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卷语文学科试题卷(解析版)_第1页
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卷语文学科试题卷(解析版)_第2页
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卷语文学科试题卷(解析版)_第3页
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卷语文学科试题卷(解析版)_第4页
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卷语文学科试题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卷语文学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脑思维是一项私密且不为他人所知的活动,你尽管想知道妻子脑子里在想什么,或者是老板心里对你的评价……但常会感叹他们的心思“难以捉摸”。不过,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大脑扫描仪,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解读”人脑思维。研究人员认为,大脑扫描仪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商家可以利用它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心理,警方也可以依靠它侦破案件。你在想啥一扫便知研究人员之一、美国神经系统学专家马塞尔·贾斯特介绍说,借助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和电脑程序控制的“读脑仪”,可以探测人类大脑当前正在思考、想象的物体。这是目前全球首个能够“窥视”人脑思维的分析工具。研究人员选择了10种物体做实验,其中5种是螺丝刀和锤子等工具,另外5种是圆顶屋和城堡等建筑。当参加实验者想象其中一种物体时,大脑的一些区域就会活跃起来,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程序,将扫描仪所获得的大脑活动信息转换成这种物体的图形。贾斯特解释说,当人们思考一种物体时,大脑的活跃区域不止一个。“当你想象螺丝刀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如何握住它、如何使用它,你会观察它的外形、思考它的用途。因此,一个人想象螺丝刀时,并非只有一个大脑区域活跃。”贾斯特说,判断人脑想象的物体仅处于“读脑”工程的初始阶段,“今后5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分析大脑活动方式,进一步探索人们的思想,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判断人们想象的物体是锤子还是螺丝刀”。亲身体验准确无误为了揭开“读脑仪”的神秘面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栏目摄制组来到位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实验室。栏目组制片人米格汉·弗兰克自告奋勇,亲身体验了一次“读脑”。弗兰克事后通过日记记录了当天实验的全过程:“我戴上耳塞,躺在床上。头部进入扫描区域后,我竭尽全力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屏幕上。“屏幕上接连出现了几种物体的图像,每两个图像之间相隔两三秒钟。研究人员要求我不仅要看图像,还要思考这一物体的特征。“当锤子的图像出现时,我想象锤子的重量以及如何用锤子敲击物体……我就这样连续思考了10种物体,同样的图像又播了一次。然后,我被允许随意思考某种物体,以检测这项技术的准确性。”实验结束后,弗兰克十分惊讶地发现,“读脑仪”准确地判断出了她脑海里所想的每种物体,而且没有一种遗漏。通过扫描读懂大脑尝试破译人脑思维的不只卡内基梅隆大学这一个研究小组。德国伯恩斯坦中心的神经学家约翰·海内斯正在利用脑部扫描技术,解读人们的意图。研究人员要求参加实验者在屏幕上闪现两个数字前的几秒内,做出“加”或“减”的选择。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扫描实验者的大脑,以寻找大脑哪一区域负责控制人的意图。海内斯说:“你可以看到,一个人想‘加’与‘减’时的大脑活动方式截然不同。”海内斯还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电脑游戏,游戏中有不同的房间,游戏参加者可以任意在这些虚拟房间中间“穿梭”。“我开启扫描仪,给实验者放映一些房间的图像,这些房间有的他们见过,有的没有。”海内斯说,“之后,我们通过分析参加实验者的大脑活动情况,可以得知他们之前有没有到过这个房间。”研究参与者之一、美国埃默里大学伦理学中心负责人保罗·沃尔普认为这项研究很有价值。“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以后不会再有‘科幻小说’,我们现在正在将高中时期阅读的那些科幻故事变为现实。”沃尔普认为,“读懂”人脑将是革命性的进步。“纵观历史,人们从不能强迫某人透露真实信息,劝说也好,刑罚也罢,都无济于事。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就是有权拒绝把自己的思想透露给他人。”沃尔普举例说:“我有两个女儿,有一天我回家后发现车撞出了凹痕,但两个女儿都不承认是自己所为。我能不能带她们去测谎机构,让她们接受脑部扫描,以判断是谁撒谎呢?我不知道。”商业领域争相采用研究人员认为,“读脑”技术除了可以推动脑控计算机和脑控机械的发展,还可以应用于安检和商业等领域。沃尔普介绍,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特殊的灯光,只要照射到人额头上,便可以深入前额皮层,进而探测大脑思维。“甚至可能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脑就被扫描了。假设你在机场接受安检,这时候有一束光照到额头上,你没意识到它,但大脑正在接受扫描。”沃尔普说。现阶段,“光束扫描”技术或许离日常生活仍然很遥远,但许多商家确实已经开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消费行为,这一技术被称为“神经市场”。位于英国伦敦的“神经感觉”公司专门开发了“神经市场”业务,拥有多家著名客户。公司创始人杰玛·卡尔弗特说,“神经市场”业务前景广阔,过去几年中,公司的影响力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据她估计,全球已有92家“神经市场”公司。(选自《今日科苑》2009年4月8日,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斯特研究的“读脑仪”可以探测人类大脑想象的物体,但是还不能探测人的思想。B.海内斯采取多种方式解读大脑意图,实验证明,游戏比“加”“减”的选择更有效。C.“读脑”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目前而言,其在安检和商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D.本文善于“用事实说话”,多处引用当事人的话语,增强了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2.文中画线处沃尔普的举例,要证明的观点是()A.科幻小说中的故事即将变为现实。 B.“读懂”人脑将是革命性的进步。C.人们不能强迫他人透露真实信息。 D.大脑扫描仪的可靠性还有待验证。3.给这则新闻添加一个标题,以下最合理的一项是()A.美德科学家的一项重大发现 B.未来人类可能不再拥有隐私权C.科学家用大脑扫描仪解读人脑思维 D.科技新突破:你的心思我知道4.根据弗兰克的日记,描述她参加实验的过程。5.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大脑的想法有可能被“解读”,对此,你认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试简要分析。【答案】1.B2.B3.C4.①展示物体图像。研究人员依次向弗兰克展示锤子、螺丝刀、圆顶屋、城堡等10种物体的图像。②思考并重复。让弗兰克将每种物体逐个思考几秒钟,然后重复以上过程一次。③分析脑部活动。在弗兰克思考期间,“读脑仪”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她的脑部活动。④判断思考内容。让弗兰克随意思考某种物品,“读脑仪”准确地判断出了她想的每种物体。5.①利大于弊。②可以有效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当思想不再是人的隐私,“读脑仪”的存在无疑将使人们怀有敬畏之心,使人们减少肮脏的、危险的思想,从而将不道德的乃至违法的行为扼杀在萌芽中。③可以帮助医疗、教育等行业更加精准地施策。当病人或受教育者无法或者不愿言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时,“读脑仪”可以帮助医生或教师了解真相,从而对症下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游戏比‘加’‘减’的选择更有效”错误。根据文章内容“研究人员要求参加实验者在屏幕上闪现两个数字前的几秒内,做出‘加’或‘减’的选择”“你可以看到,一个人想‘加’与‘减’时的大脑活动方式截然不同”“海内斯还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电脑游戏,游戏中有不同的房间,游戏参加者可以任意在这些虚拟房间中间‘穿梭’”可知,文中只是交待了不同的实验方法,并没有比较哪种方法效果更好。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沃尔普举例的内容,两个女儿都不承认是自己将车撞出了凹痕,仅凭说辞不能判断谁在说谎。结合上文内容“沃尔普认为,‘读懂’人脑将是革命性的进步。‘纵观历史,人们从不能强迫某人透露真实信息,劝说也好,刑罚也罢,都无济于事。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就是有权拒绝把自己的思想透露给他人’”可知,如果能够读懂人脑的思维,解读人脑的意图,沃尔普就不会面临此类问题。B.“‘读懂’人脑将是革命性的进步”与沃尔普的举例一致。A.“科幻小说中的故事即将变为现实”与两个女儿的现实问题没有关联,错误。C.“人们不能强迫他人透露真实信息”与本层论述的内容不一致,本层主要论述“德国伯恩斯坦中心的神经学家约翰·海内斯正在利用脑部扫描技术,解读人们的意图”,故错误。D.“大脑扫描仪的可靠性还有待验证”在文中没有涉及,故错误。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文先在开头提出话题“人脑思维是一项私密且不为他人所知活动”,然后指出“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大脑扫描仪,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解读’人脑思维”。然后分别从四个层次阐述“‘读脑仪’可以探测人类大脑当前正在思考、想象的物体”“‘读脑仪’准确地判断出了弗兰克脑海里所想的每种物体”“海内斯正在利用脑部扫描技术,解读人们的意图”“‘读脑’技术除了可以推动脑控计算机和脑控机械的发展,还可以应用于安检和商业等领域”。故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应是科学家研究利用“读脑仪”探测人类大脑,解读人类思维。C.内容一致,正确。A.“美德科学家的一项重大发现”概括片面、不具体。错误。B.“未来人类可能不再拥有隐私权”,只是文中一小段的内容,不全面。错误。D.“科技新突破:你的心思我知道”,文中论述了大脑扫描仪解读人脑思维,还停留在判断物体的初级阶段,但还没有真正做到探索人们的思维,还不能知道别人真正的“心思”。错误。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选择了10种物体做实验,其中5种是螺丝刀和锤子等工具,另外5种是圆顶屋和城堡等建筑”“屏幕上接连出现了几种物体的图像”可以概括出,首先会展示相关实验器物,如锤子、螺丝刀、圆顶屋、城堡等10种物体的图像。根据文中“每两个图像之间相隔两三秒钟。研究人员要求我不仅要看图像,还要思考这一物体的特征”“当锤子的图像出现时,我想象锤子的重量以及如何用锤子敲击物体……我就这样连续思考了10种物体,同样的图像又播了一次”可以概括出,要对看到的物品进行思考,物品会重复出现。研究人员让弗兰克思考每个物体的特征,十个物体出现完毕之后,然后重复以上过程一次。根据文中“我被允许随意思考某种物体,以检测这项技术的准确性”“当参加实验者想象其中一种物体时,大脑的一些区域就会活跃起来”“借助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和电脑程序控制,可以探测人类大脑当前正在思考、想象的物体”可以概括出,分析脑部活动。在弗兰克思考某种物体期间,“读脑仪”会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探测她大脑当前正在思考、想象的物体,分析她的脑部活动。根据文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程序,将扫描仪所获得的大脑活动信息转换成这种物体的图形”“‘读脑仪’准确地判断出了她脑海里所想的每种物体”可以概括出,通过电脑程序进行判断思考内容。在弗兰克随意思考某种物品时,“读脑仪”准确地判断出了她脑海里所想的每种物体。【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需要判断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当然,本环节不是随意的发挥,必须借助文中相关的内容给出观点。根据文中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以及最后部分“‘读脑’技术除了可以推动脑控计算机和脑控机械的发展,还可以应用于安检和商业等领域”,可以判断将来的应用应该是利大于弊。根据文中“警方也可以依靠它侦破案件”“纵观历史,人们从不能强迫某人透露真实信息,劝说也好,刑罚也罢,都无济于事。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就是有权拒绝把自己的思想透露给他人”,可以总结出,面对违法乱纪行为,“读脑仪”的存在可以让违法者的心理活动暴露无疑,可以有效减少违法思想的产生,预防犯罪活动的发生,将不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在萌芽状态发现或者扼杀。根据文中“通过分析大脑活动方式,进一步探索人们的思想”“甚至可能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脑就被扫描了”,可以总结出,面对治疗对象或教育对象,当他们不能够或者不愿意说出自己心中的真正想法时,“读脑仪”的存在可以清晰地探知病人的脑中所想,让医生可以避免无谓的检查,能够更好地对病下药。“读脑仪”的存在可以清楚地知道被教育对象心中的隐瞒,能够让教育者更好地发现事情的真相,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智齿叶子根生做了货郎。这让渑池人大跌眼镜。根生是在“换牙”后的第三年离开荣宝斋,做起货郎的。荣宝斋是渑池古董行的一块金字招牌,业务连通晋陕,名气直逼京沪。“换牙”是荣宝斋最为隆重的拜师仪式。进了荣宝斋,又换了牙的,用渑池人的话说,是“门头上挂祖宗——够显摆”。进荣宝斋得先当散工,散工每天除了打杂,还要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三民主义等与古董没多大关系的文化。只此一项,就将很多散工挡在了“换牙”之外;每月对学习内容又有考试,连续十二次考过后方能“换牙”,能“换牙”的概率不足百分之一。根生是第五个年头上换的牙。镶牙师傅先将根生的智齿取下,利索得不痛不痒,智齿“叮当”一声落入盛满酒精的瓷盒中,后又被置入水晶盒。荣宝斋掌门洪天从怀中取出一颗金牙,交给镶牙师傅,镶牙师傅小心翼翼地将金牙安在智齿的位置。至此,根生就成了洪天的入室徒弟。一年后,根生就成了荣宝斋的第二号人物。根生离开,是面上的说法。渑池人都知道是洪天撵了根生。大家都说根生摸清了生意套路,搭起了生意人脉,要另起炉灶。半个月后,有人在距离城北十多里的仰韶村一带碰见过根生,根生已是一个串村过巷的货郎。渑池人教训“白眼狼”的人就一句话:“出息了?中,跟货郎跑腿儿去。”货郎根生的货担里尽是大姑娘小媳妇喜欢的物什——西洋小镜、胭脂红绳、花色布头、围腰发圈……一到黄昏,“叮咚叮咚”的拨浪鼓声准会响起,正吃饭的姑娘媳妇端着饭碗出门,围着根生的货担你一样我一样选起来。根生却不收钱,就看中了她们手里的碗,说俺就喜欢这个。村人知道根生难舍那份古物情,就用碗换了一柄镜子,临了还抽走一根头绳,根生只当没有看见。天擦黑,根生就挑着一担碗钵盆离开了仰韶村。几年光景,天天如此。1938年春天,日军扫荡中原。一日,仰韶村几百人被日军围到村中的坝子上,汉奸扯着公鸭嗓叫:“家家户户有这种东西的立刻交出来,皇军有赏。”说完拿出一个刻有鱼纹的彩陶海碗。众人皆惊,这不是根生换走的那类物什吗?几年下来,碗钵盆都被根生挑完了啊。毒啊,根生。村人张口就骂。村人掘地三尺,也没有日本人要找的物件。“三日内必须找到货郎,不然见天杀一个,直至货郎出现。”日本少佐气得发疯。根生是第二天去找日本少佐的。“安特生先生发现了仰韶文化,我们天皇很感兴趣,阁下可否成人之美?”根生不语。“阁下偷梁换柱收集古物,令我佩服;阁下救几百性命于一线,令我佩服。”根生不语。“成交后,阁下就是我们的贵客。”根生不语。“阁下不说话,那就算默认了。”根生抓起酒瓶就灌,“咕咚咕咚”一下子去了半瓶多,然后咬紧牙关,又喝了一口,铁青着脸,把剩下的半瓶递到少佐面前。“爽快!中国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古语。”少佐接过酒瓶,给自己和根生各倒了一杯,一碰,一饮而尽。“噗”,根生一口酒喷到少佐的脸上,“哈哈哈哈,一群刽子手……”话音刚落,就见少佐突然倒地,抽搐成一团,口吐鲜血而亡。几个士兵狼一样扑向根生。根生的脸痛苦扭曲,鲜血从嘴角流了出来。根生的尸体被吊在村头的树上示众。是夜,暴雨如注,洪天带人取下根生的尸体,就地掩埋。洪天跪在根生的坟前,泪和雨下。回到荣宝斋,洪天好半天才松开自己的手,手里是一颗黄灿灿的牙齿。洪天的心在滴血,这颗牙齿是空的,根生咬破了牙齿里的剧毒胶囊,趁喝第二口之际,将剧毒吐回了酒瓶之中。洪天小心翼翼地从假牙的里层取出一个牛皮纸条,上面写着三个字:老地方。洪天潸然泪下,命人将根生几年换来的古物转移出了渑池,自己却留了下来。第二天下午,日军冲进荣宝斋。荣宝斋正在举办丧事——掌门人洪天中毒身亡。日军关于仰韶古物的线索就此中断。1948年陕北,一个挂着博物馆牌子的窑洞中,并排摆着六口大木箱子,箱子旁边的木架上,放着两个水晶盒,每个盒中是一颗智齿。盒子下压着的纸条上是一行蝇头小楷:中共渑池地下党党支委委员:洪远征(曾用名:洪天)张一田(曾用名:根生)(原载于《中国微型小说读库·第1辑》,上海文艺出版社)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渑池人将根生看作“白眼狼”,表现了当地的百姓讲究道义,是非分明。B.根生面对日本少佐三次“不语”,暗示他已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C.小说注重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如“根生抓起酒瓶就灌”,令人印象深刻。D.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叙事,突破时空限制,叙事紧凑集中,富有张力。7.对小说以《智齿》为标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拔掉“智齿”换“金牙”肯定了根生的能力,为他后来保护文物的行为做铺垫。B.小说的情节围绕“智齿”展开,根生与洪天的牺牲都与“智齿”有密切联系。C.“智齿”装在水晶盒中,暗示地下党员的智慧,也象征着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D.“智齿”是根生和洪天留在世间的物品,引发后人的思念,升华了小说主题。8.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作者是如何巧妙设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中国微型小说读库》开辟“红色记忆”专栏,要求投稿反映中华民族恢宏历史进程中,每个时代动人的历史节点、典型人物,体现民族精神。本小说成功入选该专栏,请简要分析入选的原因。【答案】6.A7.C8.①设置悬念。根生成为荣宝斋的第二号人物后突然离开,成为货郎,令读者心生疑团。②利用误会。“毒啊,根生。村人张口就骂”,这一误会令故事顿生波澜,曲折有致。③先抑后扬。结尾才揭示根生与洪天的共产党人身份,收到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9.①小说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根生等人为了保护仰韶文物而牺牲的悲壮故事,感人至深。②小说塑造了根生和洪天睿智、隐忍、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③小说展现出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体现了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A.“表现了当地的百姓讲究道义,是非分明”错。当地百姓们只是按照习惯“教训‘白眼狼’”,但并没有与他断绝往来,不能由此看出他们讲究道义,是非分明。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力。C.“暗示地下党员的智慧”理解偏颇,“智齿”装在水晶盒中,这只是渑池当地古董行的一个传统。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结构的能力。原文一开始首先说“能‘换牙’的概率不足百分之一”强调“换牙”的艰难。然后说“根生是第五个年头上换的牙……一年后,根生就成了荣宝斋的第二号人物”,以根生的迅速成长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但就是这么一个未来可期的青年,却“在‘换牙’后的第三年离开荣宝斋”,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突然做起了小货郎,这不能不让读者心生疑团,想要继续往下读探究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见作者巧妙设置悬念的能力。文中,根生当货郎后跟乡亲们换的碗钵盆,大家一开始并不知道有什么价值,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但直到日军来到村子里要求老百姓上缴,大家才意识到这是宝贝,误以为根生太过狡猾。实际上这是村民对根生的误会,而作者就巧妙利用这一误会,让根生的形象扑朔迷离起来,也令故事顿生波澜,曲折有致。结合文章一开始根生被洪天撵走无奈成为小货郎,以及村民误会根生用便宜货换真古董这两个情节,读者很容易误解为根生是故事中的反面人物。但直到最后,“中共渑池地下党党支委委员:洪远征(曾用名:洪天)张一田(曾用名:根生)”才将故事真相揭开,让大家明白这实际上是两个爱国共产党员唱的一出“双簧戏”。可见作者巧妙利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让故事波澜起伏,收到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题目要求,从小说中挖掘出相应的“历史节点”“典型人物”“民族精神”。对于“历史节点”,根据文中“1938年春天,日军扫荡中原”“根生是第二天去找日本少佐的”“第二天下午,日军冲进荣宝斋。荣宝斋正在举办丧事——掌门人洪天中毒身亡”“1948年陕北,一个挂着博物馆牌子的窑洞中,并排摆着六口大木箱子”不难看出,作品立足于抗日战争时期,而所讲述的故事是根生等共产党员为了保护仰韶文物而牺牲的悲壮故事。对于“典型人物”,很明显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根生,以及洪天。他俩巧妙利用自身身份,以根生的货郎身份收集、保护仰韶彩陶碗等文物,可见其睿智。从根生甘愿被人误认为是“白眼狼”也不辩驳,而是默默地继续收集古董,可见其隐忍。而从根生找日军大佐同归于尽以及洪天中毒身亡(很可能是服毒自尽)的结局,可以看出他们甘愿自我牺牲。这样的英雄形象,自然能震撼人心。从“民族精神”来看,本文意在通过根生和洪天的悲壮故事,向我们展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爱国人士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懈奋斗、甘于牺牲的崇高爱国情怀。因此,文中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也不言自明。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然也?越王勾践与吴人战,大败之,兼有九夷。当是时也,南面而立,近臣三,远臣五,令群臣曰:“闻吾过而不告者其罪刑。”此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者也。昔者晋文公与楚人战,大胜之,烧其军,火三日不灭,文公退而有忧色,侍者曰:“君大胜楚,今有忧色,何也?”文公曰:“吾闻能以战胜而安者,其唯圣人乎!若夫诈胜之徒,未尝不危也,吾是以忧。”此得意而恐骄者也。昔齐桓公得管仲、隰朋,辩其言,说其义。正月之朝,令具太牢,进之先祖。桓公西面而立,管仲、隰朋东面而立,桓公赞曰:“自吾得听二子之言,吾目加明,耳加聪,不敢独擅,愿荐之先祖。”此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者也。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节选自《说苑·君道》)材料二: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亡佐急矣。周公旦白屋之士,所下者七十人,而天下之士皆至。晏子所与同衣食者百人,而天下之士亦至。仲尼修道行,理文章,而天下之士亦至矣。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节选自《说苑·尊贤》)10.材料二画波浪线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钟子期死A伯牙B破琴C绝弦D终身不复E鼓琴F以为世无足G为鼓琴者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夷,古代对东方沿海一带诸民族的总称,因其种姓繁多,故有“九夷”之名。B.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只用羊、豕为“少牢”。C.“吾目加明”与“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两句中的“加”字意思相同。D.“是不与焉”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的“与”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晋文公、齐桓公身为君主而有所“恐”,这是他们成为一代明君的原因。B.齐景公出猎见虎见蛇,认为是不祥之兆,但晏子不以为然,并借机劝谏景公应知贤任贤。C.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成就霸业,任用竖刁、易牙身死不葬,在对比中可见用人之重要。D.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作者借此喻指明主没有贤才的辅助难以有所作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夫诈胜之徒,未尝不危也,吾是以忧。(2)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14.材料一中,作者主张怎样的为君之道?【答案】10.ADF11.C12.D13.(1)像那些以计谋得胜的人,没有不危险的,我因此而担忧。(2)同一个人,荣耀和耻辱都出现在他身上,为什么?因为他任用的人不同。14.①身处高位要反思自己的过错。②得意时不要忽略潜在的危机。③充分尊重并信任贤才。【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钟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不仅弹琴是这样,贤人也是这样。即使有贤人,没有人来接纳他,贤人又何以尽忠!良马不能自己到达千里之外,要等待伯乐出现才能驰骋千里。“钟子期”作主语,“死”作谓语,应在A处断开;“伯牙”作主语,“破琴绝弦”作谓语,应在D处断开;“以为”作谓语,“世无足为鼓琴者”作宾语,故中间不能停顿,应在其前后停顿,即应在F处断开。故应ADF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C.错误。“加”,更加;/虚夸,夸大。句意:我的眼睛更加明亮。/我不敢虚报夸大数目。D.正确。“与”,参加、属于;/结交,与……交好。句意:您说的这些都不在其中。/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D.“作者借此喻指明主没有贤才的辅助难以有所作为”错,从末句“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可知,作者借此喻指贤才遇明主赏识方能展现其才华。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若夫”,像那些;“诈胜”,以计谋取胜;“是以”,因此。(2)“荣辱”,荣耀和耻辱;“施”,施加,引申出现;“任”,任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根据“越王勾践与吴人战,大败之……令群臣曰:“闻吾过而不告者其罪刑。’此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者也”,作者主张:身处高位要反思自己的过错。(2)根据“文公曰:‘吾闻能以战胜而安者,其唯圣人乎!若夫诈胜之徒,未尝不危也,吾是以忧’此得意而恐骄者也”作者主张:得意时不要忽略潜在的危机。(3)根据“桓公赞曰:‘自吾得听二子之言,吾目加明,耳加聪,不敢独擅,愿荐之先祖。’此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者也”,作者主张:充分尊重并信任贤才。参考译文:材料一:英明的君主有三怕:一是居高位时害怕听不到自己的过失;二是得意时害怕骄傲自满;三是听到天下至理名言时害怕不能施行。怎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越王勾践与吴国交战,大败吴国,兼并了九夷。在那时,(越王勾践)南面称霸,亲近和疏远的大臣数量不相上下,命令群臣说:“听到我的过失而不告诉我的人,应该受到惩罚。”这就是身居高位时害怕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的人。从前晋文公与楚国交战,大胜楚国,焚烧了楚国军营,大火三天三夜没有熄灭,晋文公收兵,脸上带着忧虑的神色,侍者问他:“您大胜楚军,现在却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晋文公说:“我听说能以打胜仗获得安宁的,恐怕只有圣人吧!像那些以计谋得胜的人,没有不危险的,我因此而担忧。”这就是得意时害怕骄傲自满的人。从前齐桓公得到管仲、隰朋,采用他们的建议,欣赏他们的论断。正月上朝祭祀时,(齐桓公)命令准备牛、羊、豕三牲,敬献先祖。齐桓公面向西站立,管仲、隰朋面向东站立。齐桓公祭告说:“自从我听从这两个人的言论,我的眼睛更加明亮,听力更加敏锐,不敢独自占有,愿推荐给祖先。”这就是听到天下至理名言时害怕不能施行的人。齐景公外出打猎,上山遇见老虎,下河遇见蛇。(齐景公)回去后召见晏子问他:“今日我出去打猎,上山遇见老虎,下河遇见蛇,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不祥之兆吧?”晏子说:“国家有三种不祥之兆,您说的这些都不在其中。有贤士而不了解,这是第一种不祥之兆;了解又不能任用,这是第二种不祥之兆;任用却又不信任,这是第三种不祥之兆。人们所谓的不祥之兆就是这三种情况。如今您上山遇见老虎,那是(因为到了)老虎居住之地,下河遇见蛇,那是(因为到了)蛇的洞穴。前往老虎居住的地方,前往蛇的洞穴而看见老虎和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材料二:有人说:“能说齐桓公仁义吗?杀死兄长而继位,不是仁义。能说齐桓公恭谨有节制吗?与女子同乘一车,奔驰在都城中,不是恭谨有节制。能说齐桓公搡守清白吗?在他的家门内,没有可出嫁的女子,不是操守清白。这三样,是亡国昏君的行为,然而齐桓公兼而有之,但因为得到了管仲、隰朋,所以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使诸侯全都朝奉周王室,他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得到这些成就都是)因为他得到了贤臣辅佐。失去管仲、隰朋,任用竖刁、易牙,导致他身死不能下葬,尸虫流出尸体。同一个人,荣耀和耻辱都出现在他身上,为什么?因为他任用的人不同。”由此看来,选用贤臣良佐是当务之急。周公旦屈身礼待的贫寒士人有七十多位,因而天下的士人都到他那里去。晏子同衣同食结交的士人有上百人,因而天下的士人也到他那里去。孔子修养道德品行,整理礼乐制度,因而天下的士人也到他那里去。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奏琴。伯牙弹琴心中想着泰山时,钟子期说:“琴弹得真好啊,巍峨雄伟好像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中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琴弹得真好啊,浩浩荡荡好像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不仅弹琴是这样,贤人也是这样。即使有贤人,没有人来接纳他,贤人又何以尽忠!良马不能自己到达千里之外,要等待伯乐出现才能驰骋千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送张卿致仕王安石子房筹策汉时功,身退超然慕赤松【注】。余烈尚能开后世,高材今复继前踪。执鞭始负平生愿,操几何知此地逢?窃食一官惭未艾,绪言方赖赐从容。【注】赤松:赤松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仙人,是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万世基业的中华帝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以史开篇,赞美留侯张良功成身退,不慕荣华,一心追随赤松子的超然达观。B.“高材”既指诗人,也指张卿,“继前踪”表现二人继张良之踪,期待建功立业的愿望。C.颈联中“执鞭”代指为官,诗人与辞官的张卿相逢,二人感叹为官并非平生所愿。D.全诗以议论为主,诗人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受融于一体,借以抒写胸怀,言近旨远。16.诗的尾联富有深意,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答案】15.B16.①尾联中诗人表面说自己为官没有作为,只是窃食俸禄,因此深感惭愧,连抒发议论也不能从容,实则只是自谦。②诗人借此表达对张卿辞官的宽慰与勉励,也表达对官场不如意的感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B.“期待建功立业的愿望”错,“继前踪”表现二人继张良之踪,身退官场。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尾联“窃食一官惭未艾,绪言方赖赐从容”,意为:任官而无作为,诗人心里惭愧不尽,连已发而未尽的言论都没有充裕的时间。“窃食”,意为窃取俸禄,谓任官而无作为,常用作自谦之词。“未艾”,未尽,未止。这两句是诗人的自谦之语。前句是说自己做官却没有作为,只是白拿朝廷的俸禄,为此心里感到非常惭愧;后句是说自己做官时,即使想抒发些议论,也不能从容抒发,抒发了自己在官场不如意的感慨。虽然诗人感叹自己官场不如意,但是当与辞官的张卿相逢时,还是表达了他对张卿的宽慰与勉励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谏言唐太宗对百姓不要用严刑监督和声威震慑,因为这样会使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诗开阔的意境或衬托内心的豪迈,或反衬个体的渺小,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广阔的湖面上,安置一叶小舟,就属于前者。(3)小刚参加六朝古都南京研学游,每到一处都能怀想历史,产生千古兴亡之感,于是他借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己之感怀。【答案】①.终苟免而不怀仁②.貌恭而不心服③.玉鉴琼田三万顷④.着我扁舟一叶⑤.六朝旧事随流水⑥.但寒烟衰草凝绿(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苟”“恭”“鉴”“琼”“顷”“着”“衰”“凝”“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很多作家、学者非常重视文章的逻辑性,一些文本可以直接作为逻辑学的教学资料使用。鲁迅先生的杂文很有代表性,_______①_____。比如在《论辩的魂灵》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划线部分的句子是两个错误的三段论,第一个三段论的错误在于小项“中国人”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周延了。第二个三段论的问题在于“中项不周延”。鲁迅先生故意用错误的推理形式来说明论敌逻辑思维的荒谬,可以说是_____②_______,从辩论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总之,______③______,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提供帮助,增强口头表达或行文的逻辑性,使之更有条理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结合划线句子,概括并分析“论敌逻辑思维的荒谬”之处。【答案】18.①他的文章逻辑性极强②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③合理地运用逻辑学的知识19.①违反同一律(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②“甲生疮”和“甲中国人”,这两个前提并不能直接推论出“中国人生疮了”,因为仅仅甲一个人并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说到很多作家、学者非常重视文章的逻辑性,并且说到鲁迅先生的杂文很有代表性,说明鲁迅的文章很重视逻辑性,逻辑性非常强,可填“他的文章逻辑性极强”。②本处是说论敌逻辑思维的荒谬,所谓的论敌逻辑思维,就是用对方的逻辑来反驳对方,可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照搬别人的办法来迫害那个人自己。③根据后文“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提供帮助,增强口头表达或行文的逻辑性,使之更有条理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可知,这是合理运用逻辑学知识的好处,可填“合理地运用逻辑学的知识”。【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逻辑推理的把握能力。“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这句话以偏概全或者是违反同一律。“甲生疮”和“甲是中国人”不等于说“中国人生疮”,因为“中国人”是个整体概念,“甲”是个个体概念,“甲”一个人不能概括整个“中国人”,属于以偏概全,或者违反了同一律,从而在这两个的前提下不能直接推论出“中国人生疮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白莲湖是一口不大的湖,离窑庄不远。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二五八集期,父亲也带我去过。湖边港汊甚多,密密地长着芦苇。新芦苇很高了,黑森森的。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人过时常有翠鸟冲出,翠绿的一闪,快如疾箭。小船浮在岸边,竹篙横在船上。倪二呢?坐在一家晒谷场的石辘轴上,①手里的瓦块毡帽攥成了一团,额头上破了一块皮。几个人围着他。他好像老了十岁。他疲倦了。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②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他一定还没有吃过饭。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袋老锅巴。③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④不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的。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20.下列有关文中语言运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可在“攥成了一团”前加“被”字。B.②句中的“跟”换成“同”,不影响句意。C.③句中“木然地坐着”不可改为“呆若木鸡”。D.④句中的“震动”一词可以替换为“振动”。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一方格,一方格的深沟。颜色好像烧焦了似的红。”改后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2.首段对白莲湖的景物描写颇有特色,试加以分析。【答案】20.D21.①原文“一方格,一方格的”“好像烧焦了似的”独立成句,起强调作用,给人印象更深刻。②原文多用短句,简洁、精练,与上下文风格一致。22.①抓住白莲湖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突出其典型特征,如芦苇的密、高、黑森森。②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如莲蓬荷叶“面”上的静与翠鸟的“点”上的动。【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D.不可替换为“振动”。此处“震动”指受到外力影响而颤动。“振动”意为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强调重点不同:文中将“一方格,一方格的”独立成句,写出了脖子上深沟的样式,强调了“深”;“好像烧焦了似的”独立成句,强调了脖子的颜色。这两个强调的句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改句没有强调意味;所用句式不同:文中多用短句,简洁明快、活泼精练,与上下文语境一致;改句是长句,不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特色分析鉴赏能力。文中抓住白莲湖中“密密地长着芦苇”这一典型景物,写出了景物“密密”“很高了”“黑森森”等特点;抓住“藕”这一典型事物,写出了“肥白少渣”的特点。文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荷叶是静态,翠鸟冲出是动态;“莲叶”是面,“冲出的翠鸟”是点,将这两者放在一个画面之中,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站在山脚下,有人在山底骂我,我很生气。我爬到半山腰,有人在山底骂我,我听不清,以为他在和我打招呼。等我到了山顶,有人在山底骂我,我耳边只有呼呼风声,眼前尽是迷人风景。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格局决定高度同样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