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论述题总结-文档_第1页
民法论述题总结-文档_第2页
民法论述题总结-文档_第3页
民法论述题总结-文档_第4页
民法论述题总结-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目录一、.HYPERLINK论诚实信用原则二、HYPERLINK公序良俗原则三、HYPERLINK论民法是私法HYPERLINK四、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和作用HYPERLINK五、论物权法定原则六、HYPERLINK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七、HYPERLINK论一物一权原则八、HYPERLINK论物权法区分原则九、HYPERLINK论物权的效力论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被奉为民法的最高原则,有“帝王条款”之称,它要求民事活动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准则产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各国法普遍承认,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在民法上的体现,同时它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都应当持有善意,它要求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讲究信誉,恪守诺言,不规避法律,履行义务考虑他方利益,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等等。它是商品经济获得充分发展和限制不正当竞争的要求,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二、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原因1.法律的不周延性为立法者所认识。立法史表明.以法律来涵盖一切己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民事关系是难以做到的基于这种情况.只能用设立弹性条款的方法来克服法律的不周延性。通过对当事人提出诚实信用的要求,为当事人订立非典型契约的活动以及以自己的协议变更法律的任意性规定的活动设立一个范围,.以保证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同时确保社会利益不致因当事人的协议而受到损害。2.各种矛盾的激化需要诚信原则作为缓冲器。进入20世纪后.各种社会冲突加剧导致社会利益的危机.法律由权利木位走向社会木位.,与“诚实信用”所蕴涵的对他人利益的尊重不谋而合。德国法院依靠诚信原则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囚经济崩溃、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产生的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提高了诚信原则的地位3.衡平观念与道德向法律的渗透。法律由严峻走向衡平.并吸收一定道德囚素是法律进化中的普遍现象。诚信原则在大陆法系的确立.反映了衡平观念和道德向法律的渗透。法律仅是实现正义的工具.一旦与其目的不合便应进行调整。三、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和作用(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梁慧星先生认为.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诚信原则则为道德准则的法律化.其实质在于授子法院以自山裁量权。我国学者中的主流观点认为,诚信原则的木质即在于谋求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之间以及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它要求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处理彼此间的关系时,应恪守诺言,诚实不欺,以对己事务之态度对待他人事务,不损人利己。在处理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时,它要求当事人不得以损害第二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竞逐自己的利益,将具体法律行为的评价视角由当事人延伸至社会公共生活,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当事人的行为加以限制。(二)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的作用诚实信用原则不仅能够使社会正义和公平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得以实现,而且使法律有机发展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外,诚实信用原则在谋求个案公正,实现正义、平衡等法律价值的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其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疑难案件起定性作用。案件的定性是适用法律的前提。某些案件性质不清,或兼含两种性质,难以作出法律判断。此时从诚实信用原则出发,对这类案件定性作出归属正确适用法律,以便对当事人权利义务进行合理公正的分配。第二,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作用。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凡一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均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即要求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应当兼顾对方当事人社会一般利益,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诚实商人标准,只有在不损他人及社会利益前提下,追求自己利益,才是合法的,否则构成违法。因此在诚信原则的价值导向下,当事人知道什么行为受法律保护,什么行为受法律谴责,从而指导当事人如何进行民事活动。第三,解释、评价和补充法律行为的作用。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其法律效果有设立、变更、消灭、扩张、限制当事人约定的清清楚楚权利义务,也可发生履行拒绝权、解释权及请求返还之拒绝权,更可撤销法律行为等等。因此,诚信原则可完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进行衡量和判断,从而使之更符合公开正义,决定其法律效力,以及引起的法律责任。第四,对法律进行修正的作用。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必须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而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时常会发生变化。现存法律的滞后性和社会发展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常使法律在适用上发生困难。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使当事人利益及负担公平分配,须对法律中不尽人意之处进行合理的修正,以实现立法者的本意。第五,对法律规范具体化的作用。成文法均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是对一般案件普遍适用的规定,而不是对每一具体案件的适用加以规定。法律规范已有规定但尚不明确适用,法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使用诚实信用原则明确解释法律,使之适用到具体的某个案件,但解释应符合法律的本意。第六,对法律漏洞予以弥补的作用。法律存在漏洞是难以避免的,因为立法者不可能预见将来的一切问题,加之立法技术的有限。对于法律尚未规定的地方,可用诚实信用原则加以弥补,以对具体案件妥当处理,这是法官造法最明显的体现。漏洞的弥补为将来立法提供依据、条件,这对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意义重大。第七,对法律的价值目标的作用就是追求公平正义。法律不可能穷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司法活动中,将普遍的硬性标准适用于不同情况,可能导致个别案件的非正义。这时应用平衡法的方法,使用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追求个别正义和社会公正。四、诚实信用原则功能的局限性及适用的有限性1、诚实信用原则的局限性。诚信原则具有不确定性。诚信原则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规定并不对权利义务各方的行为模式和保证手段的内容要件作十分确定的详尽无遗的规定,而运用模糊概念授予司法机关自由裁量、考虑具体情况解决问题的权力。因此,这种不确定的规定实质上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很可能造成法官的主动援用、不当运用或权力滥用。即便诚信原则克服了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和社会生活变动不确定性的矛盾,但是却难以摆脱没有具体规定的法律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而导致的非正义性的矛盾。2、诚实信用原则适用条件的有限性诚信原则由于其极大的伸缩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一方面增强了法律的适用性,另一方面用之不当则损害法的权威性、稳定性、系统性,因此有人也喻之为“双刃剑”。它并不是万能钥匙.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援引它。孟德斯鸣曾指出.一切权利如果不加以限制.都有滥用的可能.囚此.为防止诚信原则的滥用.必须对其适用加以限制。学术界对其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禁止“向一般条款的逃避”.指关于某一类型.法律木身有具体规定.适用诚信原则与适用法律具体规定均能获得同一结果.应适用该具体规定而不能适用诚信原则(2)类推适用等漏洞补充方法应优先适用.以防止解释者的肆意.维护法律的权威(3)禁止“法律的软化”.指对某一案件.虽无法律规定.但依法律规定所得结果与适用诚信原则所得结果正好相反.亦应依法律的规定而不能适用诚信原则.其理由同样是为维护法律的权威.禁止对现行法律的修正.防止诚信原则的滥用总之,在现代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立法当时所未为立法者预见的案件,可用诚实信用原则补充法律漏洞,使法律和裁判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达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利益均衡,从而使民法更完善,制度更健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真正的保驾护航作用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为世界各国民事法律所普遍确认,我国民法,包括合同法,都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些规定类似于外国法上的“公序良俗”、“公共秩序”等原则。一、公序良俗原则的含义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违反社会一般道德准则和国家的一般利益。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社会秩序,是针对社会公共利益而言的;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社会道德,是针对社会公共公德而言的。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秩序,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通说认为该条确立我国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二、公序良俗原则产生的原因公序良俗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一样,是市民社会及其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民事法律规范的反映,体现了民法规范与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诚实信用原则的宗旨仅在于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平衡,而对于当事人与社会间的利益关系无法实现平衡,对于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只能通过公序良俗原则来处理。1.法律的不周延性为立法者所认识。立法史表明.以法律来涵盖一切己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民事关系是难以做到的基于这种情况.只能用设立弹性条款的方法来克服法律的不周延性。通过对当事人提出公序良俗的要求,为当事人订立非典型契约的活动以及以自己的协议变更法律的任意性规定的活动设立一个范围,.以保证社会利益不致因当事人的协议而受到损害。2.各种矛盾的激化需要公序良俗原则作为缓冲器。进入20世纪后.各种社会冲突加剧导致社会利益的危机,以个人本位为代表的权利神圣体现出了其固有弊端,出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公序良俗原则作为对个人权利的合理限制应运而生,法律实现了由权利本位走向社会本位的转变。三、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一)公序良俗原则维护了法律的正义。正义是法律的天然使命。但法律一旦“确定”下来,这利,“确定”就意味着僵化,在应对已经变化的情况和处理特殊案件时就将发生困难。在这方面,法律原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法律原则在实现法律的价值或目的力一面更为直接,所以依循法律原则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法律的正义。因而,维护法律正义是公序良俗原则的主要功能。(二)公序良俗原则克服了法律的局限性。由于人类认识能力非至上性的限制和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法律不可能涵盖所有它要调整的社会生活,在法律中存在着星罗棋布的缺漏和盲点(三)公序良俗原则扩大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被看作是在法律运作中引入了人的因素,当法律不能实现个别正义时,授权法官予以调整。就是因为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的模糊规定和不确定性,使得其他规范借着不确定概念实际发挥作用,并将新的社会要求补充到民事法律规范的适用中。而且社会越是发展,对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虽然因此牺牲了法律的明确性,但更多地换取了法律的适应性。这种转变意味着立法者终于认识到法律仅仅是实现一定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四)公序良俗原则使民法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公序良俗原为民法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提供了一个平台或入径,它以其与所处的时代保持相当同步性的能力,促进和保证了民法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面前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和较宽的包容性。可见,可以说公序良俗是以道德的柔性弥补了法律的刚性,解决了法律调整领域的有限与人们追求正义的无限之间的矛盾,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社会关系的无限性的矛盾,法律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不居的矛盾,法律的正义性与法律具体规定在特殊情况下适用的非正义性的矛盾。四、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民法通则》中体现为“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德”等用语。这些用语并没有特别限定的含义,内容比较模糊。需要法官通过自由裁量来具体实施,为了使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减少不确定性,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一方面需要法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本着法律的精神,排除个人的非理性因素,以超然的立场进行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有必要以类型化的方法将当前社会中的典型的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归纳出来,确立对实务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有反于人伦者。指违反亲子夫妻间之人情道义之法律行为,如约定母子不同居之契约。(2)违反正义之观念。指劝诱犯罪或其他不正行为或参加其行为之契约,如赃物收买之委托、拍卖或投标时之围标约定。(3)剥夺或极端限制个人自由者。如以人身为抵押标的之契约。(4)侥幸行为。如赌博、买空卖空、彩票、马票等,但经政府特许者除外。(5)违反现代社会制度或妨害国家公共团体之政治作用。如当事人均为中国人并在中国境内缔结契约,为规避中国强行或禁止法规,而约定适用外国法律。五、我国民法典确立公序良俗原则的意义。在我国民法典中确立公序良俗原则,不独有其理论上的价值,更有其现实的意义。(一)确立公序良俗原则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从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那时刻,我们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的规律同样要发生在我们身上。其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问题,我们今后同样要遇到。只不过我们的市场经济尚欠发达,有些问题尚未暴露或暴露得并不充分而己。公序良俗在借道德之名行法律之实(所谓的道德法律化)。我国己经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相信公序良俗原则的确立定会如虎添翼,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大有裨益。(二)确立公序良俗原则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人们在利益面前很难平衡自己。那么借助道德规范的魅力,要求人们以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建立一个信用的市场秩序。公序良俗也情同此理。在某种程度卜,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都是“经济人”的道德回归,市场不能只有效率,还要有公平,公平决不是永远处于第二位的。不平等是绝对的,但人们不接受的是不正义的小平等。(三)确立公序良俗原则有利于我国传统美德的重塑中华民族是受礼法教育几千年的民族,但在市场经济面前似乎变得手足无措,人们的道德底线很容易在利益面前土崩瓦解。道德法律化,也不妨用法律的强制力扬一扬道德的威风。我感觉,“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比“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更有确定力,更令人不容置疑。六、在我国确立公序良俗原则的现实条件。我国具有确立公序良俗原则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首先,我国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新经济体制,它对我国社会结构的最大影响是将导致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崛起。在市民社会中,个人自由的空间增大,多元价值取向的个人意志得到充分发挥,个人权利受到尊重。但个人利益不是绝对至上的,须以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为界限,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正是公序良俗原则诞生的客观条件,它平衡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实现市民社会的安全价值。其次,在文化传统上,我国一贯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重德倡礼。古代法呈现出鲜明的伦理法特点,因而从文化上极易接受公序良俗这样法律化的道德标准。德沃金曾指出,不道德的法律就不是法律。论民法是私法一、 公私法观念的产生以及公私法分立格局的形成二、 民法是私法的表现1、市民社会是民法存在的经济—人文基础。私法则以市民之间、非官方的关系,即市民社会为基础,以平等、自治为原则,其目的在于保障实现私人的利益。公法存在的基础是政治国家,它以权力的运用为前提,以命令与服从为模式,体现的是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而以市场规律为指针,保障市民对其私益追求的法域就是民法,亦可称之为私法,它与追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序为价值目标的公法截然不同,二者不可混淆。2、民法以权利为本位,并主张权利的同等保护。私法以尊重、保护市民的私人利益、自由意志,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创造力,维护其精神安宁为出发点。为此,民事法律必须以授权性规范为主体,赋予所有市民以广泛的民事权利。权利本位是民法私法属性的具体表现,民法的一切制度都以权利为核心而构成,而民事义务只是实现权利的手段。相反,公法则着重关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序,强调私人对社会的服从与牺牲,因而,其表现形式以禁止性义务规范为主体。3、民法以市民社会的意思自治为其主要实现手段。多元化市民社会利益主体与需求层次多种多样,民法舍弃无数市民的个体特征,从中抽象出一个“经济人”,认为每个市民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抉择,为之提供一个自由、公平竞争的舞台与规则,也就是让市民在同他人的合法、自由地交往中获取自身的利益。意思自治既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又是民事权利实现的主要方式,同时还是民法作为私法区别于公法的重要方面。4、民法以市民社会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直接目的。市民社会人的价值在法律上反映为两个方面,即私权的充分享有和私权的不受侵犯。民法的一切制度都以人(市民)这一主体为出发点,并且又以人(市民)为其归依。民法赋予人(市民)各项权利,其中既包括财产权,又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前者为人的价值实现的物质性手段提供法律保障,后者为人的精神性利益提供法律保障。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民法的私法性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民法作为私法的社会基础及其内在要求,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只有公法的发达,才能防止私权的滥用;另一方面,又只有私法的完善,才能限制公权的无限扩大。四、 我国实际上已经确立了民法的私法性质五、 私法公法化并不能改变民法的私法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学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是联结权利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这三大民法理论的纽带。法律行为制度在民法典总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践中还是立法上对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具有重要作用(一)实践中: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意思自治.在法律上是通过推行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来实现的:当事人进行意思自治.是依民事法律行为来自主形成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意思自治的工具。在德国法创制了法律行为制度以后.私法自治鲜明地体现在法律行为制度之中。“所谓私法自治.指私人相互间的法律关系应取决」几个人之自山意思。亦即」几私法范围内.法律允许个人自山创设法律关系.只要不违反法律之根木精神.个人之法律关系均可依自己的意思.自山创设。个人创设法律关系之最主要方式.即此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所谓私法自治原则.表现在现行法上.即为法律行为自山原则。不难看出.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因私法自治原则生为私法自治原则生。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创设正是民法追求私法自治的历史必然性决定的.它是为实现私法自治If1J创设的高度抽象概念。(二)立法上: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整合和完善了民法体系。潘德克吞学派因为设立了完整的法律行为制度,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民法典总则的体系结构。正因有了法律行为制度使各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使得散见在民法各个部分的杂乱无章的表意行为有了共性的东西法律行为是高度抽象化的产物,它把合同、遗嘱等抽象化为法律行为制度,并通过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要件,体现了国家对民事主体行为的预见,休现了一种价值判断。这样既避免了立法的重复,实现了立法的简约,又有助于法官、学者和民众正确理解民法的制度,尤其是债法中的各项制度,具有制度解读功能。从审判实践来看,总则性规定为法官审判过程中弥补法律漏洞、解决新型案件提供了基础。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成为实现意思自治最主要的方式,同时也制约了意思自治无限适用,从而使得意思自治原则与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以及禁止滥用权利等原则行不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民事立法、司法和法律解释所遵循的基木准则,从而保障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联系首先.意思自治是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创设的法哲学基础。意思自治原则表现了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在经济活动领域内依法获得的最大限度的自山。作为民法的基木原则.意思自治集中反映了自山资木主义时期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上的自山主义思想。通过以上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分析可知.民事法律行为区别」几其他法律事实的最主要特征在」几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通过意思表示Ifu设立法律关系.实质上就是意思自治的表现。其次.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实现意思自治最主要的方式。通过前而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意思自治的木质在」几允许个人在不违反法律基木精神的前提卜.依其个人自山意思创设法律关系。个人创设法律关系最重要的方式便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旨在发生私法上效果的行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能够实现意思自治.依当事人之意思表示山法律赋子一定私法上效果.发生私法上权利的变动.再次.民事法律行为制度限制意思自治的无限适用。作为法律技术创造物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对」几会无限扩张的意思自治不可能任其毫无限制的扩张。为了更好地发挥意思自治维护个人自山与尊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作用.法律在设计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时作了相关的规定。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包含了两项基木规范,一是规定法律行为违反强制或禁止之规定者无效;二是法律行为有悖」几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者,无效。论物权法定原则=1\*CHINESENUM3一、物权法定原则的概念所谓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类型,各类物权的内容及创设方式均由法律统一规定,禁止任何人创设法律没有规定的物权和不按法律有关物权内容及创设方式的规定创设法律已经作规定的物权。物权法定原则,系中世纪欧陆各国从事民法典编纂运动以来,各国关于物权立法之一项基本原则,于全部物权法的结构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也是建立现代物权法结构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之所以能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物权法中的基本原则,其原因就在于该原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显著的现实功能。二、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容。按照李开国教授的观点,物权法定原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物权的种类,禁止当事人创设法律没有规定的物权,否则不生创设物权的法律效果,但是根据法律行为可以转换的原理,如果其符合了债权行为的有效要件,可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二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物权的内容,禁止物权人超越法律规定行使物权。如果民事主体的约定超越了法律规定的物权内容则超越部分无效;三是由法律直接规定各种物权设立及变动的方式,非依法律规定的方式不产生物权设立及变动的法律效果。三、设立法定原则的原因1、物权反映的是社会的所有制关系,与一国经济体制唇齿相依,如果允许人们自由创设物权,会危及社会的经济基础。2、权利公示的需要。为保全通过交易而取得的权利尤其是物权,当事人在与第三人的关系上有必要将其取得的权利加以公示。如果物权的类型不定,内容不定,则物权之公示难以进行3、交易安全与便捷的需要。只有将物权的种类和内容法定化,一般人才能对财产的归属一目了然,财产秩序才能透明,交易才能安全和便捷4、物之经济效用的发挥的需要。物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如物权得任意创设,对所有权设置种种限制或负担,则势必影响物之利用,以法律明定其种类及内容,建立物权类型体系,有助于发挥物尽其用之经济效益。5、物权法定原则是反对封建身份等级、确定财产权利的产物四、物权法定原则大体具有以下几种功能(一)发挥物的经济效用。物权与一国经济体制唇齿相依,与一国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若物权的任意创设,任意创设物权的第三人则会对他人的所有权设种种限制或负担,这势必影响物的利用。依法律明定物权之种类及内容,建立物权类型体系,有助于发挥物之经济效用。(二)保障完全的契约自由。契约自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民法基本原则之一。保障契约自由、避免强行法对私的交易秩序的介入,有赖于预先确定作为交易标的的物权的内容。换言之,物权与债权相区别,前者以法定原则为基础,后者委于当事人的私法自治。私法自治成为可能,是以物权法定为前提的。(三)满足物权公示制度的要求。物权是特定物归属于一定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这种归属关系是针对权利主体对该特定物享有一定的支配领域而言的。该支配领域的划定就等于限定第三人的自由范围,对第三人的权利义务影响甚大,因此有将物权的存在加以公示,使人人知晓的必要。人人周知,方得要求他人不得侵犯。然而公示的技术有限,法律不可能为当事人创设的每一种物权都提供一种合理适应的公示手段,如果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必然增加公示的困难。公示手段的有限性要求物权关系简明化,如果不限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则公示手段难以满足其要求,特别是在不动产领域,若允许各种繁杂的权利登记,无疑会造成物权登记上的混乱局面。(四)确保交易安全与便捷,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及降低交易成本。物权具有对世的效力,取得和变更应力求透明。只有物权的种类及内容法定化,一般人才有对私有财产的归属一目了然的可能。通过法定原则使物权类型化、法定化,财产秩序才能透明化,交易的安全与便捷才有保障。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物权公示公信原则可以说是物权基本原则中最核心的部分,不仅贯穿于整个物权变动的制度当中,而且还紧密联系在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它由物权公示原则和物权公信原则两个方面构成=1\*CHINESENUM3一、物权公示原则=1\*Arabic1、概念:指的是物权的存在和变动须采取法律许可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展示,以获得社会承认和法律保护的原则。从概念可以看出,物权的公示,不仅仅是其变动的公示,而且其存在的公示。那种只承认物权变动公示的观点是片面的2、内容:=1\*GB2⑴公示方法=1\*GB3①物权存在的公示方法:不动产为在国家不动产物权登记簿上的登记,动产为占有=2\*GB3②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不动产为变更登记,动产为交付=2\*GB2⑵公示效力=1\*GB3①物权存在的公示效力:推定效力:即根据物权的存在公示,推定不动产登记簿上权利人合法的享有其名下所记载的不动产物权;动产的直接占有人合法的享有其占有之动产物权。如果物权的存在不具有相应的公示形式,则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2\*GB3②物权变动的公示效力:我国对物权变动的公示效力采纳了折衷主义立法模式:不动产以登记成立要件主义为原则,以登记对抗主义要件主义为例外;动产以交付成立要件主义,以交付对抗主义要件主义为例外如果物权的变动不具有相应的公示形式,或者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或者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2\*CHINESENUM3二、物权公信原则=1\*Arabic1、概念:指经过法定方式公示的物权具有社会公信力,因相信物权公示而与公示名义人为交易行为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受法律的特殊保护。2、体现:(1)自登记名义人处取得所有权的人,登记名义人即使非真正所有人,取得人仍确定取得其登记名义下的所有权,真正权利人因此丧失所有权。(2)自登记名义人处取得财产所有权的人,如该所有权上设有没有登记的抵押权时,该财产即被视为不存在抵押权的财产,从而取得人取得无抵押权负担的所有权。(3)登记名义人实际上并不享有抵押权,但自登记名义人受让抵押权者,可取得真正抵押权。(4)自处分权受限制(如受到破产宣告限制)的登记名义人处受让物权的人,如所受限制未记载于物权登记簿,则受让人受让的物权不受登记名义人所受限制的影响,从而受让确定取得受让的物权。(5)向登记名义人履行给付义务时,如登记名义人并非真正权利人,但第三人基于登记的公信力而向他为给付时,该履行有效,第三人给付义务因此消灭,不再向真正权利力履行给付义务3、作用:=1\*GB2⑴由于交易当事人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解标的物的权利状态,从而能形成较迅捷的交易秩序,有利于商品的流转;=2\*GB2⑵公信原则使交易当事人形成了一种对交易的合法性、对受让的标的物的不可追夺性的信赖与期待,从而为当事人快捷的交易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且保护交易关系中的善意取得人,为交易的安全确立了一种保障机制。三、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与物权变动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与物权变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物权变动的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和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下都要求物权变动的公示,并将物权的公示作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不同的是物权公示的公信力作用有不同,在物权行为理论下,由于公示的形成力不受债权行为瑕疵的影响,权利变动的真实情况与公示的状况基木是一致的,因此,在连环交易中,往往不用借助公信力的作用,就可以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在债权形式主义卜,由于公示的形成力是不完整的,因此,公示的权利状况与真实的权利状况有较多不一致的情形,所以必须借助公信力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四、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价值物权是绝对权,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犯和干涉妨碍之义务,要使社会之一般人都负起这一义务,物权必须具有可识别性,因而法律通过规定物权公示使物权具有了可识别性;同时经过公示的物权当然的具有了社会公信力,因相信公信力而与名义权利人为交易行为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通过规定物权公示使物权具有了可识别性,通过赋予物权公示以公信力使因相信公信力而与名义权利人为交易行为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公示公信原则也就可以发挥其维护占有秩序和保护交易安全的价值目标论一物一权原则一、一物一权原则的含义一物一权原则是指在一独立物之上仅能设定一个所有权,一所有权之客体以一物为限。一物一权原则是继受罗马法的大陆法系国家实行的一项基本原则,继受日耳曼法的英美法系国家并不实行。一物一权主义的内容可归为三点:1,一物上仅能成立一个所有权,不能将“一物一权”扩张适用于他物权,因为任何他物权的设定都是以所有权为前提,一物一权为他物权的设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逻辑支撑。2,所有权的客体,以一物为限。这里的一物是指具有独立性的特定之物,并不仅指在物理上或客观上具有独立性及特定性的一个有体物,也包括在“法律上、观念上、交易上具有特定性与独立性的一物。尚未与物的整体分离的组成部分之上,不能单独设定所有权,数个物不能成立一个所有权。二、一物一权原则的存在理由1,有利于物权人对物的支配,充分实现物的价值。一物一权主义与物权法保障物权人行使物权的精神是一致的.采用一物一权主义有利于保障物权支配内容的实现,使物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2,易于公示,有利于交易安全。一物一权主义通过一物与一权的一一对应关系,排除了就物之部分或数个物设立一个物权的可能,使物权客体特定化、独立化,便于明确其外部范围,易于公示,使法律关系明确,有利于文易安全。为有效地保护交易扶序提供了法律保障。3,便于明确财产归属,保护物权人的合法权益。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归属关系的法律制度。而一物一权主义不仅使物权客体外部范围明确,易于公示,而且也通过一物上只存在一个物权主体使物之归属明确,有利于规范财产归属关系。如果一物多权,就无法明确划分每一个︸拜斌从总体上讲,一物一权主义的宗旨主要把所有权塑造为一种符合商品经济规则的权利形式。一方面为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为整个物权法体系的构建与协调提供坚定的基础,达到物尽其用的效用。三、一物一权主义与中国物权法目前,我国正在起草物权法和编撰民法典,而物权法的制定,是通向编撰中国民法典成功的最后一道难关。一物一权主义作为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对我国物权法制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对我国物权立法的走向、具体制度的构造、甚至整个物权法的体系都起着重要作用。添附制度是物权法贯彻一物一权主义的结果,它是指不同所有人的数物因人为的原因或者自然的原因结合形成一新物的事实,若仍使各所有权存续,则各物主得请求回复原状,事实上纵使可能,或者使物毁损,或者所需费用过巨,对社会经济亦属不利。同时也违背一物一权主义,法律不得不按照一物一权主义重定其所有权,使添附物上仅存一所有权,原各所有权归于消灭,用债权上之补偿方法以实现当事人间对等正义之功能,此可谓是物权法与债权法之绝妙配合。我国刚起草的物权法建议稿及物权法征求意见稿均设立了添附制度。依一物一权主义,所有权必须设定于一个独立物之上,而不能设定于由数个物所构成的集合物上,自从“企业担保”以及“财团抵押”出现后,学者们纷纷指出传统的一物一权主义应当予以修正。集合物是指数个独立物为同一目的而相互结合并发挥效用时的整体。我国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否认肯集合物上可成立单独所有权。认为集合物上得设定一个单独所有权的主要原因在于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其一,混淆了交易的标的与所有权的标的。一项交易的标的可为一个物(一个所有权),亦可为数个物(数个所有权)。数个同类或者不同类的物被“捆绑”起来作为一项交易的标的,有时纯粹基于交易的方便,有时则是基于经济价值上的需要。但也并不排除把构成集合物的各单独物分别或部分作为一宗交易的标的;这纯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法律没有必要强求集合物必须被视为一个独立物和设定一个单独所有权,从而混淆债权和物权的界线和概念。其次,混淆了集合物的抵押权与集合物所有权,一物一权的主要含义是指一个物上仅能设定一个所有权,数个独立物上不得设定一个所有权,但并不否认数个物上得设定一个抵押权或其他担保物权,数个物上设定一个抵押权并不等于承认了集合物上得设定一个单独所有权,这并不与一物一权主义相冲突,不能作为修正一物一权主义的根据或例证。论物权法区分原则一、对区分原则的解释对区分原则的理解,在我国民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梁彗星主编的《物权法(草案)》对之的理解是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相区分的原则,不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而李开国教授则认为物权区分原则是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区分,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认为物权行为不同与债权行为,但不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孙宪忠教授则主张采纳德国法的物权行为理论,认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不仅相区分而且是无因的。二、区分原则与物权变动模式的关系物权变动的三种立法模式中,在债权意思主义下物权依当事人的债权意思变动,不需要其他要件,物权变动与债权变动不存在区分,没有区分原则的存在余地,所以区分原则在物权形式主义、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才有讨论的意义在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物权法的区分(分离)原则是指作为物权变动原因的法律行为(债权行为)与直接发生物权变动效果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相区分的原则。在物权行为模式下,物权变动效果是物权行为的直接结果,作为其原因的债权行为并不能直接影响物权的变动。在物权形式主义模式下,区分原则乃进一步发展到无因原则,从而使区分原则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不仅适用于正态面物权变动,也涉及负态面物权变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物权形式主义模式最彻底地贯彻了区分逻辑在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区分原则是指作为物权变动原因的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与履行该法律行为所发生的物权变动效果相区分,有效原因法律行为与为履行该行为而完成法定公示方式共同构成物权变动效果的充分条件,公示方式的完成本身不具有法律行为的意义,而是纯粹的事实行为。在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物权的变动必须以作为其原因的法律行为合法有效为必要条件,如果作为原因的法律行为有瑕疵(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物权变动效果是不能发生的。由此可见,在债权形式主义立法下,所谓物权变动效果与原因行为区分原则只在物权变动正态面有效,在负态面是不存在区分余地的。这表明,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规则下区分原则的贯彻不能改变物权变动的有因逻辑三、区分原则与公示公信原则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下,公示只发挥彰显物权变动事实的作用,如果原因行为有瑕疵(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公示彰显的变动事实是不真实的,此时物权变动效果受制于变动原因的影响,公示不能表征物权变动效果。由此,公示的公信力就无从立足,因为单纯的公示不足以标示物权及其变动,为了防止由此发生的对第三人利益的不当损害,法律例外规定合理信赖公示而取得权利者应受保护。因而,在债权形式主义立法下公示的公信力属于立法者基于特殊利益判断(交易安全的保护)而作的例外规定,表现为纯粹的法律构造,而且公信力仅表现为善意推定,是为主观效果,为可推翻的推定,作用仅在于发生举证责任的倒置或免除(对交易第三人),就此而论,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下公示的公信力表现为对公示逻辑的反动,因为公示既然不能作为权利存在的充分证据,实质的权利关系才是权利存在的根据,则公信力问题在债权形式主义立法下就只能作为例外而存在在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下,公示构成物权行为的成立生效要件,由于公示作为物权变动的外部表征,标示物权变动事实,因而公示当然发生公信力,信赖公示者受且应受法律保护。因而,公示具有权利正确性推定的功能,是为客观效果,为不可推翻的推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权行为为公示公信原则提供了逻辑支撑。这表明,公信力的内容是与物权变动原因及变动效果是否有因化相联系的,有因化变动模式在逻辑上要求于公示的公信力只是主观善意的推定力(可推翻),只具有举证责任倒置的程序意义,无因化变动模式在逻辑上必然要求贯彻完全的公信力,要求公示的公信力具有权利正确性的推定力(不可推翻)四、我国物权法区分原则的立法选择梁彗星主编的《物权法(草案)》选择了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认为区分原则是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相区分的原则,与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相比,我国选择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是不明智的:1、在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物权的变动必须以作为其原因的法律行为合法有效为必要条件,如果作为原因的法律行为有瑕疵(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物权变动效果是不能发生的。由此可见,在债权形式主义立法下,所谓物权变动效果与原因行为区分原则只在物权变动正态面有效,在负态面是不存在区分余地的。这表明,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规则下区分原则的贯彻不能改变物权变动的有因逻辑2、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下公示的公信力表现为对公示逻辑的反动,因为公示既然不能作为权利存在的充分证据,实质的权利关系才是权利存在的根据,则公信力问题在债权形式主义立法下就只能作为例外而存在因此我国的物权法应该采用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五、物权法区分原则的意义物权法区分原则实质上是物权法和合同债法的共同原则,它在我国物权法中的确立,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在理论上区分原则使我们划清了物权法和合同债法之间的界限,分清了物权法和合同债法各自对商品交换关系的作用范围,符合当代民法逻辑体系构建2、实践中区分原则在合同生效而物权变动未成就的情况下,能够起到对合同当事人的债权请求权的保护作用。按照区分原则,在未发生物权变动的情况下,合同仍旧能够成立生效3、区分原则的确立,有利于保护第三人的正当权益,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第三人的权利得到了保障,我们的社会经济秩序才不致于混乱,可以说,区分原则的确立,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意义论物权的效力一、物权的效力问题概说(一)物权的效力之意义一般认为,物权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物权的强制性作用力与保障力。物权的效力,反映着物权的权能和特性,界定着法律保障物权人对标的物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程度和范围,集中体现着物权依法成立后所发生的法律效果。物权效力是物权人基于对物的支配权而产生的特殊法律效果,从本质言,反映了一国法律上对物权人对物的支配程度、范围和强度的态度和立场。物权的效力,为罗马法以来近现代物权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物权的内容与性质,与物权的效力问题密切相关"非明确物权的效力,无以明确物权的属性及其与债权等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别;其次,物权法上的其他基本问题,如物权的设定!物权的变动!物权的保护等,或由此衍生和展开,或与此唇齿相依"非明确物权的效力,物权法的整个体系,无以形成;第三,物权的效力,关乎着物权人相互之间,物权人与债权人及其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既反映着静态的物之归属秩序,也影响着动态的物之交易秩序"故而,物权的效力问题在整个物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诸多具体的物权问题之研究,也不得不对物权的效力问题先予析明(二)关于物权的效力问题的学说学者们对物权的效力诸多不同的学说:比如,二效力说,三效力说,四效力说,相对而言五效力说为国内目前较为流行的集大成之学说,认为物权的效力有支配效力、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物上请求权效力。其中支配效力是第一位的是其他效力的基础,其他各项效力都是在支配效力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二、物权的支配效力(一)物权的支配效力之意义物权的支配效力,是指物权所具有的保障物权人对标的物为一定行为,并享受其利益的作用力。这是物权对其标的物的效力,从权利的角度看,该效力主要表现为物权人对物的支配权物权的支配效力,直接为物权的概念所阐明,是物权的基本的效力之一,也是物权的其他效力的基础。物权具有支配效力,意味着物权人得依自己的意志直接对标的物即客体为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等支配行为,并实现其权利之内容,而无须他人的意思或行为的介入(二)物权支配力之范围与程度不同性质与种类的物权,其支配力的范围与程度是不同的;所有权是完全物权,有完全的支配力;他物权是不完全物权,有不完全的支配力。不同的物权其支配力的内容也有差别:/所有权乃对于物之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全面支配;用益物权乃对于使用价值部分的支配;担保物权则是对交换价值全部或一部之支配物权法的基本任务之一,即是确认各种物权对物的不同方面(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与不同程度(全面或部分)的支配力"(三)物权支配力的分类物权人对物权的支配力可以分为直接支配力和间接支配力(见书P332)(四)对物的支配力不同于与对物的支配在理解物权的支配力时,还应当认识到对物的支配力与对物的支配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为:首先,对标的物的支配,是指直接对标的物为一定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或其中的某些行为,而支配力是能够支配标的物的法律保障,是法律强制力在物权效力上的具体表现;其次,支配是一种对物为管领!控制的事实状态,而支配力则是物权人合法支配标的物的意志和行为受到法律保护时所具有的强制性作用力,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法律状态;第三,支配通常是指有形的支配(如直接占有!用益!处分),而支配力则是无形的法律作用力(如抵押权中,抵押权人并不占有抵押物,但其仍可支配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三、物权的排他效力(一)物权的排它效力概念一般认为,所谓物权的排他效力,是指同一标的物上不能有两个以上互不相容的物权同时并存。可见,排他效力所涉及的是物权间能否并存的问题,其出发点在于物尽其用和交易安全,其针对的往往是同一类型和具有同一效力的物权之间,李开国教授认为物权的排他效力是指物权人得排除他人侵占其物权标的物、干涉妨碍其行使物权的法力,集中表现在当物权的标的物被他人侵占时,或者物权人行使物权受到他人非法干涉、妨碍时,物权人依法享有的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排除妨碍、请求恢复原状等三项物上请求权。(二)物权的排它效力之意义物权的排他效力,从本质言,是发端于物权的直接支配力。否则一物多权,其支配力无法显现;从价值取向言,是物尽其用和交易安全的理念的逻样必然要求。否则一物上层层登设物权,权利人的使用受到多重限制,物尽其用成为空谈。同时,物的所有权或他物权归属不明确,交易人必然裹足不前,交易安全与货畅其流难以实现。可见,排他效力作为物权效力之一,确有必要。(三)物权的排它效力的表现基于其产生的根源,物权的排他效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同一标的物上不能存在两个所有权。具体而言,在同一物上已有所有权,其后为他人善意取得或时效取得时,前一所有权则消灭,而后一所有权则成立,二者前后相继,但绝不能并存在同一时空。与之不同,债权属于相对人之间的的特定的给付请求权,不具有对世性,因此同一物上可成立多项债权,且其效力平等,按其债权额的多寡予以清偿。这恰恰是物权与债权的重要区别所在,否定物权的排他效力,将使物权与债权混为一谈。2.关于所有权以外的物权,在同一物上,原则上不能并存两个以上内容完全相同的定限物权。其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就用益物权言,均是以直接占有为本体构造的不动产物权,原则上在同一土地上不得成立两个以上的以占有使用收益为内容的用益物权,如不得在同一土地上成立不可能相容的两个基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典权,否则其各自的使用目的将无法实现。就担保物权言,质权和留置权均以现实占有为构成要件,在同一动产上不允许成立两个有效的质权或留置权。以上情形根本不可能在同一动产上并存,也就无从谈起效力的强弱,在以上情形只能有一个质权或留置权有效,另一个的性质只能是债权。(四)物权的排它效力的例外物权的排它效力也并不是说任何物权之间都互相排斥,在以下情形下数个物权可以共存于一物之上:1、 在同一土地上可成立数个内容相同的地役权。2、 所有权与定限物权3、 就物的不同方面对物进行支配的定限物权,如某一用益物权与某一担保物权4、 不以占有为内容的数个物权四、物权的优先效力(一)物权的优先效力之意义依照通说,物权的优先效力是指在同一标的物上先设立的物权优先于后设立的物权及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从中可以看出,其包含两方面即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先设立的物权优先于后设立的物权的效力物权效力产生的共同基础在于物权的直接支配性。物权的优先效力以物权的支配力为基础,其之所以能够与其他效力相分离而独立,在于物权法的内容都具有技术性特征,以可操作性为价值衡量标准,在数个合法权利共存于同一标的物上而发生利益冲突时,需要通过优先规则加以解决。(二)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之表现1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的表现⑴所有权优先于债权。特定物为债权之标的物,该物上如又有物权存在时,无论其成立在先或在后,均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例如:在一物二卖场合中,因交付或登记而先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人,其权利优先于未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债权人之权利(无论其债权发生在先或在后);在所有权人将所有物出借!出租于他人时,如该他人陷于破产境地,则所有权人的所有物不得加入借用人!承租人的破产财产范围,所有权人有/取回权;财产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也优先于共有物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⑵用益物权优先于债权。特定物虽为债权给付之内容,该物上如有用益物权存在,无论其成立时间之先后,定限物权均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债权人不得对用益物权人请求交付或移转其物,也不得请求除去该物权⑶担保物权优先于债权。有物权担保之债权,得优先于一般债权人之债权而实现;债务人破产时,对债务人之特定财产有担保物权的人,就该项财产享有别除权;于标的物被征收时,担保物权人就该标的物之补偿费有较一般债权人优先受偿的权利"2关于物权优先于债权之例外情况物权优先于债权之例外情形,通说认为有两个典型表现:其一,买卖不破租赁,即先设立的承租人之租赁权优先于租赁物受让人之所有权;其二,法律基于公益或社会政策之考虑,得有例外规定,如船员的工资给付请求权优先于设定在先的抵押权(三)物权之间的优先效力表现物权之间的优先效力的适用只限于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