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克服策略_第1页
艾滋病毒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克服策略_第2页
艾滋病毒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克服策略_第3页
艾滋病毒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克服策略_第4页
艾滋病毒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克服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艾滋病毒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克服策略第一部分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2第二部分耐药突变的类型 4第三部分耐药性的代谢途径 6第四部分耐药性产生的影响因素 9第五部分耐药性检测方法 10第六部分耐药性治疗方案 13第七部分耐药性治疗中药物监测 15第八部分耐药性的预防措施 17

第一部分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关键词关键要点病毒因素

1.艾滋病毒变异率高:艾滋病毒的变异率非常高,平均每天可产生数百万个变异体。这些变异体中,有些可能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2.病毒基因组大小:艾滋病毒的基因组相对较小,约9.2千碱基。这使得它更容易发生变异。

3.病毒复制周期短:艾滋病毒的复制周期非常短,约2天。这使得它能够快速产生变异体,并筛选出对药物耐药的变异体。

宿主因素

1.患者依从性差:患者依从性差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副作用、费用、时间等)而中断或不规律地服药,从而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

2.患者的免疫状态:患者的免疫状态也会影响耐药性的产生。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更容易发生耐药性。

3.患者的基因型:患者的基因型也可能影响耐药性的产生。有些患者可能携带某些基因,使他们更容易发生耐药性。

药物因素

1.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不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不当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选择不合适的药物或不恰当的剂量,或不规律地服药,都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也可能影响耐药性的产生。例如,药物的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都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3.药物的耐药屏障低:药物的耐药屏障是指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所需要的浓度与药物产生耐药性所需要的浓度的比率。耐药屏障低时,更容易发生耐药性。

治疗因素

1.联合抗病毒治疗(ART)的应用: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并延缓疾病的进展。但是,长期应用ART也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抗病毒药物的种类和组合:抗病毒药物的种类和组合也会影响耐药性的产生。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组合,可以降低耐药性的产生风险。

3.ART方案的调整和优化:ART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可以降低耐药性的产生风险。如果患者发生耐药性,需要及时调整ART方案,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

环境因素

1.病毒传播的途径:病毒传播的途径也会影响耐药性的产生。例如,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毒更容易产生耐药性,而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则较少产生耐药性。

2.病毒传播的强度:病毒传播的强度也会影响耐药性的产生。例如,在一个艾滋病高流行地区,病毒传播的强度很大,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3.病毒传播的范围:病毒传播的范围也会影响耐药性的产生。例如,在一个艾滋病高流行地区,病毒传播的范围很广,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社会因素

1.艾滋病的污名化:艾滋病的污名化导致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从而增加了耐药性的产生风险。

2.艾滋病的歧视:艾滋病的歧视导致患者难以获得治疗,从而增加了耐药性的产生风险。

3.艾滋病的贫困化:艾滋病的贫困化导致患者难以获得治疗,从而增加了耐药性的产生风险。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1.病毒基因突变:

*病毒基因突变是导致艾滋病毒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毒的基因组由RNA组成,RNA很容易发生突变。当病毒复制时,如果RNA聚合酶出错,就会产生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病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使病毒对药物的攻击更加耐受。

*例如,艾滋病毒蛋白酶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如果蛋白酶发生突变,就有可能使病毒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

2.病毒的变异:

*艾滋病毒的变异性很强,这意味着病毒可以迅速地改变其基因组。这种变异性使病毒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也可以使病毒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例如,艾滋病毒的表面蛋白gp120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的受体。如果gp120发生突变,就有可能使病毒对中和抗体耐药。

3.患者的依从性差:

*患者的依从性差是导致艾滋病毒耐药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患者不按时、按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就会给病毒产生耐药性的机会。

*例如,如果患者忘记服用药物,或者在服药期间饮酒,就有可能使病毒产生耐药性。

4.药物的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会与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降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这种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

*例如,某些抗生素可能会降低蛋白酶抑制剂的疗效。

5.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如宿主的遗传背景、营养状况、吸烟史等,也可能影响艾滋病毒耐药性的产生。

*例如,宿主具有某些基因可能使病毒更容易产生耐药性。吸烟也会增加病毒产生耐药性的风险。第二部分耐药突变的类型关键词关键要点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

1.M184V/I:最常见的耐药突变,可导致对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等药物的耐药。

2.K65R:可导致对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与其他耐药突变联合存在,导致更广泛的耐药性。

3.D67N:可导致对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导致病毒复制能力下降。

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

1.K103N/S:最常见的耐药突变,可导致对奈韦拉平、依非韦伦、利匹韦林等药物的耐药。

2.Y181C/I:可导致对依非韦伦、利匹韦林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与其他耐药突变联合存在,导致更广泛的耐药性。

3.G190A/S:可导致对依非韦伦、利匹韦林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导致病毒复制能力下降。

整合酶抑制剂耐药突变

1.G140S/A:最常见的耐药突变,可导致对拉替拉韦、依维拉韦、多拉韦林等药物的耐药。

2.Q148H/R:可导致对拉替拉韦、依维拉韦、多拉韦林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与其他耐药突变联合存在,导致更广泛的耐药性。

3.N155H:可导致对拉替拉韦、依维拉韦、多拉韦林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导致病毒复制能力下降。

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突变

1.D30N:最常见的耐药突变,可导致对奈非那韦、印地那韦、司匹兰诺韦等药物的耐药。

2.M46I/L:可导致对奈非那韦、印地那韦、司匹兰诺韦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与其他耐药突变联合存在,导致更广泛的耐药性。

3.V82A/F/T/S:可导致对奈非那韦、印地那韦、司匹兰诺韦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导致病毒复制能力下降。

入药抑制剂耐药突变

1.I50L:最常见的耐药突变,可导致对恩夫韦肽、利匹韦林等药物的耐药。

2.V31M:可导致对恩夫韦肽、利匹韦林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与其他耐药突变联合存在,导致更广泛的耐药性。

3.P66S:可导致对恩夫韦肽、利匹韦林等药物的耐药,并可能导致病毒复制能力下降。艾滋病毒耐药性机制及克服策略

耐药突变的类型

1.酶活性中心突变:这种突变改变了酶的活性中心,使其无法有效地与抗病毒药物结合,从而降低了药物的疗效。例如,HIV-1的逆转录酶中,K103N突变可导致耐药性,因为该突变改变了酶的活性中心,使之无法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结合。

2.底物结合位点突变:这种突变改变了底物结合位点,使其无法与抗病毒药物有效结合,从而降低了药物的疗效。例如,HIV-1的逆转录酶中,M184V突变可导致耐药性,因为该突变改变了底物结合位点,使之无法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结合。

3.共突变:这种突变是指两个或多个突变同时发生,它们一起导致耐药性。例如,HIV-1的逆转录酶中的K103N和Y181C突变共同导致耐药性,因为它们一起改变了酶的活性中心和底物结合位点,使之无法与NNRTIs和NRTIs结合。

4.基因组突变:这种突变是指病毒基因组的序列发生改变,导致了耐药性。例如,HIV-1的整合酶中,G140S突变可导致耐药性,因为该突变改变了整合酶的序列,使之无法有效地与整合酶抑制剂结合。

5.表型突变:这种突变是指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发生改变,导致了耐药性。例如,HIV-1的gp120蛋白中,V3环突变可导致耐药性,因为该突变改变了gp120蛋白的结构,使之无法与中和抗体有效结合。第三部分耐药性的代谢途径关键词关键要点【耐药性的代谢途径之一:磷酸化代谢】:

1.磷酸化是艾滋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合成和复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代谢途径。

2.磷酸化反应可以使艾滋病毒衣壳蛋白和衣壳核心蛋白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影响药物与这些靶标的亲和力。

3.西多夫定、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恩曲他滨等核苷/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都可能在细胞内发生磷酸化,并通过调节逆转录酶的活性来抑制病毒复制。

【耐药性的代谢途径之二:乙酰化代谢】:

耐药性的代谢途径

耐药性的代谢途径是指艾滋病毒通过改变药物的代谢途径,使其无法进入感染细胞或无法发挥抗病毒作用,从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1.药物转运蛋白的表达改变

药物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蛋白质,可以将药物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从而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艾滋病毒可以通过改变药物转运蛋白的表达,使其将药物转运出细胞,从而降低药物的抗病毒活性。

#2.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改变

药物代谢酶可以将药物分解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从而降低药物的抗病毒活性。艾滋病毒可以通过改变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使其将药物代谢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从而降低药物的抗病毒活性。

#3.药物靶点的改变

药物靶点是药物发挥抗病毒作用的部位。艾滋病毒可以通过改变药物靶点的结构,使其无法与药物结合,从而降低药物的抗病毒活性。

#4.其他代谢途径

除了上述三种代谢途径外,艾滋病毒还可以通过其他代谢途径产生耐药性,例如通过改变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过程,从而降低药物的抗病毒活性。

克服耐药性的策略

#1.使用联合抗病毒治疗

联合抗病毒治疗是指同时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并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2.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

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是指作用于艾滋病毒不同靶点的抗病毒药物。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并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3.使用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抗病毒药物

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抗病毒药物是指对多种艾滋病毒亚型都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使用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并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4.使用抑制药物转运蛋白活性的药物

抑制药物转运蛋白活性的药物可以降低药物转运蛋白将药物转运出细胞的能力,从而提高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强药物的抗病毒活性。

#5.使用抑制药物代谢酶活性的药物

抑制药物代谢酶活性的药物可以降低药物代谢酶将药物代谢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的速度,从而提高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强药物的抗病毒活性。

#6.使用新型抗病毒药物

新型抗病毒药物是指针对艾滋病毒新的靶点的抗病毒药物。新型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从而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并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第四部分耐药性产生的影响因素关键词关键要点【病毒因素】:

1.艾滋病毒的变异能力与耐药性密切相关。艾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容易发生变异,产生不同基因型的变异株。这些变异株具有不同的药物敏感性,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

2.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种类和数量也影响耐药性的产生。艾滋病毒主要感染CD4+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不同细胞对艾滋病毒的复制能力不同,耐药性的产生也不同。例如,巨噬细胞中艾滋病毒的复制率高于CD4+T细胞,因此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3.艾滋病毒的感染阶段和持续时间也影响耐药性的产生。急性期艾滋病毒感染时,艾滋病毒的复制率高,更容易产生耐药性。慢性期艾滋病毒感染时,艾滋病毒的复制率较低,产生耐药性的几率较小。

【宿主因素】:

#艾滋病毒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克服策略

耐药性产生的影响因素

#1.药物浓度的选择压力

药物浓度是影响耐药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药物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时,病毒株可以在药物的压力下继续复制,从而产生耐药突变。因此,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是预防耐药性产生的关键。

#2.药物的半衰期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维持时间越短,病毒株产生耐药突变的机会就越大。因此,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需要增加给药次数或剂量,以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3.病毒载量的多少

病毒载量是指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载量越高,病毒株的数量越多,产生耐药突变的机会就越大。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艾滋病,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减少耐药性产生的风险。

#4.宿主的免疫状态

宿主的免疫状态也是影响耐药性产生的一个因素。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需要加强抗病毒治疗,并采取措施增强免疫功能。

#5.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对彼此的疗效或安全性产生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药物浓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给药时间。

#6.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的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的程度。依从性差的患者,更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预防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措施。第五部分耐药性检测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分子生物检测方法】:

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利用逆转录酶将艾滋病毒RNA转录成cDNA,再通过PCR扩增特异性基因序列,检测其是否携带耐药突变。

2.DNA测序法: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耐药相关基因序列中的突变位点和类型,并确定耐药突变的具体类型和水平。

3.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利用荧光染料或探针标记特异性基因序列,在PCR扩增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信号,实现对耐药基因的定量检测,并可用于监测耐药突变的动态变化。

【表型检测方法】:

耐药性检测方法

1.病毒载量检测

病毒载量检测是检测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艾滋病毒数量的方法。病毒载量检测可以用于:

*监测艾滋病毒感染的进展情况

*评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检测艾滋病毒耐药性

2.基因分型检测

基因分型检测是检测艾滋病毒基因序列的方法。基因分型检测可以用于:

*检测艾滋病毒耐药性

*追踪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

*开发新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3.表型检测

表型检测是检测艾滋病毒对不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的方法。表型检测可以用于:

*检测艾滋病毒耐药性

*选择最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

4.整合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

整合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是检测艾滋病毒对整合酶抑制剂药物的敏感性的方法。整合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可以用于:

*检测艾滋病毒耐药性

*选择最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

5.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

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是检测艾滋病毒对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的敏感性的方法。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可以用于:

*检测艾滋病毒耐药性

*选择最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

6.核苷/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

核苷/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是检测艾滋病毒对核苷/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的敏感性的方法。核苷/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可以用于:

*检测艾滋病毒耐药性

*选择最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

7.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

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是检测艾滋病毒对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的敏感性的方法。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性检测可以用于:

*检测艾滋病毒耐药性

*选择最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第六部分耐药性治疗方案关键词关键要点【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耐药性】:

1.NRTIs通过竞争性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耐药性通常是由于逆转录酶的突变,导致其对NRTIs的敏感性降低。

2.NRTIs的耐药性突变通常发生在逆转录酶的保守区域,例如天冬氨酸69(D69)和亮氨酸74(L74)。这些突变导致NRTIs与逆转录酶的亲和力降低,从而降低NRTIs的抑制作用。

3.NRTIs的耐药性突变可以通过使用NRTIs的组合或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克服。

【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性】

#艾滋病毒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克服策略

#耐药性治疗方案

艾滋病毒耐药性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时,病毒产生基因突变,导致药物无法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的一种现象。耐药性的产生会使ART治疗失败,并增加感染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目前,克服艾滋病毒耐药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案:

1.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减少病毒产生耐药性的几率。联合用药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并降低病毒载量。目前,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

*三联疗法:即同时使用三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和依非韦伦。

*四联疗法:即同时使用四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恩曲他滨、替诺福韦、依非韦伦和拉米夫定。

2.更换药物:

当患者对一种或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时,医生可能会更换其他药物。更换药物可以帮助抑制病毒复制,并降低病毒载量。常用的更换药物方案包括:

*恩曲他滨换替诺福韦

*依非韦伦换拉米夫定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换达鲁那韦/利托那韦

3.剂量调整:

当患者对一种或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时,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剂量调整可以帮助抑制病毒复制,并降低病毒载量。常用的剂量调整方案包括:

*恩曲他滨剂量增加至每天300mg

*替诺福韦剂量增加至每天300mg

*依非韦伦剂量增加至每天600mg

4.使用新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近年来,一些新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开发出来,这些药物对耐药病毒具有较好的疗效。常用的新药包括:

*多拉韦林

*依维拉韦

*比克他韦

5.阻断耐药病毒的传播:

阻断耐药病毒的传播可以防止耐药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并降低耐药病毒的发生率。常用的阻断耐药病毒传播的措施包括:

*使用安全套

*进行艾滋病毒检测

*及早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坚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6.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来克服艾滋病毒耐药性。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包括: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疫苗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有望在未来为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第七部分耐药性治疗中药物监测关键词关键要点【艾滋病药物耐药性监测】

1.艾滋病药物耐药性监测是通过检测患者病毒载量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来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

2.耐药性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并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耐药性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至关重要。

【艾滋病药物耐药性监测方法】

耐药性治疗中药物监测

#一、HIV耐药性检测策略

耐药性监测是指用于监测艾滋病毒对药物治疗反应的实验室检测,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做出调整,以防止耐药性的发生或延缓耐药性的进展。

耐药性监测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检测艾滋病毒的基因序列,以确定病毒是否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基因检测是耐药性监测的主要方法,它可以检测到对所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耐药性。

*表型检测:表型检测可以评估艾滋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以确定病毒是否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表型检测通常用于检测对蛋白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性。

#二、HIV耐药性检测的时机

耐药性检测的时机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

*初次感染:初次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进行耐药性检测,以确定病毒是否对药物存在耐药性。

*治疗期间:治疗期间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耐药性检测,以监测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及时发现耐药性的发生。

*治疗失败后: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应进行耐药性检测,以确定耐药性的原因和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三、HIV耐药性检测的结果解读

耐药性检测的结果通常以耐药性评分来表示,耐药性评分越高,表示病毒对药物的耐药性越强。耐药性评分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敏感:病毒对药物敏感,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

*中等耐药:病毒对药物具有中等耐药性,药物可以部分抑制病毒的复制。

*高耐药:病毒对药物具有高耐药性,药物无法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

#四、HIV耐药性检测的意义

耐药性检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耐药性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防止耐药性的发生。

*监测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耐药性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耐药性的发生。如果耐药性发生,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防止耐药性的进展。

*评估新药的有效性:耐药性检测可以帮助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并确定新药是否可以用于治疗对现有药物耐药的患者。第八部分耐药性的预防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一、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1.预防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毒:对孕产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