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项目总体设计_第1页
智慧图书馆项目总体设计_第2页
智慧图书馆项目总体设计_第3页
智慧图书馆项目总体设计_第4页
智慧图书馆项目总体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项目建设内容 2一、项目总体目标 2二、细化目标 2三、项目建设内容 3四、规划思路 4五、设计思路 6六、设计理念及依据 6七、设计概述 7第二节技术介绍 8一、物联网技术 8二、推荐系统 13三、数据库技术 15四、ASP.NET技术 17第三节总体设计 20一、总体架构 20二、RFID图书馆系统组成 22三、E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软件系统 25四、数字化建设 27五、个性化推荐 30六、智慧APP 31七、智能节能减排系统 32八、自动安防 35九、智能座位预订 36第一节项目建设内容一、项目总体目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图书馆建筑、图书馆设备、纸质馆藏、数字资源、用户、馆等各种要素关联起来,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从而高效、快捷地提供人性化、专业化、智慧化的服务与管理,最终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文献和信息服务保障。二、细化目标1.智慧的环境以物联网的技术为基础,构建教学、科研、管理、图书生活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智能化环境,实现学校智慧图书馆、绿色图书馆、平安图书馆、科学图书馆的构建。2.综合的服务提供面向师生的综合信息服务,使得全校师生能快速、准确的获取所感兴趣的知识信息。3.优化的管理将图书馆的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作为图书馆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4.科学的决策提供可定制的、智能化的综合数据分析应用,为图书馆各种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实现科学决策。5.资源的共享通过智慧图书馆中各个应用系统的紧密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从而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6.创新的模式:通过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探索出一条结合目前主流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具有明显XX大学的特色的,以服务为本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同时为所在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三、项目建设内容1.图书资料智能管理系统集成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无线识别系统中的RFID标签、自助借还、全能馆员工作站等系统设备硬件及软件、系统集成等。2.以校园网和移动通讯网络为依托,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手机、iPad、Kindle、Mp3/Mp4、PSP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自助查询和完成借阅业务,为实现智能图书馆最初的梦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构建数字信息移动服务平台。3.以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为支撑,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数据关联与情报分析处理,深入发现隐藏在大量数据背后的信息,建立旨在打破以往书刊目录和文献全文检索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具备完善的知识挖掘与情报分析功能的知识发现系统。4.以WEB2.0技术为支撑,构建智慧图书馆门户网站,集科研绩效分析系统、学科服务系统和资源服务系统为一体,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不时空限制的在线服务平台服务。5.以RFID技术为支撑,精细化座位管理系统和触摸屏终端为基础,实现座位合理分配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服务水平。解决我馆日益严重的读者抢座、占座等问题。四、规划思路1.建设模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宏观角度,其涉及到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诸领域;从微观来说,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技术队伍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技能培训等。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度和多层面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是管理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在此过程中,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而保证建设的智慧图书馆符合学校自身的发展要求。2.观念与意识智慧图书馆需要全员参与和各部门协同工作。虽然信息系统能帮助各部门的实时信息沟通和协同工作,同时也要求各机关部门打破壁垒,具有数据资源共享的观念。需要进一步提高部门及时提供数据和部门间相互合作的服务意识。如何将原有信息化成果整合到智慧图书馆的整体建设中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多部门协调的管理问题,需要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协调发展。3.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最后都会落实到人,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信息化建设普遍关注的问题,需要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度,建立考核、评估制度,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要求;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人才,稳定队伍,保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投入经过前期信息建设努力,学校的网络硬件建设已具有显著成效,但在应用服务的提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软硬件投入比例不协调,重硬轻软。具体体现在来两个方面,即:一方面,目前所提供应用服务的功能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扩展;另一方面,已有应用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升级和完善。我们只有在应用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上加大力度,充分挖掘应用服务的潜力,才能实现信息化的根本目的——为实现学校总体战略目标服务。五、设计思路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通过RFID等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向读者和用户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为广泛、更为先进、更为方便的服务。六、设计理念及依据1.按照业主详细的需求,提供更进一步的贴身设计;2.按照行业数字化理念,打造具有现代化全方位建设的图书馆;3.《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4.通用的CNMARC格式标准;5.《中图法四》标准;6.Z39.50检索协议(无需编目费用,只输入ISBN号码即自动编目)。7.《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38-99);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12.《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GA308-2001);13.《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1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1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A371-2009);1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七、设计概述我们把图书馆整体系统分为五大块:1.电子图书馆系统。或者叫做电子书系统。也就是虚拟图书馆,能让读者在各个地点随时通过电子终端进行访问电子图书馆,包含电子书一体机,电子报刊机等。2.图书馆盘点系统即进行对现有的图书馆业务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采购、编目、流通等业务模块,是对实际中的图书馆进行的自动化管理。图书盘点系统。对图书馆进行的盘点、检索、定位等功能实现。3.图书馆安防系统。(1)一卡通,这里包括将图书馆的业务管理系统与校园的一卡通合并兼容使用。(2)感应安检门。4.图书馆的书橱系统。(1)书柜书橱(2)RFID电子标签.(3)期刊柜(4)阅览桌椅(5)绿植、隔断等5.系统集成开发图书馆是精密设施场所,灭火系统不能使用传统的消防水灭火,当发生火隐患时,应保证图书及精密设备的安全性能,我们使用自动气体灭火系统,感应火隐患自动启动气体灭火装置,进行安全灭火,以此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第二节技术介绍一、物联网技术(一)定义IBM在上个世纪末首次提出:物联网意味着根据协定的协议,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传感器、GPS系统、激光扫描仪、气体传感器等信息识别设备,将任何物品连接到互联网。共同开展信息交流和沟通,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网络121。换句话说,物联网就是“物和物相连的互联网”。比较各种不同机构以及学者关于物联网的不同定义,笔者得出结论如下:物联网技术是指需要监视,连接和交互的任何对象或过程的集合,需要实时通过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和全球定位等技术,收集各种所需信息,利用物体之间的网络相连,实现物物之间、物与人间的广泛相连,达到对物体的智慧感知、识别、监测和管理。(二)特征从交互对象和过程的角度看,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人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loT的核心。IoT的基本特点可以总结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可靠传输:将互联网与IoT无线网络互相结合,把物品的信息及时、无误地传输,最终达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根据IoT的诸多特点,参考多种社会看法,按照信息传输过程,总结出IoT信息处理的功能:1.获取信息的功能对物品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把感应到的事物状态用事先规定好的某种方式表达出来。2.传送信息的功能它主要是发送、运输、接收等,然后将对象状态的信息和其变化的方式从时间点(或空间点)发送到另一个。3.处理信息的功能它指的是信息转化的过程,利用已知的信息转化为一个全新的信息,事实上,它是最后决策环节。4.施效信息的功能它指的是信息最终起作用的过程,并包括多种表现方式。一个典型的是物体在设计开始时的状态,它通过改变物体的状态和改变它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状态。(三)基本架构由于物联网的异构需求,物联网需要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分层次的、基础设施网络。物联网的基本结构大概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1.感知层物联网的感测层主要实现对象的数据采集、采集、识别和短距离数据传输。它是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的基础。目标信息的获取、智能控制和自动识别功能主要体现在感知水平上。传感层应用的主要技术有EPC、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器技术。(1)EPC技术EPC在全球独一无二地编码对象,并且连接进互联网。编码技术是EPC的核心。此代码可以为单个项目标识。使用RFID系统的读者可以读取EPC标签信息。后台中的实体标记语言服务器可以根据编码信息来实现物品信息的收集和跟踪,使用中间件中的EPC系统等。EPC利用的是射频识别标签来承载,使用因特网传递信息。EPC旨在为每个单一产品制定全球和公开的标签标准,并在全球范围内跟踪和追踪个别产品。该技术具有独特性、简单性、可扩展性、机密性和安全性等特点。(2)RFID技术RFID技术也被称为射频识别技术。该技术由读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RFID标签组成。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读取和写入特定的信息,这对于及时跟踪物体并实现物体的高效管理非常有用。由于这个巨大的优势,它可以被广泛使用。在射频识别技术中,所有无线射频识别码都只有一个识别码,因此识别将非常方便,易于实施管理。本世纪初,每个RFID标签的价格约为1美元。许多研究人员认为,RFID标签非常昂贵,只能通过降低成本大规模应用。(3)智能传感器技术获取物品信息的一种方法是使用传感器网络。在loT中,传感器网络可以收集信息,并使用各种机制来表示作为电信号的形式获得的信息,由传感器处理,并最终产生相应的动作。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结合起来提供情报。与信息检测和信息处理功能相结合的传感器是智能传感器。(4)云计算这是增加,使用和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的方法。云是互联网和互联网的隐喻。过去,电信网络在画面中通常用云来代表。他们后来被用来代表互联网和其基础设施。云计算可以让你每秒经历10万亿次操作。有了这种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趋势。用户使用电脑,移动电脑和手机访问数据中心,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操作。作为一项新技术,云计算在loT的建设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功能。云计算实际上是一种增加,使用和提供互联网相关的一种服务。云计算将能够提供方便,可靠的网络服务。云计算的使用将提供极大的丰富性。云计算的优势非常明显:高度可靠、可扩充、低成本和多功能。所谓高可靠性主要是通过使用多数据容错复制和计算节点同构的可互换性来保证的。可扩充性是指可以动态扩充的云规模,可以动态扩充以迎合不同类型客户的要求。这将扩大物联网的应用范围。云计算技术的成本非常低。云计算不需要公司花费昂贵。管理和维护。云计算的多功能性实际上可以加大资源使用率。这将有助于用户充分体验云计算的低成本。普适性意味着云计算应用于未指定的对象,因此在“云”支持下,将构建不断变化的程序,甚至“云”将能够支持各式各样的程序。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才能真正满足实际需要。2.传输层物联网(IoT)的传输层属于中间层,它介于感知层和应用层中间。传输层的主要用途是将传感层获得的信息精确地运输到下一层,使物联网传输层可以进一步分为接入网、承载网、汇聚网三部分。(1)汇聚网ZigBee通信技术是250kbit/s的一种无线网络。宽带,传输距离可达1KM,功耗小。蓝牙是支持终端之间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可以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例如手机、PDA、蓝牙耳机和电脑。UWB系统的特点是简便性强、传输速率低。技术可以简化通信方式,也可以使其与Internet之间的相互通信更容易,使数据传输更加便捷。(2)接入网loT有许多访问方法,这些访问方法通过各种网关设备进行集成。使用统一访问通信网络需要不同的访问要求并完成信息的转发、控制和其他功能。常用的技术主要有6LoWPAN、M2M和全IP融合架构。(3)承载网物联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和传输的无线通信网络,是不现实的,它需要使用的通信设施,根据优化的特点和对象转换为所有类型的信息。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信息收集阶段之间的差异小携带信息量大,携带大量的信息。随着无线技术的4G是最好的模型。3.应用层物联网应用层它主要组织和收集感官数据,并在物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云的计算是在网络上的计算分配中使用电脑,使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是记忆空间和信息服务和信息服务。IoT业务平台,网址网络服务集中研究,研究系统模型,系统结构等核心技术。二、推荐系统(一)概念推荐系统最早能够追溯到认知科学、预测理论、信息检索、近似理论、管理科学和市场下客户选择模型等。自从在1992年美国开发了Tapestry实验系统至今,推荐系统得到了很大的研究和发展。传统推荐系统的定义为获取用户兴趣,分析用户商品信息,依据相应推荐算法,利用信息技术,为用户产生推荐。推荐系统是种双向的信息传递,不仅局限于为用户传递单向的信息,而且能够帮助企业寻找最有潜力最有价值的客户。Adomavicius等则从形式上定义了推荐系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用C代表所有的用户的集合;S表示可能被推荐的所有项目集合(如新闻、图书、歌曲等);u代表一个效用函数,用来度量被推荐的项目s对于用户c的可用性,如u:CxS→R;R表一个全序集合。那么,对于每个用户,c∈C,要找到能够让用户的效用函数u最大的项目s'∈S,即:Vc∈C,Sc=argmaxu(c,s)s∈S简单而言,图书馆推荐系统是指能按照读者用户的定制要求提供服务,同时也能通过收集读者用户显性或隐性信息,主动分析和挖掘读者用户行为需求,动态追踪其变化的兴趣,从而预测读者用户偏好,对读者用户推荐其所需知识信息资源。(二)特点不同领域下推荐系统有其不同的定义及特点。国内高校图书馆推荐系统,相比较电子商务等其他领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涵盖范围广泛,且以专业书籍为主。其次,高校图书馆读者用户群体主要以本校师生为主,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相对程度稳定性,知识结构相似并且容易以院系聚类。最后,推荐对象也相对简单,主要以书籍文本信息为主,较少的处理视频、音频等复杂的对象。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推荐系统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在技术上更加容易实现,同时也更容易受到用户的支持。大学图书馆推荐重点依托于数字背景为不同的读者用户提供不一样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个性化服务主要从读者用户角度出发,包括定制个性化和非定制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用户需求不仅包含表述需求,还包含隐藏或潜在需求。挖掘用户需求实际上是分析单独个体与社会群体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以期完善用户个体知识结构信息。个性化推荐从读者用户行为需求和兴趣出发为读者用户提供图书资源推荐服务,简单讲就是通过建立读者用户模型,寻找与其相似度最为接近的读者用户或与其兴趣匹配度最为相似的资源信息,帮助读者用户节约寻找图书信息时间的同时,挖掘读者用户有价值的、潜在性、多样化图书资源信息需求。个性化推荐的进一步升级就是智慧化推荐,其实质是一种“人找信息”与“信息找人”相融合的双向服务模式。三、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数据库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把单纯地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逐渐转变成用户所需的数据管理方式。利用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方便使用者对自己所用的数据进行查找、添加、删除以及修改等多种功能的数据操作。既能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存储,也可以是大型数据库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MicrosoftSQLServer2014的优势是更加明显的“云”倾向。SQLServer2014中的内置内存技术把处理速度平均提高了约10倍,无需重写整个应用,技术聚焦在:集成内存OLTP技术的数据库产品,关键业务和性能的提升,安全和数据分析,通过行版本实现,不需要lock和latch,以及混合云搭建等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SQLServer的各项功能。“关键业务性能”特性,包括内置内存技、安全与扩展性、高可用性和关键业务支撑四个新功能。“通过任何数据更快速获得洞察力”特性,包括轻松访问或大或小的各种数据、通过熟悉的工具获得强大的洞察力、完善的BI平台。内存优化表:与硬盘表有很大的区别,数据不用从硬盘上读取放入cache中,checkpoint是针对于用户恢复的;和硬盘表一样,使用事物日志,当服务重启后,使用checkpoint的文件和日志,对内存优化表进行重建;通过选项设置表的长期性:SCHEMA_ONLY只保存表的结构,不对数据进行保存,在服务重启后丢失数据。内存优化表的索引:不再以btree方式存储,而是以hash表的方式;必须有一个索引,并没有堆表的概念;索引不会被保存在文件或者事物日志,并会根据内存优化表的修改自动维护,在所有充气式,根据表的文件和日志重建索引。并发能力的提升:以行版本的方式存储表数据,修改数据时会请求锁,但是在内存优化表中不会;新的版本没有写入锁,但还是有等待,比如logwrite,这要比硬盘表效率更高,写入的日志少、速度也快。安全方面:连续数年漏洞最少,约一半的市场占有率。扩展性方面:计算扩展:约640颗逻辑处理器,64颗vCPU每虚拟机,1TB内存每虚拟机,64个节点每集群;网络扩展:网络虚拟化技术提升灵活性与隔离;分配最小和最大带宽;以及存储扩展都有很大的提升。BI:通过熟悉的应用工具中如0Office中Excel的PowerBI,加快分析的速度,短时间获取突破性的洞察力,并提供基于移动设备的访问。混合云方面:跨越客户端和云端,MicrosoftSQLServer2014提供云备份以及云灾难恢复等混合应用场景,无缝迁移关键数据至MicrosoftAzure。设计数据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计和实现数据库中对象的过程,在实际的需求中,各内容的侧重点都不相同。现实需求是多数数据结构的基础,数据库系统自身的操作手段关系着数据操作,设计是约束条件的必要条件,然而设计的理念定位会影响到查询、BI分析以及维护等功能的实现。作为实现本系统的数据库系统的工具,数据库的开发过程不是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与整体数据库应用开发过程共同合作来进行,从而更好的实现数据库开发目标。四、ASP.NET技术A是统一的Web开发平台,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能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在因特网服务器上得以执行的服务器端一种具有强大适应性的脚本技术。A使语言系统化、独立化,运行如表单提交身份验证等这种平常的任务变得非常简单,它的页面架构完全允许用户建立自己的分界面。A的主要优点有:简单易学、广泛的通用性和适应性、执行效率高、配置简单和可管理性、支持多处理器的运行环境、可扩展性和自定义性、安全性高、全面支持类、集成等机制的面向对象。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采用的A技术,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因素出发:1.从系统的软件技术层面来看(1)无需连接编译。ASP脚本集成于HTML中,易生成可执行文件,而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能直接运行,不需要进行链接或编译。(2)是面向对象的。ASP提供内置对象,利用内置对象使脚本功能更强大,这些内置对象还允许从浏览器中接受和发送信息。(3)独立于浏览器。基于ASP脚本是在站点的服务器端执行的原因,客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专门支持ASP脚本。传送到用户浏览器的是它执行后的文件及常规的标识语言HTML的代码。这也可以有效防止网页程序的代码被他人盜取,使做成的系统更具安全性。2.从整个系统应用的层面看(1)A是接收浏览器表单文件并通过服务器传送到处理浏览器。(2)访问和编辑服务器端的数据库内容。ASP与大型数据库进行挂接,完全站在高校数量大的角度考虑。利用特别的对象集合,可以在ASP中使用数据库语言,因此,针对本系统站点服务器的数据库,我们可以使用浏览器对数据进行操作,比如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A结构是一个三层架构:从最底层向上依次是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表示层主要提供的系统的使用界面及其涵盖的功能,显示业务逻辑层的信息,主要以A的页面实现。业务逻辑层提供的操作都是与数据库相关的,并且提供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的数据交换。主要工作流程是接收用户请求送给服务器端做出形影处理,服务器把处理结果再经业务逻辑层传达给用户接收。数据访问层是主要是数据的存储以及为业务逻辑层提供的服务,针对用户需要的所有相关数据的提炼、取出,以及结果处理操作后的返回。在以上三个层次中,直接与用户交流、沟通的是最上层的表示层,保存大批量各种数据的是最底层的数据访问层,然而中间的显示业务层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出符合条件的数据层大批量相关数据、以此来满足表示层的用户浏览。第三节总体设计一、总体架构(一)功能结构图(二)集成项目结构图(三)应用系统体系架构智慧图书馆应用系统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和服务器存储等硬件平台上,实现图书馆各项服务功能,包括应用软件和配套硬件设备。各个应用系统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实现互相关联、功能互补、数据交换及共享,提供智慧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和应用。智慧图书馆应用系统以数字资源和配套设备为基础,主要通过图书馆业务管理平台、数字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读者管理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服务。二、RFID图书馆系统组成1.RFID自助借还系统包括:标签转换系统、自助借还书系统、OPAC查询系统、移动盘点系统、馆员工作站和图书安全检测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却又紧密相连。(1)标签转换系统标签转换系统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标签转换系统将RFID唯一识别号与图书唯一编码实施绑定,将RFID技术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对图书、读者详细信息的访问,从而将RFID技术集成到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当中。(2)自助借还书系统自助借还书系统大幅降低馆员劳动强度,极大地方便读者,扩大流通,全面提高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和形象。读者借书流程如下:读者还书流程如下:系统特点:1)简化借还书流程,提高流通效率:将先进的自助借还技术和图书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简化图书管理的流程,降低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图书借还、查询等服务;2)全自动条码识别:自动调整焦距,搜索并识别条码,在借还书过程中无须麻烦读者手工操作;3)全兼容冲销检系统:独有线圈设计可以适应各种规格的磁条;4)独特v型书槽:人性化设计,读者可以十分顺手地摆放书籍;5)图形用户界面:简单直观,各年龄层的读者都能快速掌握。6)支持各种类型借阅证:条码卡、RFID、IC、手机卡(需提供设备);7)具备自助借还功能;8)标准后台接口SIP2:兼容第三方业务系统;9)可加装保密键盘(可选);10)可平滑升级至RFID系统:不需要更换整套设备。(3)OPAC查询系统OPAC查询机代替了传统的电脑检索方式,通过人机互动查询检索图书,方便快捷的为读者提供图书查询,查询机集成鼠标、键盘为一体,可节省图书馆的空间。0PAC触摸查询检索一体机,用触摸屏和嵌入式键盘方式检索,并配备液晶显示品和高档计算机。(4)移动盘点系统图书馆移动盘点系统采用RFID移动盘点车对图书进行快速扫描盘点,可以非接触式地快速识别粘贴在流通资料上的RFID标签和层架标,完成排架、查找、统计流通资料等功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图书馆数据采集速度,支持无线连接,数据快速实时更新,支持离线盘点。人机交互界面简单易懂,硬件设备安全可靠。(5)馆员工作站图书馆馆员工作站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集成了RFID读写装置及各类型证卡识别模块(可根据需求集成RFID读写装置),馆员工作站具备标签编写、识别及流通状态处理,可用于借还、办证、扣缴、读者疑难问题处理、消户等功能,对图书馆日常流通业务的整合处理,能够通过扫描图书条码对RFID标签进行编写,进行标签加工工作。(6)图书安全检测系统安全门系统设备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进行扫描、安全识别,用于流通部门对流通资料进行安全控制。该设备系统通过对贴身携带以及装入背包内的文献状态(是否办理借阅手续)进行判别,以达到防盗和监控的目的。安全门禁系统采用高档亚克力材料制成,外观晶莹剔透,视野开阔,支持标签的三维方向读取,通道间距可达914mm,支持EAS、AFI检测模式,可多天线并列使用,具有流量统计功能。(7)RFID图书馆系统组成示意图三、E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软件系统E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软件V2.0是全新的基于开源技术解决方案的图书馆集群管理平台,软件采用基于企业级应用的JAVAEE技术规范和SOA技术架构,支持云平台部署,通过主流浏览器来实现随时随地的跨平台终端的应用。E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软件作为互联网时代资源共建共享的最新实现形式,用户通过Internet网络或者用Internet网络将区域内各图书馆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区域性的虚拟图书馆群,从而建立了一个区域图书馆集群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的立体信息空间,同时通过开放的多层结构,达到与国内外其他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协作的目的,真正意义上实现图书馆集群的资源管理和业务协作。软件功能特点:1.JavaE产品,支持各种软硬件平台,完全支持开源应用与部署。2.完全采用UTF-8,真正解决多语种(小语种)编目问题。3.支持Z39.50协议,并支持下一代Z39.50协议ZNG。4.采用MD5算法加密,基于SSL加密的数字安全证书,提供工业标准的安全性。5.支持软键盘密码输入和图形验证码,防止木马窃取密码和暴力破解。6.支持用户采用U盾登录。7.动态MARC定义,完全满足多MARC格式(如:MARC21、CNMARC、JPMARC等)在同一软件并存。8.基于角色管理的用户分组管理、授权机制,能够为用户提供细致的动态权限分配。9.采用全文检索技术,实现中文的智能分词、索引,开创图书馆管理软件对MARC书目记录全文检索之先河。10.国际化的本地化策略,实现适用多语种和多地区的应用程序。11.将开源的搜索引擎技术引入到软件,提供给读者类搜索引擎的交互与服务。12.持久层EJB3技术规范,实现了与底层数据库无关性,是国内第一家让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数据库的图书馆管理集群软件。13.WEB2.0技术应用,软件实现了自动整合本馆实体馆藏和和互联网上的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实时自动显示图书书评、封面、简介、星级评价等功能。14.支持社会化分享功能,读者可以收藏自己感兴趣的资源,并分享给自己社交网络上的朋友。15.支持SIP2协议及其扩展协议,能够实现自助借书、还书、续借、办证等。16.采用的开源数据库PostgreSQL,PostgreSQL9.1以上版本支持流复制技术,能够基于廉价的硬件方案实现数据库集群,让图书馆的应用实现负载平衡和多机的数据库热备份。四、数字化建设1.建立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系统解决自建数据库图书(如教学参考书)、缩微胶片、光盘等数字化问题。2.文献资源存储管理系统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所需存储的数据量与日俱增。要求:(1)高容量;(2)存取速度要快,以满足较大的访问量;(3)高性价比,每兆字节的存储费用要低廉;(4)存储载体的长时期存放的高可靠性,安全性;(5)存储容量要有很好的扩展性;(6)易于管理。3.异构资源的整合系统将图书馆不同架构下的数字资源实施整合,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库的集中管理、跨平台、跨数据库检索,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4.文献资源的发布系统首先在校园网内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在线搜索需要的图书,包括书目、关键字词等以及基于内容的全文检索,在线阅读各种文献,可以任意翻页、放大、缩小、查找等操作,获得最新的图书方面的信息,在线发表自己的作品与评论等。互联网条件下采用知识产权与电子商务网站技术以及安全认证技术解决对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采用计费系统实现在线购买电子文献资源,申请会员号码,有尝下载资源。5.自建数据库包括现有光盘资源在校园网上提供服务,缩微平片的数字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等。有学位论文数据库、教材和教材参考书全文数据库等等。6.多媒体视频音频点播系统建立一套支持多人点播节目的视听系统。该资料可以购买已经制作好的,存储在服务器硬盘里,内容包括多媒体外语教学影片、教学课件实习演示系统、古典音乐欣赏、历史文化、世界经典影片等等,该系统对网络设备及机器性能要求较高。(1)视频点播(VOD)栏目:包括各学科带头人、优秀学者专家的精彩学术演讲、建筑美术、英文经典影片、科技、英语教学片等。(2)音频点播栏目:古典音乐欣赏教室、语音教学教室把高质量的视频、音频信号和各种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个用户端,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欣赏到精彩的影视节目,同时使互联网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更加简便易用,更加具有魅力。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影视节目的“各取所需,按需分配”,能提供DVD级的图象质量,即点即播,观众随心所欲地收看自己所喜爱的影视节目。具体要求:1)视频点播服务器的要求①存储容量要大:可同时存储5000首乐曲或至少500部影像资料;②服务器可集联,支持同时最大点播用户为500户(MPEG1);③主要组件(电源、存储设备等)为冗余设计;④视频节目制作、管理服务器:可进行影片的上传、管理、维护工作;2)视频播控软件要求①带宽管理控制:根据网络环境设置VOD占用带宽总量;②独立的QoS保证:保证每一个进行的点播的服务;③同时最大点播用户为500户(MPEG1);④支持MPEG1、MPEG2和MPEG4及流媒体的播放,应具有快进、暂停、回放等功能。用户接收设备为:PC机。五、个性化推荐1.在页面设置单独模块,为读者用户展示推荐信息。推荐内容包括新书到馆、借阅排行、热门馆藏、讲座活动等信息,为所有读者用户提供半个性化的展示推荐服务。2.在读者用户利用OPAC系统进行书籍或检索服务时,够有针对性的依据用户之前的借阅信息和所检索文献信息以及文献信息之间进行关联,为用户进行粗略简单推荐,并提供推荐书籍和文献的阅读详细信息及链接,有针对性的提供推荐服务。3.读者用户登录系统时,具有单独推荐系统,为读者用户提供近乎量身定制的智慧推荐服务,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层次多样性的需求。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各种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用户个体特征信息,用户借阅历史,检索信息资源的记录,获取并分析用户的兴趣,预测用户偏好,从而为不同的用户,能够提供差异化服务,帮助用户缓解资源丰富信息匮乏的局面,在提高推荐系统精准高度的同时,拓宽推荐解决的宽度,开拓用户视野,推荐给用户很可能喜欢但是并不是很了解的知识信息。智慧推荐的结果兼具精确性、惊喜性、多样化,真正体现智慧的内涵。六、智慧APP智慧APP推荐是解决信息过载、用户方便、服务无处不在的重要手段。该推荐系统能够利用其在移动网络环境下的种种优势及有利条件,通过移动端设备等为用户提供基于情景等推送,更加精准、更加容易的获取用户的信息,预测用户的偏好,实时性更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智慧图书馆提供的各项资源和服务。高校通过开发智慧APP,利用移动推荐系统,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任何形式的服务,同时获得为其量身定制的,具有个体差异化的智慧化服务,服务更加的方便智能,更加的简洁而迅速,使得智慧图书馆拓宽了服务的领域和手段,更加的以用户为核心,为用户服务。通过智慧APP,用户能够登录系统,完成书籍查找、借还书、预约、续借等基本的服务,同时也能够为用户提供书籍检索、热门借阅,借阅排行,热门收藏等非个性化一般性服务,也能够为每一位用户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利用智慧移动推荐,根据其隐性或者显性信息,帮助用户寻找信息资源,提供差异化服务。七、智能节能减排系统智能节能减排系统利用loT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如射频识别和红外技术,通过在图书馆的相应位置安装传感器固件,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形成馆内环境实时监控。该系统获取馆内的环境数据和读者数据,它将采集到的数据与照明控制、温控系统、空调系统、门禁系统整合在一起,达到了馆内照明和空气循环的整体智能调节,实现了图书馆内节能减排的效果。该综合节能系统由环境数据检测系统、智慧光控系统、温度调节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数据监测系统组成。系统采用环境监测系统进行室内采集每个环境参数信息都反映在采集到的数据到各个相应的子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将采集到的数据(包括来自门禁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将其与系统预设参数进行比较以打开数据。相应的调整功能。监控中心可以对各个系统进行调控和监测,当某一环节发生状况时,可以及时出台应对措施,确保整体有条不紊运行。其总体框架结构如下。1.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首先在馆内的各个位置安装相应的传感模块,通过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来对整个馆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该系统分为光感检测部分、红外线人体检测部分、温度检测部分、湿度检测部分、空气流通情况检测部分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测,来达到实时了解馆内照明、温湿度、空气质量等。仪器测量每个区域的照度,人员密度,温度,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并将获得的环境参数发送到服务器上相应的照明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新风系统以执行室内环境控制提供数据,室内环境参数信息通过大屏幕显示,帮助用户获取馆内环境信息。同时方便图书馆员预防风险,进行防控调节。2.智能灯控系统。在每个阅览室的每个桌子上安装刷卡来电装置,通过此装置可以通过刷读者卡来控制阅读灯。同时可以为桌面上的插座供电。当读者离开之时,桌面阅读灯自动熄灭,以此达到节能的效果。各个阅览区域安装可控智能灯,当有用户经过时,有红外感应器能感觉到有人的到来,随后控制器开启这个区域的灯光,当用户离开该区域时,灯光会自动关闭。3.智能温控系统。温控系统通过对阅读室内安装的空调上安装一个节能控制装置来控制温控系统。该系统可以感受馆内实时温湿度数据,可以按照事先的设置,开启温湿度调节模式,发送相应的信号,进行温控或者除湿。最终达到舒适环境的调节。4.自动湿度调节。针对珍贵纸本类书籍,如典藏古籍的收藏及保存的特定条件,实时对典藏书库进行除尘以及干湿度调节,以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