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_第1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_第2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_第3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_第4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肠外营养,静脉输液等。但是中心静脉导管是最常见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血管内置管,CRBSIS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它的高发生率不仅增加的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甚至造成患者病死率增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第2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据文献报道,我国导管相关性感染率8.54%,CRBSI感染率达1.54%在ICU中,中心静脉插管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染高出20-30倍第3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CRBSI)概念: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外没有其他明显血流感染来源,实验室微生物血检查显示:有一次以上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第4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诊断标准: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沿导管的皮下走形部位出现疼痛,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T>38度,寒战或低血压等表现,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第5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发病机制:皮肤来源:

血源性的感染:

接头及输液污染:第6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皮肤来源:约有50%的CRBSI来自皮肤,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管皮内段至导管尖端的细菌定植,随后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第7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源性的感染: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在导管上黏附定植,引起CRBSI;接头及输液污染: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和内腔,导致管腔内细菌定植,引起感染。输入污染的液体引起感染。第8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RBSI致病原因宿主因素导管因素病原微生物的性质医务人员的因素第9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病原因--宿主因素免疫力癌症病人是高危险感染族群--常有慢性疾病和免疫系统受抑制

第10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病原因--导管因素外周静脉导管<动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多腔导管可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聚氯乙烯、硅胶类、聚酯类等导管材料易粘附微生物表面不规则易引起某些微生物粘附插管时间越长感染的危险性越高第11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病因素--主要病原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他第12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病因素--医务人员

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穿刺的技术第13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临床辅助检查:(1)血培养(2)中心静脉导管培养(3)穿刺点周围皮肤拭子培养第14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预防及护理措施:(1)导管的选择:为了避免血小板粘附的发生及导管对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根据美国静脉滴注治疗协会(INS)标准:在滴注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硅胶类导管;同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静脉滴注的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及患者的活动需要。(2)置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是有效控制感染的关键。为了预防感染要严格建立防护屏障,实施大铺巾、理想的皮肤消毒剂(广谱杀菌:细菌、病毒、真菌,作用快速,持久抑菌,不伤皮肤,低刺激性、毒性)无菌技术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采用最大限度的无菌防护措施。第15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留置导管期间的护理:每日检查导管置入处敷料,尽量选用透明敷料以便观察,敷料受污染或潮湿应立即更换。敷料更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技术,妥善固定中心静脉插管,防止导管脱出。注意同时观察、记录穿刺点皮肤情况(有无红肿、液体渗出和脓性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4)拔管后的护理:由于有创操作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在患者不需要时应立即终止。导管入口处一旦出现局部感染征象应立即拔管,并对导管做培养及药敏试验。预防及护理措施:第16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静脉滴注的注意事项:静脉滴注前,应仔细检查静脉滴注瓶和管道有无裂痕和破口、溶液有无浑浊、杂质等,长期静脉滴注的患者每日更换静脉滴注系统一次,中心静脉导管外端连接的三通管、肝素帽每24-48小时更换一次,若连接装置被污染应及时更换,禁止带血的三通保留。预防及护理措施:第17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CRBSI)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第18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Thanks!第19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0页,共23页,2024年2月25日,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