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_第1页
户籍制度改革_第2页
户籍制度改革_第3页
户籍制度改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户籍制度改革2014户籍制度改革,新的一年,新的制度,到底新的2014户籍制度改革好还是不好?对于老百姓而言,改变了什么,又改善了什么,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首先看下2014户籍制度改革的五大看点,再来看下百姓的反应。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启动中国新型户籍制度的整体构建。8月6日,记者从山西省公安厅获悉,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全省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细则正在制订中。1.户籍政策总体调整“实属空前”回顾数十年来我国推行的多次户籍制度改革,此次的“升级”可以完全可用“实属空前”来形容。本次户籍制度改革有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对户籍政策的一次总体调整。与以往相比,过去的历次改革一般都是局部的、部分的、条文的调整,某一个方面的调整。这次是在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全面的规划后,决定在全国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这对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引导人口的分布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进行的一次综合配套的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仅是户籍制度本身单项的改革,而是各有关部门统筹配套推进的改革。三是对新型户籍制度的一次整体构建。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不仅是落户政策的调整,还包括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2.再无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区分《意见》中有关“城乡户口统一”的规定,无疑是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亮点。《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这意味着,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也将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将不再以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为依据区分农村人与城里人,改为根据居住地的不同来区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根据从事的职业区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3.居住证将成享受公共服务“载体”对山西百姓来说,“居住证”并不陌生,作为全国较先推行的省市,早在几年前山西便在太原推行此项机制并取得不错的收效。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明确规定居住证将成为百姓享受相关公共服务的“载体”。对于居住证制度设计的目的。警方表示,建立居住证制度,是一个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是为了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解决那些已经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此外,为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生活,不断提供上升空间,此次户籍制度改革还体现了“分层级享受不同公共服务”的设计理念。4.按照人口规模确定城市落户政策在户籍迁移政策方面,明确提出,按照人口规模来划分并确定各类城市的落户政策。《意见》指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在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在城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5.就业、教育、医保等全面跟进此次户籍改革不仅是户籍制度本身的改革,还是有关教育、医药、养老等多方面配套的改革。《意见》指出,坚持统筹配套、提供基本保障。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根据《意见》相关内容显示,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特别强调了农业、农民转型以后,进城后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养老、住房保障等等问题。这为农民和农业转型在进城之后,在城里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2014户籍制度改革,“二元户籍”变一元,户籍制度改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7月30日,茌平县贾寨镇居民耿红芬在展示居民户口薄。当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退出了历史舞台。◆8月2日,张秀琴拿着崭新的户口本问放暑假在家的女儿,为什么新的户口本上没有了农业户口,变成了居民户口?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张秀琴并没有意识到几天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与自己新户口本上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张秀琴是东昌府区张炉集镇的一名农民,今年50岁。去年儿子结婚,今年家里新添了小孙子,给小孙子报户口时,张秀琴决定跟儿子儿媳重新立户,儿子的三口之家是一个户口本,自己和丈夫、女儿是一个户口本。拿到了新户口本的张秀琴发现了新的户口本与之前的户口本有了很大的不同。迁走了户口,土地咋办?7月30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政策全放开,特大城市施行积分制落户,居住证一般不再设置条件,居住半年以上即可申请。还规定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全国统一以居民户口登记。张秀琴隐约有些担心,没有了农业户口,都变成了居民户口,自己会不会失去土地?但是《意见》的下发,对于东昌府区沙镇的27岁小伙子张强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像很多农村的孩子一样,为了摆脱自己父辈那样的命运轨迹,张强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威海工作。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他又回到了聊城城区工作生活。“读了这么多年书,肯定不愿回农村生活,尽管农村的家距离城区只有20公里。回到聊城之后,我就开始考虑结婚成家和孩子的上学等问题,所以买房子成了当时最大的一个难题。”张强说,“即使是女方不要求买房,自己也得有个住的地方,所以买房是必须的。”2011年,他从威海回来没多久便贷款买了一套期房,总房款是48万元,按揭还贷30年。3年过去了,他把媳妇儿娶进门了,房子还没拿到钥匙,不过开发商承诺会在近期内交钥匙,拿到钥匙后他还要忙活装修,年底前有可能结束租住的生活,搬进自己的新家。结婚后的张强还买了一辆新车,每个月两千块钱的房贷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张强的户口仍然在农村的父母家中,他想等以后有了孩子,到了孩子上学的时候再办理户口迁移也不迟。和张秀琴担心的一样,迁走户口了,他在村里的土地是不是也会被收回?即使是不收回,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无法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工,而他自己并没有多少种地的经验,也许到那个时候国家有了新的政策解决土地问题。尽管结婚买房,马上要住进新房,张强并没有完全觉得自己成为一个城里人,只是表面看上去不像是一个种地的农民。买房、买车、结婚成家,花去了他将近六十万,对于他来说这远没有结束,未来两三年之内会要孩子,孩子的养育费用,幼儿园的学前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户口变化折射生活方式的变更已近而立之年的吴鑫下个月就要当父亲了。吴鑫是阳谷县金斗营乡人,和张强一样,通过考大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2010年山东建筑大学毕业后,吴鑫选择留在了济南市高新区工作。现在吴鑫的户口在妻子一家的户口本上,尽管妻子的户口也是长清区的农业户口。结婚前,吴鑫花了67万元贷款购买了一套住房。他打算在拿到房产证之后,立即将自己的户口落在自己房产名下。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也面临着落户问题,过个一两年很快就会有学前教育问题等接踵而来。相对于老家的稍微便宜的学费,济南的幼儿园学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几个月前吴鑫辞掉了相对清闲的食品公司的工作,来到了压力较大的金融公司,就是为了多挣点儿钱。在济南学习工作和生活了接近10年,吴鑫仍没有觉得自己完全融入这座城市,他觉得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完全融入这座城市。户口的变迁不仅仅是一张户口单页上的变化,户口单页的背后,还是与上一代人不同的生存方式的变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像张强和吴鑫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在城市落地、扎根,城乡二元制的格局正在逐渐打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一步步完善,农业、非农业这道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坚冰正逐渐消融。张炉集镇的村民张秀琴还没有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