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报告_第1页
方案设计报告_第2页
方案设计报告_第3页
方案设计报告_第4页
方案设计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名称:参赛组成员:装订线“计里器学校名称:参赛组成员:装订线1、设计概述我们利用齿轮传动机构将车轮行走的距离反映出来,车轮向前滚动带动各齿轮转动,D=100mm,周长L=D*π≈300mm假定测距6000mm,那么齿轮转动20周,刻度盘转动1周。设计并加工制造出一款具有度量规定两端点之间直线距离〔比赛抽取值,可以精确到10%,最小量程是30mm〕的“计里器”。2、设计思路和方案一、设计思路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于自动计量道路里程的车辆,由记道车开展而来。它是利用齿轮传动机构将车轮行走的距离〔长度〕反映出来,当车每行一里时,车上之木人击鼓一槌,车行十里击一镯。在表现形式上,与今天汽车里程表每行1公里,里程表便走动一个数码,或在显示屏上显示1个里程数值相同。记里鼓车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测量道路里程的长度计量器具。它是利用车轮与一套减速齿轮系相配合,使得车轮走满1里时,有一个齿轮刚好转1周,并拨动车上的木人击鼓1次,从而起到自动计量里程的作用。卢氏“记里鼓车”有双层:行一里上层木人击鼓,行十里那么次层木人击镯。张荫麟根据《宋史·舆服志》的记载推断卢氏“记里鼓车”的齿轮结构〔图三〕。图中甲为车轮,乙为立轮,丙为下平轮,丁为第一贯心轴,戊为旋风轮,己为中平轮,庚为第二贯心轴,辛为小平轮,壬为上平轮,葵为第三贯心轴。左车轮与立轮同轴,下平轮与旋风轮同轴,立轮与下平轮咬合,旋风轮与上平轮咬合。这样,左车轮带动立轮,立轮带动下平轮,下平轮带动旋风轮,旋风轮带动上平轮。因此随着车轮的转动,所有的齿轮都能转动起来。第二贯心轴上安装的是位于下一层的击鼓木人,第三贯心轴上安装的是位于上层的击镯的木人。如下列图所示:学校名称:参赛组成员:装订线古代记里鼓车的齿轮的传动原理是这样的:立轮全周18齿,下平轮54齿,中平轮100齿,上平轮100齿,旋风轮只有3齿。车轮的直径为6尺,圆周率取近似值3,车轮周长为18尺,即车轮转1周,车行18尺。而古制1800尺为1里,即车轮转100周正好1里。车轮转100周时,第二贯心轴转:100×〔立轮÷下平轮〕×〔旋风轮÷上平轮〕=100×〔18÷54〕×学校名称:参赛组成员:装订线我们现在参考古代记里鼓车的原理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计里器”,如下列图所示。装订线学校名称:参赛组成装订线学校名称:参赛组成员:二、方案D=100mm,周长L=D*π≈300mm

假定测距6000mm,那么齿轮转动20周,刻度盘转动1周。其中,Z1和Z2是伞齿齿数由于伞齿的一般传动比为1,所以Z1/Z2=1。我们取m1=m2=2,Z1=Z2=30,为了其他3组直齿圆柱齿轮比拟均匀地分配传动比,所以我们假定根据齿轮啮合条件:两齿轮模数需相等压力角需相等其中,直齿圆柱齿轮的压力角为定值20°查表易得,我们选择齿轮尺寸如下所示:3、设计结果实现目标:1、具有在赛道上可靠运行的滚动轮〔直径=Φ100mm,材料为硬铝〕2、具有计量滚动轮滚动圈数〔含整数圈和非整数圈〕的读数装置〔通过刻度盘读数〕3、具有手持推〔或拉〕行的把手装置,便于度量操作时推〔或拉〕行计里器。装订线学校名称:参赛组成员:装订线学校名称:参赛组成员:1——伞齿尺寸:Z=30,m=2,D=Φ16,内孔Φ12,厚度17mm2——伞齿尺寸:Z=30,m=2,D=Φ16,内孔Φ12,厚度17mm3和5——圆柱齿轮的尺寸:Z=20,m=1,da=22mm,α=20°,内孔d=6mm,厚度6mm4、7和8——圆柱齿轮的尺寸:Z=60,m=1,da=62mm,α=20°,内孔d=6mm,厚度6mm6——圆柱齿轮的尺寸:Z=27,m=1,da=29mm,α=20°,内孔d=6mm,厚度6mm9-刻度盘,D=80mm,厚10mm10-短轴1〔4个〕,长L=50mm,直径d=6mm11-支撑板,厚4mm,长200mm12-轴承1〔5个〕D外=12mm,d内=6mm13-推板,宽230mm,高150mm4、总结和体会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缺乏。刚开始在齿轮机构设计时,由于对Solidworks的根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标准件齿轮调试好了。可是我们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们非常苦恼。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们还对齿轮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经过计算,发现车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们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四级齿轮传动,也就是我们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由于前期计算比拟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本次设计培养了我们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了我们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挖掘出我们的创新潜能与智慧,培养了综合工程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风。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