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课件 文言翻译缺乏采分点意识_第1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课件 文言翻译缺乏采分点意识_第2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课件 文言翻译缺乏采分点意识_第3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课件 文言翻译缺乏采分点意识_第4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课件 文言翻译缺乏采分点意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破练17文言翻译缺乏采分点意识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九月,晋献公卒,里克欲纳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节选自《左传·僖公九年》)(1)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2)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参考答案(1)事情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关键实词有“济”,关键虚词有“其”,判断句式“其济,君之灵也”)(2)(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关键实词有“复”“辟”,关键虚词有“焉”,宾语前置句“将焉辟之”)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参考译文

九月,晋献公去世,里克想要接纳晋文公为国君,所以用三位公子的党羽作乱。当初,晋献公让荀息辅佐奚齐,晋献公生病,召见荀息,说:“把奚齐这个弱小的孤儿托付给您,怎么样?”荀息叩头回答说:“臣下愿意竭尽全力,再加上忠贞。事情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晋献公说:“什么叫忠贞?”荀息回答说:“国家的利益,知道了没有不做的,这是忠;送走死者,侍奉活着的,使两者都没有猜疑,这是贞。”等到里克将要杀掉奚齐时,里克事先告诉荀息说:“三公子的怨恨将要发作了,秦国和晋国的人都支持他们,您打算怎么办?”荀息说:“打算死。”里克说:“死也没有益处。”荀息说:“我和先君说过了,不能有二心。(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而且人们想要行善,谁不像我一样?我自己不想改变诺言,难道能够对别人说停止实施他们的诺言吗?”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武灵王平昼闲居,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王曰:“寡人非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之。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世有顺我者,则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家听于亲,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寡人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1)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2)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参考答案(1)狂妄无知的人觉得高兴的事,聪明的人会为此感到悲哀;愚蠢的人觉得高兴的事,贤明的人却为此担忧。(关键实词有“知”“戚”,关键虚词有“之”)(2)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行为就不会有邪恶,依靠君王内外亲族的支持,名声就不会受到损害。(关键实词有“邪”“累”,关键虚词有“因”)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参考译文

赵武灵王白天闲坐时,说:“现在我准备把穿着胡人衣服、练习骑马射箭来教给民众,然而天下一定会有人非议我。”肥义说:“我听说,在事业上犹豫不决就不能建功立业,在行动上疑虑重重就不能取得名声。现在大王既然下定决心要摆脱世俗的偏见,那就一定不要顾虑天下人的非议了。”赵武灵王说:“我不是犹豫穿胡人衣服这件事,我是担心天下人笑话我。狂妄无知的人觉得高兴的事,聪明的人会为此感到悲哀;愚蠢的人觉得高兴的事,贤明的人却为此担忧。如果天下有支持我的人,那么改穿胡人衣服的成效就不可估量。即使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讥笑我,胡人的土地、中山国的土地我也一定会得到。”赵武灵王于是改穿胡人的衣服。(赵武灵王)派王孙绁告诉公子成(自己的意思),说:“我已经改穿胡人的衣服了,而且将要穿着它上朝,我想让王叔也改穿胡人的衣服。在家里听命于父母,在朝廷上要听命于君王,这是自古至今的公正之行。况且我曾听说过,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行为就不会有邪恶,依靠君王内外亲族的支持,名声就不会受到损害。所以我希望仰仗王叔的合乎正义的行为,来促成改穿胡人衣服这件事的成功。”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韩褐子济于河,津人告曰:“夫人过于此者,未有不快用①者也。而子不用乎?”韩褐子曰:“天子祭海内之神,诸侯祭封域之内,大夫祭其亲,士祭其祖祢。褐也未得事河伯也。”津人申楫,舟中水而运。津人曰:“向也役人固已告矣,夫子不听役人之言也。今舟中水而运,甚殆。治装衣而下游乎?”韩子曰:“吾不为人之恶我而改吾志,不为我将死而改吾义。”言未已,舟泆然行。(节选自《说苑·修文》)注①快用:当为“

用”。

,祈福除灾的祭祀。用,举行祭祀。(1)向也役人固已告矣,夫子不听役人之言也。(2)吾不为人之恶我而改吾志,不为我将死而改吾义。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参考答案(1)先前我本来已经告诉你了,你不听我的话。(关键实词有“向”“固”,关键虚词有“之”)(2)我不会因为有人厌恶我就改变我的志向,不会因为我快要死亡就改变我的原则。(关键实词有“恶”“义”,关键虚词有“为”)参考译文

韩褐子要渡过黄河,船夫告诉他说:“人们从这里渡河,没有不举行祭祀的。你不举行祭祀吗?”韩褐子说:“天子祭天下的神灵,诸侯祭封地内的神灵,大夫祭父母亲族,士人祭祖先。我不能侍奉河神。”船夫摇桨,船到河中旋转起来。船夫说:“先前我本来已经告诉你了,你不听我的话。现在船到河中间就旋转起来,很是危险。你整理行装衣物下水游泳吧?”韩褐子说:“我不会因为有人厌恶我就改变我的志向,不会因为我快要死亡就改变我的原则。”话未说完,船就安稳前行。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出为宣城太守,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今其时也。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淑与濬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节选自《宋书·袁淑传》)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1)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2)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参考答案(1)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关键实词有“章句”“属文”“遒”)(2)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用这种方法戏弄袁淑。(关键实词有“尝”“饷”“谬误”,关键虚词有“以”)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

参考译文

袁淑,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豹的小儿子。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气概,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到了十几岁,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本州官府任命他为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刘湛,是袁淑的姨表兄,他想让袁淑归附自己,但袁淑不把他放在心上,因而彼此大不相合。出任宣城太守,因遭逢母亲丧事而辞官。丧期完毕后,任太子中庶子。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

元嘉二十六年,这年秋季,朝廷大举北伐,袁淑在皇帝近旁陪坐时不慌不忙地说:“(您)现今应当临视中岳,攻打赵、魏,到泰山封禅,现在正当时。我遇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愿意献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着说:“这是盛德(的君主所做)之事,我哪里可以担当。”袁淑喜欢说夸大虚妄、不合实际的话,常常被当时的人嘲笑。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用这种方法戏弄袁淑。袁淑给刘濬写信说:“我从以前的文字记载中听说,七年当中,一次送给,一次又把它夺回去,即便是义士,也会遭受非议。”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之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静郭君①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多訾,门人弗说。孟尝君窃以谏静郭君,静郭君大怒曰:“苟可以傔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静郭君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剂貌辨俱。留无几何,剂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静郭君曰:“王之不说婴也甚,公往,必得死焉。”剂貌辨曰:“固非求生也。”请必行,静郭君不能止。剂貌辨行,至于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过

涿视②,若是者倍反。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泫而曰:‘不可,吾弗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也。至于薛,昭阳③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静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予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曰:“静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少来静郭君乎?”剂貌辨答曰:“敬诺。”静郭君来,宣王自迎静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静郭君至,因请相之。静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十日,谢病,强辞,三日而听。当是时也,静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非之弗为阻,此剂貌辨之所以外生乐、趋患难故也。注①静郭君:姓田名婴,战国时齐国大臣,孟尝君田文之父,受封于薛地。②过

涿视:耳后见腮,目光斜视。③昭阳:楚国国相。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答案

BEG解析

“宣王立”是主谓结构,其后应断开;“静郭君不善于宣王”,“静郭君”是主语,其前应断开;“于宣王”作“善”的后置状语,其后断开;“辞而之薛”,主语省略,其前断开;“薛”作“之”的宾语,其后断开。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无辞为也”与“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两句中的“辞”字含义相同。B.“不若革太子”与“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两句中的“革”字含义不同。C.先王,有两个义项,一指前代君王,二指上古的贤圣之君。在文中意思是前者。D.庙,旧时供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房屋。如《伶官传序》中“庄宗受而藏之于庙”。A解析

“吾无辞为也”中的“辞”意为推辞,“今者出,未辞也”中的“辞”意为告辞。

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尝君针对静郭君对剂貌辨的态度进行劝谏,但静郭君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对剂貌辨更好了:让他住进上等客舍,让自己的儿子侍奉他。B.剂貌辨想让静郭君继续发挥才能以使齐国更强大,所以冒着被杀的危险进入国都去朝见齐宣王,劝其重新任用静郭君,他的劝谏取得了成功。C.剂貌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讲述了两件事:一是静郭君不听劝谏,没有立卫姬之子为太子;二是拒绝了昭阳的请求,不肯与之互换土地。D.齐宣王最终改变了对静郭君的态度,迎接静郭君回到都城,还任命他为相,但静郭君做相之后不久就借口有病辞去,宣王三天后才答应。B解析

“让静郭君继续发挥才能以使齐国更强大”错误,于文无据。剂貌辨朝见齐宣王的目的在于使郭静君能得到齐宣王的善待,他也没有劝宣王重新任用静郭君。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8.(对点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静郭君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多訾,门人弗说。(2)静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参考答案(1)静郭君喜爱剂貌辨。剂貌辨为人有很多毛病,(静郭君的)门人不喜欢他。(2)静郭君对我竟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年少无知,实在不知道这些情况。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参考译文

现在有千里马在这里,如果没有获得善于相马的人,犹如没有获得这匹马。善于相马的人和千里马,互相依赖,然后才能成名。就像鼓槌和鼓一样。士中也有千里马,气节高尚,能为正义而死的,就是士中的千里马。能够使士施展千里马的本领的,大概只有贤人吧。静郭君喜爱剂貌辨。剂貌辨为人有很多毛病,(静郭君的)门人不喜欢他。孟尝君私下拿这件事劝谏静郭君,静郭君非常生气地说:“如果可以让剂貌辨满足,我没有可推辞的。”于是,他让剂貌辨住到上等客舍,命令长子侍奉他,早晚进奉饮食。几年后,齐威王逝世,齐宣王成为国君,静郭君与齐宣王并不交好,便辞别齐宣王,与剂貌辨一起到薛地去。留居薛地没多久,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剂貌辨就拜辞而离开,请求去朝见齐宣王。静郭君说:“宣王十分不喜欢我,你去了,一定会被杀的。”剂貌辨回答说:“我本来就不企求能够活着。”剂貌辨请求一定要去,静郭君无法制止他。剂貌辨出行,来到齐国国都,齐宣王知道了这件事,就心怀恼怒等着他。剂貌辨朝见齐宣王,齐宣王说:“你,是静郭君所听从和喜爱的人吗?”剂貌辨回答说:“喜爱是有的,听从却没有。当大王还是太子的时候,我对静郭君说过:‘太子不仁德,耳后见腮,目光斜视,像这样的人肯定会悖理行事。不如废掉太子,改立卫姬的幼子校师为太子。’静郭君流着泪说:‘不行,我不忍心这样做。’如果静郭君听我的话这样做了,一定没有今天的祸患,这是其一。到了薛地,楚相昭阳请求用多出数倍的土地来交换薛地,我又说:‘一定要答应他。’静郭君说:‘从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的封赏,虽然被后王厌恶,我又如何对先王说呢?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而且先王的宗庙在薛地,我怎么可以把先王的宗庙给楚国呢?’又不肯听从我的劝说,这是其二。”齐宣王叹息,脸上有所动容,说:“静郭君对我竟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年少无知,实在不知道这些情况。你肯为我请静郭君来一段日子吗?”剂貌辨回答说:“遵命。”静郭君来了,齐宣王亲自到郊野迎接静郭君,望见静郭君就流下了眼泪。静郭君到来后,齐宣王就请求他当国相。静郭君推辞,终因不能推辞掉而接受了。十天后,静郭君推说有病,坚决要辞去,三天后齐宣王才批准。在那个时候,静郭君可以说是能够依据自己的见识判断别人的人。能够自己去了解别人,所以不会被别人的非议阻碍自己的判断,这就是剂貌辨能够为了他摒弃生命的乐趣而奔赴患难的原因。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

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郤,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注①吴王:刘濞,汉高祖侄子,前195年封为吴王,其封地为吴国,后联合楚、赵等七国发动叛乱,失败后,逃到东越被杀。②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9.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答案

CEG解析

“诱天下亡人”中,“天下亡人”是动词“诱”的宾语,其中“天下”修饰“亡人”,因此应在“人”后断开;“谋作乱”省略了主语“吴王”,是完整的句子,前后断开;“削之”和“不削”是假设的两种情况,各自断开。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系治,囚禁审其罪,“治”与成语“励精图治”中的“治”含义不同。B.几杖,坐几和手杖,皆为老者所用,故常用作敬老之物;也可借指老人。C.存问,问候的意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含义不同。D.陵迟,也作“凌迟”,既是一种残酷刑罚,也指渐趋衰败,文中意指后者。C解析

二者含义相同,都是问候的意思。

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国太子侍奉皇太子饮酒、下棋,走棋路时与之发生了争执,态度不恭敬,被皇太子用棋盘打死了,这件事成为吴王谋反叛乱的诱因。B.因吴太子之事,吴王称病不再朝见文帝,此举有违藩臣的礼节,不过文帝在听了使者的解释后,未追究吴王过错,特许吴王不再上朝。C.晁错多次上奏文帝,陈述吴王过失,建议削减他的封地,文帝于心不忍;景帝即位后,晁错仍力主削藩,他认为吴王最终会发动叛乱。D.面对吴国的威胁,削藩已成朝臣共识。柳宗元也认为,西汉时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自己管理诸侯国。D解析

“削藩已成朝臣共识”错误,根据材料一“独窦婴争之”可知,削藩一事仍有人反对。“并由朝廷自己管理诸侯国”错误,根据材料二“而离削自守矣”可知,是分散削弱诸侯王的力量使他们安分自守。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12.(对点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2)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参考答案(1)吴王被赦免了他的罪名,他谋反的意图也渐渐消解了。(2)纠正秦朝的偏失,沿袭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来确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A组对点小题B组综合提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当初,在孝文帝时,吴国太子入宫朝见皇上,得以侍候皇太子饮酒、下棋。吴太子走棋路时与皇太子发生争执,态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盘猛打吴太子,吴太子被打死,把他的灵柩送回吴国安葬。到了吴国,吴王怨恨地说:“天下都同是一家,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要送回来安葬呢!”吴王又把吴太子的灵柩送回长安安葬。吴王从此渐渐违背藩臣的礼节,声称有病,不再朝见皇上。京师知道吴王是因儿子的缘故,便拘禁、审理、查问吴国的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