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科自身抗体课件_第1页
风湿科自身抗体课件_第2页
风湿科自身抗体课件_第3页
风湿科自身抗体课件_第4页
风湿科自身抗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

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RF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RF是指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上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抗体常见的RF有IgM型-RF、IgG型-RF、IgA型-RF,IgD

型-RF、IgE型-RF亦有报道RF除见于RA外,亦可见于其他风湿免疫病、非风湿性疾病(慢性感染,肿瘤)、甚至正常人(老年人)约70%RA患者RF升高,多为IgG型检测方法:散射比浊法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RF许多证据提示RA患者的RF对RA有病理作用:①RA患者血清及滑液中常有高滴度的RF,②RF滴度和RA病情活动相关,③RA特异性RF和其他疾病中的RF存有结构性异常,④RA特异性RF和HLA-DR4相关,⑤RF血清滴度高的RA患者,可有循环、局灶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并易出现坏死性血管炎、类风湿结节等关节外表现。⑥药物治疗后,RF滴度下降,病情缓解。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Apa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ANCA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antibody,ANCA)

ANCA相关性疾病,发病前常有流感样表现,如发热、肌痛、关节痛。ANCA作为血管炎的血清指标,可能导致某些血管炎的发病。C-ANCA主要见于Wegener肉芽肿病人,阳性率可达90%,是Wegener肉芽肿的特异性抗体;P-ANCA可见于Churg-Strauss(阳性率75%)、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阳性率10%)、急性特发性新月体肾炎(阳性率80%)病人的血清中,此时其抗原为MPO,P-ANCA亦可见于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阳性率5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80%)、SLE(阳性率15%)和类风湿关节炎(阳性率10~30%)等疾病,但其对应抗原性质未明。在炎症性肠病,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阳性率为75%而在Cohn病和其他特异性肠炎分别为13%、5%,因而此抗体有益于炎症肠病的鉴别诊断

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ANA与ENA

传统定义:是指细胞核内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现代定义:是指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细胞核→整个细胞(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中产生的某些成分)分类

抗DNA抗体ds-DNASS-DNAZ-DNA(左旋)

抗组蛋白抗体DNA双螺旋包绕于由H3、、H2A、H2B、H4组成的核心,H1在DNA双螺旋之外

抗非组蛋白抗体:ENA(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抗着丝点抗体

抗核仁抗体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抗高尔基体、中心体、纺锤体、线粒体、溶酶体、肌动蛋白)

ANA结果的判读底物:HEp-2细胞(人喉癌上皮细胞)≥1∶40阳性≥1∶80≥1∶320(我院)

ANA型式均质型抗组蛋白抗体、与抗DNA抗体斑点型

ENA核仁型抗核仁RNA和抗RNA聚合酶I抗体等核膜(核周)型抗dsDNA抗体、抗核包膜蛋白抗体有关着丝点型抗着丝点抗体胞质型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jol-1抗体混合型

FluorescentANAPatterns

peripheralpatternCentromerepatternnucleolarpatternspeckledpatternhomogeneouspatternANA阳性的意义分类

疾病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未定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肌炎等肺疾病原发性肺纤维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石棉所致的肺纤维化等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血液病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慢性感染寄生虫(锥虫,血吸虫等),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沙门菌,克雷伯杆菌感染其他

Ⅰ型糖尿病,Graves病,多发性硬化,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后等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α-ENA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及其抗体

指用生理盐水或PBS可提取性核抗原的总称,是非组蛋白核蛋白,属酸性核蛋白抗原,有许多为小分子RNA多肽复合物。目前发现的相应抗体已有十余种。不同的抗ENA抗体在各种结缔组织病中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有些有很高的特异性,有助于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免疫双扩散、免疫印迹、ELISA

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ENA

抗剪接体snRNP抗体(spliceosomalsnRNPautoantibodies)抗SM抗体患者名字(Smith)命名主要作用于与u1、u2、u4-u6RNA连接的蛋白B/Bˊ,D1,和D3,有时亦作用于D2;已知蛋白多肽的分子量B(29KD)、Bˊ(28KD)、D(16KD)抗Sm抗体的蛋白多肽较高特异性的为B和D带SLE:30%阳性率,特异性99%Sm和nRNP:姊妹抗体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颗粒)中的不同抗原位点测得抗Sm抗体的同时,也应测得抗u1RNP;而测得抗u1RNP则抗Sm抗体亦可为阴性。

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ENA

2.

Ro(SSA)和La(SSB)Ro(SSA)核糖核蛋白,与蛋白转录和翻译有关Ro抗原包括52和60KD蛋白,后者和小RNAs(hY1,hY3,hY4和hY5RNAs)相连抗SS-A抗体:40%~95%SS,与腺体外表现相关,与光过敏、肺部病变和淋巴细胞减少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抗SS-A抗体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ENA

2.

Ro(SSA)和La(SSB)La(SSB):由48KD伴或不伴40或30KD核糖核蛋白构成,参与RNA聚合酶Ⅲ的转录终止和某些mRNAs的翻译起始过程。La(SSB)往返于核和胞浆之间,可游离存在或成为Ro(SSA)/La(SSB)核糖核蛋白胞浆颗粒中的组成成分抗52KD抗体与SS有关,抗52KD和60KD抗体与SLE有关,而抗60KD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A)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相关。87%SS,与腺体外表现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10-15%)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ENA

在ANA阴性的SLE患者,SSA抗体阳性率可较高。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9。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同时出现抗SSB抗体在SS中的阳性率与SSA抗体近似,而特异性较SSA高。两个抗体联合检测有利于SS的诊断,有报道两者均阳性的患者约83%符合SS诊断标准。

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ENAScl-70抗原是DNA拓朴异构酶-1(天然分子量为100kD)的降解产物,是分子量为70kD的抗原反应片段,DNA拓朴异构酶-1(topoisomerase-l)与DNA超螺旋的松解过程有关,参与DNA的复制与转录。因该抗体仅出现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且抗原分子量为70kD,故得名。一般未经选择SSc的患者,其阳性率为25%,而在弥漫型系统硬化症患者阳性率为75%。抗Scl-70抗体,在其他结缔组织和非结缔组织病极少阳性,正常人均阴性。通常将抗Scl-70称为SSc的标记抗体。风湿免疫科常见自身抗体--ENA抗J0-1抗体

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抗JO-1抗体阳性率为25%,JO-1为组氨酰tRNA转移酶,分子量为55kD,此抗体出现的病人易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其他PM/DM自身抗体如抗PL-7抗体,抗PL-12和抗SRP抗体在PM/DM中较罕见,分别为苏氨酰tRNA转移酶(80kD)、丙氨酰tRNA转移酶(110kD)、7sRNA54kD蛋白复合物。抗PM-Scl抗体:抗核仁抗体抗PM-Scl与硬皮病的炎性肌病相关性强常见于多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中,50%的该抗体阳性患者为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抗PM-Scl抗体也可见于单独的多肌炎患者中,阳性率为8%在弥散型硬化症中的阳性率为2-5%。

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Antibodies)通过免疫印迹法可识别5种不同的着丝点自身抗原,分别为CENPA-E,ACA主要识别的是CENP-B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征:calcinosis、Raynauds、esophagealdysmotility、sclerodactyly、telangiectasis)有关,阳性率为70-90%。提示预后好。在弥漫性硬皮病患者或一些仅有雷诺现象的患者亦呈阳性某些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阳性率10-30%))干燥综合征患者也可阳性抗PCNA抗体:(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36KD的蛋白质,是DNA多聚酶δ的辅因子,其表达与细胞周期有关。抗PCNA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但阳性率仅为1-5%。有文献报道,抗PCNA抗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展为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有关。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其它情况下如丙型肝炎,也有可能出现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antibody)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抗核小体抗体在SLE患者中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9.9%和97.9%,且与疾病活动度有关。国外研究显示,在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阳性率约为60%,而伴肾脏损害者均为阳性。抗核小体抗体比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更早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联合检测抗dsDNA及抗核小体抗体提高检出率。[1]苏茵,韩蕾,栗占国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13(1):474.[2]MinDJ,KimSJ,Pank].ClinExpRheumatol,2002,20:13.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常见抗原为60s亚单位上的三个38、19、17kd的磷酸化蛋白(P0、P1、P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标志,阳性率为3-15%。普遍认为ARPA的滴度与SLE的活动性相关与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或肝脏受累相关。抗M2抗体(Anti-Mitochondrialantibody)

至少9种抗线粒体抗体(M1-M9)高滴度的抗线粒体2型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标志,阳性率为85-95%抗M2抗体和抗M9抗体PBC预后好其它慢性肝脏疾病(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7-25%)中也可检出抗M2抗体,但滴度较低。

表2: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抗核抗体谱(阳性率%)

抗dsDNA抗Sm抗RNP抗SS-A/Ro抗SS-B/La抗核糖体P蛋白抗Scl-70抗Jo-1抗着丝点蛋白抗组蛋白SLE40

70%15

30%30%35%15%5

10%

50

70%药物性狼疮

95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