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课件(第二讲)_第1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课件(第二讲)_第2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课件(第二讲)_第3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课件(第二讲)_第4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课件(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收入分配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一、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一)所有制与所有权在思想史上,所有制最初只是一个法权概念。“property”萨伊:“就政治经济学来说,它只把财产所有权看作鼓励财富的积累的最有力的因素,并满足于财产所有权的实际稳定性,……”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所有制的法律形式与经济内容区别开来——所有制与所有权所有制是财产归谁所有的经济制度,所有权是财产归谁所有的法律制度。马克思:“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是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二)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一个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得以展开并反复进行的前提条件和关键要素;谁控制了生产资料谁就控制了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生产资料所有制内容:第一,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第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第三,对经济剩余的占有关系。二、所有权的权能广义的所有权,是指一组而不是单一的权利,包括了归属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狭义的所有权,仅指单一的归属权,包含在广义的所有权中。通常考察广义的所有权包含的基本权能,即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1.占有权: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权利;2.使用权:依财产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权利;3.收益权:获取基于财产占有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权利;4.处分权: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权利。三、所有权各项权能的统一与分离(一)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和分离;土地所有者兼农业资本家使用自有土地;“资本和土地的分离、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的分离。”资本主义农业中三个阶级——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二)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和分离;资本家使用自有资本;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是同一主体。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向新的社会制度转变的过渡点。讨论:现实中还有哪些统一和分离的情况?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所有制的理论与实践(一)马恩研究问题的现实基础自由资本主义进人鼎盛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激化。“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二)社会所有制的提出“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使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让它们供全体和为了全体的利益而共同使用。”

以资本主义创造的成就为基础(三)社会所有制的尝试南斯拉夫:——实行企业自治——实际上是企业所有制。恩格斯:“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出现以来,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常作为未来的理想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个别人物和整个派别的脑海中。这种占有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讨论:社会所有制是啥样,是否全民所有制?二、全民所有制的真实面目(一)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我国在建国后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模式,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二)全民所有制并非社会所有制全体“人民”所有并不是全体“公民”所有“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三)“全民所有制”并非全民所有制。全体“人民”的一部分社会的不同个体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的关系不一样。(1)从全国范围来说,全民所有制主要在城市实行。(2)从城市居民来说,只有一部分人能成为“全民所有制职工”。(3)在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别。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一)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时代的公有制或私有制都可能是一个系列,包括多种实现形式。

马克思:“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私有制在最初看来所表现出的无数色层,只不过反映了这两极间的各种中间状态。”私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工人——小生产者——小业主——资本家——大资本家社会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图2.1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二)社会所有制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三个基本思路:第一,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第二,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是基础。第三,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与“个人所有”。——“共同占有”与“个人所有”的统一。社会所有制迄今还没有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出现过。(三)股份制是社会所有制的初级形式在终极所有权层次,可以是个人所有,而在法人财产权层次,是共同占有的。“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制一样,应当被看成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第一节按劳分配原则一、按劳分配的实质(一)按劳分配思想的形成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同工同酬是完全公正的”马克思、恩格斯早期不主张按劳分配,将其称作“资产阶级法权(权利)”。“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按需分配

后来,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们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又是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按劳分配的原因:公有制——前提条件;生产力——物质条件;旧的社会分工、劳动差别、劳动的谋生性质——直接原因。(二)按劳分配思想的内容——《哥达纲领批判》“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分配什么社会总产品作六项“必要扣除”生活资料的一部分“扣除”的去向取之于民,归根结底用之于民如何分配第一,只能以劳动为依据;第二,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第三,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二、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一)按劳分配的特点——量体、媒体、主体的换位:第一,以劳动贡献为依据;——按实现的价值量分配。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劳动——货币工资——个人消费品——货币工资难以准确反映劳动量;——货币工资所代表的价值量会变化;——货币工资可以执行货币的职能。第三,在企业范围内进行。(二)按劳分配的意义(1)使劳动成为占有产品和获得收入的唯一根据;(2)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二节

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一、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单一的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1.按资本要素分配。2.按劳动力要素分配。3.按土地要素分配。4.按技术要素分配。5.按管理要素分配。6.按信息要素分配。(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考察严格区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第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第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第三,深化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第三节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一、效率与公平的内涵效率与公平是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效率——配置效率、经济活动的效率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改革开放前——以公平为基点;改革开放后——以效率为基点。十三大(1987):“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1992):“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五大(1997):“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三、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指标和方法(一)收入差距的衡量——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OCE曲线即为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G=M/(M+N)。0<G<1OEACDMN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二)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城乡合并的基尼系数,1984年为0.3,1989年为0.35。中国社科院课题组:1988年的基尼系数为0.382,1995年为0.452。世界银行预测: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将会急剧扩大,基尼系数将会从1999年的0.437上升到2020年的0.474!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比较大,而且这种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合理的。讨论:如何看待当前收入差距扩大这一现象?

四、更加注重公平十六大(200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