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住宅综合项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说明_第1页
苏州住宅综合项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说明_第2页
苏州住宅综合项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说明_第3页
苏州住宅综合项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说明_第4页
苏州住宅综合项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说明目录总说明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水、电、燃气负荷估算存在问题及提议总平面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总体计划及布局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日照分析建筑设计依据建筑设计建筑外观无障碍设计建筑消防建筑设备建筑用材、用料建筑单体指标统计结构强电弱电给水排水、燃气采暖通风消防设计依据总平面部署单体消防设计消防给水消防电气消防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整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环境保护及卫生防疫设计依据给排水及污水处理噪声控制及废气排放其它污染控制及防治固体垃圾节能设计依据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其它节能方法总说明依据无锡全部会置业委托,由上海天华建筑设计进行古运河73号地块项目总体计划方案及一期建筑方案设计,并编制本工程方案设计文本。设计依据建设工程设计协议TH08017建设单位委托设计任务书,会议纪要往来文件建设单位提供《古运河73号地块项目控制性具体计划》电子文件无锡市计划局出具《XDG--73号地块计划文本说明》及《XDG--73号地块计划图》(10月版)无锡市建设局出具《相关XDG--73号(第三橡胶厂)地块公建配套基础要求》锡建总公-44(12月版)《江苏省城市计划管理技术要求()》无锡市计划局公布“相关印发《无锡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要求》和《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计算要求》通知”锡规总[]7号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无锡市城市计划条例>实施措施》(3月9日)无锡市计划局公布“相关印发“《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计算要求》补充要求”通知”锡规总[]5号无锡市房产管理局“相关印发《无锡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通知”锡房产()59号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本项目是由无锡全部会置业开发住宅地产项目。土地性质:A,B,C地块均属商业、居住用地用地范围和现实状况:该地块在第三橡胶厂,北为晨光路,东为南长街,南为新光路,西为通港路。该地块由A、B、C三块组成。每块基地均呈不规则四边形,地势较平坦。周围环境:本项目周围新光路为城市关键交通干道。地块周围新兴住宅小区较多,配套设施尚在建设中。建设规模:总可建设用地面积约194676m2,A地块可建设用地面积约66515m2,B地块可建设用地面积约81924m2,C地块可建设用地面积约46237m2,项目一期范围为B地块,其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68840m2,容积率为2.06,建筑密度小于30.00%。设计范围:一期用地范围内总体、建筑单体、公建配套设施、设备辅助用房和商业服务设施等建筑方案,地面上变电站待供电部门提资后做补充设计。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计划设计指导思想:依据该项目标建设目标、功效、用途、现实状况条件、及建设基地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原因,结合当地相关部门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确定本项目标计划设计指导思想以下:

1.现代化居住环境

把握现代居住环境发展趋势,顺应该代居住环境内涵改变。现代居住环境内涵,由传统纯居住为主体功效,向以休闲性、体验性、生态化、现代化为中心开放式居住环境转化。计划营造多层次人居空间,经过居住环境内外交流环境潜移默化,促进本项目地块居住品质全方面提升。

2.信息化居住环境

以所处时代特征为指导,改善封闭独立传统布局,以整体集中,个体独立方法既满足高效便捷要求,又满足各局部功效相对独立要求,信息化居住环境包含通信系统(包含电话和宽带网)、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3.生态化居住环境

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指导,人和自然共存。充足利用现有地形、地貌,营造高雅、有文化气氛、有活力居住环境,并在单体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和环境保护要求。充足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建筑群部署层次感,同时加强居住环境景观配套设计,表现居住环境花园化、生态化。

4.园林化居住环境

以计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整体化居住环境设计为目标,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从整个生态环境到单体建筑内部,营造多层次园林空间,立足于提升修养,陶冶情操,起到“环境育人”作用。以高起点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居住环境气氛,加强环境整体性。

5.可连续发展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可连续发展除了生态环境方面考虑,还表现在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为未来发展留余地。采取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计划,制订利于扩展、含有弹性计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可行性,做到近远期结合,而且重视节省用地,给远期发展留有余地,实现居住环境建设可连续发展。6.完备、合理、实用公建配套小区品质差异,除了建筑、景观等物质环境差异外,更关键是小区气氛差异、小区公共生活品质差异。高品质住区所含有活力,和温馨宁静幽雅生活气氛是目前小区营建所普遍缺乏。而这,正表现着小区品质营建内涵,这也正是此次计划设计过程中一直追求。计划设计特点:1.线性关键空间从古运河引入,穿过花园洋房板块进入高层板块“L”形公共通廊使小区关键空间,是串联起各个独立花园组团大动脉。计划方案以人本标准为指导,以步行尺度为基准,强调完整而有序外部空间。各居住组团经过绿化步行系统和小区开放中心紧密联络在一起。计划布局紧凑,形成网络,发明密度适宜尺度亲切簇群式组团式建筑空间。2.发明小区心脏和主体脉络小区中央中心休闲花园连接小区人行入口水景广场,喷泉、浅水和多种景观元素等,结合中心绿地组成有着绿色背景丰富而生动景观效果。花园除了提供住户一个自然绿化居住环境外,还明确了空间层次感,和用来区分不一样部份功效空间。小区每一居住组群全部部署了组群绿地,使每户居民就近全部有一处供游憩、活动和邻里交往场所,组群绿地全部经过细心设计和处理,各有特色。基地南侧三栋高层底部局部架空,步行道穿越其中,增强了视线通透性和景观渗透性。3.“组团生长”结构理念组团规模和数量可依据地块开发规模调整,每一个组团发展并不影响其它组团。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4.“生态优先”设计理念

C地块东北面临近古运河,项目充足利用其特有丰富景观资源,打造无锡地域富有些人文景观特色居住小区,同时它功效本身也要求良好生态环境。该理念综合表现在道路和建筑布局、生态绿化网络建立、生态区域保护、公共交通提倡等方面。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总体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计划用地性质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194676㎡其中B地块(一期)建设用地面积81924㎡A地块建设用地面积66515㎡C地块建设用地面积46237㎡总建筑面积446247㎡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17994㎡其中地下机动车库93721㎡住宅地下室及非机动车库24272㎡地上建筑面积328253㎡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06908㎡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1345㎡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326861㎡容积率1.68建筑密度30%建筑层数≤32层建筑高度≤100m总户数2424户总人数户均人数按3.2人/户计7757人绿地率30%机动车停车数3184辆其中地上停车位369辆地下停车位2815辆非机动车停车数5774辆B地块(一期)总体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居住用地一期用地面积81924㎡总建筑面积222501㎡其中地下建筑面积52269㎡其中地下机动车库44786㎡地下非机动车库6161㎡住宅地下室及大堂(含供本栋楼用设备用房)1322㎡地上建筑面积17023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53400㎡其中住宅计容建筑面积152131㎡住宅不计容建筑面积1269㎡其中外保温层(不计容面积)1069㎡底层架空层200㎡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16832㎡其中公共服务设施计容建筑面积16709㎡公共服务设施不计容建筑面积123㎡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168840㎡容积率2.06建筑密度30%建筑层数≤32层建筑高度≤100m总户数1310户总人数户均人数按3.2人/户计4192人绿地率30%机动车停车数1622辆其中地上停车位205辆地下停车位1417辆非机动车停车数3383辆A地块总体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计划用地性质居住用地二期用地面积66515㎡总建筑面积171526㎡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3096㎡其中地下机动车库38676㎡住宅地下室4420㎡地上建筑面积128430㎡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24616㎡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3813㎡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128430㎡容积率1.93建筑密度30%建筑层数≤32层建筑高度≤100m总户数1004户总人数户均人数按3.2人/户计3213人绿地率30%机动车停车数1269辆其中地上停车位164辆地下停车位1105辆非机动车停车数2143辆C地块总体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计划用地性质居住用地三期用地面积46237㎡总建筑面积52221㎡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2629㎡其中地下机动车库10259㎡住宅地下室12370㎡地上建筑面积2959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8892㎡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00㎡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29592㎡容积率0.64建筑密度30%建筑层数≤7层建筑高度≤24m总户数110户总人数户均人数按3.2人/户计352人绿地率30%机动车停车数293辆其中地上停车位0辆地下停车位293辆非机动车停车数249辆水、电、燃气气负荷估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以下:A地块:1267m3/d,最大时用水量:133m3/h。B地块:1325m3/d,最大时用水量:139m3/h。C地块:230m3/d,最大时用水量:24.6m3/h。总用电负荷为41468kW存在问题及提议现在“计划图”中建筑控制线和“计划技术要求”中退界控制不一致,设计应以何为依据?多层住宅日照间距是否依据“计划技术要求”相关条文,系数为1.31?地面机动车停车数是否有控制性指标?一期B地块周围现在是否有已建建筑须进行日照叠加影响计算?总平面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设计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城市居住区计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要求》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地方相关规范、标准规程:《江苏省城市计划管理技术要求()》《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无锡市计划局公布“相关印发《无锡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要求》和《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计算要求》通知”锡规总[]7号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无锡市城市计划条例>实施措施》(3月9日)计划许可技术条件依据《江苏省城市计划管理技术要求()》相关要求,B地块南侧新光路道路宽度40米,建筑退道路计划红线多层大于6米,高层大于15米;C地块南侧新光路道路宽度40米,建筑退道路计划红线多层大于6米;通港路道路宽度30米、通扬路道路宽度24米,建筑退道路计划红线多层大于5米,高层大于15米;南长街、滨水路道路宽度小于等于20米,建筑退道路计划红线多层大于3米,高层大于15米;晨光路道路宽度32.5米,建筑退道路计划红线多层大于6米,高层大于15米;建筑退滨水路北侧水系河道上口线8米。建筑坐标及高程系统本项目所采取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和地形图中所采取一致。总体计划及布局为使本项目成为无锡市一道靓丽建筑风景线,同时又能比较顺利地开展市场销售,为项目发明良好经济效益,总体计划必需含有前瞻性和超越建筑表现力。1.依据控规计划关键点要求和地块本身特征,并考虑到地块东北侧古运河景观资源。地块总体布局西高东低,A、B地块为高层产品区,C地块为低密度住宅产品区。2.分合有致大尺度中心花园提升小区品质,更发明了小区内部丰富景观资源。3.A、B、C地块交通体系采取“环状”结构将各单体住宅有效联络起来。道路靠外侧部署,尽可能提升道路有效性和经济性,让出更多景观空间。。竖向设计依据现实状况地形控制点标高,竖向设计中考虑尽可能处理好本场地和周围道路场地衔接关系,减小填挖方量,场地采取平坡式部署,住宅±0.000绝对标高定为6.60m。场地雨水拟采取有组织排水,地面雨水由雨水口搜集经雨水管系统有组织排入市政雨水管。但排出点位置、标高尚需落实。交通组织外部交通:A地块小区共有两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在通港路,次出入口在通扬路;B地块小区共有三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在通扬路,次出入口在滨水路,和在通扬路开敞商业内街人行出入口;C地块小区共有两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在通扬路,次出入口在南长街。内部交通:基地内道路拟采取沥青混凝土路面做法,A、B地块关键道路路宽为6m,C地块关键道路路宽为5m,小区次要道路路宽为4m,宅间小路路宽为2.5m,道路最小纵坡为0.2%,最大纵坡为8%,横坡为1.5%,均采取单面坡。三个等级道路相互穿插,以灵活、便捷步行捷径作为补充,组成清楚、简练道路体系。强调道路和公用设施结合,道路不仅是车通路,而是人街道,城市生活载体。道路两侧形成连续景观界面,并结合放大小型广场,使基地内机动车停车关键经过地下车库处理,结合部分地面停车。地下车库共有三个双车道出入口。均设在小区内部关键交通环路侧。非机动车停于高层住宅楼地库内。消防救护消防救护设计详见第九章消防专篇。景观绿化以“L”型关键公共空间为主轴,经过步道、绿化连接各个不一样组团中组团绿化及周围公共开放绿地,形成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小区绿化。景观设计以“春、夏、秋、冬”为专题设计组团绿化,达成四季皆有景,季季皆不一样效果。空间结构上经过“隔”、“透”、“望”等传统中国园林造景手法,发明出宜人私密环境。日照分析本工程建筑日照依据《江苏省城市计划管理技术要求()》要求,进行计算结果分析。建筑设计设计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要求》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夏热冬冷地域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地方相关规范、标准规程:《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江苏省城市计划管理技术要求()》《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32/J67-建筑设计一期开发范围为B地块,包含一栋带二层底商和公建配套32层高层住宅,7栋30~32层独立高层住宅,两栋独立两层商业及公建配套,一座18班幼托和一座地下车库和对应配套设施。高层住宅1号楼高层住宅32层,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建筑高度小于100m(室外地坪算至建筑屋面女儿墙)。两个单元,每单元三户,设防烟楼梯间两座,均通至屋面。每单元设一台消防电梯及一台一般客梯。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停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停车数400辆左右,设一个出入口坡道。一、二层为商业及配套用房,设单独疏散楼梯间。层高:底层及二层商业和公建配套用房层高3.45m~4.5m,3~32层住宅层高为3.0m。2-8号楼高层住宅30-32层,均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建筑高度小于100m(室外地坪算至建筑屋面女儿墙)。每单元二-四户,设防烟楼梯间两座,均通至屋面。每单元设一台消防电梯及一台一般客梯。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停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停车数200~400辆左右,设一个出入口坡道,层高3.0m。住宅平面设计功效合理,设施完善,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全部套型均做到有明厅、明厨、明卫;关键房间满足景观和通风要求;每户均设工作阳台、储藏空间;同时,结合周围环境部署景观房间使之充足享受绿化。在隐蔽且通风处设置室外空调机位置,确保立面完美性同时又易于保养维修。商业及公建配套商业1、2号楼为地上二层,局部设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停车数﹥300辆,防火分类Ⅰ类,耐火等级一级,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两个安全出口;汽车疏散出口三个,每个疏散坡道均为双车道,净宽7m。车库内通道净宽为5.5m及6m,停车方法倒进顺出。车库顶板覆土厚度1.2-1.5m。A、B、C地块人防集中设置在B地块地下车库二层,人防面积为26196㎡。建筑外观建筑外观是表现小区品质关键部分。本项目标立面造型努力争取表现出当今时代特征,又兼具昔日古典建筑历史光辉。以独特气质和修养和周围建筑形式相对比。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整体大方,颜色设计清新淡雅,整体采取浅色涂料,局部配以深色涂料和金属百叶,色凋以暖色调为主。建筑底部采取深色面砖贴面,顶部形似中国灯笼。整个高层建筑外形典雅挺拔,稳重中不失活力。无障碍设计高层住宅设2m宽入口平台,入口设坡度为1/12,宽1.20m无障碍坡道。各楼栋分别设置一台无障碍电梯。配套公共建筑均设无障碍入口,入口设坡度为1/12,宽1.20m无障碍坡道,楼栋内设置无障碍电梯。各建筑单体入口平台低于室内建筑完成面标高15mm,以斜坡方法过渡。无障碍住房按住房总套数4%配置,拟设在2号楼。建筑消防建筑消防设计详见第九章消防专篇。建筑用材、用料功效性基材:砌筑墙体:内外墙体均采取100~200mm厚粉煤灰加气砌块;地下室采取粉煤灰加气砌块。保温材料:详第十一章节能专篇门窗:外门窗采取塑钢窗,电梯机房、水泵房、地下室连通道等部位设甲级防火门,户门为乙级防火防盗保温门。装饰标准:外装饰:住宅:石材和涂料结合装饰。内装饰:建筑初装饰,毛坯交付。结构工程概况本工程在江苏省无锡市,项目建设用地在第三橡胶厂,北为晨光路,东为南长街,南为新光路,西为通港路一期开发范围为B地块,包含一栋带二层底商和公建配套高层住宅,八栋30~32层独立高层住宅,两栋独立两层商业及公建配套,一座18班幼托和一座地下车库。各单体关键情况以下:建筑单体(分区)工程概况单体/分区建筑高度(m)地下/地上层数经典层高(m)经典跨度/开间(m)关键结构形式1号楼101.4-1/321~2F:3.6其它:2.93.6、3.9、4.2剪力墙2~8号楼95.4~101.4-1/30-322.93.9、4.2、4.5剪力墙商业1,2号楼7.65~7.9-1/1~2F3.63.9、4.2、4.5框架幼稚园16.350/41F:4.0其它:3.66.5、8.1框架地下车库-2/03.66.0,8.1框架设计依据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自然条件:基础风压:0.45kN/m2(n=50);0.50kN/m2(n=100);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基础雪压:0.40kN/m2(n=50);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Ⅲ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地质勘察汇报待提供。待工程地质勘察汇报提供后确定。本工程设计所实施标准、规范、规程和要求: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规程、要求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高层建筑箱形和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结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建质[]216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题审查技术关键点建质[]220号建筑分类等级建筑分类等级名称单体(分区)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全部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幼稚园关键设防类(乙类)其它标准设防类(丙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1号楼剪力墙:三级(和高层相连部分同高层)2~8号楼剪力墙:三级商业1~2号楼框架:四级幼稚园框架:三级地下车库框架:四级地下室防水等级全部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2~9号楼甲级其它乙级关键荷载(作用)取值恒荷载设计恒荷载包含:设计建筑结构自重、填充墙及门窗荷重、幕墙荷重、设计固定设备重量、设计覆土自重等。关键取值以下:钢筋混凝土自重:25KN/m3;钢材自重:78KN/m3;填充外墙按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荷重:15KN/m3;填充内墙按加气混凝土砌块荷重:8KN/m3;覆土容重:18KN/m3;幕墙荷重:1.0~1.5KN/m2。楼(屋)面活荷载序号荷载类别序号荷载类别1住宅起居室、卧室、书房2.016变配电房10.02住宅厨房2.017制冷机房8.03住宅阳台2.518一般教室、办公室、会议室2.04住宅卫生间通常2.019食堂、餐厅2.5设浴缸和座厕4.020餐厅厨房4.05住宅走廊和门厅2.021人流可能密集阳台3.56人流可能密集楼梯3.522有分隔蹲厕公共卫生间(含填料、隔墙)8.07住宅户内楼梯2.023商业3.58上人屋面2.024非固定隔墙≥1.09不上人屋面0.52510屋顶花园3.011自行车库2.012汽车通道及停车库单向板(板跨)≥2m客车4.0消防车35.0双向板板跨(柱网)≥6x6m客车2.5消防车20.013室外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10.014电梯机房7.015通风机房7.0水箱及其它设备荷载按实际计算;消防车道适适用于30t等级消防车;其它未列项目见现行规范、标准和规程;风荷载、雪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基础风压地面粗糙度类别基础雪压雪荷载准永久值分区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2~9号楼:0.50KN/m2(n=100)其它:0.45KN/m2(n=50)C类0.4KN/m2Ⅲ区0地震作用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础地震加速度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6度第一组0.05g0.04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结构阻尼比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钢筋混凝土结构:0.05其它设计荷载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需建设方和勘察单位在下一步设计中明确。上部结构及地下室设计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和后浇带(加强带):本工程高层住宅2,3,5,6,7号楼总长度约64~68m,进深约15m,于两建筑单元中间设置一条伸缩缝,兼作抗震缝,将结构划分为2个相对规则、平面尺度较小结构单元,分开后上部结构单元最大长度为36m。为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和方便施工,地下室不设缝,拟沿横向每隔30m设置后浇带。本工程商业3号楼和高层住宅1号楼相连,为避免沉降差和裙房过大造成质心偏置,避免多塔结构,商业裙房和高层住宅间设至沉降缝,兼作抗震缝,伸缩缝。幼稚园高度不一样各之间设置伸缩缝,兼作抗震缝。各类型建筑采取关键结构型式以下:1号楼高层住宅拟采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楼盖体系均拟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为尽可能满足建筑功效和房间内不露梁要求,部分采取了跨度较大异形板。商业1~3号楼,幼稚园拟采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体系拟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为减小楼板跨度,设置双向井字次梁(柱网跨度较小时为十字次梁)。DK(地下车库)号楼拟采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改善建筑净高,楼盖体系拟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体系,拟设置带托板锥形柱帽;地下车库顶板有1.2m左右覆土、局部有消防车通道跨越、部分区域为人防地下室,所以竖向荷载较大,将依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板厚和柱帽尺寸。设计中关键问题和新技术等:地下车库等地下结构长度超长,不设置伸缩缝。为降低建筑超长带来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等对结构不利影响,拟采取下列方法:设置多条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合适提升基础、地下室顶板配筋率和地下室外墙分布筋配筋率;采取低收缩、低水化热水泥,必需时基础底板中添加适量膨胀抗裂防水剂;要求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温度,加强养护。地基基础设计这部分内容待地质汇报提供后补充。关键结构材料关键材料混凝土各单体拟采取混凝土强度等级单体/分区构件名称及范围强度等级全部基础垫层C15填充墙结构柱、圈梁、过梁C25二次浇筑挂板、翻边C251~8号楼剪力墙、C40~C30底板、地下室外墙C30各层梁板C35~C30商业1~3号楼基础、框架柱、梁板C30幼稚园,地下车库基础、框架柱、梁板C30地下室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和有覆土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钢筋HRB400级:fy=360N/mm2HRB335级:fy=300N/mm2HPB235级:fy=210N/mm2设计上将采取强度价格比高钢筋,以节省结结构价。钢材Q345-B和Q235-B焊条E43和E50型填充墙填充外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γ=15kN/m3;填充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γ=8kN/m3;强电一、设计依据1、依据国家相关建筑电气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3、本院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弱电等工种提供资料进行设计。二、设计范围本工程照明、电力、防雷接地等设计。各单体供电电源进线低压电缆头(包含电缆头)前侧由供电部门负责设计施工。电缆头后侧由本院负责设计。全部电业变电站均由供电部门负责设计。三、负荷估算及供电电源负荷估算根据以下标准:A地块住宅:120m2以下:466户,8kW/户,3728120~150m2:410户,12kW/户,4920150m2以上:128户,16kW/户,2048kW地下车库38676m2,40W/m2,1547kW住宅楼公共用电1620kW景观照明及其它150kWA地块累计用电负荷约为14013kWB地块住宅:120m2以下:558户,8kW/户,4464120~150m2:624户,12kW/户,7488150m2以上:128户,16kW/户,2048kW配套公建16832m2,100W/m2,1683kW地下车库44786m2,40W/m2,1791kW住宅楼公共用电1533kW景观照明及其它155kWB地块累计用电负荷约为19162kWC地块住宅:80W/m2,4020kW地下车库10259m2,40W/m2,410kW住宅楼公共用电280kW景观照明及其它100kWC地块累计用电负荷约为4810kW总用电负荷为37985kW拟在地块内建10KV中压开关站4座(内附变压器2×800kVA),10KV电业配电室(4×800kVA)8座,小区内全部负荷电源均由电业变电站以380/220V三相四线电缆穿保护管埋地敷设供出。四、计量方法1、住宅每户设一电度表,12kW及以下采取220V单相供电,12kW以上采取380V三相供电。2、高层住宅楼每单元在一层或地下室设一计量配电间,除住户电源直接引至楼层电表箱计费外,其它负荷(包含电梯、公共照明等)电表均设在配电间内。3、高层住宅楼分层集中设置电表箱进行计量。4、多层住宅楼在一层或地下一层公共位置集中设置电表箱进行计量。5、别墅每户在一层户外设置电表进行计量。6、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等各单体分别设置计量配电间。五、供配电系统1、各单体消防用电,客梯等为一级负荷,其它为三级负荷。全部消防设备均为二路供电并在末端自切。2、计量配电间内进出线柜及量电柜均按供电部门统一标准设计。3、全部电度表箱均采取供电部门指定标准电度表箱。六、敷设方法1、室外高压、低压供电电缆,敷设在室外共用地沟内(由供电部门负责设计)。2、室内低压供电电缆均采取线槽敷设。3、高层住宅内垂直引上电缆和导线采取线槽保护明敷在竖井内;4、住宅各层分干线及支线均采取BV-750或ZRN-BV-750型导线穿管暗敷。5、和消防相关电力、照明、自控等线路采取阻燃或耐火型电线、电缆,对消防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等关键消防设备供电回路采取耐火型电缆。七、保安方法接地型式采取TT系统,即设专用PE接地线。八、防雷接地1、各单体依据各建筑单体估计雷击次数及防雷设计规范确定防雷类别。屋顶设置避雷带或避雷针作接闪器,利用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并设有防侧击雷方法。利用基础底板钢筋做联合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欧,全部进出户金属管道均和之可靠连接。2、全部设备间内均设有接地端子板经过专用接地干线和接地体相连。3、卫生间内全部金属管道和设备,和地面,混凝土墙内钢筋网均和等电位联结线连通。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联结。4、每层钢构架和混凝土钢筋应相互连接,做等电位联接。弱电一、设计依据1、国家和地方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3、建筑专业提供平、立、剖面及相关专业提供资料二、设计范围本项目弱电设计内容包含电信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对讲电话系统、家庭安全防范报警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周界防范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车库管理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设备监控管理系统。三、电信网络系统1、小区电信系统包含通信网和小区局域网。电话干线采取HYA-0.5塑料电话电缆敷设,电话支线采取HBV电话线敷设。局域网采取综合布线方法,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子系统全部采取五类UTP电缆敷设,设备间子系统全部采取五类跳接线设备,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全部采取六芯多模光纤敷设。2、在B地块内设置电信总机房,供市话光缆引入并安装光端设备,用于安装小区局域网网络管理设备及市政数据通信线路接口设备,各栋楼每个单元设有一个供电信、网络及其它弱电系统布设垂直电缆电信间,地块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设备也安装在电信间内。3、小区内全部配设直线电话,其中住宅内每户设2门直线电话,引入2对电话线,分别在客厅和卧室内,和网络系统合并设置双孔信息插座。另在会所、配套公建及车库内根据需要安装直线电话。每栋楼内均留有一定备用线对供住宅区发展信息和科技新技术时使用。4、小区局域网主干线采取ATM技术,并和各信息网联网、小区物业管理机构可经过安装在电信总机房内网络管理设备管理局域网及进线信息搜集和转发,可为用户提供社会、经济等多媒体信息和小区物业服务,每套住宅内设一个信息点,可接一台数据终端,公建预留一定数量信息点。四、有线电视系统1、小区和市有线电视台联网,在B地块内设置电视前端室,并经过区内有线电视网向用户提供当地域电视节目信号。2、一般住宅内每套配设2~3只电视用户终端,分别安装在起居室、主卧室和书房内。商场及其它配套设施内预留电视分支器。3、有线电视系统主干线电缆采取RG11电缆,水平支线电缆采取RG6电缆。4、有线电视系统采取双向交互式,带宽为860MHZ双向传输系统,分配分支方法,终端电平满足68±3dB。五、公共安全系统1、对讲及报警系统:(1)每幢住宅每单元设一套防盗对讲系统实现每单元住户和门口机和管理中心之间双向通话,小区设安保中心。(2)系统以总线方法组成,实现点对点通话。2、家庭安全防范报警系统:在住户内设置燃气泄露自动报警、按钮式家庭紧急求援报警功效设备,一层和二层户门、阳台、外窗设置门窗磁或红外幕帘防范报警。报警时除住户室内发出声、光信号外,并将报警信号传到小区管理中心,进行实施统计,处理和存放。3、电视监视系统:(1)本系统和公共保安系统合为一体,在B地块内设安保中心。(2)本系统包含对小区住宅、关键通道、小区各出入口、车库等关键部位进行安保监视。4、公共广播系统:(1)在会所、商业、配套公建和室外分别安装一套公共广播系统,主机设在消防控制室。(2)会所、商业、配套公建内安装3W吸顶扬声器;室外场所安装组合式高音号角扬声器。(3)公共广播系统平时用于播放背景音乐,消防需用时由消防控制室强切为消防紧急广播。5、小区周界防范报警系统:在住宅小区周界采取围栏式入侵探测装置,对人体入侵进行探测,同时产生声光报警,并和小区管理中心主机相连,用以立即发觉非法超界者。6、电子巡更系统:在小区关键部位设定保安人员巡更路线,并安装巡更点。保安巡更人员按指定路线和时间抵达巡更点进行统计。管理人员可调阅、打印各保安巡查人员工作情况。六、车库管理系统考虑到车库用户多为小区长住户,故每个地下车库内仅需一套车库入口收费管理系统,在车库入口和出口各建立收费管理站,且可经过系统计算机存放和分析车库使用情况,帮助业主建立合理收费管理制度。七、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对小区内公共设施进行统一管理、监控,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小区内住宅各表计测量计费,并对小区内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及对照明、电梯等设备进行调整、控制、工况监视、故障报警等。八、线路敷设1、以上全部系统室外线路均采取PVC塑料管埋地暗敷,进户及穿越水泥地面时,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2、室内垂直干线弱电系统在弱电管井内沿桥架敷设或穿钢管沿墙暗敷,水平敷设时穿钢管在楼板内暗敷。。给水排水、燃气设计依据及范围国家及成城市现行设计规范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建筑专业及业主提供资料设计范围:该工程红线范围内生活给排水,消防给排水。给水设计水源:每个地块从不一样侧市政给水管上各设一路引入管,引入管管径均为DN200,并在基地内成环,供基地内生活、消防用水。市政给水压力暂按大于0.20MPa设计。用水量估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以下:A地块:1267m3/d,最大时用水量:133m3/h。B地块:1325m3/d,最大时用水量:139m3/h。C地块:230m3/d,最大时用水量:24.6m3/h。给水系统:绿化浇洒、汽车停车库、办公商业及配套用房等不超出2层建筑或楼层给水利用市政余压供水。住宅2层及2层以下采取市政直供,3层及3层以上各层住宅给水采取水池+变频水泵+局部减压阀联合供水方法。每个供水分区最高水压不超出0.35MPa。基地内每个地块各设一座生活泵房及生活水池,一套变频设备(各竖向分区区一套)生活水池容积按供水范围内用户最高日用水量20%设计,分两格。在小区相对居中且最高一幢楼屋顶设一个消防专用水箱,水箱有效容积18m3预防虹吸回流污染:设计中确保所用管道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大于2.5倍出水管管径空气隔断;必需地方设置预防倒流污染装置。管材:室外给水管大于DN100时采取给水铸铁管,其它采取塑料给水管,室内加压给水管采取钢塑复合管。排水设计排水量估算: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90%计)A地块:11401m3/dB地块:1192m3/dC地块:207m3/d雨水量:采取暴雨强度公式Q=10579(1+0.828lgP)/(t+46.4)0.99式中:P=1年t=10minA区雨水量为1435L/sB区雨水量为1504L/sC区雨水量为918L/s室内卫生间废污水合流,共用排水立管,厨房单独设排水立管,均伸顶通气。室外雨污分流。地下车库废水集水井经过潜水泵提升至室外雨水井。商业餐饮在室外设隔油池处理后排至室外污水井。排水出路:室外排水系统采取雨、污水分流排水系统。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放按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实施,全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放至污水管道。屋面及场地雨水、空调排水排入小区雨水管道,汇总后集中再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管材:室内排水立管采取螺旋UPVC排水管,雨水管采取一般UPVC排水管,室外排水管道采取UPVC双壁波纹管道,承插接口。排水检验井采取砖砌,铸铁井盖。污水管径DN200~DN300,雨水DN300~DN800。其它各类管线和市政管道接口位置需深入落实。市政给水压力需深入落实。采暖通风设计依据:国家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夏冷冬热地域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采暖通风和空气调整设计规范》(GBJ5001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方法》暖通空调.动力业关键求;建筑专业提供技术文件。设计范围:空调设计;通风设计;消防防排烟设计;节能设计;环境保护设计。设计参数:室外参数:(参考上海市)夏季室外空调干球计算温度 34.6夏季室外空调湿球计算温度 28.2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31.3冬季室外空调干球计算温度 -1.2冬季室外空调相对湿度 74%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30.8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3.5室内参数:住宅: 夏季 26~28℃ 冬季 18会所: 夏季 26℃ 冬季 20商业:夏季 26℃ 冬季 20配套设施: 夏季 26℃ 冬季 20空调设计:住宅:卧室、客厅等采取分体空调,预留室外机位置和用电负荷;会所:考虑使用变频多联空调机组,空调冷凝水管单独有组织排放,产品选择符合规范要求,选择环境保护型制冷剂产品;商业:考虑使用变频多联空调机组,空调冷凝水管单独有组织排放,产品选择符合规范要求,选择环境保护型制冷剂产品;设备机房:按需要设置排除余热分体空调;配套公建采取分体空调,预留室外机位置和用电负荷;通风设计:住宅: 厨房脱排油烟机排风接入土建竖井,排出屋面;卫生间设置卫生间通风扇。淋浴热水器排风就近排至室外;公共卫生间设排风,排风量为10次/h;设备用房:均考虑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分别为:配电间 5次/h 水泵房 5次/h其它房间按热平衡计算确定集中空调区域设全热交换器或排风系统,以满足新风量要求;地下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兼排烟系统),排风(烟)量为6次/h,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进风竖井机械补风;地下自行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为3次/h,利用自行车坡道自然补风。消防设计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地方相关规范、标准规程:《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32/J67-总平面部署消防出入口:B地块小区共有两个出入口可供消防车出入,在通扬路主出入口,在滨水路次入口。消防道路:沿建筑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住宅周围设有环形车道。车道宽度大于4m,转弯半径高层区大于12m;局部困难地域沿住宅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设置大于15mX15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场地:单元式住宅消防登高面大于住宅一个长边长度;消防登高面靠近住宅公共楼梯、阳台、窗。在消防登高面一侧,结合消防车道设有大于15mX8m消防登高场地,消防登高场地距住宅外墙大于5m,其最外一点至消防登高面边缘水平距离大于10m。消防间距:各高层建筑之间间距>13m;高层和多层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之间间距>9m;多层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之间间距>单体消防设计住宅1-8号楼1号楼高层住宅32层,均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建筑高度小于100m(室外地坪算至建筑机房女儿墙)。每单元二-三户,设防烟楼梯间两座,均通至屋面。每单元设一台消防电梯及一台一般客梯。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停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停车数400辆左右,设一个出入口坡道。层高:底层及二层商业和公建配套用房层高3.45~4.5m,3~32层住宅层高为3.0m。2-8号楼高层住宅30-32层,均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建筑高度小于100m(室外地坪算至建筑机房女儿墙)。每单元二-四户,设防烟楼梯间两座,均通至屋面。每单元设一台消防电梯及一台一般客梯。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停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停车数400辆左右,设一个出入口坡道。层高:底层层高3.0m。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停车数﹥300辆,防火分类Ⅰ类,耐火等级一级,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两个安全出口,且室内最远点距安全出口疏散距离小于60m;汽车疏散出口三个,两个疏散出口间距离大于10m,每个疏散坡道均为双车道,净宽7m。小型商业用房高层裙房底商,耐火等级一级,每个商业单元建筑面积不超出300㎡。消防给水本工程消防按超出32层高层住宅消防及地下车库。消防用水量:A地块、B地块:室外消火栓:15L/s连续时间:2h室内消火栓:20L/s连续时间:2h自动喷水灭火:30L/s连续时间:1h消防水池有效贮水量:252m3(不包含室外消防水量)C地块:室外消火栓:15L/s连续时间:2h室内消火栓:10L/s连续时间:2h自动喷水灭火:30L/s连续时间:1h消防水池有效贮水量:180m3(不包含室外消防水量)室外消火栓:室外给水从不一样侧市政道路上各设一路引入管,引入管管径均为DN200,并在基地内成环,供基地内生活、消防用水。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均匀部署,间距不超出120m。地上式消火栓均由基地内环网上接出。考虑利用基地周围市政道路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住宅楼、地下车库、商业、办公及配套用房等采取区域集中消防系统,为临时高压制。在小区最高建筑屋顶设消防专用水箱,储存18m3消防水,并确保消防水箱底标高高出最不利消火栓栓口7m。地下车库设消防泵房一座,内设消火栓主泵一组,一用一备。室内消火栓系统静压不超出1MPa,消火栓系统不需要分区,动压超0.5MPa消火栓设减压孔板或选择减压稳压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自动喷水灭火设置范围为地下车库、设集中空调系统商业及办公用房。为临时高压系统,喷淋泵组设置在消防泵房内,系统平时利用小区消防水箱稳压,系统在消防泵房设主泵一组,一用一备。火灾早期时,消防用水由屋顶水箱直接供给,火灾时泵房内自动喷淋加压水泵从消防水池吸水供给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水泵开启由报警阀压力开关自动控制或消防控制室及泵房内手动控制。室外设置地上式水泵接合器。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140-》,各建筑物内均按对应等级配置一定数量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消防排水每幢楼消防电梯井下设消防排水集水井,有效容积大于2m3,并设有潜水泵两台,一用一备,潜水泵排水量大于10L/s,地下车库内也设有集水井,其排水泵总排水量也大于10L消防系统管材消火栓系统采取无缝钢管,自动喷淋系统采取内外壁热镀锌钢管,管径大于DN50时沟槽式卡箍连接,其它丝接。消防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整住宅: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尽可能采取自然通风方法进行防烟;当不含有自然通风条件时采取机械加压送风方法进行防烟;各个地上房间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地下房间利用可开启高窗进行自然排烟;公共走道采取自然方法排烟;地下车库: 设机械排烟系统(兼排风系统)。排烟量为6次/h,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进风竖井机械补风。地下自行车库:设机械排烟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