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语文世界”命题作文升格指导示例_第1页
“漫游语文世界”命题作文升格指导示例_第2页
“漫游语文世界”命题作文升格指导示例_第3页
“漫游语文世界”命题作文升格指导示例_第4页
“漫游语文世界”命题作文升格指导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漫游语文世界”命题作文升格指导示例文题展现

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语文,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常规的或新奇的,别扭的或富有艺术的,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有关的问题。漫游语文世界让我们有收获,漫游语文世界让我们有感触,漫游语文世界,可以全面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请以“漫游语文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题不限。

病文展示

漫游语文世界

张永杰

漫游语文世界,我收获颇多。(开头虽然很简洁,但缺少诗意,也就缺少了引人的力量。)

语文在我们生活别重要,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无一不体现了它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这一段是从理论上来谈语文的重要性的,与标题“漫游”不符。)

有人说,社会发展了,语文就显得不太重要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处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你不必再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必再抱怨英雄迟暮,而是在于你是否能毛遂自荐,孔雀开屏般自我展现一番。诚然,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一副铁齿铜牙一定会招来别人的明眸睐眼,相信任何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而才疏学浅的你,只能在灰暗角落垂头丧气,抱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这一段也是谈语文的重要性的,与第二段的文字明显的重复。其实这一段完全可以不要。)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语文,当我吟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姐姐告诉我那是一句古诗;当我学姐姐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妈妈夸我好孩子已会念诗了;当我背起书包跟着老师学知识时,语文就成了我永远的朋友。(这一段与上文衔接不太紧密,中间缺少必要的过渡。)

漫游语文世界,让我找到了在失意时抚慰心灵之痛的良药。“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多么得意的神态,多么自负的心理。(引用了李白的这句诗就能表明“我”找到了在失意时抚慰心灵之痛的良药吗?要注意引用之后,还要根据需要作必要的分析。)李白纵游于诗意之中,好不潇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在被贬之后,让他忘记了心灵曾有过的那份伤痛。(这个例子如果作一点分析,会更有说服力。)

人生在世如行路,常有山水阻前身。在失意之时,只要我们永葆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态,这足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之痛。

漫游语文世界,让我看到了用什么来陶冶我们心灵的情操。纵观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选择了语文那固有的一份宁静,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那一句句优美的诗句,那一篇篇清新的散文,那荡气回肠的小说,无不在心底震撼,撞击出智慧的火花!(这里只是理论论证,如果再这个地方加一个事例,那效果则会更好。)

在我们遭遇困境时,在我们不如意时,当放弃时即放弃,追求理想,也足以陶冶我们的心灵情操。

漫游语文世界,你会发现我们心中会自动涌动出一泓清泉,生出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轻灵之感。(这里也只有的观点,缺少必要的、富有诗意的语文事例作佐证。在修改时可考虑加上一些。)

漫游语文世界,我变得雍智。它让我从失意中走出来,以积极向上的阳光的面貌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它让我从无知变成有知,让我有更加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世界,陶冶心灵的情操!

自评

我的这篇作文紧扣标题中的“语文”这一点来写,既写出了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又写了自己漫游语文世界的感受,因此可以说我的这篇作文中心是很突出的。另外这篇作文中引了很多的诗句,有李白的、苏轼的、陶渊明的;引了那么多富有哲理的话语,有鲁迅的、林清玄的。这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增加了文章的底蕴。

同学评说

张永杰的这篇作文确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文章叙议结合,结构严谨。本文有叙有议,夹叙夹议。叙述材料,简明概括又具体生动,带有议论性又兼具抒情性。事例叙写有详有略,有具体有概括。以多种手法表现主题,最后以抒情的笔调收结,有始有终,环环紧扣,文脉贯通。但我认为这篇作文有点离题,这一点在文章第二、三段特别突出。我们写作时应紧扣标题中的“漫游”二字,而永杰同学在这两段中纯是理论性的来写语文的重要性,与“漫游”二字关系不大。

师生互评

师:文中第五段引用李白的诗,你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意在通过李白的事例来表现语文可以在失意时抚慰心灵之痛。

师:请你再仔细阅读那一段,看看你的目的达到了吗?

生:不明显。老师您看这是为什么呢?

师:主要的原因是你引用了之后,缺少对事例的具体分析。

生:对了。老师您看我加上“作为一名诗人,李白的怀才不遇加上不满朝政的荒诞,在他最失意之时,依然能够拥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心态”这一句如何?

师:这很好,这里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也就印证了语文可以在失意时抚慰心灵之痛的观点。另外这一段中你的第二个事例也缺少必要的分析,也应当加上。

生:好的。知道了。

成功升格

漫游语文世界

张永杰

漫游语文世界,我收获颇多。在漫游中我看到了在失意之时,用什么来抚慰心灵的伤痛;在困窘之时,应如何来陶冶心灵的情操。(开头既简洁明了,又富诗意,点出了漫游中的发现。)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语文,当我吟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姐姐告诉我那是一句古诗;当我学姐姐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妈妈夸我好孩子已会念诗了;当我背起书包跟着老师学知识时,语文就成了我永远的朋友。(简单的叙述中包含了自己与语文那源远流长的关系。)

漫游语文世界,让我找到了在失意时抚慰心灵之痛的良药。“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多么得意的神态,多么自负的心理。作为一名诗人,李白的怀才不遇加上不满朝政的荒诞,在他最失意之时,依然能够拥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心态,纵游于诗意之中,好不潇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正因为在被贬之后,依然能够坚持“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心理,才让他忘记了心灵曾有过的那份伤痛。(引用事例之后的分析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人生在世如行路,常有山水阻前身。在失意之时,只要我们永葆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态,这足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之痛。

漫游语文世界,让我看到了用什么来陶冶我们心灵的情操。纵观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选择了语文那固有的一份宁静,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那优美的诗句,那清新的散文,那荡气回肠的小说,无不在心底震撼,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叙述简洁、语言流畅,彰显了深厚的语文功底。)不满朝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做彭泽县令之时,毅然放弃了名利,归隐田园,陶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多么闲适,多么惬意。正是与田园相伴,与优美的诗句相依,才真见其高尚的节操!(事例经典而有代表性,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

在我们遭遇困境时,在我们不如意时,当放弃时即放弃,追求理想,也足以陶冶我们的心灵情操。

漫游语文世界,你会发现我们心中会自动涌动出一泓清泉,生出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轻灵之感。(引用恰当好处,看似信心拈来,但却非一日一时之功。)漫游语文世界,我认识了鲁迅,这一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向中国人民大声呐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漫游语文世界,我认识了林清玄,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教会了我做人的准则:生活中,并不是你在哪儿放一个门框哪里就是你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拐,总有一个适合你的方向。

漫游语文世界,我变得雍智。(既照应了开头的“收获颇多”,也进一步的深化了漫游语文世界的作用。)它让我从失意中走出来,以积极向上的阳光的面貌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它让我从无知变成有知,让我有更加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世界,陶冶心灵的情操!

老师点评

修改后的作文较符合写作的要求,文章紧扣“漫游”二字,始终围绕语文的作用而写。主题的提炼值得称道。面对涵盖广泛的材料,聚焦于语文的实质,围绕主题的表达共选用了五个正面的具体事例,这五个材料都紧紧围绕着语文的实质作用展开,而且所选的五个人物有古有今,极具代表性,足以强力支持基本观点。另个文章中多处运用拟人、排比、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极富有文采。

升格收益

本文的升格收益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就针对如何来抓命题作文的题眼这一点来谈一下。

升格前的作文认为“语文”是题眼,紧扣“语文”来写,显然是错误的。这一标题的题眼应是“漫游”我们写作时应紧扣“漫游”来写。

由此次作文的失误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作文审题时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那么我们在作文中应如何来抓“题眼”呢?我们可记住如下规则: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