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的沉浮》课件_第1页
《白鹤梁的沉浮》课件_第2页
《白鹤梁的沉浮》课件_第3页
《白鹤梁的沉浮》课件_第4页
《白鹤梁的沉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不能倒流,历史不能重演,所有的遗迹都是一次性的,其珍贵性毋庸置疑。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各地遗迹都很多,如何保护他们,是现代人的重要课题。这篇报告文学就保护白鹤梁的问题向读者展示了国家、科学工作者、文物工作者在保护遗迹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作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原地保护白鹤梁责无旁贷。如果不能这样,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职!”

自主阅读课

白鹤梁的沉浮

指导教师:薛慧

通览文章,感知大意1、选择答案。5分白鹤梁从〔秦朝、唐朝、宋朝〕开始刻石鱼。2、判断对错,说明理由。10分人们先后提出过3个保护白鹤梁的方案。3、填空。10分第〔〕自然那段集中些葛修润的思想感情。4、简答题。10分葛修润的方案复制白鹤梁了吗?

略读导航:请同学们结合以上具体任务进行有效略读、跳读,搜索关键词,提取信息,初步理解文章内容。解决不了的组内探讨,准备分工展示。

自主探究,合作展示1、前三个方案分别是怎样的?其缺乏之处在哪里?2、第四个方案为什么最终获得通过,它好在哪里?请把第四种方案的长处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深度细究,感知感悟

为什么葛修润能提出这么好的方案?

品词析句:葛修润想了5分钟。这5分钟里,他调动了一生积累的丰厚的力学知识,一个设想浮出了脑海。

“作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原地保护白鹤梁责无旁贷。如果不能这样,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职!”——葛修润葛修润〔1934.7.12-〕岩土力学专家。上海市人。1952年至1953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岩体工程问题和数值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及岩体根本力学性质等研究。参加我国最早结合大型原位试验的大冶铁矿南邦边坡研究,66年独立主持完成了该工程边坡稳定分析和岩体力学试验总结。主持了大冶北邦滑坡整治、铜绿山、永平、海南等大型矿山边坡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显著。70年代初进行的511工程地下洞群非线性分析是国内大型地下工程应用有限元首例。为葛洲坝二江泄水闸作抗滑稳定非线性分析,清江隔河岩重力拱坝连同复杂岩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等,均为解决工程难题作出重大奉献。1993年研制成功总体性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液压伺服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

葛修润又一次为白鹤梁的丰姿深深打动,长江在屏幕上翻腾,他的心也在翻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何等的神奇!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在这段石梁上的创造,何等的丰富和美妙!大自然和我们的祖先把这样珍贵的财富留给我们,难道我们能把复制品留给后人?

从北京返回上海的火车上,他一夜未眠,把借来的资料,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反复想:“那些方案不行,我的方案是可行的吗?”隔了一天他从上海赴重庆,在火车上仍然没有睡觉。反复思考自己设计的方案。

质疑问难,拓展延伸

1.你是如何让看待前三个方案的提出者?说说看。2.白鹤梁的沉浮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学完此文,你还有哪些想法?

得到这个消息,那些世代守望着这座珍贵的水下碑林的涪陵人,那些像热爱自己生命一样热爱白鹤梁的文物工作者,那些为白鹤梁的保护付出了巨大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