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的机体反应_第1页
创伤后的机体反应_第2页
创伤后的机体反应_第3页
创伤后的机体反应_第4页
创伤后的机体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创伤后的机体反应创伤后机体反应

(创伤后应激反应)创伤后机体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免疫是+凝血系统激活)代谢+功能改变-提高适应稳定能力创伤过强或反应过度--内环境失衡-并发症发生从心理学角度讲,“应激”就是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因此,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

第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较新的应激定义为:机体的不协调状态或内环境稳定受到威胁,其主要特征为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后发生交感肾上腺髓质及垂体-肾上腺皮质活性增强。慢性应激一般指超过24h的持续或反复应激,该状态起因于持久的内激起,主要伴有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行为等变化。经典的慢性应激指标是胸腺萎缩,身体生长障碍,安静时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现认为慢性应激状态时HPA轴反应的特点是:血浆ACTH正常或略升高,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分泌增加,垂体CRF受体减少,ACTH和糖皮质激素对新异刺激高敏感。而HPA轴的这些改变又与和下丘脑联系密切的海马功能障碍有关。

第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病理生理创伤(组织损伤+多种因素)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激活免疫与凝血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统其它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第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

第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器官缺血2.促进高血压发生3.增加血黏度,血栓形成4.耗氧过多5.促进脂质过氧化不利影响第10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

生理效应:心率增快血液重分布保证心脑血供肺泡通气增加糖原分解脂肪分解促激素分泌:ACTH、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肾素第11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1.轴构成:应激原下丘脑分泌腺垂体分泌肾上腺皮质分泌CRH↑ACTH↑GC↑大脑皮层与边缘系统、杏仁体、海马第1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基本效应(1)中枢效应

stressor室旁核PVNCRH↑ACTH↑调控情绪行为—适量↑适应,愉悦感;大量↑焦虑、抑郁hypoxia杏仁体endophin↑LC-NEaxis第1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HPA轴外周效应

GC↑>25~37mg/d意义

1.促使血糖水平↑2.维持循环系统对CA反应性3.抗炎、抗过敏、稳定溶酶体膜第1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GC分泌↑不利影响

1、抑制免疫功能2、抑制生长发育3、行为异常4、抑制性腺轴、甲状腺轴等5、代谢改变第1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其他激素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2ADH、ADS均↑3

-内啡肽分泌↑4性激素、甲状腺素↑第1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应激原交感-肾上腺髓质激活

C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活

GC醛固酮、ADH、内啡肽等

胰岛素神经内分泌改变AP

HSP

机能代谢改变小结第1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免疫系统反应与炎症创伤—激活补体系统、免疫细胞和其他基质细胞---炎症反应---适度的细胞因子及其他代谢产物—组织修复创伤-过度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他代谢产物—SIRS—MODS严重创伤—抑制免疫功能—继发感染和脓毒症—第1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与炎症

1激活补体系统

1.

补体系统各成分通常多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浆中,当其被激活物质活化之后,才表现出各种生物学活性。补体系统激活可从C1开始,也可以越过C1、C4、C2,从C3开始。前一种称为经典途径(class-icalpathway),后一种激活途径称为替代途径(alternativepathway)或旁路途径。

第19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4.4.1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

4.4.2调理作用

4.4.3免疫粘附作用

4.4.4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4.4.5炎症介质作用

第20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激活磷脂酶A2前列腺素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组重要的组织激素。氧自由基激活细胞膜的磷脂酶A2--作用磷脂生成PG、白三烯(leukotriene)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炎症因子—中性粒细胞趋化至血管内壁及炎症区----释放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蛋白酶、溶酶体酶等----。第21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激活单核-呑噬细胞—大量的细胞因子(IL_1,6,8,TNF,INF,集落刺激因子)+炎性介质-------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及致炎作用局部炎症反应+适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抗损伤及抗感染作用致炎/抗炎平衡!!!!炎症反应过于强烈—SIRS—自身细胞损害抗类反应上优势时表现为CARS第2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特异性防御反应—细胞免疫

(三)、创伤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应激激素及细胞因子TNF、IL1,IL6,PGE2及NO增多

第2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创伤后机体反应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免疫系统反应与炎症凝血系统的改变循环系统的改变呼吸消化泌尿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代谢的改变第2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创伤后机体反应的调控一、机体对创伤后反应的调控HPA的调控作用交感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急性期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的调控作用第2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创伤后机体反应的人工调控降低机体反应的措施消除或预防应激原调控免疫与炎症反应预防和治疗应激性疾病等增强机体反应的措施第2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9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30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微循环改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第31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器官功能改变及意义1952年《外科病人代谢反应》作者:Moore外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创伤虽有多种多样,如外科手术、骨折、软组织损伤、烧伤及意外损伤等,但引起的全身反应是相似的。首先是神经活动的紧急动员,继而发生内分泌变化,以致代谢改变。其反应的强弱随创伤的程度而异。

Moore将创伤后的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急性损伤阶段;②转折点阶段;③代谢合成阶段;④脂肪积累阶段。第3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急性损伤阶段即垂体-肾上腺功能增进期。约在创伤后1~3天。创伤---损伤部位的疼痛刺激和精神因素---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髓质分别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下丘脑或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刺激通过传入神经,脊髓、脑干的网状结构上传至下丘脑,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下丘脑一方面分泌肽类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及生长激素分泌增多---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及生长激素的浓度升高;另一方面使神经垂体释放出抗利尿激素。第3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转折点阶段即垂体-肾上腺功能减退期。约在创伤后第4~8天

在第一阶段机体的内分泌和代谢经历强烈的变化后,若无感染或并发症,约从第四天或第五天开始,持续3~4天,内分泌的变化逐渐缓和,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抑制的情况减轻,胰高血糖素下降,糖皮质激素逐渐恢复正常。==组织蛋白质分解和负氮平衡降低,体脂动用减少,出现为代谢的转折期。此时,机体虽处于负氮平衡,但伤口处的组织能优先获得修复所需物质,以满足愈合的需要。此时,若进食或静脉给以营养,则能很好吸收。病人渴望食物和营养,象未受创伤的饥饿病人一样,并且情绪好转,愿与人交往和回到生活中来。若营养供给顺利,则迅速进入合成代谢阶段,肌肉蛋白重新合成迅速出现第3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合成代谢阶段

约在创伤后8~14天内分泌的变化基本上恢复到伤前水平。并且生长激素及胰岛素等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占优势。病人食欲良好,每日可摄入8400~12600kJ(2000~3000kcal)热量,出现3~5g·d-1的正氮平衡,相当100~150g湿瘦肌肉。由于每日增加不多,故体重增加在短时内尚不明显,但尿氮排出明显下降。由于合成代谢的速率(每日3~5g正氮平衡)远较第一阶段每日5~15g负氮平衡为慢,故体重要恢复到创伤前水平,所需时间远较第一阶段为长。若每周增重1kg,这种速率已令人满意。病人开始恢复肌力和精力。第3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脂肪积累阶段,约创伤后10~14天开始当体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后,在营养支持充裕的情况下,转变为脂肪积累起来。此时,钠、钾、氮都处于平衡,尿量也正常。第3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1.创伤后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反应,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及急性相反应,但其自限能力有限。2.急性相反应是急性炎症过程,如反应过强,将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机体免疫功能如过度激活,将致全身器官功能损伤;与其同时,机体又释放内源性抗原性介质和抗炎性激素,如过度释放又导致抗炎性反应综合征(CARS),则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增加宿主的感染性。严重创伤后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干扰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脂类介质(血小板激活因子、血栓环化素、白三烯、前列腺素)是启动炎症反应的中心,刺激过强则导致免疫失衡,进一步加重休克、感染、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第3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Thanksforyourattention第39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免疫系统第40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应激概念的历史和发展

概括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应激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概念类型:

⑴应激属于有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这类研究途径将应激主要作为因变量或是反应。塞里早期的认识即是这样,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人的结果,特别注意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过程。至今,在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研究领域基本上还也是这样。同样,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部分,在各版本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中,也比较集中地关注应激的心身反应方面,而不是引起这种反应的心理社会原因。

⑵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这类研究把应激作为自变量,研究各种有害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特征。历史上,与塞里研究形成对照的是一段时期里心理学家们把应激与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来研究。而且心理学家所指的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远不是塞里所强调的躯体性应激源,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⑶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这方面的研究着重探讨介于应激刺激物和应激心理生理反应之间的中间(介)变量,例如认知因素首先被认为是应激的决定因素,Lazarus提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其它还发现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许多因素对应激反应起着中介作用。

第41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应激"是把双刃剑《健康报》何晓冰

从心理学角度讲,“应激”就是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因此,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

我们也许经历过或正经历着失业、亲人或自己患严重疾病、亲人亡故等不幸事件,这些事件带给我们巨大的、痛苦的、消极的心理感受,如紧张、焦虑、恐惧等,这正是应激的心理反应。应激还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让人疲劳、失眠、食欲降低等,这样疾病就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还会使人产生行为方面的障碍,如行为冲动、行为怪异等,从而影响家庭关系、社会功能,人如果长期面临应激,一些重大疾病(如心肌梗死、糖尿病、白血病)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增加。

巨大的事件会导致应激,而上班路上塞车,上班时不断被电话打扰等日常小事也会使我们产生应激。这些“小应激”虽然没有“大应激”那样强烈、来势凶猛,但却具有持久性,时时都可能发生。有研究指出,这些“小应激”比离婚、丧偶等生活变迁对疾病的影响更大,也不能忽视。

应激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对应激的感受是否相同呢?

应激可能来自环境因素、生活因素、工作和学习因素以及突发事件等等,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的时候,应激就会产生。第4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应激的过程一般来说分三个阶段。首先是警觉反应阶段,这一阶段神经内分泌系统动员身体的能源来满足需求,机体的防御功能发挥失常,效率降低,新陈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如果应激很快过去,危机就会消除,机体恢复正常。第4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果应激未消除就出现了第二阶段即抵抗阶段,机体会动员超过平时水平的防御机制,这时机体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增强,新陈代谢主要是合成代谢或修复过程,机体处于高水平的能量消耗阶段,持续的防御性兴奋减少了机体能量的储备,并最终导致第三阶段的出现,即精疲力竭阶段。如果应激仍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减弱,甚至免疫功能也降低,各种功能性疾病(如感冒)、器质性疾病(如溃疡、心肌梗死等)的易感性也增强。

对于应对能力很强的人,巨大的事件也不一定形成应激,而应对能力差的人,即使是件极小的事也可能会产生应激。所以,不同的人对应激的感受阈值并不相同。

应激也有积极的一面。适度应激就像是一种挑战,它动员机体的非特异性适应系统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一个应激与效绩的研究证实:效绩和应激水平的关系就像一条抛物线,在到达某个点之前,效绩随着应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当应激水平处于这个最佳点时,其效绩是最高的,超过了这个最佳点,效绩就随着应激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可见,应激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效绩,只有适度应激才能使效绩达到最佳。第4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应激时间:2005.07.21

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种情绪状态。由于紧急的情景刺激这个有机体,就能使其激活水平很快改变,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在危险的境遇下独立地采取果断的决定,在瞬息变化的情况下作出迅速的反应,都是应激状态。应激可能使人的活动变得积极,思想变得清晰明确。人的个性特征在应激反应中起决定作用,迅速的判断力、意志自觉性、意志果断性、坚毅的精神、类似的行为经验,都是积极应激反应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4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免疫系统反应与炎症CellAPHSPSomeenzymesSomecytokinesstressors

第4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概念:细胞在应激原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细胞内发挥作用;属非分泌型蛋白第4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SP生成机制诱导和调节正常HSFHSP应激HSFHSFHSFHSE细胞内大量增加的非稳定蛋白/变异蛋白以及新生和转移蛋白前体HSF:热休克转录因子;HSE:热休克元件DNAHSP合成单体第48页,共55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