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宅人”,你真的愿意宅吗_第1页
“都市宅人”,你真的愿意宅吗_第2页
“都市宅人”,你真的愿意宅吗_第3页
“都市宅人”,你真的愿意宅吗_第4页
“都市宅人”,你真的愿意宅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都市宅人”,你真的愿意宅吗宅女和宅男

欣怡(化名)是一个27岁的年轻女性,但当她进到诊室坐下的时候我简直不能揣测她的年龄。因为面前这位女性穿着肥大的卡其色外套,随便将不甚干净的长发扎在脑后,脸色苍白无华,给人整体的感觉十分邋遢,丝毫没有通常同龄女性的青春活力。

欣怡是被她小姑领来医院的。开始她并不愿意配合治疗,低着头眼睛看着桌面,拒绝和我交流。经过多次尝试,我们的沟通逐渐顺利起来。

七年前,欣怡高中毕业,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人觉得孩子还小,先在家里待两年再说吧。谁知道这一待就是七年。其间亲戚朋友也给介绍了几个工作,可她从来没有干过两个月,就主动辞职了。

按她的话说,单纯完成工作自己是没大问题的,但关键是跟人打交道太困难了。她从来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如果有人瞧她一眼,就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只要一看到同事聚在一起聊天,就感觉是在嘲笑她,总之,她觉得外面的世界排斥她,每天早晨一想到要面对那么多人就很害怕。所以每次工作都是以失败告终,然后又退回到她封闭的空间里去。发展到后来,她甚至连熟悉的亲朋聚会都不愿参加。

欣怡属于典型的宅女,患有社交恐惧症,无法融入人群,长期游离于社会之外。

许鹏(化名)是一名程序设计师,他是自己主动来医院就诊的,相比较欣怡,我们姑且将他定义为非典型宅男吧。

许鹏大学毕业后来北京工作,自己租房住,他个性比较内向,每天上班就和枯燥的程序打交道,一般下班就回到住处,晚上在屋里上网、打游戏、看书,极少与人交流。刚开始的半年他觉得这样简单安静的生活很不错,一个人闲云野鹤,无拘无束,充分享受单身生活。

但随着时间推移,许鹏逐渐感到有些不对劲儿了,刚毕业那时充满干劲儿的状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懒散和消极怠工。要是以前,老板每次下达的任务,许鹏会立马着手干,经常又好又快地提前完成。可是现在却变成了能拖则拖,一直等到最后期限才匆匆忙忙地开夜车,最后勉强交差。晚上下班回到住处,说什么也不想动,常常躺在床上发呆,感觉人生越来越没有意思。

许鹏的情况更符合现在一部分都市年轻宅人的情况。在各大城市,有很多背井离乡来打拼的年轻人,他们没有亲人陪在身边,同学朋友可能也不多,如果自己再不积极地拓展社交圈,就很容易离社会越来越远,逐步深陷于个人的世界里。

“宅人”当道

现在宅在家里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这是飞速发展的网络世界带给我们便利生活的结果。特别是如今网络力量如此强大,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购物、订餐、交友等以前必须出门才能办成的事情。拥有一台电脑,“宅人”们就能度过一天。一般情况下,不时地宅上几天,也是正常的,只代表了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但是有一部分人出现了比较极端的状况,他们过分地封闭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很少与现实中的人面对面交流,而转向虚拟世界寻求感情慰藉。所以,他们的QQ、MSN上的头像永远闪亮,沉迷在网游里奔跑、打怪兽、交朋结友,在虚拟的农场上种菜养猪,不亦乐乎。

我们人类本身属于群居动物,不能脱离社会单独生存,与他人的现实交流是我们的感情诉求,必不可少。如果宅的时间太久,可能造成情绪烦躁不安、精神低落消沉、社交技能退化,甚至出现自闭症倾向。

把脉“宅人”的不同类型

但是我们也不能将这些“资深宅人”一棒子打死。他们中的有些人非常享受“宅生活”的乐趣,心甘情愿一如既往地宅下去。另外一些人却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宅着,这部分人占大多数,太久的“宅生活”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究竟哪些人确实适合“宅生活”的方式,而哪些人又应该积极摆脱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推开自己掩蔽已久的房门?这要从不同的性格谈起。

大家都知道,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心理学家把人们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再往下细分,又将这两种分为稳定型和非稳定型。

外向型

不管是稳定型也好,还是非稳定型也好,外向性格的人通常都会主动出击寻求交流,容易认识朋友,善于和社会打交道,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宅在家里。

但如果外向型的人突然过起了“宅生活”,就要特别注意了,这肯定是不正常的,应该是某种原因对他造成了打击或产生失败感,使他变得像蜗牛一般缩在壳里,不愿意面对他人。

心灵处方:“宅”是逃避自己害怕的人或事的方式。但是逃避显然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我们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显得更加懦弱和渺小。找出原因,勇敢面对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是能够克服的,就努力打败它;如果确实是克服不了的,就坦然承认自己的无能。我们不是未来战士,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承认自己的失败并非就是丢脸的事情,而是我们心智更成熟的表现。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抛于脑后,积极地迈向下一个台阶。

内向稳定型

这类人的主要性格表现为:气质文静,有主见,不合群,不敏感,不神经质。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做事情看问题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不需要外界的肯定,也不在意他人的批判,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概括地说,这类人我行我素,内心很强大。就像金庸笔下狂傲不羁、离群索居的桃花岛岛主黄药师,天文地理,样样有门,诗词歌赋书画琴棋,无所不能。

历史上有很多创造伟大成就的人都属于这种类型。特别是在科学、哲学、艺术、技术等领域,内心的强大和不受干扰使他们得以完全沉醉在自己真正关心的事物之中,倾其才智。这样的人,“宅”是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不用担心他们会出现什么问题。

内向非稳定型

这类人的主要性格表现为:沉默寡言,很敏感,缺乏自信,在人际交往上比较被动,内心受外界影响大,心灵比较脆弱,容易遭受打击。他们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但另一方面因为性格关系又不愿主动寻求同他人交流。因此,只能将自己禁锢在封闭的空间里。

这样类型的人,“宅”其实并非他本人自愿的生活方式,属于被迫“宅”。如果宅的时间久了,感情需求缺失,长期得不到满足,就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说许鹏和欣怡,虽然程度不同,但都属于此类型。同样,大多数“宅人”也属于这种情况。

心灵处方:没有人注定是应该寂寞的,朋友的友谊、同事的关怀、伴侣的爱情等都是很美好的感情,我们也应该拥有,但这些都不是靠等待就会来到我们身旁,犹如好酒需要时间酿造一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必须靠你来我往的交流才会日渐深厚。

或许我们天生腼腆、胆小,害怕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起,逐步改变一些习惯。比如说开始每天打扫屋子,好好收拾自己,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和朋友打场球,周末参加一个以前肯定会推托不去的聚会。人多的时候如果不想讲话,那就对周围的人微笑吧。

每次都进步一点,克服自己的恐惧、紧张,压制太敏感的想法,不让自己在人群前退缩,逐渐我们可能会发现,其实和人打交道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自闭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