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爱莲说》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爱莲说》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爱莲说》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爱莲说》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爱莲说》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咏莲的诗句?爱莲说周敦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爱莲说》作者

,字

,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人,

时期

家。他是宋朝理学的开山祖,宋朝有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的老师,著有

等。周敦颐茂叔哲学北宋《太极图说》《通书》他家几代住在营道的濂溪。后来他住在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合于长江,也名之为“濂溪”,学者称他为“濂溪先生”。黄庭坚称赞他“人品甚高,胸怀磊落,如光风霁月”。作者简介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资料助读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浑浊,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任务一:诵读课文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奏:1、虚词后停顿;2、主语后停顿;3、意义单位后停顿。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助词,的很多指唐朝译文: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东晋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任务二:读懂文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河沟池塘的污泥译文:我则唯独喜欢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在那里,污染洗水波艳丽不横生枝蔓,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的耸立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靠近赏玩,亵,亲近不庄重译文: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近前赏玩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语气词隐居避世,不与百花争艳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品德高尚的人译文: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哎!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应当人很多了。叹词,表示感受对于菊花的喜爱少应当1、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生长环境体态风度气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香远益清任务三:读文赏情独爱莲之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中通外直亭亭净植风度气质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香远益清不会被污浊的环境影响不因环境美好而不自持花梗通达笔直芳香清高不蔓不枝不旁逸斜出洁净与笔直挺立莲的特点2、这些描写莲句子表现出其怎样的特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香远益清美名远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尊自爱,令人尊敬莲花君子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亭亭净植独立高洁3、这些描写莲句子表现出其怎样的品质?4、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志洁行廉,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像莲一样“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要有自制力。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

周敦颐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德,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物志托言

作者爱莲的美好形象,更爱莲的君子品质。

全文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5、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资料链接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人格

修身: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

齐家: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族人效仿学习的样板。

治国: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国家)。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

平天下: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莲之爱”——作者喜欢莲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请你根据它们在文中的意思,“品出”作者的写作用意。作者是借花喻人,抒情言志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花鲜独隐逸者(避世隐居,品格高洁)

丹众人世人富贵者(追名逐利,贪慕富贵)正衬反衬惋惜,不赞成。厌恶鄙弃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最后一句,你觉得可以用什么语气、语调朗读,为什么?读得自得高亢:对自己坚守洁身自好、正直高洁人格的骄傲。读得低沉忧愁:对像自己一样追求洁身自好、正直高洁人格的人很少而遗憾哀愁。主旨:《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这篇文章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写法:1、托物言志;2、正反衬托。课堂小结

爱莲之人有多少,不必深究;可追求“君子”者,并不少。周敦颐并不孤独。你还知道这样的人吗?请借他人的事例慰藉一下作者。◆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遭贵族诽谤,被流放,楚国被秦国攻破,自沉汨(mì)罗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任彭泽县令时,不愿奉承上面下来的官员,毅然辞官,从此隐居田园。)◆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1948年抗日胜利,美国援助了一些物资,但美国依然是扶日倾向,朱自清身患重病,薪水还不够养活一家人,毅然决定在文人们起草的拒领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字,最后因胃穿孔去世。)拓展延伸文章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写作特色语言风格《陋室铭》

《爱莲说》借“陋室”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都运用了托物言志①句式:都讲究对仗,运用对偶等修辞手法,骈散结合、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②写法:都对寄托情感的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写。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借赞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歌颂君子坚贞气节。比较《陋室铭》《爱莲说》的异同:重点字词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名词用作动词,蔓,横生藤蔓;枝,旁生枝茎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宜乎众矣古义:竖立;今义:栽种。古义:应当;今义:合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知识积累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远香远益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