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文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文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文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文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阅读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阐释】考点解读: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要求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

试卷体裁作者、篇目题材涉及考点2022·新高考1卷宋词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即景抒情诗表达技巧,含意,作者情感2022·新高考2卷唐诗李白《送别》送别诗表达方式、情感2021·新高考1卷唐诗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寄赠诗表达技巧、评价观点态度2021·新高考2卷唐诗陆游《示儿子》爱国主义赏析句子含意2020·新高考1卷唐诗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赠别诗内容、人物、情感2020·新高考2卷唐诗韩驹《赠赵伯鱼》寄赠诗含意、情感、观点高考链接一、思想情感题知识梳理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情感类题目是面向整篇的考查,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要求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需要整体把握,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综合分析。常见情感类型类型表现举例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高》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类型表现举例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旅途劳顿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思归故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军旅生活,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儿女情长,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别离赠酬依依不舍的留恋柳永《雨霖铃》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贬谪失意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遭贬后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屈原《离骚》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类型表现举例人生杂感激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李商隐《贾生》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品格气节的自白于谦《石灰吟》谈禅说理的感慨苏轼《题西林壁》常见出题方式⒈请结合全诗赏析某一(几)句的意思或内容。⒉为什么说这首诗是什么诗或表现了什么情意,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某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你认为怎样?4.这首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或内容,请具体说明。5.本诗某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三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1.抓诗题和注释等,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诗的题目表明,本诗是一首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2.抓字词--找诗眼,析意象。(1)诗眼。这里的“诗眼”是某一联某一句中最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愁”均为诗眼。抓住了诗眼,情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2)意象。找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义,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答题思路3.抓诗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1)写景句--抓住景物特点,揣摩含蓄之情。(2)状物句--抓住双层感情: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3)特点句--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句子,要还原其本意;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的句子,要理解其曲折之情。参考句式:这首诗(词)通过(

)的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表达(或“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参考模版一、(2021福建名校联盟优质校开学大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9分)睢阳学舍书怀①范仲淹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②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③,薄才犹可赋鹪鹩④。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汉苑:皇家宫苑。③凤鸟:楚狂接舆曾劝孔子避世,“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④赋鹪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阮籍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云飘荡,都城遥远,诗人发出谁才能在汉苑吹奏洞箫的疑问,表现仕进愿望。B.诗人认为人生多难但不要悲观、消极,虽然不知名也应当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C.诗人清贫仍如颜回一样快乐;坚信自己琴技高超,会得到钟子期那样的行家的赏识。D.尾联上句中的“斯文”在此泛指文化,诗人相信上天不会让有才华的人永远被埋没。2.本诗最后一句化用了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两首诗都以“涧松”自比,但传达出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1.C误将用典当实指,“琴遇钟君”是用伯牙子期的典故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并非实指自己琴技高超。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能力,将错误设置在对“用典”这一修辞手法的判定上。2.答案①左诗中的“涧松”高百尺却被“山苗”遮蔽,充满不平和怨恨,比喻无机会施展抱负的英才,表达了诗人因阶级差别而志不得伸的愤懑;②范诗中的“涧松”位置虽低却不抱怨,作者以此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积极努力的思想。(每点3分)命题意图:本题通过两首诗的对比阅读,以“涧松”为情感载体,考查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题思路:题中所举左思的诗句交代了涧松高大茂盛,山上苗稀疏矮小,然而凭借山上苗小小的叶茎却能遮蔽涧松的情况,作者由此发出社会上那些世族明明没有才华却身居高位,而有才能的人却屈居人下的感慨,表达对阶级固化、贫寒之士有志不能伸的愤懑之情。本诗中“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两句是说,只要上天不曾忘记有才华的人,涧松也不必埋怨山苗,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的思想。二、(2021江苏南京、盐城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9分)次韵蒋颖叔1苏轼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注]①此诗为元丰七年秋苏轼自黄州移官汝州途经真州时所作。蒋颖叔与苏轼于嘉祐二年登进士第,此时居官真州。②苏轼自注:“蒋诗记及第时琼林苑宴坐中所言,且约同卜居阳羡。二、(2021江苏南京、盐城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9分)次韵蒋颖叔1苏轼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注]①此诗为元丰七年秋苏轼自黄州移官汝州途经真州时所作。蒋颖叔与苏轼于嘉祐二年登进士第,此时居官真州。②苏轼自注:“蒋诗记及第时琼林苑宴坐中所言,且约同卜居阳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化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写月明惊鹊之景,映衬作者飘然于江湖之上的潇洒身影。B.颔联以风浪无限写飘零未休,借枕中春梦喻人生倏忽,寓情于景,托怀于梦,含而不露。C.颈联前后相承,既回忆与好友当年宴饮琼林苑时的话语,又提及两人对未来生活的约定D.这首和诗中既回应了老友赠诗的内容,也写到了自己的人生际遇,语调亲切,情深意切。2.从全诗看,诗人在尾联中流露出哪些心声?(6分)二、(2021江苏南京、盐城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9分)次韵蒋颖叔1苏轼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注]①此诗为元丰七年秋苏轼自黄州移官汝州途经真州时所作。蒋颖叔与苏轼于嘉祐二年登进士第,此时居官真州。②苏轼自注:“蒋诗记及第时琼林苑宴坐中所言,且约同卜居阳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化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写月明惊鹊之景,映衬作者飘然于江湖之上的潇洒身影。B.颔联以风浪无限写飘零未休,借枕中春梦喻人生倏忽,寓情于景,托怀于梦,含而不露。C.颈联前后相承,既回忆与好友当年宴饮琼林苑时的话语,又提及两人对未来生活的约定D.这首和诗中既回应了老友赠诗的内容,也写到了自己的人生际遇,语调亲切,情深意切。1.A“映衬作者飘然于江湖之上的潇洒身影”说法错误,作者在本联描绘了明月当空,受惊的鹊儿没法在树枝上安身,自己划着一支桨在水中飘摇,只有影子跟随自己的画面,体现的是友人不在身边的寂寥,而非“潇洒身影”。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能力,将错误设置在对诗句的理解上。2.答案①就此归隐田园的不甘。②对自己和朋友仕途之路的慰勉、重登庙堂的期许。(每点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题思路:诗歌尾联的含义是“怎么敢就此做鸡黍的约定呢,还要在玉堂金殿上谈论研究所思之事呢”。“鸡黍之约”,代指一种隐居生活,是上联中诗人和老友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约定。诗人用“岂敢”一词,表现了对归隐的态度,此时归隐田园是心有不甘的。因为回忆中有当年与老友宴饮琼林苑时的欢畅,“玉堂金殿”,指代朝中为官的生活,作者依然希望能在“玉堂金殿”讨论研究所思之事,发挥自己的才能,可见他对自己和朋友未来的仕途之路是充满期待的。二、评价观点态度知识梳理

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价观点态度“四要点”1.观点要明确,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2.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1)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2)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3)注意把评价观点态度和分析表达技巧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评价观点态度“四要点”3.归纳要全面,体察要细致。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4.评价要准确,分寸要把握。评价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要注意避免以下两个方面:一要避免先人为主,用固有的认知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要避免没有分寸,不是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这样对作者观点的评价都是有失公允的。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宋]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1、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参考答案】示例一:作者被流放到离京城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示例二:作者被流放到离京城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解题指导】第一步:审明题干。一定要结合本诗内容谈作者的人生态度。第二步:分析作者情感和本诗内容。苏轼虽一生屡遭磨难坎坷,但因其思想受佛道思想影响颇深,所以总能以乐观旷达的胸怀来应对人生世事。本诗一、二两句生动活泼地写出了作者和当地百姓的亲密关系,几个少年口吹葱叶送微醉的“我”,怡然自得之情寄寓其中;第三、四两句使用对比手法,“自有”说得颇具炫耀之意,何等自在;“天涯万里”“溪边舞雩”对举,一舍一取,足见作者的逍遥自在。第三步:分析评价。在诗中找到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词句阐述理由,或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东晋]陶渊明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注】①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②余迹:此指夸父之遗愿。③邓林:桃林。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东晋]陶渊明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注】①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②余迹:此指夸父之遗愿。③邓林:桃林。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2.《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1【答案】A【解析】“欲扬先抑”错。2【答案】示例一: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竟身后的人的赞美。示例二:①前两句赞其志向,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②第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非凡神力。③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三.(2021湖北十一校二联,15-16)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注]①东坡谪黄州,居定慧院之东,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作者则视其为知己。②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多次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三.(2021湖北十一校二联,15-16)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注]①东坡谪黄州,居定慧院之东,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作者则视其为知己。②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多次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棠》开头两句正侧结合、多种感官结合,写出了海棠的高洁、柔美,把读者带入一个缥缈、迷蒙的境界。B.《海棠》后两句写作者担心海棠花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这样写主要是想表达爱花惜花之情。C.《看叶》开头一句写鲜花凋谢,芳草不香,作者感慨春天逝去,为下文写看“叶”做铺垫。D.《看叶》一诗撷取自然界的普通事物,写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