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检测题 能力提升_第1页
人教版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检测题 能力提升_第2页
人教版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检测题 能力提升_第3页
人教版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检测题 能力提升_第4页
人教版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检测题 能力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题能力提升一、单选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仅限于绿色植物 B.仅限于自养生物C.全部植物及细菌和真菌 D.全部自养生物及部分异养生物.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释放的物质可被生产者再利用营养级之间任意两个生物同化量之比即能量传递效率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3.下列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均来源于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B.细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作为生产者或分解者C.动物因食性的不同可充当消费者或分解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利用氧气和有机物的生物都属于消费者.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FA.图示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B.D与E所处营养级可能相同C.各营养级的能量可沿食物链循环流动 D.若将B全部移除,初期E的数量会增加.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只含一个食物网B.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C.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属于三级消费者D.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6.某莲藕池塘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斜纹夜蛾、.蜘蛛莲藕42 \'莲缢管甥 小花蜻A.图中存在3条食物链,每条食物链都含有3个营养级B.蜘蛛捕食小花蝽,两者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池塘实施莲藕和鱼共同种养模式后,鱼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入莲藕D.若蜘蛛的同化量增加1J,则莲藕的同化量至少需要增加25J.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鸟的食物为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若保证养活同样多的鸟所需的互花米草数量与原来的数量之比为()(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养活同样多的鸟所需的互花米草数量与原来的数量之比为()(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A.9:7B.8:5C.11:3 D.3: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m,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一二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mB.从生产者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mX100%C.d代表用于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A.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B.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C.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D.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大于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蚜虫是棉田中的常见害虫,引入瓢虫能有效治理蚜虫。研究人员对棉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为kJ/(cm2•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棉花同化的

能量蚜虫摄入的

能量蚜虫粪便中的

能量蚜虫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蚜虫流入瓢虫

的能量150.647.825.415.23.棉花同化的

能量蚜虫摄入的

能量蚜虫粪便中的

能量蚜虫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蚜虫流入瓢虫

的能量150.647.825.415.23.36A.蚜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2kJ/(cm2•a)B.蚜虫和瓢虫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蚜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蚜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D.流经棉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150.6kJ(cm2•a)12在下图食物网中,。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h那么%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xa+10% B.y<20xa+5% C.y>20xa+5% D.y>100xa+10%13.农业的创新发展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培育推广高产抗逆新品种,有利于提高农田产出,提高效益B.大量喷洒农药除虫、除草,减小了劳动强度,应该一直坚持C.收割玉米时,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提高了人们对能量的利用率D.多种作物混种,农田可脱离人们的干预,有效提高产量.假设牧草固定的能量为2.0x108kJ,牛羊同化的总能量为3.6x107kJ。牧民为了增产,从外地引进了一种饲料。已知饲料的总能量为0.5x108kJ,牛羊同化饲料的能量为0.4x107kJ。那么草原生态系统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18% B.16% C.12.8% D.14.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B.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C.无机环境中的化学元素可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环节越多,人类可获得的能量就越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17.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18.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无机环境和d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B.从理论上讲,没有b成分碳循环就不能进行C.图中的a、d分别表示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D.图中①③表示的过程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9.黄鼬(俗称“黄鼠狼”)主要捕食鼠类,它们体内有臭腺,在遇到威胁时可排出臭气,麻痹敌人,鼠类闻到臭气时往往选择逃离。以下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A.释放的臭气是一种化学信息 B.这种气味信息只对黄鼬有利C.释放臭气有利于黄鼬躲避危险 D.臭气作为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下列措施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B.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C.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 D.特定波长的光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叶、芽能感受多样化的物理信息B.蜜蜂跳舞和鸟类的“求偶炫耀”均是典型的行为信息C.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2.比较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①年龄结构 ②生态位 ③空间结构④次生演替 ⑤基因频率⑥食物链 ⑦信息传递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⑤⑥⑦23.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A.打破本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B.造成本地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消失或濒危C.增加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抵抗力稳定性D.可能出现本地物种与外来物种的共同进化现象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相对平衡B.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其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C.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抵抗力稳定性,但可能会使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制作生态缸时,用散射光代替直射光照射有利于维持其稳定性.几年前的太湖因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现象,水体浮游植物增加,沉水植物消亡,严重影响了太湖的水质。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处理,太湖水质出现明显好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造成水中浮游植物的增加B.富营养化导致沉水植物消亡的原因是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影响了透光率C.人们恢复太湖水质状态的过程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与人为调控的群落演替相比,自然演替的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二、多选题.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项目摄食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量能量(J/hm2•a)1.05X10103.50X1094.55X109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2.45X109J/(hm2•a)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田鼠粪便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X109J/(hm2•a)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7.0X1010J/(hm2•a)三、填空题.某河流的中下游流域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近几年随着生态治理力度的加大,该河段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请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当河流遭到严重污染时,会导致某些鱼类等种群不断减少甚至消失,使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明显下降,原因是(2)有人认为该河流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N和P元素引起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从绿色的河水中取样,并进行如下处理: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清水。如此重复3次。B.再加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C在甲烧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在丙烧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

0.15g尿素;丁烧杯中。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A步骤处理的目的是 。②预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丙,理由是 。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DDT是一种有机氯农药,化学结构稳定,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具有杀虫谱广、药效强劲持久、生产简单、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到1945年随着它的使用面积增大,蚊、蝇、虱等明显减少,有效防止了整个欧洲斑疹伤寒的流行,并控制了疟疾和脑炎的传播。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揭露出DDT对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科学家对DDT的争议开始增加,随后的三四十年许多科学家开始关注DDT对人类和动物的不利影响。(1)据调查,疟疾的主要传播者是按蚊,疟原虫通过按蚊叮咬人体而寄生在人体内,引发疟疾。非洲湿热的环境十分利于按蚊的生存。在自然状况下,直接影响按蚊种群密度的主要数量特征是(2)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DDT污染的状况,得到如表所示检测结果。不同成分水底泥浮游及沉水植物水蚤(浮游动物)鲫鱼乌鳢(肉食性鱼)DDT含量⑺g/kg)0.10.76.321.019.4124.4①表中所示结果显示,DDT可以沿.累积,此现象称为②根据表中各类生物体内DDT含量推测,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网)最可能是(填字母)。a.浮游及沉水植物一水蚤一鲫鱼一乌鳢a.浮游及沉冰植物-水蚤一鲫鱼b.c.浮游及沉水植物c.浮游及沉水植物-7K蚤,鲫鱼T乌始③鲫鱼、乌鳢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该生态系统除表中所示成分外,还应有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④物质循环在 之间进行。自DDT使用至今,地球各处几乎都发现有DDT的累积,这与物质循环具有 性相关。(3)目前在DDT的使用问题上,一方面环境学家要求全面禁用DDT,而另一方面疾病控制学家则主张使用DDT。请你根据上述资料,提出关于是否使用DDT的观点及可采取的防控措施:29.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 和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四、读图填空题30.由于围湖造田、网箱养鱼、农家乐等无序发展,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遭到破坏。为治理生态环境,某地建立了多条截污河道进行湿地恢复。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 。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湿地植物所起的作用是 ;淤泥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是 。(2)研究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的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其中N、P等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要治理水体污染,除了依靠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外,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因为生态系统的 有限。(3)微囊藻产生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体,在湖滩种植芦苇、茭白等植物,对微囊藻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这些植物与微囊藻之间在利用 等资源(至少答两项)时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4)下图为某池塘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_能量,⑤⑥⑦表示各级消费者。从人工投放的饲料中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含序号的算式表示)。

(5)科研人员针对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动物名称能量—kJm•-2•a-i)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椭圆萝卜螺51615231270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kJm--2•a-1)。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生产者是指直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成分,同化类型应为自养型,而自养型生物除光合自养型的植物及光合细菌外,还应包括各种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等。题中A项仅指绿色植物,C项中细菌、真菌可能为异养生物,不应归为生产者,D项包含部分异养生物,因而不符合生产者的概念。.答案:C解析:A、负反馈调节具有维持系统稳定的作用,A正确;B、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再利用,能量不可以被生产者再利用,B正确;C、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D正确。故选C。.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示仅表示食物网,不能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由图可知,E为第三、第四营养级,D为第三营养级,故二者所处营养级可能相同;各营养级的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将B全部移除后,E所处营养级为第四营养级,未移除前其所处营养级为第三、第四营养级,则移除B后E所获得能量减少,故初期E的数量将减少。.答案:A解析: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因此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只含一个食物网,A正确;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B错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C错误;有些动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因此一种生物可能位于多条食物链上,D错误。.答案:D解析:图中存在“莲藕一斜纹夜蛾一蜘蛛”“莲藕一斜纹夜蛾一小花蝽一蜘蛛”“莲藕一莲缢管蚜一小花蝽―蜘蛛”3条食物链,其中后两条食物链都含有4个营养级,A错误;蜘蛛捕食小花蝽,且蜘蛛和小花蝽均捕食斜纹夜蛾,故两者之间除存在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B错误;该池塘实施莲藕和鱼共同种养模式后,鱼粪便中的物质可以为莲藕所用,但能量不能流入莲藕,C错误;若蜘蛛的同化量增加1J,则莲藕的同化量至少需要增加(应按照最短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为20%来计算)1.20%;20%=25(J),D正确。.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m。a表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表示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正确;B.从生产者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mX100%,B错误;C.d代表用于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正确;D.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D正确;故选:B。.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所以两者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青蛙也以蜘蛛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又有捕食关系,A正确;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B错误;根据食物网简图,可计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T蝗虫T青蛙T蛇,大麦T蝗虫-蜘蛛一青蛙一蛇,狗尾草一蝗虫-青蛙—蛇;狗尾草一蝗虫―蜘蛛一青蛙一蛇,C正确;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处于第四和五营养级,D正确。.答案:C解析:蚜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2kJ/(cm2•a),A正确;蚜虫和瓢虫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3.36:22.4x100%=15%,B正确;蚜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棉花中的能量,不是蚜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流经棉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棉田生态系统中还有其他生产者,因此流经棉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150.6kJ/(cm2•a),D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y为xa;20%;20%+x(1-a):20%=20xa+5x;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Uy为xa:10%:10%+x(1-a):10%=90xa+l0x;所以20xa+5XWyW90xa+10x。.答案:A解析:高产抗逆新品种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农田的产量,提高效益,A正确;大量使用农药,导致生物的抗性增强,而且污染环境,不可持续,B错误;秸秆直接还田,能量的利用率并没有提高,C错误;即使作物混种,农田的抵抗力稳定性依然不高,依然离不开人们的影响干预,D错误。.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环节、形式以及参与碳循环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碳循环过程中,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过程要依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B正确;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主要是土壤微生物,C正确;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能反复利用,两者均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正确、B错误。“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正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由题图可知,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摄食,③表示呼吸作用。在无机环境和d生产者之间存在信息传递,A错误;从理论上讲,没有b消费者,碳循环可以通过生产者和分解者进行,B错误;图中的a、d分别表示无机环境中的氧化碳和生产者,C错误;图中的①、③表示的过程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正确。.答案:B解析:黄鼬释放的臭气是一种化学信息,在遇到威胁时排出臭气,麻痹敌人,鼠类闻到臭气时往往选择逃离,有利于黄鼬躲避危险;臭气作为化学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综上,B错误.答案:C解析:化学肥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答案:C解析: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生物入侵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物间的关系和生态平衡;生物入侵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部分物种消失;生物入侵往往会导致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降低,使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可能会出现本地物种与外来物种的共同进化现象。.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B正确;一般来说,随着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增多,抵抗力稳定性提高,但可能会导致该生态系统在遭到破坏后不易恢复原状,C正确;制作生态缸时,用直射光照射可能会引起缸内温度过高,稳定性下降,用散射光则可以避免光照对缸内温度产生较大影响,有利于维持生态缸的稳定性,D正确。.答案:D解析: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造成水中自养生物繁殖加快,特别是浮游植物的数量大增,导致水面以下缺少光照,沉水植物大量死亡,A、B叙述正确;太湖的污染与治理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叙述正确;无论是人为调控的群落演替,还是自然状态下的演替,最终都将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因此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会逐渐增高,D叙述错误。.答案:BD解析:A.由题表可知,同化的能量=摄食量-粪便量=1.05*1010-3.50X109=7X109;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因此田鼠生长、发育和繁殖为7X109-4.55X109=2.45X109,A正确;B.田鼠的粪便量不属于田鼠的同化量,B错误;C.田鼠的天敌为田鼠的下一营养级,最多可以获得田鼠同化量的20%,即7X109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