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增强数据协议要求_第1页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增强数据协议要求_第2页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增强数据协议要求_第3页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增强数据协议要求_第4页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增强数据协议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XXXX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应用规范

DataapplicationspecificationofBDSground-basedaugmentationsystem

inelectricity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T/CEC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T/CECXXXXX—XXXX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的内容和格式。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的数据交换或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7018-2018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接口规范

GB/T39267-2020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GB/T39772.1-2021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和验收技术规范第1部分:建设规范

BD410003-2017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差分数据格式(二)

BD440017-2017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存储和输出要求

RTCM10403.3差分数据服务标准——第三版(RTCMStandard10403.3DifferentialGNSS(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ServicesVersion3)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GB/T39267-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BeiDouground-basedaugmentationsystem

通过在地面按一定距离建立的若干基准站接收卫星导航信号,发送给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平

台,经数据处理平台处理计算生成差分改正数据,播发给用户提高其卫星导航精度的系统。

3.2

基准站referencestation

在位置坐标已知点上架设高精度北斗/GNSS观测设备、通信终端等设备,并在一定时间内连续观测、

记录卫星信号,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平台或经处理后直接播发差分改正数据的设施。

3.3

监测站monitorstation

主要由差分监测接收机和监测接收机天线等设备组成,用于观测、存储、传输卫星导航信号以及进

行差分数据产品质量和定位精度评估的监测,并具有基准坐标的卫星导航地面基础设施。

1

T/CECXXXX-XXX

3.4

移动站roverstation

用于接收差分数据并进行定位的设备,一般由GNSS测量型接收机、通信终端和控制手薄等组成。

3.5

原始观测数据rawobservationdata

接收机接收到导航卫星的测距信号后所获取的伪距、载波相位、多普勒、导航电文、载噪比等数据。

3.6

星历数据ephemerisdata

导航电文中用于确定导航卫星精确位置的预报参数。

3.7

差分定位differentialpositioning

一种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技术。在已知点上设置北斗/GNSS接收机,根据由此获得的卫星导航

观测值或误差修正量,实时或事后提供给差分用户设备,使用户设备接收并利用修正量以提高其定位精

度。

3.8

差分数据differentialdata

又称差分改正数据。各类用于修正用户接收机观测值的伪距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多普勒观测

值、卫星信息、坐标转换信息、轨道信息等数据统称为差分数据。

3.9

载波相位差分carrierphasedifferential

对两台(或多台)北斗/GNSS接收机观测到的同一组卫星信号(包括载波相位和码伪距的观测量)

进行双差及其他处理,从而使得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相对位置精度的技术方法。

3.10

伪距差分pseudorangedifferential

接收伪距误差解算值修正用户接收机伪距观测值的导航定位方法。

3.11

差分电文differentialmessage

又称为电文,将差分数据按照规定格式排列,加上前缀符、数据长度、校验等信息后形成的二进制

数据流。每条电文都具备一个标识字段,称为电文类型号。

3.12

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kinematic(RTK)

2

T/CECXXXXX—XXXX

GNSS相对定位技术的一种,主要通过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实时数据链路和载波相对定位快速解

算技术,实现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RP:天线参考点(AntennaReferencePoint)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

DGNSS: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ifferentialGi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alileo: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

MSM:多信号电文(MultipleSignalMessage)

MSMs:多信号电文组(MultipleSignalMessages)

QZS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SatelliteSystem)

RINEX: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ReceiverIndependentExchangeFormat)

RTCM: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adioTechnicalCommissionforMaritimeServices)

RTK: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KinematicSurvey)

5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定义

5.1概述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指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平台与基准站设备、监测站设备、用

户定位终端之间的传输数据。通过从基准站及监测站实时接收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

生成用于载波相位差分和伪距差分的差分数据产品,提高用户定位精度。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格式采用国际标准格式RTCM10403.3中规定的差分数据基本格式。

5.2数据接口关系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传输的接口包括:数据处理平台与基准站、监测站以及直接用户的接口。

接口关系如图1。

图1数据接口关系

5.3数据传输

3

T/CECXXXX-XXX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传输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如表1。

表1数据传输

序号数据内容发送方接收方

1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基准站数据处理平台

2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监测站数据处理平台

3差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数据处理平台监测站

4差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数据处理平台直接用户

5.4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定义

5.4.1基准站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中,基准站向数据处理平台传输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准站信息、

天线信息、接收机和天线说明以及辅助操作信息,电文类型如表2。

表2基准站发送数据

序号数据名称电文类型

1原始观测数据MSM4或MSM5或MSM6或MSM7

2星历数据1019,1020,1042,1044,1045,1046

3基准站信息1005或1006

4天线信息1007或1008

5接收机和天线说明1033

6辅助操作信息1230

5.4.2监测站

5.4.2.1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中,监测站分为基准站和移动站两种工作模式。

5.4.2.2在基准站工作模式下,监测站向数据处理平台传输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准站信息、天

线信息、接收机和天线说明以及辅助操作信息,电文类型如表3。

表3监测站发送数据

序号

数据名称电文类型

1原始观测数据MSM4或MSM5或MSM6或MSM7

2星历数据1019,1020,1042,1044,1045,1046

3基准站信息1005或1006

4天线信息1007或1008

5接收机和天线说明1033

6辅助操作信息1230

5.4.2.3在移动站工作模式下,监测站接收数据处理平台发出的观测数据、基准站信息、天线信息、接

收机和天线说明以及辅助操作信息,电文类型如表4。

4

T/CECXXXXX—XXXX

表4监测站接收数据

序号定位方式数据名称电文类型

1观测数据MSM4或MSM5或MSM6或MSM7

2基准站信息1005或1006

3载波相位差分天线信息1007或1008

4接收机和天线说明1033

5辅助操作信息1230

5.4.3车(船)定位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中,车(船)定位支持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两种定位方式,定位终

端接收数据处理平台发出的观测数据、基准站信息、天线信息、接收机和天线说明以及辅助操作信息,

电文类型如表5。

表5车(船)定位终端接收数据

序号定位方式数据名称电文类型

1观测数据MSM1或MSM3

2基准站信息1005或1006

3伪距差分天线信息1007或1008

4接收机和天线说明1033

5辅助操作信息1230

6观测数据MSM4或MSM5或MSM6或MSM7

7基准站信息1005或1006

8载波相位差分天线信息1007或1008

9接收机和天线说明1033

10辅助操作信息1230

5.4.4人员定位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中,人员定位支持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两种定位方式,定位终端接

收数据处理平台发出的观测数据、基准站信息、天线信息、接收机和天线说明以及辅助操作信息,电文

类型如表6。

表6人员定位终端接收数据

序号定位方式数据名称电文类型

1观测数据MSM1或MSM3

2基准站信息1005或1006

3伪距差分天线信息1007或1008

4接收机和天线说明1033

5辅助操作信息1230

6载波相位差分观测数据MSM4或MSM5或MSM6或MSM7

5

T/CECXXXX-XXX

序号定位方式数据名称电文类型

7基准站信息1005或1006

8天线信息1007或1008

9接收机和天线说明1033

10辅助操作信息1230

6差分数据基本格式

6.1封装格式

按照RTCM10403.3的数据封装格式,对每条电文进行封装,数据格式见图1。

报文头报文数据体校验位

可变长度数据(0-1023Bytes)

前导字保留报文长度CRC-24Q

(8Bits)(6Bits)(10Bits)(24Bits)

报文ID(12Bits)自定义数据

图2数据格式

6.2电文类型

每条电文都具有一个唯一标识号,称为电文类型号。为兼容已有设备和服务,本标准涉及的电文类

型均引用自RTCM10403.3。

6.3电文组

电文根据用途或内容可以划分为若干电文组。服务提供者应根据服务内容,同时向用户发送若干电

文组中的差分电文。

表7电文组

电文类型电文名称

1005RTK基准站ARP

1006含天线高的RTK基准站ARP

1007天线描述

1008天线描述和序列号

1033接收机与天线说明

1019GPS星历

1020GLONASS星历

1042BDS星历

1044QZSS星历

1045GalileoF/NAV卫星星历数据

1046GalileoI/NAV卫星星历数据

1230GLONASSL1与L2码-相位偏差

6

T/CECXXXXX—XXXX

6.4多信号电文组

6.4.1电文特点

多信号电文(MSM)采用通用方法组织北斗/GNSS接收机观测值,分为紧凑电文和完整电文,满

足越来越多的GNSS及其信号的需求。MSM电文分为紧凑电文和完整电文,针对不同的应用应使用不同

电文组合。

表8MSM电文应用

MSM电文类型应用类型

MSM1传统的和改进的DGNSS

MSM2

MSM3传统RTK模式

MSM4

MSM5以RINEX格式存储完整的观测值数据

MSM6扩展分辨率的RTK,实时网络RTK数据流

MSM7传输完整的扩展分辨率的RINEX观测值

6.4.2电文类型

表9MSM电文类型

卫星系统电文类型电文名称MSM电文类型

1071GPSMSM1MSM1

1072GPSMSM2MSM2

1073GPSMSM3MSM3

GPS1074GPSMSM4MSM4

1075GPSMSM5MSM5

1076GPSMSM6MSM6

1077GPSMSM7MSM7

1081GLONASSMSM1MSM1

1082GLONASSMSM2MSM2

1083GLONASSMSM3MSM3

GLONASS1084GLONASSMSM4MSM4

1085GLONASSMSM5MSM5

1086GLONASSMSM6MSM6

1087GLONASSMSM7MSM7

1091GalileoMSM1MSM1

Galileo

1092GalileoMSM2MSM2

7

T/CECXXXX-XXX

卫星系统电文类型电文名称MSM电文类型

1093GalileoMSM3MSM3

1094GalileoMSM4MSM4

1095GalileoMSM5MSM5

1096GalileoMSM6MSM6

1097GalileoMSM7MSM7

1111QZSSMSM1MSM1

1112QZSSMSM2MSM2

1113QZSSMSM3MSM3

QZSS1114QZSSMSM4MSM4

1115QZSSMSM5MSM5

1116QZSSMSM6MSM6

1117QZSSMSM7MSM7

1121BDSMSM1MSM1

1122BDSMSM2MSM2

1123BDSMSM3MSM3

BDS1124BDSMSM4MSM4

1125BDSMSM5MSM5

1126BDSMSM6MSM6

1127BDSMSM7MSM7

8

T/CECX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校验算法

A.1CRC-24Q校验

本标准使用CRC算法进行校验。CRC校验共24bits,可检测突发性、随机性的错误,漏检概率

≤2-24=5.96×10-8(位出错概率≤0.5)。

CRC校验是从电文前缀符的第一位开始,到可变长度电文区的随后一位结束,校验初值设定为0。

24bits的校验位序列(p1,p2,…,p24)是从信息比特序列(m1,m2,…,m8N)中产生的,N是电文的字节总数

(包含前缀、电文数据体),校验位序列的产生方法见公式(1):

24

i()

g(X)=giX1

i=0

1,i=0,1,3,4,5,6,7,10,11,14,17,18,23,24

gi=

0,i0,1,3,4,5,6,7,10,11,14,17,18,23,24

式中:

g(X)——24bits的校验码序列构成的码,称为CRC-24Q;

gi——CRC-24Q中的某位;

X——多项式变量;

i——CRC-24Q比特位数,0~24。

g(X)的二进制生成多项式见公式(2)、公式(3):

g(X)=+(1X)p(X)(2)

p(X)=X23+X17+X13+X12+X11+X9+X8+X7+X5+X3+1(3)

式中:

g(X)——24bits的校验码序列构成的码,称为CRC-24Q;

X——多项式变量;

p(X)——X的初始约束多项式。

电文的信息序列m(X)表示见公式(4):

21k−

m()X=mk+mk−−1X+mk2X+K+m1X(4)

式中:

m(X)——信息序列;

k——电文序列中为1的比特位位数;

X——多项式变量;

2424-i

g(X)除以m(X)X后的结果是商和阶小于24的余数R(X),校验位比特pi=(i=1~24)即是R(X)中X的

系数。

A.2CRC-24Q特点

CRC-24Q有以下特点:

9

T/CECXXXX-XXX

a)可检测每个码字中所有的单比特错误;

b)可检测每个码字所有的双比特位错误组合,因为生成多项式g(X)至少有3项因子;

c)可检测任何奇数错误,因为g(X)包含1+X因子;

d)可检测任何长度不大于24位的突发性错误;

e)可检测出多数长度大于24位的突发性错误;

f)可检测绝大多数长度大于24位的突发性错误。大于24位的未检测出来的概率:

当b>25bits时,为2-24=5.96×10-8,当b=25bits时,为2-23=1.19×10-7。

10

T/CECX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1

3.1术语和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缩略语.....................................................................................................................................................3

4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定义................................................................................................................3

4.1概述.........................................................................................................................................................3

4.2数据接口关系.........................................................................................................................................3

4.3数据传输.................................................................................................................................................3

4.4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定义.....................................................................................................................4

5差分数据基本格式........................................................................................................................................6

5.1封装格式.................................................................................................................................................6

5.2电文类型.................................................................................................................................................6

5.3电文组.....................................................................................................................................................6

5.4多信号电文组.........................................................................................................................................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校验算法................................................................................................................9

I

T/CECXXXXX—XXXX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的内容和格式。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的数据交换或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7018-2018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接口规范

GB/T39267-2020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GB/T39772.1-2021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和验收技术规范第1部分:建设规范

BD410003-2017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差分数据格式(二)

BD440017-2017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存储和输出要求

RTCM10403.3差分数据服务标准——第三版(RTCMStandard10403.3DifferentialGNSS(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ServicesVersion3)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GB/T39267-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BeiDouground-basedaugmentationsystem

通过在地面按一定距离建立的若干基准站接收卫星导航信号,发送给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平

台,经数据处理平台处理计算生成差分改正数据,播发给用户提高其卫星导航精度的系统。

3.2

基准站referencestation

在位置坐标已知点上架设高精度北斗/GNSS观测设备、通信终端等设备,并在一定时间内连续观测、

记录卫星信号,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平台或经处理后直接播发差分改正数据的设施。

3.3

监测站monitorstation

主要由差分监测接收机和监测接收机天线等设备组成,用于观测、存储、传输卫星导航信号以及进

行差分数据产品质量和定位精度评估的监测,并具有基准坐标的卫星导航地面基础设施。

1

T/CECXXXX-XXX

3.4

移动站roverstation

用于接收差分数据并进行定位的设备,一般由GNSS测量型接收机、通信终端和控制手薄等组成。

3.5

原始观测数据rawobservationdata

接收机接收到导航卫星的测距信号后所获取的伪距、载波相位、多普勒、导航电文、载噪比等数据。

3.6

星历数据ephemerisdata

导航电文中用于确定导航卫星精确位置的预报参数。

3.7

差分定位differentialpositioning

一种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技术。在已知点上设置北斗/GNSS接收机,根据由此获得的卫星导航

观测值或误差修正量,实时或事后提供给差分用户设备,使用户设备接收并利用修正量以提高其定位精

度。

3.8

差分数据differentialdata

又称差分改正数据。各类用于修正用户接收机观测值的伪距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多普勒观测

值、卫星信息、坐标转换信息、轨道信息等数据统称为差分数据。

3.9

载波相位差分carrierphasedifferential

对两台(或多台)北斗/GNSS接收机观测到的同一组卫星信号(包括载波相位和码伪距的观测量)

进行双差及其他处理,从而使得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相对位置精度的技术方法。

3.10

伪距差分pseudorangedifferential

接收伪距误差解算值修正用户接收机伪距观测值的导航定位方法。

3.11

差分电文differentialmessage

又称为电文,将差分数据按照规定格式排列,加上前缀符、数据长度、校验等信息后形成的二进制

数据流。每条电文都具备一个标识字段,称为电文类型号。

3.12

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kinematic(RTK)

2

T/CECXXXXX—XXXX

GNSS相对定位技术的一种,主要通过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实时数据链路和载波相对定位快速解

算技术,实现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RP:天线参考点(AntennaReferencePoint)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

DGNSS: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ifferentialGi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alileo: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

MSM:多信号电文(MultipleSignalMessage)

MSMs:多信号电文组(MultipleSignalMessages)

QZS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SatelliteSystem)

RINEX: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ReceiverIndependentExchangeFormat)

RTCM: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adioTechnicalCommissionforMaritimeServices)

RTK: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KinematicSurvey)

5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定义

5.1概述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指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平台与基准站设备、监测站设备、用

户定位终端之间的传输数据。通过从基准站及监测站实时接收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

生成用于载波相位差分和伪距差分的差分数据产品,提高用户定位精度。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格式采用国际标准格式RTCM10403.3中规定的差分数据基本格式。

5.2数据接口关系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传输的接口包括:数据处理平台与基准站、监测站以及直接用户的接口。

接口关系如图1。

图1数据接口关系

5.3数据传输

3

T/CECXXXX-XXX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传输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如表1。

表1数据传输

序号数据内容发送方接收方

1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基准站数据处理平台

2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监测站数据处理平台

3差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数据处理平台监测站

4差分数据、基站基本信息数据处理平台直接用户

5.4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定义

5.4.1基准站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中,基准站向数据处理平台传输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据、基准站信息、

天线信息、接收机和天线说明以及辅助操作信息,电文类型如表2。

表2基准站发送数据

序号数据名称电文类型

1原始观测数据MSM4或MSM5或MSM6或MSM7

2星历数据1019,1020,1042,1044,1045,1046

3基准站信息1005或1006

4天线信息1007或1008

5接收机和天线说明1033

6辅助操作信息1230

5.4.2监测站

5.4.2.1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中,监测站分为基准站和移动站两种工作模式。

5.4.2.2在基准站工作模式下,监测站向数据处理平台传输原始观测数据、星历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