污油/污水处理池等区域潜在污染风险较大,应重点调查。应将主要生产功能区域确定为地

块污染状况调查的重点关注区,非生产区域(包括办公区、生活区、未开发区等)作为一

般关注区。

应明确地块内生产相关功能区(生产装置区、地下储罐区、原辅料储罐、固废/危废仓

库、废油/废水及原辅料输送管线、污油/污水处理池等)的分布情况和相对位置关系,结

合地块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等因素,判断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可能分布。

6.2.3制定采样方案

土壤采样方案

地块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位数不少于3个;地块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位

数不少于6个,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

重点关注区单个采样工作单元面积不超过1600m2,通常采用专业判断法确定采样点位。

一般关注区单个采样工作单元面积不超过6400m2,通常采用系统布点法确定采样点位。

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层厚度,一般采样深度包括:表层土壤(0~0.5m)、

不同土层及分层处、初见水位处、感官异常和现场检测数据较高处、采样最深处等处均至

少采集1份土壤样品,土壤采样间隔为0.5~2m,重点关注地下水水位线附近。当有地下储

存设施时,应在储存设施以下至含水层底板,选取2~3个不同的深度进行取样。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重点关注的特征污染物为石油烃、苯系物和氯代烃等,污染物

16

T/CPCIF□□-20□□

迁移能力强,当地块特征污染物有苯系物、石油烃等轻质有机物时,应重点采集地下水水

位线附近样品;当地块特征污染物有氯代烃等重质有机物时,采样深度应至潜水层底板。

地下水采样方案

地下水监测点位应设置在重点关注区内疑似污染源所在位置(如生产装置、地下储罐、

管线等)以及污染物迁移的下游方向。

地下水监测点位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并按三角形或四边形至少布置3~4个监测点位。

一般情况下应在调查地块外、地下水上游选择清洁位置布设1个对照点。

地下水监测一般应以最易受污染的第一层地下水为主,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大于6m且

存在明显污染痕迹时,应开展地下水分层监测;若第二层含水层作为主要保护对象且可能

会受到污染时,应设置地下水监测组井,同时采集第一层和第二层地下水样品;

石油化工行业退役地块应重点关注地下水水位线是否存在LNAPL、含水层底板是否存

在DNAPL。当存在NAPL时,须测量NAPL厚度,取NAPL样品检测组分。

NAPL相关污染特征、运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方法等参考附录A。

地下水采样井筛管的开孔范围根据地下水水位、是否存在NAPL、隔水底板等因素确

定。重点关注地下水丰枯水位线,筛管上沿确保在丰水位以上,筛管下沿在枯水位以下。

现有地下水监测井的筛选应满足HJ164的相关要求。

土壤气采样方案

石油化工企业地块的生产区可能存在苯系物、氯代烃等挥发性有机物,一些挥发性有

机物会扩散进入土壤气,可设置监测井对土壤气进行取样监测,辅助判断挥发性有机污染

分布情况。

地块土层以卵石、砂、粉砂为主时,可设置监测井对土壤气进行取样监测。

土壤气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足以表征地块的污染状况,每个污染地块应不少于3个土

壤气采样点。

土壤气采样点的布置与土壤地下水采样点布设方案同时考虑,可在土壤与地下水采样

过程中完成土壤气监测井的建井。

土壤气探头的埋设深度应结合污染物埋深及土壤岩性确定,且应将土壤气探头埋设在

现场快筛读数与样品检测结果较高的位置。

土壤异味采样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涉及多种有机物,特别是含硫有机物如硫醇、硫醚等恶臭类有机物,退

役地块可能存在明显异味。环境调查时,需通过对现场土壤钻孔的岩芯进行异味识别和记

录,并结合对土壤样品进行异味类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查明异味土壤的水平分布范围和垂

向深度,并查明异味物质的成分,为地块后期异味土壤的风险管控与修复提供依据。

土壤异味调查点位的布置与土壤地下水采样点布设方案同时考虑,可在土壤与地下水

采样过程中完成土壤异味样品采集。

地表水和沉积物采样方案

采集地块内地表水和沉积物,应在存在积水的生产设施(包括围堰、污油池、污水池、

污油管道、污水管道及沟渠和废水处理池等)内布设采样点位。

采集流经地块的地表径流内的地表水和沉积物,应在流经地块的上游段、流经段和下

游段布设采样点位。

6.2.4调查点位确认

专业人员确认

石油化工行业地块具有管线多、储罐多的特点,可能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和污染扩散风

险,应进行调查点位确认,避免破坏遗留管线、储罐等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