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学习动力_第1页
如何保持学习动力_第2页
如何保持学习动力_第3页
如何保持学习动力_第4页
如何保持学习动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如何保持学习动力问题与思考1、我为什么读书?2、我能坚持多久?3、不想学习,该怎么办?第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1小军和小丽是同班同学。小丽的学习成绩相对稳定,一般都在前十名内。而小军的成绩忽高忽低,有时在前十名,偶尔也会落后。班主任李老师和他俩谈起报考志愿的时候,发现小丽倾向于选择非常好的学校或者非常差的学校,但是小军则喜欢选择这二者中间的学校。第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2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第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需要与学习需要需要指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失、不平衡状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缺失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学习需要是指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的状态或应该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学习状况=差距(学习需要)第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长需要基础/缺失需要第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动机与学习动机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它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1)引起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激发行为)2)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行为定向)3)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维持行为)。动机由需要和诱因共同组成。第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影响动机的因素兴趣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趋向某一对象活动的内在倾向。包括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层次。兴趣实质上是动机的一种,但触动的活动方向比较专注、对象比较具体。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动机失衡是态度改变的动机(爱屋及乌)。期待水平和抱负水平与动机密切相关。期待是指个体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期。抱负水平是人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主观地估计自己能达到的成就目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一种愿望与期待)。第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主要内容:1)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2)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3)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4)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学习动机是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两个特征。第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学习动机的分类(1)从产生来源看: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2)从内外维度看:内部动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和外部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兴趣所引起)。(3)从时效性看:短期动机和长远动机。(4)从成分上看: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第1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学习动机的作用奥苏贝尔: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动机的中等强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第1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理论。2、效能感理论。3、成就动机理论。4、成败归因理论。5、科温顿的自我价值论第1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强化理论动机是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得到某种报酬。强化对人的认知和情感都有影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一般不提倡负强化。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率活动强化低频率活动。第1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启示1、强化的相倚性(必然/人为)。行为相倚于外部强化而变化。2、强化的量。一般而言,强化量越大,效果越明显。3、强化的对比效应。某一强化影响的大小根据有机体受到的先行强化而定。个体根据以往的经验会形成强化标准,当强化的量与标准一致或高于这个标准时才能有效果。4、强化的训练。(1)奖赏;(2)取消;(3)惩罚;(4)回避。第1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评价优点:在学校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用奖惩手段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确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适合解释低年级儿童的许多学习行为。局限性:忽视内在学习动机,甚至否认了人的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仅凭学生的行为来推断学生的动机往往是困难的。(1)为分数、为名次而学。(2)多数学生没有成就感。(3)阻碍学生人格全面发展。(4)不利于学生良好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第1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国的班杜拉提出。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与自我能力感同义。人们在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影响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第1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启示1、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个体的饿自尊。自尊或自重是个人对自己重要性的判断。2、过多的失败会使人自我效能感降低。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习得“某些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无助感,简称无助感。无助感理论经常被用于说明人类的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等行为的形成和抑郁症的产生。经典实验为塞利格曼1977年的“狗回避电击”实验。第1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的概念始于美国的1938年提出的成就需要,而研究的真正开端是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通过TAT主题统觉测验在1953年完成的《成就动机》一书。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力求获得成功的倾向,对人的学习起着定向和推动作用。是个体决定参与事关成败的活动时,不畏失败的危险,自愿全力以赴,以期实现预定目标,并获得成功的心理。第1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成就动机公式P与I是互补关系。T=Ts+Tf=(Ms-Mf)+[Ps*(1-Ps)]当Ms>Mf,Ps=0.5时,T最大。当Ms<Mf,Ps=0.5时,T最小。当Ms=Mf,不会出现追求目标的行为。动机强度T需要M期望P诱因I**第1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经典实验麦克利兰“丢木桩实验”:追求成功的被试选择距离木桩远近适中的位置,回避失败的被试选择距离木桩的位置不是非常近就是非常远。阿特金森“获胜希望实验”:力求成功的人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有50%的把握时;避免失败的人在预计自己成功的机会大约有50%时会采取回避态度。避免失败的孩子关注的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取舍,而是尽力避免失败和与此有关的消极情绪。第2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成就动机理论模型求成避败动机高低高高高中低低中低高低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就动机低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第2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成败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F.Heider1957年最早提出,影响较大的则是B.Weiner。基本假设: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认知观点)三维度: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四因素: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归因会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发生变化(不稳定),使人出现情感反应(内部),进而影响下一步成就行为的强度、选择性和持续性。第2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Weiner归因理论的三维度分析归因种类归因维度原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第2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控制点稳定性程度稳定的不稳定的内部的成功的:失败的:能力我很聪明我很笨努力我下了工夫我实际上没下工夫外部的成功的:失败的:任务的难度这很容易这很难运气我运气好我运气不好第2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启示努力而成功感到愉快,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不努力而失败会感到愧疚。在取得同样成绩时,能力低者应得到更多的奖赏。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但不努力的人应受到最低评价。第2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科温顿的自我价值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能力使人成功,成功产生自我价值感。多次经历之后,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自然就成了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自我价值论(1984)的特点是从学习动机的负面着眼,试图探讨有的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的问题,着重对学校教学现实问题的解释。第2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研究成果(1)低年级学生一般相信努力是好学生的首要条件,且认定聪明的学生都更努力。(2)低年级学生相信凡是努力的都是好学生,而且相信努力会使人更聪明。(3)低年级学生相信教师喜欢努力的学生,都向“努力才是好学生”的标准去认同。(4)低年级学生虽然将能力与努力看得同样重要,但考试失败后并不感到羞愧。(5)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经历多次成败经验后,认为努力而获得成功表示能力低,能力低的人才努力。高年级学生认同能力而不认同努力的态度,就是他们学习动机降低的原因。第2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启示与评价学校教育的两大问题:能力强的学生未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学校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