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_第1页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_第2页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_第3页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_第4页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制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的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的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当代化建设需要,具备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系统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能在生物制药及有关生物技术领域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有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及其他管理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厚基本、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总体规定:1、掌握当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接受生物学基本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3、具备较好科学素养和较高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研究、开发与管理能力。毕业生应具备知识和能力:

1、具备夯实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2、理解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相近专业普通原理和知识;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关于政策和法规。3、掌握保健食品检测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理解生物科学、生物制药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具备较强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顿、分析实验成果,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能力。

6、具备一定运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能力。

7、具备一定运用韩语进行听、说、读、写能力。8、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基本办法;9、理解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大学体育合格原则,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2年,韩国2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三、课程构造及学时、学分分派本专业开设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等五大板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不计入总学时。课程构造及学时、学分分派表课程类别学分所占学分比例%学时所占学时比例%公共必修课程7844.57147246.09专业必修课程4324.5783226.04公共选修课程84.571203.76专业选修课程4626.2977024.11总计1751003194100四、课程教学筹划安排表与重要课程阐明(一)课程教学筹划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学时数每周学时备注总学时讲授学时实验学时第一年次年第三年第四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818公共必修课程00001008大学英语16340555500001017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61145442+7200001009大学计算机基本2305前六周00001010体育4132222200001011军事理论2242000010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130000101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10233000010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351400001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当代史纲要234200001020基本韩语24408666600001018大学语文254300001021韩语口语81322222小计78147229212321公共选修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依照学校各学期所开设课程选修小计8120专业必修课程1155高等数学71391394556+831155无机化学及实验49054364+4实验9周1155分析化学及实验36036242+4实验6周1155有机化学及实验47854243+4实验6周1155生物化学4727241155生物化学实验2363631155普通生物学6108108431155普通生物学实验2515131155动物生理学47254183+3实验6周1155药理学35431155微生物学47254183+3实验6周专业选修课程1155细胞技术24531155分子细胞生物学24531155医药生物技术24531155基因克隆24531155遗传工程学24531155遗传工程实验23021155药物食品化学245311552021发酵食品科学245311552022免疫学245311552023功能食品学245311552024生物工程245311552025生物反映工程学245311552026酶科学245311552027医药食品材料245311552028医药食品功能分析245311552029药用植物学245311552030发育工程学245311552031健康与功能食品开发理论245311552032蛋白质工程学245311552033海洋生物技术245311552034生物分离及纯化245311552035天然药物学2453小计8916029171211总计1753194(二)重要课程阐明1、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课程编号:1155学分数:6总学时数:108本课程全面论述了基本生物学内容:生命化学、细胞和酶、生化途径、遗传基本、细胞分化与分裂、典型遗传学、进化与生态、生物多样性、生理、营养与代谢,物质与能量互换、生命来源与进化、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等。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教材及教学参照书:1、《普通生物学》吴相钰编,高等教诲出版社,2、《基本生命科学》吴庆余编,高等教诲出版社,3、《生命科学导论》张惟杰主编,高等教诲出版社,19992、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编号:1155学分数:4总学时数:72生物化学是生物系一门重要专业基本课。本课程涉及下列四方面内容即l、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构造性质和生物功能。2、能量释放、转变和储存代谢过程。3信息储存、传递和表达。4、代谢调节、控制。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教材及教学参照书:《生物化学》(上,下),沈同,人民教诲出版社,1998《生物化学简要教程》(第二版),聂剑初、吴国利、张翼利、杨绍钟、刘鸿铭,高等教诲出版社,1988《生物化学》,王镜岩编著,高等教诲出版社,《生物化学简要教程》,聂剑初等编著,高等教诲出版社,3、课程编号:1155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学分数:4总学时:72本课程简介微生物学发展史,微生物形态构造,微生物营养、代谢、生长、生态、微生物遗传育种,菌种保藏、传染和免疫、分类等基本知识。实验涉及形态观测、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自然界纯种微生物分离,细菌检查及其生理生化反映,菌种保藏等。使学生掌握普通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机能。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教材及教学参照书:《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诲出版社,1993《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诲出版社,4、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课程编号:1155学分数:4总学时数:72重要内容:本课程简介人体及高等动物(侧重哺乳动物)机体各器官,系统构造和生理机能,亦专章简介神经肌肉组织细胞生理学。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教材及教学参照书:《生理学》(第七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动物生理学》欧阳五庆主编,北京科技出版社,《人体生理学》蒋正尧主编,科学出版社,5、课程名称:药理学课程编号:1155学分数:3总学时数:54重要内容: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间互相作用及其作用规律一门学科。它重要任务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和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以及机体对药物处置(药物吸取、分布、代谢、排泄,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教材及教学参照书:《药理学》(第5版),李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第1版),刘国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科技出版社,《Pharmacology》(第1版),Dawson,JamesS.主编,Edinburgh:Mosby,五、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要途径,在专业教学筹划中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统筹规划,形成系统化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必要加强,内容涉及军事教诲、开放性实验、各类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实践性教学中要加强创新设计思想和办法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1.军事教诲:通过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防意识教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及集体荣誉感。2.入学教诲:通过校纪校规与专业教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并理解本专业培养目的及规定。3.毕业教诲:通过系列就业教诲讲座,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协助学生适应身份转变。4.社会实践(调查):规定学生提出问题、理解社会实际,撰写调查报告,考察学生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能力,增进学生对社会结识。5.专业实验教学: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实验课教学列入课程教学筹划,开放性实验列入课程外实践教学环节)。6.课程论文与课程设计:环绕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撰写学期论文或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7.各类实习:在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实习单位进行,熟知有关专业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8.毕业论文(设计):依照本科专业论文写作规定,撰写毕业论文,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参加毕业答辩,培养学生科研能力。9.科研训练: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指引教师课题研究或自己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接受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养成良好科研习惯及形成一定科学研究能力。(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学周数备注第一年次年第三年第四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618181818181818实践课程军事教诲与入学教诲24课程论文与课程设计11韩方社会实践(调查)22毕业实习88韩方毕业论文(设计)88韩方专业见习*11韩方专业综合实验*11韩方小计23六、关于阐明1.创新学分认定办法学生科学研究成果或自己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获得成果,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并计入选修课学分。科学研究成果学分: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刊登论文每篇计4学分,其她公开发行刊物上刊登论文每篇计2学分;科技创新成果学分:学生参加全国和江苏省举办各种科技及人文社科等大赛获得各种级别奖者可获得相应学分,获国家级一等奖者计4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者计3学分,获省级一等奖者计2学分,获省级二等奖计1学分。重复获奖以最高奖项计算,同步以上创新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2.学时与学分换算办法学时/学分折算全校统一,理论课1学分按17-18学时来规定课程学时数,涉及任意选修课在内所有理论课统一按以上原则来计算,同步总学时、总学分要符合学校规定,3.课程外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