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家庭价值观引发的人生悲剧:试析安娜形象10000字(论文)】_第1页
【不同家庭价值观引发的人生悲剧:试析安娜形象10000字(论文)】_第2页
【不同家庭价值观引发的人生悲剧:试析安娜形象10000字(论文)】_第3页
【不同家庭价值观引发的人生悲剧:试析安娜形象10000字(论文)】_第4页
【不同家庭价值观引发的人生悲剧:试析安娜形象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I不同家庭价值观引发的人生悲剧—试析安娜形象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具有强烈悲剧内涵的悲剧人物。本文论述了托尔斯泰创作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创作的来源。本文将对于安娜人物形象的形成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安娜的家庭价值观进行阐述,最后从家庭价值观中对于安娜形象进行解读,揭示安娜悲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安娜悲剧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原因和安娜自身的原因。安娜勇于追求真诚的爱和上层阶级虚伪的道德价值观之间冲突,个人幸福的追求和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之间的冲突,母爱和情人之间的冲突都是安娜的悲剧命运的原因。关键词:安娜;家庭价值观;人生悲剧目录TOC\o"1-3"\h\u14566摘要 I87711前言 1126912安娜家庭价值观的形成 1191822.1安娜家庭价值观主要表现 1113742.2安娜家庭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因素 2135432.3安娜家庭价值观形成的个人因素 2131793安娜与俄罗斯人的家庭价值观的变化 5212343.1安娜家庭价值观的变化 5146943.2俄罗斯人家庭价值观的变化 7133644从家庭价值观中解读安娜形象 78274.1拥有独立自由意识的新女性形象 7148474.2勇敢的叛逆精神 8173084.3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 842825结语 920593参考文献 10PAGEPAGE131前言《安娜·卡列尼娜》诞生于1877年。那一年,柴可夫斯基还在家里创作了普希金的诗剧《奥涅格》,并首次上演了芭蕾舞剧《天鹅湖》。这位名叫安娜的俄罗斯美女穿着熟悉的白色裙子与天鹅同行,走出了寒冷的俄罗斯空气,成为永恒的审美经典。[1]1871年,法国在巴黎成立公社,这一运动对于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1970年代,在西欧的统治下,俄罗斯迅速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西欧大贵族势力的统治下,俄国封建奴隶制迅速瓦解,统治精英集团瓦解,新的资产阶级诞生了。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托尔斯泰解释了当时俄罗斯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2]安娜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生活,舍弃了八年的家庭婚姻生活,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最终在情人弗伦斯基的冷漠无情中感到绝望,以卧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家庭的观点。小说的第一句就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表达了整部小说的主要观点。家庭价值观不仅是《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是教育的主题,更是对家庭的启迪。可以说,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完美的作品,而且对所有家庭成员都具有指导意义。[3]历史上有许多专家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关于其家庭观的研究与讨论,直到今天,《安娜·卡列尼娜》都是人们愿意继续去深入研讨它的一部巨作。本论文主要探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十九世纪末俄罗斯人的家庭价值观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其表现、家庭价值观的变化、家庭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来作研究;第二部分着重研究女主人公安娜的家庭价值观;第三部分是通过对十九世纪末俄罗斯人和安娜的家庭价值观作比较,从两者的比较中分析安娜的人物形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安娜·卡列尼娜》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进一步深入感受这部伟大的作品。[4]2安娜家庭价值观的形成2.1安娜家庭价值观主要表现安娜的家庭价值观始终以爱为基础,这种爱的性质从开始的母爱延伸到最终的男女之爱。安娜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女人,在很多时候,安娜就是追求个人解放的典型人物,生活在虚伪的上流社会,勇敢面对真实的内心。当安娜的理智遇见感性,感性往往更胜一筹,尤其是当感性披着追求个性和自由外衣的时候。稳定了多年社会秩序的上流社会注重内部的规则。[5]有人严谨细致,比如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刻板又木讷,他一生都奔走在政治生活中,并且一心为社会谋福利,在当时社会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了世人的好评。有人内心压抑极度渴望自由,比如安娜,她比卡列宁小20岁,风华正茂。她一心只想挣脱牢笼,如果有机会,她要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一个她理想中的爱情世界。但可以肯定的是,安娜爱情至上的家庭价值观是她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梵高曾经说过:“我认为没有爱情的生活是一种罪孽和不道德的状态。”与责任相比,安娜更珍视她不计后果所追求的爱。她没有回头路,上层阶级的谴责和嘲笑将她带到了深渊。爱情对于安娜来说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这无可厚非。人们谈论的从来都是她行为的对与错。也就是在当时人们认可的伦理道德方面,安娜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了应有的惩罚。[6]2.2安娜家庭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因素19世纪的俄罗斯处于封建势力之下,青年男女不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尤其是在贵族中。安娜性格刚毅,她对目前的生活环境不满意,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她也很勇敢,即使不惜付出美丽爱情的代价,也要让自己的梦想成真。但他们并没有摆脱社会现实的束缚。两人的爱情,成了贵族阶层的茶余饭后嘲讽的对象。[7]于是,安娜成为了女性道德败坏的典型代表,成为了万千人提及的“妓女”形象。最终,因为无法与弗伦斯基长期相处,她在被压迫的现实环境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通过对安娜的描写刻画,作者批判了当时那个道德绑架人性、扭曲压制人性的黑暗社会。安娜的终结也是作者终结的象征。作者晚年改变思想离开阶级,放弃庞大的贵族产业,离家出走,家境贫寒,身患疾病,生活在孤独的森林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封建奴隶制对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无论是社会底层的奴隶,还是上流社会的贵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在与弗伦斯基会面之初,安娜尽最大努力避免受到压迫,以维持与凯蒂的关系。她固执的性格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强烈影响。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充满了物质欲望。然而安娜也经常遭受到上流社会的冷嘲热讽。在当时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弗伦斯基有他精神上的支持,弗伦斯基并没有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安娜身上,这也让安娜意识到社会对她的不公。因为当时封建伦理的桎梏以及宗教观念等多种原因的结合,让安娜努力挣脱封建伦理的束缚,希望能够得到自己理想中的自由爱情。但事与愿违,在经历了热恋以后,安娜发现弗伦斯基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对他们的爱情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9]2.3安娜家庭价值观形成的个人因素安娜思想不够成熟。安娜年轻漂亮,性格热情大方。安娜有着绝对的勇气,她可以抛弃掉自己的名誉,为了自己的爱情而站在上流社会的对立面,公开与弗伦斯基的恋情。但安娜很善良,作为一个母亲,她对儿子有着强烈的母爱,这让她很难在情人和儿子之间做出选择。住在弗龙斯克庄园后,这短暂而甜蜜的幸福让她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但失去爱子的悲痛却始终困扰着她脆弱的心。安娜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她的教育和信仰,让她无法平静地面对自己对弗伦斯基的爱,从而产生了沉重的负罪感。另一方面,她想向全世界大声宣布自己所追求的爱情。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但已婚女人的身份让她感到内疚,她的灵魂渴望爱情,但爱情的折磨,她逐渐无法摆脱孤独和无助。当一个女人全身心投入爱情时,她的行为在常人眼中是不合理的。弗伦斯基受够了“变态”的安娜,渐渐地安娜变得患得患失,离自己想要的爱情越来越远。面对爱人的冷漠和自私,她感到绝望和疯狂。[10]不同的背景和性格在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中播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想而知,在物欲和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他受到了蔑视。当卡列宁成为总督时,安娜就像一件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行使着丈夫的职责,对妻子的痴迷使他无法接近他人的需要。安娜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孩提时代起,她就被鲜花包围着,她锦衣玉食性格活泼开朗,优雅迷人,深受贵族女性的熏陶。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盎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背景和生活条件的差异,使她不可能以一种僵化的制度和阴谋的形式去了解她的丈夫,也不可能像安娜所梦想的那样,被官场压制的丈夫,扼杀她所有的生活乐趣。两人性格不同,对爱情和婚姻生活的理解也不同,这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福的原因。卡列宁比安娜大二十岁,他成熟稳重,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冷漠与克制。在卡列宁的世界里是没有爱的,虽然“情人”是那个时期上层社会的装饰品,但卡列宁一直都算是一个很“正派”的男人,他虽然不爱安娜,可也算是相当善待。当他察觉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关系后,他第一反应是拒绝相信,“猜疑,他认为是对妻子的侮辱。”而身处他的地位,这样的家庭丑闻,在他的政治生涯和社会影响上,打击是相当沉重的。列夫•托尔斯泰是描写心理的大师。《安娜•卡列宁娜》中对于人物心理的深层次剖析也是人文关怀的表现之一。对于卡列尼娜出轨前后内心的细腻刻画,卡列尼娜的情感及心理始终是矛盾和摇摆的。她一方面厌恶自己丈夫的愚蠢、虚伪、乏味,另一方面又对婚姻和孩子存在负罪感。作为一个女性,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传统、道德等意识形态羁绊的。她高呼自由,奋力的想去冲破周围的枷锁,但是在冲破枷锁后又感到深深的不安和绝望。尼采悲剧论中提到理性与道德的缺陷,其中包括无视非人性的破坏力量,阻止希腊人体验到生活的全部,以及一种弱化的,受限的人生观。而卡列宁与安娜的婚姻悲剧,是由于受到了传统道德的约束,使得两人的婚姻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对于人性与情欲的约束,最终使得安娜的婚姻走向不可挽回的悲剧。与弗伦斯基的爱情观不同的是,安娜的爱情观是自私的,占有欲强的,这使得她最初的开朗变得偏执,多疑和嫉妒。她觉得他应该全身心地爱着弗伦斯基。她只相信只有他的爱才能生存。作为一个贵妇人,她不理解“人仅仅有爱情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真理。弗伦斯基对爱情的态度是“我可以为她牺牲一切,但我不能牺牲一个男人的独立。”而他所谓的“男子气概”只不过是财富、社会交往、军事价值和未来。比起安娜的内心世界,他更喜欢安娜的美丽。在他恋爱之初,他因为安娜和遗产的原因放弃了在皇家卫队服兵役,当他们遇到经济危机时,他跑回去找他的母亲,要求她签署一份继承书。他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只爱安娜一个人,现在他也爱的母亲、金钱、社会、沙皇……弗伦斯基是俄罗斯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浪漫和富有想象力的天性决定了他们的爱情不能持续太久。特别是当弗伦斯基的激情结束时,他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貌比以前更能够征服,但这让他感到不舒服。”安娜近乎苛刻的爱逐渐疏远了弗伦斯基。由于安娜的心理也出现了失衡,充满幻想和敏感的安娜变得有点神经质。安娜的自私和扭曲的爱情让她认为只有死亡才能让他重新坠入爱河,才能惩罚他,才能让心理恶魔战胜他。这种精神障碍导致安娜以自杀来恢复弗伦斯基的爱情,并报复他。她的自我毁灭达到了目的,弗伦斯基觉得,“作为一个人,我是一个废物。”弗伦斯基回到了他对安娜的爱,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一直爱着安娜,但现在这份爱仍然难以忘怀。这只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正如尼采的悲剧论,是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的直接感悟。安娜以为离开了现有婚姻的牢笼,找到了真爱,做了真实的自己,摆脱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就可以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但是,等到她抛弃一切时,才发现,她等来的不过是毁灭,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既勇敢,又渺小。勇敢,是因为她敢于面对自己的丑恶,自己的自私,即使被所以人指责仍然敢做真实的自己,我们可以说她自私,但不得不承认她并不虚伪。说她渺小,是因为,她不过是一个为爱痴狂的女人,她生活在上流社会,除了优雅的礼仪和外貌,离开她的丈夫,她就无法独立生存,她的人格是不够健全的,像一个小女孩,既单纯又纯粹,这让她无法用一个强大的心态来面对后来她所选择的一切。她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用爱来喘息,当她的爱与整个社会风气,文化去对抗的时候,就显得太微小。既想让所有人幸福,又想让自己快乐的安娜,可能最后才明白,生活就是那样的相互折磨与痛苦,咽下苦涩的人可能才会有可能去找到一颗小小的糖果。安娜的爱情悲剧源于她的个性。她一直处于上流社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日子让她对这段无趣死板的婚姻大失所望。在这种情况下她遇到了弗伦斯基,点燃了安娜内心深处的爱之火,她渴望自由、爱和对自己命运的掌控。她所谓的爱,其实是一种精神的滋养,是一种强烈的想要挣脱世俗的欲望。社会不理解也不接受这种非理性的爱。安娜总是处在矛盾之中,尽管她傲慢鲁莽,但她的教育和父权信仰使她受到了制约。她的身份是母亲和妻子,但她内心的渴望却不是这样的。这不时地困扰着她,使她难以做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爱是荒谬和扭曲的。上流社会鄙视她的性格和行为,不是因为她爱上了其他男人,而是因为她将自己心中的爱情公之于众,这是对上流社会的挑战和蔑视,以至于上流社会将她排斥在外。她本以为在弗伦斯基这里可以获得慰藉,但弗伦斯基逐渐失去了对她的耐心和爱,对安娜越来越冷漠。失去一切的安娜近乎偏执和疯狂,爱情的解体让安娜绝望了。她没有从丈夫或情人那里得到爱和自由,上层阶级的虚伪残忍也杀死了她。[11]3安娜与俄罗斯人的家庭价值观的变化3.1安娜家庭价值观的变化母爱至上。许多人对安娜的评价莫过于觉得她就是个被爱情冲昏头脑,为了自己所向往的所谓自由的爱情可以放弃自己的婚姻,抛弃自己的丈夫孩子,是一个逃避责任、既狠心又自私的荡妇。[12]但其实在遇见弗伦斯基前,面对卡列宁的冷淡虚伪,安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儿子便是安娜的唯一全部精神支柱,她的家庭价值观在前期始终是以母爱至上的。书中有一段写道:“她从没离开过儿子,这回把儿子留在家里,她总是不放心。”[13]没有人比她自己更知道,儿子在她痛苦不安的日子里给了她多大的精神力量,她是万万不能没有也无法离开她心爱的儿子的。安娜生活的另一个悲剧是失去了她心爱的儿子。她认为弗伦斯基和她的儿子似乎是一次独特的决斗。虽然对儿子的爱不能阻止她寻求爱和幸福,但母亲的爱不会让她忘记谢廖沙。然而弗伦斯基无法理解安娜对儿子的感情,而男孩也无法理解母亲与弗伦斯基的关系。两段强烈爱情的冲突加深了安娜内心的痛苦。在与弗伦斯基相爱之前,安娜倾注了她对儿子的全部爱,用她的灵魂影响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这就是为什么谢廖沙有着和她母亲一样干净、敏感和温柔的心。她同情那个发出呼吁的可怜的秘书,也和像搬运工和保姆这样简单善良的人有着亲密的友谊,但是她和她父亲的关系似乎很疏远。她深深地爱着她的母亲,“在她的心中有一种思想和感情的冲突,她了解她的母亲,她爱她,她评判她,”这一切对安娜来说是如此珍贵,她的内心充满着深刻的痛苦和爱需要这种理解和精神上的交流。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充分的同情描述了安娜母子相遇的感人场面。对伟大母亲之爱的赞美更清楚地体现了安娜高尚的精神品质,而安娜作为母亲的悲剧加深了安娜命运的悲剧意义。安娜不愿意离婚,她的儿子是一个重要因素。没有离婚,即使她确实失去了儿子,她仍然是儿子的母亲;离婚就等于承认了她儿子的拒绝:“他在我父亲的房子里长大,我抛弃了他,他看不起我……”安娜赞赏儿子对他的判断,并担心她的儿子会被定罪。所以她试图捍卫她对儿子的权力——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精神和道德上,虽然她是抛弃丈夫的妻子,但她不可能是抛弃儿子的母亲。她爱她的儿子就像爱弗伦斯基一样,比爱她自己还要多。这种痛苦的爱耗尽了她的热情,以至于她无力再生一个孩子,哪怕是对和她所爱的人的可爱的小女孩。“我只爱这两个人,但很难同时得到这两个人。”为了赢得女人的爱,你必须付出失去儿子的代价。这个牺牲对安娜来说是沉重的。她的儿子是她生命的快乐、目标和支持。“在她的情况下,她得到了独立于她与丈夫或弗伦斯基的关系之外的支持,这种支持就是她的儿子。”然而,当她获得了爱情,同时也失去了儿子,这两种矛盾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当爱情失望时,她的存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等待她的只有死亡。即使是在与弗伦斯基单独在一起生活后,在得知弗伦斯基想要她与卡列宁尽快离婚并让陶丽来劝劝自己后,她也没有为了独善其身而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孩子,不考虑孩子的未来。[14]书中这样写道:“我就算能取得同意,可是儿子呢?他们是不会把儿子给我的呀。他就会在瞧不起我的心境下,在被我抛弃的父亲身边长大。你要明白,我爱他们两个,谢辽沙和阿历克塞,可以说是同等的,但都超过爱我自己呀。”安娜深切地清楚自己作为母亲的身份,她不能不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她的儿子需要她,而她也不能没有儿子。安娜将自己的身份定义为母亲,而不是一个幸福的妻子即“在婚姻生活中,安娜扮演的是工具性角色‘instrumentalrole’,而不是情感性角色‘expressiverole’。”爱情至上。同卡列宁离婚后,安娜正式和弗伦斯基在一起,安娜的家庭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以爱情至上的家庭价值观正式确立。安娜的心已然全部倾注在了弗伦斯基的身上。安娜想要的是爱情,绝对的爱情,热烈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弗伦斯基变得冷漠,而安娜则变得患得患失,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在外工作的弗伦斯基。或许是安娜的敏感多疑,或许是世俗的眼光,也或许是弗伦斯基本性的暴露,弗伦斯基开始与其她女人约会了,与安娜渐行渐远。在感受到弗伦斯基的冷漠后,安娜竟然通过施展浑身魅力挑动列文对她的迷恋,从而来检讨自己不再受弗伦斯基喜爱的原因。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写道安娜送走客人后的内心独白:“既然我对别人,对这个有妻子、情有所钟的人,都这样有魅力的话,那他为什么对我这样冷呢?……可是我不需要证明,我需要爱情。”[14]她敏感多疑,反复怀疑自己,从她的反复试探和不断思考中可以看出,安娜认为的婚姻便是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爱的家庭便是维持婚姻的基础。可悲的是,一个重事业的男人和一个重爱情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这个男人便会受不了这个女人的无理取闹,这个女人也会对这个男人、对这段婚姻感到痛苦绝望,安娜就是在这样一种绝望的环境下将自己推向了车轨里,也将自己埋进了婚姻的坟墓里。3.2俄罗斯人家庭价值观的变化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俄罗斯人的家庭价值观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是结婚年龄逐渐推迟。在19世纪之前,越早结婚,俄罗斯人的普遍看法就越好。1830年代,沙皇将女性的结婚年龄提高到16岁,男性提高到18岁。到19世纪中叶,女性的一般结婚年龄提高到21岁,男性提高到23至24岁。这种情况几乎一直持续到1917年。二是结婚人数逐渐减少。19世纪初,社会上几乎没有适龄的未婚人士。但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尽管俄罗斯的结婚率仍然很高,但未婚男女却越来越多。三是离婚人数逐渐增加。19世纪之前,俄罗斯有未经教会许可离婚的迹象。离婚在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变得更加普遍,许多俄罗斯人在离婚后没有再婚并继续组建新家庭。四是家庭模式的规模发展到最低限度。以前在婚后建立自己的家庭的俄罗斯人无法独立并仍然与父母住在一起。当丈夫的父母在世时,这种模式不会打破。然而,19世纪以来,虽然俄罗斯传统的家庭待遇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但大家庭的生活模式已经开始向小家庭的生活模式转变。在国内,父母对亲人的控制权、丈夫对妻子的控制权、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权逐渐减弱,妇女和儿童的权利得到加强。[15]4从家庭价值观中解读安娜形象从十九世纪末俄罗斯人和安娜的家庭价值观相对比,可以看出安娜更多地是与当时社会所倡导的家庭价值观不同。与潮流相悖,这就需要安娜更勇敢坚毅,从中也可以分析出安娜拥有独立自由意识、叛逆精神的矛盾复杂人物形象。4.1拥有独立自由意识的新女性形象十九世纪末的俄罗斯人遵守上帝的旨意来组建家庭,他们认为这是对上帝的尊敬。在那个传统封建社会中,女人的婚姻大多是被家庭安排的,女人的职责便是相夫教子,平淡度过一生。安娜也不例外,她的婚姻也是听从姑母安排,在姑母的眼里,卡列宁地位显赫,有权有势,是做丈夫的最佳人选。这段包办婚姻没有给安娜带来独立与自由,在她眼里,这段婚姻是死板且虚伪的。在遇到弗伦斯基以后,封建式的家庭价值观和她的新观念相冲撞,她没有选择退而求其次,而是坚定了内心所想,她独立自由的意识渐渐苏醒,追求爱情成为了安娜追求独立自由的一种手段。她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组建的家庭和婚姻是怎样的,“我要自由、我要爱情”这是安娜在封建枷锁下发出的沉重呼喊。她认为唯有真正的爱情能带给她独立与自由,让她远离虚伪的上流社会从而过上幸福美好的婚姻生活。安娜毫不避讳地宣告她的爱情,她不在意旁人的冷眼与嘲讽,她只需要通过爱情来维持心中理想,这便是她想要的独立与自由。安娜对独立自由的呼喊,是某种意义上的妇女斗争,敢于冲破传统道德观念,追求爱情和自由,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16]4.2勇敢的叛逆精神组建家庭和生儿育女是上帝赋予的神圣的旨意,那么离婚就被认为是有罪的行为。失去了丈夫的女人会被认为是有罪之人,社会中的人会认为她们是受到了上帝的惩罚,更别说再婚,他们当然会认为再婚是违背上帝旨意的。很明显,安娜与丈夫卡列宁离婚,与情人弗伦斯基私奔,这都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当然,安娜避免不了要受到社会的排挤和唾弃。虽然在十九世纪末妇女运动逐渐兴起,妇女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妇女的地位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安娜自从与卡列宁离婚后便被认为是不忠的女人,以至在后来出席宴会时遭到了众人的不待见。身处在这样严酷的封建社会中,安娜又何尝不知道一个女人离婚后需要承受的后果呢,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了选择,她坦诚向卡列宁承认自己已有婚外情,也大大方方地和情人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尽管受到了世人的不待见,但对于上流社会的舆论,她选择漠视不管,她不顾一切,只坚定自己的爱情,认为爱情可以治愈一切。不难看出,安娜具有勇敢坚定的叛逆精神,这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都是极其难得可贵的。[17]4.3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首先,安娜的矛盾体现在她出轨前后的态度。安娜在出轨前,遵循上帝的安排,结婚生子,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但在出轨后,她选择冲破传统封建的枷锁,她讨厌卡列宁的冷漠、呆板、无趣、虚伪,对于卡列宁的一切,这个家庭的一切,她都厌烦极了。她不顾一切的追寻着她想要的爱情,她爱上了弗伦斯基,这个能和她结合成爱情的男人,为了这份自由和爱情,她直接向卡列宁袒露了自己的感情,并和他离婚,离家出走。其次,安娜的矛盾体现在她的忏悔与祷告中。虽然安娜为了爱情奋不顾身,但她在离家后,也是在不停地忏悔中度过的,尤其是对于卡列宁,安娜知道自己对他有愧。在卡列宁面前,安娜认为自己是个罪人,所以只能卑微地求得他的宽恕。即使是在卧轨临死前的最后一刻,她也依旧在忏悔:“上帝呀,请饶恕我的一切吧!”安娜在面对爱情时是勇敢的,在面对自己的家庭时,她却是充满矛盾的。可安娜就像吸食毒品一样,在这样一种自我肯定却又否定的矛盾中享受着片刻的欢愉。最后,安娜的复杂矛盾还体现在她对弗伦斯基的感情中。一方面她是深爱着弗伦斯基这个男人的,为了他,安娜可以抛下一切,与丈夫离婚,忍受舆论的攻击和社会的谴责,她真的可以不在乎一切,只需要这个男人能够真真正正地爱她,她只要爱情,只要有爱情的婚姻。但另一方面安娜是多疑敏感的,她太爱弗伦斯基了,所以只要感受到弗伦斯基对她有一点点的变化,她就会陷入无尽的猜疑和自我怀疑中,她会不断地思考弗伦斯基还爱不爱她,有多爱她,是不是还似从前那般爱她,又是否如自己爱他那般同等地爱着自己呢?安娜会无休止地去衡量两个人的爱,她太想追求纯粹的爱情,容不得半点瑕疵。法国作家摩路瓦曾说过:“爱情需要精心地加以维护。新奇的魅力,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安娜不断猜忌敏感,久而久之她对弗伦斯基的爱就成了占有的、强势的、无理取闹的畸形的病态的爱。安娜最终选择卧轨自杀这样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对弗伦斯基的打压和报复,当然她的目的也达到了,弗伦斯基得知安娜的死讯后痛不欲生,毅然投身战争中去了。5结语托尔斯泰的人物塑造强调一个变化过程和强烈的情感矛盾,被称为“心灵辩证法”。安娜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列文对农民问题以及价值实现问题的探索是一个整体的过程,而在每次变化过程中复杂而激荡的心理使得这种变化尤为可信,也就是,做出来了“人物弧线”。安娜和那个时代的俄罗斯人相比,的确是有些相似之处的,他们都是封建枷锁下的奴隶,结婚生子、照顾家庭,是上帝赋予他们共同的责任。但安娜又和他们是不同的,她直面自己的感情,勇敢又坚定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爱情,即使受到世人的指责和冷眼,她也毫不畏惧,没有了上流社会,她还有弗伦斯基,弗伦斯基便是她的全部,她生活的全部。安娜追求爱情的行为与当时道貌岸然的贵族名流恍若两个世界,安娜的死亡悲剧是必然的,从她决定冲破传统道德观念的那一刻起,她就不顾世俗,只靠爱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