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详细解读_第1页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详细解读_第2页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详细解读_第3页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详细解读_第4页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详细解读CATALOGUE目录1总则2基本规定3园林绿化工程要素4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与游园5植物园6动物园CATALOGUE目录7郊野型公园8道路绿化9绿道10绿化隔离带11生态保育与生态修复起草说明011总则明确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目标和质量要求。统一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促进园林绿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绿化水平。1.1规范目的和意义01021.2适用范围包括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园林绿化工程。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可持续性。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强调功能完善,满足人们游憩、健身、科普等需求。1.3工程建设原则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施工应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遵守环保和劳动保护规定。验收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达标。1.4工程建设要求022基本规定123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型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指标,强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绿化效果。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要求园林布局合理,景观设计符合美学原则,注重植物配置与地形、建筑、小品的协调,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园林布局与景观设计提倡使用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合理控制植物数量,确保绿化效果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植物种类与数量2.1规模布局规定园林绿化工程所使用的土壤和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土壤与水质要求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要求进行种植和养护,确保植物成活率和绿化效果。植物种植与养护规定园林建筑和小品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园林建筑与小品强调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保障施工人员和市民的安全与健康。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2.2建设要求灌溉与排水修剪与整形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与信息化2.3运行维护01020304规定园林绿化工程应建立完善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要求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整形,保持植物形态美观、生长健壮。建立病虫害防治制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植物和景观的危害。提倡建立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033园林绿化工程要素地形设计包括平地、坡地、山地等不同地形类型的处理方式,以及微地形的塑造技巧。土壤改良针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改良,如沙土、粘土、盐碱土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排水性能。土方工程包括挖方、填方、土方平衡等施工要点,确保地形稳定。3.1地形与土壤园路设计包括园路布局、路面材料选择、路侧绿化等要点,营造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活动场地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场地,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广场等。铺装工程包括地面铺装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确保场地平整、美观。3.2园路与活动场地03养护管理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提高绿化效果。01植物选择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02种植设计包括乔灌草搭配、植物群落营造、季相变化等设计要点,打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3.3种植景观建筑设计具有景观价值的建筑,如亭、台、楼、阁等,丰富园林空间层次。构筑物包括围墙、栏杆、挡土墙等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要点。小品设施设计具有特色的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花坛等,提升园林艺术氛围。3.4建(构)筑物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给水设施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和内涝现象。排水设施根据园林风格和功能需求设计照明方案,营造舒适、安全的夜间环境。照明设施设置垃圾桶、公厕等环卫设施,方便游客使用,保持环境整洁。环卫设施3.5配套设施044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与游园综合公园是城市中规模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类型,具有游憩、观赏、文化、科普等多种功能。定义与功能规划设计原则设施配置综合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等原则,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综合公园应配备完善的游憩设施、文化设施、科普设施等,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0302014.1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是城市居住区范围内的公园绿地,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健身等服务。定义与功能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实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规划设计原则社区公园应配置适量的游憩设施、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方便居民使用。设施配置4.2社区公园定义与功能游园是规模较小、设施简单的公园绿地,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短暂的休闲、游憩场所。规划设计原则游园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灵活性和便捷性,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资源。设施配置游园可配置简单的座椅、花坛、小型游乐设施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4.3游园055植物园03展览区应根据植物分类和景观需求设置专类园,如热带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01植物园设计应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展示不同地理区域和气候带的植物种类。02布局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如展览区、科研区、管理区和游客服务区等。5.1设计与布局配置应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彩搭配,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专类园应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进行合理配置,突出主题特色。植物选择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和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确保植物健康生长。5.2植物选择与配置植物园工程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绿化种植工程应注重土壤改良和排水设施建设,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园路、广场等硬质景观施工应注重材料选择和细节处理,提升整体景观品质。5.3工程施工与质量要求植物园应建立专业的养护管理团队,负责植物的日常养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灌溉等作业,保持植物良好生长状态。加强游客管理和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游园,保护植物园生态环境。5.4养护与管理066动物园123动物园设计应以创造适宜动物生存与展示的环境为前提,确保动物福利和游客安全。动物园应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包括动物展示区、游客服务区、管理区和动物饲养后勤区等。动物园的植物景观应与动物展示相协调,营造自然、生态的园林景观。6.1一般规定动物展示区应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展示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包括室内外展示场馆、活动场地和隔离设施等。活动场地应宽敞、安全,满足动物运动、嬉戏和社交等需求,同时方便游客观赏。展示场馆应满足动物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并配备必要的丰容设施,提高动物福利。隔离设施应安全、牢固,防止动物逃逸和游客进入动物活动区域。6.2动物展示区游客服务区应提供完善的导览标识、休息设施和卫生设施等,方便游客游览和休息。游客服务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如设置无障碍通道、婴儿车停放点等。动物园应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互动体验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6.3游客服务区管理区应设有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满足日常管理和运营需求。动物饲养后勤区应包括饲料加工储存场所、动物医院、隔离检疫场所等,确保动物饲养和医疗保健工作的正常进行。管理区与动物饲养后勤区的设计应符合卫生防疫和安全防护要求,保障工作人员和动物的安全与健康。6.4管理区与动物饲养后勤区077郊野型公园位于城市近郊,具有较大面积呈自然状态或自然风貌的公园绿地。以自然景观为主,注重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定义特点定义与特点规划与布局规划原则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布局形式根据地形地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采用开放式或自然式布局,设置景观节点和游憩设施。植被类型以地带性植被为主,适当引入观赏植物,丰富植物多样性。绿化配置注重乔灌草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提高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植被与绿化根据公园规模和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园路系统,满足游览和消防需求。园路设计在重要节点设置广场,提供集散和活动空间,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广场设置园路与广场根据公园规模和游客需求,合理设置厕所、休息座椅、标识系统等服务设施。加强公园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火、防盗、防破坏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同时,加强公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整洁美观。服务与管理管理措施服务设施088道路绿化生态原则道路绿化应注重生态效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安全原则道路绿化设计应确保行车安全,避免植物过于繁茂影响视线或遮挡交通标志。美观原则道路绿化应追求美观,通过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提升城市道路的整体形象。实用原则道路绿化设计应结合实际,考虑养护管理的可行性和经济性。8.1道路绿化设计原则8.2道路绿化植物选择选择树形整齐、枝叶茂盛、生长迅速的乔木,形成道路绿化的骨架。选择花繁叶茂、色彩丰富、耐修剪的灌木,增加道路绿化的层次和色彩。选择覆盖能力强、生长迅速、管理粗放的地被植物,覆盖裸露地面,减少扬尘。选择花期长、花色艳丽、抗逆性强的花卉,点缀道路绿化,提升观赏效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花卉种植穴挖掘按设计要求挖掘种植穴,规格符合要求,底部施入基肥。清理场地施工前应对道路两侧进行清理,去除垃圾、杂草等杂物。回填土方根据设计要求回填土方,确保地形平整,排水顺畅。植物种植按设计要求种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确保植物生长良好,无枯死现象。浇水施肥种植后及时浇水施肥,确保植物正常生长。8.3道路绿化施工要求浇水根据天气和植物生长情况适时浇水,确保植物正常生长。修剪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整形,保持树形优美,无枯枝败叶现象。补植对死亡或缺失的植物及时进行补植,确保道路绿化完整美观。施肥结合浇水进行施肥,促进植物健壮生长。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防止病虫害扩散蔓延。8.4道路绿化养护管理0301050204099绿道绿道定义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具有生态、休闲、游憩、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绿道功能绿道主要承担连接城市与自然、串联各类绿色空间和功能区的任务,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的场所,同时促进生态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义与功能绿道规划应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干预。生态优先绿道应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和可达性,方便市民进入和使用。连通性与可达性绿道设计应注重多样性和特色,结合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绿道景观。多样性与特色绿道应保证市民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安全性与舒适性规划与设计原则郊野绿道城市绿道滨河绿道山林绿道类型与特点位于城市郊区,以自然景观为主,提供远足、骑行等户外活动。沿着河流、湖泊等水域设置,提供亲水体验和观景功能。位于城市内部,连接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等绿色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散步、健身锻炼的场所。位于山区或林地,以山林景观和野趣为特色,提供徒步旅行和探险活动。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绿化种植后期管理建设与管理要求01020304绿道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绿道应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休息设施、卫生设施、照明设施等。绿道绿化种植应注重生态效应和景观效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绿道建成后应加强后期管理,定期巡查和维护,确保绿道的正常使用和良好状态。1010绿化隔离带绿化隔离带是指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两侧或周围设置的,以绿化植物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带状区域。绿化隔离带能够减少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它还能起到美化城市景观、分隔交通和居住区域的作用。定义作用10.1定义与作用绿化隔离带的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景观协调、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原则绿化隔离带的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植物配置应丰富多样,注重季相变化和色彩搭配。同时,还要考虑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要求。设计要求10.2设计原则与要求植物选择应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易于管理的植物种类。如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植物配置根据绿化隔离带的宽度和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可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群落结构,形成多层次的绿色屏障。10.3植物选择与配置养护管理标准参照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标准,确保绿化隔离带内植物生长良好,无枯枝败叶、无病虫害等现象。养护管理措施加强日常巡查和养护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修剪整形、防治病虫害等。对于死树死草要及时补种,确保绿化效果持久稳定。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爱护绿化隔离带的意识。10.4养护管理标准与措施1111生态保育与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生境营造等手段,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