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重庆市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重庆市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重庆市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重庆市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0年11月前言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2019年4月,重庆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实现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网覆盖、政务协同全渝通办、生态宜居全域美丽、产业提质全面融合、基础设施全城互联,成为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城市”。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智慧道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范围,为进一步指导各区县(自治县)科学实施智慧道路建设实施工作,合理判定建设成效,加强城市道路运行监管水平,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制了《重庆市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技术导则(试行)》。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主要术语;3.基本规定;4.道路工程监测系统;5.交通工程管控系统;6.结构工程监测系统;7.多功能杆系统;8.道路信息化网络;9.数据管理与传输格式;10.数据安全;11.运行维护。

目录TOC\o"1-2"\h\z\u1总则 IV类15<H≤30很严重一级严重二级H≤15很严重一级严重二级不严重三级土质边坡10<H≤15很严重一级严重二级H≤10很严重一级严重二级不严重三级3.0.10城市地下道路按长度分为四级:特长距离地下道路、长距离地下道路、中等距离地下道路、短距离地下道路;城市地下道路按破坏后的影响程度和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可分为三个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表3.0.10-1城市地下道路长度分类分类特长距离地下道路长距离地下道路中等距离地下道路短距离地下道路长度L(m)L>30001000<L≤3000500<L≤1000L≤500注:L为主线封闭段的长度。表3.0.10-2城市地下道路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一级结构破坏后影响很严重(1)主要影响区内存在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重要建(构)筑物、重要桥梁与隧道、河流或湖泊(2)上(下)穿既有轨道交通设施二级结构破坏后影响一般(1)主要影响区内存在一般建(构)筑物、一般桥梁与隧道、高速公路或重要地下管线(2)次要影响区内存在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重要建(构)筑物、重要桥梁与隧道、河流或湖泊三级结构破坏后影响不严重(1)主要影响区内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线或一般市政设施(2)次要影响区内存在一般建(构)筑物、一般桥梁与隧道、高速公路或重要地下管线注:对于安全等级为二、三级的城市地下道路,也可根据工程重要程度提高其安全等级。表3.0.10-3城市地下道路防火设计分类用途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可通行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L>1500500<L≤1500L≤500-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L>30001000<L≤3000500<L≤1000L≤500注:L为主线封闭段的长度(m)。3.0.11城市桥梁按跨径分为五级: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表3.0.11城市桥梁等级桥梁涵洞分类(见桥通规1.0.5)桥涵分类多孔跨径总长L(m)单孔跨径Lk(m)特大桥L﹥1000Lk﹥150大桥100﹤L≤100040≤Lk≤150中桥30﹤L≤10020≤Lk≤40小桥8﹤L≤305≤Lk≤20涵洞Lk﹤53.0.12建议CIM平台在后端处理时根据道路风险等级,边坡安全等级、隧道安全等级、城市桥梁等级确定预警值范围。3.0.13未尽事宜,以相关规范、规定、导则、手册等为准。

4道路工程监测系统4.1一般规定4.1.1道路工程监测系统包括高边坡高填方稳定性监测子系统、空洞区路面塌陷监测子系统、路基沉降监测子系统、道路积水监测子系统。道路工程监测系统重点关注高边坡及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1.2道路工程监测系统与道路等级、设计标准直接相关,其参数设置和设备标准应完全覆盖相应道路等级的使用年限并适度超前,满足使用年限内的技术升级需要。4.1.3根据高边坡和路面安全等级和风险等级,安全等级为一级或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的项目应采用更高规格的监测装置,其余情况宜采用常规监测装置。4.1.4监测设备选择时应按照经济、适用、可靠的原则,满足防洪、防湿、防爆、防雷、防腐及防盗等相关技术要求,并应通过国家授权质检机构的产品型式实验检测或主管部门组织的产品(技术)鉴定。4.1.5在线监测设备应有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功能,并宜通过远程设置采集、传输频率。4.1.6监测系统应按照道路信息化系统技术要求搭建,以确保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实时性、有效性。4.1.7设备安装时应按照各自规定执行,并利于后期运营维护;设备安装后应进行检查、调试、校准。4.1.8监测设备防护等级应按照《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执行。4.1.9视频监控配合液位计通过积水监测终端发送参数,显示屏显示积水水深,提示谨慎通行或者禁止通行。4.1.10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率等监测内容应根据道路分类综合确定,并根据持续监测结果动态调整。4.1.11监测系统支持远程设置积水水深等报警阈值,并接收积水水深报警信息,作出相应提示等。4.1.12视频监控系统应连续工作,自动本地保存。4.2路基高边坡4.2.1路基岩质边坡高度≥15米,或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或土质边坡高度≥8米的边坡(不含结构物)为高边坡。4.2.2路基高边坡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边坡坡顶及坡脚;2监测目的为掌握位移及沉降变化,分析滑坡发生可能性并提供预警信息;3坡顶表面每15~2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坡脚地面每15~2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5边坡表面位移按照安全等级,采用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相结合时,Ⅰ、Ⅱ级边坡应遵循自动化监测为主,Ⅲ、Ⅳ级以人工监测为辅的原则。自动化监测点宜采用北斗(GNSS)毫米级感知技术和监测设备,辅以拉绳裂缝计、无线倾角仪、无线加速度计等物联网位移传感器。针对不便于埋置位移传感器的范围宜采用外置设备作为监测装置,如全站仪。在各级边坡顶部、马道和坡脚设置观测标志,用全站仪进行坡顶及坡脚监测,通过观测各点的位移量、累积位移量、位移变化速率来分析边坡表面的变形情况。6高边坡安全监测设计等级高边坡规模安全等级类别路堑边坡高度路堤边坡高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土质(类土质)边坡二元结构边坡岩质边坡高边坡20m〜40m25m〜50m30m〜60m20(10)m〜30(15)mIIIIIII高大边坡40m~60m50m~70m60m~80m30(15)m〜40(20)mIIIIII超高边坡≥60m>70m≥80m≥80(20)mIIII已发生边坡滑坡的高边坡,高边坡监测设计安全等级宜提高一级;已发生山体滑坡的高边坡监测设计要求,按滑坡监测设计,边坡稳定影响范围内,存在高压铁塔、重要构筑物、其他等级道路等,安全等级应高一级。区域内唯一通道的二、三、四级公路,高边坡监测设计安全等级宜提高一級;高山坡建设范围内存在其他等级道路需要监测时,按此等级划分进行监测工作。注1:高边坡监测设计安全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I级,II级,III级。注2:路堤边坡高度括弧内为中心填高。表4.2.1:高边坡安全监测设计安全等级7测站点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宜符合下表规定:表4.2.2路基高边坡人工监测点设置及监测指标表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位移观测等级(单位:m)Ⅰ级Ⅱ级Ⅲ级Ⅳ级0.5″≤300≤500≤800≤12001″—≤300≤500≤8002″——≤300≤500备注:安全等级为Ⅰ级的边坡,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10~15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表4.2.3路基高边坡GNSS监测点设置及监测指标表等级水平垂直适用范围点位中误差(mm)点位中误差(mm)Ⅰ级±2±4岩质边坡、路堑边坡、填方边坡、填方路基等Ⅱ级±2±4岩质边坡、路堑边坡、填方边坡、填方路基等Ⅲ级±3±6路堑边坡、填方边坡、填方路基等Ⅳ级±3±6路堑边坡、填方边坡、填方路基等备注1:安全等级为Ⅰ级、Ⅱ级的边坡,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10~15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备注2:GNSS监测充分利用现有基准站和SGR技术,满足精度的同时,免建基准站。4.2.3路基高边坡深层位移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边坡内部;2监测目的为了解边坡内部位移变化情况,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3坡顶表面以下每20~5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坡脚地面以下每20~5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位移传感器应埋设于地基土体水平位移最大的平面位置,如路堤边坡坡顶处或边沟上口外线1.0m左右的位置;5位移传感器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10m;6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和巨大风险的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10~2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2.4其他需设置监测点的应符合下列规定:1坡顶有建(构)筑物时,应在边坡坡顶建筑物四角、沿外墙每10m~15m处或每隔2根~3根柱的柱基或柱子上设置监测点,且每侧外墙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监测建(构)筑物的变形和整体倾斜;2根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可在边坡出水点设置监测点,监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3在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时,应提高对边坡的应力监测频率。4观测时间应根据位移速率、施工现场情况、季节变化情况确定,施工期间原则上每周观测1~2次,竣工后每月观测1次。暴雨后应增加观测次数,在边坡顶沉降位移加速期间和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时应逐日连续观测。4.2.5监测点具体位置设置宜根据周边地形情况和邻近建筑、构筑物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设置间距应加密。4.3空洞区路面4.3.1空洞区路面水平位移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路面顶部;2监测目的为掌握路面水平位移变化,为判断其安全性提供必要的信息;3路面及路面临近处地表,每10~2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不便于埋置位移传感器的范围宜采用外置设备作为监测装置,如全站仪。空洞区路面水平位移监测点宜沿路面布置,间距10~20m。5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和巨大风险的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5~1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3.2空洞区路面沉降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路面底部;2监测目的为掌握路面沉降位移变化,为判断其安全性提供必要的信息;3路面及路面临近处地表,每10~2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不便于埋置竖直传感器的范围宜采用外置设备作为监测装置,如全站仪。空洞区路面沉降监测点宜沿路面布置,间距10~20m。5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和巨大风险的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5~1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3.3空洞区路面现场图像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路面;2监测目的为以视频形式了解现场情况,为平时观察或路面塌陷后抢救、维修提供图像记录;3在路段附近合适位置设置高清摄像头或道路共同杆,可配合其它设施共用一个。4.3.4监测点具体位置设置宜根据周边地形情况和邻近建筑、构筑物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和巨大风险的部位设置间距应加密。4.4路基沉降4.4.1路基沉降监测范围主要指不小于8米的填方路基段。4.4.2沉降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路基工作区范围;2监测目的为掌握填方路基沉降位移变化,为判断其安全性提供必要的信息;3路基沉降段监测范围内,水平向宜每10~20m设置一个监测点;4路基工作区范围内,竖向上每3~5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5沉降监测点宜沿路面布置,间距10~20m。6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和巨大风险的部位,水平向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5~1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4.3监测点采用自动化监测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位置设置宜根据周边地形情况和邻近建筑、构筑物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和巨大风险的部位设置间距应加密,同时必须采取北斗(GNSS)毫米级感知技术和监测设备,辅以拉绳裂缝计、无线倾角仪、无线加速度计等物联网位移传感器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测。4.5道路积水4.5.1监测对象为道路积水水深,通过监测设施及平台实时掌握低洼路段积水情况,达到预警、减灾的目的。4.5.2积水监测模块应具有频率调整、通讯诊断、接受信息平台召测指令等功能。4.5.3液位计可设置量程、水位上下限等参数。4.5.4重大风险和巨大风险路段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道路凹点设置液位计、视频摄像头等稳定可靠的监测设备,实现在线监测,也可采用一体化道路积水监测站;2应在周边重要通行道路、较近调头路口、隧道洞口(或非隧道路段凹点)等适当位置设置显示屏,实时显示积水路段及水深,且宜与动态信息发布屏等合用;3宜在行车方向侧及人行道两侧距离监测装置100~300米明显位置处配备声光报警装置,积水深度超过30cm深度时实现在线报警预警;4可考虑监测设备的适当备用并宜设置雨量计,且宜与气象部门等雨量计合用;其余路段根据需要设置雨量计;5其它有需求路段。4.5.5较大风险路段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道路凹点设置液位计、视频摄像头等稳定可靠的监测设备,实现在线监测,也可采用一体化道路积水监测站;2应在路段调头、隧道洞口(或非隧道路段凹点)等适当位置设置显示屏实时显示积水路段及水深,且宜与动态信息发布屏等合用;3其它有需求路段。4.5.6中度风险路段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道路凹点设置液位计、视频摄像头等稳定可靠的监测设备,实现在线监测,也可采用一体化道路积水监测站;2应在隧道洞口(或非隧道路段凹点)等适当位置设置显示屏实时显示积水路段及水深,且宜与动态信息发布屏等合用;3其它有需求路段。4.5.7可忽略风险路段:可不进行检测。4.5.8积水水深在线监测频率应符合以下要求:1雨天监测频率宜为1分钟1次,数据发送频率宜为5分钟1次;晴天可根据需要监测;2积水水深超过15cm(水位阈值)时,监测频率宜为1分钟1次,数据发送频率与采样频率保持一致,必要时可增加监测频率。4.5.9当积水水深超过15cm时显示屏显示“谨慎出行”;当水深超过30cm时显示“禁止通行”,并可根据需求设置相应文字。5交通管控系统5.1一般规定5.1.1交通管控系统覆盖道路使用的主要场景,包括路段交通管控子系统、交叉口交通管控子系统和特殊场景交通管控子系统。5.1.2交通管控系统根据相关道路特征属性判断其分段或分节点场景,与道路工程管控系统共同组成项目管控参数集合。5.1.3交通管控参数根据项目所处现场环境和规划条件确定,项目建成后如周边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相应参数要求应同步更新。5.1.4规划阶段尚未实施的场景,其参数要求可根据实施时序进行增补,相应管控设施应充分考虑后期加装需求,降低改造成本。5.1.5交通管控系统按照道路信息化系统技术搭建,含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设计基本参数和相关设备,确保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实时性和有效性。5.2一般路段I快速路、主干路5.2.1交通流量管控点1在快速路、主干路起终点及中间区域每隔300~500m,宜设置一个交通流量管控点。2根据交通情况设置RFID、微波检测、视频检测、高清卡口、感应线圈、地磁或无人机流量采集等管控设备,实时掌握道路交通流量、车速、占有率等交通运行状态。5.2.2异常拥堵管控点1以动态调节和控制方式,最大限度保障交通流稳定性和行驶环境舒适性。2在快速路沿线开口、进出节点上下游100m处和主干路的公交停车港湾、停车场及交叉口上下游50~100m处宜设置视频管控装置。5.2.3事件检测管控点1自动识别车辆停驶、车辆逆行、车辆冲出道路、行人穿越、车辆排队、交通拥堵、大型抛洒物等异常行为;及时发现或检测偶发性事故、故障等造成的交通阻塞,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2在道路分流(合流)点前50~100m、桥梁或隧道的起终点前后200~300m等道路关键位置,宜设置事件检测装置。5.2.4交通诱导管控点在快速路、主干路起终点及有路径选择的分叉点前200~300m,宜设置广域诱导的动态信息发布屏。5.2.5多车道汇入管控点在车辆汇入和交织区,当存在如下几种情况时,建议在汇入和交织区前方20m处设置多车道汇入信号管控点:1上游各进口通行能力之和大于下游出口通行能力;2路段车速下降明显;3路段车辆争道抢行违法行为较多。5.2.6定向车道管控区域在车辆行经桥梁、隧道等路段车辆变道交织区域,宜设置定向车道,进一步增加桥梁、隧道等有多车道汇入或分流情况路段的通行效率。5.2.7违章停车管控区域在停车需求大且需严格控制停车的快速路、主干路区域(如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商业体等区域的开口路段),每隔200m宜设置违停抓拍设施。II次干路、支路5.2.7次干路、支路交通管控点1依靠交叉口流量采集点收集次干路和支路的交通流量。2在次干路或支路的公交停车港湾、停车场及小区出入口上下游50~100m处,宜设置视频管控装置。5.2.8一般路段的运行状态、事件检测、交通诱导的管控点具体位置,根据周边形情况和邻近建筑、构筑物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在特殊路段(拥堵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设置间距应加密。5.3特殊路段5.3.1特殊路段管控子系统适用场景,包括长期拥堵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物流通道和公交专用道等,其运行特征与一般路段有显著区别。5.3.2长期拥堵路段交通管控点1在长期拥堵路段上游500m、路段起终点和路段每隔200m,宜设置交通流量采集点。2在异常拥堵路段起终点、路段每隔500m宜设置视频管控装置。5.3.3事故多发路段交通管控点1在事故多发路段上游500m和路段中部宜设置动态信息发布屏。2在事故多发路段上游200m和路段中部每隔500m宜设置测速仪、限速显示屏。3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相差大于等于20km/h路段,车速控制管控点应适当加密。5.3.4物流通道或公交专用道交通管控点1在物流通道或公交专用道上游300m宜设置动态信息发布屏。2在物流通道或公交专用道每隔300~500m宜设自动抓拍设备记录违法车辆。5.3.5特殊路段交通管控点具体位置,根据拥堵程度、交通情况、周边地形情况和邻近建筑、构筑物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较重要部位设置间距应加密。5.4交叉口I平面交叉5.4.1平面交叉口管控子系统适用场景为信号灯控制平面交叉口。5.4.2设置信号控制原则信号控制交叉口交叉口类型应选类型可选类型主—主交叉信号控制立交主—次交叉信号控制主—支交叉右进右出信号控制次—次交叉信号控制次—支交叉让行控制环岛或信号控制支—支交叉让行控制或全无控制环岛或信号控制5.4.3信号控制系统要求1支持单点自适应、多时段定周期控制、手动控制、绿波控制、区域协调控制等多种控制策略。2在平交口进口道停止线上游25~35m处,设置记录违法车辆的高清自动抓拍闯红灯管控点等,含反向卡口和雷视一体机。3在平交口出口道靠近人行横道处设置视频检测点,实现视频交通检测下的信号控制。4在平交口进出口上游100m范围内设置RFID、微波检测、视频检测、感应线圈、地磁或无人机流量采集等管控设备。II立体交叉5.4.4立体交叉交通管控子系统适用场景为含有立交匝道和车辆分合流的立体交叉,交通量通常较大,其运行特征具有连续性。5.4.5立交交通管控系统要求1在匝道起点前20~50m,宜设置RFID、微波检测、视频检测、高清卡口、感应线圈、地磁采集点,进行匝道流量控制。2在立交匝道入口前有路径选择分叉点宜设置动态信息发布屏。3在立交周边制高点,宜设置重载云台(高空瞭望系统),以及广域雷达。5.4.6立体交叉事件检测管控点在立交匝道进出口、高架段和下穿道起终点前50~100m等关键位置,宜设置事件检测装置。5.4.7立交交通管控点具体位置,根据周边地形情况和邻近建筑、构筑物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对长期拥堵或事故多发的平面或立体交叉,交通管控点设置间距应加密。5.5特殊场景5.5.1特殊场景系风景区、商圈、学校、医院、会展、交通枢纽和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特殊场景直接关联的路段,服务对象通常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和要求,其运行状态与所处场景的运营时间直接相关。5.5.2交通管控参数选择重点在场景服务对象的差异化需求,根据不同场景客流特征和环境要求进行增补。5.5.3特殊场景交通管控点1在特殊场景区域进出口上下游200~500m、路段每隔150~300m,宜设置交通流量采集点。2在停车需求大且须严格管控停车的路段,每隔200m宜设置违停抓拍电子警察。3在步道进出口、步道每隔200m、步道主要观景平台及休息区,宜设置视频管控装置,管控步道人流量、分析步道舒适性。4特殊场景直接关联路段上游1~2km,宜设置动态信息发布屏。5.5.4特殊场景的管控点具体位置,根据拥堵程度、交通情况、人流密集区域、周边地形情况和邻近建筑、构筑物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5.5.5未尽事宜,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为准。5.6车路协同设备5.6.1车路协同设备是通过云端技术形成的集探测、通信、控制、导航等功能与一体的综合集成系统,城市道路物联网监测系统建设应满足其设置要求。5.6.2车路协同包括道路本身(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道路标志、道路控制系统等组成单元,通过感知路况与路上运动目标进行联通。相关设备可设置于道路附属设施范围,有条件的路段应结合多功能杆系统进行设计。

6结构工程监测系统6.1一般规定6.1.1结构工程监测系统包括挡墙监测子系统、城市地下道路监测子系统、城市桥梁监测子系统。6.1.2挡墙监测应包含挡墙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滑动位移监测,对设置有锚杆(索)的挡墙还应进行锚杆(索)拉力监测。6.1.3城市地下道路监测应包含沉降变形监测系统和综合环境监测系统。6.1.4桥梁监测应包含健康检测系统和超重监测系统。6.1.5根据结构物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为一级应适当加密监测点及提高监测频率。6.1.6监测点应结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布置,选择受力较大或影响结构整体安全的关键构件、截面和部位。6.1.7视频监控应通过采用网络视频监控平台,对结构物进行实时监控,摄像头应具备可全天候、多方位的监视和采集处理功能。6.1.8未涉及内容应按相关规范、标准等执行。6.2挡墙6.2.1挡墙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挡墙顶部及底部;2监测目的为掌握位移及沉降变化,为判断其安全性提供必要的信息;3挡墙顶部每15~2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4挡墙底部每15~2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5挡墙表面位移采用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相结合时,Ⅰ、Ⅱ级边坡应遵循自动化监测为主,Ⅲ、Ⅳ级可以人工监测为辅的原则。自动化监测点宜采用北斗(GNSS)毫米级感知技术和监测设备,辅以拉绳裂缝计、无线倾角仪、无线加速度计等物联网位移传感器。不便于埋置位移传感器的范围宜采用外置设备作为监测装置,如静力水准仪、全站仪等;6测站点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宜符合下表规定:表6.2.1挡墙监测点间距划分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位移观测等级(单位:m)一等二等三等四等0.5″≤300≤500≤800≤12001″—≤300≤500≤8002″——≤300≤500备注1: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10~15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表6.2.1挡墙GNSS监测点设置及监测指标表等级水平垂直适用范围点位中误差(mm)点位中误差(mm)Ⅰ级±2±4混凝土挡墙Ⅱ级±2±4混凝土挡墙Ⅲ级±3±6混凝土挡墙、砖石挡墙等Ⅳ级±3±6混凝土挡墙、砖石挡墙等备注1:安全等级为Ⅰ级、Ⅱ级的边坡,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30~5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安全等级为Ⅲ级、Ⅳ级的边坡,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50~8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备注2:GNSS监测充分利用现有基准站和SGR技术,满足精度的同时,免建基准站。6.2.2挡墙滑动位移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挡墙底部;2监测目的为了解挡墙滑动位移变化情况,并对挡墙稳定性进行评价;3挡墙邻近地表处每20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埋入深度15m;4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和巨大风险的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每10~15m宜设置一个监测点。6.2.3锚杆(索)拉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锚杆/锚索;2监测目的为监测锚杆/锚索拉力情况,防止锚杆/锚索失效;3外锚头或锚杆主筋处设置锚杆(索)拉力计。6.2.4其他需设置监测点的应符合下列规定:1挡墙顶部有建(构)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四角、沿外墙每10m~15m处或每隔2根~3根柱的柱基或柱子上设置监测点,且每侧外墙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监测建(构)筑物的变形和整体倾斜;2根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可在挡墙出水点设置监测点,监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3在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时,应提高对边坡的应力监测频率。施工期间原则上每周观测1~2次,竣工后每月观测1次,暴雨后应增加观测次数。6.2.5监测点具体位置设置宜根据周边地形情况和邻近建筑、构筑物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设置间距应加密。6.3城市地下道路I沉降变形监测子系统6.3.1隧道拱顶下沉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隧道拱顶;2监测目的为掌握隧道拱顶下沉值,了解断面的变形状态,判断隧道拱顶的稳定性;3隧道拱顶下沉监测点数量应根据隧道断面大小确定,宜设置1~3个;4监测断面应选取代表性地段,每5~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监测区段取大值,重点监测区段取小值;5遇特殊地质地段时(岩溶、断层破碎带、采空区、高地应力区等),取小值;表6.3.1监控量测断面间距建议值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Ⅴ~Ⅵ5~10Ⅳ10~30Ⅲ30~506设置工程监测预警值和控制值。6.3.2隧道净空收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隧道周边;2监测目的为根据位移、收敛状况、断面变形状态等量测,对以下项目做出判断:(1)周边围岩体的稳定性;(2)初期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是否妥善;(3)二次衬砌的浇筑时间等。3隧道周边收敛监测点数量应根据隧道断面大小确定,宜设置2~4个;4监测断面应选取代表性地段,每5~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监测区段取大值,重点监测区段取小值;5遇特殊地质地段时(岩溶、断层破碎带、采空区、高地应力区等),取小值;表6.3.2监控量测断面间距建议值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Ⅴ~Ⅵ5~10Ⅳ10~30Ⅲ30~506设置工程监测预警值和控制值。6.3.3隧道内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隧道二次衬砌及喷射混凝土;2监测目的为量测二次衬砌内应力、喷射混凝土内轴向应力,了解支护衬砌内的受力状态;3每代表性地段设一个监测断面,内力监测点应设置于隧道衬砌结构受力不利处。4设置工程监测预警值和控制值。6.3.4隧道衬砌裂缝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隧道衬砌结构;2监测目的为监测衬砌裂缝的方向、速度及发展趋势;3监测内容应包含裂缝的位置、宽度、长度、开展范围或程度等。6.3.5地通道顶板下沉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地通道顶板;2监测目的为掌握地通道顶板下沉值,了解断面的变形状态,判断地通道顶板的稳定性;3地通道顶板下沉监测点宜在跨中设置;4监测断面应选取代表性地段,每5~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监测区段取大值,重点监测区段取小值;5设置工程监测预警值和控制值。6.3.6地通道净空收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地通道周边;2监测目的为根据位移、收敛状况、断面变形状态等量测,对周边回填土体的稳定性做出判断。3地通道周边收敛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地通道断面大小确定,宜设置2~4个;4监测断面应选取代表性地段,每5~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监测区段取大值,重点监测区段取小值;5设置工程监测预警值和控制值。6.3.7地通道内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地通道顶、底板及侧墙结构;2监测目的为量测地通道结构的受力状态;3每代表性地段设一个监测断面,内力监测点应设置于地通道结构受力不利处。4设置工程监测预警值和控制值。6.3.8地通道结构裂缝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为地通道结构;2监测目的为监测结构裂缝的方向、速度及发展趋势;3监测内容应包含裂缝的位置、宽度、长度、开展范围或程度等。II综合环境监测子系统6.3.9有害气体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建立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检测及监测管理体系;2应建立自动监测报警系统进行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测;3应设置有害气体浓度限值及超限报警系统;4安全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调校、测试,调校、维护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负责。6.3.10火灾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火灾监测应符合设计文件、相关规范及政策法规的要求;2火灾监测设备应注重火灾检测的灵敏性、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联动消防设施时,其报警区域长度不宜大于150m。4隧道运营管理附属建筑报警区域及设备设置、联动控制等应按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5各类探测器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信协议的兼容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的有关规定;6平行通道、隧道运营管理附属建筑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7火灾监测设备应有交流电源和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选择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有关规定;8火灾监测设备的信息传输应满足通信要求。6.3.11交通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交通监控应符合设计文件、相关规范及政策法规的要求;2交通监控设施应使管理者能及时掌握交通信息,有效的管理交通;3交通监测设施应具备检测隧道内交通信息、车辆运行状况,监视隧道交通运营状态的功能;4应根据控制管理对数据采集的要求、制订交通控制方案的需要,确定车辆检测器设置位置和数量。在隧道出入口处设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在隧道入口前设置车辆检测器时,宜设置在联络通道前200~300m处;无联络通道时,宜设置在隧道入口前200~300m处;2)在隧道出口后设置车辆检测器时,宜设置在出口后200~300m处。5视频监视控制设备应设置在中央控制室内。6.4城市桥梁I健康监测子系统6.4.1应变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宜根据桥梁类型选择受力较大或影响结构整体安全的部位;2监测目的为预防应变过大导致的截面损坏和构件失效;3受力复杂的构件、截面和部位,宜布设三向应变测点。4针对混凝土桥梁,应重点监测底板、顶板、腹板等易开裂的位置;5针对钢结构桥梁,应重点监测底板、顶板、U肋焊接处、横隔板焊接处等易疲劳位置;6混凝土腹板和易疲劳位置应选用三向应变传感器。7针对拱桥应变传感器布设应满足监测断面至少包含拱脚、拱顶等截面;8钢桁拱桥测点宜包含上下弦杆与斜腹杆;9宜在易疲劳位置加装应变传感器;10连接位置等受力复杂区域宜选用三向应变传感器。11针对桥塔应变传感器应包含但不限于上塔柱、中塔柱、下塔柱三个截面12每个截面应变计的个数不宜少于4个,宜兼顾平面内各个方向。6.4.2温度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宜根据截面温度梯度及结构整体升降温和空间分布特点,确定测点位置;2监测目的为对桥梁工作环境进行监测,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的构件失效;3宜在主梁跨中、索塔、拱圈、主缆等关键截面布设测点;4测点布置宜与应变监测的温度补偿测点统一设计、数据共享。6.4.3变形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宜根据桥梁类型选择能反映结构整体性能变化的部位;2监测目的为预防变形过大导致的结构安全问题,避免影响正常使用;3测点宜布置在桥梁以下部位:(1)跨中竖向位移;(2)拱脚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倾角,拱顶及拱肋关键位置的竖向位移;斜拉桥主塔塔顶水平位移,各跨主梁关键位置竖向位移;(3)悬索桥主缆关键位置的空间位移,锚碇或主缆固定点的水平位移,索塔塔顶水平位移,各跨主梁竖向位移;(4)伸缩缝的位移等。4采用北斗(GNSS)毫米级感知技术和监测设备,辅以拉绳裂缝计、无线倾角仪、无线加速度计等物联网位移传感器。悬索桥和斜拉式大桥,GNSS位移监测采用实时动态厘米级和静态毫米级相结合的监测技术,实时数据输出频率不低于1HZ;6.4.4索力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宜根据桥梁计算分析结果确定测点位置;2监测目的为对缆索进行实时监测,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以避免缆索失效;3代表性选择不同规格、长度、阻尼设置的拉索,选择索力较大、应力幅值变化较大的索结构进行监测;4宜采用振动频率法、穿心压力式索力传感器、磁通量传感器及其他安全可靠的应力集中监测方法。6.4.5动力响应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应兼顾动力特性测验结果确定测点位置;2监测目的为了解结构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比,为桥梁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依据;3针对主梁振动监测测点,应根据桥梁结构动力计算结果、振型特点以及所监测振型阶数进行确定。4振动监测测点宜布置在结构主要振型中振幅较大的位置上,并避开振型节点位置,一般布置在主跨跨中、1/4跨、3/4跨和边跨跨中。5宽桥面的梁桥和拱桥以及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测点宜上下游对称布置,并同时监测三个方向的振动。6桥塔振动加速传感器布置断面宜包含但不限于上下横梁处截面。下横梁处应设置三向加速度传感器,上横梁处可选取双向加速度传感器。6.4.6风荷载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宜选择在桥面两侧、塔顶、拱顶,其安装位置应尽可能地监测自由场风速和风向;2监测目的为对桥梁工作环境进行监测,为其维护提供依据;3跨度小于800m斜拉桥和跨度小于1500m悬索桥宜在主梁跨中上下游两侧各布设一个测点;4跨度大于等于800m斜拉桥和跨度大于等于1500m悬索桥,宜结合风场空间相关性适当增加测点数量。6.4.7湿度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对象应根据桥梁类型选择内外湿度变化较大和对湿度敏感的部位;2监测目的为对桥梁工作环境进行监测,为其维护提供依据;3单体桥梁湿度测点不宜少于两个,宜布设于桥梁结构内外湿度变化较大和对湿度敏感的桥梁结构内部或外部;4大型桥梁关键钢结构应布设湿度测点,宜布设在桥面上、钢结构箱梁内、斜拉桥的斜拉索锚固区、悬索桥的锚室内和主缆内以及鞍罩内。6.4.8降雨量监测测点可与风速仪一起安装(尽量垂直桥面),且宜布设在桥梁开阔部位,且不宜布设在振动较大部位。6.4.9监测对象及点位应满足《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2014)、《公路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T/T1037-2016)相关要求。II超重监测子系统6.4.10超重监测参数设置包含车辆载重、轴重、现场图像等,实时采集通过桥梁的车辆车型、车速、车重、轴重、轴数等信息,形成反应桥梁负载状况分布的大数据,具体定义如下:表6.4.10城市桥梁超重监测点设置及监测指标表参数名称监测对象感知设备设置位置监测目的车辆载重、轴重等车辆超重情况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大桥、高架桥两端掌握车辆载重情况,及时判别车辆是否超重现场图像车辆载重图像高清摄像头/道路共同杆入桥前1.5km位置,可配合其它设施共用一个视频监测感知设备以视频形式了解车辆载重情况,为后续超载处罚提供依据6.4.11称重模块被测车辆通过称重模块前端减速带后,车辆能以较低速度(约40km/h)通过,完成对通过车辆的载重检测和数据计算,获得包括轴重、总重等数据:1检测车辆的轴数、轴组、轴重及整车重量;2检测数据上传至现场数据采集器;3安装施工时路面开挖浅,对路面不造成损害。6.4.12车牌识别抓拍模块当车辆通过称重模块后,车牌识别摄像机能够准确地拍摄通过车辆的牌照特写图片,经过车牌识别软件识别出车辆牌照信息,然后将车辆牌照信息上传至现场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车辆通过称重模块后,即能触发车牌识别摄像机进行抓拍;2摄像机具备智能成像和控制补光功能,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如:雨雾、强逆光、弱光照、强光照等)下拍摄出清晰的图片;3能够识别标准的民用车牌照和军车、警车等特殊牌照的汉字、字母、数字、颜色等信息;4仔细调试摄像机的视场、位置,确保能最大限度地全记录过往车辆,彻底解决车辆漏检问题;5牌照特写图片能清楚地反映车辆牌照特征;6车辆牌照信息应能上传至现场数据采集器;7车牌识别抓拍模块应具备防人为触发或误触发功能;8具有防雷功能。6.4.13视频监控模块桥梁视频监控模块通过采用网络视频监控平台,对过桥车辆行驶路线进行实时监控。1摄像头应具备可全天候、多方位的对目标进行实时、有效、清晰的监视和采集处理;2摄像头应为高速球机。通过网络可远程进行水平、上下转动,远程调节镜头的变倍,控制延迟时间不得超过1秒;3视频图像要能在远端进行7×24小时存储,并可实时调用察看;4光纤线路能够接入网络视频监控平台。7多功能杆系统7.1一般规定7.1.1原则上道路只保留多功能灯杆和交通设施杆,多功能灯杆为道路上连续、均匀和密集布设的道路杆件,应作为各类杆件整合的主要载体。7.1.2按照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的要求,对道路及相关场所设置的各类杆件、机箱、配套管线、电力和监控设施等进行集约化整合,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7.1.3多功能灯杆杆体应合理预留一定的荷载,满足未来扩展需要。7.1.4综合机箱应合理预留机箱仓位、接口和管孔,满足未来扩展需要。7.1.5多功能灯杆、搭载设备、综合机箱及配套系统等应进行系统设计,同一道路的多功能灯杆样式、风格及色彩应与道路周边环境景观整体协调统一。7.1.6多功能灯杆和综合机箱应适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及安装、维护和管理的便捷性。7.1.7多功能灯杆搭载设备接口应满足接入管理平台的要求,应根据当地管理部门需求,设置后台系统对各类搭载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和运维。7.2杆体整合7.2.1道路上设置的主要杆件包括:道路照明灯杆、信号灯杆、交通信息杆、路名牌杆、监控杆、公共服务设施指示标志牌杆等。7.2.2在满足行业标准、功能要求、安全性的前提下,各类杆件应按照“并杆减量、能合则合”的原则进行合杆。7.2.3以多功能灯杆为合杆平台时,整合平台周边距离小于10m的小型(一般为柱式支撑)交通设施、市政设施;以交通设施杆件为合杆平台时,整合平台周边距离小于10m的交通设施、市政设施。7.2.4地铁及轨道交通指示牌可独立设杆;道路交通可变信息标志、停车诱导等大型门架式或悬臂式结构可独立设置;无道路照明灯杆的中央分隔带上需设置行人信号灯或机动车信号灯的,可独立设杆;其它经论证不具备合杆条件的,可独立设杆,独立设置杆件应与道路环境景观协调一致。表7.2.4常规设施合杆表编号大类子类合杆要求安装位置1道路照明灯杆车行道路灯应合杆道路沿线两侧和道路中间隔离带人行道路灯2信号灯杆机动车、非机动车信号灯应合杆十字型路口、斜交路口、T型路口、Y型路口、多路、环形路口和人行横道两端行人过街信号灯3交通信息杆道路交通可变信息标志单独设置车辆前进方向的道路右侧或车行道上方警告标志应合杆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告示标志作业区标志旅游区标志4路名牌杆--应合杆交通路口路缘位置5监控杆交通监控宜合杆治安复杂路面、段,城市主要出入口、重要交通要道和路口执法电子警察宜合杆社会治安监控宜合杆6公共服务设施指示标志牌杆地铁及轨道交通指示牌单独设置人行道沿线码头宜合杆场站导向牌公厕景点指路查询牌河涌危险提示7.3箱体整合7.3.1道路上设置的主要机箱包括:照明控制、供配电、交通、广电、通信及燃气等设备机箱。7.3.2在满足功能要求、安全性的前提下,各类机箱应按照“多箱归并,多箱集中”的原则进行整合。1多箱归并:设置统一箱体框架,整合收纳其他各类箱体。适用于核心商区、商业繁华区、都市景区、交通枢纽,或新旧城区管网分布较密集,用地较为局促的路段。2多箱集中:设置统一风貌后的多个并排布设的箱体,将各类箱体集中设置。适用于一般城区中,各类箱体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7.3.3采用拆除、合并、移位、美化等办法对道路箱体进行整合。1道路上废弃的箱体应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拆除;2对于符合条件的箱体,进行二合一或多合一,实现箱体集约化管理,提高城市道路环境;3对于特殊情况下无法进行合并的单一箱体,考虑将箱体移至合适的位置,但需要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4箱体无法移位的,采用就地美化的方式进行整改。7.3.4新建室外综合机箱的规格、颜色应统一规划设计,需符合城市道路交通和景观容貌要求。7.3.5燃气箱独立设箱,其他经论证不具备合箱条件的可独立设箱,应与多功能灯杆及道路环境景观风貌整体协调。常规设施合箱详见表7.3.5。表7.3.5常规设施合箱表编号大类子类合箱要求安装位置1变配电箱照明控制箱宜合箱(多箱归并)(多箱集中)道路公共设施带道路绿地空间人行道侧石处机非隔离带2箱式变压器单独设置道路公共设施带道路绿地空间人行道侧石处3交通控制箱交通信号设备箱宜合箱(多箱归并)(多箱集中)道路公共设施带道路绿地空间人行道侧石处机非隔离带交通监控设备箱交通流量采集设备箱交通诱导设备箱4广电箱有线数字电视宜合箱(多箱集中)道路公共设施带道路绿地空间人行道侧石处机非隔离带置5通信箱移动宜合箱(多箱集中)道路公共设施带道路绿地空间人行道侧石处机非隔离带联通电信6燃气箱燃气箱单独设置道路公共设施带道路绿地空间人行道侧石处7.4设备搭载要求7.4.1智能照明灯具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和《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相关规定。7.4.2智能照明控制宜依据亮度、色温、车流情况等参数的变化实现按需调光,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路灯控制管理系统》GB/T34923相关规定。7.4.3多功能灯杆上可搭载的治安监控、交通监控等各类摄像头,以及指示、禁令、警告、作业区、辅助、告示、旅游区标志等各种标牌,应整体设计,做到小型化、减量化。7.4.4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安装于同一支撑杆件上的标志不应超过4个,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排列。7.4.5搭载设备连接部件应安装方便、连接牢固、外形美观,预留穿线敷设孔。7.4.6搭载设备应满足对应行业相关规范的安全、性能、安装和电磁兼容等相关要求。主要设备应通过国家认证机构的产品认证。7.4.7搭载设备的转接件可通过抱箍式、固定式、滑槽式、机架式与杆体连接,优先推荐使用滑槽式,满足搭载设备连接稳固、耐用、防盗的要求。7.4.8应避免搭载设备间的相互干扰,保障各设备数据采集及传输应满足准确性、安全性及维护便利性要求。7.4.9多功能灯杆设备搭载应综合考虑实际功能、应用场景、工作环境和建设成本等因素按需配置。7.4.10搭载设备应满足接入管理平台的要求。7.4.11搭载设备应装设防坠落装置。7.5供电设施7.5.1设施整合后应统筹考虑用电需求,当不同设施用电负荷等级不一致时,按照最高用电负荷等级考虑。7.5.2电源可由现状市政电源接入或增设专用电源。7.5.3多功能箱供电时宜采用一路进线、分路计量方式。7.5.4弱电线缆、控制电缆应选用带屏蔽层线缆,屏蔽层应做好接地措施。7.5.5多功能箱至终端用电设施的配电系统宜采用树干式接线。配电系统中保护开关选择、配电线缆敷设应满足《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规定。7.5.6供电系统应采用TN-S接地系统,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形成联合接地体,工频实测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7.6管线设计7.6.1综合排管宜采用4根φ125镀锌钢管加2根蜂窝管(或格栅管)的组合方式。当线缆确需分管敷设时,可采用6根φ100镀锌钢管加3根蜂窝管(或格栅管)的组合方式。其中强电线缆沿镀锌钢管敷设,弱电线缆沿蜂窝管敷设。管线布置横断面示意图见图7.6.1-1、图7.6.1-2。图7.6.1-1“4+2”综合排管横断面示意图图7.6.1-2“6+3”综合排管横断面示意图7.6.2不同管道宜采用不同色彩区分。7.6.3多功能箱通过8根φ100镀锌钢管与配套手孔井连接。7.6.4综合排管顶部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当覆土厚度小于0.7m时,应对综合排管进行加强处理。7.6.5综合杆基础应预置8根φ50mm的弯管与配套手孔井连通。7.6.6综合排管宜在综合杆基础的侧面敷设,在条件受限时,可穿越基础敷设,并保证基础结构安全。7.6.7配套线缆敷设于微型管廊内时,微型管廊应预留配套线缆的强弱电支架及出线空间。7.6.8若现状道路已有完善的路灯、交安、智能交通、天网等,可充分利用既有线缆。8道路信息化网络8.1一般规定8.1.1道路信息化网络技术要求涉及传感网络、交换网络、骨干网三个部分。8.1.2道路信息化网络内交互的信息应考虑数据安全性。同时,面对复杂的布设环境,系统应当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8.1.3道路信息化网络具有数据本地化/云平台加密存储、备份的功能,以应对骨干网维护、数据丢失等突发情况。表8.1.3数据存储、备份要求区域风险等级重要数据回溯周期巨大风险72小时(本地存储)/30天(云平台存储)重大风险24小时(本地存储)/30天(云平台存储)中度风险8小时(本地存储)/30天(云平台存储)较大风险30天(云平台存储)可忽略风险30天(云平台存储)注:本表中所列风险等级分类依据《两江四岸核心区物联网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19.3.1风险等级划分,详见3.0.7风险等级表。8.2传感网络8.2.1传感网络应符合下列要求:1传感网络内的设备需通过交换网络连接到到骨干网。2传感网络与交换网络的通信应采用IP65以上防水、高可靠及抗干扰性中、低速有线网络,可使用光通信网络(包括玻璃、塑料光纤网络)或带屏蔽CAT5e等级以上以太网线,如布署超10米以上的单股绞线形式总线网络,需转换成光通信或带屏蔽等高可靠网络形态。3传感网络中的数据信息,需采用以太网协议或转化为以太网协议接入交换网络。4传感网络与交换网络交互的数据应按照数据安全的规定进行加密处理,或通过不可嗅探的光通信网路、光通信物联网传输。5对于道路上已有的桥梁、隧道、边坡等监控设备组成的传感网络,应优先考虑与交换网络的对接。若对接过程会造成数据安全性降低或因其他技术原因无法实现对接的,不做强制要求。8.3交换网络8.3.1交换网络主要包括道路信息整合、信息分级处理两大功能。8.3.2道路信息整合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合对象为道路感知网络内的终端设备;2整合目的是为了统一汇聚到骨干网的数据格式和接口类型,加强数据的保密性;3支持多运营商网络接入骨干网;4与骨干网交互的数据必须按照数据安全的规定进行加密处理。8.3.3信息分级处理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信息分级处理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实时性与有效性,建议采用支持实时性、优先级、QoS功能网络类型,如:时间敏感型网络。表8.3.3信息实时性的技术要求信息类型实时性(时延)优先级示例高度动态数据100毫秒最高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实时状态数据瞬时动态数据1秒高红绿灯相位、交通拥堵、视频数据、违章抓拍等数据瞬时静态数据1分钟中路侧基础设施信息、路面积水等数据持续静态数据5分钟低路面、隧道、桥梁等静态设施稳定性监测数据2信息分级应结合区域风险等级、事件紧急程度做出划分,合理分配上报时机和上报频次;3对于逻辑明确的紧急事件,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本地处置的能力,并在事件发生时优先处置;8.3.4根据区域风险等级划分,对交换网络的功能和与传感网络的接口做如下要求:表8.3.4交换网络与接口要求区域风险等级必要性交换网络要求接口形态/数量巨大风险必要必须是具备道路信息整合、信息分级处理的高信息化网络,并具备本地处理能力(重大事件报警,本地提示)至少具有:10GbpsSFP/4个1GbpsSFP/4个1000MRJ45/48个工业9600bps以上RS485/16个115200bps塑料光口/16个重大风险必要必须是具备道路信息整合、信息分级处理的高信息化网络,并具备本地处理能力(重大事件报警,本地提示)至少具有:10GbpsSFP/4个1GbpsSFP/4个1000MRJ45/24个工业9600bps以上RS485/16个115200bps塑料光口/16个中度风险必要必须是具备道路信息整合、信息分级处理的信息化网络至少具有:10GbpsSFP/2个1GbpsSFP/2个1000MRJ45/12个工业9600bps以上RS485/8个115200bps塑料光口/8个较大风险推荐至少是具备道路信息整合的有线网络至少具有:10GbpsSFP/2个1GbpsSFP/2个1000MRJ45/12个工业9600bps以上RS485/4个115200bps塑料光口/4个可忽略风险推荐至少是具备道路信息整合的有线网络至少具有:10GbpsSFP/2个1GbpsSFP/2个1000MRJ45/12个工业9600bps以上RS485/4个115200bps塑料光口/4个8.3.5交换网络布设原则如下:表8.3.5交换网络布设原则区域风险等级放置原则布设间距巨大风险优先放置于共同杆、功能杆的设备箱内,或岗亭、指示牌等道路设施处,若不能放置在上述地点,也可以放置在路边的光交机内。100m重大风险100m中度风险200m较大风险200m可忽略风险400m8.4骨干网骨干网用来连接多个区域的交换网络,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支持实时性、优先级、QoS功能网络类型,如:时间敏感型以太网(TSN)。2应采用4G、5G和光纤等高速网络,并支持多运营商接入。

9数据管理与传输格式9.1数据一般性要求9.1.1监测原始数据做好保存、归档,不能任意修改,宜按统一格式及时录入系统,同时采用数字化和原纸质文档进行归档保存。9.1.2加强市政工程属性等基础信息数据的保密性。9.1.3加强数据有效性的判定,对于采集数据需将数据与相近时刻历史数据进行比对,排除异常值,降低外界因素对数据的干扰,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9.1.4城市道路在线监测及人工监测数据应统一传输到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并实现数据备份功能。9.1.5信息管理平台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开放性原则。9.1.6信息管理平台宜包括采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运维系统,并有严格的权限管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功能。9.1.7信息管理平台应具有监测点地理位置信息查寻和定位功能。9.1.8信息管理平台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等网络安全。9.1.9信息管理平台应根据监管区域的实际情况,兼顾已有的数据库数据标准与格式,加强与纵向、横向数据库之间的对接。9.1.10信息管理平台与城管局、交管局、应急管理局等现有系统暂时不做数据互通,但需要考虑未来接入的可能性,应做好预留。9.2数据分类管理9.2.1在线监测数据管理1在线数据管理主要包括在线监测数据、设备检测数据和运行工况数据等信息的管理。2在线监测数据应进行预处理。3在线监测获取的原始数据应完整直接传输到信息管理平台管理。4应对在线监测数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9.2.2人工监测数据管理1人工监测原始记录应统一编号,按规定格式及时录入系统,不得擅自销毁修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