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 信息集中与交换终端技术条件_第1页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 信息集中与交换终端技术条件_第2页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 信息集中与交换终端技术条件_第3页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 信息集中与交换终端技术条件_第4页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 信息集中与交换终端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条件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Electricenergyefficiencymonitoringsystem

Part6:TechnicalconditionofTerminalforinformationconcentrateandexchangein

Electricenergyefficiencymonitoringsystem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本稿完成日期:)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

GB/TXXXXX—XXXX

前言

建设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和电力用户能效监测系统是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为

规范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和电力用户能效监测系统建设,确保电力能效测评工作的公平、公正,特制定《电

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

编写组在国内外电力能效监测技术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充分结合节电技术、电力能效测评技术、

信息与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梳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编写了《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

准。标准制订过程中多次召集来自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电能服务提供商、节能服务公司等机构的专家

共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本系列标准包括: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主站功能规范;

——第3部分:通信协议,包括主站与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和电力能效监测

终端间的通信协议;

——第4部分:子站设计规范;

——第5部分:主站设计规范;

——第6部分:信息集中与交换终端技术条件;

——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本标准为《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的第6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定的起草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I

GB/TXXXXX—XXXX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信息集中与交换终端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用恒定湿热方法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

性试验方法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464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215.211—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215.352-2009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52部分:符号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4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参比温度为23C;参比湿度为40%~60%。

4.1.2温湿度范围

设备正常运行的气候环境条件见表1。

表1气候环境条件分类

1

GB/TXXXXX—XXXX

空气温度湿度

场所类型级别

范围℃最大变化率a℃/h相对湿度b%最大绝对湿度g/m3

C1-5~+450.55~95

遮蔽29

C2-25~+550.510~100

户外C3-40~+70110~10035

协议特定CX

1.温度变化率取5min时间内平均值。

2.相对湿度包括凝露。

4.1.3大气压力

除特殊要求外,大气压力为63.0kPa~108.0kPa(海拔4000m及以下)。

4.2机械影响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设备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造成失效和损

坏。机械振动强度要求:

a)频率范围:10Hz~150Hz;

b)位移幅值:0.075mm(频率≤60Hz);

c)加速度幅值:10m/s2(频率>60Hz)。

4.3工作电源

4.3.1一般要求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使用交流单相、三相四线或三相三线供电,也可使用其他供电方式。信息集

中与交互终端使用交流三相四线断2相或三相三线断1相供电时,交流电源应能维持终端正常工作,并与

监测终端、主(子)站(改为平台和子站统一修改)正常通信。

4.3.2交流供电的额定值及允许偏差

a)额定电压:220V/380V,57.7V/100V,允许偏差-30%~+30%;

b)额定频率:50Hz,允许偏差-6%~+2%。

4.3.3交流供电的功率消耗

非通信状态下,功率消耗如下:

a)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有功功耗不应大于7W,视在功耗不应大于15VA;

4.3.4失电后数据和时钟保持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供电电源中断后,应有数据和时钟保持措施;失电后,数据和时钟保持时间不

少于12个月。电源恢复时,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4.3.5交流供电的抗接地故障能力

2

GB/TXXXXX—XXXX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在接

地故障及相对地产生10%过电压的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会达到1.9倍的标称电压;在此

情况下,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应出现损坏。供电恢复正常后,终端应正常工作,保存数据无改变。

4.4结构

4.4.1外壳及防护

4.4.1.1机械强度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外壳机械强度应符合GB/17215.211-2006中5.2.2.1条的要求,在外物撞击造

成变形时应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4.4.1.2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应符合GB/T5169.11的阻燃要求。

4.4.1.3外壳防护性能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T4208的要求,室内应采用IP50级,室外应采用IP51

级。

4.4.2接线端子

——强电端子和弱电端子分开排列,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电压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1.5~

2.5mm2的引出线配合。其它弱电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0.5~1.5mm2的引出线配合。

——端子排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4.4.5条的要求。

——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T5169.11的要求。

——端子盖内侧应刻印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应清晰、不脱落。

4.4.3天线

采用无线信道时,天线的引入方式应保证在不打开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端子盖的情况下,可使天线

由终端拔出或拆下。

4.4.4接线端子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使用金属外壳或正常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金属部分时应连接到独立的接地端

子上,接地端子应有清楚的接地符号,截面积不小于20mm2。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接地时,接地端子应与4mm2导线良好接触。

4.4.5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对其它带电部分之间,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最小电气间隙和

爬电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对于工作在海拔高度2000m以上的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电气间隙应按GB/T

16935.1-2008进行修正。

表2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

U≤2511.5

3

GB/TXXXXX—XXXX

额定电压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

25<U≤6022

60<U≤25034

250<U≤38045

4.4.6加封印

外壳、翻盖、端子座盖应能加封印。

4.4.7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或能生锈的金属部分,应有防锈、防腐的涂层或镀层。

4.4.8显示

当配有显示时,显示要求如下:

a)应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

b)应选用宽温度范围,在-25℃~70℃内能正常显示,在-45℃~80℃不损坏。

4.4.9按键

当配有按键时,按键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接触不良现象,各部件应紧固。

4.5绝缘性能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考虑到气候环境影响及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受的不同电压,仪表及其连用的辅

助装置(如有时),应具有足够的介电质量。

4.5.1绝缘电阻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电气回路对地和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3所示:

表3绝缘电阻

1.额定绝缘电2.绝缘电阻MΩ3.测试电

压V4.正常条件5.湿热条件压V

U≤60≥10≥2250

60<U≤250≥10≥2500

U>250≥10≥21000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250V的要求。

4.5.2绝缘强度

4

GB/TXXXXX—XXXX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对地和电气隔离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回路之

间,应耐受如表4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现象,泄

漏电流应不大于5mA。

表4绝缘强度试验电压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500125<U≤2502000

60<U≤1251500250<U≤4002500

注:1.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1500V;

2.对于交直流双电源供电的终端,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2500V。

4.5.3冲击电压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5中规

定的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5次。试验时应无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等破坏性放电现象。

表5冲击电压峰值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2000125<U≤2505000

60<U≤1255000250<U≤4006000

注:RS-485接口与电源回路间试验电压不低于4000V。

4.6温升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正常工作的温度。

4.7数据通讯接口

4.7.1通信接口

通信介质可采用无线、有线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信道。

4.7.2通信协议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与主站的通信协议应符合《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通信协议第1

部分主站与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通信协议》。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与监测终端通信协议应符合《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通信协议

第2部分能效监测终端终端通信协议》。

5

GB/TXXXXX—XXXX

与其它类型数字设备通讯应要符合相关通信协议。

4.7.3安全防护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符合《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安全防护技术标准》。

4.7.4本地通信接口

——支持RS-485接口;

——可支持其它有线、无线通讯方式标准接口。

4.7.5本地维护接口

——至少一路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标准接口。

4.7.6远程通信接口

可支持无线、有线通讯方式。

4.7.6.1无线公网

无线公网通信类型包括:GSM/GPRS、CDMA、3G、wifi等,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模块的指标应符合通信

行业相关标准。

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模块应采用高速全双工的工业化模块、插件式设计,支持热拔插,支持通信模块

类型自识别功能,数据通信模块的电源应单独控制,可进一步防止数据通信模块死机。

4.7.6.2以太网

采用以太网时应符合IEEE802.3(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重访问访问方式及物理层定义)标准。

4.7.6.31.4.6.3其它信道

其它信道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4.8输入/输出回路

4.8.1状态量输入

状态量输入应为不带电的开/合切换触点。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在稳定额定电压输入时,每路状态

量功耗≤0.2W。

4.9功能要求

4.9.1数据采集功能

4.9.1.1监测终端数据采集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按《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通信协议_第2部分:能效监测终端终

端通信协议》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对监测终端,采集电气量,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

4.9.1.2数字设备数据采集

6

GB/TXXXXX—XXXX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按数字设备通讯协议,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对数字设备采集电气量,非电气量

(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

4.9.1.3数据采集内容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采集各监测终端、电能表、数字设备数据,数据内容见表7。

表6数据内容

序号分类数据项数据源备注

1零序电流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2功率因数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3有功功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4无功功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5有、无功需量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6频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7电压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8电流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9基波有功功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0基波无功功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1电气量数据谐波有功功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2谐波无功功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3谐波电压总畸变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4谐波电流总畸变率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5谐波电压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6谐波电流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7闪变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8电压不平衡度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19电流不平衡度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20电能示值数据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21水示值数据数字设备选配

22气示值数据数字设备选配

23热示值数据数字设备选配

7

GB/TXXXXX—XXXX

24流量示值数据数字设备选配

非电气量数据

25压力、流量、温度、监测终端/数字设备视需求可

湿度、转速、光照强度、扩展

状态量等非电气量数据

26设备能效信息监测终端选配

27其它数据需求响应信息监测终端选配

28事件信息监测终端/数字设备

4.9.1.4采集方式

a)实时采集: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直接采集指定监测终端和数字设备的相应数据项或存储的各类

数据、参数和事件数据。

b)定时自动采集: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根据主站设置的采集参数自动采集监测终端和数字设备的

数据。

c)自动补抄: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对在规定时间内未抄读到数据应有自动补抄功能,至少补抄三

次后记为补抄失败。

4.9.2数据存储功能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存储要求支持不少于32个监测终端或数字设备数据,应符合下列数据项的存储

要求。

4.9.2.1曲线数据

曲线数据的采集数据间隔时间可设置,默认间隔为15min(最短间隔1min),默认保存最近7d的数

据,采样数据项:

d)正反向有功、无功,四象限无功电能;

e)A、B、C各相电流、电压;

f)A、B、C各相及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g)基波功率、总谐波功率;

h)电压、电流的总、分次谐波含有率;选项

i)频率;

j)电压、电流不平衡度;

k)闪变(长时、短时);选项

l)需量;不妥

m)水、电、气、热、流量表示数;

n)非电气类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

4.9.2.2日冻结及日统计数据

日冻结时间可设置,默认每日24点冻结,至少保存最近2个月数据,采样数据项:

a)总有功电量;

o)总无功电量;

8

GB/TXXXXX—XXXX

p)A、B、C相电压越下限、越上限累计时间。

q)电压合格率

r)水、电、气、热、流量表示数

s)设备能效信息

1.6.2.3月冻结及月统计数据

月冻结时间可设置,默认每月月末24点冻结,至少保存最近36个月数据,采样数据项:

a)总有功、无功电量;

t)A、B、C相电压越下限、越上限累计时间;

u)水、电、气、热、流量表示数

4.9.2.3事件记录

应能根据设置的事件属性,将事件按重要事件和一般事件分类记录。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保存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最近事件200条,每个监测终端最近100条事件记录。

4.9.3数据处理

4.9.3.1时钟召测和对时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接收主站或本地端口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时钟24h内走时误差应小于

1s。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对监测终端发送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

4.9.3.2参数设置和查询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根据命令设置和查询不同主站监测终端的配置参数、采集参数、限值参数、

通信参数等,可查询监测终端硬件版本号和软件版本号。

4.9.3.3事件及报警功能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事件及报警功能可配置,事件包括: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事件:数据初始化和版本变更记录;参数设置记录;校时事件记录;状态量变

位记录;监测终端参数变更;监测终端时间超差;监测终端故障信息;上电、掉电事件;消息认证错误

记录;与主站通信流量超门限;需求响应事件;非电气类数据异常事件等。

监测终端事件:参见《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规范(电气类)》4.10.3.3节

4.9.4数据传输

4.9.4.1与主站通信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按主站命令的要求,定时或随机向主站发送采集和存储的各种信息。与主

站的通信协议应符合《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通信协议_第1部分:主站与信息集中与交互终

端通信协议》。

9

GB/TXXXXX—XXXX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与主站的数据传输应符合《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安全防护技术标

准》。

采用无线公网信道的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采取流量控制措施。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至少能同时登录到两个主站(平台和子站),并与各主站通讯。

采用上报方式情况下,如果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与主站断接无法上报,在主站恢复连接后,应能在断

点处恢复上报.

4.9.4.2与监测终端通信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与监测终端通信,按设定的抄读间隔抄读监测终端的数据。与监测终端的通信

协议应符合《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通信协议_第2部分:能效监测终端终端通信协议》

4.9.4.3与数字设备通信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够按设定的抄读间隔抄读数字设备数据。

4.9.4.4级联

4.9.4.4.1RS-485级联方式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RS-485接口可被配置成主或从两种工作模式。可通过RS-485实现多台信息集

中与交互终端级联,共享主模式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上传信道。一个级联接口最多可向下连接4台设

备,传输速率≥9600bps。

参与级联的所有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只有一台可以设置为主工作模式,其余均为从工作模式。主工

作模式状态下的终端应周期巡查级联的从工作模式的终端,当从工作模式的终端有数据主动上报要求

时,主工作模式的终端应将从工作模式的终端的数据转发给主站。

4.9.4.4.2以太网组网方式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网络组成子网,并将一台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设置为主工作

模式,主工作模式状态下的终端应周期巡查级联的从工作模式的终端,当从工作模式的终端有数据主动

上报要求时,主工作模式的终端应将从工作模式的终端的数据转发给主站。

4.9.4.5数据转发(透明传输)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接收主站对监测终端和数字设备的数据转发指令,实现主站与监测终端和

数字设备的透明数据传输,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

4.9.5终端维护

4.9.5.1本地状态指示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有本地状态指示,指示电源、通信、抄收等工作状态。

4.9.5.2本地维护接口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有本地维护接口,设置终端参数,升级软件等。

10

GB/TXXXXX—XXXX

4.9.5.3自检自恢复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有自测试、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部件工作异常应有记录,应记录每日自恢

复次数和记录。

4.9.5.4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初始化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接收到主站下发的初始化命令后,应对硬件、数据区、参数区初始化、参数区

置为缺省值,数据区清零。

4.9.5.5软件升级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通过本地或远程信道进行在线升级,包括软件、能效模型等。

软件下载时不影响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正常工作。

4.9.6扩展功能

4.9.6.1显示功能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配置显示屏。

4.9.6.2按键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配置按键。

4.9.6.3控制输出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配置控制输出。

4.9.6.4需求响应功能

a)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接收和处理需求响应信息,执行需求响应方案;

b)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上传需求响应信息。

4.9.6.5能效数据

利用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数字设备、监测终端数据,通过嵌入能效模型,计算出被监测设备或者

系统的用能转换效率并上传。

4.9.6.6任务上报功能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以按照配置的任务主动上报任务数据。

4.9.6.7自动搜表功能。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可以自动识别监测终端或数字设备,实现监测终端和数字设备即插即用(需协

议支持)。

11

GB/TXXXXX—XXXX

4.10数据可靠性

4.10.1数据采集准确度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采集的数据应与监测终端、数字设备的数据准确度一致。

4.11电磁兼容性

4.11.1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在电源电压突降及短时中断时,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应发生死机、数据信息错误或损坏,电源电

压恢复后保证监测终端存储数据无变化,并能正常工作。

4.11.2工频磁场抗扰度

在频率50Hz、磁场强度400A/m的工频磁场影响下,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应发生死机、数据信息错

误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3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除应承受工作频带外,在表6规定的射频辐射电磁场骚扰下,不应发生死机、

数据信息错误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在频率150kHz~80MHz、试验电平为10V的射频场感应的电磁骚扰下,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应发生

死机、数据信息错误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5静电放电抗扰度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加在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外壳和人员操作部分上的8kV直接静电放电,以及邻

近设备的间接静电放电时,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应发生死机、数据信息错误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6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在表6规定的传导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骚扰下,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应发生死机、数据信息错

误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7高频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在表6规定的高频阻尼振荡波抗扰度强度下,由电源回路或信号、控制回路传入的1MHz的高频衰减

振荡波骚扰下,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应发生死机、数据信息错误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4.11.8浪涌(冲击)抗扰度

在表6规定的浪涌强度的骚扰下,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应发生死机、数据信息错误和损坏,并能

正常工作。

表7高频振荡波、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磁场试验的主要参数

试验项目等级试验值试验回路要求

工频磁场抗400A/m整机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终端抄

12

GB/TXXXXX—XXXX

试验项目等级试验值试验回路要求

扰度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射频辐射电10V/m(80MHz1000MHz)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终端抄

3/4整机

磁场抗扰度30V/m(1.4GHz~2GHz)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射频场感应

电源端和保护接地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终端抄

的传导骚扰310V(非调制)

端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抗扰度

静电放电抗外壳,RS-485通信接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

48kV,直接及间接

扰度口终端抄收数据准确、工作正常。

RS-485通信线、脉冲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

1.0kV(耦合)

信号输入线据准确、通信正常。

电快速瞬变

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状态量

脉冲群抗扰31.0kV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采集正常,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

44.0kV电源回路

据准确、通信正常。

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状态量

21.0kV(共模)RS-485接口、交流电

采集、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高频阻尼振压、电流输入

荡波抗扰度

2.5kV(共模)、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抄收数

4电源回路

1.25kV(差模)据准确、通信正常。

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

21.0kV(共模)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终端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浪涌抗扰度

试验时终端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

44.0kV(共模)、2.0kV(差模)电源回路

终端抄收数据准确、通信正常。

4.12可靠性指标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104h。

5试验方法

5.1一般规定

5.1.1试验条件

5.1.1.1气候环境条件

13

GB/TXXXXX—XXXX

除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相对湿度应在30%~60%或另有明确规定外,试验期间,环境条件应相对稳

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5%~75%;

c)大气压力:86~108kPa。

5.1.1.2电源条件

试验时电源条件为:

a)频率:50Hz,允许偏差-2%~+1%;

b)电压:220V,允许偏差±5%。

5.1.2试验设备

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优于被测参数准确度的1/10以上。

5.1.3整机试验的规定

根据GB2421的规定,在受试验设备限制的情况下,对尺寸较大的机架式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进行5.2

和5.3规定的试验时,如果主控板、输入/输出部件、通讯和电源部件等关键部件均组装在一个封闭机箱

中,可以只对该机箱进行试验。

5.2结构和机械试验

5.2.1一般检

外观和结构检查时,不应有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字、符号应

清晰、耐久,接线应牢固;

5.2.2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GB/T16935.1-2008中第5章规定的测量方法用卡尺测量端子的电气间隙和

爬电距离。

5.2.3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

在非金属外壳和有端子排及相关连接件的模拟样机上按GB/T5169.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

下列要求:

a)模拟样机使用的材料应与被试终端的材料相同;

b)端子排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15)℃,外壳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10)℃,试验时

间30s;

c)在施加灼热丝期间和在其后的30s内,观察样品的试验端子以及端子周围,试验样品应无火焰

或不灼热;

d)样品在施加灼热丝期间产生火焰或灼热,应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熄灭。

5.2.4振动试验

受试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按GB/T2423.10的规定试验。

a)频率范围:10Hz~150Hz;

b)位移幅值:0.075mm(频率范围≤60Hz);

14

GB/TXXXXX—XXXX

c)加速度幅值:10m/s2(频率范围60Hz);

d)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

试验后检查受试设备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功能和性能符合第4章的要求。

5.3气候影响试验

5.3.12.3.1高温试验

按GB/T2423.2规定的Bb类进行,将被试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高温试验箱的中央,升温至4.1规

定的最高温度,保温2h,然后通电0.5h,功能和性能符合第4章的要求。

5.3.2低温试验

按GB/T2423.1规定的Ab类进行,将受试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低温试验箱的中央,降温至4.1规

定的最低温度,保温2h,然后通电0.5h,功能和性能符合第4章的要求。

5.3.3湿热试验

按GB/T2423.3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要求如下:

a)试验箱内保持温度(40±2)℃、相对湿度(93±3)%,试验周期为2d;

b)试验结束前0.5h,在湿热条件下测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MΩ;

c)试验结束后,在大气条件下恢复1h~2h,功能和性能应满足相关要求;

d)检查终端金属部分应无腐蚀和生锈。

5.4绝缘性能试验

绝缘性能试验应按照GB/T17215.211—2006中7.3条的规定试验。

5.5电源影响试验

5.5.1电源断相试验

按4.3.1条的要求进行电源断相试验,试验时终端应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符合第4章的要求。

5.5.2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将交流电压变化到4.3.2规定的极限值时,被试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符合第4章的要求。

5.5.3功率消耗

5.5.3.1整机功率消耗试验

在终端非通信状态下,用准确度不低于1.0级的三相多功能标准表测电源回路的电流值(A)和电压

值(V),其乘积数(VA)即为视在功耗,读取标准表有功功率值即为有功功耗,其值应符合4.3.3条的

规定。

5.5.4数据和时钟保持试验

记录终端中已有的各项数据和时钟显示,然后断开供电电源3d后,再合上电源,检查各项数据应无

改变和丢失,时钟走时应正确。

15

GB/TXXXXX—XXXX

5.5.5抗接地故障能力试验

抗接地故障能力试验应按照GB/T17215.211—2006中7.4条的规定试验。

5.6安全防护试验

按照《GB/TXXX—201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安全防护技术标准》要求,采用专门的安全防护仿真测试

平台,依据信息截获、篡改、重放攻击、身份伪造等进行安全测试。对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本地数据

和远程传输数据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5.7功能和性能试验

5.7.1一般要求

各项功能试验时,应将测试主机、被测试的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输入信号源、控制输出负载、监

测终端和相关设备连接成一个测试系统,功能试验结果应符合4.10条规定。

5.7.2数据采集试验

5.7.2.11监测终端数据采集试验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正确采集4.10中规定监测终端的数据项。采集的数据应与监测终端的数据

保持一致。

5.7.2.2状态量采集试验

对于具备状态量采集功能的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采用状态量变位的测试方法,在状态量端子和信

号地之间短接,通过测试主机查看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状态量状态监测是否变位,是否有状态变位事

件产生。。

5.7.2.3数字设备数据采集试验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正确采集4.10中规定数字设备所具备的数据项。采集的数据应与数字设备

的数据保持一致。

5.7.3数据存储试验

根据4.10.2条的要求,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能按要求存储各采样周期及时间段的数据、曲线和事

件记录。在测试时间内,通过测试主机查看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存储的数据是否存储相应的数据。

5.7.4数据处理试验

5.7.4.1走时误差试验

用标准秒表作为基准,记录监测终端时钟与基准的初始差值S1,24h后再次记录监测终端时钟与基

准的初始差值S2,S2-S1的结果应小于1s。

5.7.4.2参数设置和查询试验

按4.10.3.2的要求,用测试主机向被试终端设置各项参数,终端的显示以及主机召测到的结果应与

设置参数值一致。

16

GB/TXXXXX—XXXX

5.7.4.3事件记录试验

测试主机对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配置事件参数,并对终端进行上电和引发其他异常情况,终端应记

录所发生事件,通过测试主机应能查到相关事件记录和收到终端主动上报事件。

5.7.4.4能效数据检验

按4.10.6.5条的要求,输入系统所需能耗参数计算所得被测设备或者系统的效率值结果应与被测设

备或系统的理论计算效率值一致。

5.7.5数据传输试验

5.7.5.1与主站通信试验

用测试主机随时发出召测指令采集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终端应准确无误地向主

站发送召测的数据和信息。配置主动上报功能的终端应按定时发送数据任务设置的定时发送周期定时自

动发送设定的数据项目。

5.7.5.2与监测终端通信试验

测试主机向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发出各种召测监测终端的指令,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准确地返回

效监测终端的各类数据。

5.7.5.3与数字设备通信试验

测试主机向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发出各种抄表指令,终端应准确地返回相应设备的各类数据。

5.7.5.4数据转发(透明传输)

测试主机对被测终端对连接的监测终端或数字设备进行穿透指令,抄读数据应正确。

5.7.5.5级联传输试验

测试主机事先根据4.10.4.4配置参与级联的的终端参数,设置好主从关系,通过测试主机对被测终

端发出各种指令,抄读数据应正确。

5.7.5.6通信协议一致性试验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通信协议应符合相关通信协议标准要求。

5.7.6维护试验

根据4.10.5条的要求,检查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各项维护功能,应能正常执行。通过测试主站发

送相关指令,终端应正确返回相应数据。

5.7.6.1本地状态指示试验

17

GB/TXXXXX—XXXX

观察终端显示屏或信号灯应能正确显示终端电源、通信、抄读等状态。

5.7.6.2本地维护接口试验

通过计算机或其它设置工具连接终端维护接口设置终端参数,终端应能正确设置。

5.7.7扩展功能试验

根据4.10.6条的要求,检查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各项扩展功能,应能正常执行。通过测试主站发

送相关指令,终端应正确返回相应数据。

5.8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应按照GB/T17215.211—2006中7.5条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功能和性能应符合第4

章的要求。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验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6.2验收检验

6.2.1项目和建议顺序

对于到货验收的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按型号、生产批号相同者划分为组,按表14项目和建议顺

序逐个进行检验。

6.2.2不合格判定

检验中出现任一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判该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为不合格。

6.3型式试验

6.3.1周期

下列情况下,监测终端应进行型式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