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1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2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3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4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1祖国有多大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弱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2、知道图例、方位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局部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幅员上的大体位置。4、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发放自学及调查提纲,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局部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幅员上的大体位置,我国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教学过程:一、歌曲欣赏,导八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课件播放视频歌曲《大中国》,同时画面展现中国地图、长江、黄河、长城、珠穆朗玛峰、天安门城楼等祖国标志性的图片和文字。)2、听到这,你想到了什么?(大中国)。是呀,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了解了解吧。(板书课题:祖国有多大)二、计算比拟,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课件展示中国地图.认识祖国幅员的形状。了解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整体认识祖国疆域的辽阔。师: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像一只雄鸡,傲立于世界的东方)师:从书上看,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板书:960万平方干米)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资料了,我国还有辽阔海域,从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构成了我国广阔的海域!我国海域面积大约是多少?(板书:300万平方千米)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到底有多大:活动一:调查、计算比拟,体会祖国面积的大师:这960万平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呢?Ⅱfll'i'J来做几道数学题,比拟一下到底有多大。师:课件出示明光市地图:这是我们明光市地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明光市有多大吗?(2335平方千米)。平时我们感觉整个明光市挺大的,可是想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明光市,可能吗?为什么?(因为相比之下,祖国的面积太大了。)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明光,我们可以到哪张地图里去找?(安徽地图)课件出示安徽省地图:你们看,这就是安徽地图,看明光在安徽地图上的位置(闪烁界限)。知道安徽有多大吗?(13.96万平方千米)。大家计算一下看看:从面积上看,安徽相当于59.78个明光?(约60个),课件再出示中国地图,找安徽的位置,但是那么大的一个安徽,在中国地图上,只有这么一小块,说明祖国太大了。再算一下,祖国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安徽?(68.76约69个)。祖国的面积相当于69个安徽。(祖国真是——太大了!)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到世界地图上看一看我们的祖国吧。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吗?(200多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只有俄罗斯、加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书上还告诉我们,我国的面积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欧洲有几个国家你知道吗?(40多个),我们一个国家的面积就相当于欧洲40多个国家的面积,祖国真大,师板书:大活动二:旅行、计算比拟,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师:祖国到底有多大呢?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吧,咱们来今天来做个模拟徒步旅行的游戏,好不好?我们将沿着祖国大陆的边界来走一走,从数字上来感受一下祖国边界线的漫长。1、认识图例和看地图的方位标示:出发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能帮我们看懂地图的好帮手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师出示课件:图例图片(认识国界、大陆海岸线、首都、省会、一般城市等图例和看图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什么是国界线和海岸线?(国界是相邻国家领土之间的分界线、与海洋交界的这条线就是大陆海岸线);认识和国界线接壤的国家和局部省级行政区的大体位置。师:在这幅图上,这个“★”符号就表示首都北京,找出北京的位置;下面的这个“◎”表示省级行政中心省会,你能找到我们安徽的省级行政中心吗?(合肥),和我们相邻的江苏省呢?(南京),还有黑龙江的省会哈尔滨呢,能找到吗?再看下面这个“o”符号,表示一般城市,可指图上海南三亚、黑龙江的漠河等。2、开始旅行: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旅行了!从哪里出发呢?从我们的家乡——安徽出发好不好?安徽在我国的哪边呀?(东部地区)。好,让我'fl'J足E着卡通小人一起出发吧!我们需要先到江苏、来到上海,先沿着大陆海岸线,我们走到了浙江、福建、广东,你们看,广东在我国的哪边?(南部),它是不是我国的最南边呢?(在地图上找一找,不是的,我国的最南边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海南和台湾都是岛屿(需要说明一下)。好,我们继续旅行,来到了广西、这时候我们走到了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到了云南、西藏、新疆,新疆维吾尔Ih治区在祖国的哪边?(西北部)走到这,也就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经过新疆,我们到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最大的草原。我们现在到了祖国的北边(黑龙江),同学们看着地图,找一找祖国最北边的城市在哪?(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城市)。继续走,我们来到了祖国的最东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交汇。再经过吉林、辽宁,咱们就要走完陆地上的国界线了。走到这里呀,大家知道我国陆地上的国界线有多长吗?(板书:国界线20000多千米!)接着,我们又要沿着大陆海岸线走了,继续从辽宁,经过首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我们回到了家乡安徽。那你们知道我们走的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吗?(板书:大陆海岸线有18000多千米。)加上陆地上的国界线20000多千米,我们刚刚一共走了多少千米?(38000多千米)计算:假设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3千米,我们按这个速度计算,走完这一圈,我们至少要用多少天?大家计算一下看看?我们至少要用l583天!也就是4年多的时问啊,这一圈走下来,你们都几岁了?该读几年级了?(五年级加4年,上初三了)同学们,通过这样的计算。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祖国大)是啊,我们的祖国真大啊!师再用粗粉笔在原“大”上板书:大活动三:通过温差和时差的比拟,感受祖国真大1、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调查了一月份海南和哈尔滨的平均气温了,谁来说说看:师出示课件:海南岛一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20。C);哈尔滨呢?(一19℃)。也就是说当北国还是万里雪飘时,南方已是春暖花开了;同在一个国家,在相同的一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异的的景象呢?(我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2、科学课上,你们了解到新疆的时间和北京相比怎样?(新疆天亮时问比北京晚了2个小时)我们早上7点钟上学的时候,那里的天还没有亮呢,相当于我们这里的5点钟,小朋友还在睡觉呢。也就是说当东海之滨的太阳升起的时候,西域新疆依然夜色深沉。为什么?(东西相距5200千米)。3、师:正因为我国面积广阔,才会有如此奇特的景象。书上有一首儿歌也告诉了我们这样的现象,自己读一读,感受一下吧。三、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师:如果把我们的祖国看成一个大家庭,那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小小家庭了。在这个小家庭里,我们又分出了不同的年级、班级,祖国这个大家庭也和我们学校一样,为了便于管理,分成了这样一块一块的区域,为省市Ih治区,这就是我们的行政区划(出示中国地图)。师:谁能告诉大家:我国现在设置了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34个:其中包括23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祖国的这个家太大了,要分成区域进行管理。四、故事传情,情感升华,强化品德教育活动四: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师过渡:作为中国人,大家都会因为祖国的辽阔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Ih豪。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1、课件展现布茹玛汗.毛勒朵的照片,视频播放她的感人故事。小结并过渡:老大妈为了祖国的守边事业不懈的努力,无私的奉献着,真是可歌可泣。像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在为我们辽阔的祖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祖国才越来越安定、繁荣、兴盛。而你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又该怎么做呢?2、拓展训练,让学生畅谈,进行情感升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结束语:看来同学们个个雄心壮志,简朴的话语中透着真诚。老师相信你们肯定会努力去做的。就让我们一起,为了我们辽阔的祖国、我们的大中国而努力拼搏,共同祝福伟大的祖国吧!(播放歌曲《大中国》,让学生跟着唱起来,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附:板书设计祖国有多大960万平方千米大20000多千米300万平方千米18000多千米34个省市自治区1583天一4年多2首都北京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中心。3、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知道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4、了解北京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知道北京还是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5、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开展空问思维能力。培养探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6、培养互相协作,团体协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教学重难点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实施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2008年有一件什么大事举行吗?生:奥运会。师:对,2008年在我国举行第29届奥运会。你们知道是在我国的哪个城市举办的吗?生:北京。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北京去旅游旅游。(播放升国旗录象)师:从录象中,你听到了、看到了、知道了什么?生:从录象中我听到了国歌、看到了天安门、国旗,知道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师;很不错,同学们对北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还必须对北京有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今天这节品德与社会课我们就来了解研究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一一北京。(板书首都北京)师:首都和其它的城市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前面学过的内容中去思考。(学生对“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在预设中感到把握性不大,因此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人民代表》这课的内容去迁移,只要学生联想到全国人民大会,再联想到全国人民代表的职能,明确它是国家最高权利机构,就能逐步解决此难点)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以前讲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利机构。师:对,首都北京是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所在地,正因为党中央国务院设在北京,许多重要会议都在北京召开。许多重要决策都在北京作出,因此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跟其它城市不一样。(板书:党和国家领导机构所在地)(《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开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效、有针对性。)二、探究北京的地理位子和地形特点师:首都北京到底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北京地理位置。(出示中国政区图)同座的学生讨论。师:我们先找到华北平原,再看北京在华北平原的什么方向?(目的是让学生稳固识图方法)生:北京在华北平原的西北方,刚好在西北角。师:同学们识图有进步,那北京的地形有是怎样的?(出示北京的地形图)师:先找到北京的中心(天安门)它的西部是(山),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她的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只有东南面是(平原)。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三、小小解说员,介绍了解到的北京师:北京,在中国语文中的意思是”北方的京城”。它的建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从公元1272年至l911年,北京是元、名、清三个朝代的国都。l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因此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课前各小组都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还办小报。今天你们就是把你们了解的北京说一说。(板书:历史文化名城)第一小组:我们给大家介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创于l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l912年改为现名。北京大学位于京城西郊,占地2661581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清华大学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有志于振兴中华的莘莘学子倾心向往的高等学府。位于北京西北郊名胜园林区。清华大学创立于l911年,她的前身是清末的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学校。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师:谓十谢你们的介绍第-4,组: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l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l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问半,现有房屋8700间,是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科举考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故宫建筑庄严、宏伟,特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现在我们参观时都为故宫的宏大而叹服,这一点在参观三大殿时感觉最明显,故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师:谢谢你们的讲解第三小组:大家好,我们介绍天安门。天安门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它是中国的象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l420年)建成,当时为三层楼式木牌坊,名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今天的样式,更名为天安门。在封建时代,天安门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通高九丈九尺,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城台下有五个券门,中问是正门,最高大,过去只有皇帝可以进出;其余四个依次减小,供不同级别的人进出。l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第四小组:北京的历史由我们来介绍。北京最早的名称叫做蓟。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公元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辽是崛起于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l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1258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1949年的共和国的首都,古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增长了知识。第五小组:我们要介绍颐和园和北海。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昆明湖的南边是建园时有意保存下来的小岛,人们也叫它龙王庙,用十七孔桥将它与湖的东岸连接起来。北海公园位于今北京城的中心地区,与中南海一桥之隔,总面积1063亩,其中水面占一半以上,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由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逐渐修建而成。全国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梦想意境色彩。北海的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琼华岛、永安寺、白塔、阅古楼、画舫斋、五龙亭、九龙壁等。有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第六小组: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著名中外,世人皆知。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师:谢谓}第七小组:我们要讲一讲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拟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京剧的表演形式有”唱、念、做、打”四种:”唱”,类似于歌剧中的唱,但腔调特异;”念”类似于话剧中的说话,但有些发音同现代汉语相比相差甚远;”做”和”打”是用动作表达剧情,类似于舞剧,国外的客人容易看懂。演京剧时,演员要穿足以说明身份的服装,服装的样式各有严格的标准,宁可穿得破旧些,绝对不可以穿错;演出时,演员脸上要用各色油彩画成符合不同标准的图案,暗示角色的忠诚、奸诈、美丽、丑恶、聪明、呆傻等。第八小组:我们介绍八达岭长城。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八达岭山口的特殊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向驻以重兵把守。八达岭长城在明朝重新修筑。l403年,明王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即位。1420年,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朱棣决心统一中国,先后五次御驾亲征,大军深入蒙古高原,最远到达现在苏联境内的鄂嫩河附近。(1488年以后),才开始进行浩大而全面的修筑长城工程。经过270年的漫长岁月,先后共有18次大规模的修筑工程终于建成一道高墙,东起辽宁省的鸭绿江边,西止于甘肃省嘉峪关以西的布隆吉,这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现在还能看到的万里长城。八达岭长城著名中外,誉满全球。它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不到长城非好汉”。迄今。八达岭己接待中外游人一亿三千万,先后有尼克松、里根、撒切尔、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希思等372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观光游览。这种情况,在世界风光名胜景点中,实属罕见。八达岭长城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味。师:同学们不仅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还讲到了北京民俗。了解北京的内容真不少啊!说明同学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增强了,但我还是想考考大家,我们开展一个小竞赛吧。出示课前准备的北京名胜图片让学生说知名称。(目的是补充学生没有讲到的内容)第一图:九龙壁,每当朝阳升起,金光万道,九龙壁涂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巨龙仿佛冲破雾霭,腾身游动起来。随着晨雾的消散,九条龙更加绚丽,万缕金光在龙身上闪耀,龙身抖动,昂首摆尾,盘绕弯曲,在海波上翻腾,在流云中穿行,犹如真龙再现,宛然如生。第二图: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的宫殿。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第三图:天坛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第四图:人民大会堂建于1958年10月至l959年8月,完全由中国人白行设计兴建,仅用l0个月竣工,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也是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活动的场所。人民大会堂正门面对天安门广场,正门顶上镶嵌着国徽,迎面有十二根二十五米高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进门便是典雅朴素的中央大厅。厅后是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场,大会场北翼是有五千个席位的大宴会厅;南翼是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第五图:人民英雄纪念碑1958年建成。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公元l840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兴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用一万七千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建成的,碑基占地三千多平方公尺,碑身高达三十七点九四公尺,是我国最大的纪念碑。(课程改革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谈教学的改革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样,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开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四、了解首都北京的变化和开展师:悠久的历史赋予首都北京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如诗如画的颐和园;世界最宏大的皇家宫殿群故宫;中国皇帝祭天的天坛,这些古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京味”最浓的那么是逐渐减少的老北京胡同和四合院,它们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是北京人生活的历史象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北京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说,北京长高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北京变绿了,树木,草坪遍布全城;北京年轻了,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播放“北京新貌”课件)边放课件边讲解:北京的夜景、京城绿化带、长安远眺、城乡大厦、北京西客站、北京亚运村、北京新区、大北窑立交桥、招商局大厦、中国大饭店、长安大戏院、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饭店,2008年奥运会的桔祥物福娃等.介绍北京的城市建设:北京拥有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全市道路总长度约5500公里,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全国航空线的交汇中心,北京是一座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每年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人士欣赏和感受它所特有的文化和风韵。因此北京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正满怀信心,实现更快的开展。[板书设计]党和国家领导机构所在地2首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明天更美好国际大都市3、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简单了解什么是“一国两制”。2、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教学准备:i、搜集香港和澳门风光或旅游照片。2、查阅资料了解港澳的历史。教学过程: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特别行政区1、提问: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有两个被称为特别行政区。它们是哪两个呢?它们在哪里呢?为什么是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里?2、学生阅读教材第l5页地图,找到香港和澳门。3、学生阅读教材第l6页“资料卡”,了解“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之处。4、学生探究:“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以及“高度自治”具体指什么?“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怎么回事?是谁提出的理论?二、指导学生追寻历史1、为什么根据在香港和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2、学生阅读教材第l5页“资料卡”内容后,指名说一说。3、教师补充讲解历史变革。自古以来,香港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年,在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清政府再与英国签下《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用新界地区,租期99年。l984年l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发表联合声明。l990年4月,我国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本法》。1997年国。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明朝政府的许可,在澳门租界地搭棚,存储货物。1573年,明朝政府筑墙为界,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长期占用。l849年,葡萄牙擅自宣告澳门为自由港。l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就澳门问题发表联合声明。1993年3月,我国八届全国人民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本法》。1999年三、回忆港澳回归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时,中英和中葡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师生共同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庆典的相关影片,重温冲动人心的时刻。讨论:香港和澳门回归说明了什么?四、在地图上认识香港和澳门,认识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1、学生阅读教材地l5页地图和教材第l6页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2、让学生画一画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3、展示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香港和澳门。3、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简单了解什么是“一国两制”。2、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教学准备:i、搜集香港和澳门风光或旅游照片。2、查阅资料了解港澳的历史。教学过程: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特别行政区1、提问: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有两个被称为特别行政区。它们是哪两个呢?它们在哪里呢?为什么是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里?2、学生阅读教材第l5页地图,找到香港和澳门。3、学生阅读教材第l6页“资料卡”,了解“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之处。4、学生探究:“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以及“高度自治”具体指什么?“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怎么回事?是谁提出的理论?二、指导学生追寻历史1、为什么根据在香港和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2、学生阅读教材第l5页“资料卡”内容后,指名说一说。3、教师补充讲解历史变革。自古以来,香港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年,在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清政府再与英国签下《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用新界地区,租期99年。l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发表联合声明。l990年4月,我国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本法》。1997年国。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明朝政府的许可,在澳门租界地搭棚,存储货物。1573年,明朝政府筑墙为界,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长期占用。l849年,葡萄牙擅自宣告澳门为自由港。l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就澳门问题发表联合声明。1993年3月,我国八届全国人民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本法》。1999年三、回忆港澳回归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时,中英和中葡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师生共同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庆典的相关影片,重温冲动人心的时刻。讨论:香港和澳门回归说明了什么?四、在地图上认识香港和澳门,认识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1、学生阅读教材地l5页地图和教材第16页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2、让学生画一画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3、展示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香港和澳门。4、宝岛台湾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根本情况和特殊历史。2、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初步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愿望和信念。教学重难点:了解台湾的根本情况和特殊历史,使学生初步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愿望和信念。教学准备:1、搜集台湾风光图片或旅游照片。2、查阅资料了解台湾的历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终于圆了萦绕一个世纪的团圆梦。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夙愿:就是实现台湾和大陆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二、指导了解台湾i、提问:台湾在哪里?2、台湾什么样?3、台湾和大陆别离多久了?为什么会别离?4、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图》,找一找台湾的位置,师生小结: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东南部的海面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包括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岛等80多个岛屿,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北回归线从台湾中部穿过,南部是炎热的热带地区,北部是温带。台湾的地形特点:西部是平原,东部和中部是山地。5、阅读教材20页,师生总结:美丽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分自然环境:山高、林密、瀑多富饶城市和海港6、引导学生探究海峡两岸关系了解台湾的根本情况,提问:台湾的风土人情和大陆有什么关系?台湾和大陆别离多久了?为什么会别离?我们应该如何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已经做了工作?有什么意义?是否要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关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台湾与大陆别离的原因;海峡两岸关系血浓于水;大陆对台政策是努力实现两岸直接“三通”。7、课外拓展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la己对两岸统一的渴盼心情。板书:风光秀美4宝岛台湾资源丰富工业兴旺,海上交通便利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5、我们的“母亲河”教学目标:1、了解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懂得择水而居,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关爱自然,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热爱祖国山河。教学重难点: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中国水系图,长江、黄河流域图。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中国河流分布图》找到黄河和长江,在图上找到自己知道名字的主要河流,并把它们的名字填写在表格里。二、指导学生了解黄河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黄河流域图》。找一找,黄河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说一说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按照黄河流经的顺序)。阅读教材第26页至27页,讲一讲黄河流经的地方什么样?“母亲河”给予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说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呢?黄河从青藏高原流出,流经内蒙古大草原,流经黄土高原,流经华北大平原,最后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横贯中国北部,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其中黄河下游还是我国的粮、棉基地。黄河流域还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开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分组探究黄河泛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探究后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总结:现存问题:“地上悬河”现象及危险;黄河断流现象及危险。解决方法:南水北调工程。三、用同样的方法了解长江。四、总结复习,完成练习。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2、()和()是我国两条主要的河流。3、黄河发源于我国()省中部,流经()个省级行政区,从山东注入(),全长约()千米,是我国第()长河。4、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发出(“”)的号召,在黄河中上游(),防止();在下游加高加固(),防止()。5、黄河下游形成的“”是黄河汛期的一大隐患。使黄河再现生机和活力的工程是(“”)。6、长江发源于()西部,最后注入()。长江流经()个省级行政区,全长约()千米,是我国第()大河。7、长江沿岸著名的大城市有()、()、()和上海市。8、长江流域出现了很多问题,源头的()正在退缩,上游的()遭到破坏,人们把长江当成天然的(),导致长江严重的垃圾污染。6、祖国名山知多少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他承载的历史文化。2、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了解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他承载的历史文化,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1、搜集祖国名山大川I的图片,文字或其他相关信息。2、准备主题汇报。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我国不仅有世界著名的长江和黄河,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名山。在这些名山中,有的山势挺拔,气势雄伟;有的重岩叠翠,悬峭俊秀,有的流泉飞瀑,云雾缭绕。你知道这些名山吗?二、说一说祖国名山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图文。2、教师以泰山为例,结合自然与人文进行讲解。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l532.7米。它以“擎天捧日”之姿、“拔地通天”之势,被尊为“五岳之首”。泰山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初,大多来泰山祭拜天地;许多文人墨客在泰山览胜之余,也留下许多佳作。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唐代诗人杜甫有“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的佳句。3、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名山进行学习,结合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信息,进行汇报。4、出示课件,完成练习:(1)“五岳”指的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它们是东岳(),位于()省,西岳(),位于()省,南岳()山,位于()省,北岳()位于()省,中岳(),位于()省。(2)东岳泰山被尊为“”,孔子有“”之语,唐代诗人杜甫有“”的佳句。(3)华山有“”的说法。黄山有“”。()山瀑布有“疑似银河落九天”的佳句。三、发表会“我爱祖国山河水”提问: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祖国山水的热爱?确定表达方式;分组;小组自主探究;各小组依次发表小组的研究成果。四、课外拓展汇编名山之最;访谈家乡名山日月山。第三单元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7、走上黄土高坡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2、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幻灯片。2、《中国政区图》。教学过程:一、走上黄土高坡1、播放歌曲《黄土高坡》2、提出问题:你知道这首歌中所说的“黄土高坡”在哪里吗?“黄土高坡”是什么样子?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呢?我们能从歌词中找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板书歌词中反映西部地区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词语:黄土高坡、大风、四季风、西北风、东南风、窑洞、牛、黄河。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上黄土高原,看个究竟。3、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地图。说明:图中区就是黄土高原,人们又称黄土高坡。看看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黄土高原上有哪些地名是你曾经听说过或去过的?(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4、小结:“黄土高坡”位于我国黄河中上游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境内,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人们把这里叫做黄土高原。5、质疑: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探讨交流。阅读“资料卡”。教师图示讲解:高原西部为贺兰山、东部位太行山、南部为秦岭,只有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连,且高原北部为沙漠和戈壁,这里常年盛行西北风,沙子和黄土就随风而至。经过上百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黄土高原一一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6、黄土高原什么样?联系生活经验:谁去过或在电视中、图片中见过黄土高原?说一说黄土高原什么样?师生语言描述。播放黄土高原图片。提问:黄土高原为什么是这样?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二、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提出问题: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人们是怎么生产和生活的呢?2、阅读教材第38页至40页图文。3、说一说,人是怎样适应环境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修建梯田、挖窑洞、打井、穿老羊皮袄、戴羊肚毛巾,与环境有什么关系?)(1)生产方面:修建梯田;植树种草;放牧。(2)生活方面:开凿窑洞;打井取水;扎白毛巾。4、小结。三、课外拓展学生收集人类与环境密切关系的相关资料,在班上相互交流。8、登上世界屋脊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2、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准备:1、青藏高原环境和藏民生活短片和幻灯。2、《中国地图》。教学过程:一、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1、指导学生识图出示:《中国地形图》。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青藏高原。观察比拟: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观察:教材第41页地图。观察青藏高原范围:青藏高原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2、小结:在我国的西南部优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一青藏高原,主要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境内。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总面积约250平方米,相当于我国领土总面积i/4,这里不仅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所以被称为“世界屋脊”。二、登上“世界屋脊”…一欣赏青藏高原自然风光1、提出问题:这么高的地方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登上“世界屋脊”,看个究竟。2、播放:青藏高原自然风光的幻灯片。3、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至第42页的山水风光图。4、阅读教材第41页地图。在地图上找到青藏高原上著名的山脉和河流。5、小结:这里有神秘的雪山,圣洁的水,碧蓝的天,灿烂的阳光和未受污染的耕地、大气和草原,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块“净土”。三、登上“世界屋脊”一一领略青藏高原气候1、提出问题:青藏高原海拔这么高,高原的气候和平原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2、阅读教材第43页,教师讲解。气温低。说明:地势越高的地方,气候就寒冷,海拔每上升l000米,温度就降低6摄氏度,所以地高天寒是青藏高原典型的气候特征。牦牛和青稞是适应这种高寒气候的特有物种。空气稀薄、曰照强。说明: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日照时数多,所以这里又是全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方。看教材第43页“布达拉宫”图,讲解“日光城”。四、走近藏民的生活1、提出问题:在青藏高原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你知道藏民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吗?了解一些有关藏民生活的情况吗?2、阅读教材第44页至第45页图文。3、说一说:藏族人民是怎样适应环境的?生产方面:牧业为主;种植耐寒农作物一一青稞。生活方面:藏袍服饰特点;住毡房;吃糌粑;礼节(哈达)。五、课外拓展自主探究藏民的独特风俗。9、走进东北黑土地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2、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教学准备: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图片。2、《中国地下列图》3、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物产。教学过程:一、我国最北的地方1、出示:《中国政区图》教学挂图。找一找:中国的东北部是指哪里?东北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2、观察教材插图《东北地区》图。找一找:东北平原、大小安岭和长白山。小结: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北地区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是小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在大山的环抱中,有一块广阔的平原,叫东北平原,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国最北的地方是什么样?和我国其他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有谁去过东北?东北有什么特别之处?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描述东北。(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地描述一下对东北的印象。)二、这里的土地真肥沃1、播放:东北黑土地风光。2、阅读教材第47页图文。(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说明黑土地的肥沃。)3、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呢?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阅读教材,教师讲解:黑土地形成的原因。小结:东北平原在开发以前,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野草。千百年来,野草不断地生长、枯死、腐烂,变成天然肥料,使这里的泥土变成了非常肥沃的黑土。三、这里的森林真茂密引言:大小安岭和长白山到处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古松参天,幼林茁壮。有些地方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人们把这里的森林叫做“东北林海”。1、阅读教材第48页图文。2、播放:东北林海风光。3、提出问题:为什么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树种多是针叶和小阔叶林,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森林树种有什么不同?联系生活经验或自然常识,比拟认识东北林海的树种和热带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差别。大兴安岭以兴安岭落叶、阔叶树较多。说明:树种与气候的关系。这里冬季漫长而寒冷,9月中、下旬就有霜,第二年4、5月霜期才结束,冬季长达七八个月,7、8月份平原地区才进入夏天。所以林区生长耐寒的树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都广为分布。这里树木生长慢,木材巩固耐用。4、森林宝库。引言:东北林海是一座大宝库,看看宝库里还有什么宝贝?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插图。介绍自己了解的东北物产。四、这里的冬天真寒冷。1、提出问题:你去过东北吗?那里有多冷?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是怎样适应这种气候生活的?2、阅读教材第50页至51页内容,教师讲解。(通过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文化活动方面说明东北人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衣:厚厚的棉衣、羽绒服、雪地靴、棉帽、棉手套,“全副武装”,捂得严严实实。食:吃易于储存的萝卜、大白菜、马铃薯等蔬菜,还可以腌渍酸菜;现在通过建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还可以通过火车从南方运送新鲜的时令蔬菜;吃冰糖葫芦。住:住火炕;城市有暖气。行:除了乘车,还有狗(马)拉雪橇。玩:冰雕、雪雕、滑雪、滑冰、打冰猴、堆雪人等游戏。3、如果你不是东北人,冬季要去东北,应该做哪些准备?(多穿衣,注意保暖。)4、如果你是东北人,你有朋友要在冬季来你家做客,向他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吧l10、享受热带风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2、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准备:1、海南或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短片或幻灯。2、《中国地区图》。教学过程:一、享受热带风光1、阅读教材第53页至第54页图文。2、播放:反映海南或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短片。3、联系实际:有同学去过海南或西双版纳吗?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内容海南之旅:去过的季节;对气温的感受;对阳光的感受;对四季常青的椰林的感受;有哪些热带水果?口感和家乡的水果有什么不同?西双版纳之旅:描述热带雨林景观特点;热带动植物与东北(或自己家乡)的区别。二、识图1、出示:《中国政区图》。找一找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找到北回归线,看看北回归线以南还有哪些地区?2、讲解:热带的范围及形成原因。三、探究环境与人生活的关系提出问题:你在热带地区发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是这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什么有关系?交流讨论:发表白己的见闻,并分析上述问题。(如,一年种植三季水稻;人们戴斗笠劳动等。)小结。四、小组学习探究祖国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的生活引言:我国领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除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四个地区外。你还想知道我国其他哪些地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区,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吧!1、交流讨论。2、分学习小组,选出要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渠道。3、分配任务,落实责任。4、小组成员分头搜集信息。5、小组内交流分享,加工整理信息、整理学习汇报材料。7、交流发表会。8、小组活动评价(自评、组员互评和其他小组评价结合)。10、热爱和平教学目标:1、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热爱和平,热爱生活。2、能够为维护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3、知道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领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所做出的重要奉献。教学重难点:知道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领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所做出的奉献,自己能够为维护和平尽一份力量。教学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人们的幸福生活。2、搜集解放军战士保家卫国的照片或故事。教学过程:1、课前布置:用七彩笔画一画身边的幸福生活的人们;搜集人们快乐生活的图片,还可以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人们快乐的瞬问2、课堂上在小组内进行绘画、照片、图片展览。体会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幸福生活。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描述在和平环境中人们的幸福生活。举例:在和平的环境里,孩子可以安心读书,老人可以安度晚年;在和平的环境里,家庭才能美满,国家才能安定开展。4、小组讨论:人人都向往和平。你认为国家和民族之间应该怎样防止战争、和平相处呢?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5、学生阅读小故事《关于鸽子和橄榄枝的传说》。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常用“橄榄枝”和“鸽子”来象征和平呢?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和平和橄榄枝的图案呢?说一说。(中国红十字会会标,联合国徽记,联合国旗帜等。6、谈话:今天我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我们的家庭美满幸福,我们的国家安定开展,不能忘记我们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你知道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的付出吗?7、阅读课文,观看图片。思考:当你们在宽阔的操场上玩耍时,当举国欢跃、庆祝佳节时,你们知道我们的解放军在做什么吗?让学生描述。在和平年代里,是解放军叔叔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才使我们有了安定、幸福、快乐的生活。8、让学生看图阅读,了解解放军英勇扑火、奋力抢险等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解放军的可爱之处。解放军不仅在艰苦的环境下保卫着祖国的边疆,而且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解放军叔叔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是在边疆还是在内地,永远都是我们的最可爱的人。战争年代付出生命板书:解放军守卫祖国和平年代排除危险困难第四单元各族人民一家亲11、大家庭里的成员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2、根据服饰初步认知局部民族特征。3、了解自己家乡居住的少数民族根本情况。4、渗透各族人民应该互相尊重的思想。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了解自己家乡居住的少数民族根本情况。教学过程:一、找一找、查一查1、在学习本课之前,准备《中国民族分布图》。2、将班级学生分成假设干组,通过读图,分别了解和学习我国民族分布情况。二、比一比1、根据活动一的积累,师生通过比一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情况的认识和了解。2、师生互动:教师说出民族,看哪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到其在地图上的主要分布区,并试着说出这个地区的名称、主要省份。三、扩展学习1、依据教材第59页的我国局部少数民族人口及分布表格,结合教材第58页的学习,学生通过自行查资料等方式进行补充。2、将全班学生的补充材料聚集在一起,了解56个民族的情况。3、重新列一个表格,根据人口多少,给收集到的各民族情况做个汇总。四、少数民族知多少1、让学生展示在课前搜集的有关民族服饰的图片。2、结合教材第60页的几个范例,辨析所属民族及主要聚居地。3、将课前搜集到的民族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将交流情况汇总,再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五、认一认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1、学生将收集到的56个民族服饰的图片在小组内进行展示。2、进行识别服饰卡片的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人手中有假设干张服饰卡片。游戏时,按顺时针方向顺序出示卡片。先由第一人出示一张卡片,由第二人说出这张卡片上所出示服饰为哪个民族的服饰。如果说对了,那么赢得该卡片。六、我是家乡小导游1、在小组内将自己了解到的家乡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的情况介绍给组员。2、小组派代表把本组介绍详细的民族再介绍给全班同学。七、调查、访问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少数民族,看他们都是哪个民族,再请他们讲一讲自己民族的有趣的事情。12、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及丰富多彩节日的学习,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2、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3、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包括:形成原因、主要特点、实物图片。2、搜集感兴趣的食物、食品。3、搜集有关民族节日的传说和小故事。(关于民族图腾的来历、民族英雄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民族聚居地的美丽传说、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的故事、民族节日的来历和美丽传说等。)教学过程:一、关于衣食住行的探究性学习1、展示学生搜集的不同民族衣食住行的资料。2、小组交流搜集道德资料。3、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搜集到的民族资料。探究内容:衣:l、各民族服饰中与生活习惯关联大的有哪些?2、各民族服饰中与图腾文化关联大的有哪些?3、各民族服饰中与传统习俗关联大的有哪些?食:l、各民族饮食口味的探究:他们喜欢吃甜的、辣的、酸的还是咸的?2、各民族的饮食口味和什么有关?住:l、各民族习惯住在什么环境中?山区、水边、森林、平原、草原还是戈壁?2、他们的居住和什么有关?行:l、调查哪些民族喜欢骑马?哪些民族善于弄舟?哪些民族的交通工具最有特色?2、这些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和什么有关?二、故事会1、把搜集到的关于民族节日的传说、故事向同学们讲一讲。2、根据故事内容和演讲表现,评选出本班级的“故事大王”。三、图片展1、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内容,将班级同学分成假设干组。2、每个小组将学习的成果、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3、将全班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到一起,根据不同的版块设计一期“民族风情”图片展。4、每个小组派小导游对图片展的有关内容讲解。四、课外拓展:我们这里有哪些民族特色食品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我们这里藏族和回族的特色食品糌粑、手抓羊肉、馓子、蜜馓等。有学生吃过这些食品的,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13、各民族人们大团结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2、感受我国各民族团结一心的深厚情意。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教学准备:1、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布图。2、搜集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3、搜集民族团结的小故事。教学过程:一、交流发布会1、展示搜集的关于民族政策的资料。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2、学生摘录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条文。二、故事会1、在小组内整理表达民族团结的故事。一方面是汉族帮助少数民族的故事,一方面是少数民族对汉族伸出援助之手的故事,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2、开展“故事会”活动。三、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情况谈话: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主权。按其行政地位,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提问: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多少个?其中自治区多少个?自治州多少个?自治县(旗)多少个?小组内交流后答复。提问:我省有哪些少数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呢?出示幻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海西藏族自治州互助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大通、民和、化隆、门源等回族自治县四、调查1、分小组调查自己家乡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情况。2、调查自己家乡的少数民族政策实施的情况。第五单元自然灾害与救助14、天有不测风雨教学目标:1、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及周边国家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尊重自然,对自然现象有所敬畏。2、简单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通过探究,懂得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重难点: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及周边国家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尊重自然,对自然现象有所敬畏。教学准备:1、师生分别搜集四川I汶川l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的相关资料、图片。2、搜集相关其他自然灾害的资料,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气候背景、生态背景等,包括灾害产生的后果,人们如何预防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的。教学过程:一、新闻发布1、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收集的有关玉树地震的消息。2、选派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有关玉树地震的消息。二、查一查、访一访、填一填1、谈话:同学们对一些重大自然灾害有所了解,而对一些个别地区由于特点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自然灾害知之甚少,而这些灾害页破坏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小学生也应该掌握。通过上网、资料的查找,了解书上没有提到的其他灾害,丰富你们的阅历,增长见识。2、小组讨论交流:自然灾害有很多种。据统计,地球上分布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有哪些?3、小组代表答复,师生评议总结。水灾、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爆发、滑坡、雪灾和森林火灾。4、学生在小组内展示搜集的有关四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西南旱灾的情况。参考资料:白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遭遇特大旱灾,农作物绝收、饮用水奇缺,牵动了社会各方的心弦。严重龟裂的土地,温总理紧锁的双眉、沉重的语气,让我们无不为这一罕见的旱情所震撼。2008年5月l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涉,0::71一-.,8级曩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j!~j警。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l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i务:爱决定,2008年21曰为三¨j,心j二。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一。j奠:j‘藏岁’。。譬淳省t,露丢2010年4月14日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衰一蔓,2010年4年4月21日5、填一填教材第78页的表格,根据实际情况扩充表格。15、灾难之中的救护教学目标:1、懂得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但采取适宜的自救白护措施,会减少或防止一些伤害的道理。同时通过演习训练,掌握和提高一些自救白护的能力。2、在灾害面前,了解国家援助、国际援助、以及公益援助,让学生感受爱心及互助的情感。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在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懂得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但采取适宜的自救自护措施,会减少或防止一些伤害的道理。同时通过演习训练,掌握和提高一些自救自护的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自然灾害中自救自护等方面的资料,了解一些自救白护的方法,如遇火灾、泥石流、雷电等如何平安逃生的知识。2、师生共同在课前调查了解世界救护救济组织;了解其性质、意义,并做详细记录。对一些救护救济组织救助了解哪些灾害中的人们做以记录,以备课堂上交流。教学过程:一、听故事1、引言:在有些自然灾害面前,人力是无法抗拒的,但只要提高自信心,掌握一些科学自救白护的方法就会幸免遇难。2、演讲唐山地震逃生及江珊的两个小故事。听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总结自然灾害中自救需要的诸多因素;求生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科学的避灾方法、镇定的心态、理智地分析当时情况,利用平时丰富的自救自护知识和训练带科学的避灾方法、镇定的心态、理智地分析当时情况,利用平时丰富的自救自护知识和训练带来的希望。3、谈话: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涌现出一大批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英雄少年。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顽强意志和可贵的爱心,充分表达了当代少年儿童的优秀品质,感动了全国人民。4、阅读教材85页小故事并思考问题。思考:林浩、何翠青他们好不容易才从废墟中逃出,为什么又冒险返回去救同学?许中正为什么要带着小伙伴们唱国歌呢?李剑波在地震发生时,奋勇救出同学的行为令人敬佩。地震之后,他还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你是被他们帮助的一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5、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说一说。二、讨论1、提出问题:面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应该怎样自救和互救呢?比方,遇上地震,遇上洪水,遇上大雾,遇到大风,遇到泥石流,遇到雷电,遇到大雪,被困在废墟中等。2、在小组内进行讨论。3、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了解一些自救互救的方法。三、献爱心1、导言:可根据汶川I地震、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后全校师生捐款的情况导入。2、引导学生今后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开展捐款活动:捐物、捐款、写慰问信、看望灾区小朋友、参加志愿者行列。第六单元珍爱自己的生命16、生命只有一次教学目标: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2、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更是珍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对生命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3、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学重难点: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更是珍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对生命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教学准备:1、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2、学生收集一些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及有关材料。3、学生收集父母写的《宝宝成长日记》。教学过程:一、我眼中的生命1、教师提供学生在学校里活动的照片(上课、游戏、参加活动)。2、学生从照片中谈谈自己感受到的生命的意义。3、提出问题:“生命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吗?”4、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妈妈怀孕时的照片或录像,看看那时妈妈的样子和现在又什么不同?5、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妈妈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感受和期盼?6、让阅读了妈妈日记的同学,说一说阅读后的感受,谈谈自己成长的快乐和艰辛。并说一说与爸爸妈妈交流后的感受。二、寻找生命的价值1、导言:事情做错了,可以改正重新开始,生命一旦失去了,还能再来吗?2、阅读《有生命就有希望》《一块石头的价值》两个小故事。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从这两那么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同学们讨论交流,发表自己对生命认识的看法。4、填写“我对生命的认识”的卡片。三、我的成长照片1、小组内展示学生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2、小组内交流自己访问家长自己是怎样成长的过程。再指名几个同学说一说。3、发动学生“我给自己记成长日记”,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记录下父母讲述的自己的成长经历。四、我要怎样珍爱生命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生命新的认识。2、小组内进行讨论:生命只有一次,课外要怎样珍爱生命?3、学生将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五、课外拓展1、以小组为单位,访问身边自强不息、珍爱生命的人,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2、小组将访问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出被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