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_第1页
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_第2页
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_第3页
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_第4页
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什么是土地?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第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建筑用地第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江平原沼泽

锡林郭勒草原

林地第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河套的农田---北方旱地

湘西田园—南方水田耕地第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1、土地资源: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人文要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而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第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耕地:是土地的一部分,是被人类利用作为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资料。耕地直接服务于人类的生息,是生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基地。耕地上的土壤是具有肥力的土壤,是土壤的精华。

第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土地构成要素(一)自然要素1、气候要素:太阳辐射、热量和降水三个方面。2、地质地貌:地球表层的岩石圈是土地资源的物质基础。3、土壤:是土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水文因素:指地表水与地下水、水的数量、质量、时空分配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效果。5、植被: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土地资源生产力的代表,是土地综合特征的反映。第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社会经济技术因素1、经济因素:人类活动经济将荒野变为良田土地的开发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开发时,需考虑经济可行性。土地特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发达投入多需求大土地价值升,土地价格2、技术因素:开发利用和土地经济特性与技术发展水平的有关。3、社会因素:社会制度和政策第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区位因素最基本特点:固定性CBD商务中心第1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土地特性(一)自然特性1、位置固定性加剧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2、面积有限:陆地29%人类无法改变

¼土地温度低,不能种农作物林业3、不可替代性第1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经济特性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2、土地供给的稀缺性3、土地利用适应物价变动的滞后性与缓慢性第1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社会特性1、土地权属:国家法律认可的,依法保护所有者或使用者,对财产对象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2、土地(使用)制度政治制度有关。美国:59%私人所有,39%公有。英联邦:全部归英国所有。中国属国家和集体所有,使用权。第1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土地资源的现状与特点第1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中国土地资源状况与世界对比:

1、世界土地资源情况地球的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陆地很少总面积(土地)149×108k㎡适合农业土地3.2×109k㎡按60亿人口(20世纪末),人均耕地0.37h㎡表4-1是当前土地利用面积分布和占有量情况表4-2中前5个国家可耕地和农用地资源丰富,后6个国家资源少第1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85年世界土地利用分布第1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国家人均土地人均耕地人均林地人均草地中国0.390.100.120.23日本0.330.050.220.01印度0.600.270.110.02法国1.030.350.270.25美国4.370.871.351.12加拿大50.000.9114.621.17俄罗斯8.671.893.581.45世界平均3.300.370.900.76中国与部分国家人均土地资源情况单位:公顷(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7年统计)第1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世界某些国家可耕地资源第1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世界各国耕地的比较中国:13亿人口,耕地面积约1亿公顷美国:2.6亿人口,拥有1.88亿公顷的耕地,粮食产量每年达4亿吨,每年可出口1亿多吨的粮食加拿大:人口只有2000多万,耕地面积为4587万公顷,堪称世界粮仓印度:8亿人口,耕地面积有1.65亿公顷人与耕地矛盾突出第1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我国土地资源情况我国各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为9.6×106k㎡(9.6×108h㎡)或96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6.5%,亚洲25%,仅次于Russa与Canada。居第三与欧洲面积大致相当。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绝对量虽多,但人均占有量很少,以占1/14的土地养活占全球1/5的人口。第2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下特点(1)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土地资源严重不足,2000年10月31日,耕地面积1.28243×108h㎡(1.51亩)是世界人均耕地的27.6%。(2)山地多,平地少,难以利用和质量低劣的土地比重大,全国平地、丘陵与山地之比34:20:46,即山地+丘陵占全国土面积2/3。相当部分难以利用,沙漠6.3%,戈壁5.8%,石质山地4.8%,沙漠化土地1.8%,寒漠化1.6%,积雪与冰川0.5%,沼泽1.1%,居民道路2.47%,内陆水域2.8%,难于利用3亿公顷占30%,土地质量低劣,低产田约30%,中、下等草地占85%第2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综合利用,农业地比重偏小,草地面积较大,耕地尤为缺乏。(4)耕地整体素质不高,可灌溉地比重较大,单产居世界中等水平。高产田比重小。稻谷单产6吨/公顷,玉米5.25吨/公顷只占27%,中等占38%(5)森林覆盖率低,林地利用不充分,生产力亟待提高,属于世界少林国家。第2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显著。三大区域:东部区西北部内陆区西南部青藏高原区第2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附:中国土地划分为三大区域

第2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中国土地资源的严峻态势(1)耕地整体素质下降,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减少趋势,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加速耕地是减少的交通,水利建设,工矿用地集中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平原第2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读图,填课本P69表(对照地图册)第2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减:丧失的土地多为优质高产田,减少1/4-1/5增:实有耕地1.333亿公顷(20亿亩)较1996年0.9497亿公顷多1/3,但都分布在边远省份-增-减质量整体恶化加重人地、人粮矛盾影响(2)土地资源退化和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空间日趋萎缩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第2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具体表现在:一、是大面积土地质量退化,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二是土地浪费,土地利用不合理,乱占滥用耕地,优良耕地减少。①水土流失面积仍在增大土壤侵蚀一般指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土壤被剥蚀迁移或沉积的过程。可以分为:风蚀和水蚀,水蚀即水土流失毁林,毁草开荒和不适当的采伐、放牧、破坏了植被、工矿、交通及其它大型工程建设中不注意水土保持,均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第3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般情况:*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速度非常缓慢,表现很不明显,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坡地还能保存完好的土壤部分自然侵蚀(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破坏和土地物质移动,消失会加大称为环境问题的土壤侵蚀。

第3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风蚀:以风力为动力的土壤侵蚀现象,是在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在土质疏松和土层干燥的情况下,由风速达4-5m/s起沙风吹拂地面的结果。主要发生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其沙风具有吹蚀原有地形和土壤,使尘沙向远处蔓延的双重作用。其结果:不仅毁坏土壤,而且出现风蚀洼地,被吹运的土壤将在一定地区重新沉降、掩埋问题、湖泊和农田,从而降低土壤肥力。第3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蚀:以水为动力的土壤侵蚀现象(即水土流失)在我国土质松软、暴水集中的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其发展过程一般是由面蚀发展为沟蚀,最后导致土地的全面破坏

面蚀是指被雨水打散的土粒随地表细微径流均匀地流失,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岗顶部,径流尚未集中的地段。长期面蚀的结果使表面肥沃细土粒被冲走,土壤变薄,质地变粗,土壤肥力显着下降。

第3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沟蚀:不仅冲走分散的细土粒,同时也冲走粗土粒和小石块。使地面支离破碎,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给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都带来很大困难。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受破坏最严重的过程之一。据1980年估计,流失面积150k㎡,占全国土地1/6。流失土壤达5×109吨。其中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第3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原因:①自然原因:黄土本身是疏散沉积物,缺乏有机质,抗侵蚀能力很低。且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易发生崩塌。黄土地区降雨集中,降水强度大,更助长了侵蚀②人为因素:无限制地开垦放牧、毁林挖草,使地面失去保护。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措施: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采取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

第3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南方山地的水土流失。在植被破坏后,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四川盆地的丘陵和秦巴山地强度,中度侵蚀湘西,川鄂山原因:植被不断地被破坏,森林覆盖率由原60%降到30%,福建省建国初65%降到20%措施:恢复植被,保护森林,严格控制采伐强度,确定山地以林副业为主,合理规划与利用土地。有助于环境的改善和地区生态平衡的维持。

第3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土地沙漠化有扩大趋势

(i)沙漠化概念沙漠化:是由于植被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在干旱气候区强风作用下就地沙的现象,是指由固定沙丘变成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的现象,也指流动沙丘向外围扩展前进的现象。目前,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荒漠边缘干旱与半干旱的草原区。特点: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多风,植被一旦被土壤就会受到严重风蚀,造成土地沙漠化。原因:由于不合理垦殖或因过度放牧引起的。第3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土地沙化最严重。据调查,“三北”地区11个省区有15.8×104km2的土地存在沙化的潜在危险。

中国沙漠分布第3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羊绒衫与沙尘暴

从1980年开始,内蒙古山羊日多一日,京包铁路内蒙古段两侧山羊遍野。山羊剧增的原因是,内蒙古有了日本投资的羊绒衫工厂。山羊不仅吃草还吃草根还能跳起吃树叶。草原承受力日渐衰微,绿毯子似的草原转换成羊绒衫的过程中,黄土开始露天,直至完全裸露。第4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发菜=发财?

1999年冬,国家明令禁挖发菜,因为发菜是沙土表面生长的植被,具有固定流沙的作用。发菜对人体并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发菜的发音和发财相同,广东和香港人以吃发菜为吉,市场价格很高。在暴利驱动下,一辆辆拖拉机仍然载着发财者的梦想源源开进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阿拉善盟。5至70岁的人忍受零下20多度酷寒在没有玻璃的房子里等待东方鱼肚白。他们告诉记者,太阳出来一竿子高就不能挖了,那时发菜易断,鱼肚白时正好。夜半冻醒,老少起来跺脚。第4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ii)世界沙漠化状况50-60年代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6.5×105k㎡适合农业土地消失,向南,向地中海移动每年有10×104h㎡的土地沙漠中东地区沙漠北美的沙漠是欧洲人入侵以后过度放牧造成的。目前,地球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共4.5608×107k㎡。占地球土地35%。威胁15%人口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威胁可利用土地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4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ii)我国情况

北方,沙漠化土地3×105k㎡以上,其中历史时期形成1.2×105k㎡占48.2%影响12省(区)212县(旗)近3.5×107人口(3.5亿)速度1000k㎡/年如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以流动性沙丘和半流动性沙丘为主。60年14.3%70年50.2%第4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种类型:①风力作用下沙漠中沙丘的前移,造成沙漠边缘土地的丧失。如塔里木盆地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东部一些沙漠地区。②由于强度土地利用破坏了原有的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类似沙漠的景观,如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水利资源利用不当和工交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沙漠化。

第4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严重

(i)概念

在土壤当中,一般将表层含有0.6%-2.0%以上易溶盐的土壤称盐土。土壤盐渍化严重时,植物,尤其是作物很难成活,盐渍土的自然条件基础,既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低洼地区地下水位埋藏不深的地方可以形成,地下水可通过毛细管上升强蒸发,水中所含盐分使沉淀析出,堆积于土壤中。

第4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i)世界状况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平原,现伊拉克一带,是最早人类活动文明之一,在6-7千年前河水灌溉,结果彻底破坏了这里的土壤,至今未复原。在缺少排水的条件下,地下水位开始升高,水渠渗漏和周期性的洪水也提高地下水位。当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管被蒸发时,就在地表留下了一层又厚又白的外壳,致使许多地方的土地完全不能经营农业。现在伊拉克南部一片象雪闪闪发光。第4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19世纪中叶英国人在这里建立大规模永久性灌溉系统,修建大量水渠和堤坝水井水位上升,水利设施改变水循环的平衡1960年,水涝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第4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ii)我国状况

中国盐渍土地9913万公顷,其中现代盐渍化3693万公顷,内蒙古后套地区1954年盐渍化土地占11%-15%,1963年22%,1964年31%,1973年58%。新疆土壤次生盐渍化1/3以上,由此可见问题严重我国华北平原地区解决措施是:在农业灌溉时,协同考虑蓄水、用水和排水矛盾,综合防治旱、涝、盐危害。第4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④土地污染在加剧1992年中国遭受大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400万公顷,受乡镇企业污染的有187万公顷,受镉污染的土壤1.33万公顷,受汞污染的土壤3.2万公顷第5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⑤土地利用不合理,耕地被乱占滥用⑥草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第5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各种土地利用对有限土地面积的竟争

1.土地的表面积总是不变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指出:“土地面积是土地的最基本的和永恒的财富。所以,土地的第一项财富是它的表面积,一切自然系统和人类环境所具有的三维空间”占用土地:①城市化②人口不断增加

第5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我国土地利用对各类用地(耕地、园地、材地、草地、城镇村落工矿、交通、水域及未利用土地)面积已有统计,但对栖息地未见正式报导栖息地可被人们为任何目的加以利用和能够被利用的全部土地---动态的两个理解①通过发展技术来增加对土地的利用开发地球上至今无人类居住的地方②因人类滥用而减少第5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目前1949年土地9.8×107h㎡40年开垦荒地近4×107h㎡,由城市、交通、水利占有耕地4×107h㎡据估计在20年内目前耕地总数不变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控制耕地减少双控问题第5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中国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

1.尚有0.35亿公顷的后备耕地,总体粮食生产潜力超过8亿吨0.35亿公顷宜农荒地待复垦用地200万公顷,共计0.133亿待开发,目前耕地保持1.23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41亿公顷,粮食生产能力为9.4亿吨,粮食尚有一倍增产潜力。第5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后备耕地资源

1、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第5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尚有0.8亿公顷的后备林地。最高森林覆盖率可达26%,后备林地资源1.6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17%实际可开发1.13亿×土地利用系数70%=0.8亿中国林业用地2.67亿,有林地1.25亿,利用率46.6%,林地发展尚有一倍潜力第5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国际经验及中国主要对策

控制人口增长,提倡适度消费,减轻土地的承载压力,人均耕地警戒线为0.795亩1.扩大耕地基础,积极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开荒,扩大耕地可缓解人口压力1954年前苏联东部垦荒0.42亿公顷1984年占粮食3/5。建国40年中国开荒造田2633万公顷,2000年以后开发中度限制荒地:东北平原、南方西北地区盐渍化荒地第5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高效与集约用地,提高耕地单产、扩大灌溉、增加复种。在过去主要靠耕地单产提高来增产3.切实保护耕地,建立耕地保护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耕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国际自然联盟建议良田必须留给农业,道路、工厂另行择地建设。中国7.06%耕地养活22%人口。开源节流。第6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河南省土地资源概况河南省总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河南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地质、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河南特定的土地资源第6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河南省土地资源概况平地略多于丘陵山地。全省总面积中,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第6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河南省土地资源概况土地资源数量有限。河南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育着占全国7.5%的人口,全省人均土地资源仅有0.07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绝对数量多,人多地少的状况日趋严重。河南是全国最古老的农业开发区之一,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目前全省未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67万亩,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特别是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第6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河南省土地资源概况全省耕地面积的3/4集中分布在占全省总面积55.7%的平原区,而占全省总面积44.3%的丘陵土地,耕地面积仅占1/4。第6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河南省土地资源概况东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中部和东南部,水热土组合条件较好,是全省耕作农业的主体,是水浇地和水田的集中分布区,开发条件优越;豫西丘陵山区和南阳盆地边缘岗地区,水土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全省主要的旱作农业区,土地资源开发难度大,投入产出率低,适宜发展林果业;南部亚热带湿润丘陵山地则有较好的水热条件,土地开发潜力较大,具有发展亚热带林果业的优越条件。第6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问题分析:河南登封市登电集团年粉煤灰产量45万吨,需占用大量的耕地,且环境污染严重;颖河1996年洪峰流量达3580立方米每秒,紧靠城镇的13个村的1000多间房屋倒塌,急需治理;人均耕地32平方米,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第6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解决问题的思路:拦河筑坝——粉煤灰沉淀——覆土造田——复垦种植第6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键措施:登封市土地管理局、阳城工业区河登电集团在进行颖河治理的基础上,利用电厂的粉煤灰与炉底渣改和造田,通过认为控制实现粉煤灰多级沉淀,覆土造田。覆土厚度以50厘米为佳,针对粉煤灰pH值10~12,覆土养分低,应施用胜利酸性肥料作为起步措施,并加大有机肥用量以培肥土壤。登电集团出资完成土地开发后,登封市土地管理局把土租给农民,对与学校、卫生院、变电站等公益事业进行公共设施划拨,工业用地实行出让。第6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成效:拦河筑坝使荒滩变成良田。洪涝得到控制。全区人均净赠耕地87平方米,粮食产量高达4500公斤每公顷,解决当地农民的吃饭问题。利用粉煤灰114万立方米,可节约储灰用地120公顷,减少灰场征地费用400万元。同时可新整理工业用地33.3公顷,生态环境得到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