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_第1页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_第2页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_第3页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_第4页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

人一生一般有两个家庭:

原生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也就是原生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

“再生”家庭: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庭,也就是自己“当家”的家。

一、探索原生家庭的意义第2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不记得的事情对你影响更大记得的事情和当你年幼在原生家庭时一些不记得的事情,哪个对你的影响比较大呢?电脑程序

一、探讨原生家庭的意义第3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探讨原生家庭的意义1.个人成长的意义成为生活的导演而非命运的演员和观众第5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关系的意义由于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规则。牙膏从哪里挤

第6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习惯和规则。男尊女卑的家庭第7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误会都因为我们不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所以都是鸡同鸭讲。第8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练习1.写下最欣赏你父亲、母亲的三个优点:父亲的优点:母亲的优点:2.写下你最不喜欢父亲和母亲的某个方面:最不欣赏父亲的:最不欣赏母亲的:第9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练习1.写下最你自己的优缺点:优点:缺点:2.写下你伴侣的优缺点:优点:缺点:第10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2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

A君长得帅、条件好,周遭有许多女孩子喜欢他,但他的初恋情人患了抑郁症,自杀未遂刚出院。他的第二个女友,是个“暴食症”或“神经性厌食”者。目前他的第三任女友则是个有夫之妇,得不到丈夫的爱,而在绝望时遇到A君。为什么他不断地被“受苦”的异性所吸引?总是喜欢精神上有问题的人?

第13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

A君十二岁时,父亲有外遇,母亲顿时精神濒临崩溃,开始进出医院;当时,还是个小男孩的他必须转换角色来扶持母亲,其实他更需要被人照顾、关爱。A君象小时候帮助母亲般来帮助那些女孩,希望自己的好行为能使她们快乐起来,并且她们能够重新开始来爱他。在心理学上,这称为“强迫性重复”。

第14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5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原生家庭的三个影响因素1、家中排行2、成长背景3、内在誓言

第16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家中排行老大性格老二性格中间性格老小性格独生子女性格寄养性格家族的投射vs家族的分裂第17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活动画下你的家谱图第18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9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成长背景心理按钮:例:眼泪操纵者第20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B君的哥哥、弟弟都很外向,很会讲话,他则较安静善于思考。B君不吵不闹、常被忽略、不被注意,所以从小受到的伤害就是“不公平”,他最害怕的也是“不公平”,这是他的“心理按钮”。当别人对他不公平时,就会使他的情绪爆发出来。

第21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B君的妻子是家中的长女,和母亲感情非常好,她对有外遇的父亲心怀恨意,父女之间有很多冲突,父亲自然把许多的爱给了第二个女儿;可想而知,她的“心理按钮”便是希望得到更多男性的爱,希望被珍惜、被疼爱。这个妻子的“按钮”是要“成为特别的”,在丈夫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有时她撒娇、耍赖,想得到丈夫的“包容”,也医治过去的伤痛,但B君就受不了,因为这样“不公平”,他认为凡事都要“讲理”,当他越要讲理,妻子越觉得不被“宠爱”,两人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僵持不下。

第22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B君妻子生气的对象其实是自己的父亲,每当丈夫强调“公平”的刹那,她好像又看到从前父亲用严苛的标准在要求她;当父亲再度出现时,她的愤怒便有了发泄对象。经过一些心理辅导,认识了“原生家庭”的观念,她学习饶恕父亲,并把过去的需要讲出来,改善了父女的关系;B君看到妻子和岳父之间有这么大的冲突及痛苦,便特别疼爱妻子,妻子心存感激而对丈夫更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第23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生活中有些冲突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很多人因为长年的冲突没有获得解决,心灵不断得受折磨。我们要把潜意识主宰状态转成意识主宰状态,了解过去带来的影响,并学会如何从当中跳脱出来。影片----《爱德华大夫》

第24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两种家庭容易伤害孩子过度入侵过度疏离第25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6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活动三:你的心理按纽在哪里?第27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内在剧本为什么我会找一个不靠谱的男人?阴影理论代际传承第28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子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第29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这个影响一生的决定,并不见得一定是坏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阶段保护了你,对你有帮助。只是到后来,当你的人生环境改变时,过去这保护你的行为在新的环境里,反而变成了阻碍。第30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1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度补偿=PS婚姻中的许多问题常是由原生家庭衍生而来的。过去的心理创伤,在与亲密的人互动关系中最常浮现;以前没有得到的满足,现在要加倍得到。第32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比如小时候曾被父亲虐待,对下一代可能会产生两种极端的倾向:

认同:一种是重复模式,不自觉地成为打孩子的人;

反认同:另一种则可能是过度溺爱、完全不管教孩子。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我们应警惕自己,莫让过去的创伤延续到现在,勿用愤怒向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讨债”,而要以理性、爱心慢慢解决问题。

认同vs反认同第33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恋父、恋母情结情结=潜意识层面=想要不能症=不能表达的依恋第34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强迫性重复家庭暴力的“遗传”:强迫性重复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在人生最初阶段经历了什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就会刻意地去寻找相同的情绪。比如,他经历了快乐的事情,就会在以后去寻找快乐的情绪;而经历了痛苦,就会去寻找痛苦的情绪。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强迫性重复。在重复中去治愈,希望得到一个不一样的结果伤害下一代,造成心理创伤,影响成长后的生活第35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

我今年35岁,经历了几次梦魇般的婚姻。父母是新疆插队的知青,我6个月大时被送到姑姑家寄养。5岁时回到父母身边,对父母非常陌生。7岁时,母亲发生了外遇,跟父亲离了婚。从此以后,父亲经常动不动就因为一些小事殴打我。

22岁的时候,我急于摆脱家庭的梦魇,经人介绍与一位男人结了婚。这段婚姻并没有让我摆脱窘境。丈夫竟然跟父亲一样,我再次陷入家庭暴力的魔窟。忍受了6年之后,我终于逃离了那段关系。我的第二任丈夫将我从家庭暴力中拯救出来,这个男人似乎与前夫完全不同,敦厚老实,心地善良,对我也关怀备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男人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看似完美的男人开始殴打我。当第三个男人出现时,我已经33岁了,刚刚从第二次婚姻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这个男人信誓旦旦地保证对我好。然而,在我们结婚后,他也开始动手打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有这种感觉,冥冥中好像有只无形的手,推动我往这个方向走。”第36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析:婚姻的发展的确有规律可循。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们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在不断地重复着7岁以前的经历,这些都是在潜意识层面操作的,当事人通常都觉察不到。这种行为模式也就是心理学的“强迫性重复”。童年阶段是形成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期,该女士重复着被排斥的经历:出生6个月离开父母、没有得到抚养者的关怀,7岁时父母离异、被母亲抛弃,被父亲当作是替罪羊发泄愤怒。童年的经历使她根深蒂固地形成了这样心理情结:我是一个被“排斥”的人。她会“强迫性”地按照被排斥的逻辑去预期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从而把对方推向一个暴力者的位置,成就自己受害者的幻想。从某种程度上说,该女士的状况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因此,觉察自己的内心心理情结和潜意识的需求是这位女士要做的首要功课,先治疗自己,然后才有可能发展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第37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活动写下你的内在剧本第38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练习值得思考的问题1.你从小最需要的,而最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么?2.你从小常常有的一些负性情绪是什么?3.你在哪一方面特别有情感过敏?你的“内在誓言”,或你的一个强烈的经验感受,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是什么?第39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觉察你的内在的三角关系第40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核心家庭成员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式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最主要的元素:父、母、我小练习:用三个圈各代表父、母与我,距离表示关系的亲疏。画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图第41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角关系图解一、最佳的家庭关系------“等边三角形”

这种家庭关系中,父母之间有很好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有很好的关系。如果说孩子中高考是目前这个家庭的主要奋斗目标的话,这个“等边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只要父母给孩子的力量是同方向的,大小相等,孩子就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勇往直前,最终实现欲达到的目标。第42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角关系图解二、较为容易实现的家庭关系-------“等腰三角形”

三个人的关系要做到是“等边”的有很大难度的。但是,只要父母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就能够给孩子很大的支持力。这种状态就是“等腰三角形”的状态。

第43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角关系图解三、容易给孩子造成困扰的家庭关系-------“任意三角形”

恋母情结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第44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角关系图解三、容易给孩子造成困扰的家庭关系-------“任意三角形”1、母子关系过近(父亲功能性缺位、缺位、虚位)。导致孩子在家庭中出不来,与母亲同一战线,保护母亲相依为命,在感情中容易出现问题。女性往往独立能干一心为母亲着想,练成女汉子,内心自尊低。儿子易出现成性别认同困扰,要不成为懦弱的妈宝男,要不成为早熟的小男人。(补位)第45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角关系图解三、容易给孩子造成困扰的家庭关系-------“任意三角形”

2、父女关系过近。女儿性格孤僻,骄纵、依赖。与女性相处容易出现问题。对恋爱对象要求高,恋父情结。第46页,共5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角关系图解三、容易给孩子造成困扰的家庭关系-------“任意三角形”

3、父母之间的距离很大当父母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开的时候,孩子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焦点,这时候家庭的三角形就成为了两条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