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及优化建议探析16000字(论文)】_第1页
【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及优化建议探析16000字(论文)】_第2页
【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及优化建议探析16000字(论文)】_第3页
【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及优化建议探析16000字(论文)】_第4页
【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及优化建议探析16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摘要:在任何一个国家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物流作为为灾区输送应急物资的特殊物流方式,其效率直接影响着一线抗灾救援工作的效率。其中,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物流的重要一环。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可以在满足救灾需求的同时控制物流成本,这促使我们不断探究更为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及管理策略,以保障应急物流的高效运转。本文在前期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明确应急物资储备的概念内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调查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通过实地研究和访谈对S科技学院当前应急物资储备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以及数据统计,分析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学校相关部门提供该校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的意见以及建议。关键词:应急物资储备;问题;对策目录TOC\o"1-3"\h\u189311绪论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必须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高校是国家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社会最为敏感、人群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当高校发生应急事件,往往会导致比事件本身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高校依法治校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持高校稳定与良性发展的现实要求。而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物资储备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问题。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再一次给中国的应急物资储备敲响警钟;同年5月,汶川大地震又再次出现了应急物资储备严重不足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中国是“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应急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各类政府作为主责部门,分别应对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高校也要像政府学习,做到对应急中的物资储备做好充分地准备。而S科技学院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大陆中部,自然灾难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但人为灾害却常有发生,宿舍内着火、发生交通事故等,当然还有近两年发生的新冠疫情的蔓延,都是需要高校时刻关注的问题。学校由于其特殊性,学生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重视学校应急管理,提升学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将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S科技学院的应急物资储备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评估其应急物资储备能力的成效与不足,为学校有关部门以及政府机构改善该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提供建议,也为其他院校应急物资储备建设提供借鉴参考。1.2文献综述Whybark把国内外关于应急(或人道主义)物资规划和储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资采购、仓储管理、物流分发三个阶段。对于应急物资分类和储备话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集中在灾后,从协调应急救援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物流、应急救援管理的协同问题,以达到优化应急供应链的目的。本文针对应急物资灾前阶段的应急储备问题,主要聚焦于应急物资储备概念、应急物资分类和应急物资储备三个方面来进行文献综述。1.2.1应急物资储备概念应急物资就是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物品、设备和设施的总称。应急物资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物资保障。应急物资是指为了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包括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军事冲突等)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须的救援性和保障性物资,目的是将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保障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发生地区的民众生活。对于学校来说,会有具体的事项来针对应急物资储备,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怎样管理我们现有的物资储备,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对比城市、乡村等地区的优秀案例来分析并完善我校对于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借鉴国外的经验,吸纳其他校园的物资储备的经验,从而帮助我校制定、优化适合我校长久规划发展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1.2.2应急物资分类方式研究现状从分类方式角度,霍达等[6]和秦军昌等[7]根据使用特征、优先级和紧急管理操作等维度进行物资分类,郭子雪等[8],夏萍等[9]和王庆荣等[10]分别应用聚类算法、概率神经网络和K均值粒子群算法面向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将应急物资根据灾情统计的需求数据加以分类。王婧等[11]从影响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维度出发,分析紧迫性之下应急物资供应不足造成的生命威胁程度、应急物资短缺程度和应急物资不可替代程度,在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物资需求紧急程度的分类分级方法。Dong等[12]考虑应急物资的重要性和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两个维度,将应急物资分为九类。Su等[13]进一步考虑应急物资救援的重要性、及时性、稀缺性等特点,提出了物资调度和仓储布局两个分级模型。Zhang等[14]从应急物资重要性、满意度(缺货损失)、及时性(时效性)、替代程度四个方面刻画了应急物资积极性,对应急物资进行了动态分类。1.2.3应急物资储备方式研究现状Saputra等[15]聚焦于应急突发事件发生的平均间隔时间,构建了应急药品的储备模型。陈涛等[16]研究了政企联合储备模式中,政府通过储备方式引导企业决策,企业将以利润最大为目标分配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的具体储备量。赵磊等[17]从应急物资性质出发,考虑了食品类应急物资的保质期和易储性,以及生产周期和储备成本等因素,提出了食品类应急物资在进行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时的储备配置策略。陆颖等[18]聚焦于灾情的特性,分析了需求不确定性、时间和物资成本等因素对实物或产能储备的影响,并且把实物储备称为成品,产能储备称为半成品,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模型。综上,我国对于应急物资储备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其发文数量在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但是对应急物资风险研究热点较为分散,包括应急物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风险、双层规划、应急物资储备等多个方面,且研究演进趋向于细致化和流程化,集中于研究事件发生阶段的采购方面,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关注度较低。因为对于学校应急储备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在现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应急储备现状,研究其应急物资储备模式以及存在不足,为应急储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实践路径。1.3研究内容及方法1.3.1研究内容第一,明确应急物资储备概念内涵。在应急管理相关研究中,对于应急物资储备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S科技学院的应急物质储备情况,本研究将首先探讨应急物资储备概念内涵,在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现有物资储备的不足与漏洞,保证研究的有效性。第二,调查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在实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科学经验,本研究将对S科技学院现有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根据所得数据以及现有的研究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及不足。参考现有文献以及其他院校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分析S科技学院目前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的优势与不足。第四,针对现有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提高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能力。根据上述分析与案例,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建立符合S科技学院应急管理需求现状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帮助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实现本研究的现实意义。1.3.2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前期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仔细研读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加强对校园应急管理的认识,有助于后期的观察和访问。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汇总,设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调查问卷的大致框架。(2)访谈法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S科技学院的应急物资储备具体情况,将实地调研该校内外部的具体情况,通过提前列好的访谈提纲,对学生以及院校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以获取能够真实、有效反应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的具体信息。2相关理论概述2.1重大突发事件概述2.1.1重大突发事件的界定2002年11月广东省首次出现“非典”病例,并在全球迅速蔓延。不到一年的时间,共有29个国家发现“非典”病例,累计8422例、死亡916人。“非典”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给全球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使很多行业遭受毁灭性打击,还使全世界陷入恐慌和不安中,致使全社会遭受严重的损失。我们通常将类似“非典”这样的事件称为重大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前没有明显的前兆或者前兆很微小,在社会生活中突然爆发、不给人们应对的时间,而且前所未遇、很难对事件的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通常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或影响,而且无法使用常规的应急处理办法加以应对。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定义有很多。美国对重大灾难(Majordisaster)的定义是:由总统宣布的,在美国发生的需要根据法律批准各州、当地政府和灾害救援组织提供援助来降低灾害造成的危害、损失、苦难或痛苦等,并且会导致严重或巨大损失的任何自然大灾难及没有原因的火灾、洪水和爆炸等。美国国家响应计划将重大突发事件的定义为:凡事能够造成极其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民族精神和导致政府功能混乱的自然或人为事件都称为重大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会严重影响地区政府的正常活动或紧急服务的提供,并且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对国家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威胁国家安全和稳定。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我国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其解释也不相同。《刑法》把突发公共事件称为重大突发事件;《治安管理处罚法》把严重违反社会治安的事件称为重大突发事件;《国防交通条例》又将重大突发事件界定为国际之间的严重武装冲突。可见,不同的法律法规只对其涉及到的重大突发事件进行了解释,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做出了如下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照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破坏程度、紧急程度、影响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等,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重大突发事件是相对于一般突发事件而言的,属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特征。本文认为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前兆不明显且发生前难以预测,发生时往往会打破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且人类以常规应急措施难以应对的恶性突发事件。参照刘霞等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分类,可以将重大突发事件分成四大类,分别为:公共卫生类、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和社会安全类,如表2-1所示。表2-1突发事件的分类及特征2.1.2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虽然重大突发事件的种类各不相同,但是仍能找出其共同的特点。一般认为,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具备以下四个特点:(1)突发性。突发性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指突发事件突然间爆发,其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危害程度及波及范围等通常事前无法预测的,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更出人意料,让人始料未及、无以应对。例如至今我们都无法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报,即使有些预报出,但是由于预报时间和发生时间相隔很短,无法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这就要求相关主管部门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因此,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对政府、应急组织和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重大性。重大性是重大突发事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重大性是指重大突发事件给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其涉及范围非常广、破坏程度也非常大,也就说是重大突发事件专指那些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对足够多的人或财产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对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及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巨大威胁的事件。(3)复杂性。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一些矛盾的激化,诱发原因往往具有多元性,各种原因之间呈现相互交叉的复杂状态。具体来讲,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国际环境层面。虽然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地区战争时有发生,国家间的军事竞赛不断升级,民族纠纷、宗教冲突、恐怖袭击频繁出现,这致使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国际环境变的极其复杂。其二,自然环境层面。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进步,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自然环境的形势不容乐观。自然灾害类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一方面是自然环境正常运行规律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是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其三,社会环境层面。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结构转型期,这段时间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一些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另外,一些企业奉行利润至上,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极不规范,制度很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而这正是许多安全生产事故类重大突发事件产生的关键原因。(4)衍生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会出现连锁反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灾害的发生通常伴随二次灾害和次生灾害的爆发。例如大型地震发生后会有多次余震的发生,而且地震很有可能致使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又会导致交通中断,交通中断造成交通堵塞,交通堵塞使得救援物资和救生设备无法及时的运到灾区,从而影响救援的效果;同时各次生事件在扩散过程中还会相互影响,使得重大突发事件系统的扩散动力不断被放大,从而加剧突发事件的扩散速度,甚至会使重大突发事件的性质升级。例如:在“非典”流行期间,各地药品抢购风波和一些谣言之间相互影响,使得两个次生事件不断被扩大,无限蔓延,整个重大突发事件系统难以控制。2.2灾前应急物资需求概述2.2.1应急物资需求内容及特点应急物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应急物资的种类需求。我国突发事件的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四大类,分别为公共卫生类、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和社会安全类[46]。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机理和过程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后所需要的应急物资种类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处理同一类型突发事件时,应急物资需求的种类也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处理同一突发事件,不同处理阶段需要的应急物资种类也不相同。突发事件种类的多样性和过程的复杂性等决定了应急物资需求种类的多样性。应急物资种类需求的多样性又给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等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是突发事件应对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2)应急物资的数量需求。应急物资的数量需求是重大突发事件对应急物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内容,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所必需的最小应急物资的数量。一般用具体的数来表示,如在某次地震中,需要帐篷1800顶、方便面1000箱等。突发事件的危险级别不同所需要的应急物资数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突发事件的危险级别越高、涉及范围越广,破坏程度、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越大,需要的应急物资的数量也就越大。(3)应急物资的质量需求。对应急物资质量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应急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如地震发生后,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对救援设备和急救药品类物资的质量需求主要表现在及时性方面,救援设备和急救药品类物资只有在救灾的有效时间内送达,才能满足应急物资的质量需求,否则一旦错过了救援最佳时机,即使运到应急物资,也不会发挥应急作用。应急物资需求的特点:(1)应急物资需求的突发性。突发性是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前往往毫无征兆或征兆很少,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发生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社会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另外突发事件发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很难对突其应急物资需求进行准确的估计,而且由于资金、储备环境等方面的限制,也不可能事先储备下突发事件所需的全部物资,一旦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应急物资需求急剧增加,就会出现应急物资供应不足的现象。例如地震发生前没有任何征兆,突然间发生,给人民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致使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因此,政府需要不断加强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的有效供给。(2)应急物资需求的时效性。时间是应急救援的第一要素。因此,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送达到事发地,才能发挥其理想的应急效果和作用,超过了时限再将物资送达,应急物资就失去了应急的作用,也就不能将其称为“应急物资”了。应急物资需求只有及时得到满足,才有可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旦错过了应急物资需求的最佳时间,不仅会给应急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甚至会或者有可能会造成问题的升级或更大灾害的发生。例如地震发生后的10小时内,抢救出来的伤员,其生存率很高;若24小时内发现,生存的可能性就会明显下降;72小时后,生存率非常低。2.3应急物资储备概述2.3.1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分析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主要来自三方面,分别为:中央和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的物资、国内国际捐赠的物资和各职能部门储备的物资。中央和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的是一些突发事件急需且至关重要的应急物资,主要包括帐篷、棉被等;社会捐赠的物资主要是衣服、食品等;职能部门储备的应急物资是该部门所掌管领域的专业性救助物资。中央级应急储备物资是由中央财政部出资,委托各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代为购买应急物资,并对其进行储备和管理。中央级应急储备物资一般用于灾害发生时伤员的抢救、灾民的转移、安置及生活的维持等。负责中央级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民政部门为代储单位。目前,我国有10个中央级应急储备物资代储单位,分别为安徽、河南、湖北、辽宁、天津、黑龙江、湖南、广西、四川、陕西的民政厅,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库分别设立以上10个代储单位所在省的省会(直辖市)。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同时还建立了251个地级应急物资储备库,1079个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中国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自2007成立以来,到目前遍布全国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已初步形成。中国红十字会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区域性救灾备灾中心,在15个灾害多发省建立了省级救灾备灾中心,同时在70多个地(市)县建立了县(市)级救灾备灾中心;到2008年为止,中国红十字会在不同城市建立社会捐助点和慈善超市共34000个,全国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2.3.2应急物资储备的模式重大突发事件灾前应急物资的储备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政府储备。政府储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政府将一些灾害急需且关键性的应急物资储存在政府物资储备库中,政府储备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直接从当地的储备库调用物资,当当地储备的应急物资不能满足应急物资需求时,从就近的储备库调运。政府储备的物资一般用于满足突发事件初期的应急物资需求,具有缓冲作用,为后期应急物资的准备争取时间。政府实物储备是目前我国物资储备最常见的方式也是最主要的方式,同时也是应急物资最直接、最可靠的来源,不仅能有效的防止灾情恶化,而且对于拯救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储备具有响应速度快、应急保障能力极强等特点。但是政府储备的成本极高,由于应急需求的不确定性和物资有效使用期等因素,储备过少会影响应急救援,储备过多又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大量资产的长期闲置。(2)协议企业储备。为了有效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我国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设备的生产、供给。”协议企业储备是指为了保障应急物资的有效供给,政府选择一些合适的应急物资生产企业,通过与其签订协议的方式,把一部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交由协议企业来完成,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协议直接调运协议企业储备的应急物资。协议企业储备是一种新兴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是对政府储备的必要补充。为了防止经营中断,企业本身会储备一定量的物资。因此,协议企业储备方式可以利用企业物资储备的规模优势来降低储备成本,同时又有利于应急物资的更新。协议企业储备一般用于储备一些生活类、食品类及药品类等易变质的应急物资。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政府必须重视对协议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协议企业储备的应急物资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能力储备。生产能力储备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一些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作为代储企业,通过与其签订协议的方式,让其保留一定的富余生产能力。一旦重大突发事件爆发,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应急物资需求,当实物储备无法满足应急物资需求时,政府可以指令代储企业按照协议将储备的富余生产能力迅速投产或转产,转换为灾区所需要的应急物资,从而填补应急物资需求的缺口。通过生产能力储备满足应急物资需求的方式不仅可以跨越多个物资储备环节直接将应急物资调运到需求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储备成本和物资更新成本。而且生产能力储备还可以持续地满足一些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这是对应急物资储备的必要补充。加强生产能力储备建设,既能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对应急物资的大量需求,又能避免实物储备过多或过少所造成的损失,是降低应急处置成本的必要之举。但是把储备的生产能力转换成灾区所需要的应急物资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生产能力储备多适用一些时效性不是很强,不易进行长期保存和转产时间、生产周期都很短的应急物资,例如医药类、食品类等。2.3基于应急物资特点的储备模式选择综上所述,各类储备模式均有其优缺点,各类应急物资也有其自身特点,因此,要将两者进行匹配,为各类应急物资找到合适的储备方式。笔者在对《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类目录(2015)》中的16类物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特征将其进一步分类整合,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生命保障物资。这类物资可按作用分为用于生命维持的物资和用于生命救援的物资。用于生命维持的物资包括饮用水、食品、药品等,这类物资需求量大,消耗快,保存时间短,不适于政府大量储备,并且其可获得性高,市场储备是其最佳选择,社会也可储备一定量作为补充。但这类物资需求紧急性高且十分重要,因此政府必需储备一定量,用于物资基本保障。用于生命救援的物资即为救生器械,主要包括生命探测仪、灾情监测器、救援车辆等,这类物资需求紧急程度高,可获得性较差,保存时间长,因此,主要依靠政府储备和企业实物储备。第二类为生活救助物资。这一类物资是在灾区群众的生命得到保障之后,用于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品,主要包括帐篷、棉被、衣物等,这类物资紧急程度较高,需求量大,保存时间中等,因此,政府可以少量储备,主要依靠市场储备。另外,这类物资需求周期长,贯穿于整个应急管理工作过程中,因此,社会主体也可作为该类物资的主要提供者。第三类为灾情控制物资。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消亡是一个过程,因此,对灾情的控制也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笔者按特点将其分为三类:一是第一时间控制灾情的物资,主要包括灭火器、吸油毡等,其需求紧急性较强;二是防止灾情继续扩散的物资,主要包括通讯设备、道路维修设备、输变电设备等,其需求紧急性较弱;三是维持救灾设备运行的物资,即能源性物资,主要包括发电机、柴油等,为救灾器械提供动力支持。三类物资从实质上看区别并不明显,专用性较强,获得性较差,不适用于社会储备,主要依靠政府储备和市场储备。第四类为特殊专用物资。这类物资仅在某些特殊特殊突发事件下适用,例如应对特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专用疫苗、特殊药品和特殊救援器械等。这类物资专业性较高,可获得性很差,需求量不确定,因此,主要依靠政府与专业的企业签订协议进行储备。3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现状3.1应急物资需求情况基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析,可以将其应急物资的需求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且自然灾害多发,造成的损失严重。因此,其应急工作开展所需物资总量大;第二,常见的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类型丰富,包括气候灾害、工矿事故灾难、以及各类社会安全事件等,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所需要的应急物资类型和特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其应急物资需求种类丰富;第三,基于发展特点,一些工矿事故灾难、突发群体性卫生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应对此类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紧急程度较高且专业性较强;第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新型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应急物资需求多变,需求更新较快。3.2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目前,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主要由高校承担,应急物资主要储备在各级高校建设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当中。从政策制定上看,在其应急相关工作规划和很多应急预案中均提到了社会化储备的要求,例如2016年出台的《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协调联动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断优化,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全面建成”。其2017年发布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提出应“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名录,必要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等,但目前已制定的应急物资储备相关政策还属于较为空泛的符号性政策,没有出台有关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文件,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从实际工作中看,一方面,应急物资政企合作储备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延安市石油化工企业众多,这些企业有着先进的专业消防装备,在应对燃气泄露、化学品灾害、管道爆炸、火灾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因此,高校与此类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目前共建立起油、煤、气企业物资储备库共179个。此外,高校还与延安市热力公司、延安机场公司、自来水公司等企业也确立了长期的储备合作关系,积极利用这些企业中的专业设备,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但从当前延安市高校与企业合作储备情况看,储备方式仍然以实物储备为主,生产能力储备相对较少,并且选择的储备合作企业大多为大型国有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参与不足。另一方面,高校目前已经开始重视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例如积极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目前依托共青团、基层社区、红十字会等社团组织,建立了40多支、包含2万多名成员的民间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并且开始出现一些应对社会灾害危机的新型专业志愿者队伍,如雷霆应急救援中心等民间志愿组织,随着这些志愿组织的不断发展成熟,其在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各类慈善组织也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有序地参与了多次应急物资的社会筹集募捐工作。4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储备存在的问题4.1应急物资需求多元但储备单一由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所需要的应急物资类型不同,并且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连带型和叠加性,各种风险常常发生耦合,产生新的物资需求,例如各类气象灾害带来的次生灾害等。因此,应急物资需求多元且多变。然而从目前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来看,储备类型单一,储备僵化,无法满足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应急物资储备类型不足。S科技学院没有对应急物资进行统一分类。其将储备的应急物资主要分为:防护用品、污染清理、器材工具、通讯广播、生命救助、生命支持、临时食宿、工程设备、环境监测、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电力救援、应急器具、地震救援、消防器材、危化救援、气象监测、防爆用品、生命救援等类型。从其分类方式看,应急物资有的按照物资功能划分,有的则按照灾害类型划分,容易造成物资储备类型混乱,类型难以核定,储备存在困难。第二,应急物资储备更新慢。在当前的应急物资储备日常管理中,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库采用封闭管理方式,即S科技学院采购的应急物资入库之后,就不允许其参与市场流通,除非突发事件发生才将物资投入使用。即使是委托协议企业代储,也实行独立储备、单独核算的形式,储备的物资并不能参与市场流通。这样一方面导致大量物资还没有发挥作用就因到达储备期限而报废,需要重新采购以补充库存,增加了应急物资储备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储备物资无法在市场中实现轮换与更新,造成储备物资类别僵化,难以灵活调整以适应目前多变的物资需求。4.2应急物资需求迫切但储备低效现有的物资储备和调配形式使其物资保障效率较低。一方面是S科技学院不同部门间应急物资协调存在障碍。目前的应急物资基本遵循“分部门、分层级、谁组建、谁装备”的原则,应急物资基本上都是分灾种、分部门、分系统储备的,各部门储备缺少综合性,体现了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特点。这样的储备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各部门的应急需求,但也导致了应急物资储备分散,全市整体应急物资保障情况难以进行核定。不仅如此,这种储备方式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不能实现一队多能,容易导致单一部门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受到阻碍,效率不高。4.3市场储备力量利用不足市场力量参与应急物资储备不仅可以减轻S科技学院压力,提高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丰富储备种类,节省储备成本。还可以及时更新储备物资,使其更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应急物资需求。但是市场中的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参与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自觉性不足,另外,市场中企业力量较为分散,并且由于各自利益考量很难自动形成合作。因此,市场参与应急物资储备需要S科技学院主导促进合作,但是当前S科技学院没有也难以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政企合作储备不稳固。市场中的企业参与应急物资储备是建立在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的,S科技学院选择合作企业,企业按照S科技学院要求保证应急物资紧急生产和供应能力,S科技学院部门则应为其提供相应的利益补偿,并且监督其储备工作的完成。同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所需应急物资的紧急采购也需要S科技学院与相关企业事先达成合作意向。但当前应急物资政企合作储备经验不足。从具体储备合作情况看,饮用水、方便面、面包等食品类以及储存期较短的物资采取协议储备的方式,与各大商场订立契约。但此类物资只有在较大型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才有需求,因此,虽然S科技学院与企业早已签订了合同,但近些年却很少有实际的合作,企业参与感低且未曾获利,长此以往就打消了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同时,S科技学院出于自身储备习惯以及对企业储备的不信任,没有对市场中的企业储备能力和生产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也没有积极根据各类企业的特点建立起相应的储备合作机制,导致政企间缺乏沟通,无法盘活市场资源,应急产业也就无法发展成熟。因此,S科技学院与市场供应商的合作不够深入,造成了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和种类过于单一,储备保障效率不高。5完善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的对策5.1高校与政府共治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发挥作用,从总体上看,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缺一不可。但各主体储备模式有其优缺点,发挥的作用和适用情况也不尽相同,只有各主体均认识到自己在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实现其各自的价值归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合力,使应急物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首先,政府价值的转变。政府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传统的行政方式下,政府在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中占据“中心”地位,当前,延安市政府正在积极寻求其他力量共同分担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压力,但在实践中,无论是政府自身还是受灾群众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仍然将政府视为主要甚至唯一救助力量,这样的价值认定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要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延安市政府就要对其传统价值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使其发生转变,以适应当前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新要求。一方面,要遏止价值“越位”,由一元主导转变为多元治理。延安市政府一直以来在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过程中习惯于“单打独斗”,即使目前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其他主体在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中的作用,但与其他主体合作储备时仍然采取大包大揽的形式,这样就会导致其放权不彻底,这种看似全面的管理方式会给政府带来无尽的责任和压力。因此,政府需要充分信任其他主体,与其他储备主体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要防止价值“缺位”,由自由储备转变为权责分明。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过程中,延安市政府除了“大包大揽”,还存在“放任不管”的现象,即政府实行“懒政”,任由各类主体自我管理,导致储备工作的无序,无法发挥各类主体的优势。因此,政府应在给各类储备主体充分的参与权利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其在储备工作中的应做的工作,采取主动的态度,承担起政府的应有之责。其次,高校价值的重塑。当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时,机会主义、弄虚作假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而当法律体系健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完善时,遵纪守法、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则会成为市场共识高校。因此,高校的价值取向具备可塑性,使其在参与应急物资市场储备工作时的价值重塑具备了可能性。首先是由利益取向转为责任导向。高校是逐利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这种趋利性若不加约束,任其发展,不仅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会使高校自趋于毁灭。例如一些高校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利用应急物资市场需求的增加而大发“国难财”,这样的做法虽然在短时期内利益可观,但却忽视了市场规则和社会规范,显然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灾害过后,高校形象会严重受损,也必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市场中的各类高校应自觉树立参与意识,培育良好的高校文化,在应急物资储备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其次是由自我封闭转为合作共赢。由于与政府合作经验的缺乏,市场中的大部分高校往往将高校管理当做自己内部的事情,在参与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时,也往往全程自我管理,很少将储备信息与其他主体分享,甚至会产生为了利益谎报、瞒报真实储备情况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使应急物资储备整体情况难以核实,进而降低应急物资保障效果。并且市场是开放的,一些资源可以共用从而降低储备成本,“单打独斗”会增加自身储备风险和成本。因此,各高校需要打破封闭状态,树立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念,积极与政府、市场中的其他高校以及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合作,才能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达到整体应急物资储备价值的最大化。5.2建立储备保障机制高校作为应急物资的储备者之一首先要保证其本身储备一定量的必要物资,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实现物资保障。首先,高校应对应急物资的需求进行核定。应急物资储备需求的确定是应急物资储备的基础性工作,决定着储备物资的数量、类型以及储备模式,而地方高校则掌握着本区域内的应急工作相关资料。基于此,各级高校应对本地区发生过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总结,根据以往应急工作经验以及专家的测算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类型与数量的基本需求,并根据不同物资的特点选择其储备模式,高校按照物资需求进行储备安排,以实现按需储备、供需匹配,既防止物资储备的不足,又减少储备物资的浪费。另外,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高校也要时刻关注其发展趋势,合理预测应急工作开展需求的物资种类和规模,以做到及时根据需求变化调整储备结构。其次,高校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高校储备的应急物资主要集中存放于各级高校建设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中,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水平决定了物资储备的质量。因此,高校应重视储备库建设,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制定建设规划。各级高校应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储备库建设规划,包括应急物资库建设数量和建设地点的选择,建成覆盖全市的完整应急储备物资库网络体系;第二,加大资金投入。高校应设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专项资金,积极引入市场资金参与,防止因建设资金不足造成的储备库建设质量下降,并且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防止高校资金的滥用和浪费;第三,配备专业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要为不同类型的应急物资提供合适的储备环境,因此,需要专业建设队伍开展工作,高校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合适的专业团队进行建设,同时要注重对高校内部工作人员的储备知识与能力培养,保证储备库长期有效建设。5.3建立储备管理机制应急物资储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测、采购、入库、归档、出库、调运、发放、补充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降低应急物资的保障性。因此,高校需要对其储备的应急物资进行科学管理,维持高校应急物资保障的稳定性。一是规范化管理。高校各部门应在目前各类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内容,为应急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物资保障提供制度依据。并且应当制定具体的应急物资管理指导制度,包括物资管理要求、操作具体流程、管理人员职责等,使储备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保证储备管理的规范性。二是协作化管理。高校应急物资储备涉及地方各级高校以及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因此,各级高校和高校各部门应急物资管理要保持协作,针对特定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要做到管理职责明确,应急管理部门统一领导,相关责任部门协调配合,防止因多头管理造成的物资管理混乱。三是信息化管理。基于当前应急物资分散储备的特性,高校应建立高校内部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平台,各级高校、高校各部门实现平台的连接,用于整合高校应急物资储备信息,便于物资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6结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应急物资储备也面临着新的要求,笔者在对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和对S科技学院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是符合我国应急工作现实要求的必然趋势。单一政府储备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我国目前已经开始积极寻求其他力量参与应急物资储备。从实践中看,我国应急物资储备模式主要有政府储备、市场储备、社会储备三种基本类型,各主体都有其储备优缺点,应急物资的社会化储备需要结合各类应急物资的特点进行储备模式的选择。第二,从当前S科技学院的实际储备工作中看,应急物资储备状况无法完全满足实际应急工作的物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市场、社会三类主体无法有序参与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社会化储备运行机制构建还不够完善。第三,在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各类储备主体应实现价值归位,而政府不仅需要作为多元储备主体之一承担储备工作,还需要作为“元治理者”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构建多元储备主体共同参与的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机制。具体包括:针对政府内部储备构建自我提升机制;针对市场中的企业储备构建储备合作机制;针对社会其他主体力量建立储备补充机制。参考文献[1]D.C.Whybark.Issuesinmanagingdisasterreliefinventor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07,108(1-2,SI):228-235.[2]J.Sheu,C.Pan.Reliefsupplycollaborationforemergencylogisticsresponsestolarge-scaledisasters[J].TransportmetricaA:TransportScience,2015,11(3):210-242.[3]E.J.Lodree.Pre-stormemergencysuppliesinventoryplanning[J].JournalofHumanitarianLogisticsandSupplyChainManagement,2011,1(1):50-77.[4]X.Yao,R.Huang,M.Song,etal.Pre-positioninginventoryandserviceoutsourcingofreliefmaterialsupplycha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