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_第1页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_第2页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_第3页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_第4页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B/TXXXXX—XXXX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一般要求、鉴定机构和人员、鉴定申请、图样要求、鉴定内

容、专项要求、文件修改与引进以及记录、报告和盖章。

本文件中的设计文件鉴定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调整范围内的工业锅炉本体、锅炉范围

内管道、安全附件和仪表、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等涉及安全性能的内容,以及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

仪表等涉及节能、环保的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0.3压力容器第3部分:材料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T2900.48电工名词术语锅炉

GB/T4458机械制图

GB/T9439灰铸铁件

GB/T11943锅炉制图

GB/T12241安全阀一般要求

GB/T16507.2水管锅炉第2部分:材料

GB/T16507.4水管锅炉第4部分: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GB/T16508.2锅壳锅炉第2部分:材料

GB/T16508.4锅壳锅炉第3部分:设计与强度计算

GB23971有机热载体

GB24511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

GB/T24747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

GB/T36699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

JB/T8659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锅炉设计文件boilerdesigndocuments

锅炉制造过程所需要的设计图样、设计计算文件、设计说明文件等。

1

NB/TXXXXX—XXXX

3.2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appraisalofboilerdesigndocuments

在锅炉制造单位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对锅炉设计文件是否满足《锅炉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以及节

能环保性能相关要求进行的符合性审查。

3.3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theappraisalinstitutionsofboilerdesigndocuments

一般指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所属的具有锅炉监督检验资格的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以下简称鉴

定机构)。

4总则

4.1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应遵循客观、公正、及时的原则。

4.2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包括安全性能鉴定和节能环保审查,2项工作应一并进行。

4.3申请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制造单位,应获得相应级别的锅炉制造许可(含获得行政许可受理决定

书后可进行产品试制的临时许可)。锅炉制造单位应对其制造的锅炉产品设计质量及锅炉设计文件的完

整性、一致性负责。

4.4设计文件鉴定工作应在锅炉制造前进行,鉴定通过的锅炉设计可用于制造。

5鉴定机构和人员

5.1鉴定机构应加强对鉴定人员的管理,合理配备鉴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及时完成鉴定工作,对

鉴定结果负责。

5.2鉴定人员应具有锅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熟悉有关锅炉的

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政策,具有较全面的锅炉专业知识。

5.3鉴定机构及其人员应妥善保管锅炉制造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资料,并负有保密义务。

6鉴定申请

6.1锅炉制造前,制造单位应向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提交《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参见附录

A),并按照《申请单位提供的锅炉设计文件清单》(参见附录B)提供锅炉设计文件。

6.2首次申请或锅炉制造许可证发生变化时,还应提供本单位取得的制造许可证(或制造许可申请被受

理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单位公章。

6.3在特殊情况下,申请单位还应提供鉴定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其提供的与设计文件鉴定工作相关

的其他技术文件或资料。

7图样要求

7.1申请单位提供的图样应符合GB/T4458、GB/T11943等相关制图标准的要求。

7.2锅炉设计文件应注明有关胀接、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耐压试验、水(介)质、节能环保主

要参数指标等的技术要求及其依据。

7.3锅炉零部件的结构形式采用国家锅炉设计标准规定的标准结构的,被鉴定的设计文件可不包括其

具体的设计图样和相应的计算资料,但应在其关联的图样和资料中说明其采用的国家标准及具体的结构

种类。

2

NB/TXXXXX—XXXX

7.4设计文件中有关设计、审核、工艺、批准(审定)等人员签名应齐全。

8鉴定内容

8.1一般原则

8.1.1锅炉的总体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

8.1.2主要鉴定内容如下:

a)锅炉参数与制造单位许可范围的符合性;

b)设计所依据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c)锅炉本体受压元件及锅炉范围内管道1)材料的选用、强度计算、结构形式、尺寸、主要受压元

件的管孔布置、焊缝布置等以及焊(胀)接、热处理、无损检测方法和比例、水(耐)压试验、

水(介)质等主要技术要求;

d)燃烧设备、炉膛结构、受热面布置,锅炉热效率、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大气污染

物初始排放浓度等;

e)安全附件和仪表的数量、型式、设置等以及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安全保护

装置的整定值;

f)锅炉本体受压元件的支撑、吊挂、承重结构和膨胀等结构以及锅炉平台、扶梯布置;

g)有机热载体锅炉,应包括最高允许液膜温度计算和最小限制流速计算;

h)铸铁、铸铝锅炉,应现场见证锅片或锅炉的冷态爆破试验(已经进行过爆破试验并且在有效期

内的锅片除外)以及整体验证性水压试验。

8.2锅炉的材料、结构与连接

8.2.1材料选用

8.2.1.1锅炉受压元件用钢板、钢管、锻件、铸钢件、铸铁件、紧固件、拉撑件以及焊接材料应按照

GB/T16507.2选取。

8.2.1.2锅炉受压元件采用新材料时,应符合本文件9.5的规定。

8.2.1.3锅炉受压元件采用境外牌号材料规定如下:

a)应是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的境外锅炉产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材料;

b)按照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进行验收;

c)材料使用单位首次使用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成形工艺试验;

d)应采用该材料的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强度计算;

8.2.1.4首次在国内锅炉上使用的材料,应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委托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投入生产、

使用。

8.2.2水管锅炉锅筒取用壁厚

水管锅炉锅筒的取用壁厚应不小于6mm。

8.2.3锅壳锅炉壁厚及炉胆长度

1)锅炉范围内管道由管道设计单位设计的除外。

3

NB/TXXXXX—XXXX

8.2.3.1锅壳内径大于1000mm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不小于6mm;当锅壳内径不大于1000

mm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不小于4mm。

8.2.3.2锅壳锅炉的炉胆内径应不大于1800mm,其取用壁厚应不小于8mm,并且不大于22mm;

当炉胆内径不大于400mm时,其取用壁厚应不小于6mm。

8.2.3.3卧式内燃锅炉的回燃室筒体的取用壁厚应不小于10mm,并且不大于35mm。

8.2.3.4卧式锅壳锅炉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应不大于2000mm,当炉胆两端与管板扳边对接连接时,

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可放大至3000mm。

8.2.4胀接连接的壁厚和管子外径

8.2.4.1胀接连接的锅筒(壳)的筒体、管板的取用壁厚应不小于12mm。

8.2.4.2胀接连接的管子外径应不大于89mm。

8.2.5安全水位

8.2.5.1水管锅炉锅筒的最低安全水位,应保证下降管可靠供水。

8.2.5.2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高于最高火界100mm;锅壳内径不大于1500mm的卧式锅壳

锅炉,最低安全水位应高于最高火界75mm。

8.2.5.3锅壳锅炉的安全降水时间一般应不低于7min,对于燃气(液)锅炉一般应不低于5min。

8.2.5.4锅炉的最低及最高安全水位应在图样上标明。

8.2.5.5直读式水位计和水位示控装置开孔位置,应保证该装置的示控范围包括最高、最低安全水位。

8.2.6主要受压元件的连接

8.2.6.1基本要求如下:

a)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包括锅筒(壳)、启动(汽水)分离器及储水箱、集箱、管道、集

中下降管、炉胆、回燃室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封头(管板)、炉胆顶和下脚圈等的拼接焊缝]

应采用全焊透的对接焊接;

b)锅壳锅炉的拉撑件不应拼接。

8.2.6.2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的卧式内燃锅壳锅炉、锅壳式余热锅炉以及贯流式锅炉,

除受烟气直接冲刷的部位(见图1)的连接处以外,在符合以下要求的情况下,其管板与炉胆、锅壳可

采用T型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应采用搭接连接:

a)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并且坡口经过机械加工;

b)管板与筒体的连接采用插入式的结构(贯流式锅炉除外);

c)T型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计算厚度不小于管板(盖板)的壁厚,并且其焊缝背部能够封焊的部位

均应封焊,不能够封焊的部位应采用氩弧焊或其他气体保护焊打底,并且保证焊透;

d)T型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应进行超声检测。

8.2.6.3锅炉管接头与锅筒(壳)、集箱、管道的连接,在以下情况下应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

a)强度计算要求全焊透的加强结构型式;

b)p≥9.8MPa的锅炉(p为锅炉的额定工作压力,下同),管接头外径大于76mm时;

c)p≥3.8MPa的锅炉,集中下降管管接头;

d)下降管或其管接头与集箱连接时(外径小于或等于108mm,并且采用插入式结构的下降管除

外)。

8.2.6.4p≥3.8MPa的锅炉,外径小于32mm的排气、疏水、排污和取样管等管接头与锅筒、集箱、

管道相连接时,应采用厚壁管接头。

4

NB/TXXXXX—XXXX

图1不允许采用T型接头连接的部位

8.2.7管孔布置

8.2.7.1胀接管孔间的净距离应不小于19mm。

8.2.7.2胀接管孔中心与焊缝边缘以及管板扳边起点的距离应不小于0.8d(d为管孔直径),并且不小于

0.5d+12mm。

8.2.7.3胀接管孔不应开在锅筒筒体的纵向焊缝上,并且避免开在环向焊缝上;对于环向焊缝,如果

结构设计不能够避免时,在管孔周围60mm(如果管孔直径大于60mm,则取孔径值)范围内的焊缝

经过射线或超声检测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缺陷,对开孔部位的焊缝内外表面进行磨

平且将受压部件整体热处理后,可在环向焊缝上开胀接管孔。

8.2.7.4集中下降管的管孔不应开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上,其他焊接管孔也应避免开在焊缝及其热影

响区上。当结构设计不能够避免时,在管孔周围60mm(如果管孔直径大于60mm,则取孔径值)范

围内的焊缝经过射线或超声检测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缺陷,管接头焊后经过热处理

(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的热水锅炉除外)消除应力的情况下,可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上开焊接管

孔。

5

NB/TXXXXX—XXXX

8.2.8焊缝布置

8.2.8.1锅筒(筒体壁厚不相等的除外)、锅壳和炉胆上相邻两筒节的纵向焊缝,以及封头(管板)、

炉胆顶或下脚圈的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向焊缝,都不应彼此相连,其焊缝中心线间距离(外圆弧长)

应至少为较厚钢板厚度的3倍,并且不小于100mm。

8.2.8.2锅炉受热面管子(异种钢接头除外)以及管道直段上,对接焊缝中心线间的距离(L)应满足以下

要求:

a)外径小于159mm时,L≥2倍外径;

b)外径大于或等于159mm时,L≥300mm;

c)当锅炉结构难以满足本条a)、b)要求时,对接焊缝的热影响区不应重合,并且L≥50mm。

8.2.8.3对接焊缝应满足以下要求:

a)受热面管子及管道(盘管及成型管件除外)对接焊缝应位于管子直段上。

b)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中心线至锅筒(壳)及集箱外壁、管子弯曲起点、管子支、吊架边缘的

距离至少为50mm,对于p≥3.8MPa的锅炉此距离至少为70mm(异种钢接头除外);对

于管道此距离应不小于100mm。

c)受压元件主焊缝及其邻近区域应避免焊接附件。如果不能够避免,则焊接附件的焊缝可穿过主

焊缝,而不应在主焊缝及其邻近区域终止。

8.2.9扳边弯曲起点至焊缝中心线的直段距离要求

除了球形封头以外,扳边的元件(例如封头、管板、炉胆顶等)与圆筒形元件对接焊接时,扳边弯

曲起点至焊缝中心线的直段距离应不小于25mm;当扳边元件内径大于600mm时,该距离应不小于38

mm。

8.2.10加装套管的情形

p>0.8MPa的蒸汽锅炉,凡能够引起锅筒(壳)壁或集箱壁局部热疲劳的连接管(如给水管、减温

水管等),在穿过锅筒(壳)壁或集箱壁处应加装套管。

8.2.11定期排污管位置

8.2.11.1锅炉定期排污管口不应高出锅筒(壳)或集箱内壁的最低表面。

8.2.11.2小孔式排污管用做定期排污时,小孔应开在排污管下部并贴近筒体底部。

8.2.12门孔的设置和结构

8.2.12.1锅炉上开设的人孔、头孔、手孔、清洗孔、检查孔、观察孔的数量和位置应满足安装、检修、

运行监视和清洗的需要。

8.2.12.2集箱手孔孔盖与孔圈采用非焊接连接时,应避免直接与火焰接触。

8.2.12.3微正压燃烧的锅炉,炉墙、烟道和各部位门孔应有可靠的密封,看火孔应装设防止火焰喷出

的联锁装置。

8.2.12.4锅炉受压元件人孔圈、头孔圈与筒体、封头(管板)的连接应采用全焊透结构,人孔盖、头

孔盖、手孔盖、清洗孔盖、检查孔盖应采用内闭式结构;对于p<3.8MPa的锅炉,其受压元件的孔盖

可采用法兰连接结构,但不应采用螺纹连接;炉墙上人孔门应装设坚固的门闩,保证炉墙上监视孔的孔

盖不会被烟气冲开。

8.2.12.5锅筒内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大于1000mm的锅壳锅炉,均应在筒

体或封头(管板)上开设人孔,当由于结构限制导致人员无法进入锅炉时,可只开设头孔;对锅壳内布

6

NB/TXXXXX—XXXX

置有烟管的锅炉,人孔和头孔的布置应兼顾锅壳上部和下部的检修需求;锅筒内径小于800mm的水

管锅炉和锅壳内径为800mm~1000mm的锅壳锅炉,至少应在筒体或封头(管板)上开设1个头孔。

8.2.12.6立式锅壳锅炉(电加热锅炉除外)下部开设的手孔数量应满足清理和检验的需要,其数量不

少于3个。

8.2.13门孔的尺寸2)

8.2.13.1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人孔应不小于280mm×380mm,圆形人孔直径应不小于380mm,人

孔圈的密封平面宽度应不小于19mm,人孔盖凸肩与人孔圈之间总间隙应不超过3mm(沿圆周各点上

不超过1.5mm),并且凹槽的深度应能够完整地容纳密封垫片。

8.2.13.2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头孔应不小于220mm×320mm,颈部或孔圈高度不应超过100mm,

头孔圈的密封平面宽度应不小于15mm。

8.2.13.3锅炉受压元件上,手孔短轴应不小于80mm,颈部或孔圈高度不应超过65mm,手孔圈的

密封平面宽度应不小于6mm。

8.2.13.4锅炉受压元件上,清洗孔内径应不小于50mm,颈部高度不应超过50mm。

8.2.13.5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不小于400mm×450mm,圆形人孔直径一般不小于450mm,矩形门

孔一般不小于300mm×400mm。

8.3强度计算

8.3.1锅炉本体受压元件的强度可按照GB/T16507.4或GB/T16508.3的规定进行计算和校核,也

可采用试验或其他计算方法确定锅炉受压元件强度。锅炉范围内管道强度可按照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进

行计算和校核。

8.3.2热水锅炉的工作压力值应不低于额定出口水温加20℃相对应的饱和压力。

8.4安全阀排放量计算

8.4.1蒸汽锅炉锅筒(壳)上的安全阀和过热器上的总排放量,应大于额定蒸发量,并且在锅筒(壳)

和过热器上所有的安全阀开启后,锅筒(壳)内的蒸汽压力不应超过设计时的计算压力的1.1倍。过

热器出口处安全阀的排放量应保证过热器有足够的冷却。

8.4.2蒸汽锅炉安全阀的流道直径应大于或等于20mm,排放量应按照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a)按照安全阀制造单位提供的额定排放量;

b)按照式(1)计算:

E=0.235A(10.2P+1)K..................................(1)

式中:

E—安全阀的理论排放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P—安全阀进口处的蒸汽压力(表压),单位为兆帕(MPa);

A—安全阀的流道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可用πd2/4计算;

D—安全阀的流道直经,单位为毫米(mm);

K—安全阀进口处蒸汽比容修正系数,按式(2)计算:

KKpKg.......................................(2)

式中:

Kp——压力修正系数;

2)如果由于结构原因,颈部或孔圈高度超过本文件8.2.13规定,门孔的尺寸应适当放大。

7

NB/TXXXXX—XXXX

Kg——过热修正系数。

K、Kp、Kg按表1选用和计算。

表1安全阀进口处各修正系数

p/MPa工质状态KpKgKKpKg

饱和111

p≤12VaVa

过热1bb

VgVg

2.1

饱和1

2.110.2p1Vb

p>12

10.2p1VbVa2.1

过热b

Vg10.2p1Vg

33

注:Vb——饱和蒸汽比容,m/kg;Vg——过热蒸汽比容,m/kg;Tg——过热度,℃。

Vb亦可用1000代替。

Vg10002.7Tg

c)应按GB/T12241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8.4.3热水锅炉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所有安全阀开启后锅炉内的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1.1倍。安

全阀流道直径应按以下原则选取:

a)额定出口水温低于100℃的锅炉,可按照表2选取;

表2低于100℃的锅炉安全阀流道直径选取表

锅炉额定热功率

≤1.4>1.4~7.0>7.0

MW

安全阀流道直径

≥20≥32≥50

mm

b)额定出口水温大于或等于100℃的锅炉,其安全阀的数量和流道直径应按照下列公式(3)计算。

35.3Q

ndh106................................(3)

C(p0.1)(iij)

式中:

d——安全阀流道直径,单位为毫米(mm);

h——安全阀阀芯开启高度,单位为毫米(mm);

Q——锅炉额定热功率,单位为兆瓦(MW);

C——排放系数,按照安全阀制造单位提供的数据,或按照以下数值选取:当h≤d/20时,C=135;

当h≥d/4时,C=70;

p——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i——锅炉额定出水压力下饱和蒸汽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ij——锅炉进水的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c)余热锅炉安全阀的排放量应大于1.5倍锅炉额定蒸发量。

8.5热力计算和水循环计算

8.5.1热力计算和水循环计算应符合相关规定。

8

NB/TXXXXX—XXXX

8.5.2多种燃料锅炉的热力计算应对每种燃料进行计算。

8.5.3蒸汽锅炉应提供阻力计算或汇总表;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应进行水动力或流动

阻力(流速)计算。热水锅炉可按JB/T8659等的规定进行计算。

8.5.4相关计算应保证锅炉在预期的运行工况下蒸发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系统工作可靠,保证水

动力特性稳定,防止传热恶化。非受热面的元件,壁温可能超过该元件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时,应明确

冷却或绝热措施。

8.6热处理

8.6.1碳素钢受压元件,其名义壁厚大于30mm的对接接头或内燃锅炉的筒体、管板的名义壁厚大

于20mm的T型接头,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8.6.2合金钢受压元件焊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厚度界限应按照相应标准规定执行。

8.6.3除焊后热处理以外,还应考虑冷、热成形对变形区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该元件使用条件等因素

进行热处理。

8.7无损检测

8.7.1可选用的无损检测基本方法有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

透检测(PT)、涡流检测(ET)等。当选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时,应与脉冲回波法(PE)组

合进行检测,检测结论应以TOFD与PE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8.7.2无损检测技术等级及焊接接头质量等级应满足如下要求:

a)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应不低于AB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Ⅱ级;

b)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技术等级应不低于B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Ⅰ级;

c)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

于Ⅱ级。

8.7.3表面检测的焊接接头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Ⅰ级。

8.7.4无损检测方法和比例应按照GB/T16507.6规定执行。

8.8水压试验

8.8.1整体水压试验保压时间为20min,试验压力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水压试验压力

锅筒(壳)工作压力

名称试验压力

MPa

锅炉本体<0.81.5倍锅筒(壳)工作压力,但不低于0.2MPa

锅炉本体0.8MPa~1.6MPa锅筒(壳)工作压力加0.4MPa

锅炉本体>1.61.25倍锅筒(壳)工作压力

介质出口工作压力的1.25倍,且不低于省煤器进口工作压

直流锅炉本体任何压力

力的1.1倍。

铸铁省煤器任何压力1.5倍省煤器的工作压力

8.8.2零、部件水压试验压力及保压时间如下:

a)以部件型式出厂的锅筒、启动(汽水)分离器及其储水箱为其工作压力的1.25倍,并且不低

于其所对应的锅炉本体水压试验压力,保压时间至少为20min;

9

NB/TXXXXX—XXXX

b)散件出厂锅炉的集箱类部件为其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时间至少为5min;

c)对接焊接的受热面管子及其他受压管件为其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时间应至少为10s;

d)受热面管与集箱焊接的部件为其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时间至少为5min。

注:敞口集箱(含带有三通的集箱)、无成排受热面管接头以及内孔焊封底的成排管接头的集箱、启动(汽水)分

离器、管道、储水箱、减温器、分配集箱等部件,其所有焊缝经过100%无损检测合格,以及对接焊接的受热

面管及其他受压管件经过氩弧焊打底并且100%无损检测合格,能够确保焊接质量,在制造单位内可不单独进

行水压试验。

8.9锅炉水质

8.9.1锅炉水质应符合GB/T1576的规定。

8.9.2取样点的设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a)p≥3.8MPa锅炉的省煤器进口(或给水泵出口)、锅筒、饱和蒸汽引出管、过热器出口等应

设置汽水取样装置;

b)p<3.8MPa蒸汽锅炉给水泵出口应设置取样装置,锅水取样应设置具有冷却功能的锅水取样

装置,对蒸汽品质量有要求时,应设置蒸汽取样装置;热水锅炉应在循环泵出口设置锅水取样

装置;

c)锅炉水质取样器的设置应保证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

8.10安全附件、仪表和保护装置

8.10.1基本要求

安全附件、仪表和保护装置的数量、规格、类型、参数、型式、安装位置、保护装置的整定值等应

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阀门、仪表的配置要求应在管路阀门仪表图的技术条件中详

细说明。

8.10.2安全阀

8.10.2.1每台锅炉至少应装设2个安全阀(包括锅筒和过热器安全阀)。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可只

装设1个安全阀:

a)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0.5t/h的蒸汽锅炉;

b)额定蒸发量小于2t/h并且装设有可靠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的蒸汽锅炉;

c)额定热功率小于或等于2.8MW的热水锅炉。

8.10.2.2除满足8.10.2.1的要求外,多压力等级的余热锅炉,每一压力等级的锅筒和过热器上也应

装设安全阀。

8.10.2.3安全阀选用要求如下:

a)蒸汽锅炉的安全阀应采用全启式弹簧安全阀、杠杆式安全阀或控制式安全阀(脉冲式、气动式、

液动式和电磁式等),热水锅炉可采用微启式安全阀;

b)额定工作压力为0.1MPa的蒸汽锅炉,可采用静重式安全阀或水封式安全装置,热水锅炉上

装设有水封安全装置的,可不装设安全阀;水封式安全装置的水封管内径应根据锅炉的额定蒸

发量(额定热功率)和额定工作压力确定,并且大于或等于25mm;水封管应有防冻措施,

并且不应装设阀门。

8.10.2.4安全阀整定压力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0

NB/TXXXXX—XXXX

a)锅筒蒸汽锅炉安全阀整定压力按照表4的规定进行调整和校验,锅炉上有1个安全阀按照表中

较低的整定压力进行调整;对有过热器的锅炉,过热器上的安全阀应按照较低的整定压力调整,

以保证过热器上的安全阀先开启;

b)直流蒸汽锅炉各部位安全阀最高整定压力,应由锅炉制造单位在设计计算的安全裕量范围内确

定;

c)热水锅炉上的安全阀应按照表5规定的压力进行整定或校验。

表4锅筒蒸汽锅炉安全阀整定压力

额定蒸汽压力安全阀整定压力

MPa最低值最高值

≤0.8工作压力+0.03MPa工作压力+0.05MPa

>0.8~5.31.04倍工作压力1.06倍工作压力

>5.31.05倍工作压力1.08倍工作压力

注:表中的工作压力是指安全阀装置地点的工作压力,对于控制式安全阀是指控制源接出地点的工作压力。

表5热水锅炉安全阀的整定压力

最低值最高值

1.10倍工作压力但不低于工作压力加0.07MPa1.12倍工作压力但不低于工作压力加0.10MPa

8.10.2.5安全阀设置的其他要求:

a)安全阀应铅直安装,并且应装设在锅筒(壳)、集箱的最高位置,在安全阀和锅筒(壳)之间

或安全阀和集箱之间,不应装设阀门和取用介质的管路;

b)几个安全阀如果共同装在一个与锅筒(壳)直接相连的短管上,短管的流通截面积应不小于所

有安全阀的流通截面积之和;

c)采用螺纹连接的弹簧安全阀时,应符合GB/T12241的规定;安全阀应与带有螺纹的短管相连

接,而短管与锅筒(壳)或集箱筒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结构。

8.10.3压力测量装置

8.10.3.1锅炉的以下部位应装设压力表:

a)蒸汽锅炉锅筒(壳)的蒸汽空间;

b)给水调节阀前;

c)省煤器出口;

d)过热器出口和主汽阀之间;

e)直流蒸汽锅炉的出口管道上;

f)直流蒸汽锅炉省煤器进口;

g)直流蒸汽锅炉蒸发受热面出口截止阀前(如果装有截止阀);

h)热水锅炉的锅筒(壳)上;

i)热水锅炉的进水阀出口和出水阀进口;

j)热水锅炉循环水泵的出口、进口;

k)燃油锅炉、燃煤锅炉的点火油系统的油泵进口(回油)及出口;

l)燃气锅炉、燃煤锅炉的点火气系统的气源进口及燃气阀组稳压阀(调压阀)后。

8.10.3.2压力表选用要求:

a)压力表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1

NB/TXXXXX—XXXX

b)p≥3.8MPa级锅炉压力表精确度应不低于1.6级,其他锅炉压力表精确度应不低于2.5级;

c)压力表的量程应根据工作压力选用,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5倍~3.0倍,最好选用2倍。

8.10.3.3压力表设置的其他要求:

a)锅炉蒸汽空间设置的压力表应有存水弯管或其他冷却蒸汽的措施,热水锅炉用的压力表也应有

缓冲弯管,弯管内径应不小于10mm;

b)压力表与弯管之间应装设三通阀门,以便吹洗管路、卸换、校验压力表。

8.10.4水位测量与示控装置

8.10.4.1每台蒸汽锅炉锅筒(壳)应装设一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装置及至少两个彼此独立的直读式水位

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可只装设一个直读式水位表::

a)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2t/h的锅炉;

b)装设两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测量装置的锅炉;

c)电加热锅炉;

d)有可靠壁温联锁保护装置的贯流式锅炉。

8.10.4.2水位表的结构和装置要求:

a)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火界至少高50mm,并且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低25mm,水

位表的上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位至少高25mm;

b)玻璃管式水位表的玻璃管内径应不小于8mm;

c)锅炉运行中能够吹洗和更换玻璃板(管)、云母片;

d)用2个以上(含2个)玻璃板或云母片组成的一组水位表,能够连续指示水位;

e)水位表或水表柱和锅筒(壳)之间阀门的流道直径应不小于8mm,汽水连接管内径应不小于

18mm,连接管长度大于500mm或有弯曲时,内径应适当放大;

f)连接管应尽可能地短,当连接管不是水平布置时,汽连管中的凝结水能够流向水位表,水连管

中的水能够自行流向锅筒(壳);

g)水位表应有放水阀门和接到安全地点的放水管;

h)水位表或水表柱和锅筒(壳)之间的汽水连接管上应装设阀门;对于额定蒸发量小于0.5t/h

的锅炉,水位表与锅筒(壳)之间的汽水连管上可不装设阀门。

8.10.4.3水位表的安装要求:

a)水位表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000mm时,应加装远程水位测量装置或水位视频监视系统;

b)用远程水位测量装置监视锅炉水位时,信号应各自独立取出。

8.10.5温度测量装置

8.10.5.1在锅炉相应部位应装设温度测点,测量以下温度:

a)蒸汽锅炉的给水温度(常温给水除外);

b)铸铁省煤器出口水温;

c)热水锅炉进口、出口水温;

d)过热器出口和多级过热器的每级出口的汽温;

e)空气预热器进口、出口空气温度;

f)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温;

g)排烟温度;

h)直流蒸汽锅炉上下炉膛水冷壁出口金属壁温,启动系统储水箱壁温;

i)在蒸汽锅炉过热器出口和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7MW的热水锅炉出口应装设可记录式的温

度测量仪表。

12

NB/TXXXXX—XXXX

8.10.5.2表盘式温度测量仪表的温度测量量程应根据工作温度选用,一般为工作温度的1.5倍~2

倍。

8.10.6排污及放水装置

8.10.6.1蒸汽锅炉锅筒(壳)、立式锅炉的下脚圈和水循环系统的最低处都应装设排污阀;p<3.8MPa

锅炉采用快开式排污阀门;排污阀的公称通径为20mm~65mm;卧式锅壳锅炉锅壳上的排污阀的公

称通径应不小于40mm。

8.10.6.2额定蒸发量大于1t/h的蒸汽锅炉,以及p<3.8MPa且t≥120℃(t为额定出水温度,下

同)的热水锅炉(工业用直流和贯流式锅炉除外),排污管上装设2个串联的阀门,其中至少有一个是

排污阀,并且安装在靠近排污管线出口一侧。

8.10.6.3过热器系统、省煤器系统的最低集箱(或管道)处应装设放水阀。

8.10.6.4有过热器的蒸汽锅炉锅筒应装设连续排污装置。

8.10.6.5每台锅炉装设独立的排污管,排污管尽量减少弯头。

8.10.6.6锅炉的排污阀、排污管不宜采用螺纹连接。

8.10.7安全保护装置

8.10.7.1蒸汽锅炉应装设高、低水位报警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保护装置最迟应在最低安全水位时

动作,无锅筒(壳)且有可靠璧温联锁保护装置的工业锅炉除外。

8.10.7.2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t/h的锅炉,应装设蒸汽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超压联锁保护

装置动作整定值应低于安全阀较低整定压力值。

8.10.7.3锅炉的过热器,应根据过热器设计结构,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金属壁超温。

8.10.7.4安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蒸汽锅炉应配备超压联锁保护装置,热水锅炉应配备超

温联锁保护装置。

8.10.7.5p≥3.8MPa直流锅炉应装设给水的断水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自动切断锅炉燃料供应的装

置。

8.10.7.6循环流化床锅炉应装设风量与燃料联锁保护装置,当流化风量低于最小流化风量时,能够切

断燃料供给。

8.10.7.7室燃锅炉应装设具有以下功能的联锁装置:

a)全部引风机跳闸时,自动切断全部送风和燃料供应;

b)全部送风机跳闸时,自动切断全部燃料供应;

c)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机全部跳闸时,自动切断全部燃料供应;

d)燃油及其雾化工质的压力、燃气压力低于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燃油或燃气供应;

e)p≥9.8MPa及以上锅炉,除符合a)~d)要求外,还应有炉膛高低压力联锁保护装置。

8.10.7.8室燃锅炉应装设点火程序控制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

8.10.7.9用液体、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其燃烧器应符合GB/T36699的规定,并经型式试验合格;用

煤粉作燃料的锅炉,其燃烧器必须保证点火、熄火安全时间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8.10.8电加热锅炉的专项要求

按照压力容器相应标准设计的电加热锅炉的安全附件应符合本文件的设置规定及其要求;电加热锅

炉的电器元件应有足够的耐压强度。

13

NB/TXXXXX—XXXX

8.10.9热水锅炉及系统的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的专项要求3)

8.10.9.1排放装置要求:

a)锅炉的出水管一般应设在锅炉最高处,在出水阀前出水管的最高处应装设集气装置或自动排气

阀,每1个回路的最高处以及锅筒(壳)最高处或出水管上都应装设公称通径不小于20mm

的排气阀,各回路最高处的排气管宜采用集中排列方式;

b)锅筒(壳)最高处或出水管上应装设泄放管,其内径应根据锅炉的额定热功率确定,并且不小

于25mm;泄放管上应装设泄放阀;装设泄放阀的锅炉,其锅筒(壳)或出水管上可不装设

排气阀;

c)锅筒(壳)及每个循环回路下集箱的最低处应装设排污阀或放水阀。

8.10.9.2保护装置要求:

a)p<3.8MPa且t≥120℃的锅炉,以及t<120℃但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7MW的锅炉,应

装设超温报警装置和联锁保护装置;

b)锅炉的压力降低到会发生汽化或水温超过了规定值以及循环水泵突然停止运转并且备用泵无

法正常启动时,层燃锅炉应能够自动切断鼓、引风;室燃锅炉应能够自动切断燃料供应。

8.10.9.3热水系统要求:

a)在热水系统的最高处以及容易集气的位置应装设集气装置或自动排气阀,最低位置应装设放水

装置;

b)热水系统应有可靠的定压措施和循环水的膨胀装置;

c)热水系统应装设自动补给水装置,并且在锅炉操作人员便于操作的地点装设手动控制补给水装

置;

d)强制循环热水系统应至少有2台循环水泵,在其中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水泵总流量应满足最

大循环水量的需要;

e)在循环水泵前后管路之间应装设带有止回阀的旁通管,或采取其他防止突然停泵发生水击的措

施;

f)热水系统的回水干管上应装设除污器,除污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8.11锅炉炉膛、本体烟道、平台、扶梯

8.11.1锅炉炉膛、本体烟道、平台、扶梯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8.11.2炉膛和燃烧设备的结构以及布置、燃烧方式应与所设计的燃料相适应;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

75t/h的燃用煤粉、油、气体及其他可能产生爆燃的燃料的水管锅炉,未设置炉膛安全自动保护系统时,

炉膛和烟道应设置防爆门;炉膛、包墙及烟道的结构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炉墙应具有良好的绝热和密

封性。

8.11.3作业人员立足地点距离地面(或运转层)高度超过2000mm的锅炉,应装设平台、扶梯和

防护栏杆等设施。

8.11.4扶梯和平台的布置应能够保证操作人员顺利通向需要经常操作和检查的地方。

8.11.5扶梯、平台和需要操作及检查的炉顶周围设置的栏杆、扶手以及挡脚板的高度满足相关规定;

8.11.6扶梯的倾斜角度一般为45°~50°,个别位置布置有困难时,倾斜角度可适当增大。

8.12锅炉本体承压部件的支承、吊挂、膨胀等结构

锅炉本体承压部件的支承、吊挂、膨胀等结构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承载强度、

刚度、稳定性、防腐性及热膨胀量应符合要求。

3)该专项要求优先采用。

14

NB/TXXXXX—XXXX

8.13管道、阀门布置

8.13.1基本要求

管道、阀门的布置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8.13.2管道阀门布置

8.13.2.1锅炉的给水系统应保证对锅炉可靠供水。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的蒸汽锅炉应装设自动给水

调节装置,并且在锅炉操作人员便于操作的地点装设手动控制给水的装置。

8.13.2.2给水泵出口应设置止回阀和切断阀,给水止回阀应装设在给水泵和给水切断阀之间,并与给

水切断阀紧接相连;铸铁省煤器的出口也应装设切断阀和止回阀。

8.13.2.3主汽阀应装在靠近锅筒或过热器集箱的出口处;立式锅壳锅炉的主汽阀可装在锅炉房内便于

操作的地方。

8.13.2.4锅筒(锅壳)、过热器和省煤器等可能聚集空气的地方应装设排气阀。

8.13.2.5蒸汽锅炉锅筒(锅壳)、立式锅炉的下脚圈和水循环系统的最低处都需要装设排污阀;过热

器系统、省煤器系统的最低集箱(或管道)处需装设放水阀。

8.14节能环保审查

8.14.1锅炉设计文件中应标明锅炉额定负荷下的设计热效率、水质要求,以及烟尘(颗粒物)、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放浓度信息4)。

8.14.2额定负荷下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应符合表6~表10中限定值的要求。

表6层状燃烧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锅炉额定蒸发量(D,t/h)或额定热功率(Q,MW)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D≤20或Q≤14D>20或Q>14

燃料品种Qnet.v.ar

锅炉热效率(%)

(kJ/kg)

目标值限定值目标值限定值

Ⅱ17700≤Qnet.v.ar≤2100085808681

烟煤

ⅢQnet.v.ar>2100087828984

褐煤Qnet.v.ar≥1150085808782

以I类烟煤、贫煤和无烟煤等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按照表6中Ⅱ类烟煤热效率指标执行;各燃

料品种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范围,烟煤,Vdaf>20%;贫煤,10%<Vdaf≤20%;Ⅱ类无烟煤,

Vdaf<6.5%;Ⅲ类无烟煤,6.5%≤Vdaf≤10%;褐煤,Vdaf>37%(下同)。

表7流化床燃烧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锅炉热效率(%)

燃料品种

Qnet.v.ar(kJ/kg)目标值限定值

Ⅰ14400≤Qnet.v.ar<177008782

烟煤Ⅱ17700≤Qnet.v.ar≤210009186

ⅢQnet.v.ar>210009288

褐煤Qnet.v.ar≥115009186

4)电加热锅炉、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不要求提供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放浓度数据。

15

NB/TXXXXX—XXXX

以贫煤、无烟煤和水煤浆等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按照表7中褐煤热效率指标执行;以劣质煤(主

要组成为煤矸石,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v.ar<11500kJ/kg,且Aar>40%)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

限定值应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

表8室燃(煤粉)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锅炉热效率(%)

燃料品种

Qnet.v.ar(kJ/kg)目标值限定值

煤按燃料实际化验值9288

以水煤浆为燃料的室燃(煤粉)锅炉热效率指标,限定值应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

表9燃液体燃料、燃气体燃料工业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锅炉热效率(%)

燃料品种

Qnet.v.ar(kJ/kg)目标值限定值

轻油

液体燃料9690

重油

按燃料实际化验值

天然气(非冷凝锅炉)9692

天然气(冷凝锅炉)103a(93b)98a(88b)

以轻油、重油以外的液体燃料、以天然气以外的气体燃料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限定值应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

a为按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算的热效率,是指标值。

b为按燃料收到基高位发热量计算的热效率,是与基于低位发热量计算的热效率的参考值,非指标值。

表10燃生物质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锅炉额定蒸发量(D,t/h)或额定热功率(Q,MW)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D≤10或Q≤7D>10或Q>7

燃料品种Qnet.v.ar

锅炉热效率(%)

(kJ/kg)

目标值限定值目标值限定值

生物质按燃料实际化验值88839186

以低位发热量Qnet.v.ar<8374kJ/kg的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限定值应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

8.14.3额定负荷下锅炉排烟温度设计应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a)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不高于170℃;

b)额定热功率小于或等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进口介质温度50℃;

c)额定热功率大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170℃;

d)垃圾焚烧锅炉、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按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不作定量规定。

8.14.4额定负荷下锅炉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a)流化床锅炉、煤粉锅炉,不大于1.4。

b)层燃锅炉,不大于1.65。

c)燃液体、气体燃料的锅炉:正压锅炉,不大于1.15;负压锅炉,不大于1.25。贯流锅炉,不

大于1.3;燃高(焦、转)炉煤气、生物质气的锅炉,不大于1.4;预混燃烧、表面燃烧锅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