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化疗_第1页
恶性肿瘤的化疗_第2页
恶性肿瘤的化疗_第3页
恶性肿瘤的化疗_第4页
恶性肿瘤的化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恶性肿瘤的化疗肿瘤化疗的发展史及现状化学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肿瘤药物(化疗)的分类化疗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抗肿瘤药物(化疗)的常见毒性主要内容第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前言

一、药物治疗肿瘤的历史

药物治疗肿瘤已有几千年历史。埃及纸莎草时代(EberPepyrusB.C1500年):砷化物油膏治疗有溃疡的肿瘤希波克拉底时代(B.C400年):已较确切地认识肿瘤,主要用腐蚀剂治疗体表肿瘤中国古代: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四大手段治疗肿瘤1865年Lissauer应用Fowler氏液治疗肿瘤是近代化学疗法的最早尝试第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烷化剂与现代化疗的起源氮芥的研究始于硫芥,1859年Guthrie合成硫芥(芥子气,代号H)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将H用为战争毒气1929年Berenblum第一次发现芥子气可抑制煤焦油诱发的小鼠肿瘤的生长1931年Adair及Bagg试用于乳腺癌患者,但因毒性大而放弃Ward合成一系列含氮之硫芥类似物——氮芥HN1:C2H5-NHN2:CH3-NCH2CH2ClCH2CH2ClCH2CH2ClCH2CH2ClHN3:NCH2CH2ClCH2CH2ClCH2CH2Cl第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次大战一次沉船事故:氮芥使船员白细胞下降药理研究显示HN3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1942年起,美国Gilman、Goodman、Philips和Rhoads,英国的Wikinson等系统地研究了氮芥类化合物的药理,并试用于肿瘤病人。1946年发表文献,Gilman、Philips和Rhoads分别报告HN2对人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疗效后,这类抗肿瘤药物受到重视,开始了肿瘤化疗的现代进程。第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概念广义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指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狭义肿瘤化学治疗是利用化学合成药物(细胞毒药物)治疗肿瘤的方法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方式。概述第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43年:氮芥应用为开端1948年:叶酸拮抗剂诱导ALL缓解(血液肿瘤)1958年:甲氨蝶呤治疗绒毛膜癌(实体瘤)60年代:联合化疗治疗儿童白血病70年代:辅助化疗及新辅助化疗(综合治疗)80、90年代:新药开发及止吐、升白等支持治疗21世纪:个体化治疗

一、肿瘤化疗的发展简史第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肿瘤药物治疗的发展历史,可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年以前主要靠经验式的研究方法,发展单一药物的化学治疗;建立临床评价抗癌新药疗效及毒性的标准;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获得第一批较有效的结果,对晚期实体瘤的效果很差。40年代:HN2(淋巴瘤)MTX(白血病)己烯雌酚(前列腺癌、乳腺癌)50年代:5-Fu6-TG6-MPACD(绒癌、肾母细胞瘤)CTXMEL

术前术后辅助化疗一、肿瘤化疗的发展史第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阶段:1960—1970

药物作用原理特别是细胞动力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化疗获得成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也开始介绍到肿瘤化疗中,临床上发展了对照、随机等的评价研究,建立了较客观的药物研究方案和评价标准,扩大了临床化疗的实验基础。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对一些脏器实体肿瘤的治疗也取得了进展,并开始探讨联合化疗的问题。主要成果:VLBVCRBCNUADMPCBAra-CBLMDDPMMCDTIC联合化疗治疗ALL、HD、睾丸肿瘤等一、肿瘤化疗的发展史第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阶段:1970年到现在

综合治疗的概念取得成就,改进了肿瘤外科、放疗和化疗三者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肿瘤内科治疗。止吐、升白等药物上市。70年代:联合化疗方案PVP(睾丸肿瘤)、

COPPCHOP(NHL)、MOPP(HD)CMFCAF(乳腺癌)80年代:铂类蒽环类长春硷类BRMVP-16NVB90年代:TaxelCPT-11GEML-OHPIFNIL-2MebtheraHerceptin21世纪:GeneTherapy(Biotherapy)一、肿瘤化疗的发展史第1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抗肿瘤药物研究的50年是富有成果的50年,化疗不仅仅是一种姑息疗法或辅助疗法,而已经成为一种根治性的方法和手段。目前有50多种药物对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有效,至少有10种肿瘤单用化疗有获得治愈的可能,约有20余种肿瘤可以得到缓解,化疗已成为当前临床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肿瘤化疗的现状第1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给药途径口服肌肉注射血管外给药分布全身局部靶向代谢与排泄血管内给药动脉静脉体腔注射化学药物的吸收二、化疗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第1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化学药物的吸收抗肿瘤药物的给药途径:

1.血管外给药:口服、肌内、腔内和鞘内注射

口服: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较低,药物进人血液循环的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2.血管内给药:静脉注射和动脉给药静脉:不存在药物的延迟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问题。第1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化学药物的分布吸收入血的化疗药物迅速分布于:血流量大的组织、肝肾等代谢排泄器官及肿瘤组织中。但血脑屏障、血睾屏障阻止化疗药物进入脑实质和睾丸内。

特殊的给药途径或改变剂型(脂质体、单克隆抗体、某些高分子物质)可使肿瘤组织内血药浓度增高。第1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化学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巴比妥类诱导肝微粒体酶hepatomicrosomeenzyme)的产生增强药物活性,而异烟肼等药物能抑制肝微粒体酶使药物代谢减慢。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大多数转变为无活性的代谢物,但是也有少部分药物在体内转化为活性更强的成分。第1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肠肝脏希罗达

5´-DFCR5´-DFURCyD5´-DFCR5´-DFUR5-FU肿瘤希罗达

胸苷磷酸化酶(TP酶)CyD5´-DFCR=5´脱氧氟胞苷;5´-DFUR=5´脱氧氟脲苷;CyD=胞苷脱氨酶;CE=羧酸酯酶CE希罗达(5-脱氧-5-氟-N-[(戊氧基)羰基]-胞嘧啶核苷)的作用机制肿瘤第1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化学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其次通过胆道、肠道、汗腺或肺排泄。化疗前与化疗期间需谨慎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基因多态性(polymorphism)影响药物的代谢如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的毒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第1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按细胞周期分按作用机制分(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靶点)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按来源、化学结构

机制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抗代谢药植物碱类激素杂类第1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1干扰核酸合成(见第四节:抗代谢药物)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2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5.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见第四节)第1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1.烷化剂

可与DNA形成交叉联结,引起DNA断裂破坏。2.抗生素

●与DNA起烷化作用的抗生素,如MMC;●产生自由基而破坏DNA结构的抗生素,如平阳霉素、博莱霉素、匹来霉素及链霉黑素等。3.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作用于拓扑酶I如喜树碱(CPT)、羟喜树碱(HCPT)

作用于拓扑酶ⅡVP—16、VM26等。4.与DNA结合的金属化合物

如顺铂及卡铂。

第2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抗生素1.放线菌素D2.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DRN)、阿霉素(ADM)、表阿霉素(表柔比星,EPI)、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THP)、米托蒽醌(MIT)等第2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1.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抑制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聚合:长春碱2.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阻止微管蛋白解聚:紫杉类3.干扰核蛋白体功能

三尖杉生物碱4.影响氨基酸供应L-门冬酰胺酶第2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1.烷化剂6.杂类4.抗肿瘤植物药5.激素类2.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及其抗代谢药3.抗生素类

四、抗肿瘤药物(化疗)的分类(二):

根据化疗药物的来源、化学结构以及作用机制分类第2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定义:在体内能形成碳正离子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

–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

–如DNA、RNA或某些重要的酶类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者使DNA分子发生断裂。(一)烷化剂抗肿瘤活性强,半衰期短,毒性较大,选择性低,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第2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氮芥类氮芥类是一类含有双-(β-氯乙基)氨基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抗肿瘤活性,降低毒性烷化剂按化学结构分6类包括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

苯丙酸氮芥(MEL)、苯丁酸氮芥(CLB)、

消瘤芥(AT-1258)、氧芳芥、抗瘤新芥、甲氮咪胺第2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氮芥使DNA鸟嘌呤N7部位烷化机制H3C-NCH2CH2ClCH2CH2ClCl碱性或中性PHH3C-N-CH2CH2-CH2-Cl-ClCH2乙撑亚胺离子H3C-N-CH2CH2CH2-CH2-Cl-正碳离子H2NNNNOHNCHRDNA鸟嘌呤CH2CH2-N-CH2CH2ClCH3H2NNNNOHNCHR鸟嘌呤N7部位烷化[乙撑亚胺离子][正碳离子]CH2-CH2NCH2-CH2CH3H2NNNNOHNCHRNNNH2HCNNOHR与另一鸟嘌呤N7部位烷化第2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乙烯亚胺类:塞替哌3.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

尼莫司汀、司莫司汀、洛莫司汀4.甲基磺酸酯:白消安5.三氮烯咪唑类:达卡巴嗪(DTIC)

6.肼类:丙卡巴肼(甲基苄肼,PCB)第2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及其抗代谢药

该类药物与核酸合成所需的叶酸、嘧啶、嘌呤结构相似,通过抑制合成DNA、RNA的酶,干扰肿瘤增殖。主要包括5类:1.叶酸类似物:MTX2.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5-FU抑制胸腺嘧啶合成3.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6-巯嘌呤4.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5.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双氟脱氧阿糖胞苷第2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叶酸类似物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物能阻止有活性四氢叶酸生成,从而阻止胸苷酸等的形成,以干扰核酸合成。

甲氨蝶呤(MTX)为此类代表药,甲氨蝶呤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几乎不可逆结合,从而阻止DNA合成和细胞复制所必须的四氢叶酸的形成。第2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X2.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过去称抗嘧啶药)

此类药能阻止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转变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从而干扰DNA合成。氟尿嘧啶(5—FU)为此类的代表药;第3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抑制胸苷酸合成酶的药物还有:(1).卡培他滨(2).替吉奥(S-1):以替加氟为药物主体,加入生化调节剂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组成复方制剂。(3).呋喃氟尿嘧啶(替加氟,FT-207)(4).卡莫氟第3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抑制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药物(过去称抗嘌呤药)主要能阻止腺苷转变为胸苷酸和(或)鸟苷酸的过程。主要药物是巯嘌呤(6—MP)或其衍生物第3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主要阻止核糖核苷酸(NMP)中的核糖还原而变成脱氧核糖核苷酸(dNMP),从而干扰DNA合成。主要药品为羟基脲(HU)

5、DNA多聚酶抑制剂

阻止四种脱氧核苷酸(dNTP)聚合成DNA链。主要药品为阿糖胞苷(Ara—c),双氟脱氧阿糖胞苷(dFdC,健择)等

第3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抗生素类抗肿瘤药

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放线菌素D蒽环类抗生素其他抗肿瘤抗生素:MMC、平阳霉素、博来霉素第3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环的几何结构和取代基对保持活性至关重要,C13羰基和C9羟基与DNA双螺旋的碱基对产生氢键,结构中的蒽醌嵌合到DNA的C-G碱基对层之间,每6个碱基对嵌入2个蒽醌环。嵌入作用使碱基之间的距离由3.4A增至6.8A,引起DNA裂解。蒽环类抗生素:嵌入型抗肿瘤药物第3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包括:阿霉素、吡柔比星、表柔比星、

米托蒽醌心脏毒性是蒽环类抗生素突出副作用预防:控制药物总剂量,使用右丙亚胺等,定期检测蒽环类抗生素各种之间疗效相当,副作用有差别第3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抗肿瘤植物药

来源于植物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1)紫杉类(2)长春碱类(3)三尖杉生物碱类(4)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羟基喜树碱、拓朴替康、伊立替康(5)鬼臼毒素(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第3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肿瘤植物药作用机制:紫杉类,促进微管聚合并抑制其解聚。(2)长春碱类,作用于M期:通过抑制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聚合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如VCR、VLB、VDS、NVB等。(3)三尖杉生物碱类,干扰核蛋白体合成。

三尖杉碱及高三尖杉酯碱

第3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肿瘤植物药作用机制:(4)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羟基喜树碱、拓朴替康、伊立替康

(5)鬼臼毒素(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依托泊苷、替尼泊苷

第3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长春新碱(VCR)不良反应

①剂量限制性毒性是神经系统毒性②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较轻2、硫酸长春地辛(西艾克,VLB)不良反应

①骨髓抑制较最常见。

②神经毒性:可逆性的末梢神经炎,较长春新碱轻。

长春碱类第4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长春瑞滨(NVB)不良反应:①血液系统毒性:粒细胞减少是长春瑞滨主要的剂量依赖性毒性②血管发生静脉炎长春碱类第4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长春花

第4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紫杉类紫杉醇(紫素,Paclitaxel),艾素适应症

抗瘤谱广,可用于卵巢癌、乳腺癌、宫颈癌、NSCLC、头颈癌、食管癌、胃癌等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2骨髓抑制3、神经毒性4、肌肉关节疼痛5、胃肠道反应

第4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开普拓,CPT-11)适应症

开普拓适用于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急性胆碱能综合征:阿托品治疗延迟性腹泻:一旦出现第一次稀便开始用药,易蒙停血液学毒性喜树碱类第4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鬼臼毒素依托泊苷(VP-16)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EP),恶性淋巴瘤(E-CHOP),恶性生殖细胞瘤(PEB)。不良反应

可逆性的较明显骨髓抑制

第4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激素类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抗雌激素受体药物如三苯氧胺(TAM)、托瑞米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AI)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第4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杂类:铂类

类似双功能基烷化剂,破坏了两条多核苷酸链上嘌呤基和胞嘧啶之间的氢键,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致使DNA复制、转录失败。铂化合物是一类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物。顺铂及作用机制第4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铂类药物有,一代:顺铂;

二代:卡铂;三代:奥沙利铂其它:洛铂、奈达铂、2、铂化合物的作用特点:广谱抗肿瘤活性,缓解期短,是一类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物。水溶性差,肾毒性及神经毒性明显。3、铂化合物的毒性1)顺铂有明显的肾毒性,需水化;其次有神经系统毒性。2)卡铂骨髓抑制较明显3)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较明显第5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四、抗肿瘤药物(化疗)的分类:根据化疗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不同进行分类Howard和Pele(1953)应用32P标记核苷酸法证明,DNA合成(S期)是在间期。从而确立了细胞周期(CellCycle)的概念。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常规分为4个期:G1—S—G2—M.细胞周期的概念第5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细胞周期示意图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分裂期DNA合成前期第5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3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示意图第5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0

1

0.10.01细胞存活率(%)0

100

肿瘤细胞正常造血细胞剂量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存活率(%)10

1

0.10.010

100

肿瘤细胞正常造血细胞剂量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相关,因此大剂量间断给药优于小剂量连续给药。只对细胞群中的一部分细胞有作用,持续给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可提高疗效。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长春碱和紫杉类环磷酰胺顺铂(DDP)第5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本类药物能与细胞中的DNA发生共价或非共价结合,阻碍其功能。对增殖细胞群中各期细胞及G0期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其疗效与剂量成正比,呈剂量依赖性,以大剂量冲击治疗为宜。如烷化剂、抗癌抗生素、激素、铂类等第5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用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抗肿瘤抗生素

阿霉素表阿霉素吡柔比星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杂类

顺铂卡铂奥沙利铂

奈达铂烷化剂马利兰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卡氮芥氮烯咪胺环己亚硝脲美法兰达卡巴嗪第5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

对增殖周期中的某一期有较强的作用,对G0期细胞不敏感。其特点是呈给药时间依赖性,宜小剂量持续给药。如羟基脲、阿糖胞苷、甲氨蝶呤5-FU等生物合成的药物对s期细胞作用显著;长春碱、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等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主要作用于M期。这类药物对骨髓及瘤细胞的量效曲线也随剂量增大而细胞数下降,但达到一定剂量时即向水平方向转折,形成一个坪。此时即使再增加剂量,也难奏效,总有一部分细胞不敏感第5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用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S期特异性药物氨甲蝶呤5-氟脲嘧啶培美曲赛

6-巯基嘌呤羟基尿阿糖胞苷健择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喜树碱类)M期特异性药物长春碱类紫杉类

G1期特异性药物左旋门冬酰胺酶肾上腺皮质激素G2期特异性药物博来霉素平阳霉素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VP-16)

第5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毒性反应的分类

一、按发生时间分类:(1)近期毒性:

A.立即毒性:恶心、呕吐、局部刺激、皮肤红斑、皮疹、过敏反应、发热、体位性低血压、腹痛、腹泻.B.近期毒性:骨髓抑制、肝损伤、肾损伤、心脏毒性、粘膜炎、口炎、皮肤色素沉着、脱发、药物性膀胱炎、中枢及耳、周围神经毒性。

五、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第5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远期毒性:器官特异性:心(心律失常、心衰),肺(呼吸功能障碍、纤维化),肝(肝功衰竭),肾(肾功表衰竭),神经病变,性腺(不育症、乳房女性化)全身性:免疫功能障碍不育和致畸肿瘤(包括白血病)第6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毒性反应的分类

二、按后果分类:(1)非致死性:

长期或暂时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限制化疗的剂量和疗程影响疗效(2)致死性第6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程度分类

1、Karnofsky分级,轻度反应(+)不需治疗中度反应(++)需治疗重度反应(+++)威肋生命,但可恢复严重反应(++++)直接致死或促进死亡

2、ECOG分级:分0、1、2、3、4度,因毒性死亡者为5度

3、WHO分级:分0、1、2、3、4度第6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分度标准

0度1度2度3度4度血液学HGB(g/L)>11095~10980~9465~79<65WBC(×109/L)>4.03~3.92.0~2.91.0~1.9<1.0NEU(×109/L)>2.01.5~1.91.0~1.40.5~0.9<0.5PLT(×109/L)>10075~9950~7425~49<25胃肠道恶心、呕吐无恶心暂时性需治疗难控制呕吐呕吐呕吐腹泻无暂时性能耐受不能耐受血性腹泻(<2天)(>2天)需治疗周围神经正常感觉异常严重异常不能耐受瘫痪或腱反射轻度无力感觉异常减退运动障碍第6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药物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抗肿瘤药物的组织刺激性有关强刺激性(组织坏死):长春瑞滨、氮芥、多柔比星、柔红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放线菌素D等刺激明显(灼伤):氮烯咪胺、替尼泊苷、鬼臼乙叉苷等相对无明显刺激: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博莱霉素、氟尿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等刺激性分类第6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预防措施

静脉炎:防胜于治,一定比例稀释药物,调节滴速;选择好静脉(中心静脉)及深静脉置管;渗漏:停止化疗;抽吸残留药物;冰敷;局部应用相关解毒剂(如:0.25%普鲁卡因溶液局部封闭),避免溃疡形成,促进损伤恢复。第6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第6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过敏反应局部表现:沿静脉出现风团、荨麻疹或红斑,常见于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全身表现:Ⅰ型~Ⅳ型过敏反应,严重者导致死亡。常在用药开始后15分钟内出现症状或体征。可表现为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紫绀等。患者可诉有瘙痒、胸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眩晕、寒战、腹痛、便意及焦虑等第6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紫杉醇、多西他赛、博莱霉素、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多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顺铂、奥沙利铂等。较易发生过敏反应药物第6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敏反应的处理原则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程度较严重的化疗药物需要预防性抗过敏治疗,如:紫杉类、博莱霉素、L-门冬酰胺酶局部荨麻疹并非停药指征,但需要严密观察或治疗好转后继续用药如有全身过敏表现,应立即停药,联合应用H1,2-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升压药等对症治疗第6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发热

易引起发热的药物有

博来霉素、更生霉素、多柔比星、吉西他滨、氮芥、光辉霉素、甲氨喋呤、氮烯咪胺、左旋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发热一般不需特别处理,可预防性抗过敏治疗第7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临床表现:不同类的化疗药骨髓抑制的程度、出现及持续时间以及骨髓功能恢复时间均有不同,其中抑制较明显的药物有:紫杉醇、泰素帝、长春瑞宾、替尼泊甙、长春地辛(VDS)依托泊甙(VP-16)、ADM、吡喃阿霉素(THP)、MTX、硫嘌吟(6—MP)、GEM、奈达铂、洛铂和异环磷酰胺(IFO)等一般先出现粒细胞↓,其次出现血小板↓,而MMC、GEM、奈达铂、洛铂等对血小板影响较明显,有时可先出现血小板↓和出血顺向。门冬酰胺酶对血象影响较轻,长春新碱、博来毒素和平阳霉素则无影响。4、骨髓抑制(化疗的最大障碍)第7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通常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不宜应用骨髓抑制的化疗药物(急性白血病例外)。无菌环境:LaminarAirFlow避免损伤性、侵入性操作及交叉感染成分输血:血小板低于20×109/L,输血小板造血生长因子:G-CSF,GM-CSF(特比奥)抗菌素处理:第7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恶心呕吐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化疗数小时或数天,可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脱水、衰竭造成拒绝或恐惧化疗。

引起较重呕吐的药物为DDP、氮芥、达卡巴嗪,放线菌素D、CTX、六甲嘧胺、卡铂、CCNN、BCNN、ADM、阿糖胞苷、丙卡巴肼等。

5、消化系统反应最常见反应第7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迟发性呕吐

化疗后24小时以后发生,往往持续2~4天,高峰期大约在48~72小时,可能有20~93%出现。最常出现迟发性呕吐的药物:DDP最明显,含有IFO、CTX的方案亦常见到。第7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预期性呕吐以往经历过多个疗程的化疗,尤其有过严重呕吐及。多由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刺激:光线、味道、声音、护士的衣着颜色。可能有长期存在的现象(2年后仍可有50%病人持续)。发生率70~80%。第7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处理三联止吐①5-HT3受体拮抗剂②NK1拮抗剂:阿瑞匹坦③地塞米松±安定±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第7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FU、CPT-11、甲氨喋呤、阿糖胞苷、更生霉素、羟基脲、柔红霉素、伊立替康、亚硝脲类、紫杉醇、吉非替尼、索拉非尼、干扰素和白介素-2等易致腹泻药物①停止化疗并及时对症治疗②进低纤维素、高蛋白食物、补充足够液体③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④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⑤止泻药(易蒙停)治疗原则(2)、腹泻5、消化系统反应第7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的处理(1).迟发性腹泻:在使用本品24小时后及在下周期化疗前任何时间均有发生迟发性腹泻的危险。是开普拓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2)发生时间:静脉滴注本品后发生首次稀便的中位时间是第5天,一旦发生应马上通知医生并立即开始适当的治疗。(3)处理:一旦出现第一次稀便,开始饮用大量合电解质的饮料并马上开始抗腹泻治疗。目前,推荐的抗腹泻治疗措施为:高剂量的氯苯哌酰胺(易蒙停)(2mg/2小时)这种治疗需持续到最后一次稀便结束后12小时,不得连续使用超过48小时。氯苯哌酰胺不应用于预防性治疗。

可同时使用蒙脱石散止泻。第7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酰胺、长春瑞滨,依托泊苷和顺铂及多西他赛、米托蒽醌便秘膳食富含纤维性食物及新鲜水果和蔬菜,充分摄入液体缓泻剂(果导片)控制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腹部X光片了解肠道情况(3)、便秘5、消化系统反应第7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粘膜炎①临床表现:化疗药会影响增殖活跃的粘膜组织,引起口腔炎、唇损害、舌炎、食道炎和口腔溃疡,常见药物为MTX、5-Fμ、ACT-D及丙咪腙等,粘膜炎的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及连续用药时间成正相关。②处理:注意用药剂量及时间,粘膜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可用20%利多卡因液15ml进食前含漱止痛,外敷中药及治疗前口腔溃疡外用药,服用VitB2等多种维生素,病情重时应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5、消化系统反应第8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皮肤反应常见

脱发、荨麻疹、红斑浮肿、色素沉着症、皮疹吉西他滨、蒽环类和植物类药物脱发最为明显罕见吉非替尼西妥昔单抗甲沟炎卡培他滨索拉非尼手足综合症赛来昔布VitB6第8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蒽环类药物最常见。剂量累积性毒性。临床表现:主要急性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低平,停药以后一般可逆,迟发的心脏毒性(用药后9-280D,中位数34-63D)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溶解。7、心脏毒性第8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预防

A化疗前全面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化状况

B可采用ECG、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经皮心腔内心肌活检(这一方法最敏感可靠)监测以早期出现心肌损害(但难开展)目前临床主要推荐正确掌握、控制用药总累积量,ADM的最大累积耐量为500~550mg/m2,联合化疗时为450mg/m2

。THP、EPI的最大累积耐量为900mg/m2。曾做过胸部放疗者要及按照患者是否具有潜在高危因素,而适当减少剂量。

第8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预防

C.右丙亚胺(dexrazoxane)是一种新的心脏保护药,抗癌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心脏毒性,特别是蒽环类抗生素如阿霉素。右丙亚胺在细胞内转变为开环螯合剂干扰铁离子中介的自由基的形成而后者为蒽环类抗生素产生心脏毒性的部分。可减少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右丙亚胺可加重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有证据表明,右丙亚胺一开始就和FAC并用,影响抗肿瘤效果。因此右丙亚胺只限用于阿霉素治疗累积量达300mg/m2并且医生认为继续使用阿霉素有利的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对刚开始使用阿霉素者不推荐用此药。

推荐剂量比为10:1(右丙亚胺500mg/m2:阿霉素50mg/m2),快速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30分钟后使用蒽环类抗生素。只能保存6小时。第8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用蒽环类药物的推荐剂量表药物推荐剂量柔红霉素500~600mg/m2

阿霉素450~550mg/m2,如与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环磷酰胺联用或心脏、纵隔同时或曾经放疗者应减至300~450mg/m2

表阿霉素以往未曾用过阿霉素者,最高累积量为900mg/m2;如曾用过阿霉素但低于550mg/m2,则用量为阿霉素剩余量的2倍

阿克拉霉素不宜超过1100mg/m2;以往曾用过柔红霉素或阿霉素,则总量应在600mg以下吡喃阿霉素同表阿霉素米托蒽醌安全系数为表阿霉素的2倍第8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