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综合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规范_第1页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综合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规范_第2页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综合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规范_第3页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综合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规范_第4页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综合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试行)SYJ24-87(试行日期1988年5月1日,石油工业部同意)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依据《中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要求》要求,并结合油、气田及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必需遵照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足利用油、气资源,有效地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改善生产环境,发展生产,为人民提供清洁、优美、平静劳动和生活环境。第1.0.3条油、气和长输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建设和油、气田和长输道建设、矿区建设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步发展要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第1.0.4条本规范适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和工输管道新建工程及扩建、改建工程新建部分(包含外资、合资、引进项目)防治污染设计;不适适用于油田、气田物探、钻井、试油、井下作业工程。第1.0.5条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除实施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相关要求。本规范波及部分,可参考实施相关部门、地方现行环境保护规范、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卫生标准。第1.0.6条本规范由建设项目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负责实施;由建设项目所在单位主管环境保护部门监督实施。第二章通常要求第2.0.1条油、气田和长输程及其它大型厂、站、库建设项目标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负责提出环境影响汇报书或环境影响汇报表。第2.0.2条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工程及其它大型厂、站、库建设项目标初步设计,必需依据同意环境影响汇报书或环境影响汇报表编制环境保护章节,其关键内容有:一、环境保护设计关键依据;二、关键污染源和关键污染种类、数量、浓度或强度及排放方法;三、采取排放标准,处理工艺技术能达成排放指标;四、环境保护工程采取优异工艺技术、处理工艺步骤及综合利用方案;关键设备和建(构)筑物;五、绿化设计;六、对资源开发而引发生态改变所采取防范方法;七、环境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参见石油部《油气田环境监测工作暂行措施》);八、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及经营费用估算;九、存在问题及提议。第2.0.3条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全方面计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二、采取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应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排方污染物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指标;三、利用中国外优异成熟治理技术、监测技术;四、有利用价值物质、热能应回收利用,以废治废综合治理,预防产生二次污染。第2.0.4条油气厂、站、库应部署在生产居住区污染系数最小方位上风侧;应在当地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下游。第2.0.6条油气厂、站、库污染危害性大设施、设备、废气排放筒、火炬等应部署在行政管理和生活设施污染系数最小方位上风侧,在最远地段,然后再确定其它设施对应位置。第2.0.7要油气厂、站、库区和居住区之间,应设置一定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应依据国家《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技术标准和方法》(GB3840-83)中相关防护距离要求计算确定。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许可浓度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二级标准要求。第2.0.8条油气厂、站、库应进行绿化设计,其绿化系数不得小于10%,绿化系数计算参见附录一。第2.0.9条厂、站、库油罐区防火堤内,消防道路和油罐防火堤间严禁栽种树木;在确保安全防火前提下,生产区段应依据其生产性质、环境保护要求和土壤、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栽培抗污染能力强,有很好净化空气能力,适应性强,不妨碍环境卫生或敏感性强含有监测性能扔植物。第三章防治水污染第3.0.1条油气田和长输管道所用生活用水或生活工业适用供水水源应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水源卫生防除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井不应和油气井、注水井组成层系连通;油气井、注水井钻井经过地下含水层时,应将含水层封堵;二、地下水源单井和井群影响半径范围内,不是建放射性物质库房及废弃物理弃点等设施,严禁用渗井、渗坑排放有毒、有害废水;三、地面水源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范围内,严禁排入含油、含毒、含病原体、含放射性物质废水;不得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取水点上游1000m断面处水质应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要求,详见附录二。第3.0.2要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生活饮用水管线不得和注水管线、含油污水管线连通;向有毒有污染生产设备供水时,必需采取有效防污染方法,预防有毒有污染物质进入供水管线。第3.0.3条油气厂、站、库应控制新鲜用水量;尽可能提升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废水排放量。第3.0.4条油气厂、站、库废水应按清污分流标准,依据排放废水水质、水量、处理方法,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部署排水系统。排放水质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要求排放标准。第3.0.5条油、气接转站、计量站、长输管道中间站、计量间和单井拉油井场少许含油污水不得就地排放,或用渗井及稀释排放,宜用容器储存或用其它方法搜集处理。第3.0.6条原油脱水装置排出含油污水,其含油量应小于0.5%,用管道输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不得就地排放。第3.0.7条工艺装置、油泵房、油罐、装卸油栈台、混合轻油罐等处含油污水,含溶剂废水及其它受污染水,宜用管道或其它方法搜集处理。第3.0.8条油田采出水应首先用于油田注水。用于回注油田含油污水应依据其不一样水质,采取多种有效工艺方法处理,使其水质符合油田注水水质标准。第3.0.9条注水井洗井返出水宜依据油田所处地域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管线、罐车回收到污水处理站,或用活动处理设备就地处理。第3.0.10要天然气井场、集气站、天然气净化厂、烃液(轻油)加工厂含油、含硫、含盐、含溶剂废水应加收储存,送至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第3.0.11条油、气田采出水中贪有回收利用价值元素(物质),并在技术经济可行情况下,应发展综合利用。第3.0.12条气田采出水和厂、站生产废水若无法综合利用,当有渗透性好、封闭性好、有足够容积地层和枯竭井可利用时,宜回注地层。第3.0.13条气田采出水和厂、站生产废水无回注条件时,应依据废水性质、当地环境保护要求,采取适宜、有效工艺技术处理、严禁采取渗坑或稀释排放有毒、有害房水。第3.0.14条I油气田采出水,厂、站、废生产废水若不能用于油田和气田回注或综合利用,而需排放时,必需经处理使其达成《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3550-83)或当地排放标准要求方可排放。若必需排入农田或渔业水体时,应经处理使水质符合《农田浇灌水质标准》(GB5084-85)和《渔业水质标准》(TJ35-79)要求。第3.0.15条天然气净化厂、烃液(轻油)加工厂产生溶液复活釜残液、脱硫精制后废碱液应妥善处理,不得任意排放。第3.0.16条设备、容器、管线排污放空、扫线时排放少许零星油品、烃液、含油、含盐、含硫废水、溶剂残液等污染物,应设置专用容器或其它设施搜集并回收上理。第3.0.17条储存、输送有害毒、有害废水容器、管线及其隶属构筑物必需采取防渗漏、防外逸和对应防腐蚀方法。第3.0.18条含有易挥发有毒、有害气体废水应密闭输送。第3.0.19条油气厂、站、库排放废热水时,要预防对受纳水体产生热污染。地面水受纳废热后,水域混合区边缘水温许可增高3℃;在夏季水域水温最高不得超出35℃,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热废水应采取冷却降温或其它预防热污染方法后,方可排入水体。第3.0.20条污水或废水处理应选择低毒、高效、二次污染较轻水处理药剂。第3.0.21条同气厂、站、废水总排水口,应设取样口和计量设施;生产装置可依据需要设置取样口和计量设施。第四章防治大气污染第4.0.1条油田内原油和油田气集输、处理、储运工艺过程应采取密封步骤;原油应进行稳定,油田气应进行气体净化和轻油回收,预防挥发烃类对大气污染。生产过程中产生凝液和气体不得任意排放,应回收利用;如需排放时,应采取必需方法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原油和油田气净化处理及烃液(烃油)回收、储运工艺设计应按《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SYJ4-84)第四章实施。第4.0.2条未经稳定处理原油不得进入常压油罐(缓冲罐、沉降脱水罐、稳定装置供油罐等)。原油应采取浮顶罐或有防蒸发损耗固定顶罐储存,以减轻挥发烃类对大气污染。第4.0.3条原油、天然汽油和成品油用火车、汽车油罐车运输装卸油时,宜采取浸没式液下装油方法或其它密闭装卸油方法;且不得用蒸气直接加热。第4.0.4条气田天然气集输步骤应回收凝析液,分离出烃液(轻油)应稳定,稳定释放气宜回收,不得任意排放,需排放时,应经过气筒,燃烧后达标排放。第4.0.5条油汽厂、站、库正常开、停工时,应采取方法降低天然排放量;若必需排放及发生事故时,应用管线通往放空火炬、燃烧后排入大气。第4.0.6条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应提升硫磺回收率,降低尾中总硫含量;制硫尾气经处理后,应达成国家和当地废气排放标准方可排入大气。第4.0.7条硫化氢、二氧化硫、烟尘及其它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排放量和排气筒高度计算按国家《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技术标准和方法》(GB3840-83)实施。第4.0.8条含硫污水汽提出硫化氢气体应回收或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第4.0.9条油气厂、站、库加热炉、锅炉/灼热炉物烟尘浓度超出标按时,必需采取行之有效消烟除尘、烟气净化设施,消除烟尘对大气污染。第4.0.10条油气厂、站、库工业废气排放筒需设监测采样孔。第五章防治废弃物污染第5.0.1条气田天然气净化、烃液(轻油)加工厂污水处理设施产生废渣、污泥宜经浓缩、脱水和灼烧、灰渣应妥善处理,预防二次污染。第5.0.2条油田从油罐、油罐车、管线、污水处理设施中消除房油泥、油砂、过滤滤料等废弃物,有条件时,应综合利用,不然应妥善处理,预防疲惫不堪一次污染。第5.0.3条多种废弃物不得倒入自然水体或任意遗弃,可采取无害化堆置,其中有毒物质应集中搜集,堆放场应能防水、防渗漏、防扬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第六章防治噪声污染第6.0.1条油田、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和总体布局应合理部署噪声源位置,产生噪声场所和设备宜尽可能集中部署,应和居住、文教卫生、科研和需要平静区域隔离,并可利用地形、地貌、建(构)筑物、绿化带等阻挡噪声传输。第6.0.2条厂/站/库生产区工作地点噪声标准值为85dBA,对天天接触噪声少于8小时工种,噪声标准可按表6。0。2实施.噪声标准表6。0。2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h)8421最高不得超出许可噪声dBA85889194115第6.0.3条生产区控制操作室、化验室、值班室、办公室其室内噪声不应大于60dBA,超出者应采取隔声、吸声方法。第6.0.4条居民区、科研、文教卫生区环境噪声,白天不应大于50dBA,夜间不应大于40dBA;居民、商业混合区白天不应大于55dBA,夜间不应大于45dBA。第6.0.5条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应选择合理工艺和设备,控制噪声源,当车间、厂房建(构)筑物内和机器设备噪声超出标按时,应采取吸声、隔声、消声、阻尼、减振等技术方法减低噪声。推荐机泵设备降低噪声方法可参见附录三。第6.0.6条工业和环境噪声检测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和《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3222-82)实施。附录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附表2.1*为参考标准,专对湖泊、水库等封闭性水域水质要求,以预防水质富营养化。注:第一级——水质良好,相当于未受人类活动污染影响河流源头水质,宜作多种用途良好水源。第二级——水质很好,大致相当现行TJ20-7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源水质和TJ35-79《渔业水质标准》水质。第三级——水质尚好,是依据水质基准资料,为预防地面水污染而要求最低水质要求。本标准中各项目标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统一要求实施。附录三推荐机泵设备降低噪声方法表附表3.1附录四名词解释一、油气厂、站、库——属于油田、气田、长输油、气管道油气集中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厂)、矿场油库、输气压气站、天然气净化、烃液(轻油)加工厂、输油首、末站。二、污染系数——反应风向、风速和污染程度关系数值。三、敏感性强含有监测性能植物——对有害气体抗生弱,反应敏感,在污染浓度不高时就出现受害症状,最先发出污染信息植物,大家能够依据植物受害程度来判定大气污染情况。四、达标——达成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五、含油污水——从含有原油、天然气中脱出、以油份为关键污染物质水。六、废水——经生产过程使用后排放或产生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深入直接利用价值。七、采出水——存在于油、气产层液态水,在开采过程中随油、气流流出地面,常有较高矿化度、含盐量。八、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